[整理]《统计学》试卷答案.

[整理]《统计学》试卷答案.
[整理]《统计学》试卷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同质性、变异性、大量性

D、数量性、具体性、可比性

2、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400个学生

B、每个学生

C、400个学生的成绩

D、每个学生的成绩

3、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B、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

D、总体单位表现的数值

4、一个统计总体()

A、只有一个标志

B、只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的调查,总体单位是()

A、所有未安装设备

B、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所有工业企业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要了解2000户养蚕专业户的生产情况,数量标志为()

A、2000专业户的收入

B、每一专业户的养蚕收入

C、养蚕专业户的户数

D、每一专业户的蚕种类型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A、调查时间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8、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B、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9、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A、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B、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

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

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

10、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A、全面调杳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1、调查鞍钢、宝钢、武钢、包钢等几个大型钢厂,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2、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地来估算某地区粮食产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

B、非全面报表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农村耕蓄调查

C、产品质量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调查

14、要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射程,可以采用()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5、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A、普查的典型调查

B、重点调杳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16、下列必须采用一次性调查的是()

A、统计报表

B、抽样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

1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8、下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

B 、人口按民族分组

C 、人口按地区分组

D 、企业按有制分组

19、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无法确定 20、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 、工人按产量分组

B 、职工按年龄分组

C 、企业按产业分组

D 、学生按考分分组 21、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 )

A 、相等

B 、不等

C 、重叠

D 、连续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 、划分各组界限

B 、选择分组标志

C 、确定组数

D 、确定组距 23、计算向下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 )

A 、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 、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 、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D 、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24、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

A 、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

B 、宾词的具体表现

C 、各种指标所描述的研究对象

D 、总体单位标志的总称

25、连续型变量的分组( )

A 、只能是单项式分组

B 、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C 、只能是等距分组

D 、只能是异距分组 26、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商品零售额属于( )

A 、数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时点指标

D 、质量指标

27、某县有100个副食品零售商店,商业职工2500人,商业零售总额5000万元,在研究商业职工分布和劳动效率

的情况时:( ) A 、100个商店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B 、2500人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C 、5000万元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D 、每个商店的零售额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28、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A 、每平方公里平均铁路长度

B 、全市居民人均GDP

C 、居民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D 、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29、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 、产值资金占用率

B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C 、增加值率

D 、百元资金利税率 30、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3.2%

B 、107.4%

C 、93.1%

D 、110.5% 31、当变量数列呈左偏钟型分布时,存在( )

A 、o M ≤e M ≤X

B 、e M ≤o M ≤X

C 、o M ≥e M ≥X

D 、o M ≥X ≥e M

3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 )

A 、为最小

B 、为0

C 、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

D 、为不确定值 33、某一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标志值都增加1倍,次数都减少一半,则众数值( ) A 、不变 B 、减少一半 C 、增加1 倍 D 、无法判定 34、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85,标准差分别为15和20,两数列的离散程度( ) A 、二者相等 B 、甲低于乙 C 、乙低于甲 D 、无法比较 35、同质总体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的( )

A 、离中趋势

B 、集中趋势

C 、变动情况

D 、普遍水平 3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发展速度下降,增长量也肯定下降

B 、增长量不变,增长速度也不变

C 、现象逐期同速增长时,逐期增长量也增加

D 、现象逐期增长量上升时,逐期增长速度也上升

3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为保证用这一平均速度推算的最末一期发展水平等于实际水平,应采用( ) A 、几何平均法 B 、方程式法 C 、算术平均法 D 、调和平均法 38、根据年度资料的动态数列配合的趋势方程c Y =a +b X 中,参数b 表示( )

A 、年平均发展水平

B 、年平均增长量

C 、年平均发展速度

D 、年平均增长速度 39、若有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5%、8%、12%,此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3%12%8%5?? B 、3%12%8%5++ C 、3%112%108%105??-1 D 、31%112%108%105-?? 40、若销量增长5%,零售价上涨4%,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 A 、21% B 、9.0% C 、9.2% D 、1%

41、某公司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10% ,产值增加了20%,公司人数增加了( ) A 、10% B 、12% C 、9% D 、5% 42、编制总平均指标指数时,其中的数量指标( )

A 、可以直接相加

B 、不能直接相加

C 、引进同度量因素后可以相加

D 、有时可以直接相加,有时不能 4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 、商品物价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平均工资指数

D 、商品销售量指数 4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 、劳动生产率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总成本指数 45、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的1 元钱( )

A 、只值原来的0.85元

B 、只值原来的0.75元

C 、只值原来的0.83元

D 、无法与过去相比 46、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3%,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 )

A 、增加15.3%

B 、增加16.5%

C 增加15.8%

D 增加16.15%

47、某市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5000万元,1995年增至20000万元,其中物价上涨了8%,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A 、125.5%

B 130.4%

C 123.5%

D 133.3% 48、以基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编制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即拉氏物量指数(

01

0q p q p ∑∑)表示( )

A 、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B 、报告期价格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程度

C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

D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49、编制综合指数要确定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 、比较作用和平衡作用 B 、比较作用和推算作用 C 、平衡作用和权数作用 D 、同度量作用和权数作用

50、抽样调查中( )

A 、即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 、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 、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 、只有随机误差

51、总体内部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很能大且单位数又多时适宜采用( )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2、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再依固定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 ) A 、分层抽样 B 、简单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3、简单重复抽样下,若误差范围缩小为原来的31,则样本单位数应为原来的( )

A 、6倍

B 、9倍

C 、4倍

D 、3倍 54、优良统计量的无偏性是指( )

A 、样本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参数值

B 、样本指标值等于总体参数值

C 、样本指标值与总体参数值的方差最小

D 、样本指标值的平均抽样误差等于0 55、连续生产某产品的工厂,每隔1小时取5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

A 、简单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6、在类型抽样中,应尽可能地( )

A 、缩小组内方差、扩大组间方差

B 、缩小组间方差、扩大组内方差

C 、缩小组内和组间方差

D 、扩大组内和组间方差

57、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表现形式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D 、低度相关和高度相关 5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r=0

B 、-1≤r ≤0

C 、0≤r ≤1

D 、-1≤r ≤1

59、每吨铸件成本(元)依每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的回归方程为X Y C 5.0270-=,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吨,成本( )

A 、平均降低269.5元

B 、平均提高269.5元

C 、平均降低0.5元

D 、平均提高0.5元 60、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 )

A 、都是随机变量

B 、都是非随机变量

C 、只有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D 、只有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61、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

A 、现象相关程度的指标

B 、因变量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C 、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D 、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性的指标 62、已知y xy σσ2=

,y x σσ22=,则变量x 、y 的相关系数等于( )

A 、

2

1

B 、22

C 、42

D 、无法确定

63、变量x 、y 的正相关关系是指( )

A 、x 增加,y 也增加

B 、x 为正,y 也为正

C 、x 为负,y 也为负

D 、x 增加时,y 值为正

64、已知变量x 、y 的相关系数为r ,若变量x 的值均增加2倍,则与变量y 的相关系数等于( ) A 、2r B 、r 2 C 、r D 、不确定 65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 A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B 、 资金流量核算 C 、抽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 66、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主体是( )

A 、国民单位

B 、国土单位

C 、常住单位

D 、交易单位 67、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产品是( )

A 、总产品

B 、中间产品

C 、最终产品

D 、使用产品 68、下列属于不本期最终产品的是( )

A 、酒厂在本期生产中消耗的粮食

B 、居民在本期用于生活消费的粮食 D 、企业本期购买、下期生产使用的粮食 D 、居民在本期购买用于以后消费的粮食 69、我国对“农业总产出”统计是采用( )

A 、企业法

B 、产品法

C 、总收入法

D 、购销差价法 70、进出口统计是对( )

A 、以外汇结算的交易

B 、有出入境的交易

C 、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的交易

D 、通过海关的交易

二、计算题

1、某企业1996年产品销售计划任务为上年的108%,1995—1996年产品销售动态指标为114.3%,计算1996年产品

2、某工厂2000年计划产量为1080万元,计划完成110%,2000年产量计划比1999年增长8%,计算1999、2000年的实际产量及产量增长速度。

1000

188.11188199911881.110802000%8.118188.108.11.1=÷==?===?=?=年实际产量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数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

3、某机械工业局所属三个企业1997年上半年产值计划及期执行情如下:

计算上表中空格的数据。

4、某公司员工500人,月工资分组资料如下表:

根据资料计算员工月平均工资、月工资的中位数、众数、平均差、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5

6、年终在某储蓄所中按定期储蓄存款账号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下列资料:

要求:1)估计该储蓄所所有储户平均存款额的区间(概率95.45%); 2)以95.45%的概率估计定期存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比重。

7、某手表厂在一段时间内生产100万个某种零件,用纯随机抽样方式不重复抽取1000个零件进行检验,测出废品率

8、已知某果园一种果树每株产量按正态分布,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6株计算其年产量分别是(斤):212.2、 190.4、

201.9、205、 256.1、 236,以95%的置信度估计全部果树的年平均产量区间。

9、某部门对职工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取得下列资料:

以95%的可靠性估计该部门职工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水平。

10、一市场调研公司想估计某地区彩色电视机的家庭占有率,该公司希望对此的估计误差不超过0.05,可靠程度达

11某商店去年商品库存资料如下:(万元)

14、某企业1995年各月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

求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三)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三)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评价某人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所用的范围是。()t2.配对资料若用成组检验处理,就降低了统计效率。() 3.因为两类错误的存在,所以不能凭假设检验的结果下结论。() 4.随机区组设计的区组变异和误差两部分相当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组内变异。()P5.抗体滴度资料经对数转换后可做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得<0.05,则可认为实测数据的各总体算术均数不全相等。() 6.五个百分率的差别的假设检验,>,可认为各组总体率都不相同。() ZZZ4.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中,若≥,则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0.05()P5.在t检验中,若拒绝H, 值越小,则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06.对三个地区 血型构成(A、B、O、AB型),作抽样调查后比较,若有一个 理论频数小于5大于1且n>40,必须作校正检验。() 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8.Ⅱ期临床试验是指采用随机盲法对照实验,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9.临床试验中,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通常不让受试者及其家属知道他参与这项试验。()10.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为-0.9,P<0.05,1122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

的相关系11数r为-0.9,P<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 高。()221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 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的道德原则。() 12.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 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 关关系。() 13.偏回归系数表示在除X以外的自变量固定 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ii化。以外的自变 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化。()i 14.单盲法是让病人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对照组,但不知道用 什么处理。() 15.重复原则是指少选择样本例数。()16.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17.在相同条件下完全 随机设计比随机区组设计更节约样本含量。() 18.配对符号 秩和检验中,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可不计算平均秩次。()19.非参数统计的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 nTnTT20.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现=15,=153,=10,=126,则 检验统计量=126。()1122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种新药可以控制某病,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如果 某地采用该药则该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 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以上都不对2.用触诊和X摄片对100名妇女作乳癌检查, 触诊有40名阳性,X摄片有70名阴性,两种方法均阳性者10 名,两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的人数是。 a.20 b.30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统计学原理试卷 1 (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 关系称为()。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13.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在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 B、显著相关 C、完全相关 D、高度相关 14.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教程文件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模拟试卷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一、名词解释 1. Population and Sample 总体: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集合。 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 2. 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 由个体变异、随机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3. Cross-over design 交叉设计: 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试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试验药或对照药)。 4. Confidence interval 可信区间: 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5.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公式为二、填空题 1. 可信区间是指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 常用的相对数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检验的Ⅰ型错误是指拒绝正确的无效假设,用 a 表示,又称为检验水准 4.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 5. 对于四格表资料,当 n40 但有 1T5 时,应该选用校正卡方和确切概率方法分析三、选择题 1. 测量身高、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间断性资料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的高低与年龄有关,据调查,3~8 岁的儿童较其他年龄的人易患此病,为了反映患者年龄的频数分布规律,应选用: B (A)条图(B)直方图(C)圆图 (D)线图 3. 设某一医学指标的观测值过小或过大都无实际意义,需要详细记录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数据,有一化验员记录了某病患者10人该指标的化验结果为: 6.2,2.0的有4个数,8.3,10.0的有 3 个数, 7.5。 请选择合适的平均指标反映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 4. 测量某医学指标,得到 500 个性质相同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实验数据可求得算术平均数( x ),标准差(s)和标准误(xs )。 区间[ x -1.960s, x +1.960s]所代表的含义为: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 和 。 2、统计学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 3、代表性误差包括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是 。 4、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 5、某一连续工序的四道环节合格率分别为96%、98%、95%、99%,则平均合格率为 。 6、最常用的位置平均数有 和 两种。 7、样本成数的方差是 。 8、回归方程bx a y c +=中的参数b 是________,估计特定参数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 法和 法两种。 10、同度量因素在计算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 和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1、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因而其推断结果是必然的。( ) 3、数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关系,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外在关系。( ) 4、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5、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6、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 ( ) 7、如果每个变量值的权数(次数)都减小10%,则总平均数也减小10%。( ) 8、总体参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 ( ) 9、抽样误差只能指代表性误差中的偶然性代表性误差。 ( )

10、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差越大,判定系数越小,估计标准误差越小。(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 、职工平均收入 B 、亩产量 C 、某省GDP D 、产品合格率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 、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 )。 A 、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 、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 、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5、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公式比重复抽样多了一个系数( ) A 、 N N 1- B 、1++N n N C 、N n N - D 、n N N ++1 6、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x y c 5180-=,该方程明显有错,错误在于( ) A 、a 值的计算有误,b 值是对的 B 、b 值的计算有误,a 值是对的 C 、a 值和b 值的计算都有误 D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 7、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医学统计学试卷

《医学统计学》考查试卷(必修)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4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填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统计思想是用样本 估计(或推测)总体 ,它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3、统计步骤包括 、 、 、 。 4、统计资料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 和 。 5、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6、假设检验的原理是 。 7、假设检验得到 ,可认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 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8、直线回归反映两个变量的 ,而直线相关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的 。 9、2x 检验的思想可以概述为看 和 吻合程度如何。 10、秩和检验和Ridit 分析均属 ,前者关键是 ,后者关键是 。 二、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当均数相差很大或量刚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 应选 。 (1)极差 (2)变异系数 (3)方差 (4)标准差 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 (1))96.1,96.1(s x s x +- (2))58.2,58.2(s x s x +-

(3))96.1,96.1(x x s x s x +- (4))58.2,58.2(x x s x s x +- 3、四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参数假设检验为 。 (1)0H :4321x x x x === (2) 1H :4321x x x x ≠≠≠ (3)0H :4321μμμμ=== (4)1H :4321μμμμ≠≠≠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 (1)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2)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3)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5、分类资料的配对设计差异性(或优势性)检验需选用 。 (1)Pearson-2x 检验 (2)CMH-2x 检验 (3)McNemar-2x 检验 (4)Fisher 的确切概率法 6、来自医院的资料可求得 。 (1)有效率 (2)无效率 (3)发病率 (4)死亡率 7、作直线相关分析,要求: 。 (1)X 和Y 变量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 (2)X 或Y 变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3)只要因变量Y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4)两变量总体服从不服从正态分布均可。 8、方差分析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2)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4)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9、Fisher 确切概率法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4)每组观察例数不太大的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10、等级资料(有序多分类资料),可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 (1)2x 检验 (2)秩和检验 (3)Ridit 分析 (4)t 检验或F 检验 三、(本题10分)

统计学期末试题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 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 B. 直方图和茎叶图 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茎叶图和雷达图 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3.n?5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的总体中,抽出一个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数学期 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 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y?x7.反映的是(在回归模型中,)10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A. y x的线性变化部分的变化引起的由于 B. yy x的影响C.和除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y x的影响由于D.的线性关系对和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为增长极限。描述该K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 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曲线 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财经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 C ) A.50个职工 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 企 业 按 利 税 额 分 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A ) A.520 B.510 C.500 D.490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2.75%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2.83% 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D )

医学统计学模拟考精彩试题(1-4)及案例分析报告补充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一)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科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___________的好坏,研究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整个统计工作的成败。 2. 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概率事件是指__________的随机事件。 3. 实验设计四大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设计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 随机抽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Ⅱ类错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做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时,如P>0.05,则应_________无效假设,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9. 变异系数用于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10. 均衡性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态分布N(μ,σ2)中有两个参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13. 计算标准化率时,一般选择“标准”的方法有二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χ2值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合程度。 15.四格表χ2检验的注意事项:(1) 当_______________时,用四格表χ2检验的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χ2值。 (2) 当_______________时,需要用校正公式计算χ2值。 (3) 当_______________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概率。 16. 多发病是指_______________高的疾病。 17. 剂量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1是0.8,P1<0.05;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2为-0.9,P2<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 2. 有9名出生婴儿的头围(cm)为: 60, 55, 45, 48, 56,65,50,62,49,其中位数为56cm。( ) 3. 算得r=0.85,可认为两变量间相关较密切。() 4.实验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 5.患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常见病。() 6.δ 越小,所需样本例数越多。() 7.α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小。() 8. 三行四列的表做χ2检验允许有一个T<5。() 9. 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T界值范围以内时则P值大于界值所对应的概率。() 10.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中,T值在T界值范围以外则P值大于界值所对应的概率。()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t检验中,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的区别是_________。 a.检验步骤不同 b.统计量t的计算公式不同 c.确定P值时查的表不同 d.根据P值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 e.以上都不对 2.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这属于____。 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d.历史对照e.安慰剂对照 3.两个四格表一个χ2>χ2(0.01),另一个χ2>χ2(0.05),可认为。 a.前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 b.后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 c.前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d.后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 e.尚不能下结论4.样本例数估计需要事先确定___________。 a.α、β、μ、δb.δ、β、S、σc.δ、β、μ、α d.δ、1-β、s、α e.α、β、μ、1-β5.t检验中,t>t0.05(v),P<0.05,拒绝检验假设,其依据是________。 a.原假设本身是人为的,应该拒绝 b.原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 c.原假设成立是完全荒谬的 d.计算结果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e.原假设不可能成立 6.相关系数检验的无效假设H0是___________。 a.ρ= 0 b.ρ≠ 0 c.ρ>0 d.ρ<0 e.β= 0 7.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________。 a.r>0,b<0 b.r>0,b>0 c.r<0,b>0

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 )(∑-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A 、不变 B 、扩大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 D 、不能预测其变化 5、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 ) A 、登记性误差 B 、调查误差 C 、偶然性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6、在简单回归直线bx a y c +=中,b 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值

统计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四大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身高B体重C人数D利润 2 ?某班主任想了解本班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内容,用抽签形式抽取本班10名 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 重点调查 3. 2009年某市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 达到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贝9() A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是数量指标,增长速度13.6%是质量指标 B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是质量指标,增长速度13.6%是数量指标 C两者都是数量指标D两者都是质量指标 4. 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生产成本比上年下降10%,实际比上年降低15%,则 单位生产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A (1+15%)/ (1+10%) B (1-15%)/ (1-10%) C (1+15%)/ (1-10%) D 15% / 10% 5. 某班同学进行的《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中,平均分是78分,标准差是 10分,中位数是80分,则该班同学本门课程成绩分布形状是() A对称B右偏C左偏D无法确定 6. 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商品库存量B商品购进额 C商品销售量D商品销售额 7.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A算术平均数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8.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0点,11月1日调查_______ 统计基础__________ ([卷)第1页共6页

《统计基础》期中试卷.doc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 A.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 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的过稈 D.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的结合 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0 A. 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 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一个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可以有多个标志 C. 只能有一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的关系是)0 A. 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B. 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C. 内容与本质的关系 D. 时间先后的关系 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值 D.指标 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身高 B.工资 C. 年龄 D.文化程度 7 重点调查屮重点单位是指()0 、 A. 标志总量在总休屮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情属性差异的胡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难算总休标志总量的单位

8、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休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9、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10、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11、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半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2、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A.抽样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 13、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14、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屮的一对基本要素,当等距式数列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 A.没有关系 B.关系不确定 C.正比 D.反比 15、()是统计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汇总所得到的总计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