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3月第22卷第9期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深圳市南山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是该疾病患者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案,其中,未婚女性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即通过药物方式加以控制,但这

一治疗方法效果稳定性较差,治疗周期较长[1,2]

。患者在此基

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情绪的稳定性,缓解长时间住院治疗所致的应激性刺激,消除各项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巩固临床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情况:业余生活得分为(12.2±1.2)分,人际交往得分为(16.4±1.6)分,工作学习得分为(11.4±0.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

(15.0±1.3)分;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情况:业余生活得分为(14.0±1.5)分,人际交往得分为(17.8±1.5)分,工作学习得分为(12.7±1.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16.4±1.6)分,可见,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业余生活、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和社会支持等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改善其社会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巩固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严长娥.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复发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7):158-165.

[2]刘亚茹,李林藜,梁平.浅析对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4):1911-1912.

[3]周宇航,吴海波.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

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05-108.

(收稿日期:2017-11-04)

【摘要】目的探究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治疗子宫肌

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09年6月

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同症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围术期心理护理,观察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干预后SAS 评分为(31.7±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3.9)分(P <0.05);观察组干预后SDS 评分为(34.3±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4.5)分(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强HIFU 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有助于

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刀

子宫肌瘤

心理护理

效果

DOI :10.19435/j.1672-1721.2018.09.054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既往临床常予以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部分患者需切除子宫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研发,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利用超声波在体内聚焦所产生的多种效应,使肌瘤细胞迅速坏死,从而达到无创、安全的治疗效果,且可满足患者保全子宫的生育诉求[1]。然而,该疗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大部分患者对其认识不足,围术期易出现一些负性心理,易产生焦虑、抑郁症状,而影响HIFU 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为此,本研究对近年我院收治的78例经HIFU 治疗的子宫肌瘤

患者予以积极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7月—2009年6月期间我

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1岁~48岁,平均年龄(32.6±2.5)岁;瘤体直径1cm~12cm ,平均(6.2±0.8)cm ;子宫壁间平滑肌瘤51例,浆膜下肌瘤19例,黏膜下肌瘤8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同症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岁~49岁,平均年龄(34.2±2.7)岁;瘤体直径1cm~11cm ,平均(6.4±0.7)cm ;子宫壁间平滑肌瘤46例,浆膜下肌瘤21例,黏膜下肌瘤11例。2组患者均为育龄期已婚妇女,经妇科及腹部B 超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伴有血块、痛经、经期延长、腰部疼痛等症。所有患者均经HIFU 手术治疗,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恶性肿瘤、认知及听力障碍、精神疾病史、意识障碍、对本研究依从性较差者。2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

2.1

手术方法

采用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术前1h 叮嘱患者饮水700~1200mL ,待膀胱充盈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经超声外置探头进行定位,确定病灶大小、数量、治疗范围和层面,再用内置探头探测病灶,在三维超声精准定位后,设置初始治疗参数:电功率均值450W ,步距4.0mm ,行距4.0mm ,层距4.0mm ,间歇时间>200ms ,再根据病灶体积、形状、大小、

表1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对比(x ±s ,分)时期例数业余生活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社会支持护理前16010.2±1.213.4±1.69.4±0.513.0±1.3护理后160

15.0±1.518.8±1.513.7±1.617.4±1.6t 4.552 4.634 4.663 4.563P

0.03

0.03

0.02

0.03

作者简介:王艳,女,大专,主管护师。

心理护理

1228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研究(一)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研究(一) 【关键词】超声高强聚焦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兴起的以超声波为治疗源,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无创性治疗技术。有研究表明HIFU对离体的人子宫肌瘤具明确杀伤作用;对在体人子宫肌瘤亦具较为肯定的杀灭作用1]。2003年5-12月,笔者将HIFU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95例,分2组(1)Ⅰ组: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5例共15个(选择单发肌瘤患者)病灶。患者年龄中位数41岁(35~51岁);浆膜下肌瘤4例,肌间肌瘤11例;子宫前壁肌瘤10个,子宫后壁肌瘤5个。照射的瘤体直径为(5.2±1.3)cm(3.0~7.0cm)。术前经患者知情同意。(2)Ⅱ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共80个病灶(选择单发肌瘤患者),均己生育,年龄中位数37岁(27~55岁)。有过手术史不愿再次手术者34例或严重贫血不宜马上手术者46例。浆膜下肌瘤22例,肌壁间肌瘤58例;肌瘤大小2~5cm者64例,5~8cm者13例,9~12cm者3例。 1.2仪器和方法 1.2.1采用高能体外聚焦热疗机(,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所有病灶。患者取仰卧位,用机载超声探头定位(与人体垂直切面上能定位),采用由深层至浅层逐层烧灼直至完全覆盖子宫肌瘤,治疗范围均达肌瘤边缘。治疗输出功率350~800W,声强500~1000W/cm2,实测焦点(仪器自动测量)3mm×3mm×8mm,效应焦点6mm×6mm×10mm,单元发射时间(t1):指每次发射脉冲串的持续时间230~260ms,占空时间(t2):指2次发射之间的间歇时间100~130ms,每点次数(T)50次。患者清醒状态下且膀胱适度充盈时治疗。中心点累计发射次数为单点发射次数的2倍,靶皮距约8~11cm,以肌瘤完全覆盖,肌瘤内部回声有改变,血流减少而终止治疗。 1.2.2治疗前由专人用GE700和GE400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进行检查。详细记录肌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以及病灶内部和周边的血流情况,摄片保留。Ⅰ组治疗后2~3d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标本肉眼观察,后取0.2~0.3m3的组织用戊二醛固定送电镜检查;其余标本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送光镜检查。Ⅱ组治疗后1,3,6月及1年观察肌瘤内部回声、血流、大小及周边的血流和临床症状的变化。随访时间6月~2年。肌瘤的大小以(a+b+c)÷3]计算,a,b,c分别代表肌瘤纵、横、厚径;肌瘤大小变化D=(1-D2/D1)×100%D1,D2分别表示治疗前后肌瘤平均直径 1.2.3疗效判断 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分3级,显效:肌瘤内部回声增强,体积缩小,内部血流分布减少,临床症状有改善;有效:肌瘤内部回声增强,体积不缩小,但不增大,内部血流分布减少,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肌瘤回声不增强,体积不缩小,有增大,内部血流分布不减少,有增多,临床症状无改善。 1.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forWindows13.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Ⅰ组 肉眼:照射后组织变硬变白,失去光泽;光镜:HIFU照射后的子宫肌瘤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质嗜伊红染色增强,细胞核固缩、浓染即凝固坏死,靶区外的肌瘤细胞结构正常。电镜:肌瘤细胞双层膜结构断裂、消失,细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破坏,显示絮状并伴大量髓鞘样结构形成,细胞核膜消失,染色质浓染、呈团、边集即凝固坏死。所有患者在照射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10: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 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高能超声聚焦刀完整版

高能超声聚焦刀就是利用超声波作能源,从体外分散发射到身体里边去,在发射透射过程中间发生聚焦,很多超声波聚焦在一个点上,这一个点上通过声波和热能转化,形成一个高能治疗点,它可以把肿瘤杀死。 在这台机器上,发射器由体外分散发射超声波透入人体,每束超声波进入人体后聚焦在一个点,它的焦点总功率相当于2.5万-5万台普通诊断B超机的能量总和,这么多的能量聚集在一个点上,产生能量很大的声能,如果这个点击中癌细胞内,那么超声能则被癌组织吸收,焦点区域的温度可达到70-100摄氏度,这个高温点就象一个手术刀在切割肿瘤,焦点区的癌细胞无一幸免。而高能超声聚焦在其所穿过的非治疗部位的能量不足以对组织造成损伤。 治疗原理 高能超声聚焦刀(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原理:1.1 高热效应 区别于低功率聚焦超声,HIFU治疗仪能将高强度的超声能聚焦于治疗区域,能在0.5秒内能迅速将目标区域组织温度骤升至70℃以上,使细胞内蛋白迅速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致死温度的临界点在42.5~43.0℃,而正常细胞则为45℃,对于肝脏组织而言,局部温度超过58℃即可致组织凝固性坏死)。 (2)空化效应:HIFU在靶区聚焦产生热效应的同时,靶区肿瘤组织细胞内的水份受交变声压作用形成空腔并长大,压缩,闭合。当这种空泡振动频率达到或接近超声波频率时,蒸气泡因急剧压缩出现微爆炸,产生冲击波,通过物理作用破坏肿瘤的高分子化学键,同时形成不饱和高活性的自由基,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导致靶细胞的破坏。 (3)机械效应:是超声最基本的原发效应,它使处在声场组织中的大分子细胞在这样变化的机械运动中,功能生理过程乃至整个结构都受到影响。现行一般认为,在低声强长辐照时间范围内,引起损伤的机理是热效应为主,而高声强、短辐照时间范围内,损伤机理以瞬态空化机制为主,当声强处于700-1500W/cm2 的中间范围时,损伤机理则主要来自机械效应。 (4)免疫反应:在对肿瘤进行超声治疗时,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产品的组成 ←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台、系统控制软件 ←定位系统:数字式彩色B超、治疗床 治疗系统:超声换能器,功率驱动器 ←水处理系统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得护理 子宫肌瘤就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得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得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得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得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 子宫肌瘤得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得发生与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得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得发生与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得改变,大得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 其体征与肌瘤得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 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得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 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得质地较硬得球状物。 黏膜下肌瘤得子宫多均匀增大,有时可在宫颈口或阴道内见到红色、表面光滑得肌瘤。肌瘤发生感染时,有渗出、表层有炎性物覆盖或溃疡形成。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波检查了解肌瘤大小、生长部位,数量及血流有无变性。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三章第九节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三章第九节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1.子宫肌瘤巨大可压迫输卵管导致 A.不孕B.腹痛 C.腰痛D.白带增多 E.继发性贫血 2.子宫肌瘤发生急性疼痛的原因是 A.肌瘤发生感染B.肌瘤发生癌变 C.肌瘤生长速度过快D.肌瘤蒂扭转 E.肌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3.患者,女性,55岁。查体时发现子宫肌瘤,无月经周期的改变及其他不适主诉。妇科检查:子宫<2个月妊娠大小。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A.服抗贫血药物B.定期随访 C.子宫肌瘤切除术D.次全子宫切除术 E.激素治疗 4.患者,女性,38岁。体检:子宫处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球状物,质地较硬。该患者的子宫肌瘤最可能是 A.宫体肌瘤B.黏膜下肌瘤 C.浆膜下肌瘤D.子宫颈肌瘤 E.子宫肌瘤钙化 5.患者,女性,42岁。体检B超发现子宫浆膜下肌瘤,询问护士该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护士告知 A.不孕B.腰酸 C.白带增多D.月经量过多 E.下腹部包块

6.患者,女性,42岁。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护士告知可能与女性激素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有关。此激素是 A.孕激素B.雄激素 C.雌激素D.黄体生成素激素 E.肾上腺素 7.一妇女近年来月经量多,经期长,白带增多,感头晕乏力,腰背酸痛,疑为黏膜下肌瘤,最主要的依据应当是 A.月经改变B.贫血 C.腰背酸痛D.窥器检查宫口有瘤体 E.白带增多 8.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护士为其进行术后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阴道少量出血,大约在术后 A.3 ~ 4天出现B.7 ~ 8天出现 C.14 ~ 15天出现D.21 ~ 22天出现 E.28 ~ 29天出现

最新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时间:2008、10、21 地点、外一科护士站 参加人员:护士长、马岚菊、毕妍群、闫晓宁、王丹、李海燕、李珍琪、陆溪、赵吉萍 主讲人:王广梅 护士长: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us, myoma of),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 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 刺激有关。理由是: (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 (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也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 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 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 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 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 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 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首先由责任护士马岚菊汇报病例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上海交大新地有限公司提供的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hifu的治疗效果。结果 47例子宫肌瘤患者有46例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改善。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关键词】高强度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无创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最常见的良性实体肿瘤,是子宫切除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1],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20%潜在有子宫肌瘤,常规治疗采用药物治疗、肌瘤挖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段。后两种均为手术治疗,病人较为痛苦;而药物治疗的疗效又相对不肯定。高强度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实体瘤的新技术。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hifu治疗子宫肌瘤共47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7例患者均为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经妇科临床检查和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自愿接受hifu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患者年龄31~52岁,平均42岁。选择治疗患者的指征为:①肌瘤直径≤7cm;②肌瘤个数≤3个;③患者无生育要求。排除下列情况:①合并其它子宫疾病(除外子宫腺肌症);②未婚、未孕、未育妇女;③已育妇女近期再次受孕;④年近绝经期且肌瘤有缩小趋势;⑤肌瘤多发、广布于子宫前壁、后壁;⑥巨大肌瘤凸出子宫体,压迫周围膀胱、直肠等脏器;⑦巨大肌瘤合并严重不规则出血。我院47例患者中肌瘤直径>6cm4例,4~6cm不等26例,<4cm17例;单发38例,多发9例;月经增多或经期延长及经期腹痛29例,无临床症状18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 1.2 仪器 hifu-200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由上海交大新地有限公司研制。 1.4 疗效评价根据国际肿瘤治疗uicc标准和hifu治疗后的病变组织的影像学改变参照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制订了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评价标准[2,3]:(1)显著有效:治疗后原瘤体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超声显示图象回声明显增强大面积液化或钙化;有症状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2)有效:体积有所缩小;瘤体内超声显示部分增强或小液化、钙化;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3)部分有效:体积未见增大或略有缩小;内部回声略有增强或减低改变;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或部分消失。 (4)无效:治疗后瘤体体积增大;内部回声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本组47 例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3~21个月的随访,97.87%的患者子宫肌瘤不同程度的缩小和临床症状改善。其中6例显著有效占12.77%,21例有效占44.68%,19例部分有效占40.42%,1例无效占2.13%。 2.2 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皮肤潮红、烫伤,阴道流血及肉眼可见血尿等并发症。7例患者出现腰骶部酸胀、疼痛,第2天症状消失。5例患者治疗时出现轻微刺痛,治疗结束后消失。25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经两次治疗肿瘤体积无缩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遂选择开放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子宫峡部。 3 讨论 由于子宫不仅仅是一个生育器官,还具有复杂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前列腺素、内皮素、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等[4,5],加之很多子宫肌瘤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在寻找

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个案

I例子宫肌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摘要】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 【关键词】子宫肌瘤;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多发病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发于其中。子宫肌瘤好发病于育龄期妇女,肌瘤会随着妇女绝经后而萎缩或者消退,到目前为止,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长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雌激素还通过子宫肌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起作用。 1、简要病史 患者沈洁,女,48岁,已婚。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则,27—28天,量中,无痛经,绝经一年余。患者8年前妇科普查发现子宫肌瘤,当时约6+cm,定期随访B超未见肌瘤明显增大。8年来无月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无腰酸腿痛,无下腹坠胀感,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无头晕眼花乏力,无发热,无腹痛,无阴道流液,无大便里急后重。患者今年11月30日我院查环时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可能(子宫前壁内见一个低回声区,大小约74mm*50mm*4 9mm)。遂至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中;双附件无异常。门诊遂拟“子宫肌瘤IUD”收治入院手术治疗。近来,睡眠两便胃纳可,体重无明显减轻。过去史:高血压病史14年,平时口服珍菊降压片1粒/日,赖诺普利胶囊1粒/日,血压控制于125/85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等慢性疾患史,否认心、肺、肝、肾等慢性疾患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按时预防接种。个人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疫地疫区接触,否认其他不良嗜好。家庭经济条件及居住环境一般。婚育史:结婚年龄25岁,配偶有糖尿病。生育史:1—1—0—1,足月顺产一个,小孩健在。现宫内节育环避孕18年。月经史:初潮14岁,月经规则,周期27—28天,经期7天。现已绝经1年余。过敏史: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家族史:父亲因“肾癌”去世,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2、体格检查 体温:37.0℃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0/90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位自主,贫血貌无,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颈无畸形,头发致密,眼脸无肿胀,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唇色正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无节结,无血管杂音。 胸部:外形正常,乳房发育正常,双乳对称,无硬结。心脏:心界无扩大,心率92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肺脏: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 腹部:全腹平坦,有腹式呼吸,无肠型,无妊娠纹,无腹壁疤痕,腹软,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肝左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无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无下肢浮肿,肛门直肠检查无异常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 3、护理诊断 (1)疼痛:与手术牵拉和麻醉作用逐渐消失,伤口未愈合有关。 (2)腹胀:与术中牵拉及麻醉作用的影响,术后活动少,肠蠕动功能减弱有关。多发生在术后48h内。

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护理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学生 姓名 专业学号 性别班级毕业设计时间 电话QQ号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患者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案例陈述 现病史:患者2015-03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量为原月经2-3倍,可见血块。未诊治。2015-08-10就诊高州市人民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肌壁实行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遂于2015-08-10行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增生期改变子宫内膜,2015-08-13全麻下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后壁近底部明显突起,于子宫后壁浆肌层剔除肌瘤 1个,大小约7×6×5cm,穿破宫腔。术中剔除肿瘤后置入取物袋,切碎取出。术后病理提示:子宫低级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进一步诊治我院,我院病理会诊提示:(子宫)镜下:符合棱形细胞肿瘤,核分裂8个/10HPF,(子宫)镜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级别)。建议进一步治疗。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吴明显变化。 外院经治疗经过:见现病史。 既往史:2008年曾行剖宫产,术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性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 宫颈疾病及筛选史:无 个人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化学物接触史。 月经史:初潮14岁,周期30天,持续时间7天,LMP2015-08-26,量中,无明显痛经。 婚姻史:初次性生活23岁;性伴侣1个;23岁结婚,避孕方法:双侧输卵管结扎,配偶性病史:无 生育史:初次妊娠年龄23岁,初次分娩年龄24岁,孕8次,流产6次,末产2008年。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

2.2.3饮食护理术后禁食、禁水6h,6h后指导患者进流食,但避免进甜食,以免肠胀气。肛门排气后指导患者进半流食并逐渐改为普食。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因母婴分离,指导患者暂时勿进鱼汤、猪蹄汤等下奶的汤类饮食,以防发生乳胀。2.2.4术后活动指导术后6h鼓励并协助产妇翻身,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先小幅度地活动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肺栓塞的发生。拔除尿管后,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2.2.5母乳喂养指导因住院期间母婴分离,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同时,指导患者挤奶的手法,并要求患者回示,以了解掌握的情况。每日督促患者定时排空乳房,观察有无乳胀发生,保持泌乳功能,为出院后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2.2.6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合理饮食及休息,适当活动,避免疲劳。观察恶露情况,注意自觉症状。告之产后42d母子到门诊复诊,以了解子宫复旧和腹部伤口愈合情况,定期监测血压、视力、尿常规。做好新生儿喂养、预防接种、避孕等相关知识的指导。3小结 重度子痫前期是产科严重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安全影响较大。加强此阶段的护理是预防发展为子痫、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6]。在护理重度子痫前期的产妇时,要求护士要细心、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敏锐的洞察力、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方根娟,张甦.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9-3071.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3]邵卫红,邵建芳,刘芸,等.27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胸腹水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519-520. [4]许剑玲,樊鸿,彭爱清.1例产后子痫前期并视网膜脱离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12):3375-3376. [5]付建英.妊娠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7):526. [6]郑立霞,吕敏,魏传莹.子痫前期分娩期护理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1-4532. (收稿日期:2011-09-15) 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 郭斌徐金梅王金玲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内蒙古包头014010) 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刀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利用超声波可穿透皮肤及软组织,并易聚焦的特性,将体外电声换能器产生的高能超声波聚焦于体内靶器官上,在焦点区形成高密度区,使聚焦点温度瞬间升高到70 100?,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分层、逐点、逐线、逐面“蚕蚀”状运动,最终将整块肿瘤组织类似手术切除一样进行高温灭活,达到肿瘤治疗目的[1]。我院自2005年12月开展HIFU刀治疗,已为382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了2400多次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2例,年龄25 56岁,平均年龄40.58岁,均为育龄期已生育妇女,经妇科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其中351例为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12例为浆膜下肌瘤,16例为肌壁间和浆膜下混合肌瘤,3例为黏膜下肌瘤。肌瘤最小直径1cm,最大直径11cm。主要临床症状:月经量增多伴有血块、痛经、经期延长或经血淋漓不尽、血色素下降、腰痛、尿频等。 1.2方法治疗前嘱患者提前1h饮水800 1000mL,待其膀胱充盈后取仰卧位。在三维B超精确定位下,对肿瘤组织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的方法进行切割。定位仪为美国JE公司的B型超声诊断仪;治疗仪器为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治疗后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治疗患者 09包头医学院学报第28卷

手术室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学查房

手术室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查房 一、查房目标 了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体位、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掌握子宫局部解剖知识、洗手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通过这次查房,使手术室护士能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经腹子宫肌瘤手术配合的关键。提高该类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安全,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问题: 1、子宫韧带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子宫韧带:A、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B、阔韧带: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C、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D、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子宫的临近器官有哪些?子宫的位置与毗邻: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膀胱、输尿管、直肠) 3、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有哪些?(1、腹式子宫肌瘤除术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4、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去除手术部位毛发。 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4、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 5、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限制人员进入清洁的手术环境。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生物培养。 二、病史资料 患者:赵复侠,女,50岁,汉族,已婚。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88937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子宫肌瘤就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 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3 类: (1)肌壁间肌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 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与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 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 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 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其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计划

护理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计划

学生 姓名 专业学号 性别班级毕业设计时间 电话QQ号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题目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计划 患者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案例陈述 主诉:发现子宫肌瘤16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述2015年9月17日在娄底民生医院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150*90mm,建议至上级医院手术治疗。遂于今日至我院门诊行B超示,子宫上方混合回声包块,考虑子宫肌瘤可能(94*104*112mm)。建议患者住院治疗,门诊拟“子宫肌瘤”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稍差,食纳正常,无畏发热,大小便正常,入睡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1989年在当地卫生院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月经婚育史:月经15岁,3日/26-28日,44岁绝经。平时月经量正常,色红,无痛经,白带正常,21岁结婚,孕2产2流0.育有2子,均平产,爱人及儿子均体健。1989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家族史:家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及相关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T:36.2 ℃ P:80次/min R:18次/min BP:12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面容表情正常,自主体位,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角膜无溃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应正常,眼球无震颤。耳外形正常,外耳道无流脓。鼻外形正常,鼻翼无煽动,鼻腔内未见赘生物,未见分

高强度聚焦超声管理技术规范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应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或者外科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了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的执业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 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适应症。 (二)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由2名以上具有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

精选-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3 类: (1)肌壁间肌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一、病因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 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 1. 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或脓血性排液。 2. 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 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 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 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其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 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参数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参数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参数 1、基本要求 1.1、设备要求:设备为子宫肌瘤专科治疗设备 1.2、CDFA适应症范围:专业治疗子宫肌瘤 *1.3、基本功能要求: 上置式超声发射器、干式仰卧治疗,皮肤不与水接触;超声实时监控;治疗中的影像实时评价疗效; 1.4、通过中国有关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提供CFDA认证材料及测试报告 2、治疗头 *2.1、功率源聚焦方式:具有基元相位移功能(相控阵技术) 2.2 、超声频率:1.5MHz 2.3、焦域声强≥10000W/cm2 2.4、最大旁瓣级≤-8dB 2.5、焦域横向尺寸≤1.2mm*1.2mm 2.6、焦域纵向尺寸≤10mm 2.7、焦距135mm~160mm 2.8、治疗头X向行程≥100m 2.9、治疗头Y向行程≥100m 2.10、治疗头Z向行程≥100m 2.11、转动方向:0°~180° 2.12、主机五维精确扫描:治疗主机具有X、Y、Z三维精确扫描机构和旋转升降的二维引导定位机构。 2.13、各运动轴的运动精度:≤0.1mm 3、治疗床 3.1、治疗床功能:可以上升/下降。 3.2、台面最低高度≤650mm 3.3、升幅≥200mm 3.4、台面纵向移动距离≥190m 4、监控超声 4.1、凸阵探测深度≥170mm 4.2、侧向分辨力≤3mm 4.3、轴向分辨力≤1mm 4.4、横向几何位置精度≤5% 4.5、纵向几何位置精度≤5% 4.6、具有组织增强成像 4.7、具有噪音抑制图像增强技术 4.8、监视器:≥15英寸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 5、介质水处理 5.1、供水水压≤0.3MPa且≥0.04MPa 5.2、介质水液位:三档位控制 5.3、介质水氧溶量≤4mg/L 5.4、系统噪声≤65dB(A)

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摘要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MR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是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手段,以MRI为引导,精准地将超声波聚焦于肌瘤瘤体组织,产生65~85 ℃的高温,使肿瘤细胞蛋白质失活、细胞凋亡并凝固坏死,在精准消融肌瘤组织的同时避免损伤治疗区域以外的正常组织。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子宫肌瘤的MRgFUS治疗水平,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治疗,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微创治疗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国内外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至少25%~40%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约25%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影响生活的症状[1, 2, 3]。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和子宫全切术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希望能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选择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MR引导下聚焦超声(MR-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MRgFUS)是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手段,以MRI为引导,精准地将超声波聚焦于肌瘤瘤体组织,产生65~85 ℃的高温,使肿瘤细胞蛋白质失活、细胞凋亡并凝

固坏死,在精准消融肌瘤组织的同时避免损伤治疗区域以外的正常组织。2000年以来,大量研究对MRgFUS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论证,2004年美国FDA批准MRgFUS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2013年中国FDA批准了MRgFUS在症状性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陆续引进了MRgFUS的治疗设备并开展了子宫肌瘤的无创治疗[4, 5, 6, 7]。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子宫肌瘤的MRgFUS治疗水平,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治疗,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微创治疗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国内外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一、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经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满足如下条件者:(1)术前MRI 显示子宫肌瘤T2WI信号较低,接近肌肉信号;(2)术前MRI显示子宫肌瘤位于肌壁间,或为无蒂的浆膜下或黏膜下肌瘤,即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型2~6型;(3)术前MRI显示单发子宫肌瘤最长径≤10 cm 或多发子宫肌瘤最长径之和≤10 cm;(4)术前MRI显示子宫肌瘤与腹壁间无肠管阻挡或通过处理可消除肠管阻挡的影响,具有安全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