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章内容,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大哲学家周敦颐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留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解题:课题“爱莲说”,大家怎么理解?

(大屏幕点示)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说明一个道理。

(二)读“莲”知文:

(大屏幕点示)1、一读——读得准确

你要做到:读准字音,流畅地读。(大屏幕点示)

2、二读——读得明白

你要做到:读准节奏,读懂文意。

提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标出疑难。

(三)赏“莲”悟情:

1、“君子”见美好形象

问:周敦颐爱莲,他爱莲的什么呢?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预设】“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问:你感触最深的,是莲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不染’‘不妖’——很素雅,很干净;‘亭亭净植’——很洁净,干净,而且是高高的样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笔直挺立,很美;‘香远益清’——清香)

过渡:周敦颐爱莲,写莲,他更赞美莲,你能找到赞美莲的句子吗?(【预设】莲,花之君子者也)

过渡:在古代,君子这个词是有特定含义的。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问:周敦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者几句,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和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

(【预设】“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风度清高,不容亵渎。)

小结:在周敦颐心中,君子是正直、庄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作者借“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过渡:人如花,花亦如人,周敦颐从莲身上感悟到了君子的品质,而他一生为官也都在践行君子的品质。

(大屏幕点示)

《宋史·周敦颐传》: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

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背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独”见人生态度

问: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炼字的,作者为什么要在“爱”之前加一个“独”字呢?

(【预设】只喜欢莲这一种花;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问:作者不只是写自己爱莲用了这个“独”字,文章里还有一个“独”,两个“独”字的意味一样吗?

(【预设】两个“独”是表示只有自己和陶渊明的追求和普通人不一样)

过渡:这样一来,作者周敦颐就把自己和陶渊明划在一个阵营里了,他们俩是同一类人,对吗?

(【预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问:周敦颐更欣赏谁?

小结:陶渊明与周敦颐虽都看不惯官场的丑恶黑暗,但二人却又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而周敦颐则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坚持为百姓做好事,做好官。就像莲,哪怕是在淤泥中,依然选择生长,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清白。相比之下,莲的境界更高。

问:牡丹代表怎样的人生态度?

(【预设】贪慕富贵)

过渡:三种花象征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背诵:“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3、“噫”现实之感

过渡:面对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说:“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噫”,课下注释的解释是:叹词,表示感慨。

问:结合后面的语句,你认为作者感慨什么呢?

(【预设】对陶渊明的惋惜,对世人的厌恶,对君子少之又少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问:文章讲究前后照应,那刚才你在朗读第二段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第二位次,与前面的描述保持一致,

不是更加有整齐划一之美吗?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改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预设】原文重对“争名逐利的世态人情的批判”,是伤心、失望、警示;改文中“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的表明”,是知音难遇的伤感。原文直指社会弊端,改文抒发个人情感。作者写本文的目的:突出表达对当时追名逐利、出演服饰的污浊世风的批判,从而进一步深化文章中心。)

小结:“噫”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我说一种感慨,你读一遍句子:

(1)社会黑暗,世人贪图富贵,多么令人厌恶啊。(读)

(2)官场腐败,君子少之又少,多么令人悲哀啊。(读)

【背诵:“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总结:周敦颐用短短119个字,既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

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又深刻的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本文主旨。

【背诵全文】

板书:

爱莲说

周敦颐

君子

独噫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接触过文言文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就《爱莲说》一文来说,其中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疏通文意,夯实文言知识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可读性强,意蕴丰厚而深刻,又含蓄而内敛。七年级的学生理性分析能

力较弱,本文将莲人格化,通过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莲的高尚品质,通过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是教学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由浅入深,以多种手段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莲说》测评效果分析

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言”,也要重视“文”。因而,本课的测评练习主要设计了四道大题:默写、解词、译句、问答题。前三道大题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引导学生关注文言知识积累;最后一道问答题设计了三道小题,既检测学生课堂学习对文本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检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测评练习的设计难易均衡,既立足课堂,又注意拓展;既能促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能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设计合理。

就检测效果而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检测中,也发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文本,不仅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可以

使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既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爱莲说》评测练习

一、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香远益清

②亭亭净植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濯清涟而不妖

⑤予谓菊

⑥陶后鲜有闻

三、翻译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

2、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花,作者却从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写起,试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褒莲花,贬牡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爱莲说》课后反思

《爱莲说》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也是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教授这样一篇美文,只有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美读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三人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提问答疑两步走的学习方式。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然后提出质疑,全班解答,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文言文特有的简约生动含蓄深刻之美。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我采取了多种读的方式,例如:自由读、个别学生朗读、齐读、反复品读和思考研读等。在反复的读中,增强学生对“文”的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流程衔接顺畅,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思维较活跃,较为顺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较多,所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充分。其次,教学过程中关注了“文”,却忽视了“言”,

对文本重要词语的赏析不够深入。第三,教师的语言虽经过设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够精练,还不能做到信手拈来,随意自然。

以上是我执教这节课的几点思考,也是对今后教学的启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标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课文内容,能顺

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古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如下:“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成语典故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子的大意;

2.背诵大纲规定的古诗文,默写古诗及文言文中的重点段或名言警句;

3.阅读文言文课文,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诵读训练。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由口入心、琢磨和体验的过程,读多了,读准了,往往就能把握文言文的一般规律。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玩味文字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并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基本写作手法的学习,也是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将重难点问题化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