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分析与研究

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分析与研究
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分析与研究

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19T09:42:36.7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麻雯芝1 骆玮2 胡可3 陈明阳4 [导读] 摘要: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切断、改变或者调整电压的作用,是电力系统中的枢纽环节。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61) 摘要: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切断、改变或者调整电压的作用,是电力系统中的枢纽环节。从技术层面来分类,变电站运行管理可分为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如变电设备操作、维护等,以及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如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等。技术性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否则操作不当将引发严重后果;非技术性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侥幸。笔者从非技术类的制度优化和

技术优化出发分析研究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1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目标与现状 1.1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目标

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有计划性的设立管理目标。首先,第一目标为两年时间之内,要对变电站的维护运行中的易损零件进行全方面的更换,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维护工作。另外,将短期可初见效果的、专业技术要求程度较低的、安全风险系数较小的运维工作纳入日常的变电站工作中。其次,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积累,要对变电站的运维工作范围进行拓展,进一步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不停电带电测试工作、专业巡检工作一并纳入日常的变电站工作中作为变电站运行的第二目标。最后,要在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专业技术的融合,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确保各项设备的完美无缺陷运行,彻底实现变电站运行模式。

1.2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维护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管理模式中,变电站的维护检修工作动用充足的人力资源,对维护工作现场进行职责的明确分配,对于各部分安全工作都由专人负责。但是,实行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之后,出现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导致了一人多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降低了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可能出现工作人员的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安全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变电站维护工作存在安全隐患。2全面型人才缺失在变电站管理工作中,检查与检修工作差异性较大。传统管理模式通过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方能实现管理工作的协调有序。但是在实行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后,全面型人才缺失的现状逐渐暴露了出来,传统的检查人员缺乏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而传统的技术人员又缺乏相对应的综合管理能力。全面型人才的缺失,导致了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无法进一步实施。3缺乏相应管理标准由于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是新兴的管理模式,其相关管理标准不是十分完善,导致了在变电站日常运维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漏洞,因此要加强建设管理机制,规范工作的具体内容,保证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安全执行。 2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2.1规章制度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建立与完善

明确的规章制度主要有:①交接班管理。虽然现在变电站向着智能化、无人化发展,但仍有很多地方存在人员管理的情况。对于运行人员的交接班一定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如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过程中不能交接班,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生事故,马上停止交接班进行事故处理。交接内容要详细全面,重点对设备运行方式的变化情况、执行中的工作票、当值事故处理情况、发现的缺陷、当前存在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等进行交接。②设备巡视。变电运行人员要做好设备巡视工作,根据设备运维管控策略,对设备巡视的巡视周期、巡视内容、需要做哪些记录都要做出明确规定,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根据缺陷等级划分及时录入缺陷系统。③设备维护。变电站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维护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要对设备维护管理周期做出严格说明,每台设备的负责人员要做出详细安排,责任落实到个人。

2.2管理职能的划分

变电站工作复杂繁多,在设有局设备部和变电运行管理所等管理部门的前提下还要对每项工作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职能根据具体工作的不同应由专门的人员担当,必须强调责任的清晰落实。对各项工作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奖罚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切实从员工经验和长处考虑进行工作安排,不仅可以使员工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3工作职能的重新调整

随着变电站向智能化发展,许多旧有的工作安排变得不切合实际,应及时地做出人力资源的调整,不要在任何一个岗位上浪费人才,更不能在某一职位上产生空缺。目前绝大部分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守,一个巡维班负责几个甚至更多个变电站的倒闸操作、设备维护、事故处理等工作,要对运行人员的工作职能重新进行调整,依据各操作人员不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强项对他们重新进行岗位安排,在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3变电站运行管理技术优化 3.1倒闸操作

倒闸操作应按照电气操作导则进行,正常情况下,变电站开关的操作远近控把手打在“远方”位置,由监控中心或运行值班员遥控进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操作指令由设备管辖范围的调度值班员下达,巡维中心值班员接到操作令后填写倒闸操作票,经三审预演无误后进行操作。倒闸操作前做好危险点分析,操作中严格执行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复诵制度,认真核对设备编号。操作票必须严格按顺序执行,逐项打勾,严禁跳项和漏项,严禁擅自更改操作票内容及操作顺序。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值班负责人,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操作。

3.2技术管理

现阶段的智能化、无人化变电站中,检修技术人员不再常驻变电站,因此必须建立有效全面的技术管理制度。根据国、网、区、局颁布的相关制度标准,以及变电站设备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设备台账、厂家说明书、设备缺陷、历年检修及事故分析报告等,做好基础技术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