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工艺实验

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工艺实验
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工艺实验

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工艺实验

目录

4 焊后热处理(江都安大热处理工程公司和大学合作编写)1

4.1 焊后热处理工艺验证性试验1

4.1.1 球罐主要设计参数1

4.1.2 热处理方法及工艺规1

4.1.2.1 热处理方法1

4.1.2.2 热处理工艺规2

4.1.3 热工计算2

4.1.4 热处理现场工艺设计7

4.1.4.1 热处理工艺系统7

4.1.4.2 保温方法10

4.1.4.3 试板与球罐壁板同步热处理11

4.2 焊后热处理用燃烧装置及辅助装置(球罐温度均匀性与稳

定性控制)11

4.2.1 改造燃烧气流出口喷咀,保证燃气流螺旋式上升11

4.2.2 强制燃烧气流在球罐部的流动轨迹11

4.2.3 适时维持球罐部正压力12

4.3焊后热处理的技术保障措施13

4.4 需要提供的数值、图表和照片14

4.4.1 球罐焊后热处理总体照片14

4.4.2 焊后热处理燃烧器照片14

4.4.3 焊后热处理测温及控制照片14

4.4.4 现场参加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团队照片15

6 10000m3球罐焊后热处理结果15

6.1 10000m3球罐焊后热处理报告15

6.2 焊后热处理巡检记录15

1万立方球罐焊后热处理的工艺实验

4焊后热处理(江都安大热处理工程公司和大学合作编写)4.1 焊后热处理工艺验证性试验

10000m3球罐属Ⅲ类压力容器。根据设计要求和GB50094-2010,名义厚度大于30mm(当焊前预热100℃及以上时,名义厚度大于34mm)的Q345和Q370R钢制球形储罐必须经过焊后热处理。本次热处理工程采用燃油法进行热处理,为确保热处理工程质量按技术要求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热处理实施方案。

4.1.1球罐主要设计参数

表4-1 球罐主要设计参数

本次热处理按设计图纸、GB 50094-2010和ASME相关标准进行整体热处理。为了消除罐体组装与焊接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减缓介质对钢板的应力腐蚀,改善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达到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的目的,进一步释放焊缝中的有害气体,防止焊缝的氢脆和裂纹的产生,从而稳定容器的几何尺寸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4.1.2 热处理方法及工艺规

4.1.2.1 热处理方法

采用燃油法进行热处理以球罐部为炉膛,选用0号轻柴油(随气温选用标号)为燃料,球罐外部用保温材料进行绝热保温,通过鼓风机送风和喷嘴将燃料油喷入

并雾化,由电子点火器点燃,随着燃油不断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在球罐壁对流传导和火焰热辐射作用,使罐体升温到热处理所需的温度。

4.1.2.2 热处理工艺规

按照ASME等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选择如下热处理工艺参数和工艺曲线:

恒温温度 600℃±25℃

恒温时间 90 min

升温速度 50-80℃/h(≤300℃时可不予控制)降温速度 30-60℃/h

恒温时的最大温差≤50℃

升温时的最大温差≤130℃

降温时的最大温差≤100℃

热处理工艺曲线:

温度

600℃

90min

400℃

时间

图4-1 热处理工艺曲线图

4.1.3 热工计算

热平衡计算基本公式:

本热平衡计算以下人孔到上人孔之间作为球罐的热平衡区域。在一个工作周期,热处理过程需总热量ΣQ由下式计算:

ΣQ=Q1+Q2+Q3+Q4+Q5+Q6 4-1 式中,Q1为加热球罐金属的有效热量,kJ/h;

Q2为绝热层散失的热量,kJ/h;

Q3为绝热层蓄热损失,kJ/h;

Q4为燃料油化学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kJ/h;

Q5为燃料油机械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kJ/h;

Q6为由烟囱排出烟气时带走的热量,kJ/h 。 Q1按下式计算:

Q1=m 1(c i+1t i+1-c i t i )/T m 4-2

式中,m 1为球壳热处理质量,kg ;t i 、t i+1分别为球壳在热处理温度区间的下限、上限温度,℃;T m 为球壳从热处理温度区间下限温度加热到上限温度所需的时间,h ;c i 、c i+1分别为球壳在温度t i 和t i+1时的比热容,kJ/(kg ·℃)。

本项目中,下标m 取1~6;t i 分别取t 0=-5℃,t 1= 100℃,t 2= 200℃,t 3= 300℃,t 4=400℃,t 5=500℃,t 6=600℃。 Q2按下式计算:

εαππλπλ??+

??? ??-+??? ??-=

.63111211121t -t Q2233221m e

h a

n d d d d d 4-3

式中,t h 为球壳热处理区间上限温度,t e 为热处理现场环境温度,℃;d 1为球罐直径,d 2为球罐外径,d 3为绝热层外径,m ;λm 为球壳板的热导率,λn 为隔热材料的热导率,W/(m ·℃);αa 为隔热层外表面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考虑到除球壳外的法兰和腿柱的散热,设ε为形状系数,可取1.1。

本项目中,m 、n 、a 均取1~7;t h 分别取值t 1=100℃,t 2=200℃,t 3=300℃,t 4=400℃,t 5=500℃,t 6=600℃,t 7=625℃。 保温棉外层温度按下式计算:

t 外=t e +Q2/3.6πd 2 d 3αa ε 4-4

Q3按下式计算:

Q3=m 2c j (t j+1-t j )/T m 4-5

式中,m 2为隔热层质量,kg ;c j 为隔热层的平均比热容,kJ/(kg ·℃);t j 、t j+1分别为隔热层在热处理区间初始平均温度和终了平均温度,℃。

本项目中,j 取0~7,t 0=t e ,t 1~t 7依次以100℃为分隔点。 Q4按下式计算:

Q4=0.0553Q h αB n 4-6

式中,Q h 为燃料油高位热值,通常可取Q h =44480 kJ/kg ;α为过剩空气系数,可取α=1.3;B n 为每个温度区间的燃油消耗量,kg/h 。 Q5按下式计算:

Q5=KB

n Q

L

4-7

式中,K为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率,取K=0.025;Q

L

为燃料油低温热值,可

取Q

L

=41860 kJ/kg。

Q6按下式计算:

Q6=β

b Q

L

B

n

4-8

式中,β

b

为烟气带走热量的百分率,%。本项目中,b、n取1~7。

温度区间及升温速度的规定根据热处理周期将整个温度区间按100℃为单

位进行划分,加热各温度区间所需要的时间T

m

=100/v(v为升温速度)。

热物理常数的确定:

Q345R的热物理常数见表4-2,密度ρ

1

=7850 kg/m3。硅酸铝棉毡的热物理

常数见表4-3,密度ρ

2=100 kg/m3。绝热层对空气的传热系数α

a

、绝热层的平

均温度t

j 及烟气带走热量的百分率β

b

见表4-4。

表4-2 Q345R的比热容及热导率

表4-3 硅酸铝棉毡的比定压热容及热导率

表4-4 各温度区间绝热层对空气的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及烟气带走热量的百分率

基础数据:

球罐直径d

1=26800 mm,外直径d

2

=26872 mm,厚度δ

1

=36 mm。绝热层选用

硅酸铝棉毡,厚度δ

2=70 mm,即绝热层外径d

3

=27012 mm。环境温度t

e

=-5℃,

热处理工艺规定为(600±25)℃,保温90 min。计算各部分质量,热处理球罐质

量约m

1=690000kg,绝热层质量约m

2

=17500kg。

计算各温度区间的各种消耗:

各温度区间的热损失见表4-5、各温度区间保温层外层温度见表4-6。

表4-5 各温度区间的热损失计算值

碳钢的热处理操作实验

实验五碳钢的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碳钢的热处理工艺操作; 2. 研究碳钢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3. 观察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变化; 4. 了解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洛氏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按表1中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对热处理后的各样品进行硬度测定,将硬度值填入表1中。 表1 各种热处理工艺 注:保温时间可按1分钟/每毫秒直径计算;回火保温时间均为30分钟,然后取出空冷。

实验五碳钢的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2. 观察下列表2热处理后的金相试样,并画出组织示意图。 表2 热处理后的金相试样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为了得到奥氏体,因为钢的最终组织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都是由奥氏体转变来的。二是保温、目的使奥氏体均匀化。三是冷却,是改变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选择三个基本因素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 1.加热温度的选择 C相图确定。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1)退火加热温度:根据Fe-Fe 3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 +(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 C1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30~50)℃;过共析钢加热(2)正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 至+(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30~50)℃,淬火后的组织(3)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 ),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为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度不足(如低于A C3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焊接工艺指导书 电弧焊工艺 1 接口 焊条电弧焊的接头主要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四种。 1.1 对接接头 对接接头是最常见的一种接头形式,按照坡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I形对接接头(不开坡口)、V形坡口接头、U形坡口接头、X形坡口接头和双U形坡口接头等。一般厚度在6mm以下,采用不开坡口而留一定间隙的双面焊;中等厚度及大厚度构件的对接焊,为了保证焊透,必须开坡口。V形坡口便于加工,但焊后构件容易发生变形;X形坡口由于焊缝截面对称,焊后工件的变形及内应力比V形坡口小,在相同板厚条件下,X形坡口比V形坡口要减少1/2填充金属量。U形及双U形坡口,焊缝填充金属量更少,焊后变形也很小,但这种坡口加工困难,一般用于重要结构。 1.2 T形接头 根据焊件厚度和承载情况,T形接头可分为不开坡口,单边V形坡口和K形坡口等几种形式。T形接头焊缝大多数情况只能承受较小剪切应力或仅作为非承载焊缝,因此厚度在30mm以下可以不开坡口。对于要求载荷的T形接头,为了保证焊透,应根据工件厚度、接头强度及焊后变形的要求来确定所开坡口形式。 1.3 角接接头 根据坡口形式不同,角接接头分为不开坡口、V形坡口、K形坡口及卷边等几种形式。通常厚度在2mm以下角接接头,可采用卷边型式;厚度在2~8mm以下角接接头,往往不开坡口;大厚度而又必须焊透的角接接头及重要构件角接头,则应开坡口,坡口形式同样要根据工件厚度、结构形式及承载情况而定。 1.4 搭接接头 搭接接头对装配要求不高,也易于装配,但接头承载能力低,一般用在不重要的结构中。搭接接头分为不开坡口搭接和塞焊两种型式。不开坡口搭接一般用于厚度在12mm 以下的钢板,搭接部分长度为3~5δ(δ为板厚) 2 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选择 2.1 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可根据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缝位置、焊道层次等因素进行选择。焊件厚度越大,可选用的焊条直径越大;T形接头比对接接头的焊条直径大,而立焊、仰焊及横焊比平焊时所选用焊条直径应小些,一般立焊焊条最大直径不超过5mm,横焊、仰焊不超过4mm;多层焊的第一层焊缝选用细焊条。焊条直径与厚度的关系见表4 2.2 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中最重要的一个工艺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及焊缝成形。当焊接电流过大时,焊缝厚度和余高增加,焊缝宽度减少,且有可能造成咬边、烧穿等缺陷;当焊接电流过小时,焊缝窄而高,熔池浅,熔合不良,会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选择焊接电流大小时,要考虑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以及接头型式、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守则规定了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操作工艺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 本守则若与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相抵触时,则应以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 焊接材料 2.1 焊条应符合下列标准 手工焊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的规定;埋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焊丝》GB/T8110的规定。 2.2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验报告。进口焊条或焊丝符合出产国的相应 标准。 2.3焊接材料的烘干 2.3.1 焊接材料的存储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 说明书或下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 焊条、焊剂的烘干温度和时间 2.3.2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纹。 2.3.3焊条在保温筒内不宜超过4小时。超过后应按原烘干制度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 数不得超过二次。 3 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 3.1 焊接工艺评定 3.1.1 球罐焊接工艺评定应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进行。 3.1.2 必要时,焊接工艺评定前,应针对钢板的钢号、厚度、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对 试样进行裂纹试验,以确定预热温度。 3.1.3裂纹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按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 b) 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可参照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试验坡口应采用图1所示的型式。

钢制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完整

锅炉管焊接热处理工艺规程 1 总则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低碳和低合金钢锅炉管道焊接接头消除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不涉及发生相变和改变金相组织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SH3501—201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焊前预热 3.1材料性能分析 部分锅炉管道采用低合金耐热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高温热管道的常用材料,由于材料中存在铬、钼合金成分,材料的淬硬倾向大,施工中采用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来获得性能合格的焊接接头。 3.2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中断焊接后需要继续焊接时,应重新预热,焊接是保持层间温度不小于150℃。 3.3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在始焊处100mm围,应预热到50℃以上。 表1 管道组成件焊接前预热要求

4 设备和器材 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自动控制记录的“热处理控制柜”控制温度。4.2“热处理控制柜”需满足下列要求: 4.2.1能自动控制、记录热处理温度。 4.2.2控制柜、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组合后的温度误差≤±10℃。 4.2.3柜所有仪表、仪器需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3热电偶 4.3.1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须采用热电偶测温控温。 4.3.2热电偶需满足如下要求: 4.3.2.1量程为热处理最高温度的1.5倍,精度等级为1.0;控温柜和补偿导线的组合温差波动围≤±10℃。 4.3.2.1按校验周期进行强制校验,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4加热器 4.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可实现自动指示控制记录的电加热绳或履带加热板加热。 4.4.2管壁厚大于25mm的焊接接头宜采用感应法加热。 4.5热处理设备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和调试,使用时应放置在防雨防潮的台架上。 4.6保温材料 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绝缘无碱超细玻璃棉或复合硅酸盐毡,且应有质量证明及合格证。

球罐施工方案

20.1球罐施工方案 20.1.1工程概述 本工程中有4台2026.3m3球罐,结构形式为4带球,材质是16MnR。球罐技术参数 20.1.2施工依据 (1)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① GBl2337-98<<钢制球形储罐>> ② 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③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④ GBJ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⑤ 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⑥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2)执行本公司管理文件 ① <<质量保证手册>

② <<压力容器含球罐组焊工程质量保证手册>> ③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④ <<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手册>> (3)《施工招标文件》 20.1.3主要施工方法 球罐安装采用单片散装法,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射线检测采用X射线拍片,整体热处理采用内燃燃油法(或石油气加热法)。 20.1.3.1施工准备 (1)对通至球罐安装现场的运输道路和工作区域进行平整。 (2)各种临时管路,水、电、库房、施工临时道路、平台等设施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设置。 (3)对已进场的各种施工机械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试运行。 (4)对施工用的计量器具、样板等工具进行校验,工卡具等加工件全部运抵现场。 (5)做好球壳板及其他零部件的开箱检查及验收工作。 (6)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制造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等应做到认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20.1.3.2球壳板检验 (1)球罐安装前,对球壳板的曲率、几何尺寸和坡口表面质量进行全面复查。 ①曲率允许偏差:用弦长2mm的样板检查球片曲率,样板与球壳板的间隙任何部位不得大于3mm。 ②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长度方向弦长不大于±2.5mm;宽度方向弦长允许不大于±2mm;对角线弦长允差不大于±3mm;两条对角线应在同一平面上。用两直线对角测量时,两直线距离偏差不得大于5mm。如图1所示。

常用材料热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

材料热处理中的特性: 淬透性(可淬性):指钢接受淬火的能力 零件尺寸越大,内部热容量也越大,淬火时冷却速度越慢,因此,淬透层越薄,性能越差,这种现象叫做“钢材的尺寸效应”。但淬透性大的钢,尺寸效应不明显。 由于碳钢的淬透性低,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调质更经济。 常用钢种的临界淬透直径De mm 常用材料的工作条件和热处理 渗碳钢:(含碳量0.1~0.25%) 10、15、20、 15Cr、20Cr、20Mn2、20CrMn、20CrMnVB 25MnTiB、18CrMnTi、20CrMnTi、20CrMnMo 30CrMnTi、20Cr2Ni4A、12CrNi3A、18Cr2Ni4W A

渗碳钢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温,晶粒易于长大,恶化钢的性能。 表面含碳量在0.85~1.05%,表层硬度≥56~65(HRC) 心部含碳量在0.18~0.25%,HRC30~45 含碳量在0.3%时,HRC30~47 常用渗碳钢渗碳后的硬度 调质钢(含碳量0.25~0.5%) 40、45、40Cr、50Mn2、35CrMo、30CrMnSi、 40CrMnMo、40MnB、40MnVB、40CrNiMoA 38CrMoAlA 碳素调质钢淬透性低。 常用调质钢的调质硬度 调质钢对表面耐磨性要求较高时还需高频淬火,要求耐磨性更高时则需渗氮。

弹簧钢含碳量:碳素弹簧钢0.6~0.9% 合金弹簧钢0.45-0.7% 弹簧钢的选用: 钢丝直径<12~15mm 65、75 弹簧≤25mm 65Mn、55Si2Mn 60Si2Mn、70Si3MnA 钢丝直径≤30mm 50CrVA、50CrMnVA 重要弹簧 60Si2CrVA、65Si2MnVA 弹簧钢的热处理一般是淬火加中温回火 热处理的硬度一般为 HRC41-48 对于一般小弹簧(钢丝截面D<10mm)不淬火,只作250~300去应力处理。 65Mn淬硬性好,硬度≥HRC59。 轴承钢含碳量0.95~1.10% 含铬量0.5~1.65% GCr9 GCr15 GCr15SiMn GsiMnV GMnMoVRE GSiMnMoV GSiMnVRE GSiMnMoVRE GMnMoV 轴承承受高压集中周期性交变载荷,由转动和滑动产生极大的摩擦。 轴承钢一般首先进行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硬度为HRC61-65。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实验大纲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Design of Heat Treating Processes) 课程编号:050251002 学时/学分:3周/6学分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7年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二)课程设计性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修课、考查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的现代检测方法,材料科学基础 2、后续课程:工程材料学,热处理设备设计,材料的表面处理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受到卓越工程师基本的训练。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2. 基本要求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2个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写出设计说明书。两个热处理工艺的类型为:(1)设计典型零件的一个普通热处理工艺;(2)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设计、表面热处理工艺设计、特种热处理工艺设计、铸铁热处理工艺设计和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任选其一。 热处理工艺制定以学生生产实习的企业为设计依据,包括零件图纸、材料种类、设备条件、管理规程等。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 第二周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设计、表面热处理工艺设计、特种热处理工艺设计、铸铁热处理工艺设计和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任选其一。 第三周周一~周三撰写设计说明书 周四~周五答辩 四、指导方式 教师面对面指导设计工作,解答疑难问题。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精品

工艺曲线图: 注意事项: 1. 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小于 50℃; 2. 保温厚度以40~60mm 为宜; 3. 升、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温; 4. 焊后热处理必须在焊接完毕后24h 内进行。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焊接施工工艺卡 企业名称: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设计卡编号:APCC-GD-WPS-001 产品名称:P91中大口径管焊接工艺卡 所依据的工艺评定报告编号:APCC-PQR-115 焊接位置:2G 、5G 、6G 自动化程度:手工焊 母 材 坡 口 简 类号 B 级号 Ⅲ 与 类号 B 级号 Ⅲ 钢号 SA335-P91 与 母材厚度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70mm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δ≤h ≤δ+4mm 管子直径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φ406 其 他: / 坡口检查 √外观检查VT √着色PT 磁粉MT 装配点焊 √手工焊Ds 氩弧焊Ws 二氧化碳气体焊Rb 焊材要求 √焊丝清洁 √焊条烘焙 焊剂温度 焊前预热: 火焰预热 √电阻预热 预热温度:150~200℃ 层间温度:200~300℃ 焊嘴尺寸: M10×L65×φ6 钨极型号/尺寸: Wce-20,φ2.5 焊接技术: 导电嘴与工件距离: / 清理方法: 机械法清理 无摆动或摆动焊: 略摆动 焊接方向: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工 艺 参 数 层 道 次 焊接方法 焊材 极 性 焊接参数 焊剂或 气体 保护气体流量L/Min 背面保护气体流 量L/Min 气体后拖 保护时间S 牌号 规 格 (mm ) 电流(A ) A 电压 (V ) 焊速 mm/Min 150~250 200~300 ≤300℃ 温度(℃) 时间 6(h ) 80~100℃/2 ≤90℃/h ≤90℃/h 750~770℃

球罐焊接方案

球罐焊接方案 1.概述 本方案是为新疆库车塔河稠油技改工程石油液化气罐区三台1000m3液化石油气罐编制的。该球罐容积为1000 m3,公称直径为12300mm,板材为20R,壁厚为48mm,结构型式为混合三带式。 1.1:工程地点:新疆库车 1.2球罐结构型式及参数: 结构型式见图1:设计技术参数见表1: 球罐设计技术参数:表1 球罐主要实物构成(单台)表2

球罐本体焊缝分布及焊接工作量:表3 2.编制依据 2.1技术文件; 2.2球罐建筑施工合同; 2.3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GB12337-98《钢制球形储罐》 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1999年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材质分析 3.1母材:该三台球罐壳体材料为国产优质低碳钢20R。该材料综合机械性能良好,含碳量与碳当量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球壳用20R钢板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4

3.2.1球罐本体平、立、横焊缝使用台湾广泰生产的KFX-712C,仰脸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材采用四川自贡产的大西洋J427焊条。KFX-712C是以纯CO2作为保护气体的钛型微合金的全位置药芯焊丝,该焊丝用于低碳钢及低合金的焊接,主要应用于造船、桥梁、建筑、机械、车辆、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等金属结构的焊接。焊接时焊丝成型美观,电弧柔和稳定,飞溅少,脱渣性好,焊接熔敷率高,烟雾少。具有出色的冲击韧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见表5): KFX-712C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5 条。该焊条为低氢钠型药皮焊条,具有良好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抗裂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但药皮易吸水,对工种要求严,焊接前必须清洁焊件焊接区并将焊条按规定烘焙干燥。 J427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6 4.焊接工艺评定 4.1球罐焊接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做-19℃低温冲击试验,以确定合适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 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 2.2要求淬硬的钢种 (4) 2.3要求渗碳的钢种 (6) 2.4几点说明 (6) 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 3.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 3.2其它钢种 (8) 3.3几点说明 (8) 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 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 5.1淬火………………………………………………………………………………………………1 2 5.2 正火及退火 (14) 5.3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 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 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 6.1氮化 (17) 6.2渗碳 (20)

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 7.1锻模及胎模 (22) 7.2切边模 (24) 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 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 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 8.2铜及铜合金 (26) 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 9.1第Ⅰ组钢 (27) 9.2第Ⅱ组钢 (2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材料热处理实验40CrNi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5年6月4日

目录 1.实验目的 (3) 2.实验原理 (3) 2.1 加热温度 (3) 2.2 淬火保温 (3) 2.3冷却速度 (3) 3.实验材料与设备 (4) 3.1实验材料 (4) 3.2实验设备 (4) 4.实验步骤 (4) 4.1淬火处理 (5) 4.2冷却处理 (5) 4.3硬度测定 (6) 4.4样品制备 (6) 4.5显微组织观察与记录 (6) 5.实验结果分析 (7) 六、结论 (7)

1.实验目的 1. 了解热处理设备和几种热处理工艺(正火,回火,淬火)的实际操作。 2. 了解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3. 熟悉冷却条件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初步熟悉洛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5.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钢组织。 2.实验原理 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一般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钢的淬火: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 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钢的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淬火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 2.1 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高温下钢的状态处在单相奥氏体(A)区内,故称为完全淬火。如亚共析钢加热温度高于Ac1、低于Ac3温度,则高温下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未完全转变成奥氏体,即为不完全(或亚临界)淬火。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温度以上30~50℃,这温度范围处于奥氏体与渗碳体(A+C)双相区。因而过共析钢的正常的淬火仍属不完全淬火,淬火后得到马氏体基体上分布渗碳体的组织。 2.2 淬火保温 淬火保温时间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2.3冷却速度 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工件在冷却过程中,表面与心部的冷却速度有-定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则可能造成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而小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心部不能转变成马氏体的情况。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主要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层数、电源种类及极性等。 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缝位置和焊接层次等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表6-4按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并倾向于选择较大直径的焊条。另外,在平焊时,直径可大一些;立焊时,所用焊条直径不超过5mm;横焊和仰焊时,所用直径不超过4mm;开坡口多层焊接时,为了防止产生未焊透的缺陷,第一层焊缝宜采用直径为3.2mm的焊条。 表6-4 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的关系mm 焊件厚度 ≤2 3~4 5~12 >12 焊条直径 2 3.2 4~5 ≥15 2.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焊接质量,所以其选择应根据焊条的类型、直径、焊件的厚度、接头形式、焊缝空间位置等因素来考虑,其中焊条直径和焊缝空间位置最为关键。在一般钢结构的焊接中,焊接电流大小与焊条直径关系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试选: I=10d2 (6-1) 式中 I ——焊接电流(A); d ——焊条直径(mm)。 另外,立焊时,电流应比平焊时小15%~20%;横焊和仰焊时,电流应比平焊电流小10%~15%。 3.电弧电压 根据电源特性,由焊接电流决定相应的电弧电压。此外,电弧电压还与电弧长有关。电弧长则电弧电压高,电弧短则电弧电压低。一般要求电弧长小于或等于焊条直径,即短弧焊。在使用酸性焊条焊接时,为了预热部位或降低熔池温度,有时也将电弧稍微拉长进行焊接,即所谓的长弧焊。 4.焊接层数 焊接层数应视焊件的厚度而定。除薄板外,一般都采用多层焊。焊接层数过少,每层焊缝的厚度过大,对焊缝金属的塑性有不利的影响。施工中每层焊缝的厚度不应大于4~5mm。

球罐施工工艺标准1

1 总则 1.0.1 编制本标准是为了使球形储罐(以下简称“球罐”)施工工艺标准化,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以利于下列技术法规的贯彻实施: 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4; 4.《钢制球形储罐》GB 12337; 5.《钢制球形储罐型式与基本参数》GB/T 17261。 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且不大于4MPa、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50m3的桔瓣式或混合式以支柱支撑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焊接球罐和低温球罐的现场组焊、施工。但不适用于下列球罐: 1.受核辐射作用的球罐; 2.非固定(如车载或船载)的球罐; 3.双层结构的球罐; 4.膨胀成形的球罐。 1.0.3 球罐的施工及验收应包括下列范围: 1.球壳及与其连接的受压零部件应划定在下列范围内: a.球壳接管与外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 b.球壳接管与外管道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 c.球壳接管与外管道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2.球罐开孔的承压封头、平盖及紧固件。 3.与球壳连接的支柱、拉杆、垫板和底板等非受压元件。 1.0.4 本标准所规定的施工程序及质量要求是必须遵守的指令性规定。本标准中规定的施工方法及中间控制质量指标是指导性的,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加以选择和补充。1.0.5 球罐施工工艺的修改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专业责任工程师审查认可。 1.0.6 国外供货的球罐,可根据合同规定执行制造厂家提供的工程标准。 1.0.7 球罐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AR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1.0.8 球罐施工必须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1.0.9 球罐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 3505及其它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二、ASTM A182 F22 1.退火(A)≥90±10℃炉冷; 2.回火(T)≥675℃ 3.HB≤170(一级)156~207(三级) 三、ASTM A694 F60,F52 1.N+T或Q+T N(Q):920±10℃保温,空冷(水淬) T:≥540±10℃保温,空冷 2.HB实测 四、16MnJB4726-2000 或N+T N:930±10℃保温,空冷 T:≥600±10℃保温空冷 2.HB:121~178 五、16MnDJB4727-2000 1.Q+T Q:930±10℃保温,水冷 T:≥600±10℃保温空冷 2.HB实测 六、A105ASTM A105-2002 1.正火(N):900±10℃保温,空冷

2:HB:137~187 七、20# JB4726-2000 1.正火(N):910±10℃保温,空冷 2.HB:106~159 八、LF2ASTM A350 LF2 1.淬火+回火(Q+T) Q:870~940℃保温,水冷 T:540~665℃保温,空冷 2.HB≤197 九、LF3ASTM A350-2002b 1.淬火+回火(Q+T) Q:870~940℃保温,水冷 T:540~665℃保温,空冷 2.HB≤197 十、15CrMo JB4726-2000 1.淬火+回火(Q+T) Q:900±10℃保温,水冷 T:≥620℃保温,空冷 2.HB:118~180 十一、1Cr5Mo JB4726-2000 1.淬火+回火: Q:880~900℃,保温,水冷

CrMnTi热处理工艺

20CrMnTi 齿轮钢的热处理工艺 1.前言 1.120CrMnTi钢概述 20CrMnTi是低碳合金钢,该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零件表面渗碳0.7-1.1mm。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表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为30-45HRC。20CrMnTi的工艺性能较好,锻造后以正火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此外,20CrMnTi 还具有较好的淬透性,由于合金元素钛的影响,对过热不敏感,故在渗碳后可直接降温淬火。且渗碳速度较快,过渡层较均匀,渗碳淬火后变形小。适合于制造承受高速中载及冲击、摩擦的重要零件,因此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选用20CrMnTi 钢是比较合适的。经过910-940℃渗碳,870℃淬火,180-200℃回火后机械性能的抗拉强度≥1100Mpa、屈服强度≥850Mpa、延伸率≥10%、断面收缩率≥45%,冲击韧性≥680,硬度为58-62HRC。 20CrMnTi合金成分表1.1 C Si Mn Cr S P Ni Cu Ti 0.17~0.230.17~0.370.80~1.10 1.00~1.30≤0.035≤0.035≤0.030≤0.0300.04~0.10 1.220CrMnTi泵体齿轮的的工艺流程: 1.320CrMnTi钢常见的热处理工艺 表1.2 20CrMnTi钢常见的热处理工艺表 热处理工 艺工艺参数硬度要 求 工艺特点 完全退火加热860~880℃,保温,炉 冷 ≤ 217HB S 消除残余应力,降低硬度 正火加热920~950℃,保温,空 冷156~2 07HBS 加热温度在Ac3825℃线之上,细化晶 粒,消除组织缺陷,以获得珠光体+少 量铁素体组织 淬火加热860~900℃,保温,油 冷48~54 HRC 淬火温度高,淬透性中等,变形较大, 硬度不高,耐磨性差 回火加热500~650℃,保温2h, 油冷30~36 HRC 回火索氏体组织 下料锻造正火清洗淬火回火 加工渗碳 包装 清洗检验

球罐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专业研究)

1前言 1.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脚手架搭设施工。 1.2 编制依据 1.2.1.国家或地区相关的规范、标准、条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筋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以及市的有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和文件。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工期紧,高空作业量大,交叉作业多。其中球罐搭设四周脚手架,满铺跳板,脚手架四周挂防护网。球罐、设备检修施工中需要大量脚手架配合,工艺管道阀门检修及安装过程中需要大量脚手架的配合,土建钢结构、防腐、保温施工需要大量脚手架的配合。为了规范脚手架的管理,更好的配合各专业的施工,防止高处坠落及脚手架坍塌等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者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任何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3施工准备 ? 3.1搭设准备工作 3.1.1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标准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架工及使用人员作技术交底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3.1.2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试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3.1.3架子工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3.1.4对脚手架配件及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1.5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设置排水设施。 3.1.6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 ? 3.2搭设技术要求 3.2.1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立杆基础应平整夯实。 3.2.2立杆底部应设垫板或扫地杆,用于调整和减少脚手架的不均匀沉降。 ?4脚手架搭设 ? 4.1外脚手架搭设程序 4.1.1脚手架组装 4.1.1.1按顺时针方向、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每搭完一步,应按规范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4.1.1.2脚手架搭设布置如下: (1)脚手架底步距为1.8m,其余每步为1.5m。 (2)立杆纵距为1.8m,横距为1.3 m。 (3)连墙杆件设置为二步三跨。连墙件和球罐基础柱采用箍柱法连接,用四根短钢管和四个扣件将砼柱箍住,并通过一根长钢管与脚手架立杆连接。 4.1.2脚手架搭设顺序 铺设垫木→安装纵向扫地杆→立起立杆并随即安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加固杆→安装横向扫地杆→立起相邻立杆并随即安装交叉支撑→按照上述步骤依次立起立杆直至交圈合拢→安装脚手板→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支撑→安装栏杆→安装防护围网→安装水平加固杆→按照上述步骤逐层搭设 4.1.3脚手架搭设必须配合施工监督,立杆接头应交错分部,以保证脚手架安全4.1.4脚手架型式图

工件材料热处理综合实验方案

汽车变速箱齿轮固体渗碳工艺设计的实验方案 (2) 1 变速箱齿轮的材料选择 (2) 1.1 汽车变速齿轮的服役条件 (2) 1.2 汽车变速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2) 1.3 汽车变速齿轮的性能要求 (2) 1.4 汽车变速齿轮的材料的选择 (3) 2 渗碳工艺的确定 (4) 2.2 渗碳温度 (4) 2.3 渗碳保温时间 (5) 2.4 渗碳过程 (5) 2.5 渗碳后的淬火、回火处理 (6) 3 渗碳热处理后的检测 (6)

汽车变速箱齿轮固体渗碳工艺设计的实验方案 1 变速箱齿轮的材料选择 1.1 汽车变速齿轮的服役条件 齿轮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重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其服役条件如下: 1)齿轮工作时,通过齿面的接触来传递动力。两齿轮在相对运动过程中,既有滚动,又有滑动。因此,齿轮表面受到很大的接触疲劳应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齿根部位受到很大的弯曲应力作用; 2)在运转过程中的过载产生振动,承受一定的冲击力或过载; 3)变速齿轮在换档时,端部受冲击,承受一定冲击力; 4)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受介质环境的影响而承受其它特殊的力的作用。 1.2 汽车变速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根据其服役条件,常见的失效形式为: 1)疲劳断裂:齿轮在交变应力和摩擦力的长期作用下,导致齿轮点面接疲劳断裂。其产生是由于当齿轮受到弯曲应力超过其持久极限就出现疲劳破坏而超过材料抗弯强度时,就造成断裂失效; 2)表面损伤 a 点蚀:是闭式齿轮传动中最常见的损坏形式,点蚀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蚀坑至断裂 b 硬化层剥落:由于硬化层以下的过渡区金属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使表 面压应力降低,形成裂纹造成碳化层剥落; 3)磨损失效 a摩擦磨损:汽车、拖拉机上变速齿轮属于主载荷齿轮,受力比较大,摩擦产生热量较大,齿面因软化而造成塑性变形,在齿轮运转时粘结而后又被撕裂,造成齿面摩擦磨损失效。 b 磨粒磨损:外来质点进入相互啮合的齿面间,使齿面产生机械擦伤和磨损,比正常磨 损的速度来得更快。另外,齿轮除上述失效形式外,还有在换档时,齿端相互撞击,而造成的齿端磨损,或因换档过猛或过载造成断裂以及齿面塑性变形,崩角等失效形式。 1.3 汽车变速齿轮的性能要求 根据变速齿轮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对齿轮的性能作如下要求: 1 ) 有较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12CrMoV焊接施工及热处理课件

鞍钢凌钢朝阳100万t/a焦化项目煤气净化及公辅设施安装工程 12CrMoV 焊 接 及 热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2CrMoV压力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鞍钢凌钢100万t/a焦化工程,由干熄焦沿外线管廊到焦化边界接点的中压过热蒸汽管道。工艺管道材质为12CrMoV,规格Φ245*18mm; 计划开工时间:2008年8月12日开工,2008年10月30日竣工;总工期:80天。 二、编制依据 1.《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1996-140号〕 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 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T4730–2005〕 6.管道施工图 三、焊接材料及管理 1.焊条、焊丝、等均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或质保书。凡无合格证或质保书及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焊材批号抽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现场应设置焊材二级库,并由专人负责焊材的管理,做好焊材的烘干、发放、回收工作并做好烘干、发放、回收记录。 3.焊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各种型号、规格的焊材应分类堆放防止混淆。 4.焊条使用前应按焊条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干,焊条重复烘干不应超过两次。 5.焊条使用时应装入100~125℃的保温桶内随取随用,桶内焊条不应超过半个工时。 6.氩弧焊所采用的氩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氩气》GB4842的规定,且纯度不应低于99.96﹪。 7.手工钨极氩弧焊,宜采用铈钨极或钍钨极。 8.焊材的领用、发放,管理人员应根据焊接工艺卡或工艺指导书所制定的工艺

球罐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1本项工程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新建球罐区。 1.1.2本工程由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四川双正石油天然气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1.2 主要工程量 2 、编制说明 本次球罐施工,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的规定,达到图纸及规范的设计要求,满足厂方的使用条件,合同履约率100%,工程合格率100%。 2.1编制依据 2.1.1招标文件《陕化建技术及商务标书》 2.1.2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所提供球罐安装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2.1.3国家现行施工中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2.1. 3.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2.1. 3.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 2.1. 3.3《钢制球形储罐》GB12337-1998 2.1. 3.4《压力容器》GB150.1~150.4-2011

2.1. 3.5《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2010 2.1. 3.6《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713-2008 2.1. 3.7《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8(JB/T4726)-2010 2.1.3.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 2.1. 3.9《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表面色及标志》SH3043-2003 2.1. 3.10《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NB/T47018.1~7-2011 2.1.3.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 2.1. 3.12《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2011 2.1. 3.13《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NB/T47016-2011 2.1.3.14《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1. 3.15《建筑施工机械安全使用规范》JGJ33-2001 2.1. 3.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1. 3.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2.1. 3.18我公司《质量手册》及其支持性文件 2.1.4本施工方案未涉及土建和罐体防腐的施工内容。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榆林炼油厂150万/年常压装置(A)技术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5303单元液化石油气罐区中2台2000m3液化气球罐 (12002-5303-2-TK-001A/B)坐标为:(A=271.00 B=1407.00)及5303单元C5+拔头油罐区及泵房罐区中2台1000m3拔头油球罐 (12002-5303A-05-TK-001A/B)(A=871.00 B=1443.00)的安装施工。(以上球罐位置及坐标值详见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榆林炼油厂150

热处理实习报告2篇_工作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2篇 昨天参观了工具加工的车削、磨、铣的精加工车间,今天我们开始了,热处理的学习。到底在精加工和刃磨角度之前或者在冷拔、冲压之前,工具经过了怎样的热处理呢?今天工具厂的老厂长,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世界工业发展表明,制造技术的先进性是产品竞争能力的保证,而热处理技术的先进程度,则是保证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老师提到了美国历经数年形成并制订的“美国热处理2020年技术发展路线图”,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发展路线,资料显示,美国对于热处理技术设想目标是能源消耗减少80%,工艺周期缩短50%,生产成本降低75%,热处理实现零畸变和最低的质量分散度,加热炉使用提高到原先的10倍(增加9倍),加热炉价格降低50%,实现生产零污染。而我国的热处理相对于制造业发达的美国仍然存在20年的差距。 在上工具厂,主要的产品有:齿轮刀具、螺纹刀具、拉销刀具、孔加工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铣刀、铰刀类刀具、量具类刀具、非标准特殊刀具。而每一种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都要依据其材料及工艺要求的不同接受不同方式的热处理。根据加热、冷却的方式及钢组织性能的变化特点不同,热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普通热处理:退火、1 / 10

正火、淬火和回火;2、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3、其他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变形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等。 随后,师傅为我们介绍了上海工具厂的热处理设备。在上海工具厂,有四台真空炉。热处理真空炉是具有高压(压力0.6-1.0mpa)气冷功能的真空热处理设备,适用于高速钢、高合金工模具钢、不锈钢等精密零件的真空气淬、退火、钎焊以及磁性材料的烧结及快速冷却等。在机床厂这四台真空炉中,有三台是91年从波兰引进的、美国技术制造的高压气淬真空炉,它由5bar的氮气进行冷却;有效零件炉塞尺寸为600600900mm、可承受最大重量为500kg;加热方式为高频辐射加热;真空度达到50~100pa(大气压为11000000pa。而另外一台真空炉是ipsen的12bar高温气淬真空炉,这台设备属于国际领先技术,由着名的德国ipsen公司生产。其特点有:1、低温对流循环加热,温度范围是150~850℃;循环加热对于型号大的模具便能达到均匀处理的效果。2、分级等温冷却,可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3、冷却风机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启动,以达到快书冷却的目的。(普通的风机要在冲气0.4bar以后才能启动);4、功率因数高,普通炉在升温时功率因数0.85、保温时0.5而ipsen在升温时功率因数也是0.85而保温的功率因数可以达到0.83;5、ipsen的水冷风机可以超载250%,正常装机容量为115kw在最大超载状态下可以达到287.5kw。ipsen 公司是国际上知名的工业炉制造公司,总部设在德国kleve,在欧洲、美洲、亚洲多个国家设有制造厂,在我国上海也设有制造厂,在北京2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