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

“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统治的神经中枢,是发号施令的中心,其建筑、规划和装饰应用了我国古代“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八卦、阴阳、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哲学思想,赋予了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规划师和建筑师丰厚的文化修养和非凡的设计能力,将建筑的象征意义与使用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内涵更加深邃,外观更加宏伟。下面仅就“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的应用作以探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是这样记载五行的:“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周书·洪范》篇中更具体地说明了五行的性质及排列次序:水、火、木、金、土。为了将“五行”的相生及方位的“中”居中,我把“五行、五方、五色、四象”的内容顺序作如下排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水、北、黑色、玄武;

金、西、白色、白虎;

土、中、黄色、帝王;

木、东、青色(蓝色或绿色)、青龙;

火、南、赤色、朱雀。

在五行学中,有相生、相克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互存,维持了事物的总体平衡,构成了五行学“生与克”的抽象理论。

“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央的象征——“土、中、黄色、帝王”,主“皇权”

五行中,“土”在五方中是“中央”,五色为“黄色”,是“帝王”之象。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土生金”,相克规则为“土克水”。五行中的“土”为万物之本。

封建帝王“惟我独尊”、“王者必居天下”的皇权至上思想,使他们自古以来总是择“中”而居。

“中国”即中央之国。兴建元大都时,为了突出皇宫紫禁城,将皇宫的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相重合,从而体现紫禁城“中”的位置。城市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原为正阳门,永定门是后延长的),北止钟鼓楼,全长15里。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两殿为两翼。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是皇帝祭祀前阅读祭文的地方,也是皇帝在太和殿上大朝时临时休息和接受内阁大臣贺礼的地方。保和殿在中和殿后,是皇帝立皇后、太子或大臣上表、皇帝接受祝贺、宴请和殿试的地方。

象征皇权的三大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位于“中”中之中,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土”

字形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图2),周围环绕着白石栏杆,其气势组成了紫禁城中最壮观的建筑群。

乾清门前广场是康熙听证的地方。从乾清门开始,以北为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中宫为中心,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内三宫。这内三宫是帝后生活居住的地方。乾清宫东西两侧各配以东六宫和西六宫。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是皇帝的寝宫及平时处理政事的地方。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后,形制与中和殿相同,是皇后大典、生日接受祝贺的地方,每年的亲蚕仪式就在此殿举行。坤宁宫位于交泰殿后,原为皇后的寝宫,后改为祭神(西间)和皇帝大婚(东间)之所。

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紫禁城,其屋顶大面积使用黄色的琉璃瓦,就是在昭示天下其“中心”的地位。

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火”为“赤”,“赤”为“红”。所以,紫禁城的宫墙、檐墙、门、窗、柱、框的油饰皆为红色(图1~图3)。这些红色的墙、门、柱、窗、框,托着黄色的屋顶,寓意“火生土”,寓意江山稳固。

前面曾说外朝的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上装有汉白玉栏杆,“白”代表“金”,其寓意为“土生金”。“土”字形台基上还摆放着金属鼎炉,也是同样的寓意。

在这些大殿的两侧和门前,都能看见放在地上的金属“门海(大缸)”,里面盛水(图5),用于消防灭火。把“水”与前面的“土”和“金”连起来就有:“土生金、金

生水、水克火”的寓意。

在五行的相克规则中,“木克土”。“木”为“青”,“青”为“绿”。所以,在紫禁城外朝中轴线的中部(中、黄、土)和南部(南、赤、火)都是与木相克的,因此不种树。三殿、两宫及御街均无花草树木,也很少用绿色油饰,以防“木”克中央“土”。2.“北方”的象征:“水、北、黑、玄武”,主“藏”

五行“水”在五方中是“北”方,五色为“黑色”,四象为“玄武”。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水生木”,相克规则为“水克火”。

紫禁城金水河的水自北墙西(金)侧引入,以示“北水”和“金生水”。

在紫禁城的北边,即坤宁宫之北,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正北方的御花园内也广植树木,就是利用了“水生木”的五行规则。

御花园的主要建筑钦安殿内供奉着玄武大帝(道教中的水神)。钦安殿院子的正门称天一门(有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门墙体用黑色(图6);文渊阁用黑砖墙、黑瓦顶(图4);神武门(玄武门)内两侧建筑屋顶用黑瓦;就连钦安殿后面正中的勾栏板也被雕刻为波涛水纹图案。这是因为,园内的文渊阁藏有《四库全书》,而离藻堂则藏有《四库荟要》,体现了“藏”。至此,我们明白这里屋顶覆盖黑瓦、雕刻饰以水纹的“水”意了(图7)。因为,御花园内树木离不开水,而藏书的防火也离不开水。即水可生木,也可克火。

3.“南方”的象征:“火、南、赤色、朱雀”,主“光大”

五行“火”在五方中是“南”方,五色为“红色”,四象为“朱雀”。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相克规则为“火克金”。

午门在紫禁城的南边,其墙壁、油饰均被涂以红色,其檐下彩画也是以红为主(图8),而不用青绿,以防木克土(中央)。

午门又称为五凤楼。凤即朱雀的代表。

4.“东方”的象征:“木、东、青(蓝或绿)、青龙”,主“生化”

五行“木”在五方中是“东”方,五色为“青(蓝或绿)”色,四象为“青龙”。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木生火”,相克规则中“木克土”。

“生化”象征着温和之春,绿草萌发,万物生长,也意味着孩子们身体和学识的成长。乾清门内东边是上书房,是清代皇子、黄孙读书的地方;东华门外的文华殿,在紫禁城的东边,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护佑后代的繁荣兴旺的祖先宗庙也在东方。这些建筑的屋顶均为绿色琉璃瓦顶。

5.“西方”的象征:“金、西、白、白虎”,主“收”

五行“金”在五方中是“西”方,五色为“白色”,四象为“白虎”。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金生水”,相克规则中“金克木”。

西六宫的西侧为外西路,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建筑,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又称寡妇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已经到了“收”的阶段,故将其宫殿建于西方。我国自汉代起多将太后的宫室建在西侧,以后历代宫殿建筑均沿袭这样的布局。

乾清门前广场西侧有清代中央决策机关军机处。乾清门内西边有南书房,“康熙除鳌拜”就发生在这里,即鳌拜在此被“收”。

另外,紫禁城内的金水河,从内廷宫墙的西侧由北向南再向东逶迤而行,至内城西边的熙和门,引入内城,出至东边的协和门…因五行中的西方为金,河又位于紫禁城内,故该河被称为“内金水河”。

综上所述,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将“五行、五方、五色、四象”抽象的象征意义与建筑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赋予建筑丰厚的文化内涵。这种设计方法似乎比直接或间接使用符号更有意味。愿我们的建筑在与世界建筑共融的同时,也保存一些我们的传统个性。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 季养生论 文章来源网络 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

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

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木、火、金、水、土 东、南、西、北、中 春、夏、秋、冬、换季间 肝、心、肺、肾、脾 酸、苦、辛、咸、甘 风、暑、燥、寒、湿 温、热、凉、寒、平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戊己

八卦符号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为谓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阳入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带所伤:久视伤血,久卧蓖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带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脉:弦、洪、缓、浮、沉。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五行,就有相生关系:肝属木,生心火;心属火,生脾土;脾属土,生肺金;肺属金,生肾水;肾属水,生肝木。 五色就是:青、赤、黄、白、黑。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的属性以及生克,都和以上的生克关系相同。 五色配合五脉:在《四诊心法》中说:“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在诊断之时,色与脉应该相合,如果发现这个病人表现有青色,应是属于肝病,肝病的脉应该是弦脉;病人表现有赤色,应是属于心病,心病的脉应该是洪脉;病人表现有黄色,应是属于脾病,脾病的脉应该是缓脉;病人表现有白色,应是属于肺病,肺病的脉应该是浮脉;病人表现有黑色,应是属于肾病,肾病的脉应该是沉脉。这些都是正常的色脉表现。如果色脉不合,有会死的也有没事的:“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我们日常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吸烟多之人,鼻炎患者晚上睡觉前可生吃白萝卜;肝火旺盛两口子时常吵架的,可晚餐多生吃麻酱蔬菜;像本ID 一样咽炎严重的可中午生吃苦瓜;肾气不足,没有精神的,可吃喝黑豆浆;想提高生育质量的,早上可多喝豆浆;头发脱落、易分叉的,可用姜水敷头;用眼过度,轻度近视眼的,可多喝绿豆汤,等等。中医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环境和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过之则不利健康。居室大红,则易焦虑、疲劳;太多黄色易情绪激动;多食苦味易腹泻、消化不良;常食甜食,可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易心 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易高血压。在前篇文章本ID 说过:病,本质上其实根本不需要治疗,因也是不可治疗的。病是众缘和合的,只要把其中的最重要的环境给改变过来了,这病自然就没了。以后本ID 开设《中医养生》系列,哪天有时间又有心情,就写一篇。今 天第一篇: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目肝怒青酸木 舌心喜赤苦火 口脾思xx 鼻肺忧白辛金 耳肾恐黑xx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增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 法,长有天命。

(阴精的生成,来源于饮食五味,而贮藏阴精的五脏、常常会被不正常的饮 食五味所伤。过于酸了,会使肝的功能抗竟,因为木克脾土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 量食用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 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 气呆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 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 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 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中医据藏象学说,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人体自身五脏为中心的整体性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心属火,主神志,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应四时之夏。“主神志”指心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主血脉”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开窍于舌”指心之精气盛衰和功能常变可以从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其华在面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即“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和喜志有关,喜是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但过喜则伤心,精神萎靡则使人悲哀,无志过极都可损伤心神;“在液为汗”指的是心精心血为汗液生化之源。 最后一句即和自然界相统一的表现。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属火即几因。同气相求,即与夏气相通应。所以心脏尤其心阳虚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会缓解,而阴虚阳盛的心脏病,相反在夏季有加重危险。 心,五色属红,五味属苦。红色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宜食红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苦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可多吃苦味食品,鉴于心火十一点到一点 最旺,可中午生拌苦瓜等。另中医在脏腑表里上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小肠的功能。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应四时之春。“主疏泄”,疏,疏通;泄,发泄、升华。主疏泄,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

【图】阴阳地支天干 五行八卦 十神六亲

【图】阴阳地支天干五行八卦十神六亲阴阳地支天干五行八卦十神六亲 ? 第一节阴阳五行 我认为,阴阳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阴阳: 阴阳学说将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最初的阴阳现象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面的一面为阴,继而不断引申解释自然与社会的所有现象,比如:明暗、寒热、日月、昼夜、内外、动静、上下、黑白、快慢、男女、强弱、奇偶、进退等等。 而阴阳关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涵着。 阴阳有以下特征: 1、阴阳互根: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互为依存,互相为用。 2、阴阳消长: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彼进此退的动态平衡中,量变时时处处都存在。 3、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发生“质”的变化,各自向

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学说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这也就是说,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的、静止地去看,而是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 太极图十分形象的、直观的反映了阴阳的特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几乎成了道家的标志。该图中的阴阳两仪,中间呈现S形曲线,表示了阴阳消长、刚柔相济和稳定和谐。对这个图,你感悟的愈多,你的道行修为就愈深,你的立足点就愈高。当一个预测师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事物时,世上的一切都是一目了然的了。 我们所说的“没吉没凶”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阴阳学说的认 识论。 阴阳还反映到节气上。 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测定了太岁(木星)的运 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确定时间,从而分出四季和记时的天干地支。 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开始北移,日渐长,夜渐短,称为一阳生。每年农历六月的夏至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开始南移,日渐短,夜渐长,称为一阴生。 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一日也如此,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就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与,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 (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中医认为: 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大量红色,人们易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五行互相制约,互相平衡才能达到所谓的平衡,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界就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下面是为大家的八卦五行对应关系,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离为火(太阳)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一阴一阳才能调和,万物才和谐,所以我们风水讲求阴阳调和。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和卦一样,相信这几个字大家也是常有听说,而这几个字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五行八卦图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下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地上有水”叫比卦。 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 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 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

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 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 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 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中医古籍对情绪和脏腑有如下记载:“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情志:喜 对应脏腑:心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或心包经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内服中成药: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 情志:怒 对应脏腑:肝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使得血液运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可以自制枸杞梅菊饮,配制方法:枸杞15克、乌梅10克、菊花10克,开水泡服。 情志:忧 对应脏腑:肺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愁忧、情绪抑郁导致肺气闭塞。忧愁的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气机闭塞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肺气阻滞,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进而出现喘促咳嗽等症。 情志:思 对应脏腑:脾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是指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 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方东(主生发)南(属阳)中(大地) 西(主肃降)北方(主寒)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火、热湿燥∕干燥寒 五炁魂神志魄精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 五体筋血脉肉皮毛骨(髓)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嗅臊、臭、羶焦香腥腐、朽 五质静燥力坚敬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 五谷麦\小麦黍\高粱稷\小米稻\大米豆 五畜鸡羊牛马猪∕肉 五果李杏枣桃栗子 五劳久行伤肝久视伤心久坐伤脾久卧伤肺久立伤肾 五常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藏肝藏血心藏脉脾藏营肺藏气肾藏精 伤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五脏所恶肝恶风心恶热脾恶湿肺恶寒肾恶燥 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五味所走酸走筋咸走血甘走肉辛走气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多食之令人 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 悗心--烦 多食之令人 洞心--心 多食之令人 变呕--呕

不灵活恼中空虚吐 五劳所伤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舌分布舌两旁-- 肝胆舌尖舌中心-- 肺胃 舌中心-- 肺胃 舌根 五禁食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五宜食肝色青,宜食 甘心色赤,宜食 酸 脾色黄,宜食 咸 肺色白,宜食 苦 肾色黑,宜食 辛 五病宜食肝病者宜食心病者宜食脾病者宜食肺病者宜食肾病者宜食梗米饭、枣麻、李、韭大豆、栗、藿麦、杏、薤黄黍、桃、葱补肝用辛补之心用咸补之脾用甘补之用酸补之用苦补之 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 虚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脾气虚则四 肢不用、五脏 不安肺气虚则鼻 塞不利、少气 肾气虚则厥 实肝实则怒心实则笑不 休脾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 肺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 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 1:00--3:00 (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 3:00--5:00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5:00--7:00 (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 7:00--9:00 (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 9:00--11:00 (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 11:00--13:00 (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 13:00--15:00 (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 15:00--17:00 (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 17:00--19:00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 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 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 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 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

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 火→土→金→水 肝→ 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与五行的关系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情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 (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皮肤、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五行五味(一年四季中什么脏腑最旺,就要少吃跟它同样属性的东西。) 1、酸生肝:(收敛固涩)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秋吃酸,护肝胆:酸泛指酸味和涩味,具有收敛的作用,能帮助体虚的人保护精气不外泄。酸属木,是阴木不是阳木,阳木好比树干和树枝,舒展向上,阴木好比果实和种子,收敛精华。酸味入肝,能平熄肝火,有利于疏泄肝胆湿气;酸味能补肝血,肝血是胎儿生长的营养来源,所以孕妇喜欢吃酸味的东西。酸味也入胆,能促进胆汁分泌,解油腻、降血脂。肝阳上亢、高血压、高血脂、肝炎、性情急躁的人可以多吃酸的,而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忧郁内向的人就不能多吃酸的了。什么人适合吃酸味?阴虚的人,手心发热,心胸烦热、时常感觉心悸、心烦、失眠、爱做梦,这类人可以吃些酸味的东西,比如酸枣,酸枣是一味很好的安神养心的药,木生火,心属火,酸为阴木,养的是心阴,心阴足了就不怕心火过旺。什么人不适合吃酸味的食物呢?脾虚的人,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呢?看大便是否总是较稀,不成形,脸色是否发黄,如果是的话就是脾虚。脾虚的人不能多吃酸的,因为木克土,脾属土。酸为阴木,胃为阳土,阴阳互补,对胃来说适当的酸味能开胃,而脾胃阴土,酸多了会抑制脾的功能。正常人在春天尽量减少酸味的食物,因为这是肝旺脾虚的季节。春天属木、肝属木、酸属木,那么为什么春天要少吃酸的东西呢?春天是养肝阳,肝气升发,就把冬天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宣泄出去了,如果这个时候吃酸过多的反而收敛过度,把病邪关在体内了。那么什么季节最适合吃酸的呢?秋天,酸属木,秋天属金,金克木,秋天肺气旺,克肝,而酸味入肝,这个时候用酸味来养肝是最好的时候。 2、苦生心:(燥湿泻下)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东吃苦,把肾补:苦属火,但苦味又属阴,所以苦是阴火。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例如咖啡、红茶、祛湿气作用比较强,即“燥湿”;一类是苦寒,比如莲子心、绿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苦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小肠火也是心火,当心火旺下注到小肠传到膀胱,就导致小便黄、疼痛,这个时候是黄连见效快。火生土,苦味属火,脾胃属土,苦为阴火,脾胃阴土,所以苦对脾有好处,尤其是苦温的食物,因为脾怕湿,苦温能燥湿。比如锅巴和烤馒头,有点烧焦,但是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什么人不能多吃苦味的东西呢?胃液不足、胃炎的人、没有胃病却突然大吐大泄的人,或者吃过多辛辣食物的人,这类人胃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爱喝凉水。为什么说胃液不足的人不能吃太多的苦味食物呢?因为苦为阴火,胃为阳土,苦味会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本来就是喜润恶燥的,如遇到吃苦味东西太多引起的急性胃痛,可以喝点糖水缓解胃痛。长期胃液不足的人,可以吃些银耳羹或者麦冬粥滋养胃液。火克金,肺和大肠属金,苦味入肺和大肠,起泄的作用,清热降火。如果肺热咳嗽可以吃些百合和苦杏仁。苦味入大肠,能泄大肠燥热,缓解便秘,吃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夏天属火,是生长的季节所

五行-五色-五方-五味各自对应的五脏和六俯

今学者普遍认为,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他首创"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更替是按照五行顺序周而复始地运行,试图以此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律。由此,又衍生出五行配伍,涵容万事万物的庞大阴阳五行体系,诸如五行配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色(青、赤、白、黑、黄),五行配五味(水配咸、火配苦、木配酸、金配辛、土配甘)。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征、羽),五行配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行配五征(雨、阳、燠、寒、风),五行配五脏(脾、肺、肾、肝、心)等。 中医理论将食物分为五味:甜、酸、苦、辣、咸,并与五脏相关,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辣入肺,咸入肾,易经中的五行与五味是相配的:甜味金,辣味木,酸味水,咸味火,苦味土,如果能够活用食物五行,配以出生月份,在食物上加以调整,一来可以开运,

二来可以身体健康. 月份五行属性: 正、二月份:属木;四、五月份:属火;七、八月份:属金;十、十一月份:属水; 三、六、九、十二月份:属土;五行食物改运的秘法在于:尽量少吃自己出生月份的五行所属五味,而要多食克自己出生月份所属的五味,因出在所在月份的五味是一生中最忌的味道.五行相克如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根据以上原则,各月出生者所食五味如下: 正、二月份出生者:多吃辣味而少吃酸味; 四、五月份出生者:多吃咸味而少吃苦味; 七、八月份出生者:多吃苦味而少吃辣味; 十、十一月份出生者:多吃甜味而少吃咸味; 三、六、九、十二月出生者:宜多吃酸味而少吃甜味. 春夏秋冬时节不会变,养生之序也一样.乾-西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坎-北;离-南;艮-东北;兑-西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如下情志疗法. 思胜恐(土克水),怒胜思(木克土),哀胜怒(金克木),喜胜哀(火克金),恐胜喜(水克火) 人之饮食,各有适味。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肝虚血枯者,喜酸味,因酸能补肝;脾虚者,喜甘(类甜味)味,因甘能补脾;心火重者,喜苦味,因苦能泄火;肺虚有寒者,喜辛味(如辣椒、生姜、大葱、花椒等),因辛能宣肺去寒;肾虚者,喜咸味,因咸能滋肾。 “恐胜喜”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高兴过了头,就让他恐,这样可以防止因过度高兴带来的问题,如范进中举后,就是高兴过了头,他老岳父打了他一巴掌,他才清醒了; “思胜恐”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听到点声音就害怕,那么应该让他多思考,想通了就不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地关系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人 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指食指中指拇指小指无名指 五形筋脉肉皮毛骨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自 然 界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1.向上对应五行 2.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 《黄帝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

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

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 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 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