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化学问题

常见有机化学问题
常见有机化学问题

常见有机化学问题

1.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有什么区别?

[解答]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目前关于共价键形成、本质的两个主要理论。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价键理论是定域的,主要讨论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配

对成键情况。而分子轨道是以电子离域的观点为基础的。在电子离域的共

轭体系中,用分子分子轨道理论讨论问题可以避免价键理论定域的缺陷。

2. 异丁烷一元氯代时,产生如下两种可能异构体:

3. 其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是否与自由基稳定性相矛盾?

[解答]:不矛盾。

反应活性是相对的。叔丁烷中,叔氢有9个而甲基氢只有1个,甲基氢和

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 25/9∶75/1≈1∶27。说明叔氢的反应活性更大。与

自由基稳定性一致。

另外,氯原子 Cl?比较活泼,氯代的选择性比较差,几率因素起作用较大

。如溴代时,溴原子Br?的活性较低,反应的第一步是吸热的,所以选择

性更好,主要是活性大的叔氢被取代。

4. 烯烃加溴是反式加成,其他加成也是反式吗?

[解答]:不一定。

亲电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与亲电试剂反应,生成正离子活性中间

体。烯烃加溴,通常认为是经过环状溴翁离子中间体进行的,所以得到反

式加成的结果:

其他的加成反应并不一定经过环状中间体的过程,比如加 HBr ,首先

得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

Cl2可以形成翁离子,也可以形成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所以产物为顺式和反式两种产物。

5. 丙烯与氯气高温下反应,主要产物为α-H的氯代产物(A),为什么不产生亲电加成产物(B)?

[解答]:烯烃与卤素在低温或无光照条件下,在液相中主要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主要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一般取代在双键的

α-H上。这主要由于C—Cl键键能较小,高温下容易断裂而使反应可逆。

同时,取代反应的活性中间体更稳定。

6. 乙烯、丙烯、异丁烯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其反应速度哪个最快?为什么?[解答]:乙烯 < 丙烯 < 异丁烯。决定于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

7. 下列反应如何完成?

[解答]:(1)稀、冷 KMnO4,OH-

(2)CH3COOOH , CH3COOH

8. 叁键比双键更不饱和,为什么亲电加成的活性还不如双键大?

[解答]:叁键碳原子sp杂化,双键碳原子sp2杂化。电负性C sp>Csp 2 。

σ键长sp-sp

在双键中更大,结合更紧密。故不易发生给出电子的亲电加成反应。

9. 烯烃比炔烃更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Cl2、HCl、Br2、H2O,H+等),但当这些亲电试剂与炔烃作用时,反应很易停留在卤代烯烃阶段,进一步加成需要更强烈

的条件,是否矛盾?

[解答]:不矛盾。

叁键发生亲电加成确实没有双键活泼。如:

但在卤代烯烃的结构中,卤素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双键碳上的电子云密度

,使得亲电反应不易进一步发生。所以反应易停留在卤代烯烃阶段。

10. 为什么烯烃不能与HCN 反应?

[解答]:烯烃与HBr、HCl等无机强酸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反应的第一步(速度决定步骤)为质子对π键的亲电进攻生成碳正离子。

HCN 是弱酸,没有足够的 H + 对双键进行亲电进攻。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11.为什么烯烃不能与HCN 反应,炔烃却可以?

[解答]:乙炔与 HCN 发生的是亲核加成。碱可以催化反应。反应中CN—先进攻叁键,生成负离子 - CH=CHCN ,它再与氢离子作用,完成反应。

烯烃π键不易受亲核试剂进攻,不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另一方面,乙烯

即使与 CN —加成,生成的负离子— CH 2 CH 2 CN 很不稳定。所以烯

烃,不能与 HCN 反应。炔烃却可以。

12. 丙炔加水时生成丙酮而不是丙醛,是否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

[解答]:产物丙酮是由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加成的的中间产物烯醇互变异构而来。

加成取向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

13. 反式二取代环己烷是否一定比顺式结构稳定?

[解答]:不一定。

取代基在 e 键上的构象比较稳定。

以二甲基环己烷为例:反式 1,2- 二甲基环己烷和 1,3- 二甲基环己烷的

顺式结构,取代基都可以在 e 键上,此种构象是最稳定的。

(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顺) -1,3- 二甲基环己烷

14. 如何判断化合物的芳烃性?

[解答]:化合物的芳烃性需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首先π电子数符合 4n+2 ,是一个闭合的大π键,而且在同一个平面上。

15. 老师:我记不住第一类和第二类定位基,有没有简单的记忆法?

[解答]: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如果有重键的话(双键,三健等),一般来说,这个基团就是第二类的定位基。

16. 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往往发生在α位,那么如何制备β位取代物?

[解答]:萘的α位活性比β位大,所以取代反应一般得到的是α位产物。

原子在空间上有相互干扰作用,因此α - 萘磺酸是比较不稳定的,在较高

的温度下会转位成β - 萘磺酸,因此萘的其他β - 衍生物往往通过β - 萘磺酸来制取。

17. 取代联苯如何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

[解答]:联苯可以看作一个苯环是另一个苯环的取代基,苯环是第一类定位基,是使苯环活化的,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当联苯上还有取代基时,首先判

断这个取代基是第几类的定位基:如果是第一类的,则亲电取代反应发生

在与定位基相连的苯环,因为它受二个第一类定位基的活化,亲电取代反

应容易进行。如果是第二类的,则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不与定位基相连的苯环。

18. 为什么叔卤烷易发生SN1 反应,不容易发生SN2 反应?

[解答]:单分子亲核取代( SN1 )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决定反应速度,中间体为碳正离子,由于烃基是供电子基,叔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大于仲碳正离子

和伯正离,子,因而叔卤烷易发生 SN1 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 SN2 )反应一步进行,空间位阻决定反应速度,由于叔卤烷空间位阻大,因而叔卤烷不易发生 SN2 反应。

19.能用于制备相应的Grignard 试剂吗?

[解答]:不能。Grignard 试剂非常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果遇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水、醇、氨等)则分解为烷烃。

20. 氯乙烯是卤代烃,为什么不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解答]:乙烯型卤代烯烃: P-π共轭, C-X 键更为紧密,不易发生一般的取代反应。

氯苯有相似的情况

21. 如何判断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是发生取代反应还是发生消除反应?

[解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醇的取代反应和消除生成烯烃的反应是相互竞的。在稀 NaOH, 乙醇 - 水条件下,生成醇。在浓 NaOH- 乙醇条件下

,生成烯烃。

22. 经常遇到比较卤化物在无水丙酮与NaI 反应活性次序的习题,应该如何比较

[解答]:氯代烷或溴代烷在丙酮溶液中可与 NaI 作用,发生卤原子之间的取代反应,得到碘代烷,反应按 SN2 历程进行。由于 SN2 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空间

位阻,因而反应由快到慢次序为伯卤烷、仲卤烷、叔卤烷。

23. 如何比较亲核基团PhO- 、H2O 、OH- 的亲核性大小?

[解答]:试剂的亲核性是指它与带正电荷碳原子的结合能力。对于亲核原子相同的亲核基团,碱性强亲核性也强。

因而亲核性由大到小: OH- 、PhO - 、H 2O

24. 在卤代烃的特征鉴别方法中,为什么叔卤烷与AgNO 3 -C 2 H 5 OH 溶液沉淀立刻生成,而伯卤烷与AgNO 3 -C 2 H 5 OH 溶液沉淀需加热才生成?

[解答]:卤代烃与 AgNO 3 -C 2 H 5 OH 溶液作用,可观察到卤化银的沉淀生成,反应按 SN1 历程进行。由于决速步中间体为碳正离子,根据碳正离子的稳

定性不同,卤化银沉淀生成速度不同,因此可以鉴别不同结构的卤代烃。

25. 醚和醇都是含氧化合物,为什么低级醚类比相同碳原子数的醇的沸点要低得多

[解答]:这是因为醚分子中没有羟基,不存在由于氢键的生成而发生的缔合现象。

26.硫醇的结构与醇相似,但硫醇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虽然硫醇的分子量较大)为什么?[解答]:这是因为硫醇不能形成氢键。

27. 苯酚遇三氯化铁会显色,这是发生了什么反应?

[解答]:酚及其衍生物、烯醇都能与三氯化铁水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的络离子。

28. 用Williamson 反应制备混合醚,应选择方法1 ,还是方法2 ?为什么?

[解答]:应选择方法 1 。因为 Williamson 反应属 S N 2 历程,如采用叔卤代烷位阻很大,不利于 S N 2 反应,而有利于 E2 反应,得到消除产物,所以

反应应用伯卤代烷作为反应原料。

29. 醇、酚及醚结构中氧原子是采用怎样的杂化状态?

[解答]:醇中氧原子 SP3杂化;脂肪醚中氧原子 SP3杂化 , 芳香醚中氧原子 SP2杂化;酚中氧原子 SP2杂化。

30. 发生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苯酚和苯哪个活性大?为什么?

[解答]:苯酚的活性大。因为酚羟基是个强的供电基,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31. 环氧丙烷的开环反应,酸催化和碱催化有何不同?

[解答]:碱催化反应:烷氧基进攻的是氧环中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酸催化反应:烷氧基进攻的是氧环中取代基较多的碳原子。

32. 怎样分离乙醚(bp34.5 0 C) 与正丁烷(bp36.1 0 C) ?

[解答]:一般醚可与浓酸形成佯盐而溶于酸层,佯盐被水稀释时发生分解而恢复为醚。所以可先用浓酸萃取,然后分层,酸层加水后再分出醚即可。

33. 为什么醛酮易发生亲核加成而烯烃易发生亲电加成?

[解答]:醛酮分子中都存在,由于氧的电负性强,碳氧双键中电子云偏向于氧,带部分正电荷的碳易被带负电荷或带部分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或分子进攻,从而发生亲核加成。而烯烃 C=C 的碳原子对π电子云的束缚较小,使烯烃具有供

电性能,易受到带正电或带部分正电荷的亲电试剂进攻,易发生亲电加成。

34.醛酮发生亲核加成活性顺序怎样?

[解答]:醛酮发生亲核加成活性与羰基的活性(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和亲核试剂有关,在亲核试剂相同情况下,羰基碳原子上正电荷越多,位阻越小,亲核加成活性越大。

如下列化合物加成活性顺序为:

35.哪些化合物能顺利地和NaHSO4 反应?

[解答]:醛、脂肪族甲基酮和低级环酮(环内碳原子在 8 个以下)能与 NaHSO 3 加成,非甲基酮和苯乙酮及环内碳原子在 8 个以上环酮不能顺利地和 NaHSO 4 反应。

36.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有什么应用?

[解答]:醛、酮分子中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 卤代醛、酮,凡具有

结构的醛、酮(即乙醛和甲基酮)与卤素的碱溶液(亦即次卤酸盐溶液)作用时,总是生成三卤甲烷,因而称为卤仿反应。

由于卤素的碱溶液(次卤酸)本身是氧化剂,能把基团氧化成基团

,因而具有的伯醇、仲醇也能发生卤仿反应。

因为碘仿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固体,且有特殊气味,由此可以很易识别是否发生碘仿

反应,以此鉴别乙醛、甲基酮以及含有的醇。

37.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条件是什么?

[解答]:羟醛缩合反应是指有α氢的醛、酮在稀碱作用下形成烯醇负离子,与另一个分子的醛或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为β- 羟基醛酮化合物,或脱水生成α, β- 不饱和醛酮化合物。羟醛缩合反应的条件是( 1 )有α氢的醛、酮( 2 )稀碱作用

38.哪些化合物能发生Cannizzaro 反应?条件是什么?

[解答]:Cannizzaro 反应是指不含α-H 的醛在浓碱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氧化成羧酸,另一分子还原成伯醇。

如其中一种是甲醛,由于甲醛极易氧化总是生成甲酸,而其他的醛被还原。

Cannizzaro 反应的条件是( 1 )无α氢的醛( 2 )浓碱作用

39.哪类化合物能生成苯腙?有什么应用?

[解答]:含羰基的醛、酮均能与苯肼反应生成腙,常用于醛酮的鉴定。

40.鉴定醛类最常用的反应是什么?

[解答]: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这是鉴定醛类最常用的方法。

41. 如何利用核磁共振谱推断化合物结构?

[解答]:习题中一般有化合物的分子式,首先计算不饱和度,根据不饱和度和分子式,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再根据核磁共振谱图来确认是哪一种。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Ω = (2N 4 +2+N 3 -N 1 )/2

( N 4 为四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碳原子; N 3 为三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氮原

子; N 1 为一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氢原子和氯原子)

核磁共振谱图给出关于结构的信息:

化学位移值 ------ 各类氢的归属

峰的组数 ------ 有几种类型的氢

峰的裂分数 ------ 相邻碳上氢的数目

峰的强度(峰面积、积分曲线高度) ------ 各类氢的相对比数

以下图为例说明:

在该图中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6H10,不饱和度为: (2*6+2-10) / 2 = 2 。

该化合物可能为炔烃或二烯烃,有多种异构体。这时就要用核磁共振谱图来确认

是哪一种。从谱图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只有两种氢且数目比为 1 : 9 ,仔细分析会发现只有 3,3- 二甲基 -1- 丁炔的谱图符合条件,从而确认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42.为什么羟基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而对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弱?

[解答]:在羟基乙酸中,羟基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故酸性比乙酸强;而在对羟基苯甲酸中,羟基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和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且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故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弱。

43.为什么间甲氧基苯甲酸的酸性强于苯甲酸的酸性,而对甲氧基苯甲酸的酸性弱于苯甲酸的酸性?

[解答]:甲氧基处于间位时,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酸根负离子稳定,酸性增加;甲氧基处于对位时,甲氧基的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酸根负离子稳定性降低,酸性减弱。

44. 为什么乙醇中不含CH3CO- ,但能发生碘仿反应,而乙酸中含有CH3CO- ,但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解答]:由于次卤酸盐是一种氧化剂,能被氧化成 CH3CO- 结构的醇,也可以发生碘仿反应。乙醇先被氧化成乙醛,而后发生碘仿反应。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先形成 CH3COO - , 由于 P-Π共轭效应,降低了羰基碳的正电性,α-H 的酸性降低,难于形成三碘代产物。

45.由卤代烃制备增加一个碳的羧酸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由卤代烃转化成腈,水解得到羧酸;

方法二:由卤代烃转化成 Grignard 试剂,与 CO 2 反应后水解得到羧酸

下列转化应选用哪种方法?

[解答]:⒈用方法一, Grignard 试剂可与羰基反应。

⒉用方法二,乙烯卤不发生亲核取代。

⒊用方法二,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消除。

⒋用方法一, Grignard 试剂遇活泼氢分解。

46.醛、酮和羧酸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羰基,羧酸衍生物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但醛、酮只发生亲核加成而不发生亲核取代。为什么?

[解答]:醛、酮和羧酸衍生物均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第一步发生亲核加成,形成四面体的氧负离子中间体;而在第二步消除反应中,由于 H - 或 R - 的碱性极强,很难于离去,因此中间体氧负离子结合一个质子得到加成产物。

47.为什么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为: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解答]: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是分亲核加成和消除两步完成的。在第一步亲核加成中,反应的活性主要取决于羰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羰基碳上所连的基团吸电子效应越强,体积越小,越有利于加成。羧酸衍生物吸电子效应强弱为:

-X>-OCOR'>-OR>-NH 2 。在第二步消除反应中,离去基团的碱性越弱,越易离去。

离去基团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NH 2 - >RO - >RCOO - >X - 。故离去能力为:

X - > RCOO - > RO - > NH 2 - 。综上所述,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为:酰卤 > 酸酐 > 酯 > 酰胺。

48.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羰基,羰基对α-H 的活性有何影响?

[解答]:α-H 的酸性为:酰卤 > 醛、酮 > 酯 > 酰胺。酰卤中,卤原子的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大于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从而增加了羰基对α- 碳的吸电子能力,使α-H 的

活性增加。同时卤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也使形成的烯醇负离子因负电荷分散而趋于稳定。在酯和酰胺中,由于烷氧基的氧和氨基氮的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孤对电子可与羰基共轭而使酮式结构稳定,形成烯醇负离子需要较大的能量。酰胺氮上的孤对电子碱性较强,共轭结构更稳定,形成烯醇负离子需要更大的能量,酸性最弱。

49.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一般为:酰氯≈1800cm -1 ,酯≈1735cm -1

,酰胺≈1690cm -1 ,酮≈1715cm -1 。为什么?

[解答]:从共振结构来看,影响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的因素主要为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氢键效应。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增加羰基的双键性,伸缩振动频率向高频移动;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增加羰基的单键性,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氢键效应使氧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羰基的单键性增加,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酰氯分子中氯原子的强电负性,增加了羰基的双键性,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较高(≈ 1800cm -1 );酯分子中虽然氧的电负性较强,但氧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

共轭,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低于酰氯而高于酮(≈ 1735cm -1 );酰胺分子中

氨基的对羰基的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加上氢键效应,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较低(≈ 1690cm -1 )。

50. 为什么含有α-H 的伯或仲硝基化合物能逐渐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生成钠盐?

[解答]:受硝基强吸电子性作用,使α -H活性增强具有酸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生成稳定的负离子;

因为其负离子存在下列共振结构式,说明这个负离子稳定。

有α -H的硝基化合物存在酸式和硝基式互变异构现象

叔硝基化合物没有这种氢(α -H),原子,因此不能异构成为酸式,也就不能与碱作用。

51.为什么硝基的存在能增强酚类、羧酸的酸性而对芳胺碱性影响的却是减弱

[解答]:当硝基处于酚羟基、芳香族羧酸的羧基及芳胺氨基的邻位或对位时,由于其强吸电子性,明显提高酚及羧酸的酸性;芳胺则由于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而使其碱性减弱。

52.为什么胺有碱性与亲核性?

[解答]:胺类化合物具有类似氨的结构,氮原子在成键时,首先杂化成 sp 3 杂化轨道,氮原子的三个sp 3 轨道与氢的s轨道或烃基的sp 3 杂化轨道构成N-H或N-Cσ键

,氮上另有一对孤电子对占据未成键的sp 3 轨道,这对未成键的对孤电子呈现出较强的碱性及亲和性

53.怎样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三丁胺中的少量二丁胺。

[解答]: 二丁胺是仲胺 N 上有活泼 H, 能与酰化剂反应;而三丁胺是叔胺 N 上没有活泼 H ,不能与酰化剂反应;利用仲胺、叔胺这一不同性质进行分离。如:加乙酰氯

处理,二丁胺生成乙酰化物,就能与三丁胺分离。

54. 为什么常用Gabriel 合成法制备纯净伯胺?

[解答] :Gabriel 合成法中,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氮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具有弱酸性,能在乙醇溶液中与碱反应生成盐,酰亚胺 N 负离子与卤代烃反应生成 N- 烷基邻苯二

甲酰亚胺(此时的氮不再具有亲核性,不能成季铵盐),再于碱性溶液中水解,

故而最终产物是纯伯胺。如:

Gabriel 合成法中可用的卤代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卤代酸、酰卤等。

55.为什么Hofmann 消除可用来测定胺的结构?

[解答]:季铵碱的消除反应常称为Hofmann 消除反应,当季铵碱的一个基团上有两个β位的氢时,消除就有两种可能,主要被消除的是酸性较强的氢,也就是β碳上

取代基较少的β氢。烯烃的构造与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时所发现的

Saytzeff规则正相反。用 Hofmann 消除反应来推测胺的结构:先用过量的碘甲烷与胺作用,使胺转变为季铵盐;既发生彻底甲基化:用湿的氧化银处理,得到季铵碱;季铵碱受热分解生成叔胺和烯烃;根据烯烃的结构可推测出原来胺分子的结构

56.为什么以芳胺为原料进行环上硝化、卤化、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时,先将氨基乙酰化?[解答]:芳胺的酰基衍生物不像芳胺那样易被氧化,酰胺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水解游离出原来的胺。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可以用酰化的方法来保护芳胺的氨基;另外酰氨

基与氨基是同类定位基,都属于一类定位基即邻对位定位基,并且酰氨基的定位

效应比氨基要弱些,能使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更加缓和。例如:

芳胺的氨基酰化,既保护了氨基又使反应定位效应不变,同时又缓和反应,提高

产率。

57. 为何吡咯的偶极距方向()和吡啶的偶极矩方向()相反?

[解答]:吡咯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环共轭,且氮的给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以吡咯的偶极距方向为。而吡啶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未参与环上闭

合大π键,加上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的,所以吡啶的偶极矩方向指向氮原子。

58.吡啶和吡咯都具有芳香性,可产生芳香性的原因不同,如何解释?

[解答]:吡啶和吡咯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sp 2 杂化,组成环的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彼此以σ键相连。在吡啶分子中,环上由 4n+2 ( n=1 )个p 电子构成芳香

π体系,氮原子上还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处在未参与共轭的sp 2 杂化轨道上,并不与π体系发生作用。而在吡咯分子中,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在p 轨道上,六个

π电子(碳原子四个,氮原子两个)组成了 4n+2 ( n=1 )个π电子的离域体系

而具有芳香性。

59. 如何解释芳香性大小次序?

[解答]:由于五元杂环分子中,五个原子共用六个π电子,而苯则是六个碳原子共用六个π电子,所以五元杂环化合物的π电子分布不均匀,它们的芳香性比苯的差。由于电负性 O > N > S ,提供电子对构成芳香性的芳环的能力与此电负性的关系相反,因此,三个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次序为:噻吩>吡咯>呋喃。

60. 吲哚( ) 在进行亲电取代时,为什么反应主要发生在吡咯环上?

[解答]:因为吡咯环上 5 个原子共用 6 个电子,故电子云密度比苯环上的大,故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61. 为什么吡啶()的碱性比哌啶()的小,而比苯胺的大?

[解答]:这是因为吡啶中的氮为sp 2 杂化,哌啶中的氮为sp 3 杂化,s 成分多轨道越接近球型,电子越靠近核,所以吡啶的氮较六氢吡啶的氮难结合质子,故其碱性小于六氢吡啶。苯胺中的氮接近于sp 2 杂化,由于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可与苯环共轭,电子分散在苯环上,故碱性减弱。

62. 为何反应的产物中无苯甲酸?

[解答]:吡啶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因氮原子的存在而降低,故难于失去电子被氧化。

63. 为什么糖苷在酸性溶液中长时间放置或加热后也有变旋光现象?

[解答]:糖苷中已无半缩醛(酮)羟基,不能转变为开链的结构,故糖苷无变旋光现象,也无还原性,它们在碱中较稳定,但在酸作用下可断裂苷键,生成原来的糖和非糖成

分。

64.为何氨基酸在其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解答]:氨基酸在其等电点溶液中主要以电中性的偶极离子存在,由于没有带电的离子存在,故此时的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结晶析出。

65.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但等电点都不等于7 ,即使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等电点也不等于7 ,这是为什么?

[解答]:因为在水(pH =7 )中,中性氨基酸的酸性稍大于碱性,其在水溶液中生成的阴离子略多于阳离子,欲到达等电点,需加入少量酸抑制羧基的电离。所以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但等电点都不等于7 ,即使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

等电点也不等于7 。

有机化学习题与问题详解(厦门大学)

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厦门大学)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根据下列电负性数据: 判断下列键中哪个极性最强?为什么? 答案 <请点击> 二、(a) F2、HF、BrCl、CH4、CHCl3、CH3OH诸分子中哪些具有极性键? (b) 哪些是极性分子?答案 <请点击> 三、下列各化合物有无偶极矩?指出其方向。 答案 <请点击> 四、根据O和S的电负性差别,H2O和H2S相比,哪个的偶极-偶极吸引力较强,哪个的氢键较强?答案 <请点击> 五、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路易斯电子式。 答案 <请点击> 六、把下列化合物由键线式改写成结构简式。

七、下面记录了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结果,请计算它们的化学式。 (1) C:65.35%,H:5.60%,相对分子质量 110 (2) C:70.40%,H:4.21%,相对分子质量 188 (3) C:62.60%,H:11.30%,N:12.17%,相对分子质量 230 (4) C:54.96%,H:9.93%,N:10.68%,相对分子质量 131 (5) C:56.05%,H:3.89%,Cl:27.44%,相对分子质量 128.5 (6) C:45.06%,H:8.47%,N:13.16%,Cl:33.35%,相对分子质量 106.5答案 <请点击>

八、写出下列化学式的所有的构造异构式。 答案 <请点击>

第一章绪论习题(1) 1、什么是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点击这里看结果 2、什么是烷基?写出常见的烷基及相应的名称。点击这里看结果 3、给下列直链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点击这里看结果 4、什么是伯、仲、叔、季碳原子,什么是伯、仲、叔氢原子?点击这里看结果 5、写出己烷的所有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点击这里看结果

有机化学缩写-名称-结构大全

有机化学缩写-名称-结构大全 DINZ 壬二酸二异壬酯 DIOA 己酸二异辛酯 diphos(dppe) 1,2-双(二苯基膦)乙烷diphos-4(dppb) 1,2-双(二苯基膦)丁烷DMAP 4-二甲氨基吡啶 DME 二甲醚 DMF 二甲基甲酰胺 dppf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dppp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 dvb 二乙烯苯 E e- 电解 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E/P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E/TE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V AC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 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EAK 乙基戊丙酮 EBM 挤出吹塑模塑 EC 乙基纤维素 ECB 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 ECD 环氧氯丙烷橡胶 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 ED-3 环氧酯 EDA 乙二胺 EDC 二氯乙烷 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乙二胺四醋酸 EE 乙氧基乙基 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 EG 乙二醇 2-EH 异辛醇 EO 环氧乙烷 EOT 聚乙烯硫醚 EP 环氧树脂 EPI 环氧氯丙烷 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OR 三元乙丙橡胶 EPR 乙丙橡胶 EPS 可发性聚苯乙烯 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 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 Et 乙基 EU 聚醚型聚氨酯 EV 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E 乙烯基乙基醚 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 F F/V 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F-23 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 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DY 丙纶全牵伸丝 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FMN 黄素单核苷酸 FNG 耐水硅胶 Fp 闪点或茂基二羰基铁 FPM 氟橡胶 FRA 纤维增强丙烯酸酯 FRC 阻燃粘胶纤维 FRP 纤维增强塑料 FRPA-101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FRPA-610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FVP 闪式真实热解法 FWA 荧光增白剂 G GF 玻璃纤维 G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G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 GOF 石英光纤 GPS 通用聚苯乙烯 GR-1 异丁橡胶 GR-N 丁腈橡胶 GR-S 丁苯橡胶 G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 GX 邻二甲苯 GY 厌氧胶 H h 小时 H 乌洛托品 1,5-HD 1,5-己二烯 HDI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HDPE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引 言 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 1-1解: (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 杂化改变为sp 2 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 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 (1) Lewis 酸 H + , R + ,R -C + =O ,Br + , AlCl 3, BF 3, Li +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 RO - , HS - , NH 2, RNH 2, ROH , RSH 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 硫原子个数 n=5734 3.4% 6.0832..07 ?= 1-4解: 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 CH 3NH 2 >(CH 3)2NH >(CH 3)3N 1-5解: 32751.4%1412.0C n ?= =,327 4.3%141.0H n ?==, 32712.8% 314.0N n ?==,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 Na n ?==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1解: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烷烃——无官能团: 1.一般C4及以下是气态,C5以上为液态。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 3.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光照。 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2.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殊的大π键。

(整理)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疑难解答.

疑难问答 根据有机化学教研组多年教学经验,常见的问题解答如下: 1.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有什么区别? [解答]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目前关于共价键形成、本质的两个主要理论。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价键理论是定域的,主要讨论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配 对成键情况。而分子轨道是以电子离域的观点为基础的。在电子离域的共轭体系中,用分子分子轨道理论讨论问题可以避免价键理论定域的缺陷。 2. 异丁烷一元氯代时,产生如下两种可能异构体: 3. 其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是否与自由基稳定性相矛盾? [解答]:不矛盾。 反应活性是相对的。叔丁烷中,叔氢有9个而甲基氢只有1个,甲基氢和 叔氢的相对反应活性: 25/9∶75/1≈1∶27。说明叔氢的反应活性更 大。与自由基稳定性一致。 另外,氯原子 Cl?比较活泼,氯代的选择性比较差,几率因素起作用较大 。如溴代时,溴原子Br?的活性较低,反应的第一步是吸热的,所以选择 性更好,主要是活性大的叔氢被取代。 4. 烯烃加溴是反式加成,其他加成也是反式吗?

[解答]:不一定。 亲电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与亲电试剂反应,生成正离子活性中间 体。烯烃加溴,通常认为是经过环状溴翁离子中间体进行的,所以得到反 式加成的结果: 其他的加成反应并不一定经过环状中间体的过程,比如加 HBr ,首先 得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 Cl2可以形成翁离子,也可以形成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所以产物为顺 式和反式两种产物。 5. 丙烯与氯气高温下反应,主要产物为α -H的氯代产物(A),为什么不产生亲 电加成产物(B)? [解答]:烯烃与卤素在低温或无光照条件下,在液相中主要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在 高温或光照条件下,主要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一般取代在双键的 α-H上。这主要由于C—Cl键键能较小,高温下容易断裂而使反应可逆。 同时,取代反应的活性中间体更稳定。 6. 乙烯、丙烯、异丁烯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其反应速度哪个最快?为什么? [解答]:乙烯 < 丙烯 < 异丁烯。决定于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 7. 下列反应如何完成? [解答]:(1)稀、冷 KMnO4,OH- (2)CH3COOOH , CH3COOH 8. 叁键比双键更不饱和,为什么亲电加成的活性还不如双键大? [解答]:叁键碳原子sp杂化,双键碳原子sp2杂化。电负性C sp>Csp 2 。 σ键长sp-sp

有机化学官能团

精品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 一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1、电子式 2、结构式 3、线键式 4、实验式

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 ①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②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之间异同: 分子组成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式相 同 注意: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无机化合物中。甚至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也存在同分异构体,如无机物氰酸铵[NH4CNO]和有机物尿素[CO(NH2)2]。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和乙烷。 有机物命名: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常用有机化学试剂缩写和中英文对照

常用有机化学试剂缩写和中英文对照 关键词:缩写 AMP Aminomethyl Propanol 氨甲基丙醇 AMPD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氨甲基丙二醇 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丁基化羟基茴香醚 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丁基化羟基甲苯 CA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化学文摘》服务 CD Completely Denatred 完全变性 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U.S.) (美国)《联邦法典》 CHDM Cyclohexanedimethanol 环六烷二甲醇 CI Colour Index 染料索引 Colipa The European Cosmetic, Tioletry, and Perfumery Association 欧洲化妆品、盥沐品和香料协会CTFA 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grance Association 化妆品、盥沐品和芳香品协会 DBM Dibutyl maleate 马来酸二丁酯 D&C Drug and Cosmetic 药品和化妆品 DEA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 DEDM Diethylol Dimethyl 二羟乙基二甲基 DIBA Dihydroxyisobutylamine 二羟基异丁胺 DIPA Diisopropaanolamine 二异丙醇胺 DM Dimethyl 二甲基 DMAPA Dimethyl Amionopropylamine 二甲基氨丙基胺 DMDM Dimethylol Dimethyl 二甲羟基二甲基 DMHF Dimethyl Hydantoin Formaldehyde Resin 二甲基乙内酰脲甲醛树脂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 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EDTHP Ethylenediamine Tetrahydroxy Propylene 乙二胺四羟丙烯 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委员会 EINECS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现行贸易化学物质欧洲目

有机化学试题及解答

《有机化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0%) 1、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现象。 3、共扼效应: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分子中,由于π电子的离域而使分子更稳定、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的现象。 4、亲电试剂:本身缺电子的试剂。 5、自由基:均裂形成的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命名或写出结构式(20%) 1、CH3CH2 CH2CH(CH2 CH3) CH2 CH2 CH2 CH2CH3 4-乙基壬烷。 2、CH3 4-甲基环己烯 3、 C C H3C H CH2CH3 Br(E)-3-溴-2-戊烯 4、CH2CH3 3-乙基二环[4.3.0]壬烷 5、CH3CH(Br)CH2 CH2 CH3 2-溴戊烷 6、CH3CH=CHCH2C≡CCH3 2-庚烯-5-炔 7、3-甲基己烷CH3 CH2CH(CH3)CH2 CH2 CH3

8、3-甲基-4-乙基-5-丙基壬烷 CH3CH2 CH(CH3)CH(CH2 CH3) CH(CH2 CH2CH3)CH2 CH2 CH2CH3 9、螺[3·4] 辛烷 10、(Z)-2-丁烯 C H3C H CH3 三、完成下列反应(25%) 1、CH3CH=CH2 + HBr 过氧化物 CH3CH2CH2Br) 2、CH3CH=CH2 + HBr(CH3CHCH3 Br) 3、CH3CH2CHCH3 Br (KOH/EtOH) CH3CH=CHCH3 4、 H2 3 ( ) C C H3C H CH3 H ( ) C C H3C H H CH3 CH3C C CH3 5、H3C CH3 CH3 +HBr( ) H3C CH C Br CH3 CH3CH 3

有机化学常见缩写列表

有机化学常见缩写列表 %de -- 非对映体过量百分比 %ee -- 对映体过量百分比 A/MMA --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A -- 丙烯酸 AAS --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 -- 偶氮二甲酰胺 ABN -- 偶氮二异丁腈 ABPS --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Ac -- 乙酰基 acac -- 乙酰丙酮基 AIBN -- 偶氮二异丁腈 aq. -- 水溶液 BAA --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 BAC -- 碱式氯化铝 BACN -- 新型阻燃剂 BAD -- 双水杨酸双酚A酯 BAL -- 2,3-二巯基丙醇 9-BBN -- BBP --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 --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BC -- 叶酸 BCD -- β-环糊精 BCNU -- 氯化亚硝脲 BD -- 丁二烯 BE --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 BEE -- 苯偶姻乙醚 BFRM -- 硼纤维增强塑料 BG -- 丁二醇 BHA --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T -- 二丁基羟基甲苯 BINAP -- 联萘二苯膦 bipy -- 联吡啶 BL -- 丁内酯 BLE --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BLP -- 粉末涂料流平剂 BMA --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 -- 团状模塑料 BMU --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BN -- 氮化硼 Bn -- 苄基 BNE -- 新型环氧树脂 BNS --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BOA -- 己二酸辛苄酯 Boc -- 叔丁氧羰基 BOP --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BOPP -- 双轴向聚丙烯 BP -- 苯甲醇 . -- 沸点 BPA -- 双酚A BPBG --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 BPF -- 双酚F BPMC --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 BPO -- 过氧化苯甲酰 BPP -- 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BPPD --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酯 BPS -- 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 BPTP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py -- 2,2'-联吡啶 BR -- 丁二烯橡胶 BRN -- 青红光硫化黑 BROC -- 二溴甲酚环氧丙基醚BS --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 -- 新型密封胶 BSH -- 苯磺酰肼 BSU -- N,N'-双(三甲基硅烷)脲BT --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BTA -- 苯并三唑 BTX --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u -- 正丁基 BX -- 渗透剂 BXA --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 --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Bz -- 苯甲酰基 c- -- 环-

常见的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A 伸乙烷合萘基;伸二氢苊基 acenaphtheneylene 亚乙烷合萘基;亚二氢苊 基 acenaphthenylidene 醋酰胺基;乙酰胺基 acetamido; acetamino 乙炔基 acetenyl;ethynyl 乙酰乙酰基 acetoacetyl 丙酮基 acetonyl 亚丙酮基 acetonylidene 乙酰氧基 acetoxy 乙酰基 acetyl 乙酰亚胺基 acetylimino 酸硝基 aci-nitro 吖啶基 acridinyl 丙烯酰基 acrylyl; acryloyl 己二酰基 adipoyl; adipyl 脲[基]羰基;脲甲酰基 allophanyl; allophanoyl 烯丙基 allyl 甲脒基 amidino; guanyl 酰胺基 amido 酰胺草酰基;草酰胺酰基 amidoxalyl; oxamoyl 胺基 amino 戊基 amyl; pentyl 伸戊基 amylene 亚戊基 amylidene 亚戊基 amylidene; pentylidene 苯胺基 anilino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苯亚甲基;对甲氧亚苄 基 anisal; anisylidene 甲氧苯胺基 anisidino 大茴香酰基;对甲氧苯甲酰基;对甲氧苄酰 基 anisoyl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亚苄基;对甲氧苯亚甲 基 anisylidene; p-methoxybenzylidene; anisal 邻胺苯甲酰基;邻胺苄酰基 anthraniloyl; anthranoyl 蒽基 anthranyl; anthryl 蒽醌基 anthraquinonyl 伸蒽基;次蒽基 anthrylene 精胺酰基 arginyl 亚胂酸基 arsinico 胂基 arsino 胂酸基 arsono 亚胂基 arsylene 细辛基;2,4,5-三甲氧苯基 asaryl; 2,4,5-trimethoxyphenyl 天[门]冬酰胺酰基 asparaginyl; asparagyl 天[门]冬胺酰基 aspartyl 阿托酰基;颠茄酰基;2-苯丙烯酰基 atropoyl 壬二酰基 azelaxyl 迭氮基;三氮基 azido; triazo 偶氮亚胺基 azimino; azimido 次偶氮基 azino 偶氮基 azo 氧偶氮基 azoxy B 苯亚甲基;亚苄基 benzal 苯甲酰胺基;苄酰胺基 benzamido 苯亚磺酰基 benzene sulfinyl; phenylsulfinyl 苯磺酰胺基 benzenesulfonamido 苯磺酰基 benzenesulfonyl 次苄基 benzenyl; benzylidyne 二苯甲基 benzhydryl; diphenylmethyl 二苯亚甲基 benzhydrylidene; diphenylmethylene 联苯胺基 benzidino 亚苄基;苯亚甲基 benzilidene 二苯羟乙酰基 benziloyl 苯并咪唑基 benzimidazolyl

徐伟亮有机化学解答

绪论参考答案(P27~28) 1、 (1)有,SP3转变为SP2 (2)有,SP2转变为SP3 (3)没有, (4)有,SP转变为SP2 2、 (1)饱和脂肪醇(2)饱和脂肪醚(3)不饱和脂肪酸(4)饱和脂环多卤代烃 (5)芳香醛(6)芳香伯胺 3、 解:12n+n=78 n=6 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6H6 4、 解:氢键締合:C2H5OH C6H5OH C4H9OH C2H5NH2C6H6(OH)6 C6H11OH C17H35COOH、 与水形成氢键:CH3CH2OCH2CH3、CH3OCH3 不能締合也不能与水形成氢键。C4H9Cl、CH3CH3、C17H35COO-Na+ 5、 (1) C7H16>C6H18(2) C2H5Cl <C2H5Br (3) C6H5-CH2CH3<C6H5-CHO (4) CH3OCH3<CH3CH2OH (5) CH3CH2CH2CH2CH2CH3> 132

CH3CH(CH3) CH(CH3)CH3 6、 (1)A>D>C>B. (2) E >A>C>B>D (3)C>A>D>B (4)D>B>C>A (5)C>B>A (6)A>C>B>D (7)A>B>C 7、 (1) CH3CH2OH >C6H5OH (2) C4H9OH >C4H9Cl (3) CH3OCH3>CH3CH3 (4) C17H35COOH<C17H35COO-Na+(5) C6H6(OH)6>C6H11OH 8、略 9、 (1)A>B>C>D. (2)A>C>B>D. 10、 (1)A>D>C>B>E (2)C>B>A>D. 第二章饱和脂肪烃习题参考答案(P52~53) 133

有机化学中常见缩写

Ac Acetyl乙酰基 DMAP4-dimethylaminopyridine4-二甲氨基吡啶 acac Acetylacetonate乙酰丙酮基 DME dimethoxyethane二甲醚 AIBN Azo-bis-isobutryonitrile2,2'-二偶氮异丁腈 DMF N,N'-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甲酰胺 aq.Aqueous水溶液 dppf 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9-BBN9-borabicyclo[3.3.1]nonane9-硼二环[3.3.1]壬烷 dppp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BINAP(2R,3S)-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 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dvb Divinylbenzene二乙烯苯 Bn Benzyl苄基 e-Electrolysis电解 BOC t-butoxycarbonyl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 ) %ee%enantiomeric excess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de%diasteromeric excess非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

Bpy(Bipy)2,2’-bipyridyl2,2'-联吡啶 EDA(en)ethylenediamine乙二胺 Bu n-butyl正丁基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Bz Benzoyl苯甲酰基 EE1-ethoxyethyl乙氧基乙基 c-Cyclo环- Et Ethyl乙基 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黄素单核苷酸 CAN Ceric ammonium nitrate硝酸铈铵 Cat.Catalytic催化 Fp flash point闪点 CBz Carbobenzyloxy苄氧羰基 FVP Flash vacuum pyrolysis闪式真实热解法 h hours小时 Min Minute分钟 hv Irradiation with light光照 COT1,3,5-cyclooctatrienyl1,3,5-环辛四烯 1,5-HD1,5-hexadienyl1,5-己二烯 Cp Cyclopentadienyl环戊二烯基 HMPA Hexamethylphosphoramide六甲基磷酸三胺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常见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1. 苯基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 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 第一类致癌物。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 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2. 羟基羟基,又称氢氧基。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化学式-OH。 在无机物中在无机物中,通常含有羟基的为含氧酸或其的酸式盐。含羟基的物质溶解于水会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羟基的物质水溶液多成偏酸性。 在有机物中在有机化学的系统命名中,在简单烃基后跟着羟基的称作醇,而糖类多为多羟基醛或酮。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称作酚。 具体命名见OH 原子团的命名注: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 性。 羟基的性质 1. 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

2. 弱酸性,醇羟基与钠反应生成醇钠,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3. 可发生消去反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OH 原子团的命名此原子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称为羟基,是醇( ROH )、酚(ArOH )等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1 ),称为氢氧根。当羟基与苯环相连形成苯酚时,可使苯环致活,显弱酸性。再进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对位。 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示性式中,羟基和氢氧根的写法相同,因此羟基很容易和氢氧根混淆。 虽然氢氧根和羟基均为原子团,但羟基为官能团,而氢氧根为离子。而且含氢氧根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而含羟基的物质的水溶液则多呈偏酸性。氢氧根和羟基在有机化学上的共性是亲核性。 有机合成中羟基的保护羟基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无论是醇羟基还是酚羟基均容易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因此在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合成过程中,羟基或者部分羟基需要先被保护,阻止它参与反应,在适当的步骤中再被转化。 3. 烃基

完整word版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无官能团:烷烃—— C4以上为液态。及以下是气态,C51.一般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3. 氢,条件光照。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 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

常用有机化学试剂缩写和中英文对照

AMP Aminomethyl Propanol 氨甲基丙醇 AMPD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氨甲基丙二醇 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丁基化羟基茴香醚 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丁基化羟基甲苯 CA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化学文摘》服务 CD Completely Denatred 完全变性 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U.S.) (美国)《联邦法典》 CHDM Cyclohexanedimethanol 环六烷二甲醇 CI Colour Index 染料索引 Colipa The European Cosmetic, Tioletry, and Perfumery Association 欧洲化妆品、盥沐品和香料协会CTFA 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grance Association 化妆品、盥沐品和芳香品协会 DBM Dibutyl maleate 马来酸二丁酯 D&C Drug and Cosmetic 药品和化妆品 DEA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 DEDM Diethylol Dimethyl 二羟乙基二甲基 DIBA Dihydroxyisobutylamine 二羟基异丁胺 DIPA Diisopropaanolamine 二异丙醇胺 DM Dimethyl 二甲基 DMAPA Dimethyl Amionopropylamine 二甲基氨丙基胺 DMDM Dimethylol Dimethyl 二甲羟基二甲基 DMHF Dimethyl Hydantoin Formaldehyde Resin 二甲基乙内酰脲甲醛树脂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 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EDTHP Ethylenediamine Tetrahydroxy Propylene 乙二胺四羟丙烯 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委员会 EINECS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现行贸易化学物质欧洲目录》 ELINCS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cal Substances 《欧洲申报化学物质名录》 EU European Union 欧洲共同体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 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 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 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 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高中化学常见官能团地性质总结材料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一. 中学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常见官能团名称和主要性质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注:烷烃中的烷基,芳香烃中的苯基都不是官能团。 二. 有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与有机基本反应 1. 氧化反应 (1)燃烧。凡是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烃的燃烧通式: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有: ①不饱和烃、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②苯的同系物(苯基上的烃基易被氧化); ③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 ④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 (3)羟基的催化氧化。某些含羟基的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被氧气氧化成醛或酮。 当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时,羟基能被氧化成醛基。如: 22232232CHCHOHOCuCHCHOHO 当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时,羟基能被氧化成羰基(碳氧双键)。如: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当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时,羟基不能被氧化。 (4)醛基的氧化。有机物中的醛基,不仅可以被氧气氧化成羧基;而且还能被两种弱氧化剂(银氨离子和铜离子)氧化成羧基。 醛基被氧气氧化。如: 22323CHCHOOCHCOOH?????催化剂? ??AgNH32氧化。如: 银镜反应,醛基被?? ??CHCHOAgNHOHCHCOONHAgNHHO33234322223??????????????()△ 醛基被Cu OH()2氧化。如: CHCHOCuOHCHCOOHCuOHO3232222???????()? 2.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中学常见的取代反应有: (1)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如: CHClCHClHCl423?????光 (2)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如: (3)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如: (4)酯化反应。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如: CHCH OH CHCOOH323?CH COOCH CHHO3232? (5)水解反应。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有机化学》习题解答

《有机化学》习题解答 主 编 贺敏强 副主编 赵红 韦正友 黄勤安 科学出版社 第1章 烷烃 1.解: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化合物数目多、易燃、熔点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反应速率慢且副反应多等方面。 2.解: 布朗斯特酸碱概念为:凡能释放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都碱。而路易斯酸碱概念则为:凡能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是酸;凡能给予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是碱。 3.解: (2),(3),(4)有极性。 4.解: 路易斯酸:H + ,R + ,AlCl 3,SnCl 2,+ NO 2。路易斯碱:OH ― ,X ― ,HOH ,RO ― ,ROR ,ROH 。 5.解: 6.解: 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8.85%10051.64412 47.20%100=??= ?mg mg 样品质量 氢的质量分数= %2.14%10051.6182 34.8=?? mg mg 碳氢质量分数之和为100%,故不含其他元素。 C : H = 2:11 2 .14:128.85= 实验式为CH 2 实验式量= 12×1+1×2=14。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84,故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6H 12。 第2章 链烃 1. 解: (1) 4,6-二甲基-3-乙基辛烷 CH 3CH CH 3

(2) 3-甲基-6-乙基辛烷 (3) 5,6-二甲基-2-庚烯 (4) 5-甲基-4-乙基-3-辛烯 (5) 2-甲基-6-乙基-4-辛烯 (6) (E )-3-甲基-4-乙基-3-庚烯 (7) 3-戊烯-1-炔 (8) 2-己烯-4-炔 (9) (2E ,4E )-2,4-己二烯 (10) (5Z )-2,6-二甲基-5-乙基-2,5-辛二烯 (11) 2.解: (1) (2) 3.解: (1) (2) 4.解: (1)自由基是一个缺电子体(不满足八电子结构),有得到电子的倾向。分子中凡是有满足这一要求的因素存在,均可使自由基的稳定性增大。因烷基是给电子基团,自由基所在碳上连接的烷基越多,给电子能力越强,相应的自由基越稳定。 (2)决定碳正离子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电荷的分散程度。能使正电荷分散的因素,均可使其稳定性增大。因烷基是给电子基团,给电子的结果中和了正电荷,即正电荷得到了分散。正电荷所在碳上连的烷基越多,电荷越分散,相应的碳正离子就越稳定。烯丙基型正碳离子由于存在p -π共轭效应,其稳定性比一般正碳离子甚至比3oC +稳定得多。 5.解: 6.解: 7.解: 8.解: (1)CH 2=CH —CH=CH 2 (2) 9.解: 10.解: 11.解: (1) (2) (3) (4) 12.解: 13.解: 由分子组成可知该化合物可能为炔烃或二烯烃。因该化合物能与银氨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为端基炔烃。 3 CH 3CH 2C CHCH 2CH 3==C C C 2H 5CH 3 C 2H 5CHCH 3CH 3 C C C 2H 5CH 3 C 2H 5 CHCH 3 CH 3 CH 3C CH 3CH 3 CH 3C H 3 CH 3CH 2C CCH 2CH 3 32CH 3CH 2 CH 2CH 3CH 3CH 2 CH 2CH 3H H H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