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梁板柱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梁板柱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纳林沟110kV变电站工程

梁、板、柱工程技术交底

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纳林沟项目部

二OO六年十月

主建筑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建筑工程包括:主控室、10kV配电室、综合水泵房、所区围墙工程。

1、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行业标准)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建筑工程篇)

《主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单位)

我公司的土建作业指导书《变电站建筑工程土建》

2、工程施工简介

1、模板施工;

2、钢筋施工;

3、混凝土浇筑施工;

4、混凝土记录填写签证。

3、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3.1、模板

3.1.1、施工时应选用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的,符合施工规程规要求的合格模板;

3.1.2、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拆模或清模时不得用铁锤敲击模板,转使用模板,每次使用后必须清理干净;

3.1.3、支模时应利用轴线在基础垫层上划印;

3.1.4、模板支撑的强度应符合施工要求,几尺寸误差应在2—5mm,模板接缝的缝隙偏差应在0—1mm;

3.1.5、侧模与斜承的夹角不小于45℃,斜承必须牢固。

3.1.6、模板施工应有质检人员当场验收;

3.1.7、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的锁紧情况以及吊环和网片的位置,并应注意在穿芯后再一次校正吊环的位置,并加以固定;

3.1.8、在振捣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堵头板、拉板有无松动变形,应力筋有无跑,有问题时及时处理。

5.1.1、钢模板的刚度、强度符合施工规程规要求,木模板应达到足够的强度;

5.1.2、模板施工前应预先选好规格、尺寸符合条件的模板,不得采用变形、

破损的模板且模板在使用前应涂刷润滑剂;

5.1.3、根据图纸在施工中,应计算模板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模板安装下层支

撑应符合结构的要求,必要时增加支撑物的数量缩小支撑物间距;

5.1.4、模板安装中,利用地面作为支撑点时,地面应平整并铺设坚硬的材料,

防止模板安装后或浇筑中因模板下陷导致结构变形、下沉;

5.1.5、对跨度大于4m的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

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1.6、模板接缝的缝隙偏差应在0—1mm,必要时可在模板接缝处填充密封

材料,木模板应浇水,但不允有积水;

5.1.7、模板安装的表面平整偏差应控制在3mm,相邻模板高低偏差不应大

于2mm,截面部尺寸偏差不应大于±5mm;

5.1.8、模板部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但不应污染钢筋,格控制模板与钢

筋之间的距离,允偏差不大于5mm;

5.1.9、仔细检查图纸标注的预埋件、预留,不得遗漏,其偏差应满足施工规

要求;

5.1.10、模板安装后,应有质检人员当场组织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3.2、钢筋

3.2.1、钢筋必须有三证,见证取样复检报告,并无锈蚀、油迹、损伤;

3.2.2、钢筋需进行135度弯曲时,应符合施工规程规要求,大于4倍的钢筋直径。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3.2.3、钢筋在混凝土中其保护层应大于15mm;

3.2.4、钢筋骨架中的钢筋相交点均应绑扎牢固,不得有跳扣和漏绑;

3.2.5、钢筋网片处靠近外圈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牢;

3.2.6、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在柱中应沿竖的向交错布置,在梁中应位于架立筋上且沿纵的向交错布置;

3.2.7、钢筋加工和放置施工应有质检人员当场验收。

3.3、混凝土

3.3.1、混凝土水泥必须有三证见证取样复检报告、骨料应进行复检见复检报告,必须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按配合比通知单控制其水灰比,其塌落度保证在30—50mm之间;

3.3.2、工作班前,应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搅拌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3.3.3、混凝土为机械拌制应格控制拌和时间和运输时间;

3.3.4、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模板是否有杂物和泥土,应采取防跑漏浆的措施,并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3.3.5、运送混凝土的道路宜平整,以防运输工具颠簸过甚,导致骨料离析和泌水,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变坏。

3.3.6、混凝土搅拌时应用振捣棒振捣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性,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深度大于50mm;

3.3.7、混凝土浇注完以后,应留有一定时间在进行表面压光;

3.3.8、混凝土拆模时机要符合混凝土强度要求,拆模不得损毁成台的边角,杯口应拉毛;

3.3.9、混凝土覆盖草袋浇水养护,但气温太低时不得浇水;

3.3.10、混凝土施工每班应及时留有试块,以备检测基础质量;

3.3.11、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在监理人员和施工质检人员直接监护下施工,待强度达到要求时及时进行回填土施工。

4、施工质量措施

4.1、格按照图纸和混凝土施工规程规、作业指导书施工;

4.2、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应有质检员参与并进性抽检,个别分项工程应请监理人员进行抽检;

4.3、格控制施工误差,及时核对标高、几尺寸,并检查工序质量,对有问题的工序要进行整改,坚决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4.4、格控制混凝土骨料质量,并随机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骨料坚决不准进场;

4.5、格控制混凝土骨料的计量,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每盘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控制在允偏差围,水泥允偏差+2%、粗、细骨料允偏差+3%、水允偏差+2%;

4.6、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工序格按规程规、技术措施进行控制;

4.7、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并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5、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措施

5.1、安全措施

5.1.1、坚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针;

5.1.2、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绝对服从安全监察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5.1.3、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员应佩带安全合格的施工防护用品;

5.1.4、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作业命令票的签发工作;

5.1.5、施工机械应有技术人员在场指导施工,避免盲目和违章作业;

5.1.6、基础混凝土施工,应设专人操作机动、电动机械,杜绝无证上岗操作;

5.1.7、文明施工,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2、危险点与危险点预控

5.2.1、混凝土施工主要危险点有:机械使用,电源使用;

5.2.2、危险点预控措施:

a搅拌机、翻斗车、振捣棒等机械应由专人进行操作;

b机械操作人员应明确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c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机械的状态,不得有带病机械进入现场进行施工;

d电源应由专人负责,用电机械的接入接出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它施工人员禁私自使用;

e用电的机械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其绝缘性能和运行状态,和电源线的状态,不得有漏电和短路现象。

5.3、环境管理措施

5.3.1、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自觉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防止和尽量减少对施工场地和围环境的影响;

5.3.2、施工弃渣垃圾,应集中管理(存放与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5.3.3、工程建设基础上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应及时修整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可能采取绿化措施;

5.3.3.、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生活用水,应按清、污分置式,合理组织处理。

本技术交底是在施工中与施工规程规和作业指导书一并使用的施工文件,施工中应参照本技术交底,如遇特殊情况可酌情变动。

前锋220kV变电所主厂房现浇梁、板、柱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5、主厂房现浇梁、板、柱混凝土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5.1、模板

5.2、钢筋

5.2.1、钢筋应进行复检,钢筋表面无锈蚀、油迹、损伤,调直钢筋应符合施工规要求;

5.2.2、对有抗震要求的地区钢筋末端应设置成135°弯钩

5.2.3、钢筋的加工也应满足现行施工规的规定;

5.2.4、焊接钢筋应做试件进行检验;

5.3.3、钢筋在混凝土中其保护层允偏差在15mm;

5.3.4、钢筋加工和放置应有质检人员当场验收。

5.3、混凝土

5.3.1、混凝土水泥等骨料应进行复检,并格按配合比控制水灰比进行计量和

拌和,其塌落度保证在30—50mm之间;

5.3.2、混凝土机械拌制应格控制拌和时间和运输时间;

5.3.3、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模板是否有杂物和泥土,还应采取加固、防跑

漏浆的措施;

5.3.4、混凝土振捣应均匀,快插慢拔,插点均匀,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深度大于50mm;

5.3.5、整体浇筑的梁、板、柱,应按规要求一次成型,浇筑间隔时间不得

大于30分钟;

5.3.6、混凝土浇注完,应留有一定时间在进行表面处理;

5.3.7、混凝土拆模时间要符合混凝土强度要求,并进行及时的养护;

5.3.8、混凝土浇注应按要求及时留置试块,以备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

5.3.10、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在监理人员和施工质检人员直接参与下施工。

6、施工质量措施

6.1、格按照图纸和混凝土施工规程规施工;

6.2、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应有质检员参与并进性抽检,个别分项工程应请监理人员

进行抽检;

6.3、格控制施工误差,及时核对标高、几尺寸,并检查工序质量,对有问题

的工序要进行整改,坚决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6.4、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并随机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骨料坚决不准进场;

6.5、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并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7、安全施工措施

7.1、坚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针;

7.2、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绝对服从安全监察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7.3、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员应佩带安全合格

的施工防护用品;

7.4、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作业命令票的签发工作;

7.5、混凝土浇筑应有技术人员在场指导,避免盲目施工和违章作业;

7.6、混凝土施工,应设专人操作机械杜绝无证上岗操作;

7.8、大型机械施工应设专人指挥,并保证施工场地的作业面,应避免交叉作业;

7.7、文明施工,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本作业指导书是在施工中与施工规程规一并使用的施工文件,施工中应参照本案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可酌情变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