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1天地人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1天地人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1天地人教案

精品小学教学设计,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第一单元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汉字。虽然学生年龄比较小,但是在幼儿园的几年学习中也认识了一些汉字,在学习拼音之前编排识字部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的学习前后联系。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学习的乐趣,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组教材是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五篇识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识记汉字。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三个栏目,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关注儿童学习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和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汉字读音、字形、含义之间的联系。

学生从这一部分开始正式的语文学习,同时教师也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包括:读书写字的姿势、田字格的应用、严格按照正确的笔顺笔画写字、戒掉随意书写的毛病。朗读课文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正确、读通顺,戒掉以前用手指着读的习惯。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天地人1知道天地人你我

他。

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会写15个字和10个笔画。

2.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

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金木水火土 2 关于金木水火土的儿歌。

口耳目 2 认识我的器官。日月水火 2 汉字的由来。

对韵歌 2

声律启蒙与对韵

歌。

口语交际 1 我说你做。

1.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2.对与他人交流感兴趣,感受交流带来的快乐。

语文园地一 3

识字加油站、字词

句运用、书写提

示、日积月累、和

大人一起等。

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区分3组形近字,了解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背诵《咏鹅》。

5.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儿歌《小兔

子乖乖》,能正确朗读。

快乐读书吧 1 体验读书的快乐。

1.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2.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1 天地人

1.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

●难点

读准“天、人、你”的字音。

本课是识字课的开始,课本教材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生字。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认识“天、地、人”三个字时,借助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

学生认识这三个字的音、形、义。认识“你、我、他”时,学生3人分为一组,称自己为“我”,对方为“你”,第三人为“他”。认识这6个字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口头组词,同时渗透识字方法:

1.生活场景识字:“天、地、人”。

2.比较识字:“地”和“他”,“天”和“人”。

3.动作猜字:“天”和“人”。

4.加减笔画识字:“天”和“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天地人。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新课。学生体验语

文学习的乐趣。

1.课件展示多幅不同的“天”的图片,学生充分认识“天”。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天”的含义,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用“天”字口头组词:蓝天、白天、阴天、晴天等。

2.课件展示多幅不同的“地”的图片,学生充分认识“地”。

地球地图沙地菜地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地”的含义,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用“地”字口头组词:地球、地图、沙地、菜地等。

3.教师出示古汉字“人”,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字?

师: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生:人。

师:你为什么这么猜?

(预测:学生从字形上进行猜测。教师提炼:对,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有手,会直立行走。)

4.借助图片让学生用“人”字口头组词:大人、老人、男人、女人等。

5.比较“天”和“人”。

渗透加笔画、减笔画识字的方法:“天”减两笔是“人”,“人”加两笔是“天”。

三、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童谣内容: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最后一句话正音:“你、我”都是第三声,连续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小组互动活动。

教师课件展示句式:

大人老人男人女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

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今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

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

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学生3个人一组,按照上面的句式介绍自己和其他的同学。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5.指名学生口头组词。

预设:你们、你的、我们、我的、他们、他的、其他等。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独立朗读课文。

1.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2.比比谁是“金嗓子”——指导读好课文,读得有精神、不拖沓。

3.再读儿歌(配上动作),结束全文。

三才者,天地人。敬天畏地爱他人。

天地人,你我他,和睦相处笑哈哈。

你是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

他是______________

我们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童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活动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含义,体验语文学习的美妙。反复的朗读同时也是记忆背诵的前提。掌握朗读的方法: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通过观察图片活动,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生字“天”“地”“人”,再通过课件中的童谣视频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愉悦地学会“你”“我”“他”三个字。

一、方法多样,有效学字。

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二、激发学习的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3到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童谣视频,将情境带入课堂,创设情境识字。增强识字趣味性,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