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全套精品导学案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1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 1 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 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 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 1 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预习导航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浅读】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深思】你还能例举出哪些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浅读】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深思】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课堂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思考与讨论】
实例 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吗?
实例 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实例 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如果这些细胞中的任何一个遭到破坏还会不会完成缩手反射?
【例题 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唯一形式 B.生命不仅仅只有细胞形式,生命活动不一定依赖细胞

C.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有些要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D.生命与细胞密不可分,细胞结构生物与非细胞结构生物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知识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整体,如人体 中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 在一起,形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思考与讨论】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请你尝试举出各个层次的实例
2.如果将教材中的龟换成松树或是草履虫,各个层次的组成会不会发生
变化?
3.一个原子或者分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
【例题 2】下列各项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原子、分子
B.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成功体验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HIV 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2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是
①生活在大肠内的大肠杆菌
②某一池塘中所有生物
③一片稻田中的所有害虫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的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① D.③①④
?温馨提示:今天你达成学习目标了吗?如果达成了,请继续努力
学习完本节你能否完善预习时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2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 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 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

【学习重点】 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学习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 的
作用
?预习导航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浅读】1.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细胞的_________
2.科学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_________,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________ 3.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4.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也 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_______________,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 叫做________ 【深思】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浅读】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_______和________ 2.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所构成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__中产生 4.1665 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 5.1858 年,德国的________总结出“细胞通过_________产生新的细胞” 【深思】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互动课堂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思考与讨论】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你能尝试总结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你能举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实例并尝试说出这些生物的特点吗? 4.为什么说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例题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大麦、大豆、番茄 D.酵母菌、灵芝、豌豆 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思考与讨论】1.你能说出细胞学说的提出时间、提出者和它的基本内容吗? 2.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3.请列举出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中哪些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例题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由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创立的 B.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C.细胞学说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家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D.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成功体验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2.细菌、蓝藻、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细胞壁
3.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B.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C.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D.蓝藻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4.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
C.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D.它标志着生物学发展进入分子水平
?温馨提示:认真的学习完本章,相信你一定能构建出本章知识的框架,开始行动吧?
【知识梳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时间:________________
细胞学说 提出者: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必修一
导学案 3
第二章组成 细胞的分子 第 1 节 细胞
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 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学习重点】 1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难点】 1 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预习导航
一.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异同 【浅读】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
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又大不相同,这说明生物 界和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深思】为什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 所特有?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 浅 读 】 1. 细 胞 中 常 见 的 元 素 有 ________ 种 。 有 的 含 量 较 多 , 例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______元素。有些含量很少,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 元素。 2.组成细胞的元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最多,在干重中 C 的含量达到 55.99%这表明_________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深思】为什么说碳是最基本元素?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 浅 读 】 组 成 细 胞 的 化 合 物 分 为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其 中 前 者 包 括 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思】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和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什么?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浅读】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_______________ 2.糖类中的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______ 色沉淀。脂肪可以被_________染成_______色(或被_______染成____色)。 淀 粉 遇 __________ 变 ____ 色 。 蛋 白 质 与 _________ 试 剂 发 生 作 用 , 产 生 _________反应。 【深思】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何异同?
【知识梳理】
____元素 元
____元素
素 组成 化合物
________ _____化合物 ____________
_____化合物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互动课堂
一.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异同 阅读 P16 问题探讨的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1. 组成地壳的元素和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分析原因? 2. 每一种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的含量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阅读 P17 图 2—1 和图 2—2 思考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知,哪几种元素的含量较多? 2. 细胞鲜重中和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3. 为什么说碳是最基本元素?

4. 元素可以分成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每类都有哪些元素?
5. 生物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是不是可有可无呢?
【例题 1】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例题 2】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O
B.P
C.B
D.Ca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
1.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2. 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
吗?
3. 所有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样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
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
【例题 3】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脂肪 D.糖类
?温馨提示:今天你达成学习目标了吗?如果达成了,就尽情展示吧,让我们来分享
一下成功的喜悦吧!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4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________________ 1.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_____试剂水浴加热 ______色沉淀
苏丹Ⅲ染液 2. 脂 肪
+
苏丹Ⅳ染液
3.蛋白质+_____试剂
____色 _____色 _____色
4.淀粉+碘液
蓝色
【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鲜肝研磨液
用 具:双面刀片,试管,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
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试 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碘
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材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取 2ml_____________加入试管中
2.加 1ml 刚配好的_______________
1
2
3
振荡试管,此时溶液呈_______色
3.________℃_______加热约 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表变化

检测
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对实验材料有什么要求?下列哪些材料适宜做还原糖鉴定的实验
材料:苹果、甜菜、白萝卜、胡萝卜、梨、甘蔗、西瓜、菠菜叶、马铃薯、血液等? 2.斐林试剂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如何使用?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选材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 加 2ml 组织样液 加 3 滴________ 检测
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 3—4 小时,去掉种皮
切片:在将子叶横断面上平行切下成薄片
1 取_________切片,放在_______中央 制片: 2 在花生子叶的薄片上滴 2—3 滴_______
染色________min 3 吸水纸吸多余染液,用_______洗去浮色 4 盖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____________下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 颗粒,然后换成__________观察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加水稀释
动物材料:鸡蛋蛋白
蛋清液
选材与制备
浸泡 1—2h
过滤
植物材料:黄豆
豆浆
研磨
加组织样 加双缩脲试剂 加双缩脲试剂
液 2ml __液 1ml 摇匀 __液 4 滴摇匀
滤液
检测
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
摇匀
思考
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有什么区别?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蛋白质吗?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还原糖吗?请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组成 不 使用方法 同 反应条件 点 颜色
相同点

4.淀粉的鉴定
现象:_____________ 【探 究】各种组织样液中都含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如何?(以“+”的数量衡量 含量的多少)
还原糖 马铃薯汁
苹果汁 花生汁
豆浆 结果 预测 实测
蛋白质 预测 实测
脂肪 预测 实测
淀粉 预测 实测
?成功体验
1. 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4 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甲液 4—5 滴滴入 1ml 乙液中混合而成
C.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是 A 液和 B 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D.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也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
2.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还原糖—斐林试剂—紫色
B. 蛋白质—苏丹Ⅲ—红色
C.脂肪—苏丹Ⅳ—红色
D. 淀粉—碘夜—橘黄色
3.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淀粉的鉴定
C.蛋白质的鉴定
D.脂肪的鉴定
4.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的茎、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乎于白色,因此可进行可溶性还 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5
第 2 章 第 2 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目标】 1 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 过程 2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 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学习重点】 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 白质的过程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 程
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 因

?预习导航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浅读】1._______________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______和_____,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____

3.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的不同导致每个氨基酸不
同。
【深思】是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都能构成蛋白质呢?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浅读】1.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COOH)和另一个氨基
酸分子的_______(-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______,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________。
2.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含有多个_____的化合物叫________。其常为_____
结构,叫做_________。肽链经__________,形成有一定______________的蛋白
质。
4.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的原因是:每种_________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
不同种类氨基酸的________千变万化,肽链的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千差
万别。
【深思】3 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掉几个水分子?n 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几个

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呢?
三.蛋白质的功能
【浅读】举例说出蛋白质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思】蛋白质功能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梳理
种类:__________
氨基酸 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二肽形成过程:
多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蛋白质结构多样: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互 动 蛋白质
课堂
蛋白质功能多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氨基酸及种类
【思考与讨论】
1.观察 P20 的四个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总结并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例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_________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COOH
NH2
COOH
③NH2-CH-CH2-COOH
④NH2-CH-CH2-COOH
⑤NH2-CH-(CH2)4-NH2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思考与讨论】
1. 观察图 2-4,说明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
2. 如果用 10 个不同的氨基酸组成一条肽链,则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肽链?试说出蛋
白质种类众多的原因。
3. n 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 n 个氨基酸形
成 m 条肽链呢?
【例题 2】某蛋白质有 A、B 两条肽链,A 链有 21 个氨基酸,B 链有 30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
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个;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______个羧基。若
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128,则该蛋白质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三.蛋白质的功能
【思考与讨论】蛋白质功能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 3】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
①可以抑制病原体的侵害 ②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能起催化作用
⑤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⑥作为运输载体
?成功体验
1.一个由 n 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 m 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为
A.n
B.m
C.m+n
D. m-n
2.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失去活性,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①氨基酸 ②C、H、O、N 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4.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四肽,2 个三肽,2 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数目的最小值及肽键
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6
第 3 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学习目标】 1 说出核酸的种类 2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核酸的种类的比较
?预习导航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 浅 读 】 1. 核 酸 包 括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简 称 分 别 是 _______ 和 _______。
2. 核 酸 是 细 胞 内 携 带 ______________ 的 物 质 , 在 生 物 体 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
R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

4. 每 个 核 酸 分 子 由 几 十 个 乃 至 上 亿 个 ________ 连 接 而 成 的 长 链 。 DNA 是 由 _________
连接而成的长链;RNA 则由______________连接而成。 【深思】DNA 和 RNA 有何异同点? 二.实验: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浅读】1.实验原理:_________使 DNA 呈______色。_________使 RNA 呈_____色。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_________,加速_______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 中的_______与________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过程:取________细胞制片→________→冲洗涂片→_________→________ 【深思】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
知识梳理
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核酸
DNA 种类
RNA
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课堂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思考与讨论】
1.核酸由哪些元素构成? 2.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3.DNA 和 RNA 有什么异同? 4.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有什么关系? 【例题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酸由 C、H、O、N 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成功体验
1.人体中由 A、T、G 3 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几种
A.2
B.4
C.5
D.8
2.我们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位之间需要连接,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核酸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化合物
B.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4.由 60 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DNA 分子片断,可因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携带不同

遗传信息,其种类最多可达
A.460
B.430
C.604
D.304
?温馨提示:今天你达成学习目标了吗?如果达成了,
请继续努力学习完本节你能否完善预习时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7 实验三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实验原理】 ①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使 DNA 呈_______ 色,________使 RNA 呈___________色。从而根据显色情况,显示 DNA 和 RNA 的分布情 况。 ② __________ 能 改 变 细 胞 膜 的 _________ , 加 速 _______ 进 入 细 胞 , 同 时 使 ____ 中 的 _______与________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材料用具】 实验材料:人的_____________细胞 实验用具: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_________,铁架台, 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__________。 化学试剂: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的 NaCl 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的盐酸,吡罗红甲 基绿染色剂,蒸馏水。
【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 细胞制片
1.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_____的________溶液。 2. 用_____牙签在自己______的口腔______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
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上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几下。 3. 点燃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_________。
_____
1. 在小烧杯中加入 30mL 质量分数为_____的________, 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 在大烧杯中加入 30℃温水。 3. 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 5min。
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_________冲洗载玻片 10s。
染色
1. 用_________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2. 将______________染色剂滴 2 滴在载玻片上,染色 5min。 3. 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__________。
观察
1.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选择染色__________、色泽_______的 区域,移至____________,将物像调节清晰。
2. 换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调节_____准焦螺旋,观察细胞 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实验现象】细胞核呈_________色。细胞质呈_________色。 【实验结论】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R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
1. 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必须漱口?
2. 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 0.9%的 NaCl 溶液,而不是蒸馏水?
3. 为什么要将载玻片上的口腔上皮细胞在酒精灯下加热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4. 用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
5. 在冲洗涂片时为什么必须用缓水流冲洗?
6. 在给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为什么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同时使用?
7. 真核细胞的 DNA 分布在细胞的什么部位?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位于细胞的什么部位?

? 颜色反应归纳
物质 蛋白质 还原糖
脂肪 淀粉 DNA RNA
试剂
试剂使用方法
颜色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8
第二章 第 4 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难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预习导航
一.细胞中的糖类 【浅读】1.糖类是主要的_______________物质
2.糖类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 3.糖类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4.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5.常见的单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_,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7.__________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深思】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二.细胞中的脂质 【浅读】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_,有些脂质含有_______。所不同的是 脂质分子中________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________的含量更多 2. __________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3._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4.固醇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胆固醇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____________的运输;性激
素 能促进人和动物__________的发育以及_________的形成;_________能有效促进

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深思】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浅读】1.每一个单体都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相连接成_________
2.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 这些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这些生物大分子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思】为什么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知识梳理 一.细胞中的糖类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 糖 种类
五碳糖 六碳糖
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___功能:______ _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___功能:______ _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___功能:______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内的 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内的 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中的脂质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 磷脂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醇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体验
1.动物细胞细胞质中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A.糖原和 RNA
B.糖原和 DNA
C.淀粉和 RNA
2.性激素和纤维素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H、O、P
D.淀粉和 DNA D.C、H、O、N、P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9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 5 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1 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 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 【学习难点】结合水的概念;无机盐的作


?预习导航
一.细胞中的水
【浅读】
1.___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一般地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____最多。生
物体的含水量随着_________的种类不同有所差别。生物体在不同的________,含水量也
不同。
2.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相结合,叫做______
水结合水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部水分的_______。细胞中的绝大部
分的水以_______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________。
3.自由水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中的许多_________
也都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流动,可以把___________运送到各个细胞中,同时也把各
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的_______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深思】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实例吗?自由水和结合水哪个对于生物体更重
要?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浅读】
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多数无机盐对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

持一定的量,这对于维持细胞的________非常重要。
3.细胞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_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
含 量 丰 富 , 是 构 成 细 胞 中 主 要 化 合 物 的 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 为 骨 架 的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生命大厦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供了

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起构建细胞,参与细胞
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深思】你能举出实例说明无机盐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无机物吗?
【知识梳理】 _______
含量 _______
_______
含量: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存在形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 无机盐
_______
存在形式 _____
_______
作用:_______
_______ 作用 _____
_______
_____

?互动课堂
? 互动课堂
一.细胞中的水
【思考与讨论】
1.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如何?有什么特点?
2.水有几种存在形式?每种存在形式的水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化吗?请举例说
明?
3. 细胞中水的含量与细胞代谢有什么关系?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思考与讨论】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如何?
2.观察教材 P35 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式,思考绿色植物如果缺镁,人体如果缺
铁将会造成什么结果?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实例吗?由以上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教材 P36 技能训练,以小麦为例设计实验:如何检测某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
素? 思考科学的设计实验应该有哪些步骤?
4.无机盐有哪些作用?
【例 1】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与此无关
【例 2】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成功体验
1.生物体没有水就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A.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的存在 B. 水在不能生物中的含量各不相同 C. 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式在水中进行的 D. 大部分水在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
2.下列各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 A.种子收获后在晒干的过程中散失的水分 B.干种子烘烤过程中散失的水分 C.腌制黄瓜时流出的水分 D.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3. 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 I、Mg、Fe D. Fe、Mg、I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轻轻对自己说:“我能行”,用你的智慧和细心,相信你会

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10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材多维研读 1.重难点指引 1)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3) 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4)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课前预习 (一) 细胞膜的成分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 【材料用具】猪(或牛、羊、人)的_______________,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 盖玻片,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选材: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制作装片:用滴管取少许________,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低倍镜→高倍镜)
↓ 滴水:在盖玻片一侧滴_________,同时在另一侧用_______吸引
↓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实验结果】可以看到______部分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 【注意事项】滴蒸馏水时,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步骤在 ________上完成 【思考】 1.为什么在制备细胞膜时选择动物细胞,而不是植物细胞? 2.为了防止血液凝固,要向血液中加入哪种物质? 3.为了得到红细胞稀释液,要向血液中加入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为什么? 4.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二) 细胞膜的成分 【浅读】 1.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________________ 2.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 3.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____最丰富。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作用,因此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____和________越多 【深思】细胞膜中的脂质除了磷脂以外还有哪一种? (三) 细胞膜的功能 【浅读】 细胞膜的功能: 1. 将细胞与_________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 2. 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 全套教案 目录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__第6章学案1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 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 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 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精品导学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程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预习: 1.糖类的元素组成:。 单糖:、、、、(常见) 植物:、 二糖 2. 糖类动物: 植物:、 多糖 动物: 3.糖类的功能:糖类是。 问题思考:1.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糖类是什么? 2.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3.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4.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例题分析:《导学案》 活动二:脂质种类和功能 预习: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完成下列表格) 例题分析:《导学案》 【课堂反馈】 《导学案》 【本节必知】 1.活动一预习1-3 问题思考1-5 2.活动二预习1 问题思考1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

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_________ 细胞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__ 才能生活,_________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T\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群落是指系统是指 记忆节节清: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变形虫 B 、酵母菌 C 、衣藻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三个种群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 A 、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 、青蛙的表皮细胞 C 、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 、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 是山羊,这块 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 A 、 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 、健康人的一滴血 C 、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 、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 是生命系统的( ) A 、 个体水平 B 、种群水平 C 、群落水平 D 、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海洋中的全部鱼 B 、 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 、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 、一个池塘的藻 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10.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 B 、细胞 — 组织 — 系统 — 植物体 C 、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 D 、烟草花叶病毒 ) D 、一个生态系统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

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2.2.1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含答案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1课时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能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说出其特点(重难点)。2.据图说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的作用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氨基酸 (1)结构通式: ①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 .氨基; b .羧基。 ②氨基酸的种类、性质不同取决于R 基不同。 (2)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 ①种类: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脱水缩合 二肽―→三肽―→多肽――→盘曲、折叠 蛋白质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过程:脱水缩合。 (2)写出序号代表的物质或结构: 产物①:水。 产物②:二肽。 结构③:肽键。 |自查自纠|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2.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3.脱水缩合发生在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O来自于—COOH。() 4.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磷酸键,表示式为NH—CO。() 5.蛋白质由C、H、O、N、P元素组成,只有一条肽链。()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7.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8.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答案 1.× 2.√ 3.√ 4.× 5.× 6.×7.√8.× |图解图说| ★把氨基酸分子比喻成人,两只手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两条腿代表氢,头代表R基,躯干代表中心碳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同学手牵手连在一起,牵在一起的手代表“肽键”。两端同学的没牵在一起的手分别代表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 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 入到教学活动。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 第三章学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配习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学科必修一 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1.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______才能生活。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就能完成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例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例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发生缩手动作 的器官是。 ⑵参与感觉和控制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 ⑶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体位于,若这类细胞受 到病毒侵染、破坏,则可能患病。 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 弧。 ⑸从整个过程看出,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完成某种生命活动, 需要细胞的配合,而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 有,在功能上有和 。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学案

必修一复习学案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的回顾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 3、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 、H 、O 、N 、P 、S 、K 、Ca 、Mg ②微量无素:Fe 、Mn 、B 、Zn 、Mo 、Cu ③主要元素:C 、H 、O 、N 、P 、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 ,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4、鉴定实验 (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 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 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R 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 —COOH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H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 —CO —)叫肽键。 7、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失去的水个数 ×18 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水=肽键数= N 个 8、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9、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0、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1、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染色剂 甲基绿 吡罗红 链数 双链 单链 碱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详细教案

同学们好,今天将由我来带领同学们走进高中的生物学习之旅。 现在,请同学们对生物这个词给出一个最简单的定义。(Put up your hands) 其实,简单地说,生物也就是有生命的个体。 要了解一个个体,首先要从细胞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的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同学们请看,在教材第二页的左上角有一幅图,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阴影图,和SARS病毒模式图。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个问题探讨,仔细思考讨论题,待会儿会请两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第一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请坐。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第二问,谁来说说?。。。 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了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由此可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是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因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现在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并且对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这些大分子并没有生命。生命和细胞是难解难分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四个关于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实例分析 这是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人的生殖和发育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艾滋病病毒入侵免疫系统。 看完这几幅图后,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第四页上面的无道题,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三分钟后请同学来回答 第一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草履虫除了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它得先摄能才能运动吧,它还能呼吸和生长,还有应激性。 好,第二题,某某 在你和你爸妈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然后它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再进一步发育成胎儿,那么胚胎发育跟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细胞分裂和分化 第三题,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还有相关的骨骼肌细胞。请坐 第二问,你每天学习的时候需要哪些细胞 太多了,它涉及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淋巴细胞引起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类似这样的特定细胞受损而致病的。。。。 例如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的话会导致听觉发生障碍。 第五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笔记(全套)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 分化的基础上的; 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7、显微镜小专题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 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 (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8 9 (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0、细胞的统一性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学案 4.1被动运输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被动运输 【教学目标】 1.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2.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动手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结合实例掌握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通过的膜,如玻璃纸(又叫赛璐玢) (2)膜两侧溶液具有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原生质层,它相当于一层。 (2)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发生现象;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则。 (二)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不能)透过细胞膜,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物质。 (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3)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直到涨破。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基本不变。 由此可见,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红细胞。 (三)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成熟的植物细胞 ①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一层。是全透性的,伸缩性比较小。 ②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 ③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里面的细胞液。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究。 ②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③实验过程: →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得出结论。 二、自由扩散和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