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复习重点

1.微生物分几类?几种?简述G+菌、G-菌细胞壁组成及区别?

答:按外形可分为球形(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形(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螺形(螺形菌):弧菌、螺菌、弯曲菌。G+菌细胞壁较厚,有肽聚糖层及穿插于其中的磷壁组成;G-菌细胞壁较薄,在聚糖层外侧还有外膜,包括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聚合物,其中脂质双层为外膜的主要结构。区别:

细胞壁组成

G+ 较厚肽聚糖(多)

G- 较薄肽聚糖(少)外膜:脂蛋白、

脂质双层、脂多糖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

答: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等;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

答:荚膜、鞭毛、菌毛、细胞壁(磷壁酸、类脂A)

4.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结构及实际意义。

答:方法:取去脂玻片一块,用笔划分为二,并分别做好标记。两边各加一滴生理盐水,取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斜面军菌种管挑取少许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于一边盐水中,混匀并涂成一薄膜。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然后以同样方法取大肠杆菌培养物涂于玻片另一边(如用液体培养物则可直接将军也涂在玻片上,不必加生理盐水)。待干燥后将玻片通过火焰三次固定标本。

步骤:1.处染,在已制备好的,冷却了的涂片标本上滴加结晶紫染液,要盖满涂膜,约1min 后,轻轻水洗2.煤染,滴加卢戈碘液,约1min后轻轻水洗3脱色,在玻片上加95%乙醇2-3滴,并转动玻片数秒钟,使玻片倾斜让乙醇流去,如此重复数次,直至留下的乙醇几乎物色或呈淡紫色,立即水洗4.复染,加稀释复红液,复染约1min水洗。染色完毕,用吸水纸将标本片吸干,即可镜检,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在鉴别细菌,研究细菌致病性和选择药物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可根据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性,选择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

5.人体有菌部位和无菌部位,何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及菌群失调症。IMViC试验代表哪四种生化反应?

答:人体体表及同外界相同的腔道如眼、鼻腔、肺、肠道

阴道等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正常菌群:寄居在人体一般情况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条件致病菌:平时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菌群失调:长期应用广谱药物使机体内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造成菌群间比例失调,称为菌群失调。如这种失调超出正常机体适应能力,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IMViC:吲哚试验(I)、甲基红试验(M)、VP试验(V)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6.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7.常用的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答:物理法:热力灭菌、微波、日光浴紫外线、超声波、电离辐射、滤过除菌;化学法:消毒剂、防腐剂。

8.细菌致病的物质是什么?

答:①侵袭力:粘附因子、抗吞噬与扩散因子a荚膜物质b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卵磷脂酶;②毒素:内、外毒素。

9.内毒素的作用与外毒素的特点,两者有何区别?

内毒素的作用:①发热作用②白细胞作用③感染性休克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外毒素的特点:①毒性强②致病的选择性强③抗原性强④稳定性差

区别要点内毒素外毒素

来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细胞壁,菌体裂解后释放而出由活菌直接分泌或细胞溶溃

后释放

化学成分脂多糖和与蛋白质结合的复

合物

高分子蛋白质

稳定性耐高温100°C,1h仍不能破

坏不耐高温60~80°C,30min 即可破坏

毒性作用较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量

比外毒素大,各种细菌的内毒

素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可引起

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

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可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

相应抗体,但无中和作用;不

能经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液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仍有较强抗原性

对蛋白酶的敏感性不敏感,不被破坏敏感,易被破坏

10.细菌引起全身感染后,临床常见几种情况?

答: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11.名词解释

微生物:一群体积微小、构造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微小生物,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热原质:许多细菌能合成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能够引起发热反应,故称

质粒:细菌核质之外的双股环状DNA,大小不等。

内毒素:LPSし细胞壁外膜伸出于细胞表面的特殊结构,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三种成分组成。一般只在菌体溶解时才释放,对人和动物有强烈毒性作用,故称。。

外毒素:G+分泌到菌体外毒性很强的蛋白质,G-产生的外毒素菌体裂解后释放。

带菌者:无临床症状,但体内带有病原菌并不断排出体外传染周围人群,称为健康带菌者;有些传染病患者,恢复后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排毒,称为恢复期带菌者。

毒血症:病原菌不进入血流,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毒素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菌血症:病原菌入血,但在雪中一般不繁殖,如伤寒病早期。

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并在雪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出现高热、皮肤黏膜出血、肝脾肿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流,在血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化脓性病灶。

12.免疫的概念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些内容?

答: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是保护性的生理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疫性病理损伤,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

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稳定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内容:①生理屏障作用: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②吞噬作用:分接触、吞

入、杀灭三个阶段;③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包括补体系统、溶菌酶和乙型溶素13.补体的概念及激活途径,有那些生物学功能?

答:补体是存在于人体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途径:(1)经典激活途径①补体:C1~C9②全过程分三个阶段:识别阶段、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抗原抗体结合物为此途径的主要“引物”

(2)替代激活途径

生物学功能:溶菌、杀菌及细胞毒作用;调理作用;免疫粘附;免疫复合物的溶解作用;中和及溶解病毒;炎症介质作用。

14.抗原的概念及性能,有哪些必备条件,医学常见抗原有哪些?

答:定义: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免疫效应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性能:免疫原性或抗原性;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必备条件:异物性、一定的理化性质、特异性。

常见抗原:异种抗原:病原性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寄生虫、免疫动物血清、药物和化学物质;同种异体抗原:ABO血型抗原和Rh血型抗原;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修饰的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超抗原;佐剂。

15.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鸟类腔上囊)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和全身各处的弥散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朗汗细胞、并指状细胞、BC)、粒细胞、肥大细胞。

16、Ig、Ab的概念、分类、基本机构(以IgG为例)、功能区及其功能、水解片段?

答:Ig 定义:把抗体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分类:IgG、IgA、IgM、IgD、IgE

基本结构:Ig是由对称的四条肽链组成,一对重链(H链),一对轻链(L链),他们之间由二硫链连结。

功能区:L链氨基端(N端)的Y2和H链的Y4段称为可变区或V区(包括VL 和VH)此区氨基酸排列顺序易变化。L链羧基端(C端)的Y2和H链的?段称为恒定区或C区(包括CL和CH),此区氨基酸排列顺序稳定。

16、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及其生物学活性

答:性质和功能:①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占其总量的75%

②是机体感染后出现的主要抗菌,抗毒素和抗病毒的抗体

③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胎儿从母体中获得

生物活性:①特异性结合抗原

②激活补体

③与Fc受体结合发挥效应:a.调理作用.b.ADCC作用.c.介导I型变态反应.d.与SPA结合

④通过胎盘

⑤局部免疫作用

⑥具有免疫原性

18、I型变态反应发生机理、常见病、防治原则?

答:①发生机制:致敏阶段、发敏阶段、介质释放及其生物效应

②常见病:a、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多见于青霉素注射后、血清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证);b、呼吸道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c、消化道过敏性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

③防治原则:寻找变应原:询问病史、皮肤试验;脱敏疗法;药物治疗;抑制介质释放、抗组胺药物可与组胺竞争效应器官、抗白三烯药、改善效应器官功能。

19、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外毒素、血清、细菌培养物的滤液、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20、去掉

20~21、去掉

22、常用的生物制品有哪些?

答: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疫苗、细胞免疫制剂

23、名次解释:类霉素、抗霉素、疫苗、抗体效价

答:类霉素—用0.3%~0.4%甲醛处理外霉素,其毒性消失而免疫原性保留,此即类霉素;

抗霉素—将类毒素多次免疫马,提取马血清的免疫球蛋白,经浓缩、精制而成抗毒素;

疫苗—是用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制成的生物制品;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称为抗体效价。

24.、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花环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

答: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用途: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水平;

E—花环试验用途:用于测定人体外周血中T细胞的百分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E—花环百分率的低下提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较低,以此可了解并诊断细胞免疫缺陷。观察其变化能推测肿瘤病情的变化及预后、考核药物疗效,也可用于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如受移植者的百分率增高,提示排斥反应开始。

细菌各论

25、病原性球菌主要包括哪些?各有哪些致病物质?各致哪些疾病?

答:革兰氏阳性菌:

名称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葡萄糖球菌血浆凝固酶、葡萄糖球菌溶血

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

素、肠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

毒素、耐热核酸酶

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

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侵袭性

酶类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肺炎链球菌荚膜、肺炎链球菌溶血素O、

紫斑形成因子、神经氨酸酶人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脓胸、中耳炎、乳突炎、肺脓肿、副鼻窦炎、脑膜炎、败血症

革兰氏阴性菌:

名称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球菌菌毛、荚膜、内毒素流脑

淋病奈瑟球菌淋球菌特异性粘连附因子、杀

白细胞素、淋球菌脂多糖、

lgAl酶单纯性淋病、有合并症的淋病、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26、葡萄糖球菌、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链球菌根据溶血情况分几类?

答:葡萄糖球菌—形态与染色:成球形或椭圆形,革兰染色阳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需养或兼性厌氧;生化反应: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抗原构造:葡萄糖球菌A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l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抵抗力: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的细菌强,80℃30分钟才能被杀死,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柱高达90%以上

链球菌—形态与染色:球形或卵圆形,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培养特性:一样要求高,在含有血液血清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良好,需要或兼性厌氧;抵抗力:不强,60℃30分钟即被杀死,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药等都很敏感,且很少有耐药菌株发现,在干燥尘埃可生存数月。

链球菌分类:甲型(a)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丙型(γ)链球菌27、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答:大肠杆菌—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有菌毛,通常无荚膜,有些菌株有包膜;培养与生化反应37℃24小时培养,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乳糖、葡萄糖、甘露醇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抗原构造与分类:主要有O、H、K三种抗原;抵抗力:在水中可活数周至数月,60℃15分钟仍有部分存货,胆盐、煌绿对大肠杆菌有部分抑制作用名称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伤寒杆菌侵袭力(菌毛和V i抗原)、内

毒素、肠毒素

肠热症、食物中毒和败血症

痢疾杆菌侵袭力(菌毛和K抗原)、内

毒素、肠毒素

细菌性痢疾

28、肥达试验的应用、IMViC试验各代表哪些生化反应?

答:应用—根据抗体含量多少和动态变化,来作肠热症辅助诊断

生化反应—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缘酸盐利用实验

29、破伤风杆菌生物学性状及防治原则?

答: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细长杆菌,具周鞭毛;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庖肉培养菌;抵抗力:芽孢抵抗力强,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耐煮沸

防治原则:人工自动免疫: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霉素

30、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特异性预防?结核菌素实验原理、结果判断及应用,抗结核免疫属性,何谓卡介苗及卡介苗适合的接种对象?

答: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细长稍弯杆菌,抗酸染色成红色;培养于生化: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抵抗力:耐干燥,耐酸碱,对湿热敏感

特异性预防:新生儿可直接接种卡介苗,口服异烟胼一年,可使潜伏期感染的发病率降低75%。

结核菌素实验原理:

结果判断:红肿硬结直径<5mm者为阴性反应,直径>5mm者为阳性反应,10~19mm 为中度阳性反应,>20mm为强阳性

应用:卡介苗接种测定,婴幼儿结核病诊断参考,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

疫功能,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抗结核免疫属性为细胞免疫

卡介苗:无毒性或若毒性的牛型活结核杆菌,人工接种用于预防结核病

适合接种对象:新生儿直接接种,1岁以上需先做结合霉素试验,阳性者接种,接种后2~3个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需补种

31~34、去掉

35、病毒的概念?基本特征?解释干扰素、干扰现象、包涵体?

答: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严格易感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机构型微生物

基本特征:①个体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绝大多数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②构造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③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易感的活细胞内进行增殖

干扰素:细胞受病毒感染或某些其他物质作用,使干扰素基因活化,编码产生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称干扰素

干扰现象:细胞在感染病毒的同时即产生干扰素,早于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并使细胞迅速处于抗病毒状态。因此既终止受病毒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包涵体: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内可出现一定形态学特征的,经过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见的斑块,称作病毒的包涵体。

36、流感病毒表面抗原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答:抗原漂移—抗原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产生病毒的新珠,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抗原性转变—抗原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的亚型,此时若人群普遍缺乏对它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甚至世界性流行。

37、脊髓灰质炎、麻疹的特异性预防

答:(1)2个月至7岁的小儿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被动免疫

(2)6个月以上易感儿童或8~15个月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在密切接触麻疹患者后5d 内采用肌注丙种球蛋白,可阻止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和减少并发症。

38、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监测的应用,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HBV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特异预防有哪些抗原抗体?HBsAg检出代表什么?

答:(1)应用①诊断②献血员的筛选③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④选择HBV疫苗的接种对象⑤判定疫苗接种效果⑥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疗效

(2)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P219 表格

(3)传播方式与途径:血源性传播,如通过输血和注射;性接触传播;通过污染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孕妇垂直传染给子代;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皮肤或粘膜接触了极微量的含

(4)特异预防有哪些抗原抗体

(5)HBsAg检出代表HBV在体内复制的一个指标,并提示患者具有传染性。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功能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

免疫。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致病作用的、、。正常菌群在、和条件下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从甲型到丙型的五种肝炎病毒中,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 沙眼衣原体的传染途径是___________,所致疾病是___________ 。 免疫系统由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组成。 免疫功能表现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三方面。 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化脓性球菌是___________ 。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蒸汽压力为_________,温度是____ _,维持时间是____ _。 皮肤癣真菌是通过__________传染,引起 __________ 。 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是屏障。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两阶段:无症状的阶段和有症状的阶段。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特异性防治。 简述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前提下,为什么湿热灭菌的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试分析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的来源。(想想:手术的步骤,可能接触的物品等)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临床上乙肝“两对半”检查包括哪几项? 列表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简述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1.青霉素的杀菌机制是:

A.干扰脂多糖合成 B.抑制黏肽的合成 C.干扰磷壁酸的合成 D.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1.与致病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B+C 2.某婴儿室护士采用煮沸法消毒婴儿配乳用品时,为提高沸点,可在水中加入:A.0.9%氯化钠 B.1%~2%过氧乙酸 C.0.5%亚硝酸钠D.1%~2%碳酸氢钠 E.1%~3%过氧化氢 3.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共同抗原 4.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SIgA 5.新生儿从初乳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SIgA 6.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的细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痢疾杆菌 D.伤寒杆菌 E.变形杆菌 7.痢疾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选用: A.肉汤培养基 B.血平板 C.葡萄琼脂平板 D.厌氧培养基 E.SS平板 8.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 A.类毒素 B.抗生素 C.抗毒素 D.抗毒素 E.丙种球蛋白 9.以下哪个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A.皮肤过敏 B.消化道过敏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呼吸道过敏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名词解释:细菌L型;中介体;质粒;芽胞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4、试述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5、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临床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 1、名词解释:IMViC试验;热原质;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培养 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 6、按用途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种?请各列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 7、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求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哪几类?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 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 3、高压蒸汽灭菌法所要求的条件和用途各是什么? 4、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 5、化学消毒剂按其杀菌能力可分为哪三大类? 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其分为哪四类? 10、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有哪些?各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 1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第4章噬菌体 1、名词解释: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3、温和噬菌体在宿主菌内有哪几种存在状态?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就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得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与固体培养基应用得奠基人就是: A。Antony Van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与炭疽芽胞杆菌得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得发酵与腐败得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得描述,正确得就是 A.体形小于1mm得生物 B、单细胞得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得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得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得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得细菌成份就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得细菌结构就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得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 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得结构就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得论述错误得就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得成分就是: 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主要依据就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得机制就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得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得合成 E。损害细胞膜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免疫就是机体识别与清除抗原性异物得一种生理功能。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得识别与清除。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得识别与清除得过程。由体内得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非特异性免疫得特征:①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②可以遗传。③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与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③各个体间得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屏障作用: 皮肤黏膜得屏障作用,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非特异性免疫中得免疫分子:补体系统 ,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得免疫细胞包括: 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依赖于骨髓微环境发育成熟。 1、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得过程:①募集与迁移②吞噬与杀菌③降解与消化 2、NK细胞得主要免疫生物学效应:①抗肿瘤②抗病毒与胞内寄生菌得感染③参与免疫病理损伤 特异性免疫得特征:①就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②仅对相应得抗原有免疫效应③有明显得个体差异④不能遗传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免疫细胞得来源与发育成熟得场所。 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成熟得T、B细胞与其她免疫细胞存在得场所。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单核细胞: 其她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细胞分子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膜免疫分子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骨髓 骨髓得功能: 1、骨髓就是主要免疫细胞发生得场所: 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髓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与淋巴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NK细胞) 2、骨髓就是B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 3、骨髓就是抗体产生得主要场所 (二)胸腺 1、胸腺得组织结构:髓质(内层):含大量得上皮细胞与少量得胸腺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呈环状得胸腺小体(胸腺正常发育得标志),发育成熟得T细胞存在于髓质中;皮质(外层):主要就是未成熟T细胞(即胸腺细胞),含少量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2、胸腺得细胞组成:胸腺细胞(95%以上得胸腺细胞就是αβ+胸腺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以胸腺上皮细胞(TEC)为主) 3、胸腺微环境①分泌胸腺激素与细胞因子②胸腺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得密切接触③细胞外基质 4、胸腺得功能:最主要得功能就是T细胞发育得主要场所。 胸腺小体由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与细胞碎片形成,就是胸腺正常发育得标志。 胸腺微环境由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胸腺激素与细胞因子等组成,胸腺上皮细胞就是胸腺微环境得最重要组分。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免疫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名词解释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 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 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 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 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 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使其脱颗粒,介导I型超敏反应;IgG 的Fc段与NK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表面FCR结合,而直接杀伤被粒体包被的靶细胞,也称为粒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通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的Ig。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抗感染和毒素中起主要作用,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Ig。 (2)IgM:是初次应答的早期Ig,在感染早期即已产生,在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Ig。可用于诊断宫内感染,其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引起II、III型超效反应的抗体,血型抗体也属IgM。IgM有杀菌、溶菌、溶血等作用。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血清IgA为单体,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分泌型Ig(SIg)由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中的浆细胞产生。是黏膜局部免疫

最新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1、细菌以微米()为单位。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 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3、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 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又称细菌L型。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5、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6、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7、革兰氏染色:原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 醇不易透入;而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多,乙醇易渗入。 (2)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低(pI2~3),革兰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且不易脱色。(3)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和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方法:(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加于制好的涂片上,染色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加卢戈碘液作用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摇动玻片数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为止(约3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4)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 8、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9、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10、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11、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 氧菌、专性厌氧菌。 12、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13、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 别。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14、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合称为IMViC试验。 15、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映的物质。 16、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裂后游离出来,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17、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 抗生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18、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 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9、鉴别培养基是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 20、可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21、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 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就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与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就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 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与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 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就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就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 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就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就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就是: 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就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就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 1. 免疫:是指对抗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 对抗体有力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 内外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 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4.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5.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 细胞产生的能与相 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6.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 单克隆抗体:是指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子 代细胞集团,即单一 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8.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及组织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 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 9. 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NK细胞或部分Tc在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 诱导下,成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细胞,称LAK细胞。 10.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1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 小分子多肽。 12. APC即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所有细 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B细胞 13.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第五章补体系统第一节补体概述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其广泛存 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血浆中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功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多种生物学效应(简称补体)。(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固有成分⑴C1(C1q、C1r、C1s)、C2~C9; ⑵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⑶B因子、D因子(factor B, factor D)。 2.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参与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如:备解素、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等等。 3. 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包括:CR1~CR5、C3aR、C5aR、C1qR等(二)补体组分的命名 ①以“complement”的首字母结合发现顺序命名,如C1 ~C9; ②以英文大写字母命名为“因子”,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 子; ③补体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 C4b; ④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则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 C3bBb; ⑤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 白(C4bp)、衰变加速因子(DAF);(三)补体的生物合成 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成分由肝脏以外的细胞合成, 例如:C1由肠上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织产生。 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IL-6等)可刺激补 体基因转录和表达。感染、组织损伤急性期以及炎症状态下,补体产生增多,血清补体水平升高。第二节补体激活 补体固有成分以非活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其通过级联酶促反应而被激活,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已发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途径、MB途径 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细胞溶解效应。 补体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 (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1. 参与的补体成分:C1—C9 2. 激活物:与抗原结合的IgG、IgM分子另外,C反应蛋白、细菌脂多糖(LPS)、髓鞘脂和某些病毒蛋白(如HIV的gp120)等也可作为激活物。3.活化过程(1) C1q与2个以上Fc段结合可发生构型改变,使与C1q结合的C1r活化,活化的C1r激活C1s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2) C1s的第一个底物是C4:在Mg2+存在下,使C4裂解为C4a和C4b . (3) C1s 的第二个底物是C2分子:在Mg2+存在下,C2与C4b形成复合物,被C1s裂解而产生C2a和C2b;C2a可与C4b结合成复合物即C3转化酶; (4) C3转化酶使C3裂解为C3a和C3b,新生的C3b可与C4b2b中C4b结合,形成C5转化酶,进入终末途径. 补体激活经典途径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难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细胞类型特点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在 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 原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细胞的核、 缺乏完整细胞器 细菌、放线菌、衣原 体、支原体、立克次 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上的核、有完 整的细胞器 真菌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 1μm = 1/1000mm 球菌:直径1μm 杆菌:长2~3μm 宽0.3~0.5μm 螺形菌:2~3μm 或3~6μm 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G+菌G-菌 粘肽组成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同左 同左 无 特点三维立体框架结构,强 度高 二维单层平面网络,强度 差 含量多,50层少,1~2层 其他成分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 脂多糖 医学意义: 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 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 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 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 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 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裂解 -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 青霉素:竞争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以上两者主要是抑制G+菌。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6.为什么G-菌的L型菌比G+菌的L型菌更能抵抗低渗环境? G+菌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体,由于菌体内渗透压很高,可达20—25个大气压,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较少,菌体内的渗透压(5—6个大气压)亦比G+菌低,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球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7.叙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荚膜:a、抗吞噬作用——为重要毒力因子 b、黏附作用——形成生物膜 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a、细菌的运动器官 b、鉴别细菌(有无鞭毛、数目、位置) c、抗原性——H抗原,细菌分型 d、与致病性有关(粘附、运动趋向性)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a、传递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的传递通道。 b、作为噬菌体的受体 芽胞:a、鉴别细菌(有无芽胞、位置、大小、形状) b、灭菌指标(指导灭菌,以杀灭芽胞为标准) 8.分析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1、含水量少(约40%)—繁殖体则占80% 2、含大量的DPA(吡啶二羧酸) 3、多层致密膜结构 第2章细菌的生理 名词解释 热原质:热原质(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分为三型: 1.光滑型菌落 2.粗糙型菌落

微生物与免疫学练习题(题库)

医学微生物概述 一、填空题 l、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三大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二、最佳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噬菌体B.细菌C.支原体D.真菌E.放线菌 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立克次体 4.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作为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和三种。 3.菌体有一个弯曲的叫、有多个弯曲叫。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和。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5.细胞质含有、和等有形成分。 6.异染颗粒可用来进行。 7.荚膜是构成的重要因素,鞭毛是细菌的器官。 8.菌毛有和两种,与致病有关的是,可传递遗传物质的菌毛是。 9.临床上常以杀灭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10.G+菌肽聚糖的结构由、和组成三维网状结构。 11.革兰染色的步骤分、、、四步。 12.革兰染色阳性菌呈色,阴性菌呈色。 二、最佳选择题 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什么为测量单位( ) A.μm B.nm C.Cm D.pm E.mm 2.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芽胞E.核质 3.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外膜E.脂多糖 4.维持细菌故有外形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核质E.芽胞 5.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 ) A.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B.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C.裂解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 6.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杀菌的机制是( )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 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4.抗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 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5.免疫球蛋白: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γ球蛋白组成。 6.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 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7.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接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 相容,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基因群。 9.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的MHC。 10.B细胞受体(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受体(TCR):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12.抗原提呈细胞(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 13.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4.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 性免疫应答。 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这种细胞壁受损后,仍能够生长和分裂的细菌称为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细菌。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特性。 荚膜: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鞭毛: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芽胞:某些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医学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部分 备注:可直接作为复习资料使用,也可作为见习简易参考资料-107cly 概述 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名解1):在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 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而有益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 2)营养作用: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VB VK 3)免疫作用:例如双歧杆菌诱导产生SIgA 4)抗衰老作用:例如双歧杆菌 2、条件致病菌(名解2):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 临床上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成为机会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填空) 1)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的比例失调。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3)定位转移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 2、形态 1)球菌:球形、近球形;排列方式:双球菌(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 3)螺形菌:弧菌、螺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重点) 1、细胞壁: 2)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 (4)与细菌抗原性、致病性、药敏性有关 能性,为荷包蛋样 2、细胞膜 5)中介体:多见于G+菌,增大细胞膜面积,具有拟线粒体之称 3、细胞质: 1)核糖体 (3)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 2)胞质颗粒 (1)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 (2)染色为异染颗粒,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 3)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状DNA双链 (1)作用:控制非细菌所必需的性状,如耐药性、毒素、性菌毛 (2)特点:①自我复制 4、核质: 2)作用: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仅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

C h a p10:细菌学概论1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是: E A. 荚膜 B. 繁殖体 C. 中介体 D. 鞭毛 E. 芽孢 2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B.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以上均是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C A. 真菌 B. 螺旋体 C. 支原 D. 衣原体 E. 革兰氏阴性菌 4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E A.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B.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D. 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E. 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5关于细菌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杀灭芽胞是判断灭菌彻底的指标之一 B. 抵抗力强

C. 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D.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 E. 在体外营养不良时易形成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B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胆固醇 E. 几丁质 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E A. 以上都不是 B. 有丝分裂 C. 复制 D. 孢子生殖 E. 二分裂 8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D A. 外膜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磷壁酸 E. 脂多糖 9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A A. 德国的柯霍 B. 英国的李斯特 C. 荷兰的列文虎克 D.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E. 法国的巴斯德 10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D. 周 E. 天 11下列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 E A. 流感杆菌 B. 绿脓杆菌 C. 伤寒杆菌 D. 百日咳杆菌 E. 白喉杆菌 12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