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声道的原理与配置

5.1声道的原理与配置
5.1声道的原理与配置

5.1声道的原理与配置

5.1声道已广泛运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其中“5.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这一声道可以产生频响范围20~120Hz的超低音。其实5.1声音系统来源于4.1环绕,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一个中置单元。这个中置单元负责传送低于80Hz的声音信号,在欣赏影片时有利于加强人声,把对话集中在整个声场的中部,以增加整体效果。相信每一个真正体验过Dolby AC-3音效的朋友都会为5.1声道所折服。

传统的双声道系统已经逐渐得慢慢淡出,目前5.1声道音效处理系统是比较完美的影音解决方案。我们经常能听到“杜比5.1声道”,很多人却不知道杜比5.1声道的具体含义。下面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杜比5.1

声道”,其实5.1声道就是使用5个喇叭和1个超低音扬声器来实现一种身临其境的音乐播放方式,它是由杜比公司开发的,所以叫做“杜比5.1

声道”。在5.1声道系统里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正是因为前后左右都有喇叭,所以就会产生被音乐包围的真实感。

编辑本段5.1声道后续发展

千万不要以为5.1已经是环绕立体声的顶峰了,更强大的7.1系统已经出现了。它在5.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左和中右两个发音点,以求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由于成本比较高,没有广泛普及。

编辑本段5.1声道输出

各种声场解码、声场技术中,最常见,或者说最标准的就是5.1声道输出,比如杜比5.1、DTS5.1、THX5.1等,其他标准的解码方式也都可以很好的通过5.1声道输出。5.1声道输出包括中央声道、前置主左/右声道、后置左/右环绕声道,及所谓的“0.1”重低音声道,总共至少可连接6个音箱。中央声道大部份时间负责重放人物对白的部份;前置主左/右声道则是用来弥补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从屏幕看到的动作及其它声音;后置环绕音效则是负责外围及整个背景音乐,让人感觉置身于整个场景的正中央,万马奔腾的震撼、喷射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的效果,就是拜它所赐;而马达声、轰炸机的声音或是大鼓等震人心弦的重低音,则是由重低音喇叭一手包办。

编辑本段5.1声道系统的选购

拥有电脑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电脑是一套比较完美的PC影音系统吧,但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对2.0声道、2.1声道、5.1声道等搞的迷迷糊糊,这里将教你购买完美的5.1声道系统,让你不再为组建PC影音系统而迷惘。

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5.1声道声卡和5.1音箱,目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端普及型、第二类是中端实用型、第三类则是高端专业型。

创新Sound Blaster Live!5.1(370元)

创新Sound Blaster Live!5.1是旗舰的经典产品,属于低端普及型,市场售价为370元。EMU10K1音频处理芯片、SoundFont音色库技术、支持EAX环境音效、支持Dolby Digital解码,370元的价格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声卡之一。创新公司独有的EAX环境音效技术,实现精确的3D定位音效和身临其境的音频体验!通过驱动程序配合EMU10K1主芯片处理,实现杜比数码AC-3的解码(无需外接杜比数字解码器),真实还原DVD影片中的5.1声学效果。配合5.1声道音箱系统,您将体验到音乐、电影、游戏中的杜比数码5.1音效。

另外,Sound Blaster Live!的升级能力极强,本身除了附带一张数字卡外,还可以接Creative或第三方厂商的子卡,甚至还可以与多张特定的子卡串接,使功能大为增强。主芯片EMU10K1由于是一颗可编程的DSP,加上处理能力十分强劲,使其可以通过软件升级。

德国坦克(TERRATEC)剧场版(598元)

德国坦克声卡凭借其超强的性能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这款剧场版中端定位的产品都和创新目前的Audigy系列以及SB Live!有着相似之处。

从外观看这款声卡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的,无论是元件的选择还是板型的设计均体现出这个价位的声卡应有的品质,使用的主芯片是CRYSTAL

的CS4630,接口方面,支持5.1声道输出和光纤信号输出。耳机独立放大专用输出功能,弹性3D环境音源定位设定功能,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聆听的定位感而不需要搬动喇叭。具有真正的5.1声道音效系统和S/PDIF数字输入输出以及独家的AEC回音消除功能,展现完美的DVD环场音效的模拟输出,市场价格为598元,而且赠送价值198元的德国TerraTec原装高级耳麦一副,让你在家即可体验高档影院的超强震撼。

创新Sound Blaster Audigy2(1280元)

Audigy2声卡系列共有两个版本:Sound Blaster Audigy2标准版和Sound Blaster Audigy白金版,市场价分别为1280元和1980元。Audigy2可以提供24-bit/192kHz的数模转换器,比Audigy的96kHz增强了一倍多,

提供真24位高保真音频回放,而且可以同时录制两个音频通道,分别可以达到16bit/48kHz的采样率,延迟少于2ms。信噪比高达106贝。支持5.1声道的Windows Media Audio 9 WMA格式,这是第一个WEB格式的5.1环绕声道音频流,支持6.1声效系统。也是是目前唯一一款THX认证的声卡产品,也是唯一一款能够播放DVD-Audio的声卡产品。DVD-Audio是继

CD-Audio之后的新一代消费类音频标准,其意义甚至可以同为音质带来革命性提升的CD-Audio音频标准相比。

毫无疑问Sound Blaster Audigy 2已是目前PC音响的最佳设备之一,在功能上也有新的突破,创新Sound Blaster Audigy2也是目前市场上专业声卡的一款型号,当然价格也不会便宜,标准版的价格为1280元。

兰欣S-922SL(459元)

国内领先的高品质多媒体音箱供应商——兰欣电子日前推出了全新的一款5.1声道多媒体音箱兰欣S-922SL,音箱完全按照新一代数码杜比环绕AC-3重放技术规范和HI-FI理念设计,同时它除了具有多媒体音箱几乎所有的功能之外还采用了兰欣独创的2.1-5.1声道转换、开关静音等技术,堪称“多媒体音箱全能王”。S-922SL的低音炮单元采用了长冲程、大磁钢的超重低音单元,低音会更加结实、通透。为了实现5.1影院的最佳音效,厂家特赠送了一附环绕支架,落地式纤细的身躯托起两个环绕音箱,亭亭玉立,极具美感。

总的来说,兰欣S-922SL音箱无论在硬件还是音效上完全体现了一款精品5.1系列音箱中的素质。这么一款优秀的音箱只售459元,性价比一流,绝对值得购买。

创新Inspire 5.1 5100(720元)

创新科技公司音箱品牌在国内市场一直很受欢迎。此款Inspire 5.1 5100音箱是创新科技公司针对5.1普及市场推出的产品。创新Inspire 5.1 5100独有的声学结构“弧形喇叭外廓”设计能为您带来清晰、自然的声音。

带电源控制和指示灯的人体工程学音量线控,方便您的操作。游戏中无比真实的EAX环境音效和3D定位,配合增强型木质低音炮强劲的低音,不论是杜比电影、音乐还是游戏,Inspire 5.1 5100都能为您营造出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兰欣S-920D(1200元)

兰欣的这款S-920D是面向桌面家庭影院,针对经常玩游戏需要环绕效果和精确的3D定位用户而设计的一套家庭影院级音箱系统,环境音效游戏时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性能三维真实感。S920D独特之处就是它拥有一颗与众不同的“芯”,该款音箱内置的杜比AC-3 DTS PRO.Logic解码芯片能将输入信号通过复杂逻辑处理,准确分成5.1声道数码信号,然后输入扬声器,确保信号无损失,音质纯正透澈。目前在国内多媒体音箱市场上,这种内置数字解码技术还绝无仅有。

另外,S920D还拥有多项尖端技术:例如大容量单片机控制;5.1声道功率输出及还原系统,前方、中置、后置音量独立调节和总音量控制;80WRMS 超重低音放大器;全功能智能显示遥控系统等等,高技术的组合让S920D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之成为一款真正高贵而实用的5.1声道音箱。

注:以上为2007年底的参考价格。

编辑本段配置5.1声道系统

仔细挑选好声卡和音箱后,经过几番辛苦准备好好欣赏一下自己喜爱的音乐、影碟、游戏时,也许会发现,怎么这音响效果怎么差,环绕效果总是不对劲,这是5.1声道系统的效果吗?不要着急,其实您离最后的成功就差一步了。让我们来配置完美的5.1声道系统吧,答案就在下面。

为了能够保证5.1声道的原汁原味,突出5.1声道系统的效果,对每一个音箱的位置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能杂乱地往电脑旁边随摆就是了,也绝对不能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摆放音箱,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法则,那是高音音箱摆在高处,低音音箱摆在低处。前方音箱以一字型排开的方式面对聆听者摆放,左右分别放置一个音箱,中置音箱放在显示器前的桌面上或显示器的顶部。前置音箱与中置音箱的高度尽可能相同,而且这三个音箱的正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或是中置音箱稍微向后一点,但其正面应与前置音箱的正面平行。前置左右两音箱之间的距离与听者的位置有关,在正常的观看位置上,音箱与听者的角度为45度。

下面笔者就以兰欣S-922SL遥控5.1声道音箱为例说一下5.1声道音箱的摆放,兰欣S-922SL共有六个音箱,其中超重低音音箱一个,卫星音箱(左前置、右前置、左后置、右后置)4个,左后置、右后置为落地式音箱设计,中置音箱一个,其具体的摆放方式如下:两个前置音箱应放在显示器的两侧,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可以随屏幕的大小而调整。最好可以使这两个前置音箱与自己成45度的夹角。而中置音箱最好放在最中央,最好在显示器上方弄个支架,让中置音箱和两个前置音箱成一直线。而两个环绕音箱则面对面放在自己的身体两侧,最好相距0.6到1米,这样比较容易获得良好的声音重放效果,不仅音色自然,而且声像定位也更好,同时声音的空间感和纵深感方面会更强烈。为了实现5.1影院的最佳音效,兰欣厂家特赠送了一附环绕支架,落地式纤细的身躯托起两个环绕音箱,亭亭玉立,极具美感。在5.1声道音箱中还有一个突出低音部分效果的重低音音箱。从理论上来说,重低音音箱的摆放位置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因为人的耳朵在这种低频的音响中是不容易分辨出其来源方向,但是一般多媒体音箱中重低音音箱所包括的低频范围可能不是那么的低;所以也许还有不少低频中较高频率的声音是从重低音音箱中发出来的。因此,我们建议可

将重低音音箱放在聆听者前方的地面上,摆放的地点越结实越好,这样可以减小共振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摆放完之后,就要进行音量的调节了,让聆听者在座位上感到每一个音箱的音量均相等。如果环绕音箱距聆听者较近,音量控制必须相应调低,不觉得吵杂,才能获得平衡的音响感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兰欣S-922SL 音箱可以用全功能遥控器来控制音量和音效,这样无论你怎样摆放你的音箱,也可以通过遥控器轻松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选择什么样的组合方案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喜好和经济实力了。不过,玩音响实际上玩的就是钱,更好的音响设备就意味着你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得到它,所以在这方面,还是要量力而为,够用就好。

实验三 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项目1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一.实验目的: 掌握手工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要点: 通过控制台电缆,利用超级终端软件对路由器进行手工初始配置。 三.实验设备: 路由器Cisco 2621一台,工作站PC 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环境 Com 口学名RS232 五.实验步骤: 1.使用控制台电缆,按图1 连接路由器Router和PC 工作站。 2.启动超级终端程序,并设置相关参数。 3.打开路由器电源,待路由器启动完毕出现“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提示后,按“回 车”键直到出现用户EXEC 模式提示符Router>。(若为新路由器或空配置的路由器,则在路由 器启动结束出现配置向导时键入“N”退回到路由器CLI提示符Router>)。 4.练习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如下: 路由器显示命令: 设置口令: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hostname 设置路由器的主机名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aaa 设置特权非加密口令为aaa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bbb 设置特权密口令为bbb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初始化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ccc 设置控制线密码为ccc router(config-line)#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virtual vty router(config-line)#login 允许登录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ddd 设置登录口令ddd router(config)# (Ctrl+z) 返回特权模式 router#exit 返回命令 六.实验总结: 1.总结如何利用超级终端控制路由器。 2.总结路由器的有关基本配置命令。 项目2 路由器的密码设置、保存与破解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密码设置与保存方法。 2.熟悉路由器的密码破解方法。 二.实验要点: 1.对路由器设置密码保证路由器的登录安全。 2.能够对Cisco 2621路由器进行密码破解。 三.实验设备: 路由器Cisco 2621一台,工作站PC 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一条。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5.1 路由器密码设置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1. 设置特权非加密口令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aaa 2.设置特权加密口令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bbb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一: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配置线、直通线、交叉线的使用 2、子网划分(地址块192.168.1.0/24) 3、路由器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4、通过超级终端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 5、路由器密码的配置 6、利用telnet登陆路由器并对其配置 7、验证并保存配置 实验设备 1、路由器1台 2、PC机4台 3、配置线(console)线1条、交叉线1条、直通线3条 实验过程分解 1、一个网段的配置 (1)目标:PC2能ping通路由器对应接口或PC1\PC0能ping通路由器对应接口 使用的命令(略) 2、两个网段的配置 (1)目标:PC0、PC1、PC2能相互ping通 (2)配置PC0、PC1、PC2网关前:PC0、PC1、PC2互ping的结果 (3)配置PC0、PC1、PC2网关后:PC0、PC1、PC2互ping的结果 实验过程 1.先向界面中添加一台router0 ,4台pc机和一台switch,先用控制线(console)连 接router0的console接口和pc0的RS232接口,用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连接router0的FastEthernet 0/1接口和pc3的FastEthernet接口,用直通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连接router0的FastEthernet 0/0接口和switch,pc1,pc2的FastEthernet接口。如图(配置钱的网络拓扑)

2.点击pc0进入Desktop的Terminal,如图 3.进入Terminal后,如图 4.点击OK进入代码,进入代码编辑界面,如图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实训报告精编WORD版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 配置实训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 实训报告 学院: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物联网1501 课程名称: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 指导老师: 实训时间: 姓名: 施海彬 学号: 完成日期: 2016年12月28星期三 一、实训目的: 通过组合本学期所学路由器与交换机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课本各章节内容,配置一个模拟的企业网,对企业网(园区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任务:

实训任务: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总公司和分公司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并架设相关的网络服务,并把它们按要求连接模拟一个企业网。 三、实训要求: 通过本实训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a) 知识要求 (1)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 (2)路由器的原理和配置。 (3)网络服务的相关配置知识。 (4)ACL b) 能力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配置并能正确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c) 素质要求 (1)能够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训内容 (1)交换机的配置。 (2)路由器的配置。

(3)网络服务的配置 (4)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五、网络架构分析 (1)组建企业网络 根据公司实际需要,搭建的企业网络应具有以下的功能,把企业网接入因特网,在总公司提供因特网的出口。 总公司办公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实际调查研究,网络适合采用三层架构,即核心交换层、汇聚层、接入层。分公司网络规模较小,可以暂 时使用最简单的交换机+路由器的接入方法。 总公司的网络中,接入层放置在各办公区,负责员工PC 机跟企业网的连接;汇聚层负责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衔接,同时负责VLAN间的通 信,核心层放置于网管中心,负责整个企业网内的核心通信,同时提供企 业网的对外出口。 总结下来一共有三点:总公司内部的网络连接、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网络连接、企业网络接入因特网 (2)企业网络的结构

制冷原理与设备指导书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指导书 郭兆均 主编 二00七年二月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可为“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专业课程进行演示性实验。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制冷(热泵)循环工作过程的理解,熟悉制冷(热泵)循环演示系统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掌握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并能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这套装置是采用玻璃作换热器的壳体,管路中有透明观察窗,因此,实验过程能让同学们清晰地观察到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面形成的二相流,使之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简图: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原理图 三、实验所用仪表、仪器设备: 1. 转子流量计 2.温度计 3.压力表 4.电压表 5 .电流表 6.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四、操作步骤: 1. 制冷循环演示的操作,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回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上,然后打开冷却水阀门,利 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把制冷系统中的四通阀调整至“热泵”位置上,再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 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实验结束后,必须先按下停止压缩机的开关,切断压缩机的供给电源,然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 1. 当系统做制冷运行时: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11121()P Q G C t t q =-+g (Kw )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22342()P Q G C t t q =-+g (Kw ) 热平衡误差为: 1221 () 100%Q Q N Q --?= ?

路由器端口映射的原理及设置方法介绍

路由器端口映射的原理及设置方法介绍 端口映射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NAT地址转换的一种,其功能就是把在公网的地址转翻译成私有地址,采用路由方式的ADSL宽带路由器拥有一个动态或固定的公网IP,ADSL直接接在HUB 或交换机上,所有的电脑共享上网。这时ADSL的外部地址只有一个,比如61.177.0.7。而内部的IP是私有地址,比如ADSL设为192.168.0.1,下面的电脑就依次设为192.168.0.2到192.168.0.254。 在宽带路由器上如何实现NAT功能呢?一般路由器可以采用虚拟服务器的设置和开放主机(DMZ Host)。虚拟服务器一般可以由用户自己按需定义提供服务的不同端口,而开放主机是针对IP 地址,取消防火墙功能,将局域网的单一IP地址直接映射到外部IP之上,而不必管端口是多少,这种方式只支持一台内部电脑。 最常用的端口映射是在网络中的服务器使用的是内部私有IP地址,但是很多网友希望能将这类服务器IP地址通过使用端口映射能够在公网上看到这些服务器,这里,我们就需要搞清楚所用服务的端口号,比如,HTTP服务是80,FTP服务则是20和21两个端口,而安仕达连锁店软件需要使用到是3个端口,默认是8088、9000、9001,通过MstarDB服务来设置,见下图。 这里我们以最常用的80端口为例,设置一个虚拟HTTP服务器,假设路由器IP地址为192.168.2.1。

第一步,在浏览器中输http://192.168.2.1,进行网络配置。 第二步,进入虚拟服务器页面设置NAT端口映射,依次填入3个端口,端口类型为TCP或者ALL,主机IP地址填写内部DB服务器所在的IP,然后保存并重新启动路由器,设置就完成了。 以后外网安仕达软件访问路由器的IP,就可以直接连接到我们定义的内部服务器上,实现了路由器内的端口映射,有2个理由需要使用这个技术(英文简称是NAT),(1)服务器直接上网容易被黑客和病毒攻击;(2)许多情况,企业需要通过路由器来支持更多的电脑一起使用因特网。 注意:NAT技术是要求服务器IP是固定的,因为NAT里面只绑定了IP,所以要求实施人员要保证服务器的IP固定,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以下几个方案: (1)关闭路由器的DHCP服务,手动设置服务器的IP (2)打开路由器的DHCP服务,通过网卡绑定的方式来将服务器地址设置为静态地址(见下图)

路由基础配置命令

路由基础配置命令UTP双绞线类型: 直通线: 交叉线: 广域网线缆连接类型: DTE: DCE: 时钟速率: 路由器的接口:(作用) 1. 广域网接口: serial 2. 内网接口: fastethernet 3. 管理接口: console (控制台) AUX(备份) 连接两个设备: 1. 物理连接 2. 逻辑连接 配置网络设备: 1. 管理属性:用户名密码描述警告 2. 协议地址:IP IPX 3. 协议策略:vlan 静态访问控制 交换机直接可以应用 路由器需要初始配置才能应用 设备启动过程: 1. 加电自检 2. 查找加载操作系统 3. 查找加载配置文件 配置网络设备方式: 1. 初始配置:console 2. 初始配置后通过interface(拥有ip地址的接口): 1)telnet 2)TFTP 3)WEB 4)网络管理工具: SNA SDM 配置直接应用到内存

登陆路由器: Router>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Router#disable /*退出特权模式 Router> Router>logout /*退出路由器 Router>exit /*退出路由器 路由器IOS帮助功能:?的三个用法 1/ 直接问号 2/ Router#cl? clear clock Router#cl 3/ Router#clock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 set Set the time and date Router#clock 问号的帮助功能:(查找路由器设置时间的命令并设置时间) Router#cl? clear clock Router#clock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 set Set the time and date Router#clock set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set ? hh:mm:ss Current Time Router#clock set 11:04:50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set 11:04:50 ? <1-31> Day of the month MONTH Month of the year Router#clock set 11:04:50 15

制冷原理及设备复习思考、练习题.doc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 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C路由器配置实例

通过在外网口配置nat基本就OK了,以下配置假设Ethernet0/0为局域网接口,Ethernet0/1为外网口。 1、配置内网接口(Ethernet0/0): [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0 [MSR20-20- Ethernet0/0]ip add 24 2、使用动态分配地址的方式为局域网中的PC分配地址 [MSR20-20]dhcp server ip-pool 1 [MSR20-20-dhcp-pool-1]network 24 [MSR20-20-dhcp-pool-1]dns-list [MSR20-20-dhcp-pool-1] gateway-list 3、配置nat [MSR20-20]nat address-group 1 公网IP 公网IP [MSR20-20]acl number 3000 [MSR20-20-acl-adv-3000]rule 0 permit ip 4、配置外网接口(Ethernet0/1) [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1 [MSR20-20- Ethernet0/1]ip add 公网IP [MSR20-20- Ethernet0/1] nat outbound 3000 address-group 1 5.加默缺省路由 [MSR20-20]route-stac 0.0.0.0 外网网关 总结: 在2020路由器下面, 配置外网口, 配置内网口, 配置acl 作nat, 一条默认路由指向电信网关. ok! Console登陆认证功能的配置 关键词:MSR;console; 一、组网需求: 要求用户从console登录时输入已配置的用户名h3c和对应的口令h3c,用户名和口令正确才能登录成功。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是两个局域网之间接帧传输数据,在O 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的任务。路由器负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接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地址。它在OSI/RM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一、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

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 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优缺点 1.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 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 安全性高; 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 节省局域网的频宽; 减少主机负担。 2.缺点 它不支持非路由协议; 安装复杂; 价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的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个互联网络中包含的各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路径情况和与它们相联系的传输费用。如果到特定的节点有一条以上路径,则基于预先确定的准则选择最优(最经济)的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情况更新来完成。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按照这一规则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

CISCO路由器入门配置手册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 第一章路由器配置基础 一、基本设置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 1.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2.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3.通过Ethernet上的TFTP服务器; 4.通过Ethernet上的TELNET程序; 5.通过Ethernet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二、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line)#; 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 路由器处于RXBOOT状态,在开机后60秒内按ctrl-break可进入此状态,这时路由器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只能进行软件升级和手工引导。 6.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进入此状态,这时可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三、设置对话过程 1.显示提示信息 2.全局参数的设置 3.接口参数的设置 4.显示结果 利用设置对话过程可以避免手工输入命令的烦琐,但它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设置,一些特殊的设置还必须通过手工输入的方式完成。

实验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上机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 班级 计科普1002 课程 名称 网络系统集成 指导教师机房 名称 (I520) 上机 日期 2012 年10 月26 日 上机项目名称实验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上机步骤及内容: 实验目的 1.使用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RIP协议、OSPF协议。掌握使用相应协议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 2.通过在路由器上使用相关的检查和排错命令学习如何维护和分析RIP协议、OSPF 协议。 3.通过RIPv1和RIPv2配置过程的不同体会两者在实际使用上的差别。 实验要求 1.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缺省路由; 2.配置RIP协议;配置OSPF协议; 3.掌握路由器接口配置,测试网络连通性; 4.理解每一步实验的作用,把实验的每一步所完成的任务详细地叙述清楚,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5.实验结束后上缴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具备两个以太网端口的路由器三台,交换机两台; 2.两台具备以太网接口的PC机,分别连接路由器的内外网口,路由器端口、PC的IP地址可自己分配和设置 3.路由器拓扑结构成环状或线性连接; 4. 实验组网图。

图实验组网图 实验内容 1.完成路由器的基本端口配置,静态路由,缺省路由配置; 2.RIPv2协议配置; 3. OSPF协议配置; 4.通过在路由器上使用相关的检查和排错命令学习如何维护和分析RIP协议、OSPF 协议。 实验步骤 1.作路由器的端口IP地址配置,代码如下: 路由器r1 [H3C]sysname r1 [r1]int e0/1 [r1-Ethernet0/1]ip add 24 [r1-Ethernet0/1] %Oct 28 16:55:42:805 2012 r1 IFNET/4/UPDOWN: Line protocol on the interface Ethernet0/1 is UP [r1-Ethernet0/1]int e0/0 [r1-Ethernet0/0]ip add 24 路由器r2 [H3C]sysname r2 [r2]int e0/1 [r2-Ethernet0/1]ip add 24 [r2-Ethernet0/1] %Oct 28 16:40:33:465 2012 r2 IFNET/4/UPDOWN: Line protocol on the interface Ethernet0/1 is UP [r2-Ethernet0/1]int e0/0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_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 目的: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 实验步骤: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 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 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 switchsport) 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 实验最终结果: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SW 0: Switch>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 SW 1: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 SW 2: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路由基础知识

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多少年来,路由器的发展有起有伏。90年代中期,传统路由器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ATM交换机取而代之,成为IP 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变成了配角。进入90年代末期,Internet规模进一步扩大,流量每半年翻一番,ATM网又成为瓶颈,路由器东山再起,Gbps路由交换机在1997年面世后,人们又开始以Gbps路由交换机取代A TM交换机,架构以路由器为核心的骨干网。 2》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是两个局域网之间接帧传输数据,在O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的任务。路由器负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接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地址。 一、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 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优缺点 1.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 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 安全性高; 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 节省局域网的频宽; 减少主机负担。 2.缺点 它不支持非路由协议; 安装复杂; 价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的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个互联网络中包含的各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路径情况和与它们相联系的传输费用。如果到特定的节点有一条以上路径,则基于预先确定的准则选择最优(最经济)的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情况更新来完成。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按照这一规则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包装成原有形式。 (4)多协议的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

《制冷原理与设备》期末复试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3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36.在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7.经过节流机构的高压冷凝液全部降压变为蒸发器所需的低压冷凝液。 (×)

第7章路由器的原理及配置讲义

第7章路由器的原理及配置 本章要点: ?7.1 路由器的概念 ?7.2 路由器的工作 ?7.3 路由器的配置 ?7.4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7.5 路由器动态协议配置 ?7.6 DHCP的功能及配置 ?7.7 IP访问控制列表的功能及配置 7.1 路由器的概念 7.1.1 基本概念 作为网络层的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与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相比,其具有一些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所没有的重要功能。它能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连,在物理上拓展了网络的规模;实现网络的逻辑划分;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同时,还可以实现其他一些重要的网络功能,如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优先级服务和负载平衡等。 图7-1 路由器 路由器常用的权值包括: (1)带宽

(2)延迟 (3)负载 (4)可靠性 (5)跳数 (6)花费 2.分组转发 对于一台路由器,其分组转发的任务即是在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路由表所提供的最佳路径的信息,将其转发给下一跳的路由器、目的端口或是缺省路由器。 缺省路由也称为缺省网关,它是与主机在同一个子网中的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 图7-3 主机的缺省路由 ※重点提示:路由器必须具备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两个基本功能。路由选择让路由器知道如何将数据分组转发到目的主机,沿着哪一条路径进行转发。分组转是沿着路由选择所确定最佳路由,将分组从源主机通过若干个路由器发送到目的主机。这两个功能共同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传送。 7.1.3 路由器的结构 1.中央处理器(CPU)

2.只读内存(ROM) 3.随机存储器RAM 4.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AM 5.闪存flash 6.接口 (1)局域网接口 (2)广域网接口 (3)配置接口 图7-5 路由器硬件结构 7.2 路由器的工作 7.2.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连接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性。已知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即是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通过路由选择获得将该数据包转发到目的端口的路径,并沿着这个路径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一跳一跳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发送到目的主机。 图7-6 路由器工作原理图 7.2.2 路由表 路由器通过对路由表的查询来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路由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

C路由器配置实例

C路由器配置实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通过在外网口配置nat基本就OK了,以下配置假设Ethernet0/0为局域网接口,Ethernet0/1为外网口。 1、配置内网接口(Ethernet0/0): [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0 [MSR20-20- Ethernet0/0]ip add 24 2、使用动态分配地址的方式为局域网中的PC分配地址 [MSR20-20]dhcp server ip-pool 1 [MSR20-20-dhcp-pool-1]network 24 [MSR20-20-dhcp-pool-1]dns-list [MSR20-20-dhcp-pool-1] gateway-list 3、配置nat [MSR20-20]nat address-group 1 公网IP 公网IP [MSR20-20]acl number 3000 [MSR20-20-acl-adv-3000]rule 0 permit ip 4、配置外网接口(Ethernet0/1) [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1 [MSR20-20- Ethernet0/1]ip add 公网IP [MSR20-20- Ethernet0/1] nat outbound 3000 address-group 1 5.加默缺省路由 [MSR20-20]route-stac 0.0.0.0 外网网关 总结: 在2020路由器下面, 配置外网口, 配置内网口, 配置acl 作nat, 一条默认路由指向电信网关. ok! Console登陆认证功能的配置 关键词:MSR;console; 一、组网需求: 要求用户从console登录时输入已配置的用户名h3c和对应的口令h3c,用户名和口令正确才能登录成功。

制冷原理与设备吴业正第二版复习大全B

制冷原理与设备练习题 一、填空 1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空调工程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进行控制。 3、相变: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发生相变时的吸热效应进行制冷的方法。 4、(1)制冷剂的分子量越小汽化潜热越大 (2)压力越高汽化潜热越小,当达到临界压力时,汽化潜热为零 5、吸附制冷系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6、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7、空气制冷机是以空气为工质,利用压缩空气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并对外作功,从而获得低温气流来制取冷量。 8、涡流管制冷是将高压气体沿切向引入管子内形成涡流,并分成冷热两股气流。 9、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 10、单位质量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容积制冷量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m3制冷剂蒸汽(以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12、单位理论功是指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制冷剂所消耗的机械功。 13、单位冷凝负荷是指压缩机每输送1㎏制冷剂在冷凝器等压冷却冷凝时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14、液体过冷的目的是减少节流后湿饱和蒸汽的干度 15、液体过冷的形式有再冷却器、冷凝器、回热器等。 16、冷凝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17、蒸汽过热的形式有蒸发器内过热、回气管道过热、封闭式压缩机内电机过热、回热器过热 18、过热分为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 19、在蒸发器内过热为有效过热,其他形式的过热为无效过热。 20、回热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过冷,又能使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过热。 21、制冷量是指制冷循环在单位时间内制冷剂从被冷却系统中吸收的热量。 22、不凝性气体积存于冷凝器或储液器的上部 23、若传热温差过小,则所需的传热面积也大。若传热温差过大,则压力比增大, 24、蒸发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和实际操作工况的变化引起的。 25、冷凝温度的变化主要有地区的不同及季节的变化及冷却方式的不同等原因引起的 26、CO2跨临界循环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及热泵热水器() 27、混合制冷剂分为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 28、劳伦兹循环由两个等熵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等压变温过程组成。29、29、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工作介质,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系统中的传热介质。 30、某制冷剂的分子式为其代号为 31、制冷剂环境影响指标ODP以R11为基准,GWP以CO2为基准, 32、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为有限溶解和完全溶解。 33、要求制冷剂和润滑油良好的绝缘性 34、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系统需要用载冷剂传送冷量。 35、载冷剂是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