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论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资料

最新浅论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资料
最新浅论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资料

浅论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摘要:近年,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民众伤亡人数每年都在递增。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等,对提高大学生急救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现场急救意外事故

近年,地震、海啸、火灾、洪水、甲流等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出现,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层出不穷,现场施救在社会发展纷繁复杂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为了维持受害者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就必须对伤者实施现场急救,但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内,严重创伤病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分钟内,故意外伤害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掌握紧急救助技能对自救或对他人实施救助非常重要,如果施救及时准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有限,使得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经常会手足无措,从而错失很多自救或施救于人的良机,而使事故向恶性方向延展下去,其后果也是令人悲痛不已。随着近年来大学生意外事故频率的增加,加强对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至关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急救意识淡薄。

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在急救知识宣传上形式单一单调,普及工作不到位。大学里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宣传展板形式,宣传没有成为常态化。偶有大型的宣传都是在“大难”来临时或之后(非典、甲流、地震、火灾、意外伤害等)才开始陆陆续续映入人们的眼帘。各高校现普遍以冬日防火等为契机搞一些讲座、演练等形式的宣传活动,或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传授一些意外身体伤害的急救措施为主要的急救知识宣传渠道,但均涉及范围狭隘,学习知识有限,缺乏专业、正规指导和训练,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相当匮乏,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有效的实施自救和施救于他人,在施救现场,大家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处之,急救意识相当淡薄。

2、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出现“想学无门”局面。

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都比较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自救或对他人进行施救。但是,当前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渠道有限,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体,大学里面很少有相关知识的教学,专业的指导老师也少之甚少,更不要谈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器械,使大学生想去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因为缺乏这样的渠道而无处可学。

二、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措施

1、通过校园网络电视播放《意外伤害与急救》系列卫生科学教育片并且内容定期更换,组织学生和教职工观看学习,并在观看完成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2、通过学校开设网站设立大学生急救知识教育网页,网页内附有急救措施及技术的操作短片。短片主要包括全面、系统地介绍疾病和意外伤害等的急救知识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设相应的网上对话栏目,为大学生就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和医务室校医协调由医务室专人负责)。

3、为将急救知识教育普及到校园每一位学生,学校可以将急救知识教育片进行拷贝,下发各个院系。各院系通知各个班级进行拷贝,保证每个班都可以看到教育片。班级可组织分寝室观看或者集体观看。观看完之后各班自行组织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讨论急救相关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并搜集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其他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问题。将学习效果和所搜集的问题向学院反馈,学院尽快给予评价并对所搜集的疑问进行解答。

4、举办急救知识方面的展览。定期出急救知识专栏、图片展,将其分为疾病、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几个大的版块,内容定期更新。利用周末、节假日或主题日将急救知识专题专版放在餐厅前、体育场、实训中心等处展出,让同学们在这些时段内能够更加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动期间还可以给大学生发放急救知识手册等措施来宣传急救知识和提高大学生的急救能力。

5、组织急救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开展常用急救知识竞赛,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每学期培训完之后组织一次大学

生急救知识竞赛和急救技能操作比武,在集中培训完之后竞赛活动之前发给志愿者或有兴趣参加本次竞赛活动的学生关于急救知识的文字材料、真人模拟教育片等,同时校医务室提供所需器械并指派专人现场指导,进行大概一周的强化培训,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集中练习。从志愿者和兴趣爱好者中选出一定比例的选手进行分组参加比赛。在人流量较多且比较宽敞的场地进行竞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和技能操作的三轮竞赛,由学校卫生所得老师和教务处、学生处领导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与奖等。竞赛的效果一是巩固培训知识、加强技能掌握,同时对围观的学生也起到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对急救知识的普及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他们对获取急救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拥有思想活跃、文化层次较高的优势,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仅可以使他们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实现自救,还可以在必要时候挽救、救助他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大学生一批一批地培养出来走向社会,传播更多的急救知识,并带动社会各类人群熟练掌握急救技巧技能,“滚雪球”式的效应会将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彭晓青.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探讨[J].科技信息,2009(34).

应急救护培训心得

应急救护培训心得 学校为了给我们普及急救知识,邀请了济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 师们为我们开展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的参 加了这个活动,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他以简单易 懂的语言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救护原理及 技术手段,同时介绍了急救的原则、目的、程序、自我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培训老师告诉我们必须要知道生命要素—循环体征,它主要包括心跳、呼吸和意识。 我们必须要知道成人、儿童正常的心跳速率和呼吸速率,还要懂得通过观察人的眼睛 和手脚俩判断伤者的状况。进入现场必须要做的四件事:评估现场、保障安全、紧急 呼救、实施救护。在救护过程中要坚持“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我们还应该记住“急救不喘气的,优先大出血的,堵住胸漏气的”!与生命赛跑我们需要勇气和智慧。只有正确地把握救护时间,我们才能赢得更多宝贵的生命!此外,医师还主要给我 们介绍了心肺复苏(CPR)和创伤救护五项技能。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程序:①评估 环境;②救护员体位;③判断意识;④高声呼救;⑤翻转体位;⑥判断呼吸心跳;⑦ 胸外按压:每吹两次气,按压30次胸廓,循环操作直至呼吸心跳恢复;⑧打开气道; ⑨人工呼吸;⑩复原体位。五项技能: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背部叩击法;止血,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加垫屈膝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包扎,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最后,培训医师指导我们进行心肺复苏和包扎的训练,通过教授的指导,我们对CPR和包扎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基本掌握了一点救护技术。为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我们还跟随红十 字会的老师们在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练心肺复苏。 关于这次急救培训,我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 来就会手忙脚乱,看起来很容易,但我们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总会忘记很多要点。最后,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大家都学会了初级急救技能,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核。 通过这次急救培训,大家掌握了基本急救、自救、互救的技能知识和关键性的初级救 助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在面对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相信今后我们 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我们一定会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对伤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信在紧急时刻这些知识能够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本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 好的机会,它让我们对紧急救护有了一定的了解,更让我们对医生充满了敬佩。紧急 救护就是与时间赛跑,短短的几分钟却决定了一个生命的消失与否。而我们绝不能放 弃这微小的机会。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这节课我学到的不仅是星点的救护知识,更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庄严。

常见急救知识培训

M edical E stablishment 常见急救知识培训PPT

1Common first aid, including Get an electric shock first-aid Fractures in first aid Burns first aid Heat stroke first aid Drowning emergency Other wounded Common first aid knowledge 2 43目录 CONTENTS 56 触电急救骨折急救烫伤急救中暑急救 溺水急救其他急救

1 触电急救 人体接触220V或380V的电,都有自救的可能。1千伏及其以上的电压等级的电,对人体会有严重的伤害,人体没有自救的可能。

?触电 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 可自救 人体接触220V或380V的电,都有自救的可能。 不可自救 1千伏及其以上的电压等级的电,对人体会有严重 的伤害,人体没有自救的可能。

?脱离电源 首先要使伤者脱离电源 1、拉开电源开关,或切断电源。 2、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 注意:确定伤者及周围无带电体,以20米为宜 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复苏存活的可能性微小。

?神志判断 口诀 拍案(按)叫好拍:拍肩 案(按):按压人中叫:呼叫 好:摆好体位

救护知识普及教学大纲(新)

关注健康敬仰生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5号)文件精神“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支持红十字会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及交通运输、矿山、建筑、电力等行业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 当前社会灾害频发、紧急事故不断,各种意外伤害——地震、火灾、车祸、溺水、触电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灾害发生时,如何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从而提高伤者的生存几率正是应急救护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 打个比方,人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其成活率在50%(溺水、触电的心肺复苏成活率已达到70%以上),6分钟后降低到4%,8分钟之后几乎失去了救援意义。成都市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一般为12分钟,因此当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时,在最佳的急救时间内,现场主要的处理人即“第一目击者”也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对伤者提供现场救护的人,这种现场

救护称为院前救护又叫院外救护。再比如,意外伤害中,骨折,尤其时颈椎、腰椎骨折后若搬运不当,将造成终身瘫痪;人体出血量超过800—1600毫升时,生命就有危险,同样的,利用“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是挽救生命的最佳途径。 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3000万人次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需要现场救护和转送,如果只依靠医院和医生,当救护车到来时,往往会使处在生死边缘的伤病员在等待中错失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因此,现代救护理论认为,在事发现场,利用广泛的经过专业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可以有效的减轻伤残,挽救生命。而事实上,学习救护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只需要16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部分基本知识普及仅需要120—150分钟)。 学会和掌握现代救护技能,可以为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单位和企业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请,关爱健康,敬仰生命。 教学内容 项目一: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理念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1 了解最基础简单得急救知识(心肺脑复苏) 2 处理野外常见得意外情况(创伤/出血/溺水/高空坠落/烧烫伤/冻伤/高原病等) [慨述] 1心肺脑复苏:即针对呼吸与循环骤停所采取得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得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得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得自主搏动。更重要得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得恢复。 2 早期复苏得重要性: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复苏效果好,有效复苏得时间虽然仅有分秒之差却显著影响复苏效果 [步骤] 1 初期复苏:主要任务就是迅速有效得恢复生命器官(特别就是心脏与脑得血液灌流与缺氧)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有效得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得人工循环 1 迅速判断意识情况 2 呼救 3放置于仰卧位 4通畅气道(亨利斯手法) 5判断有无呼吸,行人工呼吸 6判断有无心跳,行心脏按压(体位、部位、*作方法、并发症、有效按压得指标、心前区捶击) 一人工呼吸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a:以耳靠近病人得鼻与口,以听或感觉就是否有气流(也可观察棉花或纸条) b:观察病人得胸廓就是否有起伏 判断呼吸就是否停止 清除呼吸道内得异物或分泌物,利用托下颌或将头部后仰可消除舌后缀引起得气道梗阻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二心脏按压 外伤后如何止血 正常男性总血量约占体重得8%,女性约占7、5%。外伤时失血量达总血量得20%,可出现头昏,乏力,颜面苍白,口干,四肢发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急剧下降以至测不到。失学量达到40%有生命危险,能迅速止血意义重大。 [分类] 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 内出血:血液从破裂得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得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得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 1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得动脉出血得急救。用手指或掌把出血得血管上端(即出血得近心端)用力压向下面得骨骼,阻断血液来源以达到暂时止血得目得。不同得出血部位,应选择不同得指压点。 A头顶及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脉。如双侧出血,可同时压迫双侧颞浅动脉 B 颜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凹陷处,将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 C 头颈部出血:气管外侧,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前源,用拇指按压颈总动脉,余四指放于颈后部,把血管用力压于颈椎上。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D上臂下部,前臂及手出血:压迫上臂内侧肱动脉于肱骨上 E 手掌及手指出血:双拇指分别压迫腕横纹上内侧与外侧。自救时,可用健侧手握紧伤侧手腕 F在腹股沟中下1/3处,将鼓动脉压在股骨上 H 足部出血:用双拇指分别压迫足中部近脚腕处与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得动脉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打造“健康镇江”三大工程之一。现介绍常用“十大急救”。 一心肺复苏(CPR) 【病例介绍】李某,男31岁,某学校电工,工作中不慎遭电击倒地后心跳呼吸骤停,该校老师立即对其就地进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并随即送本院救治,经抢救12分钟心跳呼吸恢复,5小时后神志清醒,治疗两周痊愈出院。 该病人因电击伤后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表现为“假死状态”。急救的关键是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不能等待专业人员。该病人之所以抢救成功,是由于事故发生后,该校老师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立即进行了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为医院进一步抢救奠定了基础。下面介绍关于心肺复苏的方法。 1、如何判断心跳呼吸已停止?任何一种原因(常见原因有:心脏疾病、各种中毒、意外伤害等)导致突然意识丧失,没有呼吸,面色苍白等就是心跳呼吸已停止的征象。 2、如何进行心脏挤压?立即将病人就地仰卧,解开衣领。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紧贴病人胸骨(胸前正中一块骨)中下1/3处,右手重叠交叉左手手背上,用上半身重力垂直下压5cm。要求:肘关节不能屈曲,用力勿过猛,防止肋骨骨折。每分钟100次。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 面色改善视为有效。 3、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首先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后仰,同时必须用手予以清除口腔、咽喉部有呕吐物、血液、痰液等后,方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捏住病人鼻,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吹入病人口内,此时应见病人胸部抬高,视为有效,吹气完毕,放松左手,反复进行。 (具体见图解) 通过上述方法可迅速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保证心脏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因为心跳呼吸停止在4分钟内抢救时成功率可达30-50%,4---6分钟抢救成功率为10%;6--10分钟存活率仅1%;10分钟以上存活率几乎为0。所以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

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书方案

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书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新的生活模式结构下,在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愈来愈屡见不鲜,为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提高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刻不容缓。 二、活动内容 由××市红十字会派老师进行急救知识的PPT演讲和介绍,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外,另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对模特(由××市红十字会提供)进行现场模拟急救,并接受老师在旁的精心指导,从而加强亲身体验,进一步保证急救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三、主办单位 ××市红十字会,苏州科技学院红十字协会,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主办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苏州科技学院各学院青协分会协办

四、活动对象 针对我校全体大学生,以自愿报名方式,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分班进行教学培训。 五、活动时间 x月x日起至x月x日 六、活动地点 校内某一多媒体教室 七、前期准备 1、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的宣传,进行报名工作; 2、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班,其中x月x日所开设的班共20名学员参与,其余学员平均分成三个班,于x月x日、x日和x日;

3、通知报名的同学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班的时间与地点; 4、借某一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 5、同××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确保活动按时、顺利地开展。 八、时间安排 1、x月x日至x月x日,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宣传和报名工作; 2、x月x日至x月x日,进行报名情况的统计与反馈; 3、x月x日至x日,与××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双方进行活动时间和地点的确认; 4、x月x日起,每周开一次培训班,于周三下午13:00~17:00进行为时3~4小时的急救知识培训,x月内共开设四次班;

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 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对某高校679 名在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差别较大,一年级知晓率为32.18%,二年级知效率为80.1%,三年级知晓率为90.3%。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 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关键词] 急救知识学生 由于各种临床急症和意外事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危急性, 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公民的急救水平是衡量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很多研究和事实也表明, 具备必要的灾害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学校与社会交流日益密切, 校园内外的大学生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另外, 青年学生喜爱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 也容易产生身体伤害。因此, 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操作和现场急救的知识技能水平, 不但十分必要, 而且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为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认知途径,以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水平,特作此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抽取我院非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全日制大学生679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289(4 2.6%)人,二年级246(36.2%)人,三年级144(21.2%)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247(36.4%)人,女生432(6 3.6%)人。 1.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关于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相关经验,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并经过预调查检验与修改,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②急救知识来源的途径,包括科普宣传媒体听他人讲述及其他途径③急救知识: 触电时现场急救方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溺水者现场处理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脊柱骨折患者正确的搬运方法、预防中暑的措施、燃气中毒首要的处理措施、四肢骨折时用夹板固定的正确方法、止血带止血时连续阻断血流不得超过的时间、伤口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污染的现场处理、被犬咬伤后最重要的处理方法以及火焰烧伤时理想的自救方法;④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是否必要。5急救知识普及方法的选择,包括理论与模拟训练并重、加大宣传及开设选修课。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完成对大学生急救技能现状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发卷,学生不记名答卷,时间20min,当场收回问卷。发放问卷712份,回收685份, 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为99.1%。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摘要】据了解,由于急救知识的普遍缺乏,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这也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关键词】公众;急救知识;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2]。 1 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 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3]。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1]。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外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 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 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1961年Safar更进一步将CPR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4]。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证实,在普及CPR知识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由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的有效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由医生进行CPR的有效率仅为5·28%,充分证实了“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有效CPR的重要性[3]。 急救培训在欧美、日韩等国家都得到了积极地推行。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发生在院外的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患者中, 95%来不及到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资料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两个目的] 1 了解最基础简单的急救知识(心肺脑复苏) 2 处理野外常见的意外情况(创伤/出血/溺水/高空坠落/烧烫伤/冻伤/高原病等) [慨述] 1 心肺脑复苏: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 的恢复。 2 早期复苏的重要性: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复苏效果好,有效复苏的时间虽然仅有 分秒之差却显著影响复苏效果 [步骤] 1 初期复苏: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缺氧)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有效的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1 迅速判断意识情况 2 呼救 3 放置于仰卧位 4 通畅气道(亨利斯手法) 5 判断有无呼吸,行人工呼吸 6 判断有无心跳,行心脏按压(体位、部位、*作方法、并发症、有效按压的指标、心 前区捶击) 一人工呼吸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a:以耳靠近病人的鼻和口,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也可观察棉花或纸条)

b:观察病人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利用托下颌或将头部后仰可消除舌后缀引起的气道梗阻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二心脏按压 外伤后如何止血 正常男性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7.5%。外伤时失血量达总血量的20%,可出现头昏,乏力,颜面苍白,口干,四肢发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急剧下降以至测不到。失学量达到40%有生命危险,能迅速止血意义重大。 [分类] 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 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的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 1 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的急救。用手指或掌把出血的血管上端(即出血的近心端)用力压向下面的骨骼,阻断血液来源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不同的出血部位, 应选择不同的指压点。 A 头顶及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脉。如双侧出血,可同时 压迫双侧颞浅动脉 B 颜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凹陷处,将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 C 头颈部出血:气管外侧,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前源,用拇指按压颈总动脉,余四指放于颈后部,把血管用力压于颈椎上。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心脏 骤停。

急救常识培训内容

急救常识培训 人工呼吸 1、人工呼吸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进行口对鼻呼吸。如果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胸外心脏按摩。 3、人工呼吸必须进行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并继续间断进行才能有效。 胸外心脏按摩 1、胸外心脏按摩是借压迫胸壁使心脏受挤压而排血的方法。 2、如果人体出现意外伤害和疾病,如触电、溺水、外伤、出血、过敏反应、心脏病等,心脏停止跳动,各器官就会缺血坏死。大脑缺血超过6-8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细胞死亡。此时一旦发现病人昏迷、苍白、无脉跳及心跳,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3、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时病人应仰卧,背部最好垫以硬板,操作者位于一侧,双臂伸直,两手掌放平重叠,用手掌跟部(并借用自身重量)按压病人胸正中下部,成人每次按压宜使胸壁下降3-4厘米,才能排血。按压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一般成人按压频率60次/分为宜。人工胸外心脏按摩常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4、人工胸外心脏按摩的有效指标是:能在颈部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部位摸到脉搏;听诊血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紫绀减轻;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酒精中毒 1、醉酒轻者头晕、头痛、醉话连篇、行走不稳,严重者呕吐、流涕、苦笑无常、昏睡不醒,甚至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这些都是酒精中毒的表现。有酒瘾的人容易成为慢性中毒者,经常酒醉的人容易造成肝硬化。 2、轻度中毒者眼部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头痛、欣快兴奋、言语增多。应让其喝些醋水(将食醋加入温开水)或吃些新鲜水果(如西瓜、萝卜等)。

关于大学生急救知识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急救知识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的学生。因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及时的、有效的急救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了了解本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故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如实地回答下列问题。我们保证您所填写的信息只用于学术,决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在此我们向您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1. 请填写您的院系,年级和专业:[填空题] 2. 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5. 您的急救知识来源于:[单选题] [必答题] A书籍B网络、电视 C课堂D亲人朋友E其他 6. 您了解常用的急救知识吗:[单选题] [必答题] A非常了解B一般了解C了解很少 7. 您认为自身来讲是否需要了解急救知识:[单选题] [必答题] A需要B不需要 C无所谓 8. 您接受过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吗?[单选题] [必答题] A接受过很多次B接受过一两次C从未接受过 9. 如果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您会用急救方法进行救援吗?[单选题] [必答题] A会 B会一点 C不会 10. 若在学校开设急救知识培训课程您是否同意[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11. 您认为心脏骤停后几分钟内为急救的黄金阶段:[单选题] [必答题] A3分钟B4分钟C5分钟 D 6分钟E7分钟 12. 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单选题] [必答题] A心前区 B胸骨中上1/3 C胸骨中下1/3

13. 单人做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频率比是:[单选题] [必答题] A30:2 B15:2 C30:1 14. 关节扭伤后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扭伤后立即用热水敷 B尽快找人用按摩牵扯等方法舒筋活络C冰敷患处后,将患腿抬高,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包扎 15. 被猫狗咬伤后,如何处理伤口:[单选题] [必答题] A涂抹药膏后包扎伤口,送往医院注射疫苗B冲洗伤口,擦碘酒后包扎,送往医院注射疫苗C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挤出伤口中的污血,送往医院注射疫苗 16. 卡到鱼刺时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大口吃饭将其咽下B喝醋让鱼刺软化 C若鱼刺在可视范围,可让人掏挖,不在可视范围则应立即前往医院 17. 皮肤被烫伤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患处涂抹牙膏B患处涂抹酱油C用纱布包扎患处 D用冷水冲洗烧伤皮肤,如果烧伤严重,消毒处理后,用干净的布等简要包扎以防止感染 18. 如果流鼻血并且血流不止该如何处理? [多选题] [必答题] A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B 患者流鼻血时,应使其头上仰,并用纸巾或棉布塞住鼻孔,阻止鼻血流出 C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D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9.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怎么做:[单选题] [必答题] A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使其清醒 B先控水,胸外心脏按压并人工呼吸 C不断拍背,使其将水吐出 20. 如果不慎吞了异物该如何处理? [多选题] [必答题] 误吞了钱币、纽扣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应干呕直至异物从胃吐出 B误吞了钱币、纽扣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一般均能通过肠道排出。可多吃些韭菜之类的高纤维蔬菜,促进其排出 C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多吃一些润肠胃的东西以便异物排除 D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则很危险,但决不可惊慌

公众急救知识技能问卷调查精修订

公众急救知识技能问卷 调查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当家人发生急性心梗,下列处理行为不适宜的是() A.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B.先将患者搬到安全的地方 C.帮助病人嚼服阿司匹林药物 2.遇到非严重烧伤烫伤情况,在脱离热源之后,应立刻() A、用冷清水冲洗 B、涂抹手头现有的药或清凉膏 C、挑开水泡,防止留疤 3.鼻子出血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是() A.把头抬高,以免鼻血流出。 B.用纸巾堵住鼻孔。 C.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 4.打球、跑步时扭伤关节,最佳应急处理措施是() A.用热毛巾敷。 B.贴膏药。 C.用冷水敷。 5.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鱼刺、竹签、鸡骨、鸭骨等鲠住咽喉时,应该() A.大口吞咽饭团,把鱼刺压到胃内。 B.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C.他人用手拍背。 6.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伤后,下列行为不合理的是() A、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时间不低于15分钟。 B、然后用酒精反复消毒,最后涂上碘酒。 D.伤口尽量要求止血、包扎、缝合。 7.高血压或脑溢血病人发病昏迷后,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让病人仰卧。 B.让病人侧卧。 C.先给病人进水。 8.癫痫病人发病时,不应该() A.固定住住其胳膊、腿。 B.将其挪到安全的地方。 C.让患者保持右侧卧位,以防窒息。 9.中暑后最佳急救方法是() A.自行服食退烧药(如普拿疼、阿斯匹灵等) B.体表擦拭酒精。 C.吹电扇。 10.有人溺水后,应采取的急救方法是() A.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B.倒挂患者,来控水。 C.应对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者,进行心肺复苏。 11.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必要吗? A.必要 B.不必要 12.您的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患有易突发的病症(例如心脏不好可能会心肌梗塞) A.有 B.没有 C.可能有,但我不知道 13.您的年龄段? A.小学生

急救知识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讲座 急救现场处理概念 急救现场处理,也叫现场抢救或入院前急救。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急重病人在未至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和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应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怎样正确地判断伤势轻重 观察意识是否清楚,脉搏、心跳如何,有否大出血,观察受伤部位、脸部、手脚是否灵活,等等。无论哪一部位,发现危险征象,马上叫救护车。 生命体征的观察法 生命体征即:意识、呼吸、脉搏。一旦遇到重症病人,首先应作检查。急救处置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病情的变化,所以必须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可以用大声呼喊病人,敲打病人脸颊或拧病人手脚等来检查。当病人失去意识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谨防窒息。 怎样检查病人有否呼吸 怎样正确地检查病有有否呼吸,首先可以观察胸壁有否上下起伏活动,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体察有否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餐巾纸放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看看餐巾纸有否晃动。以上方法检查,如无迹象的话,可以初步判定呼吸已经停止,必须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 检查脉搏 只要将手指按在表浅动脉上方的皮肤上就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也可以将耳贴在心脏部位直接听心音。正常脉搏1分钟60,80次。发现意识消失、心跳停止时,要立即施行心脏挤压。其方法是:取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术者用右手(善使左手也可用左手)手掌压在该手手背上,保持肘臂垂直向脊柱方向进行挤压。用力不宜过大,以每次挤压使胸骨下陷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篇一: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和技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自我保护的随身武器,也是教师见义勇为的保障。 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我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三大类: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我校学生结构特点:我校XX年在校生1600余人,20xx年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占70%多。幼儿教育专业有一门专业课------幼儿卫生保健,其中第五章内容为幼儿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讲这部分内容,五课时结束。所以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急救基本知识基础。

1、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些知识;培训的重点是音乐、美术、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培训形式:急救知识讲座,适时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 培训课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培训一课时,相当于复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培训三课时。 培训教师: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代萍(学校校医) 2、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实际操作技能练习为主,同时复习理论知识。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 培训形式: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实际操作。 培训课时:四课时。

培训教师:段老师(郑州市红十字会负责急救知识传播) 郑州二院、九院的专业急救大夫 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急救队队员) 代萍(学校校医) 3、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外实习,不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培训对象采用抽查的方式,需要参加培训的同学可以穿插到一、二年级的培训当中。 4、近几年,我校在郑州市职业教研室主办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联系了郑州市职业教研室的陈平主任,正计划把急救技能列为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如果急救列为比赛项目,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热情。 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 110报警电话。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 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楚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拨打122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交通警察 5.需要医疗急救服务时,怎么办??发现人员伤到达现场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书.doc

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新的生活模式结构下,在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愈来愈屡见不鲜,为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提高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刻不容缓。 二、活动内容 由苏州市红十字会派老师进行急救知识的PPT演讲和介绍,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外,另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对模特(由苏州市红十字会提供)进行现场模拟急救,并接受老师在旁的精心指导,从而加强亲身体验,进一步保证急救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三、主办单位 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科技学院红十字协会,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主办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苏州科技学院各学院青协分会协办 四、活动对象 针对我校全体大学生,以自愿报名方式,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分班进行教学培训。 五、活动时间

月1日起至月29日 六、活动地点 校内某一多媒体教室 七、前期准备 1、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的宣传,进行报名工作; 2、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班,其中月1日所开设的班共20名学员参与,其余学员平均分成三个班,于月8日、15日和22日; 3、通知报名的同学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班的时间与地点; 4、借某一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 5、同苏州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确保活动按时、顺利地开展。 八、时间安排 1、11月22日至11月26日,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宣传和报名工作; 2、11月27日至11月28日,进行报名情况的统计与反馈; 3、11月29日至30日,与苏州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双方进行活动时间和地点的确认; 4、月1日起,每周开一次培训班,于周三下午13:00~17:00进行为时3~4小时的急救知识培训,月内共开设四次班; 5、月29日下午13:30,进行所有学员的结业仪式,颁发由校青协认证的结业证书,并对评选产生的20%的优秀学员进行颁奖。最后,由活动方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九、宣传和招募方式

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1.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学历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 1.2调查方法 本文笔者共同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选择12 名校医院医护人员为本次问卷调查者,负责发放及回收问卷。12 名医生护士分成6组,于2016年3月7日(周一)11 : 30?12 : 30在我校3 个学生食堂共6 个出口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 份, 回收1200 份。 问卷内容包括急救基础知识及技能、急救培训意愿、心肺复苏等方面,共16 个问题,具体包括本市急救电话、我校校医院急诊电 话、大学生作为现场目击者时的急救反应、急救知识的获取途径、既往是否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参加急救培训的意愿、掌握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必要性、心肺复苏的自我评价、急救知识缺乏的原因自我分析以及按照20 1 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 指南》中的具体心肺复苏要求设计的8 个专业问题。 1.3问卷结果汇总及数据录入 本文笔者共同进行了问卷结果分析,剔除不合格问卷15 份,包括空白问卷、乱填问卷、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问卷。有效问卷

1185 份,有效率为98.8%。双人核对进行有效问卷数据录入,录 入结束后按照20%比例进行数据抽查,抽查正确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 示,组间比较采用X 2检验,以P 0.05 );但与学生心肺复苏自我测评比较,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73.883,P 3.2对策及建议 要改变当前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匮乏的现状,提高高校安全事故处理水平,需要建立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高校急救体系。全面统筹高校与社会医疗体系力量,充分发挥校医院的职能,调动志愿者团体与大学生的积极性,推动高校急救事业发展。 3.2.1 学校重视急救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大学安全是大学 办学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基地,除了 教书育人,保障大学生校园安全也是极其重要的。创建平安校园, 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必须加强高校急诊急救工作 [11] 。 张海涛等[12] 指出,建立和获得有效的信息交流在急诊急救 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数据库。我 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博士研 究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在学生出现安全意外 时,能及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对于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