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氯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

余氯的作用:保持持续杀菌,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的危害: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危害;2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3引起皮肤干燥,丘疹,粉刺;4作为生产酒的原料,起不良作用。

余氯的出厂水中限值:4mg/l;出厂水中余量:大于等于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大于等于l

余氯的种类:游离型余氯(HCLO,CIO-,CL2);化合型余氯(NH2CL,NHCL2,NCI3)

余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原理:在ph值小于的酸性溶液里,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蒽式化合物,再与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标准色列目视比色。

邻联甲苯胺的检测限:l余氯

铬的生理意义:适量的三价铬对生物体有益,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缺三价铬导致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六价铬的毒性:对人的致死剂量是克,水中六价铬的致死剂量超过l 就会中毒

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铬不得超过l

六价铬的测定方法:二苯羰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六价铬采样的注意事项:测定六价铬时,ph应用NAOH调节至8左右,防止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

测定总铬的方法:用酸性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多余的高锰酸钾用乙醇消除,六价铬再与二苯羰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比色。

化学需氧量(C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相当于氧的量。Mg/l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类和II类水质的CODCr(mg/L)为≤15,III类为≤20,IV类为≤30,V类为≤40。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

酸性高锰酸钾测定原理: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沸水浴加热一定时间,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标准液滴定。

测定化学需氧量酸度的控制:维持lH+浓度水平,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不能用盐酸和硝酸。

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气。Mg/l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水中好气性微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的氧气含量.mg/l

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最终产物。

溶解氧(DO)与什么因素有关:氧分压和温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测定溶解氧的卫生意义:当水体溶解氧量为3-4mg/l时,鱼类会死亡;当水体溶解氧含量小于2mg/l时,水体变臭。

溶解氧采样时注意事项: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不能使采样瓶中混入气泡。

测定溶解氧的方法:碘量法,溶解氧测定仪法,电导测定法

碘量法原理:Mnso4与Naoh反应生成Mn(oh)2,与OD反应生成亚锰酸,再加入

Mn(0h)生成偏锰酸,偏锰酸与KI反应生成I2,Na2s2o3标准液反应确定I2的量。

哪些物质影响溶解氧的测定:NO2-、Fe3+,怎么掩蔽?加入NaN3和NaF

通常测定的水中硫化物是指:溶解性的H2S、HS-、S2-,酸溶性硫化物:ZnS、CdS。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规定硫化物不得超过l

金属硫化物的分类:按能否被酸溶解酸溶性硫化物:ZnS、CdS;非酸溶性硫化物: CuS、HgS、Ag2S

硫化物的采样和保存:用棕色瓶采样,用醋酸锌固定。

量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测定硫化物的常用方法:I

2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原理:在含Fe3+的酸性溶液中,硫化物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亚甲蓝染料,再比色。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盛水器的选择:塑料瓶用于测定金属;玻璃瓶用于测定有机物

容器材质的选择要求: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 2.容器不能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3.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反应 4.如测定对光敏感的物质,需用棕色瓶

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采样点位的确定:水深≤5m,水面下~,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水面下~处和河底以上处各设一个

1、现场空白样:指在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照一定采样标准和要求,和样品水样相同条件装瓶,运输送至实验室分析。

2、运输空白样:以纯水作样品,从实验室带至采样点,再随样品水样带回实验室。

3、现场平行样:同种条件下,采集多组水样,测定结果反映实验室精密度。

4、现场加标样:在现场平行样中选一份,加入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标准溶液,带回实验室分析。

5、现场质控样:将标准样或标准质控样带到采样点,和水样相同处理后,带回实验室分析

我国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色度不超过15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色调一致的黄色标准色列,并规定1L水中含有1mg铂和钴时水的色度为1度。

浑浊度:水中含有悬浮物质或胶体物质而使水浑浊,透过的光被散色的程度

与浑浊度有关的因素:悬浮物质的浓度,悬浮颗粒的粒径,入射光的波长

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超过1散射浊度单位(NTU),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NTU。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pH值范围在~之间。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l

天然气的臭味剂:硫醇

总硬度(total hardness):主要是指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

暂时硬度:经煮沸能够去除的硬度永久硬度:经煮沸不能除去的硬度

检测水硬度的国家标准方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检出限(1m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原理:铬黑T与水中Ca2+,Mg2+离子结合成铬黑T-Ca2+和铬黑T Mg2+,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后,先与水样中游离的钙镁离子结合,再争夺铬黑T中的钙镁离子,使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

水资源:地球上的天然水约×109km3。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向水中排入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水质指标的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和放射性等类。

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

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1)水质本底监测(2)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

(3)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4)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1)防止发生急慢性中毒和疾病蔓延。(2)检查执行标准情况。(3)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水质理化检验特点:1.测定对象多变2.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3.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方法多

水污染(water pollution)类型:

1)生活污水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显着特点是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

3)农业污水农业污水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其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

2、根据污染类型分类

1)化学型污染指排入水体的碱、酸、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

2)物理型污染指引起水体的色度、浊度、悬浮性固体、水温和放射性等监测指标明显变化的物理因素造成的污染。例如,热污染源将高于常温的废水排入水体;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水体的悬浮性固体指标的增加;植物的叶、根及其腐殖质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的色度和浊度急剧增大。

3)生物型污染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引入某些病原菌造成污染。

酸度;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物质的总量。

酚酞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的部分碱度。甲基橙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中总碱度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无色-红色)

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红色-黄色)

酸度、碱度和pH值的区别和联系pH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空气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空气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卫生检验专业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教研室编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空气理化检验(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air) 课程号(代码):504074020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理论教学)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空气理化检验是高等医药院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验、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常见空气污染物的检验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有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空气理化检验的意义、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分类、空气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空气理化检验的发展趋势。 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物的分类,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空气体积的计算与换算,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大气有害物质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 采样点的选择:大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工作场所采样点的选择、室内空气样品采

集采样点的选择。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直接采样法、浓缩采样法);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方法(静电沉降法、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采样法)。气态和气溶胶两种状态污染物的同时采样方法(浸渍滤料法、泡沫塑料采样法、多层滤料采样法、环行扩散管和滤料组合采样法)。采样仪器:采气动力、气体流量计、专用采样器(大流量来样器、中流量采样器、小流量采样器、分级采样器、粉尘采样器、气体来样器)。最小采气量、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影响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测定 气象条件测定的卫生意义,测定点和测定时间的选择。气温的测定方法、温度计的校正;气压的测定方法(动槽式杯状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气湿的测定方法(通风干湿计、电湿度计)。气流的测定方法(杯状风速计、翼状风速计、热球式电风速计)。新风量的测定(概念和测定方法)。 第四章空气检验的质量保证 标准物质;标准气体配制方法(静态配气法、动态配气法)的原理与方法。采样的质量保证;采样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评价。 第五章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生产性粉尘、来源和分类、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粉尘浓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粉尘分散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自然沉降法、滤膜溶解涂片法)。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焦磷酸质量法、红外光谱法、碱熔钼蓝比色法)。颗粒物粒径表示方法和粒径分布、颗粒物分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的测定原理与方法(重量法、光散射法、β射线吸收法)。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原理与方法(重量法)、降尘成分分析。 第六章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二氧化硫的卫生意义,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紫外荧光法)。氮氧化物的卫生意义,空气中氧化氮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盐酸萘乙二胺

水质理化检验 名词解释

水质理化检验名词解释 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 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现场空白样:在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于样 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 3.回收率:在实际工作中,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经分离富集后, 测得标准物质的量与加入标准物质的量之比即为回收率。 4.富集效率:富集效率是指富集到待测组分的量与待测组分总量之比。 5.表色:是指没有除去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 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 6.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仅由溶解性有色物质所产生。 7.浑浊度:表示水中含有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而呈混浊状态,造成通过水的光 线被散射或光线透过时受阻程度。 8.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指水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 残渣,主要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和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又称为可过滤性固体或过滤性残渣。 9.总硬度:主要是指溶于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 10.活性浓度:应用水的指导水平用每一升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表示,用活度 每升(Bq/L)表示。 11.硫化物:指电正性较高的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与硫形成的化合物。 12.活性磷:水样未经预水解或氧化消解所测出的正磷酸盐。 13.有机磷:水样中有机物被氧化消解后测出的正磷酸盐,又称为有机结合磷。 14.总磷: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和有机磷化合物,既包括溶解性磷酸盐, 又包括颗粒状的磷酸盐。 15.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单质氧,以氧的浓度(mg/L)表示。 16.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价氧化处理,水中溶解性物 质和悬浮物消耗重铬酸钾所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17.生化需氧量(BOD):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 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 18.总有机碳(TOC):是指1升水中的有机物的总碳量,包括溶解性和悬浮性 有机碳的含量。 19.挥发性酚类:即蒸馏时能随水蒸气一起挥发的酚类。 20.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降低水和其他溶液体系表面张力的物质,具有固定 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21.挥发性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被卤素取代且沸点低于150℃的一类化合物。 22.纯水: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经初步净化、软化,使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以 及其他有害物质全部去除的水。 23.净水: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通过吸附、超滤以去除水中有害物质而保留 原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的水。

生物材料理化检验_知识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物材料知识点(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1.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检验、生物监测、正常值、生物接触限值的定义; 生物材料(biological material)是生物体的体液(血液)、排泄物(尿液、呼出气)、毛发和试验动物脏器组织的总称。 生物材料检验(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是研究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或由化学物质引起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指标变化的分析测定方法。 生物监测是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导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生物监测评价的是毒物的内剂量水平。环境监测强调空气、水等生产环境中毒物的含量水平,估计毒物进入体内的接触水平,评价的是毒物的外剂量水平。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结果应该是相关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供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的基础资料。正常值(normal reference range)是指正常人(无明显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无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的生物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或生化指标值。常通过对某地区的正常人抽样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取95%上限值( 职业接触只引起升高的时候)或97.5%和2.5%上下限之间值(过高或过低均有一定的危害的时候)。(本底值) 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 BEL)是为保护作业人员健康,对生物材料(尿、血、呼出气)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所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某些生物效应指标改变所容许的范围。其值相当于健康工人吸入或接触最高容许浓度的毒物时,生物材料中被测物的含量水平。 2.生物材料检验指标的选择原则: 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稳定性好;有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3.生物材料检验指标的分类生物材料检验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原形的检验: (2) 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代谢产物的检验: (3) 生物效应指标的检验: 4.生物样品的选择原则 (1)选用的生物材料中被测物的浓度与环境接触水平或与健康效应有剂量相关关系; (2)样品和待测成分(指标)足够稳定以便于运输和保存; (3)采集生物样品对人体无损害,能为受检者所接受。 目前用得最多的生物材料是尿液,其次是血液和呼出气。 尿样的收集 随机尿样:收取方便,但由于尿中待测物浓度波动较大,分析结果往往不能反映实际情况24小时尿样:所得结果不受某些成分排出无规律的影响,也不受饮水和排汗的影响,但收集24小时尿样较麻烦,在夏天尿样易腐败; 晨尿:收集受检者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样进行分析,对多数测定能反映实际情况,收集方便,应用最多 4.尿样测定结果的两种校正方法; 校正方法有比重校正法和肌酐校正法两种。 (1)比重校正法:将尿中被测物浓度校正为标准比重(我国规定尿样的标准比重为1.020)下的浓度,校正公式为:C校=C×(1.020-1.000)/(d-1.000)=C×K 式中C校--经校正后尿中待测成分的浓度(mg/L);C--测得的尿中待测成分的浓(mg/L); 1.020--为我国采用的尿的标准比重;d--实际测得的尿样比重;K--校正尿比 1.020的系数。 (2)肌酐校正法: 在一般情况下饮食、饮水量和利尿剂对肌酐的排出率没有太大影响,健康人一天排尿所排出的肌酐量变化很小,一般在1.8g左右。因此,可用经尿液排出1g肌酐所相应的待测成分的量来表示尿中待测物的浓度,或经尿液排出1.8g肌酐所相应的待测成分的量来代表全天尿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校正公式为: 尿中待测成分浓度(mg∕g肌酐)=实测浓度(mg/L)/肌酐浓度(g/L) 尿中待测成分浓度(mg∕d)=实测浓度(mg/L)/肌酐浓度(g/L)×1.8g/d

空气理化检验重点

空气理化检验重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1、空气包括大气、工作场所空气、室内空气或者说包括室内和室外空气。 2、检验的对象:大气质量检验: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组成、浓度变化及迁移规律; 室内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某一特定的房间或场所内的空气状况(污染物种类、水平、变化规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验:主要检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根据检验对象不同,空气理化检验可分为: 大气质量检验;室内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检验3、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往往根据特定目的选择一种或几种污染物进行检验,优先选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污染)监测 4、空气污染物的理化检验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已经建立了可靠分析方法,并能保证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污染物作为优先污染物,进行优先(污染)检测 5、有多种污染物符合上述条件,又不能同时对其进行检验时,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优先检验:染范围较大的优先检验;污染严重的优先检验;样品具有代表性的优先检验 6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冷藏保存;化学保存法;

7、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应用最多的为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8、发展趋势 1.主要检验对象由无机物转向有机物 2.主要检验范围由室外转向室内3.由主要开展TSP检验转向主要进行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9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新国标与老国标的差异 新国标: 取消了三类区,规定环境空气功能区仅分为二类。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新国标中,特定工业区已不存在,这种污染较大的工业区与一般工业区被统称为工业区,纳入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 同时,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明确,一类区使用一级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制,二类区使用二级浓度限制。取消了此前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的分类 增加监测指标;增加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还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空气污染评价指数(API)将变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空气理化检验试题

空气理化检验试题(卫检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_分,共20_分) 1. 碱熔钼兰比色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时,混合熔剂的组成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常用的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3. 影响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毒性的性质主要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4..聚氯乙烯滤膜的最高使用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通常分,和 _____________ 。 6. 在氟试剂一镧盐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的方法采样时通常在采样夹中安装两层滤膜其中第 一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粉尘分散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8. 二硫腙光度法测定空气中铅时,所用的玻璃仪器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 浸泡,进行除__________ 处理。 9. 流量计校正后适宜在_____________ 使用,不适宜在______________ 使用。 10. TVOC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用二硫腙比色法测定空气中铅时,所用的二硫腙氯仿应用液的浓度应控制为用 调零,b=1cm,入=510nm条件下,其A= 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_25_分) 1. 根据大气层的温度分布、化学性质和其他性质的变化,大气层可以分为五层,其中空气 污染主要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2. 已知空气中SO的浓度为20 mg/m3,SO的摩尔质量为64,因此空气中的SO的浓度也可 以表示为()ppm A 12 B 7 C 8 D 10 3. 单个采集器的采样效率大于90%寸,可用()方法计算采样效率。 A y ?一^ X 100% B y= X 100% a + b a C y= a X 100% D y ?X 100% R a

卫生检验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题及答案课件.doc

一题:术语解释 水圈质量控制水资源检出限水的社会循环空白实验 水污染校准曲线工作曲线标准曲线 二题:判断题 1.一般天然淡水含有三类物质: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颗粒物。对 2.水环境包括整个水圈及生存于水中的生物群落和与水体共存的底泥。对 3. Ⅲ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娱乐用水区。错 4.2004 年我国130000Km 河流中,全年期水质为Ⅲ类水河长占12.8% 错 5. 2004 年我国在评价的50 个湖泊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有18 个。对 6.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13.8×108 Km3。错 7.在全球的水总储量中,77.2 %为淡水。错 8.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商品性等诸多特点。对 9.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4~5 L ,就会死亡。错 10.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四类。错 三题:选择填空 9 3,其中( 2.78 )%为淡水。 1.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13..8*10 )Km 1.在全球的淡水中,2 2.4%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 2.在全球的淡水中,77.2 %为冰川。 2.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 C )性等诸多特点。 A 可塑性 B 扩散性 C 商品性 D 治疗性 3.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 C )L ,就会死亡。 A 4~5 B 5~6 C 7~8 D 9~10 4.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 C )类。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1.在(A)条件下,Gr(VI )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测定540nm 波长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A、酸性 B、碱性 C、37° C D、100° C 2.测定水中总铬时,除去高锰酸钾的方法为( A ) A.沿瓶壁加入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 B.沿瓶壁加入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 C.沿瓶壁加入0.01 mol/L (1/2H2C2O4)2ml ,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 D.沿瓶壁加入0.01 mol/L (1/2H2C2O4)2ml ,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 3.清洁的地面水在正常情况下,所含溶解氧接近饱和状态,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约为淡水的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氯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 余氯的作用:保持持续杀菌,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的危害: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危害;2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3引起皮肤干燥,丘疹,粉刺;4作为生产酒的原料,起不良作用。 余氯的出厂水中限值:4mg/l;出厂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3mg/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05mg/l 余氯的种类:游离型余氯(HCLO,CIO-,CL2);化合型余氯 (NH2CL,NHCL2,NCI3) 余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原理: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里,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蒽式化合物,再与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标准色列目视比色。 邻联甲苯胺的检测限:0.01mg/l余氯 铬的生理意义:适量的三价铬对生物体有益,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缺三价铬导致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六价铬的毒性:对人的致死剂量是1.5克,水中六价铬的致死剂量超过0.1mg/l 就会中毒

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铬不得超过0.05mg/l 六价铬的测定方法:二苯羰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六价铬采样的注意事项:测定六价铬时,ph应用NAOH调节至8左右,防止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 测定总铬的方法:用酸性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多余的高锰酸钾用乙醇消除,六价铬再与二苯羰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比色。 化学需氧量(C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相当于氧的量。Mg/l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类和II类水质的CODCr(mg/L)为≤15,III类为≤20,IV类为≤30,V类为≤40。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 酸性高锰酸钾测定原理: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沸水浴加热一定时间,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标准液滴定。 测定化学需氧量酸度的控制:维持0.45mol/lH+浓度水平,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不能用盐酸和硝酸。 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气。Mg/l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水中好气性微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的氧气含量.mg/l

空气理化检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2.掌握空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分类; 4.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5.掌握“卫生标准”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1.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存在状态; 2. 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方法。 思考题: 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什么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3.空气污染物可分成哪几类?通常空气污染物以什么状态存在? 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空气样品采集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选择采样点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4.掌握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仪器; 5.重点掌握采样效率、最小采样量。 教学重点: 1. 空气污染物采样点的选择; 2. 空气理化检验的采样方法; 教学难点:采样效率、最小采样量。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计算最小采气量?对采样效率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提高采样效率? 2.直接采样法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3.溶液吸收法和固体吸附剂阻留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4.聚氯乙烯滤膜有什么优点?玻璃纤维滤纸和聚氯乙烯滤膜有哪些主要用途? 5.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的应用范围? 6.为什么要进行气态和气溶胶同时采样?怎样采集?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测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空气理化检验中测定气象参数的检验学意义; 2.掌握气象参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重点掌握气温、气压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4.重点掌握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 1.气温的测定; 2. 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1.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2.杯状水银气压计的读数方法和校正方法. 思考题: 1.采集空气样品前为什麽要测量气象条件? 2.P64思考题“5”。 教学目的与要求:

水质理化检验

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得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征得改变, 从而影响水得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得现象),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与水产业得发展、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源(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 2.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得综合特征),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得具体尺度)分类 (从卫生学角度可将其分为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与放射性等类;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为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得三氧平衡参数、富营养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有机毒物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 3.水质理化检验得任务(水质本底检测,水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污染源与污染程度监测,为 污染预测与预报提供资料),特点(测定对象多变,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干扰严重,可供选择得方法多),方法要求(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经济实用)。 4.对一条较长得河流进行污染调查时,应根据河流得不同流经区域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 与消减断面。背景断面一般设置在污染源上游100m处,控制断面就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得断面,通常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消减断面设在控制断面下游一定距离,估计水体基本达到自净得地方(一般至少距离城市与工业区1500m以上)。 5.采样量:水质理化检验所需得水样量取决于检测项目,不同得检测项目对水样得用量有不 同得要求,应根据各个监测项目得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再适当增加20%~30%。 6.测定油类得水样单独采样,应在水面至300mm深处采集柱状水样,不得用采集得水样冲洗 采样瓶(容器),全量分析测定。 7.质量控制样品有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现场平行样与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通过对以 上质控样品得分析,可对水样采集进行跟踪控制。 8.水样保存作用(减少水样得生物化学作用,减缓氧化还原作用,减少被测组分得挥发损失, 避免沉淀、吸附或结晶物析出所引起得组分变化),方法(冷藏与冷冻、过滤与离心分离、加生物抑制剂、加氧化剂或还原剂、调节PH值)。 9.分离富集方法(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与气体发生 等),如何评价(待测成分得回收率、富集效率、操作中得沾污或损失、操作就是否简便快速、能否有效去除影响测定得干扰物质、就是否利于成批样品分析、成本就是否低廉、就是否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有不良得影响等)。 10.固相萃取步骤(萃取柱得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萃取柱预处理一般 用两种溶剂,一种溶剂主要用于出去吸附剂上得杂质,另一种溶剂就是使吸附剂溶剂化,当样品溶剂通过萃取柱时,样品溶液可与溶剂化得吸附剂紧密接触,进而提高待测物得富集效率与测定得重复性。 11.固相微萃取技术克服了需要大量溶剂与大量样品、处理时间长与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 简化了样品处理过程,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易于实现自动化。 12.浑浊度(表示水因含悬浮物与胶体物质而呈混浊状态,造成通过水得光线被散射或对光线 透过受到阻碍得程度),影响因素(悬浮物得含量,悬浮颗粒得粒径、形状与入射光波长)。 13.电导率(截面积1cm2,高度1cm得水柱所具有得电导能力,单位为西门子/厘米),测定原理 (电导分析法,在硬质玻璃烧杯盛装得水样中,插上一对面积相同、极间距离恒定得铂电极组成电导池,与仪器连接构成电桥平衡式或分压式测量电路。接通电导池之前,调节电桥打到平衡,仪器指针为零,接通电导池后,电桥平衡被打破,仪器显示出水样得电导率)。14.溶解性总固体得测定就是蒸干水分再称重得到得,因此选定蒸干得温度有很大得关系,一 般规定在105°C,但105°C得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得结晶水,因此高矿化水采用180°C得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得结果。

理化检验学习小结

第一篇仪器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概述 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 吸收曲线的讨论: ①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②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电子跃迁与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有机物紫外吸收光谱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电子跃迁的结果:σ电子、π电子、n电子。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 2 σ→σ*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 3 n→σ*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 4 π→π*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 5.生色团与助色团 生色团: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称为生色团。简单的生色团由双键或叁键体系组成。 助色团: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红移与蓝移 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或紫移)。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 max:可作为定性依据;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有红外活性。 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1、伸缩振动 2、变形振动 红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类型 两种类型:色散型、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原子核的自旋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 核磁共振现象 自旋量子数 I=1/2的原子核(氢核),可当作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绕自旋轴转动时,产生磁场,类似一个小磁铁。 核磁共振共振条件 (1) 核有自旋(磁性核) (2)外磁场,能级裂分;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 0 / H0 = / (2 ) 自旋偶合:自旋核与自旋核之间的相互作用称自旋-自旋偶合,简称自旋偶合。 化学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

食品理化检验重点简约版

第一章绪论 保健食品主要检验哪些东西?砷汞铅等有害重金属含量及其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 分。 ●多选: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到得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感官检查、物理检测、化学分析 法、仪器分析法。 ●方法选用原则 Φ首选中华人民国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检验部分的分析方法; Φ标准中存在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根据具备的条件选用,第一法为仲裁方法;未指明第一法的标准方法,与其他方法属并列关系; Φ、经济实用、适用围广的分析方法。● 主要容和方法: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物理检测:相对密度 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g/cm3 。 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以d表示。我国规定密度测定时的标准温度为20°C,多以相对密度通常是指20°C时。相对密度只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不能全面反映物质本质的变化。当食品的相对密度异常时,可以肯定食品质量出现问题,但是食品的相对密度正常时,则不能对食品质量是否合格做出肯定判断。如:牛乳脱脂相对密度升高,掺水相对密度降低,即脱脂又掺水时可能不变。 ●《中华人民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多选: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质量监控:为保证检测结果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 分析质量的控制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的检测方法、实施规定的分析质量控制程序等。即质量保证工作必须贯穿检验过程的始终,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前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测定过程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的报告等。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食品保存的主要意义:是食品理化检验成败的关键步骤。如果所采集的食品样品 不具有代表性或保存不当,造成待测成分损失或污染,必然会结果不可靠,甚至还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食品样品采集两个原则 Φ所采集的样品对总体应该有充分的代表性 Φ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食品的理化性质,防止待测成分的损失或污染 ●固态食品:三层和五点(“四分法”) ●含毒食物和掺伪食品:应采集具典型性的样品,尽可能采取含毒物或掺伪最多的部位, 不能简单混匀后取样。一般样品采集1.5kg,分为三份,供检验、复查和备查或仲裁用。 ●食品样品的保存原则和方法:净、密、冷、快 ①稳定待测成分②防止污染③防止腐败变质④稳定水分

第一章 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空气(air)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空气后,空气组成改变,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空气理化检验(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for air)是一门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的,以分析化学为技术手段,研究空气污染物(air pollutant)采样和理化检验的方法、原理的科学。它所指的空气包括大气(atmosphere)、工作场所空气(workplace air)和室内空气(indoor air),或者说包括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 第一节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一、空气理化检验的意义 目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大部分都与空气质量有关,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加强对全球空气质量的监测。空气理化检验是这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特定范围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国家空气质量卫生标准(hygienic standard)的必要措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防止空气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远期作用开展理化检验工作,人们可以了解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数量和来源,指导人们控制空气污染,防患空气毒物中毒和慢性危害,保障人群健康。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空气理化检验是查明化学物质中毒的主要手段,对拟订抢救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空气污染控制、管理效果开展空气理化检验工作,能有效监测室内和特定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判断空气污染的程度、范围、规律和废气排放的情况;根据有关卫生标准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对污染源排放和净化装置情况进行评价。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indoor air pollution)日趋严重,人们正在受到比室外空气污染更加严重的危害;加强室内空气理化检验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更加广泛和直接的意义。 3.为保护人体健康,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暴露反应关系,通过长期检测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人们可以预测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对接触人群健康的影响,预报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积累资料;应用空

空气理化检验重点

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 1、空气包括大气、工作场所空气、室空气或者说包括室和室外空气。 2、检验的对象:大气质量检验: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组成、浓度变化及迁移规律; 室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某一特定的房间或场所的空气状况(污染物种类、水平、变化规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验:主要检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根据检验对象不同,空气理化检验可分为: 大气质量检验;室空气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验;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检验 3、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往往根据特定目的选择一种或几种污染物进行检验,优先选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污染)监测 4、空气污染物的理化检验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围广、危害严重的、已经建立了可靠分析方法,并能保证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污染物作为优先污染物,进行优先(污染)检测 5、有多种污染物符合上述条件,又不能同时对其进行检验时,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优先检验:染围较大的优先检验;污染严重的优先检验;样品具有代表性的优先检验 6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冷藏保存;化学保存法; 7、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应用最多的为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8、发展趋势1.主要检验对象由无机物转向有机物2.主要检验围由室外转向室3.由主要开展TSP检验转向主要进行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 9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新国标与老国标的差异 新国标: 取消了三类区,规定环境空气功能区仅分为二类。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新国标中,特定工业区已不存在,这种污染较大的工业区与一般工业区被统称为工业区,纳入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 同时,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明确,一类区使用一级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制,二类区使用二级浓度限制。取消了此前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的分类 增加PM2.5监测指标;增加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还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空气污染评价指数(API)将变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将可以更好地表征目前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尤其是反映珠三角目前突出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 AQI:将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浓度限值对其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的简单无量纲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意义(没找到,大家随便扯扯)

水质理化检验-期末复习资料总结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历史、生物、设计、情况、方法、条件、质量、模式、监测、问题、有效、充分、整体、尽快、平衡、良好、快速、保持、发展、提出、了解、研究、措施、规律、特点、突出、稳定、基础、需要、环境、项目、体系、能力、载体、方式、作用、办法、标准、结构、水平、任务、反映、速度、关系、设置、检验、分析、简化、激发、调节、形成、保护、严格、保证、优先、确保、解决、取决于、提高、转变、改进、中心 第一章绪论 水的循环:社会循环、自然循环。 水环境的组成: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整个水圈(水溶液)。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人口集中的城市。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主要成分为水,通常水>99%,固体物质<1%;水质成分呈有规律的日变化,用水量呈有规律的季节变化。 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最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 农业污水: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农药和化肥有80%~90%均可进入水体,有机氯等残留期长的农药可用水一起参与循环,形成全球性污染。 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1 直接用杂质的含量或浓度表示;2 利用某一类杂质共同特性间接反映其含量的,如有机物可用容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即耗氧量作为综合指标;3 水质指标与测定方法有关,如浑浊度、色度。 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1 测定对象多变,水质指标种类繁多,监测目的的不同。2 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 3 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的方法多 选择定量方法:对于任何样品,如果不经任何处理就能直接定量测定显然是最方便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方法的依据。 1 首先应考虑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根据其浓度优先考虑那些不需富集的测定方法 2 其次应考虑共存成分的影响 3 还要注意测定方法的定值内容 4 必要的精密度和简化操作。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 第一节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采样原则: 聚乙烯塑料(以P代表)容器:金属硬质玻璃(以G代表)容器:有机物 2.河流采样点的确定: 应根据河流的不同流经区段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①背景断面是提供水系未受污染时环境背景值的采样断面,该断面应尽量不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所以需远离工业区、城市居民区、农药和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干线。②控制断面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的断面,通常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③消减断面是指废(污)水汇入河流,流经一定距离与河水充分混合,污染物因河水的稀释和水体自净作用,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水系采样点的确定:①入湖水②湖中心③滞流区④污染源⑤出湖水 3.采样量: 应根据各个监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再适当增加20%~30%,作为各监测项目的实际采样量。 4.地下水采样: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重点汇总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1、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可分为湿消化法和干灰化法。 2、湿消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破坏有机物,使得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形成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进行分析测定。 3、干灰化法:是将食品放在瓷坩埚中,先在电炉上使样品脱离水,炭化,再置于500C-600C 的高温中灼烧灰化。使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体而挥发,留下的无机物供测定用。 4、扩散法:加入某种试剂使待测物生成气体而被测定,通常在扩散皿中进行。 5、顶空法:常与气相色谱法联用,通常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法。静态顶空分析法是将样品置于密闭系统中,恒温加热一段时间达平衡后,取出蒸气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待测成分的含量。动态顶空分析法是在样品顶空分离装置中不断通氮气,使其中挥发性成分随氮气逸出,并收集于吸附柱中,经热解析或溶剂解析后进行分析。 6、固相萃取:实际上就是柱色谱分离方法。在小柱中填充适当的固定相制成固相萃取柱,当样品液通过小柱时,待测成分被吸留,用适当的溶剂洗涤除去样品基体或杂质,然后用一种选择性的溶剂将待组分洗脱,从而达到分离、净化和浓缩的目的。 第三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1粗脂肪:用有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直接提取食品中的脂肪时,因少量脂溶性成分与脂肪混合在一起。故称粗脂肪。 2总脂肪:在用有机溶剂萃取以前,先加酸或碱进行处理,使食品中结合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所测得的脂肪。 3维生素: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4膳食纤维: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 5粗纤维:表示食物中不能被烯酸、稀碱、有机溶剂所荣解,不能为人体消化利用的物质。6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或饮料,以及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 7营养价值: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8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豆类、粮谷类。脂肪主要来源于油料作物和肉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谷类。维生素A\D\E主要来源于油脂类,维生素E在植物油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1在粮谷类外皮中含量较多,B2在内脏中较多。 10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11测定食品中营养素成风的意义:1、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和食品的营养价值。 2、指导人们对不同食物进行科学搭配,设计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3、控制和管理食品加工生产运输储存环节提供技术指导。 12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作用:1、溶剂2、电解质电离、3、生化反应介质4、物质运输 水分存在状态:结合水;游离水: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 1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直接法: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馏法。间接法:卡尔费休法。 1、直接干燥法:95-105°常压干燥适合:热稳定、不含挥发组分。 2、减压干燥法:40-55kpa 50-60°2-3h 适合:高果糖、高脂肪等结合水较多,易分解的 3、蒸馏法:根据蒸馏出水的体积计算含量,适合:热敏性,易挥发组分,含水较多样品。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CHAPTER 1 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 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 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 1.采样点的设置 A. B. C. D. E.

2.原则? 3.水样保存方法 A.冷藏与冷冻:2~5℃;-20℃; B.过滤与离心分离; C.加生物抑制剂; 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E.调节pH值; 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 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CHAPTER 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 1.水温 水温计:水表层;-6~40℃ 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 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 2.臭和味 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 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水样稀释到嗅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称为嗅阈值。 3.色度:指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状物质所呈现的米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由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表色;仅由溶液状态的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