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高考题

生物遗传高考题
生物遗传高考题

1.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B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l、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IV l和IV2必须是杂合子

2.STR是DNA分子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一14次;X染色体有一个跟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1的概率是1/2

3.香味性状是优良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l)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

,导致香味物质积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

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

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

是。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

为。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

②。

(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答案】(l)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

(2)Aabb、AaBb 3/64

(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4)愈伤组织全部遗传信息幼苗

4.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 。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隐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胜,此外,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答案:28.(16分)

(1)1/6 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

5.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

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3)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则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DX AB X ab (Dd X AB X ab)

(2)6号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 Ab的卵细胞,与Y结合,后代同时患甲乙两种病

(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

6.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四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

和。

7.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 l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8.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 C1B表示)。CI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且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 C1B X C1B与X C1B Y不能存活);C1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I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如果用F l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 l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答案]

(1)3∶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染色体无对应等位基因正常眼雌性X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9.(11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

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

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

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则该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答案:(1)隐性(2)Ⅲ一l、Ⅲ一3和Ⅲ—4 (3)I—2、Ⅱ一2、Ⅱ一4 Ⅲ一2 10.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 l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或。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2)实验二的F l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 l,F l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 l中e的基因频率为,Ee的基因型频率为。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11.(15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一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1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

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

实验分析:。

13.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l)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答:

答案

(l)抗病矮杆

(2)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杆与感病矮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杆杂交。

14.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

(l)甲的基因型是。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出,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15.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这种突变(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正反交

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则)CTCTGA(TGA)不能

③受体

(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16.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W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W的前辈正常,从W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W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W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W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

(1)XLA(基因B一b)的遗传方式是。W女儿的基因型是。

(2)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遗传突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W的父亲B.最初发生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

C.W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D.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

(3)W家族的XLA男性患者拥有控制该病的相同基因型,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这一事实表明(多选)。

A.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的影响B.该致病基因的表达与其他基因的表达相关

C.患者可以通过获得性免疫而延长生命D.患者的寿命随致病基因的复制次数增多而变短(4)W的女儿与另一家族中的男性Ⅱ一3结婚,Ⅱ一3家族遗传有高胆固醇血症(如图),该病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导致。Ⅱ一7不携带致病基因。

①W的女儿与Ⅱ一3彼此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两人育有一子,这个孩子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②若W的女儿怀孕了第二个孩子,同时考虑两对基因,这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拟芥兰的A基因位于l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4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所需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经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4个花粉粒细胞中。

(2)a基因是通过T一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4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遗传学考试题库大全

遗传学考试题库大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遗传学》试题库 适用于本科专业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等方向 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 (一) 绪论(3-5%) (二)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 (三) 孟德尔遗传(12-15%) (四)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 (五) 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 (六) 染色体变异(8-10%) (七) 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 (八)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3-5%) (九) 基因突变(8-10%) (十) 细胞质遗传(5-7%) (十一) 群体遗传与进化(10-13%)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 1.名词解释(3-4) 2.选择题或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5-7) 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 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 注:试题库中有下划线的试题还不完善,在组建考试题时建议不考虑采 用。 李均祥陈瑞娇选编 2010年11月8日 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

(一) 名词解释: 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 A.单项选择题: 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 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4) 1910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 B. 填空题: 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____和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 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____与____(连锁、交换定律); 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 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形成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变异、遗传、和选择) (三) 判断题: 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x); 2.具有变异、可以遗传、通过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L); 3. 创造变异、发现可以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育成品种、品系(L); 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L)。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精品导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伞藻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点】:1.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说出DNA的结构。 【自学导航】: 1.生物学上,,叫做遗传。 2.伞藻嫁接实验表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即是的控制中心。3.染色体是分裂期细胞内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且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5.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 6.DNA是的简称,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7.DNA是由两条长链而成的规则的结构,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做,不同的基因存着不同的,控制生物体不同的。 8.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个基因。 : 一、遗传 列举: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归纳】遗传的定义: 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活动一】: 观察:伞藻嫁接实验: 1、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不同特点(伞帽形状、伞藻颜色) (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假根内。) 2、合作交流:

(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 (2)、通过对伞藻嫁接试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 【归纳总结】: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染色体: 在细胞核中易被染成的物质。 【活动二】: 观察:几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合作交流: 1、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2、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 (1)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数目、形态和结构。 (2)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数目,形态。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其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DNA 【活动三】: 观察:DNA分子模型和双螺旋结构示意图,合作交流: 1、DNA分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基因? 【归纳总结】: 1、DNA分子是由盘旋而成的的结构. 2、DNA上有许多与有关的,这些片断叫。 3、不同的基因贮存着,即生物的不同特征是由控制。【活动四】: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 朱军主编 课后习题与答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8)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0) 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6) 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0) 第十章基因突变 (33)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 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7) 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8) 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2)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 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思考P93图4.4-1,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 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 3、知道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形成的生物个体为什么总是或多或少地跟亲代相像呢?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遗传物质、转基因、细胞核移植等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目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1、遗传:。其具有性。 2、科学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主要是与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有关。 3、染色体由和组成。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 的数目和形态是的,一般还出现。 4、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 5、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包含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包含有 ______个基因,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或者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教材P93图4.4-1“伞藻嫁接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伞藻A提供伞柄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提供假根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 (2)在实验中伞藻B提供伞柄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提供假根时发育成的伞帽是什么形状?? (3)伞帽形状发育与哪部分结构有关? (4)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用图或文字等可能的形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完成教材P96-97“巩固提高” 【预习检测】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A.适应 B.遗传 C.生殖 D.变异 2.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它的组成是() 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无机物和糖类 3.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 D.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5.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细胞核 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基因就是一个DNA分子

2012年高考生物遗传题归纳(含答案)

2012年高考遗传题归纳 1.(2012安徽卷 24分)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III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 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1)根据图1,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VIII(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IV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III、IV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 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I,推断I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IV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 (3)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 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III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若F8比某些杂蛋白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________________。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_______。(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_________________,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2.(2012 北京卷 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现儿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遗传学习题与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 A) 分子遗传学 B) 植物遗传学 C) 传递遗传学 D) 种群遗传学 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 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 选择题:1 C ;2 E; 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选择题 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是 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 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E) A和C都正确 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 A) 均一体 B) 杂合体 C) 纯合体 D) 异性体 E) 异型体 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 A) 表现型 B) 野生型 C) 表型模拟 D) 基因型 E) 异型 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 B) 豌豆 C) 老鼠 D) 细菌 E) 酵母 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 A) 亲代 B) F代 C) F1代 D) F2代 E) M代 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 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 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 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 E) 以上所有结论

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杂种优势 2.核小体 3.完全显性 4.复等位基因 5.变异 6.遗传图谱 7.隐性上位作用 8.相互易位 9.整倍体 10.转导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实现的条件 2.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图示)和意义 3.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果蝇某一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4.小麦抽穗期的狭义遗传率h2=64%,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环境方差(Ve ),加性效应(V A),显性效应(VD ),广义遗传率H2 综合题(1题10分,2题6分,共16分) 1、设某植物的三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2个单位,h-f相距16个单位,现有如下杂交:+++/thf × thf/thf。 问:(1)符合系数为1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符合系数为0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用遗传学所知识,设计无籽西瓜品种培育的方案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对性状 2.联会复合体 3.共显性 4.非等位基因 5.孟德尔群体 6.基因 7.一因多效 8.简单易位 9.同源染色体 10.转化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分别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植物某一性状基因与细胞质基因有关。(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是显性,晚熟基因(Lm)是显性,且两性状连锁遗传,交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探讨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探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通过综合分析实验流程,总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预习提问】 1、肺炎双球菌 种类 项目 S型细菌R型细菌 菌落 菌体有多糖类荚膜 毒性 2、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3、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何得到含有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 【我的疑问】 矫正、归纳

【讨论解问】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实验(体内转化)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 2、艾弗里的实验(体外转化) 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为模板,利用体内的物质合 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2、过程 3.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即DNA 是遗传物质。 4.实验思想:将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去观察各自 的作用。 矫正、归纳

【架构生问】 【课堂检测】 ( )1.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 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 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 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2.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 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 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 ) 3、(多选)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矫正、归纳

生物遗传高考题带解析

.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1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IV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 B 件是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必须是纯合子A.Ⅰ和Ⅰ42、Ⅲ和Ⅲ必须是纯合子B.Ⅱ4l1、Ⅲ和Ⅲ必须是杂合子C.Ⅱ、Ⅱ3322和IV必须是杂合子D.Ⅱ、Ⅱ、IV254l 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STR是DNA 分子以2”为单元,重位点以“GATA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染X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为单元,重复7一14次;X染色体有一个跟STR位点以“ATAG复C 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色体DNA的上述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 进行检测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 GATA)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和(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1481/2 ATAG)的概率是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11 3.香味性状是优良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l()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 ,导致香味物质积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 . 。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 是 。为 请对此现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在F(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1;象给出合理解释:① ②。,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 。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 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答案】(l)3/64 (2)Aabb、AaBb (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 幼苗全部遗传信息(4)愈伤组织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4中黄F)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2基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 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进一步研究发现个氨基6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 。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 中显隐性状F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1。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Fbbvv)的果蝇杂交,将(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1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说明F中雌果蝇产生了∶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1”这一基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本条件。Ⅱ型突型菌是由SSSⅠ、SⅡ、Ⅲ等多种类型,R(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型菌突变产型菌出现是由于RⅢ与R型菌混合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 ,否定了这种说法。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分DNA 解释(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遗传信息稳定传递。DNA 高度精确性保证了子的多样胜,此外, 答案:28.(16分) (1)1/6 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无活性、或活性低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 绪论 1.遗传学当今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几类? 2.什么是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有何异同? 2.简述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3.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4.试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1.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 2.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几部分?有哪些类型? 3.试述染色体的结构。 4.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说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章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的性状,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例 是否都应该是3:1,为什么?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黄子叶的籽粒和绿子叶的籽粒的比例为3:1。试问这 是统计哪一代植株所结的籽粒的结果?请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玉米红色果皮对白色果皮为显性,黄色胚乳对白色胚乳为显性。今以白色果皮、白色胚乳的玉米纯合体为母本,与红色果皮、黄色胚乳的玉米纯合体杂交,试问杂交 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籽粒,具有什么颜色的果皮,什么颜色的胚乳?为什么?

4.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种子。而非甜粒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种子。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第四章 1.试述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规律。 2.简述2对基因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 3.何谓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4.在人类群体里,一般色盲的男人多于女人.如果外祖父是色盲,其女儿不是色盲。但外孙可能患色盲,试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5.为什么单交换最多只能产生50%重组基因型? 6.重组率、交换值、遗传距离的关系是什么? 7.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重组既可以发生在姊妹染色单体间又可以发生在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它们的遗传效应是什么?对后代的遗传变异有何影响? 8.一个父亲是色盲而本人正常的女子,与一个正常的男子结婚。但这个男子的父亲是色肓。问这对夫妇的子女表现正常和色盲的几率是多少? 第五章 1.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什么不同? 2.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有何异同? 3.1个Dd的椎实螺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怎样?如子代个体自交,它们的下一代表现型又怎样?本题中开始做实验所用的Dd椎实螺的表现型是怎样的? 4.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能由于①基因组印记;②细胞质遗传;③母性影响。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一种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是属于哪一种范畴? 5.在水稻中,“珍汕97”是野败型不育系的保持系,却同时又是红莲型不育系的恢复系;而“泰引1号”对这两种不育性的恢保反应与“珍汕97”刚好相反。请解释该现象。 6.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第六章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及答案-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催化甲基基团从S-腺苷甲硫氨酸向胞嘧啶的C-5位点转移的过程。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即“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计划,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后的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组织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其目的是解码基因组的蓝图,鉴定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和还不知功能的多个物种的保守序列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元件。ENCODE计划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试点阶段(a pilot phase)、技术发展阶段(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hase)和生产阶段(a producttion phase)。 gRNA (guide RNA):既指导”RNA(gRNA,guide RNA),能通过正常的碱基配对途径,或通过G—U配对方式与mRNA上的互补序列配对,指导编辑的进行。 GT--AG规律(GT-AG rule):真核生物所有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其RNA前体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较短的保守序列,内含子的左端均为GT,右端均为AG,此规律称GT-AG规律。 miRNA:即小RNA,长度为22nt左右,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其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发夹状结构,在RNaseⅢ酶切后以双链形式存在,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它们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RNA编辑(RNA editing) :是指通过碱基修饰、核苷酸插入或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等方式改变RNA的碱基序列的转录后修饰方式。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siRNA结合后可识别并切断mRNA。 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活性RISC进入核内,指导基因发生DNA的甲基化。 密码子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密码子的第1,2位核苷酸(5’→3’)与反密码子的第2,3核苷酸正常配对;密码子的的第3位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配对并不严谨,当反密码子的第1位为U时可识别密码子第3位的A或G,而G则可识别U或C,I(次黄嘌呤)可识别U或C或A。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一门通过运用数理理论和相应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的长度、数量及特征以及物种进化关系等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是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RNA编辑等修饰导致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使基因决定的表型发生变化,且可遗传少数世代,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沉默子(silencer):一种转录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特点很象增强子,但不增强转录,而是减弱转录,故称负增强子。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端粒(telomere):是由独特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它具有防止末端基因降解、染色体末端间的粘连和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功能。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 教版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教版) 【考纲点击】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核心要点突破】 一、遗传物质的探索 1、经典实验 2、生物遗传物质总结生物所含核酸所含核苷酸含氮碱基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原核、真核生物)两种:DN A、RNA8种:四种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5种: A、T、 C、G、U均为DNA病毒DNA病毒1种: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A、T、 C、GDNARNA病毒1种:RNA4种核糖核苷酸4种:

A、U、 C、GRNA 【典例1】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① 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典例2】 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二、DNA分子的功能 2、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产物两个相同的子代DNA一个单链RNA(mRN A、tRN A、rRNA)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状,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糖核苷酸特点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 T-AC-G, G-CA-U, T-AC-G, G-CA-U, U-AC-G, 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RNA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注意:(1)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因为这两个过程都是以DNA为模板的),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2)转录的产物有3类RNA,但是携带遗传信息的是mRNA,mRNA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作用。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一个基因一种或多种性状控制控制多个基因一种性状 5、DNA复制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可形成个子代DNA分子,其中含最初母链的DNA分子占DNA 分子总数的2/,即1/;含有的最初母链占DNA单链总数的2/=。(2)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若DNA分子含有某碱基a个,则此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含有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1)个;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高考遗传真题汇总精编版

高考遗传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在白色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其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的结果,为了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验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2.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4.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5.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7.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 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 B.人群中约有%~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 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细胞遗传学 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 D.细胞形态学 E.细胞生理学 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 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 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和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 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先天畸形 D.家族性疾病 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家族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18.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Huntington舞蹈病 B.蚕豆病 C.白化病 D.血友病A E.镰状细胞贫血 19.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 B.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 D.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 E.仅受环境因素影响20.Down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1.脆性X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2.Leber视神经病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3.高血压是:

遗传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沃特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 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是 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 A Avery O. T B Barbara McClintock C Beadle G. W D Gregor Mendel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复等位基因:是一个座位上的,因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他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和性质,这个座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