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教材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教材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教材习题解答

第2章 习题解答

教材习题2-9 某砌体承重结构,底层墙厚490mm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

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310/k F kN m =,室外地面标高为-0.30m ,建设地点的标

准冻深1.5m ,场地条件如下:天然地面下4.5m 厚粘土层下为30m 厚中密稍湿状态的中砂,

粘土层的0.73e =,3

19/kN m γ=,28%w =,39%L w =,18%P w =,22k C kPa =,18k ?=,

中砂层的3

18/kN m γ=,30k ?=,试设计该基础。

补充条件和要求如下:

1)设计成刚性条形基础; 2)材料用C15混凝土;

3)基础底面低于标准冻深线;

4)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并检算地基承载力;

5)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使之满足基础刚性角的要求并绘制剖面草图(砖墙不设置大放脚)。

公式(2-9)涉及到的系数如下表:

解:按解题步骤求解。

1)选择C15素混凝土为基础的材料,立面形式待定;

2)地基为两层,考虑荷载不大,故初步取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暂定基础的埋置深度为1.5m (不高于标准冻深,室外地面以下1.2m );3)计算基础底面积并决定其尺寸

由于题目未给出f ak ,故应用公式(2-9)并预估基础宽度为1.5m ,有 由于是条形基础,故由公式(2-18)得到: 取b =1.85m ,再代入(2-9)式计算,得 再代入(2-18),得:

故取基础宽度b =1.85m 可行。 在上述计算中,注意d 的取值。

4)因为是建筑基础,地基条件尚可,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条件下不必计算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沉降是否计算要看其它条件);

5)检算基础的刚性角或台阶的宽高比

按题目,基础上的砖墙需不做大放脚,故基础每边挑出的宽度为: 基底压力为: 根据上述条件,由表2-1查得基础的容许宽高比1:1.00,所以基础的厚度应大于0.68m ,现取基础高度为h 0=0.7m ,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满足要求。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

基础厚度700mm>500mm ,考虑做成台阶形,为简化施工,将基础的立面形式设计为

两级,每级厚350mm (宜为300~500mm )。另外,基础的总高度为0.7m ,基础顶面低于地面500mm ,所以原定埋置深度适宜。由此绘出基础的结构图如下:教材习题2-10 有一柱下独立基础,柱的截面尺寸为400600mm mm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2400k F kN =,210k M kN m =,水平力180k V kN =(与M 同方向),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 ,试设计该基础。

补充条件如下:

取基础底面标高为-1.5m ,底面尺寸为2.5m×3.5m ,基础的长边和柱的长边平行且与弯矩的作用方向一致,材料用C20混凝土和I 级钢筋,垫层用C10混凝土,厚度100mm 。 要求:1)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2)确定基础的高度和配筋(可以用简化公式); 3)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并绘制剖面草图。 提示:将荷载的标准组合改为荷载的基本组合。 解:根据已知条件按前述步骤进行设计。

1)基础材料选择C20混凝土和I 级钢筋,立面形式初步定为阶梯形; 2)只进行结构设计,基础底面尺寸已知,所以第2)、3)、4)步不必计算; 5)检算基础的抗冲切、抗剪和抗弯曲承载力并配置钢筋: a. 抗冲切计算

基础下设置垫层,现假定基础高度为800mm ,预估钢筋直径为20mm ,则基础有效高度为:

从规范查得C20混凝土:f t =1.1MPa ,I 级钢筋:f y =210MPa 。算得基底净反力为: 基础高度为0.8m ,短边长度为2.5m ,柱截面的宽度为0.4m ,高度为0.6m ,所以按公式(2-29)的说明,有:由于l >a t +2h 0,于是

两者比较,知满足公式(2-29)的要求且富余不多,故所选基础的总高度合适。台阶处的验算从略。

b. 抗弯计算和配筋

对于阶梯形基础,控制截面在柱边和阶梯边缘处,对柱边 沿长边方向的弯矩 沿短边方向的弯矩 沿长边方向配筋 沿短边方向配筋

沿长边方向选用15φ20@170mm ,A sI =4713mm 2;沿短边方向选用20φ14@180mm ,A sI =3078mm 2。

台阶处的验算从略。注意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应与基础的平面尺寸匹配。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

基础的高度为800mm ,为节约材料,将其设计为阶梯形,取每级的厚度为400mm ,由此绘出基础的结构草图如下(未绘出垫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