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后半段使用。同其他各个模块一样,本册教材也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戏剧(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宋词、杂文和随笔、古

代传记。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戏剧、宋词侧重于品味和赏析,杂文和随笔侧重于思考和领悟,古代传记则侧重于沟通和运用。而从选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古代传记这个单元的课文文学性强,在人物刻画和叙事上都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因此,教学这个单元时也不应忽略了品味和赏析。

第一单元的戏剧选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王实甫的《长亭送别》、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窦娥冤》:以前教材选过第三折,因为它是全剧的高潮,人物的反抗精神表现得最突出,曲词也最为精彩。这次选了楔子和前三折,希望借此可以完整地看到人物(主人公窦娥)个性的发展变化,人物形象更合理、真实,因而也更感人;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这部剧作情节之紧凑、结构之巧妙。从学生学习戏剧的角度来看,这样节选应该是更为合适的。

《雷雨》是经典课文,主要内容是周朴园、鲁侍萍重逢相认以及周朴园、鲁大海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物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而当事人有的对此心知肚明,有的还不甚明了,由此造成情节的张力,戏剧性很强。

《哈姆莱特》这次是新入选教材。课文节选的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其中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场面,人物关系复杂,人物内心活动复杂多变,并直接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引发了剧中人物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结果。这个场面气氛紧张,情势变化快,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选的都属于古典的或现实主义的戏剧,而没有选现代派戏剧,比如在上一套教材里选过的《等待戈多》。这是因为教材容量有限,像《等待戈多》这样的现

代派戏剧固然在思想内涵独到、表现方式新颖上有它们的长处,而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又比不上传统的、古典的戏剧更能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当然,在配套的语文读本里,我们选文的视野会更开阔,选文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教材和语文读本结合着使用,就会相得益彰了。

那么教学这个单元时,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下面谈一谈我的想法。

1.介绍关于戏剧的一般知识以及元杂剧、话剧的知识,知识要以有用、能帮助学生阅读

戏剧文学为准。比如,关于戏剧,要知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情节的发展和推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都主要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剧作者则隐身于幕后。关于元杂剧,要知道它的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楔子,由一人主唱到底,主要靠说白交代或推进故事情节,曲词只起辅助作用,曲词主要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等等。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阅读剧

本时要注意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戏剧的人物语言潜台词丰富,富有性格化和动作性,因此分析、品味人物的语言也是阅读、欣赏的重点之一。要揣摩、想像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有什么言外之意,还要注意看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之间怎样的关系,怎样推动着情节发展,等等。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相认这个场面,开始是周朴园内心受到触动,有意打听往事,而鲁侍萍则压抑着感情,沉缓应对;接着周朴园的话引起她的激愤,她忍不住层层揭

开事情真相,却还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周朴园先是震惊、痛苦,然后又冷静下来;最后周朴园急于从往事中脱身,将她打发走,鲁侍萍终于控制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个场面里人物的外部动作虽然不强烈,而凭着人物对话,就使这个场面很有张力,很有看头。

3.重视学生的文学欣赏活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文学欣赏活动

具有触动、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反思,乃至净化心灵,提高审美品位和情趣的功能。因此,教学时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的阅读、欣赏活动,而孤立地进行所谓的人文精神教育。

第二单元宋词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既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词发展的脉络。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全力创作词的人,他喜欢创制长调,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作以小令为主的面貌,扩大了词的容量,增添了词婉转曲折的韵味。应该说,他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独特风貌的确立和成熟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对此后词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里选的一首是《雨霖铃》,一首是《望海潮》;前者既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婉约一派的典型之作,

后者则气象富丽宏大,与前者在风格上迥然有别,正可以看出柳永多方面的艺术才情。

苏轼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丰富了词的题材,也使得词的面貌和风格进一步多样化。这里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般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另一首《定风波》则是苏轼处事态

度的鲜明表现。从这两首词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加深对苏轼其人其文的体会与理解。

李清照虽然在诗、文方面都有优秀作品传世,不过她的写作重心以及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是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词真挚、细腻、含蓄,而不流于柔弱、矫揉造作,在词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这里选的两首作品,一首创作于早期,一首创作于晚期,情调有别而风格一致。

辛弃疾是南宋一大批爱国词人的代表。终其一生,他都在关心抗金大计,为之忧心、操劳,然而国事总也不能如他所愿。因此,倾吐不满与忧愤之情成为他的词作中常见的主题。这里选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如此。此外,他的词喜

欢大量使用典故,词的内涵因而显得丰富、深厚,是他作品的又一大特色。

这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各异,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读者能从中获得多种欣赏、审美体验。如《雨霖铃》和《醉花阴》都是偏于婉约、阴柔风格的作品,内容上也相近,都是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的,而前者尽力铺叙,抒情务透务尽,后者则点到为止,欲说还休。又如苏轼、辛弃疾虽然都被看作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拿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两首词相比较,不难体会到,前者飘逸、洒脱,而后者沉郁、悲凉。

此外,从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在感情基调上的较大变化及辛弃疾词作中贯穿始终的抗敌报国之情上,可以让读者深切地认识到,时代、社会的因素给予文学以多么大的影响!

教学这个单元,基本要求是:

1.介绍有关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一般知识,如词牌、词的题目等;还可以讲一讲宋词可以

分为豪放、婉约两派以及宋词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2.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宋词。其一,整体把握词作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二,既注意词作中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就是暗示着作者的所思所感)的形象性词语,也要注意直接表露作者情绪的词语,以便准确、细致地揣摩作者的感情,并进行欣赏、品味。比如《雨霖铃》的一开头,用了“寒蝉”“长亭”“晚”“骤雨”“都门帐饮”等形象性词语,设置出一个令人倍感凄凉、感伤的离别场景,从中读者不难体会到词中主人公痛苦、暗淡的心情。而与此同时,词人还运用了“凄切”“无绪”等直接表露作者情绪的词语,将这种心

情明确化。《醉花阴》也是如此,只是其中形象性的、暗示性的词语多,而直接表达感情的 词语少;《声声慢》则和《醉花阴》相反。

此外,对于词作上下片如何过渡也应注意。有的词作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写情,而有很 多词作并非如此,提醒学生注意每首词作是如何过渡的,对于提高阅读、欣赏词作的能力是 很有好处的。

3.指导学生诵读。诵读时,要在努力传达词人所表达的感情的同时,处理好节拍与节奏, 恰当地把握语调与旋律,减少诵读中的随意性。

第三单元是杂文和随笔。按照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这种划分法,整套教材现代文部 分有两个单元是属于论述类的,其中之一就是这里的杂文和随笔单元。这个单元中鲁迅的 《拿来主义》是杂文,另外三课属于随笔。

《拿来主义》说理形象,语言尖锐而不乏诙谐,是杂文中的典范。它所阐述的“拿来主 义”的原则和主张,不仅适用于在当时引进外来文化和继承文化遗产,直到今天,在我们社 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拿来主义”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它所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 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其中着重讲了父爱、母爱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与影响,这个主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很新鲜,对于正在走向成熟的他们 来说,思考这个问题也是很吸引人的,有价值的。此外,这篇文章阐述问题不枝不蔓,逻辑 线索清晰,是培养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能力的很好范例。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写的是人类使用语言的历史。它从文字的发明、国家共同语的 形成、传声技术的发明、语文技术的信息化、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等五个方面来做介绍, 分别追溯其变化和发展过程,使读者对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的动态变化获得全面的了解,并 促使读者关注我们习焉不察的语言生活,对语言在未来的发展产生思考。

《短文三篇》选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和富尔 格姆的《信条》。它们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人自身、生活等大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而文 中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都是积极的。它们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 解,足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应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这个单元时,应注意的是:

1.介绍一些关于随笔、杂文的文体知识。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学生能很快掌握一种 阅读这类文章的把手。

2.引导学生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提炼和概括文章的观点。高中生往往开始对论述类、 哲理类文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他们阅读 思想性强的作品暂时还有困难,阅读这种类型的作品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应要求 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论述类文章往往有开启读者心智的功效,对读者的 思想乃至行为发生影响。这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和主张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它们有时有历史 局限性,有的不一定完全合理、正确,有的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意义,总之,都给读者留 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中,对于父爱、母爱的分析,又如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中,作者对于“思想”的重视和强调等,都是能引发出不同意 见的地方。如果学生的思考范围、思考深度仅限于理解文本本身,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抽 象思维能力就都不能得到快速提高。

第四单元是古代传记。其中前三篇课文分别选自《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都比较明显地带有个人著述的色彩,感情充沛,文学性也更强。 而且,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三篇课文语言典型、规范,通过

学习,学生可以积累到大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接触到丰富的语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第四篇课文李商隐的《李贺小传》是一篇人物小传。这是一篇诗人为诗人写作的小传。它没有记述传主李贺一生的主要行迹,所选取的材料只意在突出李贺迥异于常人之处,而结尾更以大段文字尽情抒发写传记的人的感慨,让人体会到李商隐于李贺实在是“心有戚戚焉”,有着“同病相怜”的隐衷。这种写法与前三篇课文差别较大。在对比中,

学生可以了解到传记的不同写法,而同时从这篇感情浓烈的文字中,学生对李商隐、李贺两人及他们的作品也会增添新的认识与体会。

教学这个单元,应注意的是:

1.介绍传记的基本知识。

2.介绍传记的读法。看看文章中选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是最主要的,从中可以看出

传主是怎样的一个人,该怎样评价他?比如《张衡传》写了张衡在文学、自然科学及政治方面的成就,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地动仪的外观及工作原理,还用一个故事证明地动仪非常灵验,可见文章记叙的重心是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至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确实如郭沫若所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过从文中叙述的史实和作者的评述来看,张衡性情温和谨慎,淡泊名利,更具有科学家的气质和风范。

3.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多样的叙事写人的手法。如蔺相如在读者心目中虎虎有生气,这得

力于文章对他所作的动作细节描写。如写他在秦国朝廷上“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在渑池会上,他“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苏武传》在表现人物时则重视语言描写。文中花

了不少笔墨写卫律、李陵两人先后劝降苏武,在言语交锋中,突出表现了苏武坚持气节,忠于国家,不为威逼利诱所动的崇高精神。同样是人物传记,《张衡传》的写法与前两篇有很

大的不同之处是,它多运用叙述,而少描写。此外,《张衡传》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常杂

有作者的评论性的语言,如文章一开头就说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这使本文带有评传的色彩。

4.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表达交流

本册的写作教材是在模块3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写作议论文,要求学生更多运用他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不够发达,社会生活经验有限,这就使他们写作的议论文时常显得思路不开阔,分析平面化,不够饱满、丰富。经过模块3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写出比较规范的、基本符合要求的议论文了。本册的写作训练则意在要求学生写出有一定独创性的、较有深度的议论文来。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

展开议论”。所谓想得好才能说得好,写得好。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实际上分别要

求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纵深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特点是由一个中心话题引发出多种不同的思考点。在这种训练中,应当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思考的辐射面要宽,各辐射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跳跃性,每一个辐射点都应该是可以独立展开论述的分话题;二是思考要有一定的深刻性。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这种思维方法,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中心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比如有一个用“手”作为中心话题的训练,经过学生讨论、总结后,是这样的:

“手”

①手的最基本的动作是弯曲和伸展指头适时进退,能屈能伸

②手的五根指头长短不一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

③握紧拳头,力量倍增团结力量大

④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有平等意识

这四点之间是彼此相区别的,并且每一点都可以展开论述。

这次写作训练的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可以让学 生仔细阅读“话题探讨”部分和“写法借鉴”部分,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提醒 学生注意那些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 此来活跃学生的思路。写作练习”部分提供了五道作文题目,这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教师 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道题目,组织学生在班上讨论,看看可以从哪些方面生发开去,从而给 学生“写什么”提供参考。

纵向展开议论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纵深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这种训练 有助于养成学生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时间”和“幸福”这两个话题都比较难以把握,让学生对它们作 横向、纵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教学时可以灵活处理,让学生用别的话题来进行写作练 习。正如写作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说的那样: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 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学生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 的关系。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写作训练分别是“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不 管是反驳,还是辩证分析,都建立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独到、深刻的基础上。因此,教 学时应继续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本册的口语交际训练是辩论。辩论当然需要应用语言技巧,不过它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 与交锋。对高中生来说,辩论的要求不必太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是这样 说的:“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重视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态 度及基本的论辩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辩论时,应重点要求学生对于辩题形成科学的认 识,认识到正反双方各自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辩论中能够最大程度 的阐明己方的立场,反驳对方的“谬误”。

梳理探究

梳理探究的三个专题活动分别是“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张志公先生曾在一篇题为《需要学点逻辑逻辑不难学》的短文里说:“学一点逻辑知识, 把它和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联系起来,是锻炼、提高思维能力的一个有 效的途径。高中生一直没有专门学过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中遇到的许多牵涉到 逻辑知识的问题,他们凭借着语感和生活经验,往往也能解决,但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 就会有困难。这里设计这一项专题活动,意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介绍逻辑的一些最基本的 知识,通过丰富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给高中生增添一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有力工具。教 学时应让学生基本理解一些逻辑学术语,如“概念”“命题”“推理”“同一律”“矛盾律”等。

“走近文学大师”意在让学生对某一两位文学大师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他们的著作,从 中获得艺术的、精神的滋养,同时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品格,体会他们的人格魅 力,乃至将他们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不少作家、学者都强调过某一位大师及其作品对他们 为学、为文、为人方面的深远的、有益的影响。我们期望的目标也是如此。

“影视文化”是和阅读鉴赏部分的戏剧单元相呼应的。之所以设计这个专题,主要是因为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关注并分析它们,是语文学习 不能脱离生活的要求。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部分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和美学家朱光潜著的《谈美》。莎士比亚戏剧是和 “阅读鉴赏”部分中《哈姆莱特》一课相呼应的,因此可以在教学完《哈姆莱特》后,就把这 一项阅读任务布置下去。莎士比亚的剧作很多,教师可从他的有代表性的悲剧和喜剧(历史 剧涉及到的背景复杂,高中生暂时可不读)中挑出几部来,再让学生选择阅读其中的两三部。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一) 我有一个梦想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解玺璋推出的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 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 ....的年代。 ②提到贪官,老百姓脑海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 ....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③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 的管见所及 ....。 ④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 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 ....的地步。 ⑤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 ....,仍创近年次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7 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有些山区甚至出 现了十室九空 ....的现象。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④⑤D.③⑤⑥ 【解析】①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云谲波诡”。②大腹便便:本义就指肚子大,与“肚子”语义重复。③管见所及:指自己的见识不广,看法未必正确。用作谦辞,用在此处不当。④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增添一句话。此处合适。⑤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地衰落。此处合适。⑥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合语境。 【答案】 C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I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其次对于新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类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以及选文所呈现的每一片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要注意新诗歌以下的特点: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重点

二)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 、重点字拼音 看觑qù绣闼t à戕qi ng 害残羹gē ng冷炙zhì 国粹cuì篡cu àn 夺押解 ji è解xi è 数嫡亲dí 当垆lú临邛qi óng 隅头yú孛老b ó孱头cà n 变徵zhǐ刬的ch ǎn 撚断 ni ǎn浣纱huà n冠冕miǎ n 国玺xǐ桃杌wù罪愆 qi ān错堪kān盗跖zh í 宽恕shù昭zh āo 告 刹ch à 那驿y ì 站 鳏寡guān gu ǎ徘徊pái huá i恓惶qīhuáng 蟊贼máo z éi 脍炙kuài zhì??zhèng chuài 苌弘cháng h óng阿谀ē y ú忏悔ch àn hu ǐ 破绽pòzh àn 樯橹qi áng l ǔ蟾蜍ch án ch ú 瀽ji ǎn半碗哥 哥 行h áng暑气暄xuān汗涔涔cé n 万恶不赦shè羽扇纶g uā n巾湛zh à 湛前合后偃yǎ n 、重点字词含义 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 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 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随时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大概,就要 5)女孩儿早.晚.呆痴:有时候6)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有时候 7)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一段时间以来 8)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 9)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备10)你道是暑气暄.:炎热 11)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12)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13)错勘:错误地判断。 14)冠冕堂皇:很体面,有气派 15)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本义指天下太平,这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16)灭罪修因:消除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 17)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黄金是世俗所宝贵的,从小相交到白头的朋友是少有的。 18)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 ,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19)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大概是,莫不是 20)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 21)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 22 )蟊贼: 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三、重点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 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作《日出》、《原野》、《人》等。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在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进行了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观摩及研究,即完成了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和比《必修2》的教学中发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教学过程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理解新课程与新教材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必修模块课程为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今后学习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模块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必修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内容选择,体系结构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最有价值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观念,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律前律后编排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再刻意追求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的系统性,而是将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布局,将它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地方,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而最终获得发展。教材对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进行了全新诠释,转变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习更加具有整合性和联系性,更加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新课标对必修学习内容和必修教学时数规定的指引下,新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核心知识的覆盖面上扩展了,但是在相应内容的教学深广度要求上却有适当的降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在教材中还有许多很好的插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插图。课前先布置学生粗读课本,课上抽时间让学生谈对某些插图的认识和理解,课后指导学生根据插图收集资料加深巩固已学知识。还有一些条件达不到和不需要做的实验,我们就指导学生看图,这样也就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教材中绚丽多彩的画面为化学这门自然学科赋予了灵动的旋律。在教学中我们还感到课后的大部分练习新颖独特,综合性很强,可拓展的空间很大,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方法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习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增减;如:“物质的量”这节内容,就要从符号的表示,计算步骤的规范等方面补充一定的习题。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全新的教材观,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金科玉律,也不再是教学的全部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档贡献:smysl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学科。作为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重要的理论工具,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入门性知识,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3.从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分析,本章内容作为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涉及对学生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和分类观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从本章内容结构框架图可以看出,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的是统领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物质和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对物质进行分类,从已有经验体会“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从物质分类的实践中领悟“分类”方法的实质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拓展“化学物质分类”的应用,体会“同一种元素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一、字音字形 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 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砭(biān)人肌骨 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潜规则(qián) 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 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a)一抔(p?u)土 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 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 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a)丰草绿褥(rù) 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 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 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 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 二、词语部分 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 荷枪实弹: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荷,扛。 扪参历井:(1)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2)形容世路艰难。 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嘈杂零乱。 雕栏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杰,杰出;灵,好。 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穷且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穷困;益,更加。 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 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 叨陪鲤对: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 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 毋宁:不如。 诉诸:告诉给……听,指利用。 缄口不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缄,封闭。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充,塞住。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 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 折一? 楔子。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着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 (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 折一至两个? 楔子构成一本。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 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 搽旦。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 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 ”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如《西厢记》为五本二十一折。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其次对于新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类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以及选文所呈现的每一片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要注意新诗歌以下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苏教版必修四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 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 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 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 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 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 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 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后注释字词整理: 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得:能够。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 一、教学要求 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如下:(一)运动的描述 [内容标准]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 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 1。质点 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不要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时间(间隔)和时刻 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路程和位移 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5.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和矢量性,知道速率的概念。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显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初步体会极限的思维方法。 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理解匀速运动的概念。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并用他们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6.速度的测量 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实验数据。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理论 本文分析的内容为新人A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其出发点就是将教材看成是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以及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从整个数学教育发展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再到课堂教学等方面研究教材分析的意义;然后,按照树立正确教材观、深刻理解课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内容结构、处理教材等步骤研究如何科学分析高中数学教材,其中的案例均来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最后,结合典例分析的感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材分析时应坚持的思想性、实践性、整体性及发展性原则,以提升教材分析的效果。 二、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的教材分析 从系统上看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必修四,它是由“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都有好处。 本章内容以三角恒等变换重点,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并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建立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向量方法的应用;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

体会化归思想;在应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过程中,渗透了观察、类比、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的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引导。教材还对三角变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明确的总结。 本章还强调了用向量方法推导差角的余弦公式,并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上,降低变换的技巧性要求。教学时应当把握好这种“度”,遵循“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不要随意补充知识点(如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这些公式只是作为基本训练的素材,结果不要求记忆,更不要求运用)。 三、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课时的教材分析 3.1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①能利用和、差、倍角的公式进行基本的变形,并证明三角恒等式。 ②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③能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三角问题,通过三角变换解决。 发展要求: ①了解和、差、倍角公式的特点,并进行变形应用。 ②理解三角变换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 ③了解三角变换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2重点难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重点字词

必修四字词 1、颛zhuān臾yú 2、冉rán有 3、社稷jì 4、兕sì 5、柙xiá 6、椟dú 7、费bì 8、相xiàng夫子 9、弃甲曳yè兵 10、不可胜shēng食 11、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12、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13、谨庠xiáng序之教 14、孝悌tì 15、然而不王wàng者 16、涂有饿莩piǎo 17、不可估量liáng / 量liàng体裁衣/ 量入为出/ 思量(本读liáng,可读轻声 liang) 18、繁芜wú丛杂:多而复杂,无条理(多 指文章)。 19、豁huò然开朗:形容思路或前途忽 然开朗或明朗。 20、浅尝辄zhé止:本意指略微尝一下就 停止,文中指(学识)浅,(理解)不深。 21、诅zǔ咒 22、悼dào念 23、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 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24、镣liào铐kào 25、枷jiā锁 26、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7、缔dì造者 28、履lǚ行 29、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 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30、侈chǐ谈: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 31、磐pán石 32、义愤填膺yīng:由不义的人或者事 情所激起的愤怒之情充满胸膛。 33、安之若素:对于困难危险境地或异 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安然处之。 34、心急如焚fén 35、崭zhǎn新 36、蜕tuì变 37、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 密切。 38、休戚相关:彼此之间的喜忧、祸福 互相关联,利害一致。(侧重指客观存在 的关系) 39、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指主观 上的认识和态度) 40、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济,对事情有益,成。 41、赎shú罪 42、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3、后嗣sì 44、大放厥词:原指铺陈辞藻,展示文 才。今指夸夸其谈,大发谬论。厥,其,他的。 45、白雪皑ái皑 46、艰难险巇xī 47、坚毅不挠náo 48、踬zhì踣bó者屡 49、吾党菁jīng华 50、久蛰zhé之人心 51、怒涛排壑hè 52、民国肇zhào造 53、一抔póu土 54、墓碣jié 55、编纂zuǎn 56、以史迁之善传zhuàn游侠 57、贼氛方炽chì 58、杌wù陧niè之象 59、编者勖xù 60、汗涔涔cén 61、笞chī刑 62、粗糙cāo 63、镂lòu刻 64、芳菲fēi 65、菲fěi薄bó/ 芳菲fēi 66、垂耳耷dā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濒临(bīn)汗涔涔(cén)卓有成效(zhuó) B.彩笺(zhǎn)虎兕(sì)缄口不语(jiān)云销雨霁(qí)C.饿莩(fú)桎梏(kù)弃甲曳兵(yè)纷繁芜杂(wú) D.筵席(yàn)梦魇(yǎn)命途多舛(chuǎn)磨牙吮血(yǔ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萦绕社稷义愤填赝分崩离稀 B.推 搡暮霭豁然开朗恻隐之心 C.部署沉缅虚无缥缈老当亦壮 D.编 篡栗冽呕哑嘲哳遮天避日 3.下列有关戏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其中《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B.按照内容性质,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多幕剧,而《过客》则可以看成是一部独幕剧。C.《雷雨》戏剧冲突尖锐集中,情节紧凑,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过客》也同样是发生在一天之内,同样具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D.当鲁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潜台词里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与怨恨。 4.下列有关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同时展开奇伟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代蜀道上壮丽雄奇瑰伟险峻的山川,其中也蕴含了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 B.律诗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一般都是四联,除首联外,其余三联都要求对仗,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诗人倾诉了长期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琵琶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优秀传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D. 词又称“曲子词”“诗余”,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情感婉转缠绵,刻画精细,如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蝶恋花》等。 5.为下面这首五言律诗所缺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 西。, 。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 .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 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 ;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 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 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 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 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DIV .union{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DIV.unionTD{ 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一、编写《生活与哲学》的宏观背景 1.存在的问题。哲学是一座充满着神奇和智慧的殿堂。千百年来人们崇尚哲学,热爱哲学,孜孜以求地追寻着智慧和真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哲学似乎成了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代名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哲学教学、哲学课程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是造成哲学的窘境和尴尬的重要因素。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课程一样,哲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难、繁、旧的状况,存在着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存在着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思想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在方法上,未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存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如何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60813

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3、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4、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5、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6、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7、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8、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9、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译为“把”,后省略“之”)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周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11、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1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13、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最新我的高中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分析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郝霞 一、总体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这套高中语文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阅读鉴赏是必修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表达交流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梳理探究,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名著导读每册安排两本名著,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分别是: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积累与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思考与领悟: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二、本册教材内容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立体式整合的模式。 内在逻辑关系: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课文大致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型。另外,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纵向关系:本册教材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现代诗歌、古代叙事散文、记叙散文、新闻报告文学。这在必修二也有所体现,对应的分别是楚辞汉魏六朝文学。 三、内容结构: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共有四个单元,12篇课文。 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现代新诗,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名篇,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品味诗作表达的感情。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品味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美感的诗歌语言,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写新诗的兴趣。共安排了四首新诗,分别是《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其中《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是略读课文,其余三首是精读课文。 第二单元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本单元,应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崇敬、学习优良的品德,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习时要反复诵读,悉心体会,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共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三篇文章分别选自《左传》《战国策》《史记》三部史传文学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