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着床到分娩 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

从着床到分娩 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
从着床到分娩 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

受精卵在输卵管中行进4天到达子宫腔,然后在子宫腔内自由地停留3天左右,等待子宫内膜准备好了,便在那里找个合适的地方埋进去,这就叫做着床。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一个细胞团,逐渐长大,同时开始分化,一部分变成胎儿,另一部分变成了供给胎儿营养并保护胎儿的附属器官。这是生命的第一周。

第二周,小生命生长得非常迅速,脊椎形成了,脑组织、脊髓及神经系统,还有眼睛,都具有一定的雏形,脊椎的另一头是一个小小的尾巴。此时开始有血管,心脏尚未形成,但在心脏生成的部位有心跳。

第四周时出现心脏,又过1周出现肢体萌芽,眼睛、耳朵随着出现,肺、肝也开始出现雏形,人脑重量增加很快,明显快于其它动物。

胚胎至第七周时,手足开始出现手指、足趾,眼睛清晰可见,胚胎开始伸直并在羊水中活动,整个外观近似幼儿,尾巴消失。至第八周末,胚胎已近3厘米,所有的器官已初具原形。以后的几个月就只待逐渐完善了。

小生命进入第三个月(8―11周)时,开始被称为胎儿。第八周初胎头占整个胎儿全长的l/2,以后生长加快,至第十二周末身体重量增加1倍。内脏系统已开始具有功能,能吞咽羊水,变成尿液排泄出来。第九周时,男女胎儿外阴大致相似,至第十二周末,已显示成熟胎儿男女外阴的形态。

第五个月(16―19周),孕妇就会感觉腹内胎儿在踢自己以显示他的存在,这就是胎动。胎儿传来的另一个信息是可以在腹部听到胎心音,一般为120―160次

/分。胎儿已具备听力,能听见声音,可开始进行胎教了。此时胎儿体长约25厘米,重500克。

第六个月(20―23周),胎儿约30厘米长,660克重,两条胳膊弯曲在胸前,两只膝盖提到腹部。这时出生往往仅能存活几个小时,因为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第七个月(24―27周),胎儿约35厘米长,1000克重,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儿。这时出生虽能有浅表的呼吸和哭泣,但仍很难存活。

第七个月(24―27周),胎儿约35厘米长,1000克重,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儿。这时出生虽能有浅表的呼吸和哭泣,但仍很难存活。

分娩,虽然是几个小时到1天,或更长一些时间,但胎儿要经受巨大的考验。一个发育完善的胎儿能够耐受缺氧、挤压等的考验,顺利分娩。阴道分娩的孩子比剖宫产分娩时间较长一些,但适应外界的能力比剖宫产的孩子强。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重点) ②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③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2.能力目标 ①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难 点) 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 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②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起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所以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方法教学,其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课前准备: 《生命的起源》课件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及生命起源相关内容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及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同学们,我们知道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 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面上火山喷 发、熔岩横流;天空中电闪雷鸣,或赤日炎炎, 与现在的环境迥然不同。那么当时或者几十亿 年前、几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关于这些问 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关注,人们不断地 去探索和追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论。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 来越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热点 ——生命的起源。 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对生物 课产生好感。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0分钟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如果生物是由 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 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 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 物质直接转变而来。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白石生羊等。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 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这些物质是从那里 来的?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 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 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 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 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 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 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 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 有任何亲缘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第 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 论分析回答,并找出疑难 问题。 让学生发表自 己的观点,充分

七年级科学下册1.1新生命的诞生(1)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1.1 新生命的诞生(1) 1.人的生殖细胞是 ( )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精子和卵细胞 2.人类发育过程的起点是 ( ) A.精子 B. 卵细胞 C.受精卵 D.胚胎 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杀伤大量精子,降低受孕率。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受精场所分别是 ( ) A.睾丸和输卵管 B. 卵巢和输精管 C.睾丸和子宫 D.附睾和输卵管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正常男性体内有一对睾丸 B. 男孩出生后睾丸就开始产生精子 C.成熟的卵细胞内有丰富的卵黄 D.正常女性体内有两个卵巢 5.子宫的功能是 ( ) A.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B.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C.提供卵细胞的受精场所 D.分泌营养物质,促进胚胎发育 6.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的多,其意义是 ( ) A.有利于受精作用 B.有利于卵细胞的生存 C.有利于精子的生存 D.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发育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类的____,来自于男性的____,正常情况下它的形状像____,它能游动。 (2)图乙是____,来自于女性的____,它通常呈____形。 (3)甲和乙结合能够形成____,内含决定新生命主要特征的____。 8.如图所示是受精作用的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很多个,能进入卵细胞的精子有____个,最终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____

(2)动物受精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B. 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精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一个卵细胞与多个精子结合 D.精子的头部进入到卵细胞 9.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因在开创体外受精技术方面作出的成就,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试管婴儿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卵细胞和精子在试管内完成____。 (2)如果受精成功,再将这个受精卵的早期胚胎植入女性的____内继续发育。 10.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是____性____系统结构图。 (2)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 ]____,它能够产生____和分泌____。 (3)受精的场所在[ ]____。 (4)精子顺着____(填序号)的路线和卵细胞结合。 (5)胚胎发育的场所在[ j____。 11.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奠基者罗伯特.、爱德华兹。作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技术发明之一,试管婴儿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让400多万名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如今,试管婴儿中的一些人自己也已为人父母。请回答:(1)下列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夫妇中,能获得亲生孩子的是____(填字母)。 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发育不良 B.丈夫睾丸发育不良、妻子正常 C.丈夫正常、妻子输卵管阻塞 D.丈夫精子不育、妻子输卵管阻塞 (2)试管婴儿技术可以满足一些不能生育夫妇的求子愿望,但它是否有一些负面影响呢?

新生命的诞生教案2

3.2新生命的诞生(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胚胎发育和分娩养育的基本过程. 2.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初步了解 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从受精卵到胎儿分娩整个过程的一系列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母亲的伟大. 【教学重点】 人的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请学生看一段母亲分娩胎儿的录像,看到一个婴儿诞生了. 设问:有没有关于婴儿的一些疑问需要老师帮忙解答? 生答:婴儿在妈妈肚皮内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如果要吃东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生命的诞生

人类生命的诞生 生命是宇宙给予地球最宝贵的一份礼物,我们知道,动物有生命,植物有生命,微生物也有生命,而我们人类的生命是地球所有生命中最具灵性、最奇特的。那么,你知道你我的美丽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吗? 一般来说,分娩、第一声啼哭,是我们被赋予人的社会属性的神圣一刻。与之相比,人们对我们自己何时被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并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我们作为社会人之前接近300天的“生前事”是一部真正壮观而充满凶险的历史,绝不逊色于我们百年的“生后事”。 成年女性一年中,大概只有30天可以受孕。每次月经周期的中间,女性的卵巢都会释放一个(偶尔会多于一个)卵泡。这个卵泡是一堆颗粒细胞簇拥着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此时,我们还不能叫它卵细胞。排卵时,卵泡破裂,这个次级卵母细胞穿着透明的衣服(透明带)被输卵管的大伞(输卵管漏斗部)捕捉,开始了向子宫的漫漫长征。如果24小时内它得不到精子的生命之吻,这个次级卵母细胞便会萎缩消失。 与此同时,上亿个精子喷薄而出,等待它们的第一道关口就是阴道的酸性分泌物,超过一半的精子死于这里。幸存者将穿过子宫颈口,游过子宫,向输卵管的壶腹部进发。这全程相当精子长度的5万至10万倍,而它们要在2小时内赶到。最终,300个左右最强壮的精子到达目的地。 最终,有一个幸运的决定性的精子将穿透透明带,融进次级卵母细胞膜。这一瞬间,透明带将发生本质的变化,卵子的大门从此关闭。同时,次级卵母细胞开始一次蜕变,它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变成一个真正的卵细胞。几小时后,这个

卵细胞核融为一体,我们的一切基因特征从此确立,终生不变。我们作为一个生命的历史从此开始。 你看,生命的诞生经历了这样一个千变万苦的过程。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用天真的眼神望着父母,撒着娇问妈妈我们是从哪儿来的么?长大一点,会知道作为一个母亲,怀胎十月,生育的不易。但是,我们以为仅仅是“不易”,其实却是凶险万分。孕前反应、孕中身重、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一个生命便可能消逝不见,更别提这个小生命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斗争了。 所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孕育了太多痛苦与喜悦的奇迹。有什么理由,我们会不珍惜自己创造的这个奇迹,让这个奇迹在以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呢??

关于新生命的诞生的句子

关于新生命的诞生的句子 1、我们认为,最细致的教育任务之一,是要使青年能严肃地、心地纯贞地对待一个新生命的造就;要使他们就像等待幸福的节日一样等待一个新人的诞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头脑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没有我,他们都不能生活,他们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幸福;父母给了我幸福,我应当永远感激他们。爱――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要在人自然产生性要求之前,尽早考虑这枝花的洁美,要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出处:帕夫雷什中学 2、新生命的诞生是一切奇迹的开始,它是上帝赐予你最宝贵的财富。 3、改革,第一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到诞生的机运。 4、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5、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作者:左拉 6、智者“人的死亡代表人的生命走到尽头,天上划过的星空还

代表着新生命的诞生” 神“愚者!死亡是悲伤的,无论用多么美的语言来掩盖!” 7、遥望天空,湛蓝如蓝丝绒,悠闲的白云正在悠哉游哉地散步。近看窗外,微风轻拂起柳丝的孱弱,触到了那微不可及的嫩芽,又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呢!清冷的空气里,依然能闻到那和煦阳光般的花香。 8、天空中的云朵越来越红,并且汇集起来,像一个少妇在怀孕一样,这一切注定了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红彤彤的太阳降生了!作者:屈远志出处:丛林有公主 9、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有勇气和耐心去面对。请把每一天当作新的生命的诞生而充满希望,尽避这一天也许有许多麻烦事等着你,请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就会倍加珍惜。 10、吊兰不仅优雅别致,更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一次,我无意中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进了泥土里。过了不久,又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它长成一蓬翠绿的吊兰,依然快乐地生长着。 11、人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死亡并不可怕可怕是人的内心。在死亡那一刻你的内心出卖了你,你逃避了死亡的恐惧。 12、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遇到自己爱的人,恰好那个人也真喜欢你在乎你,你们在一起,这个发生了些事,然后奇迹般的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出来,我们管这个叫爱情的结晶,真的吗?出处:男

(完整版)1.1新生命的诞生(知识点整理)

1.1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生命起点是,这个细胞是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 结合而产生的。 2.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细胞,它们的细胞核内携带着信息。其中 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呈形,有尾,能游动,呈形。 3.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 等器官组成。其中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 和两大作用。 4.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其中 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和两大作用。(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各有个,且到了期才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5.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的过程叫受精,其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并且一个卵细胞只能和个精子相结合。 6.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一边沿着往下移动,进入。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并附着在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 7. 常见避孕措施有:男性使用、女性口服、输卵管或输精管结扎(注意:结扎只影响生殖细胞排出,不影响性激素分泌)等。 8.胚胎悬浮在中,能减少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9.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初期来自,后期来自。 10. 连接着母体和胎盘,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的器官。胚胎通过和 不断地从母体血液中获得和,产生的等废物同样通过这两个结构进入母体血液,最终由母体排出。 11.在胎盘中,胎儿的血液和母体的血液不是直接相通的,它们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样能避免将母体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但某些仍能穿过这个屏障。 12.产生卵细胞的场所是;受精的场所是;受精卵开始分裂的地方是;胚胎发育(孕育新生命)的场所是。 13.怀孕周(9个多月)后,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内产出,产出的过程叫,产出的胎儿叫。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扩张、娩出和娩出三个阶段。 14.婴儿出生后几秒钟就会哭或咳嗽,这种行为能除去婴儿、和的液体,并促使工作,从而获得氧气。 15. 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因为它含有婴儿生长需要的各种和物质。

八年级生物下册6.3.1生命的起源教案(新版)冀教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通过米勒的实验,了解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过程方法 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情感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关于生命的起源同学们可能听说过许多不同的传说,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科学有别于其它认知方式和其它知识体系,就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所以,科学的推测必须和观察或实验所获得的证据一致,还应该合乎逻辑。科学并不排除想象和联想,但是这些想象和联想应该是基于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的,并最终还需要过程和实验的证实。〔科学研究思路:事实-------推测---------事实验证 阅读课文第51页,生命起源的假说有哪些理论?

一、神创论:无据可查 二、自然发生说 指导阅读课文,交流讨论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说? 三、宇生论: 分组交流展示 1.证据:表明:: 2.地球外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 四、化学进化论: 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 1.地球什么时候形成? 看P51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描述原始地球环境 2.原始大气是怎样形成的? 3.米勒模拟实验 提出问题:原始地球能不能产生原始生命呢?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等气体模拟。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生成,此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实验表明: 4.化学进化过程 进程1:,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进程2:简单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是一种RNA。 进程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阅读课本最后一段):说明。 进程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新生命的诞生》练习

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1)精子和卵细胞是人体中的细胞。 2.人的生殖系统 (1)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是。(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其中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其中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的过程。受精的场所是。卵巢产生的卵子沿输卵管往下输送,若在此处遇到沿输卵管向上游动的精子,就会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受精时一个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膜内,与 融合,形成受精卵。 (2)一般情况下,一个卵子只能接受个精子。受精卵形成后,也进行细胞分裂,边沿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在子宫内膜,这样妇女就怀孕了,也称为。 4.胚胎的发育 (1)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以后胚胎通过和 从吸取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2)胚胎发育的开端是分裂,到60天左右时,器官和系统基本形成,初具人形,成为。 (3)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天左右,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出来的胎儿叫。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能使婴儿的肺部去除,从而启动运动。(4)孕妇要担负起胎儿和她自身两个人的新陈代谢的物质交换任务,在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方面的负担很重,所以孕妇要注意、等。刚出生的婴儿应喂以母乳。 5.新生命都是从发育而来。人的受精卵是通过和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细胞,它们的细胞核内携带着。受精卵含有形成新个体所有的。 8.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 A.精子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血红细胞 9.胚胎发育多长时间开始具有人形( )。 A.两周之后 B.六个月之后 C.两个月之后 D.九个月之后 10.形成一个受精卵需要( ) A.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B.二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C.多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D.多个精子和多个卵细胞 课后新知巩固 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A.分娩 B.受精 C.排卵 D.妊娠2.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子宫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卵细胞 B.分泌雌性激素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理解说明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 导入: 现在的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可是在地球诞生之处,生物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命的起源是怎样的。 新授: 一、“神创论”没有事实依据 提问:神创论大家不陌生吧,那么你们能列举几个神创论的例子么? 答: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 讲解:很好,神创论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生命始终保持被创造时的形态和结构,而且一成不变。然而神创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与科学相悖。

二、巴斯德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自然发生学说: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而然产生出来。 资料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阅读课本实验装置,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鹅颈瓶口处有弯曲细长的玻璃管时,鹅颈瓶内的肉汤没有变质? 2、为什么打断鹅颈瓶的瓶颈后,瓶内的肉汤变质了? 3、为什么说这个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三、科学家普遍认同“化学进化学说” 1、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的材料,找出生命起源的过程。 2、第一步: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 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3、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1)读图:米勒实验 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氢气等。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可能由无机物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了解米勒实验是验证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了解:米勒实验被认为是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让学生理解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诞生地。 从原始海洋和现在海洋的不同点,来说明现代海洋是不可能再诞生原始生命的。四、总结 原始地球 火山爆发第一步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有机大分子 原始大气第三步

生命的形成过程

生命的形成过程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的浅蓝色星球上,繁衍生息着十几万种微生物,30多万种植物和100多万种动物,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如此丰富多样的生物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今天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无论大小,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里与生命活动有关的主要是一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分子,这些生物分子是怎样起源的呢?故事得从地球的诞生讲起。 那是在大约50亿年前,宇宙中一团弥漫的缓缓转动的气体尘埃云形成了原始太阳系。到了47亿年前,原始太阳系里一些气体尘埃云又凝聚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刚刚诞生的地球十分寒冷、荒凉,没有结构复杂的物质,当然也不会有生命。生命是随着原始大气的诞生开始孕育的。 在早期太阳系里,一些处于原始状态的天体频繁和幼小的地球相撞,这一方面增大了地球体积,另一方面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贮存在了地球内部。撞击不断地发生,地球内部蓄积了大量热能。地球的平均温度高达摄氏几千度,内部的金属和矿物变成了融融的炽热岩浆。岩浆在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着,不时冲出地球表面形成火山爆发。在原始地球上,火山爆发十分频繁。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部一些气体被源

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不过,这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物分子。 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日积月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开始降低。当降低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水蒸气就化作倾盆大雨降落到了地面上。倾盆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这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摇篮。 那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仍然很高,到了大约36亿年前,海水的温度已降为80℃左右,然而在此之前,原始生命就已悄悄孕育了。 生命的诞生与原始大气十分有缘。据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氨气。这些简单的气体分子要想成为生物分子,就必须变得足够复杂。合成复杂物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原始地球上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供利用。首先,原始大气没有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大气,这为地球带来了能量。其次,原始大气中会出现闪电,闪电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再次,原始地球上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热量。

新生命的诞生的好句子,迎接新生命唯美的句子

新生命的诞生的好句子,迎接新生命唯美的句子 1、十月怀胎,才能为家庭诞生一个可爱的生命;十年拼搏,才能为人生铸就一项伟大的事业。 2、当我们呱呱坠地,注定一个新生命的诞生,18岁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这一生或许疯狂,辉煌,孤独,可都是平凡的生命。路在脚下,执着的走着 3、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天使来到人间,当我们沉浸在庆生的喜悦中时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也随之诞生了。 4、孩子,妈妈没有离开你,妈妈就藏在你黑黑的眼瞳里。 5、孩子,可要记住,哭泣的时候,妈妈就在这里等着你。 6、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赐予,每一位母亲都是传递美好的天使。愿时光温柔以待每一位天使~ 7、身体强壮,快快长大,越长越可爱哦。 8、在那里,透过准父母们满怀欣喜的翘首期待,和初生婴儿一声声清脆无比的啼哭,足以瞬间触动人们心底那些最柔软、最细腻的情感。 9、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和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10、你的来临,是上帝赐予我的幸福;是妈妈送给爸爸最好的生日礼物;是我们全家美满的象征;所以爸爸,要为你做一切能让你快乐幸福的事情。首先,爸爸要为你禁欲300天。 11、宝宝降临,全家欢笑,再无烦绕;宝宝一笑,万事变好,喜气伴

绕;恭喜你了,喜得宝宝,开心常绕;祝愿宝宝,满月快乐,健康围绕;祝福朋友,心情美了,万事顺了,乐得逍遥! 12、我们每天面对那些朝气蓬勃的可爱宝宝,内心无比知足,看到经过自己双手接生的无数母婴平安健康、听到每一个新生儿悦耳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我们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13、孩子,你的到来点亮了我们的生命,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14、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生命开始了人生历程的起点,意味着,造就新生命的夫妻承担起了做父母的责任。 15、你的第一声啼哭,就像是天使吹奏的圣音,我从来没有听过那样美妙的旋律。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有点露白,头顶上却仍是一片像这样灿烂的星空。在这浩瀚宇宙的一角,继承了我的血液的生命,就在刚才,诞生于这个世界。 16、你落地的瞬间,像华丽的化身。我的笑容无时的荡漾。你的哭声你的笑声是对我最好的回馈,我不怕累。 17、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一个携带着自己基因的生命诞生,他的诞生,是你的生命的延续。 18、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19、灿烂的季节迎接灿烂的你。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化。 20、美好的图画,你要一笔笔描绘,再难也有我的爱伴陪。 21、亲爱的孩子,你有着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面前条条道路金光

第一章-第一节 新生命的诞生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学习目标】 1.知道精子与卵细胞的结构差异,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差异; 2.充分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人类的受精、妊娠、胚胎发育、分娩和养育过程。 【知识梳理】 1. 精子和卵细胞 (1)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 (2)精子和卵细胞的比较: 精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长度约为0.05毫米,形状像蝌蚪,有尾巴,能游动; 卵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其直径约为0.1毫米,球形,不能游动。 2. 人的生殖系统 (1)功能:繁衍后代。 (2)重要结构: 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主要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一个健康男子每天能产生上亿个精子,一个有生殖能力的女性每28~30天产生一个卵细胞。 3. 受精与妊娠 (1)受精:当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性行为后,精子和卵细胞会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就叫受精。 (2)妊娠: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壁,这时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也称妊娠。 4. 胚胎的发育 (1)胚胎主要在子宫内发育。 ①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受精卵中的卵黄,植入子宫后的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氧气全部来自母体,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母体排出体外。 ②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③胚胎在母体内孕育9个月后产出。 (2)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分娩出的胎儿叫婴儿,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能力: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分析: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对于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所以此重点可以在学生讨论和归纳观点的同时得到落实。 教学难点分析: 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和原理是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点,要对装置中各部分模拟原始地球的相似性讲清,学生才能够理解此实验的意义所在。 教学策略: 本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七下人类起源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而对于生命的起源还存在很多疑问,在这节课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在教师开始讲解前先给学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知道的生命起源学说,然后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再总结和补充。总结中,通过对例证的讲解,学生会逐渐认可“化学起源说”,并关注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结果。而对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后的过程,有的过程已被实验证实,而在形成原始生命的这一步还没有实验证实,要鼓励学生有探索的精神并时刻关注关于生命起源新的研究进展。本课需要1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资料。 教学设计:

板书: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化学起源学说 二、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有机高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三、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 课后反思: 本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在生命起源假说的讨论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关注生命科学。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的合理性要讲清,学生才能理解并认可其实验结果。在有机小分子形成后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的过程要给出学生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假说,让学生们认识到当出现新的证据时,一切科学知识都可能发生变化。更要通过习题和资料分析加强学生对假说、证据、推测、想象的理解。

奇妙的新生命诞生过程

奇妙的新生命诞生过程 生命何如从有到无的呢?新生命的出现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开始,之后,经过10个月,经历胚种,胚胎,胎儿三个阶段,最后婴儿呱呱坠地,随着哭声,宣示着新生命的诞生。 生物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一点一点,从胚种,渐渐发育成胚胎,之后经过漫长的妊娠过程,终于脱离母体,形成了单独的个体。随着婴儿渐渐洪亮的啼哭声,宣示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么,具体来看,人类究竟是如何从父母双方的遗传因子变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呢?一、胚种阶段: 一般都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为起始时间,排卵后,卵子移至输精管等待与精子的结合,受精后,受精卵不断分裂细胞数成倍增加。之后,胚种充满液体,慢慢的分化成三个不同的层:上层或外胚层,后来发展成为表皮、指甲、头发、牙齿、感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变成消化系统、肝、胰脏、唾液腺和呼吸系统;中胚层,最后成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大约到了第四周,胚种是逐步把自己埋在子宫壁上的,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二、胚胎阶段: 胚胎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的发展模式。这样,头、血管和心脏等的发育早于胳膊、脚、手和腿的发育。在胚胎期,心脏已经形成,胚胎内也已形成一个小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约从第五周开始,开始有心脏的跳动,而且可以通过超声装置被检测到,到了第七周,已经开始发育手指脚趾。而到了第八周结束,随着骨细胞被分化出来,新生命正式进入了下一个漫长的阶段; 三、胎儿阶段: 胎儿阶段通常可以根据母体的妊娠,分为三个阶段:妊娠早期,中期,晚期 1.早期:通常是新生命形成的前12周,包括了胚种和胚胎阶段。从第九周开始,胚胎发展了它的第一个骨细胞,它象征着结构分化的结束,此时胎儿大约为成人拇指大小,这个时候也是脑细胞生成的时候,每分钟大约增加25万个脑细胞,大部分生物特征也变得更像成人; 2.中期:胎儿已能同时移动它的头、腿和脚了。如果触及他的手掌,他会握紧拳头形成抓握反射;如触及他的脚掌,他的脚趾就会张开,形成巴宾斯基反射;如触及他的唇,他将做吸吮反射。另外,胎儿的心搏能透过子宫壁听到;在第4或5个月,母亲可以感受到胎儿的振动,或在她子宫中的移动。许多母亲经常能感觉到胎儿踢腿、伸胳臂等,第20周-第27周,拥有了味觉,甚至是一些神经条件反射,大脑已经发育到拥有了平衡感眼睛发育完全,可以第一次睁开眼睛,听觉也越发的完善,甚至可以记住母亲和父亲的声音了; 3.晚期:从第8周开始,就进入了妊娠的晚期,这个时候,胎儿基本能哭喊、呼吸、吞咽、

新生命的诞生(一)

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一) 一、选择题 1.人体发育的过程包括() A.卵细胞→胎儿→婴儿→个体成熟 B.卵细胞→胚胎→婴儿→个体成熟 C.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个体成熟 D.受精卵→胚胎→胎儿→个体成熟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婴儿出生 D. 胎儿 3.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场所是() 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A.阴道 B.子宫 C.卵巢 D.输卵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人体内最大的、用肉眼能看见的细胞 B. 成年男子每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而成年女生每天产生一个卵细胞 C. 如果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细胞,然后继续发育,就一定会产生双胞胎 D. 如果有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子相结合,也可能产生双胞胎 5.精子和卵细胞大小差异如此悬殊,那么生下来的婴儿更像谁呢?() A. 父亲 B. 母亲 C. 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D. 无法确定 6.为了控制急剧膨胀的人口,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通过对夫妇一方实施结扎手术,使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丈夫结扎了输精管后()A.睾丸不再产生精子 B.睾丸还能产生精子,但精子活动能力减弱 C.不长胡须,声音变尖细 D.睾丸还能产生精子,但精子不能排到体外 7.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二、填空题 8.__ _ _和__ ____是人体中的性细胞(生殖细胞)。 (1)_ _ _是男性的生殖细胞,它的形状很小,大约是__ _ 长,呈__ __形,有一个头部和__ _ _,能灵活游动,数量很多。精液是由产生的精子和分泌的黏液混合而成的。 (2)__ __是女性的生殖细胞,是人体内__ _的细胞,直径达_ __,可用肉眼看到,呈_ _形。 9.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衍后代: (1)女性生殖系统: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_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小组2:我们小组来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根据第一小组介绍的宇宙爆炸的理论,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小组3:我们组负责汇报“米勒实验”: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玻璃仪器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动画展示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他检测出很多简单的有机物,包括氰化氢、尿素,最重要的是:米勒还在他的产品中发现了甘氨酸和丙氨酸,这是所有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也是在各种蛋白质中最常见的。 小组4:我们汇报“其它生物学家的研究”:米勒试验结果公布后,许多生物学家便也开始进行同样的实验,他们都证实了米勒的实验。到1968年,蛋白质结构中的每一种重要

浙教版科学七下《新生命的诞生》word教案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 (3)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2、情感目标: (1)揭开人的诞生过程和双胞胎的奥秘,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 (2)人体的受精的实质及受精的场所。 教学过程: 一、精子和卵子 [引入]:教师将问题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这与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有关。 [图片演示]:精子和卵子图片。 [学生讨论]: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讨论精子和卵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二、人的生殖系统 你知道卵和精子是从那里来的吗? ——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2)子宫的作用: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三、受精 [录象播放]:受精过程的录象。(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3) 教师解说:受精: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 (1)能够接近卵子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子的精子只有1个,最终,卵子和精子形成一个受精卵. (2)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受精卵形成后,一面——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称怀孕) [提问]: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 [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 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讨论]:你从媒体所知道的,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措施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另外一种避孕措施:结扎输精管或结扎输卵管。 四、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2) 五、巩固练习 1. 人的生命周期的起点是() A.胎儿 B.受精卵 C.婴儿 D.卵细胞 2.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 A 卵巢、子宫 B 输卵管、子宫C输卵管、输卵管 D 卵巢、输卵管 3.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的是() A 许多精子到达女性的生殖器官内 B 许多精子接近卵细胞 C 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 D 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生命的起源与意义

. '. 生命的起源与意义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生命是从哪来的?”古往今来,许多哲学 家和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求这个答案。这确实是一个能引起人兴趣的话题,本节课题所在小组的PPT很精美,也很生动,演讲很吸引人,但缺少互动环节。 在这里我就不谈生命起源这个话题了,我想谈谈关于生命意义。 生命的意义,曾为无数人所探讨,而各人之观点,则往往因基於所经历境遇之歧异而不同,盖人生活於囿限的世界中,自难从主观的认识自己超脱为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过如果对生命的意义不能作一正确的认识,则无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便很容易蹉跎光阴,使宝贵的生命失却了灿烂的光辉。因此,吾人应对生命的意义有一个深切的认识。生命究为何物?英哲罗素说:「整个人类的生命,宛如一道壮阔的洪流,从不可知的过去,汹涌的冲向不可知的未来,我们每人都只是这种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个泡沫。这就是说:就整个的宇宙来看,生命的显现,只是一种过程,而这种过程,在整个宇宙进化中,尽占一微渺的地位,我们无能为力去改变这种地位。因为我们既囿於空间,又囿於时间;易言之,我们生命活动的极度,完全为自然律所支配。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件可悲的事实。对於人生的真谛,吾人常加以各类型的解说。虽则吾人无法摆脱物质界对於我们的制囿;在精神界,我们却有自由发展的余地。诚然,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本身既无悲、喜。若有悲、喜,则不啻为人类自己所加於本身的色彩。人类之有喜、怒、哀、乐等精神状态,为其所特具,这些精神状态,可如时空宇宙,同样地不朽。因此,人类在实质上,虽属於时空宇宙,他本身却创造了另一不朽的宇宙——精神宇宙。这个宇宙,为人类生存寄托之所在。在时空宇宙,生命无其特殊意义,如尘土然,仅为宇宙的一种过程而已。而在精神宇宙,它却具有无限的底蕴,无限的意义。 精神宇宙是可以扩大的,加速扩大这精神宇宙,即为生命意义,「贡献我们所能的和所有的,使这精神宇宙更为壮丽,更为浩瀚,这是作为人类的一分子的责任,也就是自己生命之所在。」对於精神宇宙言,我们的存在,是不朽的,因此希求避免躯体的幻灭,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学习爱:爱自己,爱家人,爱地球,爱他人,学习宽容和谅解;不停的投胎转世就是为了灵魂的进化,进化后就可以进入到更美好的世界生活,有些人活着希望能吃好,喝好,住好,有安全感。但这只是比较短浅的目标,真正的人生意义不是在于物质享受,而是思想的进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就是他心中的爱有多少,帮助了多少人。只有爱才是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的意义在于拥有爱在我们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