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物流发展

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物流发展
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物流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300多个,形成了众多的以市场为载体的商贸物流圈。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对近年受理的运输合同纠纷案件通过实证调查等方式分析了运输合同纠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近两年受理的各类运输合同纠纷案件134件,审结119件。案件类型中,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占126件、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占5件、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占3件(见图一)。从诉讼主体来分析,企业(非物流公司)作为诉讼主体的有56件,快递(物流)公司作为诉讼主体的案件有37件,其他诉讼主体的案件有41件(见图二)。

二、运输合同纠纷的特点

一是纠纷成因较为集中。运输合同纠纷的成因多在于货物运输途中发生货损而引发纠纷或因拖欠运费等情形而引发的纠纷。二是缺席判决比例较高,约占审结案件的35%。三是运输合同相对方在交易过程中不规范导致纠纷高发。一些物流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合同不规范及送货单、承运单不规范、无经办人签名或运输公司盖章等情形引发的纠纷占主要原因。四是纠纷发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托运人认为物流公司对其制定的限制赔偿责任等格式条款未尽提示和说明义务,发生纠纷后条款不能得到托运人的认可而引发诉讼;由于合同约定由运输企业代收货款或垫付货款而引发发货方起诉运输企业的案件呈增多趋势;对货物该加固不加固,发生纠纷后条款不能得到认可而引发诉讼;还有的是由于对托运物品是否特殊货物约定不明,导致承运方被交通管理部门罚款,并产生司机补贴、装卸费而引发纠纷及运输途中因火灾、车祸引发的损失负担问题。

三、法律适用上的疑难问题

1.缺乏运输合同导致难以确定诉讼主体

如一案件中被告某托运部否认原告提交的两份承运单系其开具,并称未与原告张先生发生该两笔灯饰承运业务。该案又缺乏双方签订的运输合同,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前往被告营业场所对被告财务人员制作调查笔录。由法院工作人员向其出示了原告提交的两份承运单原件后,该托运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承运单是被告的承运单,承运单上的货物均已送到目的地。应法官要求,其财务人员还出示了一张公司作废的承运单。该承运单的样式与原告提交的两张承运单的样式一致,公司信息栏所载明的电话均与原告提交的两张承运单上所载的一致。法院对原告提供的该两份承运单证据予以认定。此外,还有因使用如“金日”、“华辉”等简称作为公司名称,诉讼过程中,对方予以否认,导致难以迅速查明确认交易方的主体资格。

2.签字手续不规范导致难以确定交易主体

托运人在承运人处签名不规范,存在错签漏签等现象,如一案例中,原告无法证实托运人徐元民(化名)跟原告承运单上的“徐也明”(原告主张为笔误)存在因果关系,对原告的交易主体资格无法确认,导致原告诉讼请求被驳回。

3.货损价值难确定问题

货损价值问题如何确定,是运输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虽然法律已经明确货损的归责原则,但一旦货损发生之后,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也争议颇大。虽然合同法规定了货损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和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但实践中当事人双方对货损的赔偿数额应当如何确定仍然存在不少争议。经过调研,对于货物实际损失的判断,一般存在以下做法。

一是根据合同约定判断。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

二是根据证据规则判断。如对关于原告某灯饰公司的实际损失。法官审查原告提交的定做协议及附件上所载明的货物数量与货运部出具的托运单上载明件数是否一致,价款是否与其他证据载明的价款相符合进行判断,从而确认损失价值。另一案件中,法官则根据原告提交的供需合同、银行取款回单及违约金的收条,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相互印证原告交付被告托运的货物数量及销售价格属实,从而据此认定原告货物损失价值。

三是根据物流企业的行业惯例判断。一般承运方约定发生货损后按照货物运费2至10倍范围进行赔偿的做法也较为多见。如某物流公司货运单上第5条规定:托运货物必须参加保价运输合同,如有损坏,丢失属本公司责任范围,已保价的,按投保价格80%赔偿;如不投保发生损坏,按运费5倍或最高不超过200元/件赔偿,本公司不负任何责任。又如案例中某货运部出具的托运单下方注意事项中的第四项载明:托运人必须参加保险(保价)运输,如有损失、丢失等属承运人范围内已保价(保险)货物由承运人赔偿,赔偿时间不迟于45天,未参加保险(保价)的货物,如出现掉失、丢失,承运人按其批货物运费的2至3倍赔偿。但当事人双方对在诉讼案件中能否适用上述规定,争议很大,一般来说要结合具体案情及当事人提交证据进行具体判断。

四是根据货物毁坏损失鉴定价值判断。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确定的价值进行判断。如经某县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结论书》,鉴定某湘D牌号重型普通货车车载物品损失价值70126元。这也是法院在处理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确定货物损失价值的常见的做法。

4.对运输合同中约定垫付或代收条款的处理

“托运代付”模式为物流行业较为常见的商业惯例。即物流企业代替生产厂家向经销商收取货款并结还给厂家,又区分为代收或代垫两种模式,但导致的效果不同。其行业惯例一般

是:若须承运人已确实收到收货人的货款,才能向托运人付款的,为“代收”;若不论承运人

是否收到收货人的货款,都须向托运人付款的,为“代垫”。一般是在托运单上注明货款金额,并约定“代收”还是“代垫”,另约定10至30天的代收代垫期限,即给承运人运送、交付货款和向收货人确认、追收货款的预留时间。这种模式最大好处是节省资金,有媒体报道称,一家物流企业,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一年垫付资金就达5000到8000万元。但垫付、代收货款问题由于当事人双方约定不明,商业交易人士讲究快捷便利而忽视合同条款约定审查,也较容易产生法律纠纷。课题组认为,承运人应妥善处置托运人货物而不应造成其损失,但也要综合具体案情进行认定,不能一刀切。例如在一宗案例中,对承运方承诺垫付货款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运输合同的附随义务,在收货方提出质量异议时应尽到谨慎义务,承运方不能在没有托运方明确指示的情形下未收款即交付货物,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四、解决运输合同纠纷的建议

相关部门及企业、个人应一起努力,进一步规范运输合同相关交易环境及规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避免纠纷发生,主要有:

1.规范运输合同文本

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订统一、规范的运输合同文本,以规范物流市场行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和推广物流行业标准,规范货物的交接流程,制定运单范本和物流公司和从业人员资格的认证标准,以减少物流公司与货主之间的纠纷,促进物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2.加强行业监管

由工商等部门加强行业监管。由工商部门坚决查处和取缔物流运输市场中的无照经营行为,加大查处各类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力度,打击违法经营,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组织开展物流行业诚信服务专项检查行动,整治物流行业虚假宣传、违法广告

行为,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加强合同监管,检查经营者的格式合同是否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是否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建议由银行加强对物流企业开具空头支票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空头支票作为货币使用的不良做法,避免因代收垫付货款而产生纠纷。

3.注重交易细节和提高技术水平

一是明确交易主体。建议运输合同相对方全面、认真签订运输合同,在签订合同时,注重对签约人、交易主体的主体资格、代理权限的审核,确定真实的交易方。二是细化合同内容。对合同内容应包括运输货物的具体状况、价值金额、货物起运和到达地点及收发货人名称地址、运输质量要求、是否有毒有害或特殊货物、装卸方法、赔偿标准、管辖条款、垫付代收义务、违约金约定等尽量做详细规定,少用单位或人名简称,注重收集包括录音录像在内的各种证据,将纠纷产生机率降到最低限度。三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形码(BC)、射频(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

球卫星定位(GPS)、智能交通系统(VICS)等信息技术,全面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4.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组织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为货运物流企业签订、履行合同提供服务,推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根据当地物流企业规模、企业文化、社会信誉等指标建立一套信用评级机制,每年对所有物流企业进行一次信用评级,并建立奖惩退出机制。引导物流中小微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个别规模大、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服务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

5.加大普法宣传

向消费者普及运输合同相关法律知识,提示其在接受物流服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提高其风险意识。加大调解力度,在部分客观事实难以查清,双方争议较大的情形下,法官应提醒当事人对诉讼风险、诉讼成本有一合理判断,互让互谅,达成和解协议以化解纠纷。

国际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观察今天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那就是席卷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其他趋势不能不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和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国际物流通过现代运输手段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新崛起产业,国际物流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物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货物跨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1.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高速增长,规模急剧扩大。2000年至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率5.5%,两倍于同期世界产出的增长,2007年国际贸易总额高达28.1万亿美元,货物贸易量增长了7.5%,比同期世界GDP增速3.5%高一倍以上。世界总出口额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仅为21.79%,2001年上升到24.67%,2007年达到34.6%,6年内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是过去21年增幅的3.4倍多。全球国际贸易的货物流程,90%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海运总量达到了惊人的74亿吨,平均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海上流动着,比2005年增长了4.3%。2007年,全球的商船总吨位已超过10亿载重吨,比上年增加了8.6%。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突破了11000点大关,比2006年底的4400点上涨了250%。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2001~2007年,世界贸易依存度从48.4%提高到69.5%,其中出口依存度从24.1%提高到34.6%。同期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由46%提高到56.5%,发展中经济体由57.6%提高到73.4%。世界贸易依存度的大幅度上升,表明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也表明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货物流动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波澜壮阔地加快推进。 2.国际产业的重新分工布局,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服务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从国际分工看,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分工程度大大提高,制造业重心继续东移。原来的传统垂直分工体系,是由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发达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的两极配对,现在已演变成一般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和资源、以中国为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提供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提供关键技术、零部件、高端产品和服务、最后进行总集成或总装的格局。在出口结构上,世界制成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的70.1%,北美制成品出口占比超过73.5%,欧洲78.4%,亚洲制成品出口占比也高达81.9%。中东、非洲和独联体国家2/3出口则依赖燃油和矿产品,中南美洲农产品出口占到23.8%,燃料和矿产品出口占42.4%。最不发达国家3/4出口收入来源于初级产品,只有1/4来源于服装制成品出口。在进口结构上,发达国家是最终的消费和进口市场,美国进口占据了世界进口总额比重的15.8%,欧盟25国为39.2%,日本为4.8%,三者合计高达60%,世界货物进出口的一半以上都为10个发达国家拥有。近几年,“金砖四国”进口份额从2001年的6.3%上升到

论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审批稿

论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 趋势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论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趋势有所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国际物流、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历史历程 从计划经济下的“储运”到改革开放中的“物流”,物流跟随中国经济发展的沿革完成了数次角色的转变。1979年,由当时国家物资总局局长李开信和副总局长余啸谷同志带团出席了日本国际物流会议,首次把“物流”概念引入国内,紧接着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物流”第一次走进中国;1984年8月,国家计委柳随年副主任担任会长的“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成立大会收到李鹏总理的祝词,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物流学科名字作为全国性学术组织名称的突破了部门界限的学术性组织,出现第一个学术组织; 1989年4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在北京承办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21个国家的代表团与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内召开国际性的物流会议;1992年,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这是在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配送”这种现代物流的形态;1994年,我国第一个民间资本创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物流公司在广州成立,并成功地承担美国宝洁公司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分销物流;1999年11月,由中国航务周刊承办,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邀集中国与物流相关主要部门和领域,在北京联合召开“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 中国的物流来还在不断的进步,做大做强,当然这还有待于从事一线物流企业的共同努力。 二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主要特征

国际物流中的国际货运代理--德国货代联盟发展模式分析

实训三:第三章国际物流中的国际货运代理--德国货代联盟发展模式分析 实训目的: 1.学教材中第三章相关理论知识; 2.了解国际货代、货代联盟及相关知识等; 3.熟悉网络调研,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实训要求: 1.学教材关于国际货代相关知识; 2.网络调研关于国际货代、国际货代联盟相关资料; 3.详读案例; 4.依照案例分析思考题,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5.每组完成电子实训报告,下次课上交。 案例分析依照以下内容,完成电子实训报告一份。 1.什么是国际货运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是指国际货运代理组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劳务报酬的经济活动。 2.国际货运代理有哪些种类? (一)以委托人性质分类 a)货主的代理 b)承运人的代理 (二)以委托代理人数量分类 a)独家代理 b)普通代理 (三)以授予代理人权限范围分类 a)全权代理 b)一般代理 (四)以委托办理的事项分类 a)综合代理 b)专项代理 (五)以代理人层次为标准分类 a)总代理 b)分代理 (六)以运输方式为标准分类 a)水运代理 b)空运代理 c)陆运代理 d)联运代理 (七)以代理业务的内容为准分类 a)国际货物综合代理 b)国际船舶代理

c)报关代理 d)报检代理 e)报验代理 3.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通晓国际贸易环节,精通各种运输业务,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关系广泛,信息来源准确、及时,与各种承运人、仓储经营人、保险人、港口、机场、车站、堆场、银行等相关企业,海关、商检、卫检、动植检、进出口管制等有关政府部门存在着密切的业务关系,不论对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还是对于承运人和港口、机场、车站、仓库经营人都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发展,而且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来源,对于本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a)组织协调作用 b)专业服务作用 c)沟通控制作用 d)咨询顾问作用 e)降低成本作用 f)资金融通作用 4.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国际货运代理需承担哪些责任和风险? (1)国际货运代理人作为代理人的(法律)责任 1)因不履行职责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2)因自身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3)与第三人串通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明知委托事项违法仍予代理的,与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 5)擅自将委托事项转委托他人代理的责任,应对转委托的行为向委托人承担责任 6)从事无权代理行为,如果事后委托人不予追认,对委托人不发生效力,应由货代自行承担责任 (2)国际货运代理作为当事人的责任货代作为当事人,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是以本人的名义承担责任的独立合同人,要承担合同项下的责任。他不仅对其本身和雇员的过失负责,还应对其履行国际货运代理合同而雇佣的承运人、分货运代理的行为或不行为负责,所承担的责任风险无疑要大的多 5.面前国际上主要的国际货代行业组织有哪些?其主要宗旨是什么?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 a)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以提高和维持高水平就业和实际收 入,以及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 b)促进汇率的稳定,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 c)协助建立会员国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外汇管制。 d)向会员国提供资金,帮助其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2)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 宗旨: a)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我国国际货代行业的管理; b)维护国际货代业的经营秩序; c)推动会员企业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 d)依法维护本行业利益; e)保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007-01-30 交通运输论文 在过去几十年中,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因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世界经济将在纵向上对工业、供应商、顾客、贸易和物流公司进行重新分工,介人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物流公司的出现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给供应链各参与者带来了很多好处和方便,因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市场潜力巨大,必将成为下一世纪物流业的主流,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一词源于英语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二次大战后,物流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1962年,美国的杜拉克在“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物流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具体突出了物流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和管理协调。由于物流过程是物质产品从供应者到顾客之间复杂的空间流转过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现代物流管理包含的内容已越来越广泛。物流实际上是对供给链中的产品在各供给链参与者之间进行管理,包括流通中的(运输中的)和非流通中的(库存的),通过供应链管理对整个渠道的产品和信息实行增加值流动管理,以便获取最大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二、第三方物流及其市场现状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

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运输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贸系08--9 李晓凤 0840331

国际物流运输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基本概念和我国国际物流现状的描述,分析了今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国际物流从本质上看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现代国际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间贸易实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理念,已经被广泛认为是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方利润源泉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面对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资源,确定国际物流发展战略和方向,这都对我国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益、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我国国际物流现状 1、我国国际物流的基本情况 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有所改善。各级政府统筹规划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从不同角度关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对其统筹规划。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积极运作和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设立的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及其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的秘书处,共同启动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同时在科技部的领导下,完成了物流标准化课题的重大研究,这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的重大突破,有利于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 国际物流需求增长迅速。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迅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物流也处于快速增长期,据统计,自1991年至2009年,全社会物流总值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长11%。社会物流总值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服务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了物流服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物流增加值则是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物流服务成果,反映了物流的需求水平。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社会物流总值与物流增加值的增长构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市场。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 素分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国内物流相比,它具有市场的广阔性、国际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及运输方式组合的多样性等特点。国际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当今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研究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积极因素 (1)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全球贸易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国际渗透,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和8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自由化浪潮,这些因素的协力作用最终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开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这就构成了物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大跨国集团公司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呈现出了当今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的新特征,并最终导致了物流业的国际化趋势。特别是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活动就更加呈现出了跨国性的特点。 (2)经济增长。自二战以来,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厂商的收入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而这种增长势头是因为有了市场准入的改善、产品种类的扩展、国内地域的扩大、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高出生率所导致的市场规模扩大等综合因素。而现如今,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基

本稳定,并且,传统的营销战略已无力再支持大多数厂商的收入和赢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生产率开始提高,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这种环境对企业的直接意义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向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可以使其增加收入和利润。但是,这种扩展需要把全球化制造与全球化营销能力综合起来,并通过综合物流的支持来开辟新的业务地点。于是,对发展和利润的追求便成为促使企业踊跃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根本动力。 (3)供应链观念。过去,企业主要致力于寻找企业内部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手段,因此在制定物流资源和产品来源的决策时,与其他渠道成员发生的费用往往被忽略。如今,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各种渠道的重要性。企业发现,它们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承担范围很广的物流活动以减少资金配置。它们愿意与全球化供应商一起发展联盟,因为这些全球化供应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在诸如国际联合运输和转运、国际运输、物流单证以及便利作业等方面提供专门知识和物流服务。 (4)区域化。开辟新市场以维持增长的需要,是鼓励企业在国外寻找客户的主要动力。为促进地区贸易和保护贸易伙伴免遭外部的竞争,各国纷纷开始通过条约方式使合伙形式组织化。当今的世界正在演化成为三大贸易区域:欧洲、北美和环太平洋地区。虽然各区域并不限制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但它们的协定却在强烈地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贸易。这些地区通过降低关税、缩减海关所要求的通关货运单证,以及支持公共运输

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发展的前提与根本 国际贸易是多个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关税区,也就是国家、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存在着范围广、地域大的特点,这就需要国际物流来实现商品在国际间的转移。如果没有国际化的物流设施和技术支持,商品无法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对物流提出了迫切需求,作为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国际物流,必须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适应,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向着无国界物流和信息化物流方向发展。只有物流做到了反应敏捷、协同沟通能力强和零时差,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商品信息,及时、准确、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才能使物流作业真正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真正发挥其工具和桥梁的作用。 2.高效畅通的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国际物流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设施和技术,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精准高效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实现货物在国际的流动与交换,在优化配置世界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提高。国际贸易实现、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的终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服务,通过物流设施、技术、水平的发展,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更好地便利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也成了推动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证。现代物流对提高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物流技术的发展,货物运输效率提高、交付货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有效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为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发展 以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为目标的国际物流,实质就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国际物流得以产生的前提就是国际贸易的存在。没有国际贸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商品的国际转移,也就不需要运输,国际物流也就没有产生的可能。同时,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必须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满足国际贸易发展需求。滞后的国际物流,会阻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和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以及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物、信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交换越发广泛和频繁,国际化的物流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贸易量的增长和商品种类的丰富,使国家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物流必须向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来适应国际贸易结构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变革。

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产品技术水平 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 年来,我国电感器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我国电感器企业的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随着对外开放和各地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着国外企业的进入。 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车载电子等领域的异军突起,电感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巅峰期。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电子元件产业集萃》披露,到2015年电感器销售额将增长至190亿元。 电感器如此庞大的市场前景令人心动不已,而对于广大的磁性元器件企业来说,要想抢占市场占有率,选择高性能磁芯材料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受电感器小型化的发展需要所限,磁芯材料需要具备有较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高的电阻率等。目前常用的磁芯材料有硅钢、铁氧体、非晶合金、超微晶、精密合金、磁粉芯等,由于不同磁性材料所做出来的磁芯不同,电感性能也各不相同,市场竞争力也就有了云泥之别。如何衡量每种材料的优缺点,为不同电感器选择性能最高的原材料,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所有工程师追求的目标。 主要是你们的磁通量做的好,磁芯材质好 高频电感器需求和产能日涨 在高频电子设备中,印制电路板上一段特殊形状的铜皮也可以构成一个电感器,通常把这种电感器称为印制电感或微带线。在智能系列产品的接受度和使用度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高频电感器的产能也随之高涨。 日前,日本村田制作所将扩大用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终端等小型通信产品的高频电感器的产能,这一计划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扩大。另外,该公司还打算从2012年10月开始在冈山村田制作所生产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0603尺寸电感器产品。由此,两工厂的合计产能将提高至2011年10月的约4.6倍、2012年4月的约1.8倍。这一被扩大生产规模的高频电感器采用名为“厚膜印刷方式”的自主技术生产。该技术通过采用厚膜胶的光刻方式形成微细布线图案,可实现小型化及高Q值。 在工业电子和数据系统中,负载点电源的需求量大增,为大功率、小尺寸的电感带来了发展机遇。据了解,TDK的电感器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7%,带动了TDK整体业务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在TDK分销商的销售业绩中得到了印证,小型电感器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加上电感器生产厂商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些都为小型电感器提供了成长空间。因此,在现货市场上,小型电感产品的市场份额呈现上升态势。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电感器的体积已减小到物理极限。未来电感器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电感器将与其它分立器件一起组合成复杂模块,为客户提供便于使用的完整系统。技术未突破前仍以小型化分立器件为主,要实现集成化还有一段距离。小型化将会是大部分电子设备的方向,我们已经看到了触屏手机、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的轻薄化趋势,因此,电感器作为电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件,轻薄小型、高效集成是必然走向。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原材料成本限制下,集成化的实现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日。

国际物流业市场发展的四大趋势(doc 5页)

国际物流业市场发展的四大趋势(doc 5页)

解析:国际物流业市场发展的四大趋势 趋势之一:全球物流趋向一体化 一体化趋势是运输物流业的新兴理念,经过尝试和检验,博览会将运输物流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后勤保障、库内搬运、货运和客运。 目前,后勤保障使得已经被广泛使用的电子管理系统成为行业的支柱。国际互联网正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一词使得后勤保障管理职能化,运输方式快捷转换成为可能。数不胜数的集合化网络和电子管理解决方案都在此届慕尼黑博览会上得到展示,他们不仅仅提供货物和人员的便捷运输方案,还使得库内运输和物流变得简单高效。同时,通讯、程序控制、运输控制和交通管理将使未来的运输物流更加准点。 库内搬运的意义在于能有效地利用仓库储存能力和协调内外部物流,这对公司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博览会上可以找到全套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对付这一繁重工作的方法:储存系统、物品装卸、传送等全套卸货所需的专业设备。货运在传统的物流领域,比如陆路运输、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占很大比重,行业的发展将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海运、空运和新的联运解决方案在这次展会上都得到展示。所有的服务提供商,如:港口、机场和承运人都在会上展出。 趋势之二:尽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现在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传送、仓储或者寄存。实际上从客户接到订单开始,物流公司就已经参与产品的全过程。 “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单独的运输业务已经无法构成企业牢固的基础。”德国物流顾问公司MIEBACH的高层发言人JUGRENHESS 先生在此次博览会上说:“所以一方面他们必须提供新的附加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独家的或者至少是特别的服务内容——即增值服务,以增加自己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增值服务起源于竞争激烈的信件和包裹快递业务,现在则在整个物流行业全面展开。不论是在海运、空运还是陆运,事实上几乎所有和物流运输业有关的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地提供增值服务。全球性的大运输公司和快递公司选择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他们的服务涵盖了一件产品从采购到制造、仓储入库、外包装、配给、发送和管理回返、修理以及再循环的全过程。比如传统的物流企业——船运公司现在不仅仅负责运输货物,而且还提供诸如打制商业发票、为货物投买保险和管理全程的服务,事实上也就是在努力提供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使得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追踪到自己的货物方位、准确进程和实际费用。 这些以海上运输为基础,又大大超越了传统运输范畴的增值服务,原本是船运公司在他们核心业务——集装箱业务下降时的弥补方法。不过事实上,物流行业的两个终端都从中受益匪浅:客户能得到

(行业分析)物流快递行业的发展分析

物流快递行业的发展分析 快递行业的发展法则市场空白酝酿新生行业。如果不是六、七十年代,美国货运传递的松散,耽搁了弗雷德·史密斯FredSmith的飞机配件使用,就不会出现纵横于世界上空的白色FedEx;如果不是当时美国海运无法满足往来加州及夏威夷的运输需要,三位美国人Dalsey、Hillblom及Lynn就不会在旧金山市创立驰骋全球的橙黄色DHL,还有略带皇家气质的UPS和绅士的TNT国际快递公司,是这四家国际快递巨头引领了全球快递行业的发展,让远隔万里的商务往来,亲情传递不再是难题。 快递作为市场的产物,一方面,他的发展推动市场的成熟壮大,另一方面,他必然受到市场的制约,如一国的邮政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快递业务的范围和模式;进出口贸易的开放和发展程度,限制着快递业务的件量和空间;国家的基础设施,决定着快递传输的时间和运力;以及影响快递业务的成本因素,如国际油价变动等;还有来自快递业务自身的特质影响,即可利用的工作天数,他们直接影响快递业务的盈利水平,所以要想在快递行业中有所作为,势必应遵循快递行业的基本法则,适者发展。 国家邮政体制和政策 邮政世界近年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讯和网络技术把这个一直受保护的行业置于与传真、银行自动柜员机和电子邮件进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传统邮

政的运作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在与私营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争夺市场,改善邮政财务状况,各国邮政纷纷建立新的邮政与政府关系,实行企业化运作,据万国邮联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邮政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已占190个成员国的70%以上。 在德国和荷兰,政府大力支持使本国邮政发展成为全世界通信方面的顶级运行商。政府称’对邮政有利的也就是对国民经济有利的’,鼓励和帮助本国邮政在技术和国际化方面控制局面。芬兰、新西兰和瑞典所采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案是取消邮政垄断,迫使相关运行商去适应竞争的环境。中国邮政作为保证国家政令通达的主要手段,仍属于国家机构,一直受到政策保护,随着中国加入WTO,邮政保护趋向削弱,其中物流业在2005年年底全面向外资开放,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另外,将在2006年6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提出为包括电子商务、商业网点、直销、特许经营等,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但诚然,邮政不会在短期内成为单纯的完全竞争市场,政策垄断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加拿大邮政专营权的范围是:寄往加拿大境内的重量不高于500克的信函的收寄、运输和投递服务。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可以得到其他业务的交叉补贴。除专营业务之外的其他邮政业务已经全部向国内外开放,其中无址广告邮件、报刊发行、物品配送等业务所面临的竞争最为激烈。中国《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第十条规定,“信件的寄递由邮政企业专营;国际信件的速递业务和单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国内信件速递业务除外”。这一规定将使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境遇极

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 ————拉里·赖特 全球最大的运动产品制造商Nike最新一季的获利上升10%,超出先前市场的预测,而在大中华市场的营收与获利也都呈现明显成长,未来订单成长率更是全球之冠,显示大中华市场已经成为Nike在海外最重要的营收成长来源,Nike在中国运动产品市场的龙头地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根据Nike的财报,今年6~8月的全球单季营收达到44.68亿美元,其中大中华市场营收为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1%,而大中华市场虽然只占整体Nike品牌营收的10.29%,但从今年9月到2011年1月的预计出货总额来看,大中华市场大幅上升25%,位居Nike各销售地区成长率的第1名。 Nike在财报中强调,中国市场无论在短期与长期表现上,都具有强劲的成长潜力,而篮球运动相关的产品销量在中国持续高速成长,Kobe系列产品更在零售市场上持续痛宰对手。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总经理Shaun Rein认为,中国与其它新兴市场占据Nike将近65%的海外营收,也是未来5年内最重要的获利增长来源,而且Nike在中国的销售据点已经从原本的上海、北京等地,逐渐深入扩张到东莞、苏州等二、三线城市市场,显示出Nike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据了解,Nike与李宁是目前中国运动产品品牌前两名,但2009年Nike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成长率只有21%,低于李宁的25.4%,而且Nike在一线市场与高端产品的销售成长已

经出现明显减缓,不得不调整产品策略,宣布在明年将中国的产品价格下调15%、推出平价销售策略,试图打入李宁深耕已久的二、三线市场。 目前Nike球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约为每双500~1,000元人民币(下同),但中国本地品牌则相对便宜20%~50%,就算在降价15%之后,Nike在售价上仍然处于劣势。 分析师认为,Nike最大的优势就是品牌形象与极高的品牌忠诚度,这是其它低价产品难以匹敌的地方。 然而,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做强做大以及其他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的进驻,使得中 国这个市场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而且随着近期耐克自身的一系列负面新闻的影响,势必会 对它的品牌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我们再看到耐克不断成功的同时,也须正视其背后的隐忧。 未来耐克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 (1) 产品市场经营策略以市场营销为核心 市场营销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塑造和强化驰名品牌;第二个方面,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和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要注重产品研发,不断的扩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科学研发的力度,这也是一个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第三个方面,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日趋突出,使得产品促销具有鲜明个性, 能够传播企业理念的定位策略。 (2) 坚持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只有坚持科技投入,开发出具有自己核心技术的被市场认同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耐克公司优秀的科技人才不断地为耐克研发出

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 前景分析报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 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链接】 报告摘要及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综述 11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行业概述 11 一、行业定义 11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1 (一)成本低 11 (二)效率高 12 (三)覆盖广 12 (四)发展快 12 (五)管理弱 12 (六)风险大 12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 13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13 一、第三方支付 13

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中国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经贸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将是进入中国的企业所需面临的问题。本论文在研究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最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在同一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物流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成三次飞跃:第一是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物流基础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次是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全面冲击;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物流产业地位的全方位确立。观察今天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那就是席卷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国际物流通过现代运输手段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新崛起产业,国际物流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我国发展国际物流的必要性、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国际物流来进行分析。

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发展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国际贸易对物流提出的新的要求,可见其必要性是非常突出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国际物流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落后,我国物流业的综合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只有加快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才能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需要。 1.国际物流概述 1.1.国际物流的含义 所谓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物流,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活动,使商品在国际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具体地说,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与消费问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贸易或国际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目的,即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1.2.国际物流的特点 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的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就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物流系统的范围广。方才已谈到,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是很复杂的,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国际物流一旦溶入现代化系统技术之后,其效果才比以前更显著。例如,开通某个“大陆桥”之后,国际物流速度会成倍提高,效益显著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物流业发展分析报告(doc 13个)3

国外物流市场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一、物流服务商的基本类型 1、专门服务提供商(Focused Service Provider) 专门服务提供商提供标准的运输或仓储服务给各个行业的用户,通常以资产为基础。那些没有感到市场压力或没有准备好整合或改变供应链结构的企业可以使用专门服务提供商,以解决功能性问题。 根据其核心业务情况,这类企业主要包括: ●基于仓储服务的服务商(Warehouse-Based),如EXEL、USCO、 TIBBET&BRITTAN● ●基于运输服务的服务商(Carrier-Based),如MAERSK、APL、RYDER● ●基于货运代理的服务商(Brokerage/Forwarder-Based),如BAX、MASA、 AEI、EMERY、SCHENKER● ●●基于包裹递送的服务商(Package Carriers),如UPS、FEDEX、TNT ●基于信息服务的服务商(Information-Based),如ACCENTURE、IBM● 2、解决方案提供商(Solution Deliverer) 解决方案提供商大都由传统的专门服务提供商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而形成,或者是传统的专门服务提供商的无资产运营的一体化物流分支机构,主要通过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运输、分拨和仓储解决方案,通过增加分装、拣选和贴标签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20世纪70年代,这种新型的物流服务形式在美国逐步形成,被称之为第三方物流(3PL),以物流服务的提供方、需求方以及最终客户三方共赢为特征。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某些行业为专门服务对象,对行业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拥有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他们可以自己管理一些专门服务提供商,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以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的发展历史为例。公司成立于1907年,初期以公路运输为主,至1975年完成全美国所有地区的陆面运输服务。至1978年,受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国际物流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国际物流活动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发展。国际物流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及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等等。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扩大,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波索克斯认为,进入80年代,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兴旺发展的势头,陷入长期倒退的危机之中。因此,必须强调改善国际性物流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并且要改善服务,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利。与此同时,日本正处于成熟的经济发展期,以贸易立国,要实现与其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物流国际化,并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加强物流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国际化的效率。这一阶段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物流无国界 历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才越来越扩展。越来越活

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现状分析自助洗车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欧美国家及台日韩与国内洗车现状 国外: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中汽车相当普及,1/5,其中轿车高达2亿辆,平均每1. 1人拥有1辆。经统计,洗车店却不到2炼身体方式。 国内: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汽车1.6亿多辆,私家车近13均每家洗车店每年要洗2万多辆私家车。传统1亿吨。 以北300万辆。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天洗一次车,1年洗车70-100次车计算,全年我国3万余家,平均下来一家店1年要洗2100辆车,可是很少有洗车店能日洗100辆。所以,自助洗车机应需而生。传统洗车行业与自助洗车机相对比,自助洗车机优势更明显。 传统洗车行业的缺点是: 1、费时,效率低下 2 、堵人,人等车——现代洗车业最真实的洗车工往往一冲了事,不能完全清洁车辆。没有完备的服务是洗车业最常为人诟病的一点。 3、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环保测评行业门槛高 从事洗车业大多需要一个店面,而其洗车设备的价格也很高。除此之外还必须雇佣大量员工,否则无法正常运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地价超高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无力承担高昂的店铺租金及设备费与人工费。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行业设置门槛高——成为限制洗车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4、洗车方式不灵活,客户流失严重

洗车业的方式极不灵活,比如下午刚洗完车,结果晚上下雨了,一身泥泞的车子要想再洗一次,就又要去一趟洗车店,还必须掏同样多的钱,这无疑让许多车主无法接受,直接造成了很多车主宁愿自己用刷子刷一下也不愿再去洗一次,大量的客户因此而流失。 5、洗车不便捷 洗车不便捷—洗车业的又一大弊端。洗车得去4S店或洗车店,这让许多有车一族觉得很不方便,毕竟要开车去,既费时又费油。特别是到4S店清洗,你上班工作没时间,等你下班去4S店也关自家门口就能满足自己洗车愿望。 洗车此,造成了中国洗车市场的巨大空白。 自助洗车项目优势 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一、便捷 20—30分钟队。不需再与别人“分享”洗车10, 效率高。自助洗车机的最大优点! IC 自动温控系统 自动管理系统 其四、方式灵活,客户选择余地大 刚美容过的爱车淋雨了?没关系。不必再花大价钱去美容店在做一次。自助洗车机帮你搞定!车子内部有点脏可外部很干净?没关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