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作文,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尤其是农村广大师生。我作为一名特岗教师,深有体会。之所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并对应的原因如下:

1、学生不注重日常观察与积累,感觉无事物可写,作文题材雷同

由于农村小学生相对城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生活很单一。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们的嬉闹中打发。加上乡村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反复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死死的。本来学生就没多少内容可写,教师这么一限制,写出的文章理所当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

2、内容空洞、欠真实,语言贫乏、平淡

农村学生的大多数家长认为给子女买课外书是一种浪费,买一本书还不如买肉吃合算。农村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图书室。因此,学生除了课本外,很少能阅读到课外读物。农村的师资配置不够,还有资金的短缺,所以,校内活动也很少开展。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读写结合,不注意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无味。

3、层次不分,缺乏想象

学生的习作大多一篇作文只有一个自然段,或者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不会用过渡句把文章连贯起来。另外,许多学生的作文,记事纯粹记事,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都是流水帐式的。

4、语病较多,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本地方言交流。当地教师为了省事,也爱用当地的方言来教学。因受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作文,因而语病较多。另外,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段话中,中间停顿都用逗号,句末一律放句号。或者想什么时候加标点符号就什么时候加,不管句子是否完整。

针对以上农村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就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广泛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如,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符合学生口味,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2、学好普通话,坚持用普通话交流

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要求学生、教师在学校里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一律讲普通话,提倡校外也讲普通话。经常举行普通话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等。

3、充实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劳动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教师要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祖国

壮丽的大好河山;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感受泥土的芬芳等。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种花栽树,义务劳动,筹划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等,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的内心感受,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言了。

4、常批常改常鼓励

对于学生的习作,不管有多忙,都要常批改,要不厌其烦,多用鼓励性的批语,哪怕是遣词造句上的小小进步都要表扬,每次习作讲评是多推荐好的作文要学生本人大声念出来,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各自的写作水平。

在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班学生的作文能力与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我感到很欣慰,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