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对象教案

会计核算对象教案
会计核算对象教案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末页)

. .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对象及账户、账簿设置

第一章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对象及账户、账簿设置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范围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住宅商品化的推行,以及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本讲座所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经营对象是房地产。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及其权属的统称。其中:房产是指各种房屋财产,包括住宅、厂房、商铺、以及文教、体育、办公用房等;地产是指土地财产,在我国,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企业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所以企业的地产指的是对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地下各种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排污等地下管线及地面道路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1.土地开发和建设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提条件。土地开发和建设是指对征用或受让的土地进行平整、建筑物的拆除、地下管线的铺设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2.房屋、建筑物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房屋建筑物的开发建设是指在已开发完工的土地上进行的房屋和建筑物的建设。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已开发完成的房屋,按用途可分为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和代建房等。 房地产的经营从狭义上讲是指对已建成的房地产进行出售、租赁和抵押。目前,我国房地产经营主要是指房地产的出售和房地产的租赁业务。 3.配套设施开发和建设 配套设施的开发和建设是指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发建设的大配套设施项目,包括: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如商店、银行、邮局以及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等。 4.代建工程开发和建设 代建工程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接受当地政府和其他单位的委托,代为开发的各种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开发工程、房屋建设工程、道路铺设工程,供热、供气、供水管道及其他公用的设施等。 5.物业管理和服务 有些房地产企业还从事物业经营。房地产物业的经营管理是指对出售或租赁后的房地产所进行的管理和各种服务,包括房屋和基础设施的维修与保养、房屋的装饰与装潢,住宅小区的清洁与绿化及治安和通讯等。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对象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房地产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出售等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六大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房地产业的会计核算,就是对上述六大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监督、核算和反映。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和账簿设置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核算四个环节

会计核算四个环节:1、确认2、计量3、记录4、报告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薄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半年度、月度会计中期:季度、半年度、月度4、货币计量(1、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3、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应) 会计记账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首要要求:可靠、相关、可理解、可比性(企业之间横向比较,一贯性:企业内部纵向比较。) 次级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重要、谨慎(计提坏账、计提减值储备预计负债)、及时性。 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构成利润表。 资产:指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1、合法2、相关3、实用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账户有自己的格式或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相同点是: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核算基本原理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本原理 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含义 会计要素是和会计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利用这六个会计要素,就可以从静态和动态来描述企业的经济活动。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定义: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特征: 1、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经济资源。 2、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3、资产必须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计量 注:1.资产的定义是确定资产的根据,哪些是资产,哪些不是资产都要根据定义来判 断。 2.拥有是指企业对其有所有权 3.控制是指企业已经掌握了某项资产的实际的未来利益和风险,能够运用它为企 业生产经营服务,并带来利润(虽然没有所有权)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资产的内容 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2)非流动资产:指可以在超过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超过一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p19)、其 他资产。 2、负债 定义: 企业所承担的由以往事项导致的现时义务,能以货币计量的,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各种债务。 特征 1.负债是由以往事项导致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必须偿还的一种责任 3.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而且能可开计量 负债的内容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会计核算对象及分类试题答案1

会计核算对象及分类 一、填空题 1.资产的特征表现在:(1)();(2)();(3)()。 2.负债的特征表现在:(1)();(2)();(3)()。 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的所有权。 4.从数额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定有一定数额的()。 5.会计恒等式直接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 6.债权人和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在会计上总称为()。 7.会计要素中的()、()和()三要素是利润表中的要素。 8.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名称。 9.我国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都是由()统一规定的,现行企业的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分类,分为()、()、()、()和()。 10.账户是根据()开设的,账户的基本结构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 A. 债权人 B. 企业职工 C. 债务人 D. 企业法人 2.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 必然相等 B. 有时相等 C. 不会相等 D. 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A. 必然相等 B. 有时相等 C. 不会相等 D. 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4.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 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 C. 不会变动 D. 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5.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A. 资产增加 B. 资产减少 C. 负债增加 D. 所有者权益减少 6.企业费用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A. 资产增加 B. 资产减少 C. 负债减少 D. 所有者权益增加 7.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 A. 另一项资产减少 B. 一项负债增加 C.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D. 一项负债减少 8.企业的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指()。 A. 本期某一增加的数额 B. 本期增加金额合计-本期减少金额合计 C.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合计 D. 本期增加金额合计 9.()不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 A. 管理费用 B. 生产成本 1

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

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 1.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部分地形成各该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部分地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综上,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因此,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费用会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也相应地发展、变化。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期间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2.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3.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核、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和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成本会计的组织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资金运动的形态(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货币资金——(原材料)储备资金——(在产品)生产资金——(产成品)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企业的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前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企业的负债。 企业的资金运用(又称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 企业的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会计目标也叫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会计目标 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1.核算职能——(最基本职能/首要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由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记录。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会计核算方法 特征: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完整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必须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经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确认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 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保证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的专门方法。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是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会计的对象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比较清楚的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掌握的概念与内容有: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要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职能等问题。 1.企业与会计 组织可以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企业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企业按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 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

基础会计学习指导 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监督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方面,还体现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的作用包括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消极作用。 3.会计的对象与方法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可以把会计对象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狭义的会计方法即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构成,分别为: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工作。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D.反映与分析 2.会计的对象是指()。 A.资金的投入与退出 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C.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

会计核算的三种分类方法详解

会计核算的三种分类方法详解 中华硕博网WWW.CHINA-B.C0M 2009年04月22日来源:互联网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会计科目和账户我们把会计对象分为六大会计要素,但这六大会计要素划分仍然很粗,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 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会计科目和账户 我们把会计对象分为六大会计要素,但这六大会计要素划分仍然很粗,难以满足信息 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为此,还将会计要素进一步细分,这种 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如若把六大会计要素比做六座大楼,会计科目则是每个大楼的小房子,会计人员要在 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先判断其业务属于那个楼的,进楼后再判断是哪一个房间的。这样在 同一个楼、同一个房间的业务则属于相同的经济业务,它们共有一个名字就是代表这个会计 业务的会计科目。如企业发生收到销货款业务、赊销业务、购买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业务, 它们都属于企业资产要素,首先判断这三项业务要进入的是“资产”这个大楼,然后进入符 合自身性质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这些小房间,这些业务进入 房间之后就要对它进行造册登记,即对于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记录(即开设账户)。 所以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核算的工具,有什么样的经济 业务就有什么样的科目与之对应,也就有什么样的会计账户进行登记。这样我们就知道会计 科目是会计业务的名称,账户就是对经济业务的登记方式。比如发生了用存款500元购买企 业生产用材料,对应的名字就是“银行存款”、“物资采购”(或原材料);那么如何进入 各自房间呢?就要判断银行存款减少了500元,记载在银行存款减少的一方,原材料增加了 500元,就要记在原材料这一账户增加的一方,这样我们只要将各账户连续登记的内容统计 出来,即可知道每项业务的变动情况了。当然账户的格式不是以增和减来表示方向的,而是 以“借”和“贷”来表示其方向的。 “借”和“贷”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表示业务的发生方向,没有其任何自身字面意思 的存在。虽然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千变万化,但从数量上看,不外乎是增加与减少两种 情况,这样我们就把账户的基本结构设置为左右两方,以借贷记账法为结构的账户,主要就 是借贷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借贷两方的差额为余额。借方合计大于贷 方合计数的差额,称之为借方余额,贷方合计大于借方合计的差额,称之为贷方余额。全部 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七个

会计的定义:1.会计首先是一种经济计算。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要素:经济业务是指通过会计来核算和监督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事项,又称会计事项。例如,以现金支付费用,以银行存款购入材料物资,销售产品取得银行存款收入,分配投资者的利润等等,都是会计事项。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项目。 会计假设:《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结构分为四个基本层次: 会计准则基本假设(基本前提)——基石 一般原则 ——主体 会计要素 具体准则—---—补充……不断产生与完善 关于会计的一般原则,国家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13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会计原则总体性要求——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一致性、谨慎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 ——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 会计要素确认、计 量要求 ——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划分收 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2.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七个: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

财务会计对象与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从最初只是人们在生产中同时记数的生产职能的附属物,发展为用货币记录计算、劳动成果的独立管理职能。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逐步发挥它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 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核算作用,发展为对账务进行审核、检查的会计监督作用。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作用日益显著 会计从核算和监督作用扩展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多种作用的经济管理活动。长期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综上所述,会计的概念概括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 会计是为适应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1.人类早期——无计算。 2.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3.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4.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内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记录和计算。 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 入-去= 余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

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个基本流程

会计核算工作的七个基本流程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 用这些方法:对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 记账法记入有关账簿;对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成本计算;一定时期终了,通过财产清查, 核实账簿记录,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在七种会计核算 方法的内在联系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是三个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一、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设 置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以便在账簿中据以开设 账户,记录和积累所需要的核算资料。设置会计科目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复式记账学会计论坛 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 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既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 以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因此,此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的记账方法,为 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记账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 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按照填制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分为原始 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 的原始证据。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 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 会计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对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除由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审核以外,最 后要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审查的内容:一是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二是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的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实际上也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 就是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便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数据 资料。

财务管理-11会计职能与对象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理解)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例如: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 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 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例如: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是奔驰,但是如果夏利是08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如果直接以金额表述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了,即表述为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

万以上,此时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是货币也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春兰空调公司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记录: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2000台,如果被盗则很容易发现。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二)分类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什么是会计核算

什么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分析,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一系列内部管理所需的会计资料,为作出经营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会计核算往往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目的是增强法律规定的适应性。 修订后的《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

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是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 三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

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方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核算的要求,逐步开设相应的账户。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4.设置与登记账簿。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 5.成本计算。对应记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财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的实有数额。 7.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会计核算各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照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并在账簿中开设账户,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计算过程中的

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记录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根据核实后的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