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种类

贫血的种类
贫血的种类

贫血的种类

有的人认为贫血就是由体内铁不足引起的,其实还有其他种类的贫血。要想诊断到底自己是哪种贫血,首先要分清楚贫血的类型。

1、缺铁性贫血

在所有的贫血类型中,缺铁性贫血是最普遍的。女性在逐渐成长中会经过月经、生小孩、哺乳等这些过程,而这些过程容易造成铁不足。而闭经后的女性则有可能因为胃溃疡或者痔疮造成慢性出血、恶性肿瘤,这些都可能是造成贫血的原因。

2、恶性贫血

由于造血因子维生素B12缺乏或者叶酸缺乏而引起的贫血。主要症状有手脚麻痹,舌头发红,神经萎缩,还可能出现轻微的黄疸症状。

3、溶血性贫血

一般来说,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之后被运送到脾脏进行分解。若因为某种原因,红细胞变得脆弱,加上骨髓不能及时制造红细胞加以补充的话就会造成贫血。这种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伴随着黄疸病状。

4、再生不良性贫血

若制造红细胞的骨髓被损伤了,或者是形成红细胞的前身—成血细胞(人体红细胞形成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细胞,见于骨髓。增殖活跃,合成血红蛋白后成为红细胞)不正常就会导致红细胞不能充分被制造,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贫血。此外会伴随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激减。

5、继发性贫血

由于风湿病、寄生虫或者心脏、肝脏、肾脏出现问题引发的贫血被称为继发性贫血。也包括怀孕时发生的贫血。

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

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其次可以采用茶疗的方法来调养。建议你可能用下古方茶疗雪彦茶,它能显著改善贫血带来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症状。可使女性身心健康,气血调和,皮肤光泽细嫩。

贫血的注意事项:

(1)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

(2)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3)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

(4)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生活中常听人讲,某某某经常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等。后来去医院诊断,说是得了溶血性贫血。这种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但是还有各位别人不明白贫血的概念。那么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说起贫血,这种病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有的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也有患有贫血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血常规:血常规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所以我们常规做一下血常规的检查,血常规不可以表现为红细胞明显的减少,且寿命缩短的表现,红细胞相互融合成一片,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大大减少,如检测出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小于40mg\l都可以怀疑,可能是血管内溶血,或者是,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再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2、骨髓象检查:以明显的表现,骨髓造血功能减少,红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是正常的,0.5倍,明显减少为原来的1/2,在配合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结合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血清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所以检查标准,可以明确的作为溶血性贫血的指标。 3、联合标准:溶血性贫血分先天和后天两种, 为了更精确的诊断疾病,也会结合地域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些标准就能够明确的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这种疾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怎么办 得了溶血性贫血,首先不要盲目的忽略一些细小的表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我们才能够有充足的抵抗力,身体才能够健康。 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要先正确面对这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多吃些补气养血的食物,还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作为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平时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要给胃制造酸性环境,利于铁的吸收。

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分析

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3T15:37:10.5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6期作者:张荣陈红霞 [导读] 2-6岁幼儿园儿童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状态不佳,对此需不断改善幼儿园膳食情况。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 841000 摘要:目的:分析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方法:在库尔勒市7家托幼机构的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选取600名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统计每位儿童日常膳食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可发现14.17%的儿童存在贫血现象,且大部分是由膳食不合理所致,同时以农村儿童较为常见。结论:2-6岁幼儿园儿童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状态不佳,对此需不断改善幼儿园膳食情况。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贫血;营养现状 经研究统计,贫血发生率高达15%,严重影响我国公共卫生,而导致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营养问题。若儿童并发贫血,不仅可导致学习效率低、思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可影响生长发育,对此需加强临床调查,从而控制贫血发生率[1]。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关系,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的探索对象为库尔勒市7家托幼机构,其中3家为城市托幼机构,4家为农村托幼机构,共600名儿童,儿童均在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选取。儿童为2~6岁者,平均年龄为(4.85±0.48)岁,365例为男性儿童,235例为女性儿童。 1.2 方法 体格检查:由具备医师资格证的儿科医师作为检查者,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儿童臀围、胸围、体重、升高等。且将本次所用数据精确至0.1厘米。 膳食调查:正常情况下2~6岁的儿童每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占50%~60%;脂肪比占30%~35%;蛋白质比占12%~15%,且中餐占一日量的40%,早餐占一日量的30%,点心占一日量的10%。根据儿童平衡膳食要求,2~6岁儿童每日需要食物数量、种类如下:水果50g、蔬菜300g、蛋50g、鱼肉50g、豆浆或牛乳250g、谷类270g。本次调查的儿童均为幼儿园统一用餐者。早中餐按照总能量的70%标准进行统计,且实施每月记录法,由专门人员对儿童一个月食物消耗量进行统计,且进行分析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仪选用XF-1型号,实施高铁氰化法,检测时由同一名检测师完成,且采用抽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了解贫血程度,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指数(MCV、MCH、MCHC)、血清铁蛋白、叶酸、血清维生素B12测定。贫血判定标准:重度贫血为Hb<60g/L;中度贫血为60~90g/L;轻度贫血为90~110g/L。正常的2~6岁儿童HB值为<110g/L。 1.3 观察指标 分析贫血所占比以及饮食规律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分析表格可发现,贫血发生率可人群的占14.17%。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主要工作为儿童营养、膳食的管理,通过保证儿童机体每日营养量,能够确保儿童健康生长发育,若儿童营养物质跟不上机体需要量,可导致贫血和生长迟缓的发生[2]。经研究报道,发现近年来,儿童消瘦、低体重、生产迟缓、营养不良率均逐渐上升,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且通过深入探索发现,若未及时干预,低体重、消瘦、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贫血的检验项目

贫血常见的指标检查项目1.血常规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2.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残存,

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胞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结构。 参考值(活体染色法) 成人为0.5%~l.5%;新生儿为2%~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4~84)×l09/L。 3.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有无异形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裂殖细胞,有无红细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卡伯特球、豪-周小体等。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 4.骨髓检查骨髓穿刺做骨髓涂片检查,对诊断不可缺乏。要仔细观察和衡量造血组织的增生状况,各系细胞的比例,有无异常细胞。某些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则必须经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才能最后确诊。骨髓铁染色和铁粒幼细胞检查应成为骨髓常规检查的一部分,它对缺铁和非缺铁性贫血的鉴别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的诊断至为重要。骨髓穿刺如不能获得良好的样本,应即进行骨髓活检。 5.生化检查 (1)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2)其他生化指标检查:见表。 表部分生化指标名称、缩写、参考值和单位

各医院所用仪器不同,方法不同,各指标的参考值也可能不同,具体情况详见各医院报告单 6.特殊血液学试验 酸溶血试验:正常参考值为阴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参考值始溶:71.8~78.6mmol/ L;全溶:54.7~58.1mmol/L。 蔗糖水溶血试验:正常参考值为阴性。 热溶血试验:正常人无溶血现象发生。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应超过7 5%。 7.其他检查尿常规、大便隐血及寄生虫卵等。

缺铁性贫血的检验指标解读

?缺铁性贫血的检验指标解读 ? ?更新时间: 2010-11-23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多见于各年龄段的妇女和儿童。实验检测血液学指标对明确缺铁的分期和缺铁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实验指标主要有: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各项指标的意义如下: 1.血红蛋白:最常见最熟悉的指标。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即是贫血。贫血可由很 多原因引起。血红蛋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不能排除缺铁的可能性。贫血是严重缺铁的最终结果,因此血红蛋白浓度是缺铁的晚期指标。 2.铁蛋白:公认的反映储存铁是否充足的最敏感指标。在缺铁早期,体内储存的铁含 量减少,即可导致铁蛋白降低。此时,还没有缺铁的红细胞生成,更没有血红蛋白的减少。此时如能及时纠正缺铁,对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可能存在铁缺乏的妇女和儿童,应经常监测铁蛋白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铁蛋白也是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有炎症或肿瘤时会增高,因此判读铁蛋白结果时应注意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铁蛋白和铁储存之间的比率关系还没确定。估计新生儿(1 μg/L血清铁蛋白约等同于2.7mg储存铁)低于成人(1 μg/L血清铁蛋白约等同于8-10mg储存铁)。 3.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转铁蛋白受体是表达于需铁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作 用于铁向细胞内转运的过程中。当细胞得不到足够铁时,细胞膜上转铁蛋白受体的合成会上调以使其能更有效地从环境中竞争得到铁。幼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逐渐经水解被释放入血清而成为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的多少与骨髓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缺铁的程度以及体内铁储存状况密切相关。在评价机体早期缺铁方面,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升高不如铁蛋白降低出现得早,然而,铁蛋白在对伴炎性疾病的贫血诊断方面存在缺陷。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可以弥补铁蛋白这一不足,因为它的浓度升高或降低不受炎症的影响,只有在缺铁时才会升高。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铁蛋白联用,既可较早地发现缺铁,又便于与其它贫血相鉴别。 4.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在缺铁进程的中期,随着骨髓储存铁的耗竭,红细胞内血红 蛋白生化合成过程中部分原卟啉分子无法与铁结合形成血红素,导致游离原卟啉增高。目前实验室检测游离原卟啉一般使用荧光法,操作较繁琐,还没有既简便快速又准确可靠的方法。 5.血清铁:血清中游离的铁,不能全面反映体内铁的贮存与代谢情况,且易受进食状 况、生理情况、实验检测时溶血及环境中铁的影响,难以测准,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6.总铁结合力: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干扰测定准确度的因素与血清 铁的相同。 7.转铁蛋白饱和度:指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比值。缺铁性贫血时降低。转铁蛋白饱 和度生理波动大,正常波动低谷与病理情况重叠,同时由于实验的干扰因素较多,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欠佳。 8.红细胞比积:由红细胞数量和大小决定。在铁缺乏的诊断方面,红细胞比积减低, 说明可能已出现小红细胞,缺铁状况已严重。红细胞比积正常也不能排除铁缺乏。 因此该指标用于铁缺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欠佳。

贫血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铁(Fe) 项目名称:铁(Fe) 标本采集:血清;黄头管采集 适用疾病: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肾病。 临床意义: ⑴增高: ①红细胞破坏增多时,如溶血性贫血; ②红细胞的再生或成熟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⑵降低: ①机体摄取不足,如营养不良、胃肠道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 ②机体失铁增加,如失血,包括大量和隐性失血,特别是肾炎、肾结核、 阴道出血、溃疡病等,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 ③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如急性和慢性感染、尿毒症等均可引起铁释出减 少。 注意事项:该项目为贫血检测的基本项目,常与铁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铁饱合度一起检测。 总铁结合力(TIBC) 项目名称:总铁结合力(TIBC) 标本采集:血清;黄头管采集 适用疾病: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肾病。 临床意义: ①增高: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等; ②降低:肝硬化、肾病、尿毒症等。

注意事项:该项目为贫血检测的基本项目,常与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铁饱合度一起检测。 铁饱和度(TS%) 项目名称:铁饱和度(TS%) 标本采集:血清;黄头管采集 适用疾病:急慢性肝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临床意义: ①升高:溶贫、地贫、铁中毒、病毒性肝炎等; ②降低:缺铁贫、慢性感染、恶病质等。 注意事项:该项目为贫血检测的基本项目,常与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一起检测。 转铁蛋白(TRF) 项目名称:转铁蛋白(TRF) 标本采集:血清;黄头管采集。 适用疾病:急慢性肝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临床意义: ①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低血色素性)贫血时,TRF代偿性合成增加,但铁饱和度远低于30%;再生障碍性贫血时,TRF正常或低下,而铁饱和度增高; ②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肿瘤等急性时相反应时,与前清蛋白等同时下降;

贫血的人不宜吃什么

贫血的人不宜吃什么 贫血的人不能吃什么 1.不能喝咖啡。 2.不能食用大蒜:大蒜含较多挥发性物质,过多食用会抑制胃液分泌,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加重贫血。 3.不能喝牛奶:牛奶铁含量很低,而钙、磷含量较高,体内的铁质容易和牛奶中的钙、磷结合生成不溶性含铁化合物,使体内铁量更显不足。 4.少食碱性食物:碱性环境不利于铁质吸收,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食物中铁游离和转化,因此贫血患者尽量少食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荞麦面等。 5.此外,贫血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消化功能紊乱,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葱,以及没有煮烂的各种肉类。 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和补充造

血功能的营养成分,应注意选用。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者较为常见。 富含铜的食物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食物中铁质的吸收和利用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果缺少胃酸,铁质的吸收会发生困难。这些病人要适当吃些食用醋。维生素C 不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注意事项: (1)饮食调摄: 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人体是“血肉之躯”。只有血足,才显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对于女性来说,追求面容艳丽,身材窈窕,应重在养血。古方茶雪

贫血营养食谱整理

好好吃饭,增强抵抗力~ 贫血营养食谱整理~ (1)缺铁性贫血的适宜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籼米、粳米、小米、高粱、小麦、大麦、面筋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动物内脏、鸡肉、兔肉、猪肉、牛肉、羊肉、鲤鱼、 鲫鱼、虾子、平鱼、黄花鱼、带鱼、甲鱼等,猪肝、牛肝、鸡鸭肝、猪腰、猪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黄粉、银鱼干、黄鱼干、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荤菜,牛奶和鸡蛋等。 3、蔬菜的选择苜蓿、芹菜、油菜、萝卜、荠菜、发菜、海带、蘑菇、紫菜、番茄、白菜、芦笋、竹笋、萝卜缨、苋菜、塌棵菜、菠菜、油菜、金针菜、韭菜、豆腐皮、豆腐干等。 4、水果的选择桃子、樱桃、猕猴桃、草莓、苹果、葡萄、菠萝、龙眼、桔子、柚子、无花果、鲜桑葚、枣、橙子、柠檬、杨梅、橄榄、西瓜、李子、荔枝、桂圆肉、杏、柿子等。 以上食物以猪肝、牛肝、鸡鸭肝最佳。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应补充动物肝及肾、瘦肉、绿叶蔬菜等。 (3)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贫血 应补充瘦肉、鸡、鸭、牛羊肉,以及豆类制品。

需要说明的是,贫血患者的胃肠功能一般处于低下状态,补充食物时应逐渐增加,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4)巨幼红细胞贫血适宜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麦类和谷类中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均很少,但是小麦面和粳米含蛋白质较丰富,玉米和大麦含维生素B较丰富,均可作为主食常吃。黄豆和黑豆含有一定量的叶酸,可磨面和玉米面一起食用,这些都是因叶酸缺乏而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优选主食。 2、肉、蛋、奶类的选择 猪肝、羊肝、鸡肝、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等。 3、蔬菜的选择 胡萝卜、芦笋、菠菜、油菜、圆白菜、青椒、韭菜、青萝卜、黄瓜等。 4、水果的选择 荔枝、香蕉、菠萝、橄榄、苹果、桃、樱桃、猕猴桃、草莓、蕃茄等。 - 1 - 另外,补血的食物除了蔬菜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较深颜色的食物,如:红枣、当归、阿胶、黑米、黑豆等这些食物都是最好的补血食物。 如果贫血不十分严重,就不必去吃各种补品,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应多食用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各种动物均常发生。 贫血的分类方法,比较使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 诊断要领 临床上给贫血下一个笼统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正确辨别贫血的性质,确定贫血的原因,则比较困难,诊断时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一诊断贫血的着眼点 临床诊断贫血,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 病史 除调查贫血原因外,还要着重了解贫血是急速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病程短急或缓长?群发、散发或个别发生?贫血症状是进行性加重还是治疗有效?等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2粘膜色彩 粘膜色彩对反映贫血及贫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认识贫血的窗口。在检查粘膜时,着重注意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可配合血管脆性试验加以印证。可视粘膜通常检查眼结膜。 3心肺机能障碍 贫血时,由于供血和血液携氧功能障碍,必然引起心肺机能不全,伴发心肺功能障碍症状,如心率、呼吸增数、呼吸困难等。对于反映贫血程度也是一个佐证。 4 贫血程度 贫血的程度,主要由贫血指标减少的程度和治疗效应两个方面反映出来。而这两个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综合的反映出来。在数量变化上,仅外周血液成分减少而骨髓造血效应无变化者,贫血比较轻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效应也减退者,贫血则比较重剧。治疗效应也是如此,经过治疗,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现增生效应的,贫血比较轻微;反之,虽经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无增生效应,则贫血程度重剧,可能属于在生障碍性贫血。 5 贫血指标的一致性 反映血液成分的量变(数量差异)和质变(形态差异、比率变异等)的各个指标之间几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外周血液红、粒细胞比率与骨髓红、粒细胞比率,以及外周血象和骨髓象都有一致性,彼此呼应。如果相应指标之间变化不一致,则应仔细探讨其原因,尽力纠正,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诊断贫血和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及其临床评价 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最常用的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象及骨髓细胞象。前三项是辨别贫血与否不可缺少的基础指标,任何一项或三项都低于正常值,即可认

贫血的原因与种类

贫血的检查: 除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有无异形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裂殖细胞,有无红细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体等。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 (四)骨髓穿刺作骨髓涂片检查,对诊断不可缺乏,必要时应作骨髓活检。骨髓检查必须包括染色,以确诊或排除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原则如下: 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沧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药物诱发之溶血性贫血,在患者停止与药物接触之后,贫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某些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病因明确,患者也未再接触之,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这时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获得治疗的。

轻度贫血的指标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轻度贫血的指标是怎样的 导语: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轻度贫血最多,一般来说,轻度贫血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的,因此,对于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贫血的朋友来说,了解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轻度贫血最多,一般来说,轻度贫血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的,因此,对于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贫血的朋友来说,了解轻度贫血的指标还是挺有必要的。那么轻度贫血的指标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轻度贫血可无或有容易疲倦与头昏。 轻度贫血的指标是怎样的?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轻度贫血怎么治疗?轻度贫血的治疗不一定都要补充铁剂,可以单纯采用食物补铁的方法。据营养学家介绍,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蛋黄、红枣、豆类、瘦肉、海带、乌鱼、虾、紫菜、黑木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贫血三项

“贫血三项”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 贫血的定义: 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5g/L 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L 儿童的血红蛋白低于105/L ● 根据网织红细胞计数: 大于1.5%的患者为增生性贫血 小于1.0%的患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血清维生素B12 缺乏维生素B12的大细胞性贫血 血清叶酸 缺乏叶酸的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内叶酸 是一个全新的敏感的可信的检测指标 “贫血三项”是ACS:180SE 仪器上针对贫血原因诊断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血清叶酸的检验组合简称,主要是为了方便临床医生和患者,使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贫血的原因,并且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时,可以考虑为缺铁性贫血;若高于正常参考值,则可考虑为以下疾病:慢性肝脏疾病、长期肾透析患增生性贫血诊断 贫血三项 传 统 法 血红蛋白低于100g/L 红细胞低于330T/L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比值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者、体内铁过量以及恶性肿瘤等。 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时,可以考虑为VB12缺乏患者。 血清叶酸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时,可以考虑为叶酸缺乏患者。根据最新的医学文献报道,检测红细胞内的叶酸水平含量,可以更好的诊断早期叶酸缺乏的患者。血清中叶酸水平是反映机体叶酸状态一个早期指标;但红细胞中的叶酸含量比血清中的叶酸含量能更真实地反映机体叶酸的存贮量;因此红细胞中的叶酸含量是反映机体叶酸的存贮量最可信的指标。 “贫血三项”的检测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静脉采血的方法,采用“血液分析”的试管抽血3ml混合均匀。 2、“红细胞内叶酸”的检测也应该按照上述方法留取标本。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由于其胞浆中尚存在嗜碱性的RNA物质,因而用煌焦油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可见有蓝色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相对值:正常人为0.8%~2.7%,平均1.64%,新生儿略高2%~6%。但两周后即下降到正常成人水平。 【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上很重要。Ret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旺盛,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Ret减少则是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低下的标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也是观察抗贫血治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贫血看哪个指标

贫血看哪个指标 贫血看哪个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贫血的原因, 有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协助诊断, 如血红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造血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染色体检查, 某些血液病相关基因检查, 各种红细胞酶的测定以及骨髓扫描γ照相等对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贫血时间长短分类病程少于半年为急性贫血,病程在半年以上者为慢性贫血。之前介绍过关于贫血的症状,今天我们主要看看,贫血看哪个指标,对于一个患者是否贫血, 医生可以根据检验科的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的形态观察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确定为哪一类或那一种贫血则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性质及病因。根据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铁元素的摄入量无法满足其机体对该元素的需求量,或其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出现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缺乏叶酸或(和)维生素B12,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是有效方法,BNSWHO作为精准营养集成粉剂,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的同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其他21种精纯营养,促进血细胞生成,提高红细胞数量同时加强造血功能循环。因此,对贫血患者患病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贫血看哪个指标主要是临床上对贫血患者常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对其贫血的类

型进行诊断。 血常规检测: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作息的不规律,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的人数在逐年上升,由于该症状的具有一定的隐匿特点,所以大多数患者不以为然,常常忽略了该症状的存在。缺铁性贫血症状常伴随着厌食、头晕、精神不济、心悸烦躁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故及早的确诊和治疗十分的有必要。本研究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组中MCV 减低,RDW 明显增高,血常规健康组的WBC、PLT 等血液指标均无明显的变化差异,两组的检查结果差异明显,此研究结果与高丽娟学者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一文中结合临床检验工作,收集大量血涂片资料,分析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不足,阐述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血细胞分析病例 1 378 例,血涂片镜检228 例,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2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8 例、缺铁性贫血10 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 例、急性白血病 4 例,其余198 份血涂片镜检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相符,与该文的的研究结果基本,进一步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常规的血常检查对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贫血看哪个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贫血的原因, 有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协助诊断, 如血红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造血细胞免疫功

贫血营养食谱整理

贫血营养食谱整理~ (1)缺铁性贫血的适宜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籼米、粳米、小米、高粱、小麦、大麦、面筋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动物内脏、鸡肉、兔肉、猪肉、牛肉、羊肉、鲤鱼、 鲫鱼、虾子、平鱼、黄花鱼、带鱼、甲鱼等,猪肝、牛肝、鸡鸭肝、猪腰、猪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黄粉、银鱼干、黄鱼干、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荤菜,牛奶和鸡蛋等。 3、蔬菜的选择苜蓿、芹菜、油菜、萝卜、荠菜、发菜、海带、蘑菇、紫菜、番茄、白菜、芦笋、竹笋、萝卜缨、苋菜、塌棵菜、菠菜、油菜、金针菜、韭菜、豆腐皮、豆腐干等。 4、水果的选择桃子、樱桃、猕猴桃、草莓、苹果、葡萄、菠萝、龙眼、桔子、柚子、无花果、鲜桑葚、枣、橙子、柠檬、杨梅、橄榄、西瓜、李子、荔枝、桂圆肉、杏、柿子等。 以上食物以猪肝、牛肝、鸡鸭肝最佳。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应补充动物肝及肾、瘦肉、绿叶蔬菜等。 (3)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贫血 应补充瘦肉、鸡、鸭、牛羊肉,以及豆类制品。 需要说明的是,贫血患者的胃肠功能一般处于低下状态,补充食物时应逐渐增加,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4)巨幼红细胞贫血适宜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麦类和谷类中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均很少,但是小麦面和粳米含蛋白质较丰富,玉米和大麦含维生素B较丰富,均可作为主食常吃。黄豆和黑豆含有一定量的叶酸,可磨面和玉米面一起食用,这些都是因叶酸缺乏而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优选主食。 2、肉、蛋、奶类的选择 猪肝、羊肝、鸡肝、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等。 3、蔬菜的选择 胡萝卜、芦笋、菠菜、油菜、圆白菜、青椒、韭菜、青萝卜、黄瓜等。 4、水果的选择 荔枝、香蕉、菠萝、橄榄、苹果、桃、樱桃、猕猴桃、草莓、蕃茄等。

孕妇贫血指标都是多少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孕妇贫血指标都是多少呢 导语:很多的女性出现了贫血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到了女性的身体的健康,因此出现了贫血的女性就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保证身体的健康,那么孕妇 很多的女性出现了贫血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到了女性的身体的健康,因此出现了贫血的女性就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保证身体的健康,那么孕妇贫血指标都是多少呢?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和对贫血女性的治疗的方法吧。 孕妇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检查是最敏感的指标。当血清铁蛋白低于12微克/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即可诊断为孕妇贫血(我们在医院做的指血报告单上,可以看到血红蛋白含量一栏,低于标准值的则为贫血,100以下为重度贫血)。 意见建议:慢性贫血的话,血红蛋白小于60g/L,并伴有明显贫血症状,或者贫血严重又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或待产的孕妇需要输血。某些暂无特殊治疗方法的遗传性血液病的患者,在生长发育期也应输血。现在临床上慢性输血的指征往往比较宽。但输血毕竟比较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并且容易传播疾病。所以一般提倡以上的指标。 贫血说的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少。血红蛋白存在在红细胞里,化验的时候,先用机器数一下每100毫升有多少个红细胞,然后用化学药剂把红细胞都打破,再测定每百毫升有多少克的血红蛋白。另外,把血液离心。因为血液中主要的有形成分都是红细胞,白细胞很少可以忽略,所以,离心以后看看下面的有形成分占总液体的百分比,叫红细胞比积,也叫红细胞压积。一般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是贫血。另外可以根据MCV,MCH,MCHC等指标判断贫血的种类。还有些标准就是:正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 1.治疗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及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患者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适当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2)去因疗法:对饮食不当者应合理安排饮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此外,应控制慢性失血,如驱除钩虫、手术治疗肠道畸形等。 (3)铁剂治疗:以口服铁剂为主,选用二价铁盐制剂,较易吸收。常用制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富马酸亚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l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一般为每日4~6mg/kg,每日分3次,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l.5~2mg/kg。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既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有利于吸收。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则于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酶活性开始恢复,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好转。网织红细胞数于用药2~3天后开始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约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增加,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疗效满意,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补足体内铁的贮存量。如口服铁剂3周仍无效,血红蛋白的上升不足20g/L,应考虑是否有诊断错误或有其他影响疗效的原因。

(4)输红细胞:一般病例不需要。输注红细胞的适应证是:①贫血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②合并感染者;③急需外科手术者。贫血愈严重,每次输注量应愈少。Hb在30g /L以下者,应采用等量换血方法;Hb在30~60g/L者,每次可输注浓缩红细胞4~6ml /kg;Hb在60g/L以上者,不必输红细胞。 2.预防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瘦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婴儿如以鲜牛乳喂养,必须经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引起的肠道失血;②婴幼儿食品(牛奶制品、谷类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③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营养性贫血饮食指导

营养性贫血 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遍及世界各国。以6个月~3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根据WHO 报告小儿发病率高达52%,男性成人约为10%,女性20%以上,孕妇40%。国内最近的调查结果提示在婴幼儿及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均应致足够的重视。 (1)营养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理和生理状况,以适当途径补充致贫血的相关营养素,以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给予高铁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进行病因治疗,补充含铁丰富的食品;给予高蛋白膳食以促进铁的吸收,也可提供体内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纠正不良膳食习惯,如长期素食、偏食及挑食等。合理膳食与营养,可以有效地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选择含铁丰富的食品,如海带、龙须菜、紫菜、木耳、香菇、豆类及豆制品及肉类、禽蛋、动物的肝肾等。改进烹调技术,提倡用铁制炊具。供给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有困难时,可适当给予维生素C制剂,以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在容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供给铁强化食品,如孕妇、乳母、婴幼儿童、老年人等。 1)摄入高铁食品本病治疗是消除病因及用铁剂治疗。食品铁有2种来源,即肉类中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离子铁,即非血红蛋白铁。肉类、鱼类、家禽中铁40%能被吸收;蛋类、谷类、硬果类、豆类和其他蔬菜铁能被人体吸收不到10%,而菠菜铁只能吸收2%左右,故补铁应以富含血红蛋白铁的肉类、鸡肉、鱼类等动物性食品为主。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等,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为每天6mg/kg。口服铁剂有严重胃肠反应者,可改用肌注葡聚糖铁。贫血被纠正后继续服用小剂量铁剂3~6个月,以补充铁贮备。 铁剂应避免和四环素同时服用。因为四环素能和铁剂结合,使铁的吸收减少。贫血治疗膳食的食谱应在普通膳食的基础上,多选用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的食品即可。 2)增加维生素C摄入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若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汁、橘汁和富含铁蔬菜,就能使人体对蔬菜铁吸收率增加2~3倍。如同时补充铁制剂,也应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 3)限制咖啡和鞣酸含鞣酸高的食品、咖啡和茶叶中咖啡因,均能减少食品中铁吸收,故在进餐时,应避免饮用这些饮料。 4)其他应避免钙剂、锌制剂、抗酸剂和铁制剂同时服用。因为抗酸剂、钙剂、锌制剂都能影响铁的吸收。此外,食品中的磷、肌醇六磷酸、草酸也能影响铁的吸收。富含磷的食品有杏仁、全谷、乳酪、可可、鱼类、脑髓、肝肾、奶类、花生等。富含肌醇六磷酸的食品有麦胚芽、麦麸、杏仁、花生、核桃、黄豆等。富含草酸的食品有咖啡、茶叶、可可、绿豆、菠菜等。 (2)营养预防 铁缺乏对小儿影响最大,应作为重点人群。小儿缺铁性贫血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即孕妇膳食应给予足够铁。提倡母乳喂养,至少要有4个月时间,在此期间不加固体食品,4个月后开始补铁。人工喂养者宜采用铁强化处方。幼儿期应注意膳食安排,保证有足够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食品,不仅可提供优质蛋白质,而且铁含量丰富,吸收率也高。鸡血、鸭血、猪血都是铁的良好来源,豆浆中铁比牛奶要多。给予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维生素C。使用铁强化食品应该注意不要过量,以免致中毒。如无铁强化食品,可按医嘱服用铁制剂,切不可自行主张。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称为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是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所致。常见于婴幼儿期,也见于孕妇和乳母,其他年龄较少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中城市此类患者已属罕见,但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导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贫血。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铁在体内的代谢 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为35~60毫克/公斤。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甲,25~30%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中。在血浆中转运的铁仅占0.1%左右。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约5~10%能被吸收。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铁吸收率高。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进行。肠粘膜细胞有调节铁吸收的功能。这种细胞寿命为2~3天,在肠腔和血液之间形成一暂时保存铁的地

带。在体内铁过多时,大量保存铁的肠粘膜细胞在肠腔内脱落排出体外,使铁吸收减少。相反,在缺铁和造血功能增强时,铁通过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多。 从肠道吸收的铁进入血浆后,与一种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结合,被输送到组织中贮存或至骨髓中参与造血。在正常情况下,约有1/3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结合的铁就是血清铁含量。其余的2/3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上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值称为血清铁饱和度。 二.缺铁与贫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浆中转运的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时,铁即进入幼红细胞内,被线粒体摄取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形成血红蛋白。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因正铁血红素的合成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新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明显缺铁时对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也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如对血红蛋白合成的影响明显,故新生的红细胞胞体变小,胞浆中血红蛋白量减少,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严重缺铁时不仅发生贫血,也可引起体内含铁的酶类缺乏,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临床上可发生胃肠道、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功能障碍。由于贫血,带氧不足,更使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第一节营养性贫血的概述 一、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一)贫血的定义: 指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得一种病理状态,常用Hb表示。人体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可因年龄、性别、生活区域、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量的降低常伴有红细胞总数和红细胞压积的低下。 ★有月经女性较同龄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初生儿至3个月时较其他年龄组高。 ★久居海拔较高的居民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的居民为高。 1972年WHO制定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量低于下列数值: 成男:Hb<130g/L 成女:Hb<120g/L 孕妇:Hb<110g/L <6y:Hb<110g/L 6-14y:Hb<120g/L 我国的贫血标准略低于上述指标: 成男:Hb<120g/L 成女:Hb<110g/L 孕妇:Hb<100g/L (二)贫血的种类 (1)营养性贫血指与饮食有关的一类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造血物质所引起的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2)非营养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说原来有 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数 量越大则贫血越严重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 发生的一类贫血 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 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 代偿性溶血病。 失血性贫血比如因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子宫肌瘤等引 起的急性和慢性贫血。 这里主要讲一下营养性贫血,且以缺铁性为主。 二、铁在体内的代谢 (一)铁的分布

各项生理指标.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 2周岁后逐渐下降。 临床意义: 减少: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感染、肝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切除术后等所致的贫血。有的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也可能产生中度贫血。 增多:①慢性心肺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心力衰竭等。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④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血红蛋白(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170~200g/L(17~20g/d1) 临床意义: 减少:①Hb减少的程度比RBC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所致,如溃疡病、钩虫病、痔疮出血及妇女月经过多等。 ②Hb减少的程度与RBC相同,见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 ③RBC减少的程度比Hb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病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至2岁(11~12)×109/L(11000~12000/mm3) 临床意义: 减少: ①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以及伤寒、结核病、极严重败血症等。 ②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病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 ③使用抗癌药物、放疗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者,以及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丁脲、磺胺药等。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增多: ①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阑尾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肝脓肿、疖肿、脓胸、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 ②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③某些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 ④急、慢性白血病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