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副标题:

作者:郑闯琦文章来源:左岸会馆点击数:386 更新时间:2005-1-22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思路的分析,清理出近二十年来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并对这四种文学史观之间的内在冲突和对抗事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本文进而认为,除过传统左翼文学史观之外的三种文学史观,在若干年内将继续对中国当代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

新左派文学史观启蒙现代性“救亡”现代性欲望现代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发生的“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之间的论战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一次思想论争,它在公开了中国学术界的分化的同时,也公开了许多潜在的思想和学术传统,开启了新的学术格局和研究思路。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思路的分析,本文清理出了近二十年来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史家看来,八十年代的文学是建立在一种自觉建构起来的断裂文学史观上的。这一断裂史观集中地体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提出和“人道主义文学”、“文学的主体性”等理论的建构上,在思想史上,则集中地体现在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理论中。这种八十年代的主流文学思潮认为,1949年至文革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对于“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严重倒退,是对“纯粹”的文学传统的背叛和断裂,而“文革”连同“文革文学”更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复辟;这样,新时期文学的任务就是要“回到‘五四’”,接续被断裂的“现代”文学传统。因此,在这样一种文学史观基础上的二十世纪文学史叙述中,十七年文学、尤其是文革文学就成为被严重压抑的部分,使之成为文学史上的“空白”。这种文学史叙述一直持续至今,在许多学者那里依然是不证自明的“合法叙述”。本文姑且称之为“启蒙主义”文学史观。

这种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思潮在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可以被大致笼统地归结于强调“积极自由”、与“大众暴力”有内在联系的法俄式激进主义思潮,成为一种倡导“消极自由”的自由主义强势话语的反思和批判对象。[1]它在欧美思想界以对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激进思潮的反思和批判为特征,倡导一种渐进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历史发展模式。在中国则对从“五四”

开始直到“文革”、八十年代末以来的“激进主义”思潮进行反思和批判,倡导一种建立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渐进发展观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在海外的中国学研究中,倡导转化中国传统思想的学者余英时、林毓生等也对中国“五四”以来的激进思潮进行了反思,批判了从“五四”到“文革”的激进的思想史发展线索[2]。另一方面,李欧梵、王德威等学者则挖掘和倡导一种自从晚清以来在中国出现、并在此后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的“现代性”,构建了一条从晚清到三十年代的上海、到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的大陆的“另类现代性”线索[3]。这两种叙事一破一立,对于中国“五四”以来的主流思想史和文学史叙事进行了巨大的颠覆。事实上,八十年代大陆的主流思想叙事也处于这种叙事的颠覆力量之下,虽然二者在许多学者看来,其相似性远大于其差异性,比如对于个人主义、自由、民主等西方民主政治观念的认同等。与这种叙事相呼应的文学史也就相应地建构起了从《海上花列传》、“鸳鸯蝴蝶派”小说到三十年代的张爱玲、到九十年代的“私人”写作的一个文学史叙事。

对这种“消极”自由主义思潮和文学史观的对抗是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战而浮出水面的。在中国,“新左派”本身是一个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却被普遍使用的概念。被归于这一思想流派之下的代表人物有汪晖、崔之元、刘康、陈燕谷、韩毓海、李陀以及美国汉学家德里克等[4]。虽然这些学者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水准参差不齐,但是在对待如何看待中国左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上基本上具有一致的立场和看法。在文学研究领域,这种和“新左派”有着很深渊源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史观其实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就出现在海外学者和大陆新锐学者的论著中。刘禾、孟悦、戴锦华、周蕾、黄子平、汪晖、韩毓海、李杨等学者都已经发表了他们至今有着持续影响的论文和论著。但是在当时的大陆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主要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卢卡契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左派理论,并融合了解构主义、弗洛伊德理论、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新兴学说,成为一个不但具有理论深度、而且与时代保持着密切关系的世界性思潮,在二十世纪晚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新左派”在中国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发展而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在自由主义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潮、并将“市场”推向“神话”境地的时候,它针对“消极”自由主义对社会公正的忽视而采取了尖锐的批判性立场,并逐渐在知识分子阶层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面对新启蒙主义自从八十年代以来的所形成的强大历史和现实叙事,“新左派”首先在理论上以对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的重新阐释为突破口,从而将“新启蒙主义”颠倒过来的历史再一次地颠倒过来。而汪晖的长篇论文《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5]正是关于这一问题的经典性文献。虽然汪晖批评了韦伯对于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性采取了双重的标准,但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事实上成为诊断中国的现代性的一个理论标准。韦伯认为社会的理性化是一个“目的——工具合理性”日益增长的霸权过程,这一理性的设计将导致非理性的经济力量和官僚化的社会组织对个人的控制。这样,依据“目的——工具合理性”的现代化理论,被“新启蒙主义”叙事命名为封建主义或半封建主义的50至70年代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性方案”,[6]而二十世纪左翼传统和左翼文学、包括十七年和文革传统与文学,就具有了比较资本主义更具“现代性”的选择,并且在建立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也就具有了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刘禾、孟悦、戴锦华等学者对于延安时期文学的重新阐释、黄子平对于“革命历史小说”的再解读、李杨对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新解读、韩毓海对于当代文学的发生和现代性问题的阐释等,都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对于新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有力反击。这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事实上已经确立了一种可以大致命名为“新左派”的文学史观。与此相应,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已经成为文学研究中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九十年代末,随着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世,使得十七年和文革文学从以前的受冷落状态中恢复了过来,并在客观上意外地使得“新左派”的文学史观得到了社会性的关注。虽然这部文学史著作宣称一种中立的客观的著史立场,并且在事实上,著者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立场,但是由于受到卢卡契、伊格尔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的影响,加之吸收了刘禾、黄子平等学者对于左翼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这样就比较客观地突显出了十七年和文革文学的重要文学史价值和地位,甚至因此引发了一场研究十七年和文革文学的潮流,使得久已被压抑的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重新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

事实上,“新左派”学者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就已经对八十年代思想和文学主流观念进行系统地清理和反驳。汪晖首先对作为八十年代思想根基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发起了挑战。他认为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启蒙压倒救亡或者救亡压倒启蒙的情形,事实上,二者始终是统一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目的之中的。这一观点后来在韩毓海、李杨等学者的论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在韩毓海近年的论著中,已经暗含着一整套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左派”文学史观。目前,有些学者已经自觉地对八十年代的主流文学观和文学史观进行了细致地清理。李杨和旷新年分别在《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上撰文,对八十年代以来占主流地位的“纯文学”观念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史观提出了尖锐地批评。李杨认为正是八十年代所倡导的“纯文学”观念应该为当下泛滥的“私人”和“欲望”写作负责[7]。而旷新年则宣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史观已经耗尽了自己的革命性和活力,目前已经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极端保守力量,现在应该彻底放弃这一过时了的文学史观[8]。目前,对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左翼文学的重视与意识形态研究已经成为学术潮流。与文学研究领域的风气转变相呼应,更多的学者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转向了“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这种在学术资源上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左翼有着密切关系的学术风气甚至达到了让许多学者担忧的地步,他们在以各种方式呼吁重新回到对文学自身的研究中来。

这样,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我们就会清理出四种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观,即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新左派”的文学史观。这四种文学史观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交叉和对抗关系。比如,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和“新左派”文学史观有着内在的一致之处,但是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站在传统左翼立场上看,“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和“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可以都笼统地归结于自由主义文学史观,但事实上,后者对前者具有明显地颠覆作用。从历史观上考察,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都相信线性时间观、历史目的论和进化史观,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态度上都持一种比较激进的态度。而“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则反对中心和历史目的论、对社会历史发展持一种渐进和改良的态度。“新左派”文学史观则看起来更复杂一些。在思潮上,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和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可以大致归于现代主义思潮,而后两者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更多的内在关系。

下面本文将对九十年代以来启蒙主义文学史观、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和新左派文学史观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进行一番简要的梳理。从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在八十年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很快取代传统左翼文学史观,成为正统和主流的文学史叙事,并且至今仍然在广大的文学研究界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且不说九十年代出版的几十部当代文学史几乎都持这种文学史观,单从近几年出版的主要几部当代文学史的文学史观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比如影响很大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而唯一一部倾向于“中立立场”的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李杨看来也事实上依然是启蒙主义的文学史立场。这一点洪子诚在给李杨关于文学史通信的回信中也坦然承认。但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人写作、欲望写作、消费主义文化等日益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流,而张爱玲等以前受到传统左翼叙事和启蒙主义叙事压抑的作家作品纷纷也被挖掘出来,并形成了持续的热潮。接着,海外李欧梵、王德威等学者对于晚清的鸳鸯蝴蝶派、三十年代上海文学的现代性解读,使这种以欲望——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学现象成为一种与传统左翼文学史叙事、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并立的文学史叙事。在这种重新被挖掘出来的文学史叙事看来,传统左翼文学史叙事和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都属于宏大叙事,是应该被颠覆掉的,而它自己则是应该受到肯定的“日常生活叙事”。事实上,面对这种新的叙事和它对自己的颠覆,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一直处于非常被动和不知所措的状态,即使有限的反抗也基本上是停留在比较无力的情绪层面,因为许多基础的观念和资源是二者共同拥有的,甚至可以说,晚清现代性文学史叙事是对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的一种进一步的“发展”。李杨就敏锐地指出作为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核心观念之一的“纯文学”观念就应该对九十年代的私人化欲望化写作负责。可以补充的是,启蒙主义追求的“个人解放”、“个人自由”等观念恰恰为九十年代的“私人写作”、“欲望写作”从理论上开辟了道路。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到九十年代的林白、陈染、“美女作家”之间是有着非常清晰的内在线索的。而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已经上升为经典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也是这两种文学史观的共同资源。这样,虽然持启蒙主义文学史观的学者非常敏锐的感受到了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巨大威胁,但是由于在理论上缺乏必要的准备和清晰的梳理,加上阵营内部在九十年代的巨大分裂,就造成了反抗的软弱性和情绪性,没有上升到有力的理论层面。比如九十年代前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和“二张”、“二王”之争,就是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对于新兴的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的一次充满激愤的“自卫反击战”。由于反击者一开始就将自己设立为与“市场历史潮流”相一致的“欲望——消费写作”的对立面,这就注定了这次反击的悲壮性和失败性。后来讨论和争论的不了了之事实上使得“欲望——消费”写作成为一种“历史潮流”被反击者、观望者和赞成者所共同认可。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的迅速传播,并在事实上成为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主流叙事。而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则成为一种合法性可疑、但是又本能般的被广大知识分子认为必须坚持的一种文学史观。

这种状况直到“新左派”的出现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并使得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在理论上受到了有力的反抗。“新左派”首先在理论层面对“消极自由主义”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理论倾向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动摇了九十年代以来“自由主义”所建构的“市场神话”。同时以韦伯的“目的——工具合理性”的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石,在“元话语”层面对世界的“现代性”理论和历史进行重新审视,使得“古典自由主义”所神化的“现代化道路”还原为各种现代性方案中的一种,动摇了这种方案作为唯一一种现代化道路所具有的“历史潮流”特征。然后,着力挖掘、论证“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合法性和优越性。这样

一破一立,就使得“新左派”成为“自由主义”的主要平衡者。并且,这种理论上的对抗也为“新左派文学史叙事”的出现在学理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左派文学史叙事主要针对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和晚清现代性文学史叙事进行了反击,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历史和现实的重新解读和阐释,以使得被前两种叙事颠覆了的历史和现实重新颠倒过来。针对启蒙主义文学史观的反击,除了本文上面已经介绍的之外,近年来引起普遍关注的是李杨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批评和李杨对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史观念的商榷。对前者的批评引发了激烈的反批评,对后者的商榷引起了关于文学史观的深层次思索。《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旗帜鲜明地坚持“根据新的文化特点来继续发扬五四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传统,其中也包括了原有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传统。”[9]因此可以说是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在九十年代的代表性著作。针对支撑该文学史的主要理论“潜在写作”和“民间意识”,李杨在经过细致分析后认为,“对‘民间意识’的非历史化理解则忽略了‘民间意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构。”[10]在李杨看来,“民间意识”和“潜在写作”内含的恰恰是“纯文学”的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念,这种文学史叙事的明显弊端在于它用“潜在写作”构成的作家作品遮蔽了五十至七十年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红一创”,因此是“非历史化”的理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李杨指出“撰写者的观点、方法存在矛盾,另外,上下编显得不平衡;指出福柯的那种‘系谱学’的方法没能在分析80年代以后文学的部分得到贯彻,并质疑以‘一体’和‘多元’对立的框架来结构当代文学史的合理性。”[11]对此,洪子诚在回信中坦承自己著史时立场的矛盾,“原因是,对于启蒙主义的‘信仰’和对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我并不愿轻易放弃”。[12]但是另一方面,他已经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启蒙主义精神产生了深刻的怀疑。[13]洪子诚的态度和立场对于九十年代以后的大多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具有很大代表性。在李杨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内在观念依然是“纯文学”的启蒙主义文学史观,所谓“一体化”的进程即是“纯文学”被“一体化”和走向消失的进程。而这也同样是一种“非历史化”的文学史叙事。

对于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的有力反击主要是由韩毓海进行的,虽然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的一个基本支撑点是与“宏大叙事”对立的、可以大致称为“日常生活叙事”的现代性叙事。对这种“小传统”的坚持和表现正是《海上花列传》、张爱玲、钱钟书和沈从文等人的小说的主题。并且,这种叙事还与四十年代的国学研究关注的“新儒学”理论相互呼应。它们的共同点是既可以解决西方现代性的内在危机,又可以渐进式的、稳妥地把中国带入一个比较理想的现代社会。另一个基本支撑点是由李欧梵等学者发现的上海租界所具有的哈贝马斯式的“公共空间”特征。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交往、讨论而最终合理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最终将把中国引向现代化。李欧梵进而认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左翼文学界、尤其是鲁迅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公共空间,反而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破坏了这种难得的公共空间。[14]韩毓海正是针对这两个基本的支撑点,对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韩毓海认为,张爱玲小说在实质上“是用一种现代都市的个人主义,来反抗晚近以来追求意义的乌托邦的中国现代性主导叙事。”“她认为中国城市民间的内在的合理主义,要比外在的乌托邦意义理性的强加更有利于中国的现代进程。”[15]这种看法和四十年代冯友兰、陈寅恪、钱穆等国学大师对新儒学的关注具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与四十年代国统区

主流知识界对西方现代性的两个极端中的英国经验合理主义一端的选择这种大的文化背景有关。韩毓海认为,根据朱光潜的表述,西方现代进程的内在分裂表现为“肇始于英国经验主义,与工业革命相伴随的‘世俗化进程’,与德国式的追求‘对更高级假定的假设’的‘文化革命’,即为摆脱内在焦虑而进行的‘创造历史’的伟大叙事的分裂。”[16]而中国知识分子和二十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总是把这两个极端中一端本质化为西方现代性的全部。“一般说来,在40年代以前,中国人倾向于把西方现代性理解为与追求不可见的意义秩序相关的文化叙事,而在政治、经济上,法国的‘公民精神’和德国的‘国民经济’被当作‘现代’之核心。而在40年代的短暂时期里,追求‘直接满足的有限价值’的世俗化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才在通商口岸被表述;正像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感到她在历史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样,‘历史’和‘真理’这些不可见的意义秩序不再被强调,在政治经济上,生活情趣代替了公民精神,民间社会代替了国家经济。[17]”但是在西方,这两个极端则是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互相偏废。中国单纯对其中任何一极的强调必将带来巨大的悲剧。

在国学领域,具有“文化激进主义特征”的、以朱熹学说为代表的理学思潮,被具有“温和现实主义”特征的王阳明的心学思潮所代替,因为“一方面,晚近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地方的自主性加大,使儒学越来越具体化和地方化,从而影响了其普遍性;另一方面儒家的普遍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与国家权力的结合才达成的,这样的结合造成的体制的低效和脆弱有目共睹,特别是与新儒学所倡导的地方民间结构调整,日常世俗生活方面所造成的活力相比,经典儒学从‘大理’出发的文化激进主义,在社会调节方面远没有新儒学肯定‘人欲’的温和的现实主义立场有效。”[18]

在韩毓海看来,虽然“‘新儒学’对于民间世俗生活的肯定和内在调节的作用,可以避免西方现代体制合理化所造成的高高在上的‘理性’对于人间世的‘僭妄’,而且它也支持了通商口岸中国现代都市的繁荣,”但是,由于它一开始就不得不悲观地放弃儒家的道德普遍主义精神的大同国家理想,因此它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只是想象性的。按照深受钱穆影响的美国汉学家墨子刻的看法,只有“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整合了道德伦理秩序和国家法律制度,在这种重建普遍主义的意义上,从而使新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墨子刻认为这也是经典儒家的在现代的伟大成功。而新儒学最终可能导致的地方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使它无法作到这一点。”[19]

韩毓海的结论是:“因此,当我们今天‘回到’市场特别是‘民间社会’时,我们就不应该片面地回到‘四十年代’,回到通商口岸,起码在‘回到’之前,我们应该要认识到:①通商口岸的弱点是国家主权脆弱,理性价值荡然,在最终意义上,这一点不是有利于其发展,而是阻碍了其发展;②中国的‘江湖’思想与‘天下’观一样有害于体制合理化;③中国民间以世俗生活技巧化解现代焦虑的能力,最多只能是一种‘发散式’的现代功能,而非集约式功能,中国民间不可能自发地生成现代合理化功能,这是民间社会与哈贝马斯之公民社会之本质不同。”[20]而张爱玲小说的意义也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出了所谓的“都市民间社会”和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界所希望的“日常生活现代性方案”对于解决中国问题所具有的想象性和悲剧性。

对于李欧梵等学者强调的三十年代上海租界所具有的“公共空间”特征,韩毓海通过对租界历史的研究尖锐地指出,上海租界里的“华人”虽然如同“公民”一样必须纳税,但是却始终没有被租界当局赋予公民权,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言论自由等现代国家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只有公民的交往才能形成的“市民社会”和在此之上的“公共空间”。“五卅惨案”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即在于租界当局并不认为“华人”有“租界公民”才具有的游行、抗议等权利和言论自由。所以,上海租界的“公共空间”只能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现象,它也因此上并不能成为解决当下中国问题的历史参照。[21]

上面简要的介绍了目前最有活力的三种文学史观之间的冲突和重要对抗,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冲突和对抗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并且会更加明显和激烈,并将深刻影响若干年之内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研究。

如果以现代性为标准来衡量,这四种文学史观可以分别被归于三种现代性:即“救亡”的现代性(传统左翼文学史观和“新左派”文学史观)、启蒙的现代性(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和欲望的现代性(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按照张颐武的分析,这三者刚好可以对应弗洛伊德的“超我”、“自我”和“本我”。在二十世纪中国,“本我”一直受到压制,而“超我”则得到了超常的强化。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两个概念在本文中的内涵。现代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本文使用的是汪晖对现代性的界定:“从19世纪前期直至20世纪,现代性概念一直是一个分裂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是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过程的现代性概念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的美学的现代性概念的尖锐对立。如果说前者体现为对于进步的时间观念的信仰、对于科学技术的信心、对于理性力量的崇拜、对于主体的自由的承诺、对于市场和行政体制的信任等世俗的资产阶级价值观,那么现代主义的美学现代性却具有激烈地反资本主义世俗化的倾向,虽然这种反叛本身也隐含着与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依赖关系。”[22]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理解继承了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即“现代性”的核心是“合理性”、“正规化”,这由三个结构组成:认知——工具的、道德——实践的和审美——表现的合理性[23]。这其中关键的地方仍然在于对理性的崇拜。那么,“救亡”的现代性简单说就是以救亡为核心的合理化叙事,“启蒙现代性”就是以启蒙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合理化叙事,而“晚清现代性”,事实上就是以欲望——消费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合理性化叙事。

而现代民族国家无疑也是上述现代性的一种具体话语方式。对于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概念的界定,本文主要采用李杨的论述:“用艾凯的话来说,民族国家既是启蒙的产物,也是‘朝向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对社会、经济诸过程和组织进行理智化’的过程的一部分。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要求在固定的疆域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建立一个可以把政令有效地贯彻至国境内各个角落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行政体系,并且要求国民对国家整体必须有忠贞不渝的认同感。作为一种超越文化和宗教差别的政治性组织,民族国家通过某种程序把所有的公民联合起来,为所有的成员介入‘公民政治’(civil politics)提供了有效身份。这种特殊的社会化网络超越了公民的个体特性,有自己的权威结构。由于具有其他政治组织方式所不具有的加强国家凝聚力、动员和集中社会资源、提高政治效率的能力,民族国家成为了保护确定的共同体抵御有害的全球性影响、特别是抵御国家控制力之外的政治及其它有害的

全球性影响的一个主要装置。”[24]因此,中国近代以来的“救亡”的现代性在于,“近代中国一再出现的‘救亡’,并非是以拯救一个已经存在的中国为目标,而是一个具有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意义的全新的中国的创造过程。”[25]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我认为在现实中国,启蒙始终是从属于救亡的启蒙,但是在文学艺术和思想观念上,启蒙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潮流是一直存在着,并且在事实上对于压倒性的救亡起到了非常必要也非常关键的平衡作用,虽然这种平衡的力量和实际效果总是并不怎么令人满意。所以本文依然把启蒙作为思想资源中独立的一极来看待。

综观近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几乎都和这四种文学史观、三种现代性所交错对抗形成的内在线索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对“五四启蒙主义”的重新评价、对晚清和三十年代上海的重新发现,对延安时期、十七年和文革文学的再解读、对八十年代文学的重新认识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细致的区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八十年代思想启蒙和左翼传统之间以及和“五四启蒙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重大区别,三种现代性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纠缠与对抗等等。本文目前所能够做的只是对这几种大的思想思路进行必要、简单的梳理,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一种框架思路上的参考。

[1] 参见许纪霖《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

[2] 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林毓生《二十世纪中国的反传统思潮与中式乌托邦主义》,见《公共论丛》第2-3辑,1996、1997年。

[3] 参见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

[4] 参见陶东风《世纪之争: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科学时报》1999年9月9日。

[5] 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该文最早发表于《学人》第六辑。

[6] 同上。

[7] 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8] 旷新年《“重新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9] 陈思和,李新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六期。

[10] 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1] 见2002年《文学评论》第三期洪子诚与李杨二人《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中洪的答复。

[12]见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洪子诚的回信,2002年《文学评论》第三期第28页。

[13] 80年代,“我们中的许多人以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作为旗帜。”“80年代末的政治动荡,80年代以来的‘语言学转向’、解构哲学等在中国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已经市场经济的

发展对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都动摇了我们关于知识、现实、语言、自我的那些毋庸置疑的观念。”这样,“我们曾深信不疑的历史的、审美的尺度,以及支持这些尺度的哲学立场,还有效吗?”(见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第53页。)

[14]

[15] 韩毓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景观——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

[16] 同上。

[17] 同上。

[18] 同上。

[19] 同上。

[20] 同上。

[21] 韩毓海《》,《书城》2003年第期。

[22] 同5。

[23] 同上(转引)。

[24] 李杨《“救亡压倒启蒙”?》,见《书屋》2002年第5期。

[25] 同上。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本课程课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16讲,其中现代部分9讲,当代部分7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评析,又有文学思潮、文学史现象的讨论,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温儒敏、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大学2002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 (二)IP电视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拟定6节课,由大学中文系温儒敏、祖谟、高秀芹和中央电大文法部平共同主讲,主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讲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讲义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本课程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包括以下12个专题: (1)17年农村题材小说; (2)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5)新时期乡土小说; (6)女性文学; (7)先锋小说; (8)新写实小说; (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10)新派武侠小说; (11)台湾小说; (12)台湾诗歌。(其中,第3、5、7、8四个专题为本课程的重点。) 2.本考核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辅助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和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以及补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李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及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A.“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B.“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

总结的能力; C.“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A.“平时作业”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作业册”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三”、“专题六”、“专题九”和全部内容(“专题十二”)后进行,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卷面总分为100分。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各地电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分方法)。 B.“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的方式。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的A4纸(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可正反面书写。 5.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五种,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20%、20%、3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客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 简答题和论述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其中,分析题的范围仅限于本课程的四大重点(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专题七:先锋小说;专题八:新写实小说;)之内。 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试题类型,都可能涉及“了解”、“掌握”和“分析”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期末考核试卷卷面分数为100分,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两个小时)。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一、鲁迅 1、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鲁迅对传统寿险采取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入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批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地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语境”。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其中也蕴含有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感悟,特别是对那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的反感。这是杂文笔法,一种批判式的情绪的表达。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时候】,在旧的思想与伦理道德仍在事实上占统治地位、如同罗网束缚人们的自由和发展时,要冲破传统的“铁屋子”,觉醒奋起,就不能不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往往表现得有些激进、有些矫枉过正的历史理由,也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常见现象。 鲁迅所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要剥掉这些缠绕在我们民族躯体上鳞甲上千年的沉重的旧物,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觉新,恋恋不舍,优柔寡断,那谈何容易。 要理解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国正受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处于“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又仍然在严重地禁锢民族的精神,麻木灵魂,消解活力。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人们,当然最好是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时代变革需要的。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封建传统如此根深蒂固,如果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彻底决裂的态度,如果一开始就总是强调“因时制宜,折衷至当。那势必被调和折衷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只能流于空谈。正是在彻底不妥协地反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肯定鲁迅对于现代文化转型的价值,肯定他在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迅决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于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又用大量精力认真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遗产,发掘其中那些仍有活力、可资借鉴,可能实现转型发展的成分。鲁迅自己的创作也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丰富的养分,特别是与“魏晋文章”的风格一脉相承。鲁迅对传统所采取的是分析的态度,他的褒贬鲜明,常有独到眼光,决非不负责任地将小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是深刻的,但他又并非居高临下。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着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总是带有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而且往往注目于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鲁迅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就很能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示众》)“看、被看”构成一种冷漠的社会心理氛围,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集体无意识。鲁迅写的最多的,就是世态炎凉,人心麻木。(《祝福》)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鲁迅是何等深恶痛绝。鲁迅在揭示落后的国民性的同时,总是那样深沉地思考我们民族的处境和命运。鲁迅认为我们民族的衰败首先是精神的衰败,是因为早在几百代祖先那里种下了昏乱的劣根,因此挖劣根,促成人的精神解放,是民族解放复兴的要义。不是要打掉自尊、自信,而是要警醒、疗救。这仍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是鲁迅打年轻时就主张的“立人”的需要,也是促进文化转型的需要。他尖刻的批评中,更多的是在做“社会相”的揭露和研究。但大都不是个人攻击,而是社会文化现象剖析,最终也都是对国民性弱点的研究与批判。鲁迅说他“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认为文化的转型,除了对传统进行批判、发扬和继承(更多地做批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这就有一个如何打破闭关自守心态,正确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反对在崇奉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精神的解放与重建。鲁迅指出物欲膨胀所带来的人文衰落,认为这是一种“通弊”,是普遍的,不容易控制的,也就是时代病,或文明病。 但鲁迅又不是抵御物质文明的清教主义,他承认西方的科学和物质文明毕竟有代表社会进步的一面,或者说这是一种趋势。 关于西方传来的“平等”观念:在社会教育水准普遍非常低下,国民精神仍然深受传统束缚的情况下,谈论平等、民主,大概是一种奢侈。鲁迅还担心平等观念的绝对化,可能会消磨个性,折损天才,不利于激发社会竞争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还是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和健全发展。鲁迅所探讨的不是要不要社会平等,改革的目标之一正是铲除封建的专制的社会不平等,鲁迅是提醒人们,不要将平等观念绝对化,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民主:不应当盲目崇拜民主,尤其是要防止民主的异化。以独制众是独裁,以众虐独也可能演变为思想专制。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狂人日记》《长明灯》——狂人 2、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药》《风波》《啊Q正传》《示众》 3、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伤逝》 忧愤深广。他在《呐喊自序》写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同时也表明他写作时心情很坏,是为了排遣“苦的寂寞”。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是更冷静,更清醒,更有深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4.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6.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7.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9.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图文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耘机》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高玉 来源:《社会科学》2020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是“学科互涉”关系。历史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西方文学理论有密切的联系,文学理论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理论基础。从学科发展来看,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视野、范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均有推动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批评在应用西方文学理论时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文学理论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价值本身不应该被否定。文学理论是理论家长期探索的结果,很多文学理论对于哲学、历史、文化、政治、心理学、社会学等问题都有着深刻的论述,吸收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文学理论的丰富资源以阐释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内在要求,无视文学理论的现有资源而在学科内部“另起炉灶”、“闭门造车”研究理论问题是重复劳动和学术浪费,且会流于肤浅。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学科互涉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0)02-0171-11 作者简介: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二者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如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脱离文学理论而独立进行吗?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究竟以什么形态存在是合适的?学术界有一些研究,比如程光炜的《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①、赵毅衡的《形式论在当代中国》②、郜元宝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③等都是很重要的成果。本文将重新检讨文学理论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一、文学创作实践与文学理论永恒互动关系 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是不能简单下结论的问题。当人类最早讲一个故事时,这可以看作是小说的起源;有了故事,就有对故事的评价和看法,故事是好还是不好?故事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故事还可以如何讲?这就是最早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样看来,似乎是文学创作在前,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在后。但人类最早讲一个故事一定有它的理由,在讲故事之前,他一定想过为什么讲故事,如何讲这个故事等,也就是说,文学创作是建立在文学思考的基础上,这个“文学思考”就是文学理论,这样看来则又似乎是文学理论在前,文学创作在后。纵观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我们可以看到,文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 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3.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 4.“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5.《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铸剑》表达了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起死》则戏谑了齐生死泯是非的庄子。《奔月》描写的是射落九日、也射杀封豕长蛇的羿的故事,不过,故事开始时,羿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他仍然壮心未已,可是世间已经没有值得他一展神力的野兽,连野鸡野兔都被他灭尽了。妻子嫦娥因为每天只能吃乌鸦肉的炸酱面抱怨不休,常来他这里偷师学艺的逢蒙在半路上暗算他,那些受到他的恩惠的百姓也被逢蒙所蛊惑,将他的功绩都记在了逢蒙头上。请问,在鲁迅的小说中,《故事新编》具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6.《沉沦》叙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在忧郁苦闷中的堕落和自戕。“他”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经常手捧一部诗集在原野上徜徉;“他”向往爱情,公开宣称知识和名誉都不要,只要真心的异性的爱。但是,心灵的稚拙(看到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日本同学就上前调笑,“他”却怯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身体的病弱(“他”自认有忧郁症,又因为手淫过度而自感倍加衰弱),内心的孤独(“他”无法协调与周围的中国同学和日本同学的关系),兄弟的反目(“他”与在北京的兄长的决裂),青春期的性苦闷,以及弱国子民在日本帝国遭受的冷眼歧视,使得“他”情绪低落,日渐颓唐。作品中以前所未有的坦诚和大胆,描写了“他”在欲望冲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自慰,偷窥房东家的女儿沐浴,直到步入日本的妓院寻欢;但是,每一次的“犯罪”,都激起“他”更为沉重的忏悔,让“他”的忧郁症更为加重,自以为身体每况愈下,忧心忡忡。直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蹈海自杀。这样的作品,让守旧者视其为“诲淫”,“放荡”,却得到了很多青年的热读和追随。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7.《秋河》、《茫茫夜》、《秋柳》和《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沉沦》中所描写的“偷窥”、“手淫”、“宿娼”等“大逆不道”的行为之外,,又加入了同性恋、虐恋和乱伦的因素,似乎走得更远,也更难加以把握。即如《茫茫夜》及其续篇《秋柳》而言,作品的主人公于质夫,就可以说是集各种狭邪意味于一身的不肖子弟,当然,这位不肖子弟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谅解,就像郁达夫的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他总是以追忆和忏悔的心情叙述故事,并且经常进行自我批判的。对于病态心理的描写,拓展了心灵探索的疆界,也成为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8.在《雷雨》中,30年前,侍萍是无锡周家侍女梅妈的女儿,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两个儿子周萍和大海。周家为给少爷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在侍萍生下大海三天后,大年三十,将其母子二人赶走。侍萍在绝望中抱着大海跳河自尽,被人救起,后嫁给鲁贵。孰料,不知内情的鲁贵先是在已经搬到北方的周家作仆人,又把女儿四凤带进周家当侍女,把鲁大海介绍到了周朴园的矿上当工人。当侍萍来到周家后,发现这就是30年前抛弃自己的周家:周家从无锡搬到了北方,周朴园也从当年的大少爷成为了家里的老爷。周、侍两人三十年后再次相见,虽然周朴园长久以来一直视侍萍为“妻子”、当成“正式嫁过周家的人”,保持她当年房间的陈设以怀念侍萍,但是,当侍萍站在面前时,他却施以威胁、利诱。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周、侍两人的关系的?他们之间是否有过真正的爱情? 9.《雷雨》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永久生命力的形象。其关键就在于作者不是平面、概念地塑造形象,而是强调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周朴园的形象,正是通过他对蘩漪、侍萍、大海、周萍的态度的不同侧面得以表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