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关联词填空

初中语文关联词填空
初中语文关联词填空

语文关联词复习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一、如果……就……因为……所以……既然……就……

虽然……但是……只要……就……不但……而且……

(1)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2)(只要)多读、多写、多观察,作文(就)能写得好。

(3)天气(虽然)十分炎热,(但是)小红仍然在屋里琢磨难题。(4)(因为)他对周围事物观察很细致,(所以)写起文章来内容很具体。

(5)小明(如果)能虚心听取意见,工作(就)会干得更好。二、因为……所以……如果……就………不但……而且……既……又……虽然……但是……只有……才……

1、(如果)人类乱伐森林,(就)会破环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2、我们的班长(不但)工作负责任,(而且)爱帮助有困难的人。

3、(因为)小明同学关心集体,(所以)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4、(只有)平时刻苦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5、今天,小红在队会上的演讲(既)大方(又)生动。

6、(尽管)天气寒冷,同学们(还)坚持早到校读书。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那么……那么……不论……总是…..

如果……就……不是……就是…………因此……

①他(虽然)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但是)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

②(如果)我们坚持体育锻炼,(就)能不断增强体质。

③(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我一定去找你。

④桑娜的五个孩子没有鞋穿,(不论)冬夏,(总是)光着脚跑来跑去。

①只有……才②要是……就…③除了……还有……④当……时候……

1.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3.(只有)虚度时光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4.(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参加义务劳动。

(1)或者......或者......(2)连......也......(3)既然......就 (4)

不是……就是……

①先生你(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

②周日,我(不是)去姥姥家,(就是)去公园。

③星期三(或者)我自己回家,(或者)妈妈到学校接我。

④住在附近的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来了,(连)从这儿路过的大个子叔叔(也)不由自主地坐到场边,欣赏起这场球赛来。

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既然……就……

只有……才……只要……就……因为……所以……

1.(既然)我们已经学过了法律知识,(就)应该更自觉地遵守法律。2.这件事(不是)班长做的,(就是)是学习委员干的。

3.(因为)没有身临其境,(所以)很难叫人相信这是真的。4.(只要)你能刻苦学习,(就)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A、常用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

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承接关系

一……就……首先……接着……然后……

3、递进关系

不仅……还……不但……而且……

4、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宁可……也不……

5、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

6、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

7、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8、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

9、取舍关系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B、关联词填空:

1.我们要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也)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既)高大,(又)庄严。

3.我问小刚:“你(是)参加美术小组,(还是)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不是)美术组,(就是)航模组。”

5.(即使)他不一定能来,我们(也)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不但)爱惜自己的时间,(而且)爱惜别人的时间。8.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围墙,(而且)可以看见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尽管)天气很冷,爷爷(还)是坚持早锻炼。

10.(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12.(不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

13.(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14.(既然)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15.X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说出党的XX。16.放学后,我们(与其)在街上乱跑,(不如)回家读一读课外书。17.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18.(不是)你去,(就是)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

22.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3.(即使)风浪再大,我(也)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25.(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约。28.(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虽然)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但是)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31.(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32.凡卡(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33.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34.(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挤出时间学习英语。35.每天上学,(不是)王洁来找我,(就是)我去找他,我俩总是

结伴去学校。

36.(虽然)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还是)没有成功。37.(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38.(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39.(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

40、被老汉揪出的小伙子(不是)普通的共产党员,(而是)他的亲生儿子。

41、(虽然)朝鲜人民不是志愿军真正的亲人,(但是)他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42、(尽管)修建青藏铁路的任务是那么艰巨,我们的筑路大军(还是)斗志高昂,永不言败。

42.王平和我同桌三年,(因此)我很了解他。

43.我们一定要把京X铁路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4.他干的活计(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

46.这艘轮船(不但)载客多,(而且)速度非常快。

47.江涛(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48(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49.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不是)堆雪人,(就是)打雪仗。

50.他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那么)谦虚。51.(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53.(因为)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我要参加体育锻炼。54.(只有)刻苦地钻研,(才)能掌握科学技术。

55.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56.(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要坚持到校学习。

57.李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1.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既…又…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虽然…..但是….

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宁可…..也…..

4.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虽然…..但是….

句子部分(1-3)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或我非要去图书馆看书不可。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二.语文的修辞方法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X。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X。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5)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7)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比喻、拟人。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X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X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练一练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再仿照例句写出两个句子。

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名称符号说明举例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XX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XX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XX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

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XX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XX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的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一进花园,

二、改病句练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

(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8)《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9)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10)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11)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12)《中学生语文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我都很爱看。

(13)联欢会开始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1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15)下午,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画展。

(16)《科学画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17)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18)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素描画进步很快。

(19)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20)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

(21)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22)经过教育,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3)墙上的挂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24)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25)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6)《小学生数学报》和《少年报》这两种报纸我都很爱看。

(27)王老师被光荣地评为“模X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28)我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山间小道上。

(29)我们要不断改善缺点,发挥优点,取答得更大的成绩。

(30)经过努力,王小明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31)黄河、长江、万里长城、古运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32)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

(33)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4)《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35)他穿了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36)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XX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修改病句子练习

1、X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自习复习功课。

2、我断定他今天可能生病了。

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5、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毛病。

6、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文艺》等报纸。

7、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8、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9、她正在洗完衣服,就该上学去了。

10、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11、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很坏的风气。

12、同学们选他当三好生是对自己的信任。

13、小红写信给妈妈,想请她给她买一套新衣服。

14、昨天晚上,中国队和韩国队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15、他记录了并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6、我写字认真了,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

17、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18、爸爸经常反复地告诉我,上课要注意听讲。

19、寒冷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哆嗦。

20、妈妈拿的一个西瓜走进了屋。

21、我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22、妈妈经常奖励我要好好学习。

23、这是一件十分漂亮、美丽的衣服。

24、他兴致勃勃地跑过来,高兴地说:“动画片的时间到了。”

25、课外活动时,我详细地观察了同学们的活动情况。

26、我对围棋有浓厚的趣味。

27、你必须赶快立即去学校上课。

28、我校全体师生和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

29、王老师耐心启发和纠正和我的错误,使我深受感动。

30、雨来即使牺牲自己,也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31、当演员唱到“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深深地怀念您”时,台下的观众眼睛里热泪盈眶。

32、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33、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观雷锋展览馆。

34、同学们选我当班长是对自己的信任。

35、同学们给科学家写信,想请他们给他们搞一次科技讲座。

36、爸爸买回了钢笔和毛笔,我最喜欢用它来练字。

37、下午,六(1)班和六(2)班进行了篮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38、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39、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

40、X明和李伟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1、林强和黄亮激烈地辩论,仍不能把他的错误改正过来。

42、英语对小华十分感兴趣。

43、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44、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45、春天的XX是个景色优美的季节。

46、我家养了一条红金鱼和一条黑金鱼,我觉得它比它好看。

47、东关小学和城西小学的一对帮扶友好学校,他们经常支持他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