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香道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香道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第一页

日本传承着非常多的传统艺能,艺术,比如书,和歌,日本画,茶,能,歌舞伎等等。日本的传统艺能,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道】的方式进一步升华和展现。书发展为书道,和歌发展为歌道,茶发展为茶道,超脱出书和喝茶的领域,持有哲学背景,并包罗万象。

香道也是以玩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艺道。香道不仅仅是烧香,闻气味,还包括书,和歌,古典文字,装饰书院,行礼作法,按广义来考虑的话建筑,庭院,佛学哲学也包含在内。

在香道,【嗅香】唤作【听香】,正式叫法叫闻香。闻香是,集中全部的精力去感受转瞬即逝的香气。这种艺术艺道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家。

第二页

说起香,一般都会想起寺庙,佛坛,线香,烧香,但香道却不会使用线香,烧香,只使用香木(沉水香木)。香道里所指的香木,主要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地天然的半化石化的树脂,仅限于天然,人工的不能称作为香木。香木的枝根,被虫啃咬后的伤痕里通常存在着更多的树脂,这些部分就算树枯烂也不会被腐蚀,而且长时间(数百年)被埋在土壤中也不会被腐蚀,这些树脂部分被原住民挖掘,并出口,这些天然的树脂才能算作为香木。

第三页

虽然现代通过人工栽培来生产香木,但香道里所指的香木绝不是人工栽培。通过长时间的土壤侵蚀而成的才能算作香木,非常珍贵,并且香道使用的香木只是用其中的状态良好的东西,因此尤为珍贵。这种珍贵香木所散发的香气,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清楚,米粒大小的一片也能把整个空间充满香气。

香木及其珍贵,需要非常细心地去品赏最好的香气,香道由此而生。香木本身不产于日本,因此可以推测香道的产生时间和香木进口到日本的时间非常相近。

第四页

日本书记里写道,推古天皇驾崩,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大约公元595年4月,一根漂流到淡路岛,村民烧木的时候发现散发出非常强烈的香气,感到震惊,并灭火。上贡到朝廷,朝廷的官吏,没有人知道此为何物,圣德太子指出此为天竺所说的香木,并把此木雕刻成救世观音

转赠于法隆寺梦殿,此后辗转流落到东大寺。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佛教流入日本时一同传到日本,且作为拜佛的宗教消耗品来使用。寺院法要仪式中,香木烧于佛前香炉,通过上升的烟雾和香气把参拜者引导到法悦。

香木通过佛教引入,最初只在寺院使用,后来达官贵族也开始使用。

第五页

飞鸟时代的记录中,记载着大臣苏我赤兄手持香炉祈雨,大友皇子在内房使用香木。但这个时期应该是把香木和其他香料一起燃烧。

到了奈良时代,对种种香料调配带来巨大影响的是唐朝来的僧侣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是受日本朝廷的邀请渡日,并传授建筑技术,各种物品技术。渡日船上载着各种香料,香木。日本的炷香法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第六页

到了平安时代,香料调配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出了熏物(练香)。使用甄选的香料调配。按季节产出了以下六种。

梅花-春

荷叶-夏

侍从-秋

菊花-秋

落叶-冬

黑方-冬(全年)

梅花主要用于春天,使用蜂蜜和梅子肉,香料。荷叶主要用于夏天,使用清凉香料。6钟熏物由此产生,并称作为【6种熏物】。

第七页

其中梅花是最为普及的练香,在香料店,茶道具店等各个地方有售。在古代,这些6种熏物一般不会在市面上销售,而是在各个贵族官邸内手工制作,因此按制作人和材料的不同,同样的熏物,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些贵族们,自发组办熏物竞赛,并通过和他人的经验,持续改进熏物的调配工艺,这些优秀的调配工艺作为家传密典传到现在。这些熏物不仅在房间上使用,衣服,头发,身体上也会使用。对香味敏感的贵族们,闻到熏香就能知道是哪家的熏物,也作为夜晚中,判断人的方法来使用。民间有很多因香味判断错误,而产生爱情的故事。

第八页

到了镰仓时代,随着从中国导入禅宗,香木的进口也增加。和平安时代不同,炷香的方式也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不像熏物这样调配各种香料,而是只追求香木的香味。在炭团上堆上灰,再放上香木(香木不能立刻被烧,要尽量地缓慢)去烧的方式来追求纯粹的香木香气。这种方式称作为【一木炷】或者品【一木听】。

一木炷的香气,根据香木的质地千差万别,为了稳定获得这些香气,贵族们开始给香木取名,并收藏香木。香木的命名是根据香木的香气,收藏香木的场所,香木的形状,故事的起因,和歌等。比如逍遥,法隆寺,无畏,丹霞,初音等等。

第九页

逍遥,香气如漫步在春天的野田;

法隆寺,是根据收藏在法隆寺的香木;

无畏,形状如佛手;

丹霞,是根据中国丹霞和尚的故事;

初音,是根据古歌。

这种给予名称的香木,称作为名香,和一般香木进行差别化。

第十页

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香道上很几件重大事件,分别是京极导誉大居士的活跃,银叶的使用,组香的出现。

第十一页

京极导誉大居士为宇多天皇的子孙,被称作为宇多源氏,而且是近江的武将所以也称作为近江源氏,籍贯在佐佐木莊,也被称作为佐佐木源氏。导誉大居士对艺道非常感兴趣,喜欢收集中国茶器,比如【京极文林】,【打云大海】,【附藻发】等名器。不光是茶器,也喜欢收藏香木,数量达到180种,称作为【导誉所持百八十中名香】,被认为是收藏香木的开端。

其次,是银叶的使用。此前都是在炭团上堆上灰,再放上香木,这种烧法难免把香木焦掉。作为改良把称作为银叶的云母板放到灰的上方,再把香木放到银叶上面,会减少火候,达到理想的闻香状态。在中国使用火敷(金板或者银板),日本则把其进行改良使用了云母板,云母为透明的玻璃板,能看清下方炭团,并能调节火候。

第12页

因开始使用云母,可以区别出香木香味更细微的差别,因此可以分类出【导誉所持百八十中名香】这种名香。使用云母的炷香法以达到炷香的极致,这种方法流传到现在。

这种单纯的闻香方法已不能满足于各个贵族们的玩乐需求,且衍生出,烧几种不同香气的香木,猜香木种类的玩法。此法称作为【组香】。

起初的组香,玩法称为【十种香】,烧四种不同的香木,烧13次香,推测香木种类,满分为10分。这种玩法在京都内非常流行,成绩好的人给予奖品,并逐渐发展赌博性质较强的游戏,朝廷还制定了相关法令禁止赌博闻香。

第13页

十种香在香道学分为【香四种,试三炷,本香十炷,十三炷】等组香,把这种组合再进行变化,会分成很多种组香,到了江户末期组香方式超过了数百种。

组香是香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组香是根据古典家养和故事典故作为基础产生,了解和感受组香能自然而然的学习更多的教养。还有可以去感受季节的变迁。

第14页

到了室町时代,这个时代是日本文化的完成期间,产生了书院,形成了现在的床,榻榻米的生活方式,传统艺能的大部分由室町时代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起源。茶道,华道,能乐,歌道,盆石,水墨画,禅等。其中香道也是在东山期间接近于完成。除京极导誉之外,三条西实隆,志野宗信也对香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条西实隆是公家出身,职务高至内务大臣,被誉为没落贵族阶层最后的文化人。对香道也颇有研究,被任命管理宫中御香所,对香道文化影响颇大。志野宗信,奠定了香道手前做法,闻香技能非常高明,重新分类整理了【导誉所持百八十中名香】。

三条西实隆,志野宗信各自形成御家流,志野俩个流派。

第15-16页

东山期的名香排名,【兰奢待】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香,收藏在东大寺正仓院,由于是天皇赐物,因此只能是天皇本身去使用,或者是得到天皇的允许才可使用。

将军足利义政得到天皇的许可使用了兰奢待,因此被称为权力者才可触碰此物,权力者的象征。织田信长评定几内后,逼迫朝廷得到允许并使用兰奢待,这不是为了收藏香木,而是表达自己是权力者。德川家康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香道和茶道拥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把茶道推上了集大成。茶人对香味有考究,因此茶人即香人,香人即茶人。到了现在还流传着千利休,织田有乐齐,古田织部,数内绍智等高明的茶人对于香的诸多故事。

第17页

茶道和香道做法,道具,哲学背景,适应阶层基本重合。但茶道和香道也有不同点,一般而言茶道对使用道具比较讲究,香道对闻香比较讲究。茶道所使用的抹茶,可以在日本获得,香道中的香木只能依赖进口,非常珍贵,教香道,学香道也需要香木,对于茶道,香道更为珍贵。

到了现在茶道中,作为香料,冬天使用练香,夏天使用香木,还根据茶道流派的不同,有些流派中,香作为茶道的一部分存在。

第18-19页

江户时代是天下太平的和平时代,香道史上产生众多宗匠,香道是人体五感中最微妙敏感的嗅觉为中心,和其他祖传艺道不同,每个人自成一派。在江湖时代香道中拥有最高地位的是米川长白,米川流。米川长白是德川秀忠的女儿,和子姬的香道玩伴。指导后水尾天皇和和子姬香道。由此香道发展中心变为御所。香道逐渐繁荣,不光是皇室,将军家,大名家,武士阶层,大商人也开始品香。特别是大名女儿的嫁妆中必有香具。其中千代姬嫁到尾张德川家时的嫁妆最为豪华,被誉为【初音的道具】,保存到至今,被誉为国宝级别。

原本组香猜香时把答案记录在纸上,为了取悦妇女产生了精美盘物,因盘物的产生又促进了盘物具,娱乐性组件增加,脱离了【道】本身。而且香道的宗匠也逐渐消失,逐渐衰落。第20页

香道在江湖初期达到了鼎盛,中期为烂熟期,后期逐渐没落,到了明治维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由一部分人流传到至今。

香道是特殊的艺道,香味转瞬即逝,名香本身也是一烧就会失去,本身矛盾,也比较复杂。但在日本传统艺道中的重要一部分。

第21-22页

十种香

1.准备四种香木,初学者建议选择香味有明显差别的四种,上级者建议选择香味相近的四种。

2.准备13个包香纸。

3.在三包纸上分别写上一,二,三数字,写ウ的一个,剩余的三个写上一,二,三,并把写

字部分折起。

第23页

折纸成从上面看不了字。

第24页

准备3毫米左右的13片香木,四种香木中,三种各准备3片,剩余的一种只准备一片。

第25-26页

各个香木按顺序放入包纸中,并排列整齐(26页部分)

第27-29页

上面的三个称为试香,下面的10个称为本香,香木的序号只能打开包纸才能知道。先品三个试香,然后再进行本香。答对全部算10分,全错算0分。香种类为4中,试香三次,本香10次,共13次,因此被称为。

【香四种,试三炷,本香十炷,十三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 1.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3.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4.“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6.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 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 产值中的%近代工 业产值 手工业 产值 工业总 产值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香道文化

香道 目录: 1香道朔源 2香道养神 3古代用途 4香道养生 1香道朔源编辑本段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香的态度: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五代的罗隐有一首诗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用香的记载。 如苏轼的《和鲁直》、朱熹的《香界》: 《和鲁直》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其中,黄庭坚总结的香之十德,至今仍被日本香道界奉为圭皋。 我们看到,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 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绚丽多彩的篇章,在传入东瀛后,早已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这些纯粹的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神圣而庄严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早已逝去。 品香,这种勘验人们学识和觉知的艺术,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模块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此耕作方法( )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 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 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 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 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都江堰B.郑国渠 C.漕渠D.灵渠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 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鸦片战争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D.启蒙运动 解析: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6.?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解析: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B 7.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大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了荷兰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8.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 ) 解析: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6.19 世纪 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 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7.1882 年 9 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 开,群情若骛, 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 说明了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 分) 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 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从 16 世纪开始到 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 园产品, 19 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 .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 .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3. 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 到 16 世 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 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 4.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 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以及一打羹匙。 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 ”下列关于 “我们时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 5.图 1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图 1 1838 ~ 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七年级历史基础知识填空

七年级历史基础知识填空 班级姓名学号 1、元谋人:⑴发现地点:。⑵距今年代:。 ⑶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⑴发现地点:。⑵距今年代:约。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⑵距今年代: ⑶生产和生活:用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取火; 4、河姆渡原始居民: ⑴地点:(浙江省余姚市)。⑵距今年代: ⑶种植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⑷居住:房子。 5、半坡原始居民: ⑴地点:(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⑷居住:式的房子。 6、黄帝:号称“”。 7、约公元前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由部落联 盟首领变成国家的国王。社会到此结束,社会开始。 8、夏朝兴衰:⑴启承禹位: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⑵都城:。 9、商朝兴衰:⑴建立:①时间:。②建立者:。③主要名臣:。 ⑵灭亡:年牧野之战,商纣王鹿台自焚而死。 10、西周兴衰:⑴建立:①时间: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③都城:镐京。 ⑵分封制:①目的:。②内容: ③影响: 11、齐恒公称霸:任用为相,以“”为号召,公元前七世纪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个霸主。 12、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大败楚军,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成为中原霸主。 13、战国七雄:⑴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⑵主要战役:①(围魏救赵)②(齐、魏)③(秦、赵) 14、都江堰⑴人物:(秦国蜀郡太守)⑵地点: ⑶用途:⑷意义:解除了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15、商鞅变法:⑴目的:。 ⑵人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⑶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⑷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16.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商周)→(西周晚期)→(秦朝)→(秦朝)→(魏晋以后) 17.孔子⑴历史地位: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始人。②其学说成为文化的正统四想。 ⑵政治上:①提出“”的学说,主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⑶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整理的《》中。 18、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元谋人是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完整)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3、下列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坊 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400亩 B、300亩 C、700亩 D、100亩 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11、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1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香道师汪红泉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国香文 化传承首先是需要对其历史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保护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对其传承。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广大民众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香文化对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体验美好生活 正文: 一、中国香文化 1、中国香文化概念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2、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殷商以至更为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中国的传统用香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现有的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3、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史主要阶段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其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巷陌飘香:鼎盛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历史的基础知识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湖北武穴实验高中郭万升 1、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 建铁厂。如右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4、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 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 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 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 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 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 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D、城市管理 体制趋向近代化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 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 才是民族致使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 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 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 2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 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 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 万年至约20 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 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 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 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 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a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dc17609381.html,/pu/' target='_blank'>乐谱鞴ぞ撸?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 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 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 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 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 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 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 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 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图3《市担婴戏图》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

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 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B.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7.《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 (远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人,距今约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大约距今约年之间,生活在。 3、6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 住房屋。5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和蔬菜,他们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4、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即(号神农氏)、 (号轩辕氏)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 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5、传说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当时采用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将黄河水引入大海。) 6、大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最高统治者。从此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7、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8、约公元前1046年, 率领军队与商纣的军队在牧野决战,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9、殷墟出土的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湖南宁乡出土的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人们时期为青铜时代。 10、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他任用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越王勾践。 11、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史称“战国七雄”(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国分裂而来的。 12、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注意图片,观察桥的特点。)

香道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第一页 日本传承着非常多的传统艺能,艺术,比如书,和歌,日本画,茶,能,歌舞伎等等。日本的传统艺能,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道】的方式进一步升华和展现。书发展为书道,和歌发展为歌道,茶发展为茶道,超脱出书和喝茶的领域,持有哲学背景,并包罗万象。 香道也是以玩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艺道。香道不仅仅是烧香,闻气味,还包括书,和歌,古典文字,装饰书院,行礼作法,按广义来考虑的话建筑,庭院,佛学哲学也包含在内。 在香道,【嗅香】唤作【听香】,正式叫法叫闻香。闻香是,集中全部的精力去感受转瞬即逝的香气。这种艺术艺道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家。 第二页 说起香,一般都会想起寺庙,佛坛,线香,烧香,但香道却不会使用线香,烧香,只使用香木(沉水香木)。香道里所指的香木,主要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地天然的半化石化的树脂,仅限于天然,人工的不能称作为香木。香木的枝根,被虫啃咬后的伤痕里通常存在着更多的树脂,这些部分就算树枯烂也不会被腐蚀,而且长时间(数百年)被埋在土壤中也不会被腐蚀,这些树脂部分被原住民挖掘,并出口,这些天然的树脂才能算作为香木。 第三页 虽然现代通过人工栽培来生产香木,但香道里所指的香木绝不是人工栽培。通过长时间的土壤侵蚀而成的才能算作香木,非常珍贵,并且香道使用的香木只是用其中的状态良好的东西,因此尤为珍贵。这种珍贵香木所散发的香气,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清楚,米粒大小的一片也能把整个空间充满香气。 香木及其珍贵,需要非常细心地去品赏最好的香气,香道由此而生。香木本身不产于日本,因此可以推测香道的产生时间和香木进口到日本的时间非常相近。 第四页 日本书记里写道,推古天皇驾崩,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大约公元595年4月,一根漂流到淡路岛,村民烧木的时候发现散发出非常强烈的香气,感到震惊,并灭火。上贡到朝廷,朝廷的官吏,没有人知道此为何物,圣德太子指出此为天竺所说的香木,并把此木雕刻成救世观音 转赠于法隆寺梦殿,此后辗转流落到东大寺。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佛教流入日本时一同传到日本,且作为拜佛的宗教消耗品来使用。寺院法要仪式中,香木烧于佛前香炉,通过上升的烟雾和香气把参拜者引导到法悦。 香木通过佛教引入,最初只在寺院使用,后来达官贵族也开始使用。 第五页 飞鸟时代的记录中,记载着大臣苏我赤兄手持香炉祈雨,大友皇子在内房使用香木。但这个时期应该是把香木和其他香料一起燃烧。 到了奈良时代,对种种香料调配带来巨大影响的是唐朝来的僧侣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是受日本朝廷的邀请渡日,并传授建筑技术,各种物品技术。渡日船上载着各种香料,香木。日本的炷香法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第六页 到了平安时代,香料调配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出了熏物(练香)。使用甄选的香料调配。按季节产出了以下六种。 梅花-春 荷叶-夏 侍从-秋 菊花-秋 落叶-冬 黑方-冬(全年) 梅花主要用于春天,使用蜂蜜和梅子肉,香料。荷叶主要用于夏天,使用清凉香料。6钟熏物由此产生,并称作为【6种熏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