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学课件

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学课件
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一、生态学(Ecology)定义

Ecology 源希腊词“Oikos”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后者表示学科,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几个有代表性学者对生态学的定义:

1、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1866)

2、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Кашкаров,1954)

3、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1972, 1985)

4、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E.P. Odum,1956)

5、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 Odum,1997 )

6、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综上所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环境:指生物生活其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研究对象可以小到生物个体,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学系统等级结构的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过程,因此,每一个层次都给生态学研究增加一个不同的研究途径。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分子(molecular)

?个体(individual)

?种群(population)

?群落(community)

?生态系统(ecosystem)

?景观(landscape)

?生物圈(biosphere)

经典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按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按交叉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

?按应用领域划分: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旅

游生态学、污染生态学

?按生物类群划分: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鱼类生态学、鸟类生态学

?按生物栖息环境划分:水生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海洋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学

三、生态学的发展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

?1670年R.Boyle发表的“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

?1792-1807年,Willdenow和Humboldt 提出了“植物群落和外貌”的概念,标志着植物群落生态学的开端;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

?1895-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出版了《植物生态学》;

?1898年德国植物学家A.F.W.Schimper出版了《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上述二本书全面总结了当时生态学研究的成就,被公认为生态学的经典著作,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诞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四大生态学派。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 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学

科交叉更加紧密。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

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

研究。

?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基本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可分为:大环境(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小环境或微环境和内环境。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等,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生境(habitat):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因子的类型

◆气候因子:光、温、水、空气

◆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和土壤生物等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

◆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

◆人为因子: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综合性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即非等价性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

四、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1、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

1)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

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2)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3)限制因子的意义:发现制约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2、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3、Shelford耐受性法则(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1、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2、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上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包括广温性生物,狭温性生物;广湿性、狭湿性;广盐性、狭盐性;广食性、狭食性等。

五、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驯化

休眠

迁移

发育反应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光谱组成:

?紫外光<380nm—高能—臭氧层-氯氟烃和N2O

?可见光—380-760nm—有效生理辐射

?红外光>760nm —温室效应(水蒸气和CO2等)

2、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可见光中最有效部分为橙一红光、蓝一紫光,可被叶绿素吸收,橙一红光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光合

产物, 而蓝一紫光对叶子和质体的运动有重要作用;

◆绿光不被叶绿素吸收,黄光不被类胡萝卜素吸收,而被反射-生理无效辐射,叶片为绿色、枯叶

为黄色的原因。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果实糖含量;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抑制伸长生

长,矮化植株。

◆植物体中有三种蓝光受体基因,分别介导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抑制下胚轴伸长、调节开花时间

和引导生物钟。

◆生产中用蓝色塑料作为温室的覆盖物,能够过滤掉红外光,可以有效降低节间伸长,抑制植株

徒长,促进开花和结实。

3、光质对动物的影响:

◆动物视觉:灵长类、鸟类、鱼类、昆虫等许多都有很发达的色觉;

◆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是色盲,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

白、灰3种颜色;

◆昆虫偏于短波光,可以看到紫外光,用紫外光诱杀昆虫;

◆有些动物完全没有色觉,如蝙蝠;蛇的视觉非常弱,用舌头感知周围的热量来判别事物。

◆可见光对动物生殖、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如红光促进鸡的繁殖,短波光(蓝光)有助于生长。二)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光照强度的变化

?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南坡比北坡光照强度大;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在生态系统内自上而下逐渐减弱;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2、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的生长与适应

1)几个概念:

?光饱和点(saturation point):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

?光补偿点(compensation point):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阳地植物(cheliophytes):适应于强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其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一般也较高,

可利用强光,如杨、柳等。

?阴地植物(sciophytes):适应于弱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其光饱和点较低,光补偿点一般较低,可有

效利用弱光,如人参、三七等。

2)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对光照强度的生态适应:

(1)形态方面:

?阳地植物叶子通常以锐角、多层冠状排列的形式暴露于日光中,这样可以导致辐射的入射光在更大

的叶面积上展开,更多地利用光照;

?阴地植物叶子通常以水平方向和单层排列。

(2)叶片结构:

◆阳地植物叶更小、更厚、含有更多的细胞、叶绿体和密集的叶脉、干物质含量高;

◆阴地植物叶大而薄,半透明、气孔较少,叶脉分布较疏,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少,但比较

大,内含叶绿素较多,叶的形态构造有利于对弱光的吸收和利用。

3、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体的透光带(1--百米)。叶片柔软或呈丝状,通气组织发达。

◆海带等巨型藻类在大陆沿岸生活,单细胞浮游植物只能在海洋上层生活。

三)光照周期(Photoperiod)

1、由于太阳高度角变化所造成的昼夜长短在各地是不同的

◆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是昼长夜短,夏至昼最长;从秋分到春分是昼短夜长,冬至夜最长;

◆在赤道附近,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夏半年(春分到秋分)昼越长;而冬半年,(秋分到春分)昼越

短;

◆在两极地区则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2、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生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的反应方式,称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诱导植物的花芽形成和休眠;调节动物代谢活动,进入休眠期

3、植物的光周期

光周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其开花与光照周期的关系,将植物分为:

(1)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能开花。如冬小麦、油菜、萝卜、紫罗兰、杜鹃花。(2)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少于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能开花。多分布在低纬度,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水稻、大豆、棉花等。

(3)中性植物:光照时间与开花无关。如黄瓜、番茄、蒲公英等。

4、动物的光周期

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定动物的迁徙、迁移或洄游的时间;

(2)影响鸟兽换羽、毛(短光照、限食、限水);

(3)影响动物生殖时间:鸟类在长光照一个月后可繁殖;

(4)影响动物的冬眠和滞育(也与温度、食物有关);

(5)影响动物记忆:短周期光暗循环能够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5、光周期的应用

(1) 控制花期

(2)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育种上的利用

(4) 指导引种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温度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

地球上的温度取决于该地区的太阳辐射和地貌

1.空间:

◆赤道辐射强度最大,温度最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入射的角度较大,单位辐射面积较大,单位面积辐射强度小,温度低

◆两极地区的太阳辐射仅为赤道的40%,温度最低

◆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但由于风的作用,热散失快,所以温度较低

2. 地貌:

◆陆地吸热和散热均较快,温度变化大

◆海洋吸热和散热均较慢,温度变化小

3. 温度变化

◆水平变化:

?纬度每增加1度,陆地年平均气温下降0.5℃,

?海水上层水温也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垂直变化:

◆气温:高海拔温度低,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5—1℃; 低海拔温度变化小

◆水温:以淡水为例,夏季分层,上层热,下层冷,中层变化大;冬季上层0℃,下层4℃;

二)温度对生物的作用

1、温度与生物生长

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主要包括: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过程失活;破坏水分平衡,

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

◆低温会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低温对生物的伤

害可分为霜害、冷害和冻害。

2、温度与生物发育

1)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①K=N*T (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

例:小地老虎幼虫发育历期和世代

②生物都有一个发育的起点温度(最低有效温度T0),所以,应对平均温度进行修饰。上式变为:K=N*(T- T0) 或T= T0+K/N,

温度T与发育时间N呈双曲线关系,由于发育速度V=1/N, 所以,T= T0+KV,温度与发育速度呈线性关系。

2)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预测生物发生的时代数,制定防治措施

如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K1=504.7日度,南京地区适宜该昆虫的年总积温K=2220.9,因此,可能的世代数为K/K1=2220.9/504.7=4.54(代)

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全年有效积温大于K

制定农业气候规划,合理安排作物,预报农时

3)温度与成花

温度是影响植物成花(花芽的分化与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高温的影响:

◆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并继续发育而开花,如一年生植物,紫薇、月季等

◆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经低温休眠,气温转暖后发育开花,如牡丹、桃花

?低温的影响:

◆经低温(0-5℃)诱导(春化阶段)进行花芽分化,如大多数越冬草本植物;生产上,花卉种植

采用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将萌发的种子低温处理,当年开花,秋季气温下降至相对低(昼/夜)的

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如太平花、绣线菊、桂花

◆开花诱导的4 条主要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GA 途径

4)变温与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sm)

许多生物在变温(昼夜、季节)下比恒温下生长更好,即温周期现象。

?变温与植物生长:种子萌发: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如鸭茅、结缕草种子-驯

生长期:植物的生长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的配合,如番茄白天26.5℃,夜间20℃生长最快

?变温与植物形态:紫罗兰有三种叶形:完全叶(昼夜11℃)、有裂片(昼夜19℃)、波状全缘(昼19 ℃、

夜11 ℃)

?变温与干物质积累: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作用,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

3、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

极端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是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条件

?高温限制生物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破坏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光合\呼吸平衡;其次是植物得不到必要的低

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如苹果、梨在低纬度地区不能开花结实。

?低温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

主要因素是低温。

一般地说,温度暖和的地区生物种类多, 寒冷地区生物的种类较少。

三)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1、态上的适应

◆植物:芽具鳞片、分蘖组织位于土层下1-2cm、体具蜡粉、植株矮小。

◆动物:增加隔热层,体形增大,外露部分减小。

1) 阿伦规律(Allen’s rule):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较温暖地区恒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2)贝格曼规律(Bergman’s rule):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恒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3)约旦规律(Jordan’s rule):鱼类的脊椎骨数目在低温水域比在温暖水域多。

2、生理上的适应

?植物1) 营养物质向细胞和根部运输、降低冰点(减少细胞水分和增加细胞有机质浓度)

2) 增加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带(高山和极地植物)

?动物1)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

2)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暖血液则很少流到这些部位,例如一只站立在冰面上的鸥;

3. 行为上的适应———-迁移和冬眠/休眠等。

四)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1、形态上的适应-功能

?植物:茎、叶生有绒毛、鳞片、刺;叶片革质发亮,反射阳光;树干和根茎生有木栓层等。

?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身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

2、生理上的适应

?植物

?水分调节:增加渗透势,降低细胞含水量,减缓代谢率;

?抗氧化保护体系:抗氧化酶和物质;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

?动物:放宽恒温范围,减少内外温差。

3、行为上的适应

?植物:关闭气孔。

?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水的生物学意义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

植物体:60—90%,动物体70—95%;一般说来,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约需300~600g水

2、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

3、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

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水约有99%用于蒸腾作用,只有1%保存在体内。

4、水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

二)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生态类型

?沉水植物:睡莲、皇冠草

?挺水植物:芦苇、菖蒲

?浮水植物: 蓝藻、浮萍、水葫芦—根吸收水体养分,水环境问题

2、适应方式

?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

?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三)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少浆液植物-骆驼刺、多浆液植物-仙人掌)

2、陆生植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形态适应:

◆发达的根系—吸收、运输

◆叶面小、气孔下陷—减少水分丢失

◆具细毛和棘刺(散热、遮光)、蜡质表皮

◆具发达的贮水组织

?生理适应:

◆水分运输的动力

◆细胞渗透调节物浓度高

四)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生物的渗透压调节

?等渗(isosmotic organism):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

?高渗(hyperosmotic organism):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

?低渗(hypoosmotic organism):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

海洋动物:鲨鱼和无脊椎动物:等渗、硬骨鱼:低渗

淡水动物:硬骨鱼:高渗

水调节:

失水: 水分通过鳃扩散至周围环境

补水:通过饮水获得大量的水

盐调节:

增盐:饮水和摄食摄入盐

排盐:泌氯细胞将盐排出肾脏通过排泄作用排出盐

陆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

?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

保水机制:

●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如皮肤中脂类限水

●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如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体臂

●减少排泄失水,如肾脏中尿盐离子浓度比血液高出数十倍,如美洲更格卢鼠,

●减少呼吸失水,如动物的鼻道回利用代谢水,如骆驼行为的适应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

一)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水、肥、矿质元素;

3)生态系统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在土壤中进行-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土壤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的改变; 4)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轮虫、线虫、环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二)、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

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形成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动物的水平及垂直分布

土壤质地:由固体部分土粒大小(即粗砂、细砂、粉砂和粘粒)的组合百分比形成,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土壤容重、通透性(紧实度)、含水量、温度

三)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

●pH<5.0 为强酸性土壤

●pH 5.0~6.5为酸性土壤

●pH 6.5~7.5为中性土壤

●pH 7.5~8.5为碱性土壤

●pH > 8.5 为强碱性土壤

?中性土壤(pH 6.5~7.5)的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植物生长-中性土植物;

?酸性土壤容易引起钙、钾、镁、磷等元素的缺乏,但富铝和铁元素-酸性土植物;

?强碱性土壤容易引起Fe、B、Cu、Zn的缺乏,富含碳酸钙-碱性土植物。

?酸碱度还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土壤营养:

●土壤有机质:植物重要碳源和氮源——与自然生态系统管理密切相关。

●土壤无机元素:植物生长的13种重要元素来源(7种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镁、铁,

6种微量元素:锰、锌、铜、钼、硼、氯)。

生态系统退化重要的特征是土壤退化:

●物理性质退化: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

●化学性质退化:改变土壤酸碱度、离子平衡和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有效养分

●微生物群落功能退化

四)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1、盐碱土的特征: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统称,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含盐

量超过6‰时,对一般农作物的生长开始有害,大多数植物已不能生长,只有一些耐盐性强的植物尚可生长。

●中性盐碱土:所含盐类为NaCl和Na2SO4,土壤pH中性,土壤结构尚未破坏-海滨土壤,洗盐。

●强碱性碱土:含Na2CO3、Na2HCO3或K2CO3较多时,土壤pH是强碱性的,碱土上层的结构被破坏,

下层常为坚实的柱状结构,通透性和耕作性能极差。

2、盐碱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引起植物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

●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气孔不能关闭,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毒害植物根系

●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结构受到破坏,透水性极差

盐碱土不同盐类危害性排序∶MgCl2 >Na2CO3 >NaHCO3 >NaCl>CaCl2 >MgSO4 >Na2 SO4 ;CO2-3 >HCO-3 >Cl->SO2-4

3、植物对盐碱土壤的适应:

形态上:形成了有利于保存和存贮水分的特征

1)植物体干而硬,叶子不发达,蒸腾表面强烈缩小,气孔下陷;

2)表皮具有厚的外壁,常具灰白色绒毛;

3)细胞间隙强烈缩小,栅栏组织发达;

4)枝叶具有肉质性,叶肉中有特殊的贮水细胞。

生理上:

1 )聚盐性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高于盐土溶液的渗透压,能吸收高浓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同时吸收

大量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如滨藜(Atriplex sp)、盐节木(Halocnemum)等

2) 泌盐性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高于盐土溶液的渗透压,但是它们吸进体内的盐分并不积累在体内,

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盐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如红树(Conocarpus erecta)、大米草(Speatina anglica) 。

3)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根

细胞的高渗透压是由体内较多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如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等)所引起,如碱菀(Tripolium vulgare)。

五)生态系统退化重要的特征是土壤退化

◆物理性质退化: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根系的活力,……

◆化学性质退化:改变土壤酸碱度、离子平衡和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有效养分——植物营养, ……

◆土壤生物群落功能退化

第三节人与环境

?目前世界总人口已超过60亿,人口增加和对物质生活提高的愿望不断上升,对于地球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地球容纳的量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二个全球范围的问题:

?第一个是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系统的影响-土地、植被、水资源;

?第二个是人类自身的环境持续恶化,并已经到了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极限。

?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关系已经引起公众注意,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已经上升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

?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世界许多国家达成了若干重要协议,如京都议定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CITES);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热带森林的不断减少、臭氧空洞、渔业资源下降和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研究机构的重视,并促进了全球的关心。

?国际生态学组织的建立:国际生物学规划(IBP);人与生物圈(MA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与动态

一、种群及种群结构

1、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可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

●每个种群都生活在适宜栖息地的很多斑块内;

●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节,使其能够在系统内维持自身稳定性。

2、种群结构(population structure):指适宜栖息地内个体的密度、空间间隔以及每个年龄组内个体所占的比

例。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数量特征: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将随时间而发生变动;

?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形式;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是处在变

动之中。

三、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生活史格局、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

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如捕食者与猎物),即研究种群动态、特征及其生态规律;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种群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定量地研究种群的动态,了解种群波动的范围及种群的发生规律;了解种群波

动、种群衰落和灭绝的原因,为能够人为地有效控制、管理、保护种群提供依据。

第二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的密度

1、种群密度(density)

2、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当我们问为什么种群密度增加或减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问这些参数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分析环境变化对这些参数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3、种群密度估算

?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计数某地段全部生活的个体数量。

?取样调查(sampling methods) :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

?样方法(use of quadrats)

?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估计:表示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

1、定义: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age pyramid)表示。可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增长型:种群中幼体比例增大而老年比例减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稳定型:种群中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衰老型: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年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2、意义:

?种群动态预测

?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重要标志;

?种群管理、经济鱼类捕捞的标志--捕捞种群年龄的低龄化和小型化现象;

?研究人口的有用工具。

三、生命表

一)生命表(life table):指列举同生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同生群(cohort)指同时出生的个体种群

二)类型

?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table):真实记录生物个体存活情况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 :记录某一特定时间获得的各龄级个体数情况而编制成的

?综合生命表

●净生殖率(net reproduction rate ,R0)

?世代不重叠: 等于下一个世代种群数量与本世代种群数量之比

R0 =Nt+1/Nt

?世代有重叠: 等于各年龄组lx(存活率)与mx (出生率)值的乘积之累加

R0 =Σlxmx x=0

?R0 > 1,则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增长,如R0=1.05, 该种群经一世代后数量

?将增加1.05倍

?R0 = 1,则出生率=死亡率,群数量稳定

?R0 < 1,则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

●种群增长率(rate of increase;r)

r=ln(R0 )/T;T为世代时间:指自然条件下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

内禀增长率(innate rate of increase,rm):指在实验室条件下(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排除捕食者和疾病等)观察到的种群增长率,其大小依赖于实验条件。

二、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依靠倍增而不是加成;

◆种群增长与种群大小成正比例,与繁殖率相关;

◆种群增长速度取决于年龄结构。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的环境中,种群增长率不随自身密度而变化,这类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不相重叠,如一年生植物、一年生殖一次的昆虫;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重叠,如多数兽类

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出生率随密度上升而下降,死亡率随密度上升而上升。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世代彼此不重叠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世代彼此重叠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连续增长模型(世代彼此重叠)

指数增长模型

dN/dt=rN(微分式)∝N

dN/dt=Nb-Nd=(b-d)N=rN

b、d分别代表出生率、死亡率

r=b-d 为瞬时增长率

Nt=N0ert(积分式)

r=LnR0/t=(LnNt-LnN0)/t,

R0为世代净增殖率

行为:几何级数式增长或指数增长,种群增长曲线呈“J”字型

2、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世代不重叠)—几何增长模型

Nt+1=λNt Nt=N0λt ;

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

λ=Nt+1/Nt,为几何增长率,也称周限增长率

几何模型与指数模型的关系:λ=er

行为:几何级数式增长或指数增长,种群增长曲线呈“J”字型

例:1949年我国人口5.4亿,1978年为9.5亿,求29年来人口增长率。

Nt=N0ert

lnNt=lnN0+rt

r=(lnNt-lnN0)/t

=(ln9.5-ln5.4)/(1997-1949)=0.0195(人·a)

表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5‰,即平均每1000人每年增加19.5人

周限增长率λ

λ= er= e0.0195= 1.0196/a,即每一年人口是前一年的1.0196倍。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连续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模型,Logistic equation)

模型前提条件:①有一个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纳量K(carring capacity);②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种群增长率按比例降低,即每增加一个个体的影响是1/K(种群增长受密度的制约)。

?环境容纳量(Carring capacity,K)或称生态阈值-资源管理的标准,生态系统平衡和维护的保障。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一定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即为环境容纳量;实质是指某一个环境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纳量。

数学模型:dN/dt=rN(1-N/K) (微分式)

Nt=K(1+ea-rt)(积分式)

模型行为:该曲线在N=K/2处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上,dN/dt最大,在拐点前,dN/dt随种群增加而上升,在拐点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因此,曲线可划分为:

A 开始期;

B 加速期(N→K/2);

C 转折期(N=K/2);

D 减速期(N →K);E饱和期(N=K)。

3、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应用

是生态学的基础模型,许多模型(种间竞争、捕食等模型)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确定生物资源的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aximum sustained yield MSY)

根据逻辑斯谛模型,当种群数量

种群增长速度(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最快,此时种群的增长速度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09版) 一、学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均系全国重点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世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和设立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重点建设学科点。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60余名,其中包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徐祖耀院士、周尧和院士、阮雪榆院士和潘健生院士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依托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及材料改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以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和分析测试新技术,长期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横向课题,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际交流的方式前往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短期交流。 二、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总学分≥30,其中学位课≥19(核心课程≥6,数学≥5),英语授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年内完成。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

2016上海交通大学期末 高数试卷(A类)

2016级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A 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若3222lim 12 x ax bx x →∞++=+(其中,a b 为常数),则 ( ) (A )0a =,b ∈R ; (B )0a =,1b =; (C )a ∈R ,1b =; (D )a ∈R ,b ∈R 。 2. 若函数()f x 的一个原函数是(2)e x x -,则'(1)f x += ( ) (A )e x x ; (B )1e x x +; (C )1(1)e x x ++; (D )(1)e x x +。 3. 反常积分1 0ln[(1)]d x x x -? ( ) (A )2=-; (B )1=-; (C )0=; (D )发散。 4. 设OA a =和OB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OB ∠是向量a 与b 的夹角, 则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单位向量为 ( ) (A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 (B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 (C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 (D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 5. 设函数()f x 为连续函数,对于两个命题: (I )若()00()(()())d d x u F x f t f t t u =--??,则()F x 为奇函数; (II )若()f x 为奇函数,则()3 0()()d d x y x G x f t t y =??为奇函数,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I )和(II )均正确; (B )(I )和(II )均错误。 (C )仅(I )正确; (D )仅(II )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已知函数()y f x =由参数方程3cos 2sin x t y t =??=? (0t <<π)所确定,则 ''()f x =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平面通过y 轴,且点)2,4,4(-到该平面的距离等于点)2,4,4(-到平面0z =的距离,则该平面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已知321e e x x y x =-,22e e x x y x =-,23e x y x =-是某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

(整理)上海交大考博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09年上海交大考博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201流体力学《水动力学基础》,刘岳元等,上海交大出版社 2202声学理论《声学基础理论》,何祚庸,国防工业出版社 2203高等工程力学(理力、材力、流力、数学物理方法)(四部分任选二部分做)《理论力学》,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单祖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220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1船舶原理《船舶静力学》,盛振邦,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推进》,王国强等,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耐波性》,陶尧森,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阻力》,邵世明,上海交大出版社 3302振动理论(I)《机械振动与噪声学》,赵玫等,科技出版社2004 3303海洋、河口、海岸动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赵公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304高等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3305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下册(第二版),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6振动理论(Ⅱ)《振动理论》,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307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赵国藩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3308地基基础《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钱家欢、殷宗泽,水利电力出版社 3378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力学》,陈铁云、陈伯真,上海交大出版社 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205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李信真,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206核反应堆工程《核反应堆工程设计》,邬国伟 3309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及习题解答》,童钧耕 3310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 3311机械控制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刘豹;《现代控制理论》,于长官 3312机械振动《机械振动》,季文美 3313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潘尔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3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翁世修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现代制造技术导论》,蔡建国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315现代机械设计《高等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207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胡光锐,上海交大出版社 2208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李哲英,2006 2209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或《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Digital Image Processing》Second Edition (英文版),R. C. Gonzalez, R. E. Woods,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从“线性系统理论”或“图像处理”中选考其一) 2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石纯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图论与代数结构》,戴一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组合数学》,Richard A. Brualdi著,卢开澄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211数字信号处理(I)《数字信号处理(上)》,邹理和;《数字信号处理(下)》,吴兆熊,国防工业出版社2212电力系统分析与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金如麟,机械工业出版社,或《电力系统分析(上册)》,诸骏伟,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电力系统分析(下册)》,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3316网络与通信《数字通信》(第四版),Proakis,电子出版社(必考,占30%):另按照专业加考70%:无线通信方向、信息安全方向,《数字通信》(第四版),Proakis,电子出版社;或光通信方向,《光纤通信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真题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卷[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分,我当10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 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 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卷[回忆版] 5 个大题,每个大题20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9个。 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2 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种。 3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 4 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 5 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 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 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 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M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分,每个2分)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 -4 3]晶向。 三简答 1 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分) 2 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分) 四简答 1 忘了。。。(8分) 2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分) 五相图题(20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上海交通大学2015-1末 高数试卷(医科类)

2015级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数医科类)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设()f x 有二阶连续的导数,2sin ()()'+=x f x f x e ,且(0)1=f ,则 ( ) (A )(0)f 是极小值; (B )(0)f 是极大值; (C )(0)f 不是极值; (D )(0,(0))f 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2. 积分1 111||I dx x x -=?,29 20sin I xdx π=?,13211x x xe I dx e -=+?和242 sin I x xdx π π- =?中,值为0的是 ( ) (A )2I 、3I 和4I ; (B )1I 、2I 和3I ; (C )1I 和2I ; (D )2I 和3I 。 3. 设0 ()x f x =? ,2345()g x ax bx cx dx =+++。若当0x →时()f x 与()g x 是同阶无 穷小,则 ( ) (A )0a ≠ ; (B )0a =,0b ≠; (C )0a b ==,0c ≠; (D )0a b c ===。 4. 设()f x 和()g x 在(,)-∞+∞上可导,且()()-f x g x ; (B )0 lim ()lim ()→→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及船体主要参数 设计要求: 航速:V=14.24 kn;排水量:Δ=16694 t 船体主参数: 船型:单桨、球首、球尾、流线型挂舵、中机型多用途远洋货船。 利用海军系数法,根据母型船主参数估算设计船体,如下: 单位母型船设计船 排水量Δt 20800 16694 设计水线长L WL m 144.20 134.01 垂线间长L PP m 140.00 130.01 型宽B m 21.80 20.26 型深H m 12.50 11.62 设计吃水T m 8.90 8.27 桨轴中心距基线Z P m 2.95 2.74 方形系数C B 0.743 0.725 (二)船舶阻力估算及有效马力预报 2.1 有效马力预报 母型船的有效功率数据如下: 航速Vm/kn 12 13 14 15 16 17 有效功率 P Em /hp 满载2036 2655 3406 4368 5533 7017 压载1779 2351 3007 3642 4369 5236

110%满 载 2239 2921 3747 4805 6086 7719 根据海军系数法对航速以及有效功率进行变换: 公式:V Vm =(? ?m )16 ; P E P E m =(? ?m )76 变换如下: V m (kn) 12 13 14 15 16 17 V(kn) 11.57 12.53 13.50 14.46 15.42 16.39 P Em (hp) 满载 2036 2655 3406 4368 5533 7017 压载 1779 2351 3007 3642 4369 5236 110%满载 2239 2921 3747 4805 6086 7719 P E (hp) 满载 1575.28 2054.21 2635.27 3379.58 4280.95 5429.14 压载 1376.44 1819.00 2326.56 2817.86 3380.35 4051.16 110%满载 1732.34 2260.02 2899.10 3717.69 4708.82 5972.29 根据以上数据可作出设计船的有效功率曲线如下: 从曲线上可读取,当V=14.24kn 时,对应的有效马力为=3194.82hp 。

2005_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827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真题版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 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 分,我当10 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 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 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5个大题,每个大题20 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9 个。 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 一填空(20 分,每空1 分)

1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2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 )种。 3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 4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 5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 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 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 分,每个2 分)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 -4 3] 晶向。 三简答 1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 分) 2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 分) 四简答 1忘了。。。(8 分) 2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 分) 五相图题(20 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 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 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 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 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 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英语部分:(没有听力~~)最后,附上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Some people argue that one can succeed by taking risks or chances, however, some other people advocate that careful plan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e two opinions? Use specific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view. (300 words)感言:今年的英 语题目类型跟2008 年的题型一样,第一大题40 个选择题(20 分),第二大题6 篇阅读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我本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的也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吧,也拿过两次校三等奖学金,六级第二次才考过。 由于种种原因,我到了8月份才终于下定决心考交大船海并开始准备,只有4个多月,时间比较紧迫。但只要你下定决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也不要因为复习得不好,开始的晚了就降低学校的要求,放弃了自己的名校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好好做决定,即使暂时难以决定,也要早点开始复习。决定是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做的,学习计划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改的。所以即使不知道考哪,每天学习多久,怎样安排学习计划,那也要先开始,这样你才能更清楚学习的难度和量。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要拖。由于准备的晚怕靠个人来不及,于是在朋友推荐下我报了新祥旭专业课的一对一,个人觉得一对一比班课好,新祥旭刚好之专门做一对一比较专业,所以果断选择了新祥旭,如果有同学需要可以加卫:chentaoge123 上交船海考研学硕和专硕的科目是一样的,英语一、数学一、政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801)。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刷真题,我复习的时间不多,背单词太花时间,就慢慢放弃了,就只是刷真题,真题中出现的陌生单词,都抄到笔记本上背,作文要背一下,准备一下套路,最好自己准备。英语考时感觉着超级简单,但只考了65分,还是很郁闷的。数学是重中之重,我八月份开时复习,直接上手复习全书,我觉得没有必要看课本,毕竟太基础,而且和考研重点不一样,看了课本或许也觉得很难,但是和考研不沾边。计划的是两个月复习一遍,开始刷题,然后一边复习其他的,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数学基础稍差,复习的较慢,我又不想为了赶进度而应付,某些地方掌握多少自己心里有数,若是只掌握个大概,也不利于后面的学习。所以自打复习开始,我就没放下过数学,期间也听一些网课,高数听张宇、武忠祥的,线代肯定是李永乐,概率论听王式安,课可以听,但最主要还是自己做题,我只听了一些强化班,感觉自己复习不好的地方听了一下。我真题到了11月中旬才开始做,实在是太晚,我8月开始复习时网上就有人说真题刷两遍了,能不慌吗,但再慌也要淡定,不要因此为了赶进度而自欺欺人,做什么事外界的声音是一回事,自己的节奏要自己把握好,不然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

2013级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0)课程信息学分要求:总学分30,学位课学分19。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多选组 学位G071503 计算方法 3 54 秋季 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 54 秋季 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 36 春季 G071555 矩阵理论 3 54 秋季 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 36 春季 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 54 秋季 G071560 小波与分形 2 36 春季 G071561 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 45 春季 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 45 秋季 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 45 春季 G071565 最优估计与系统建模 2 36 春季 G071566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2 36 春季 G071567 工程微分几何 2 36 春季 G071568 非线性动力系统 3 54 春季 G090510 中国文化概论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1 汉语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春秋季 G140501 英语 3 108 春秋季 G23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2 36 春秋季 NA26004 船厂精益生产与管理 3 48 秋季 NA26006 绿色智能船舶设计与实践 4 64 秋季 NA6002 理论声学 3 48 春秋季 NA6004 船舶工程决策理论 3 48 春季 NA6011 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 3 48 秋季 NA601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理论 3 48 春季 NA6013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 3 48 春季 NA6016 船舶在波浪上的运动理论 2 32 秋季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硕士 研究生复试考生名单公示 一、获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考生:参加我院年自主招生,并获 得相应优惠政策。 学术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 王志平材料学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 李振坤塑性研究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 二、普通考生:已参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标准。 学术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 课一 业务课 二 总分备注 1.张尧 2.侯雅男 3.王启祥 4.刘天文 5.韩盼文 6.李录凤 7.陈洪乾 8.蔡令令 9.刘文东 10.徐云松

11.林广源 12.储奔 13.汪超翔 14.海军 15.徐周 16.徐犟鹍 17.孙序成 18.崔洋 19.胡誉 20.唐晓玖 21.雷小娇 22.胡丹梅 23.陈文正 24.王水良 25.杨梅塑性研究院 26.何乃辉塑性研究院 27.罗帅塑性研究院 28.王阿蒙塑性研究院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序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号 1.王军寒 2.沙勇明 3.王日升 4.陈思议 5.王福林 6.秦莹 7.王靖超 8.张子扬 9.江毅 10.孙嘉 11.王汗群 12.陈旻骅 13.丁德华 14.吴嘉良 15.钟晓祥 16.谢怡彤 17.于建树 18.姚瑶 19.范昊天 20.刘家栋 21.黄成

22.张挺 23.杨帆 24.钟锦鹏 25.赵浩浩 26.李子晗 27.方涛 28.高源 29.程敬辉 30.徐仕豪 31.朱竞尧 32.訾鹏 33.安浩伟 34.张弛 35.承睿奇 36.孙瑞涛 37.陈悦琛 38.陈成 39.江浩宇 40.王亚东 41.朱正辉 42.邓秉浩 43.解启飞 44.李涛 45.雷爽 46.王雪柔 47.徐磊 48.廖光澜 49.杨会芳 50.李是捷 51.程实 52.张文雨 53.黄文帅塑性研究院 54.张煌塑性研究院 55.马进塑性研究院 56.蔡佰煊塑性研究院 57.刘珈汝塑性研究院 58.王元龙塑性研究院 59.车彩干塑性研究院 60.李林飞塑性研究院 61.刘欣梅塑性研究院 62.赵杰塑性研究院 63.赵晓杰塑性研究院

船舶动力系统试题上海交大

“船舶动力系统”考试试题(A) 09.6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充题(30%) 1.船舶推进系统包括,,, 和等设备或装置。 2.每海里燃料消耗量定义为,它与成正比。 3.柴油机的运动部件有,,, 等。 4.从主机到螺旋桨的各处功率依次为称为,, ,。 5.艉轴承为水润滑方式的艉密封装置其作用是, 。 6.蒸汽轮机动力装置的特点有,,, ,等。 7.汽轮机的功率特性与其转速的关系为,而扭矩与转速为 。 8.船舶传动机组具有,,,, ,等功能。 9.螺旋桨发出的推力是通过传递给从而驱动船舶 运动的。 10.柴油机有效参数包括,,, 和,它是以为基础的。 11.艉管轴承材料有,, 等。 12 蒸汽动力装置的产生蒸汽的设备包括: 主:,, 等系统。 13 主推进系统功能是; ;等。 14 电力推进系统系统主要包括:; ;;等系统。 15 喷水推进系统的主要优点 是:,, 。 二.判断题(26%)

1.弹性联轴器的作用是可以减少柴油机变动力矩对齿轮啮合的冲击。() 2.气胎离合器适用于中、低速旋转场合。() 3.双轴系船舶的理想轴线要求位于纵中剖面上,并平行于基线。 ()5.剩余功率是主机在部分工况下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值。 ()6.二冲程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需要四个过程。() 7.柴油机的所谓“正时”问题就是发火顺序问题。() 8.汽轮机装置的内效率表示其内部构造完整程度的指标() 9.推进轴系的轴承数量越多越能够改善轴系的工作条件。()10.船舶主机的功率特性最好是等功率特性。() 11.船舶动力装置功率指标是反映动力装置技术特征的参数之一。 () 12 柴油机废气增压的目的是利用废气能量。() 13 柴油机的转速是操纵人员根据负载进行调节的。() 三.简答题(44%) 1.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方面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2.实际轴系和理想轴系的布置有什么差别? 3.汽轮机装置的内功率和内效率主要考虑哪些损失? 4.多片式摩擦离合器为什么会产生“带排”现象?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5.选择机—桨设计工况点时为什么要考虑功率储备?如何考虑? “船舶动力系统”考试试题(B)09.6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充题(30%) 1.技术指标中相对功率定义为,它与成正比。 2.柴油机的有效效率与、、、 等有关。 3.离合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等。 4.所谓“冲动”式汽轮机为;而“反动”式汽轮机 为。

《材料性能(1-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 ...

《材料性能(1-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材料的疲劳 1、疲劳概述 2、疲劳的宏观表征 3、疲劳的微观过程 4、非金属材料的疲劳 5、特种条件下的疲劳5h 课堂讲授+ 讨论 3-5道习题 掌握材料 疲劳的基 本概念、 宏观理 论、微观 机制、影 响因素; 了解各类 型材料的 疲劳特征 以及各种 特殊条件 下的疲劳 行为。 作业+课 堂提问+ 课堂小测 验 第五章材料在不同工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1、高温强度 2、冲击强度 3、环境强度 4、磨损强度 5、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行为8h 课堂讲授+ 讨论 3-5道习题 了解并掌 握材料在 高温、高 速加载、 带轻微腐 蚀介质、 相互接触 运动、以 及某些特 殊环境下 的力学行 为和性 能。 作业+课 堂提问+ 课堂小测 验 *考核方式(Grading)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堂小测验及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及评定方式,两者的比例为:7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 *教材或参考资料(Textbooks&Other Materials)教材:《材料性能学(第二版)》张帆,郭益平、周伟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参考书: (1)《材料的力学行为》匡震邦,顾海澄,李中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T.H.Couttney,McGraw Hill(2000)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2005-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827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真题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分,我当10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 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 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5 个大题,每个大题20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9个。 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2 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种。 3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 4 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 5 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 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 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 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分,每个2分)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 -4 3]晶向。 三简答 1 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分) 2 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分) 四简答 1 忘了。。。(8分) 2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分) 五相图题(20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上交船舶原理阻力作业

船舶阻力作业 1.某万吨船的船长L wL =167m ,排水量?=25000吨,航速Vs=16节,如船模的缩尺比α=33,试求船模的长度、排水量及其相应速度。 2.某海船L wL =100m ,B=14m, T=5m, 排水体积?=4200m 3, 航速V=17节。今以缩尺比α=25的船模在相应速度下测得兴波阻力1公斤,试求当缩尺比为α=35时在相应速度下的兴波阻力。 3.船模试验时,测得船模速度为Vm=1.10m/s 时,剩余阻力系数Cr=1.36?10-3 , 模型缩尺比为α=40,实船湿面积S=800m 2, 试求实船剩余阻力。 4.某海船船长为L=86.0m ,服务航速Vs=10.8节,最大航速Vmax=11.8节,棱形系数Cp=0.757,试求该船在此两航速下的值?是否属于有利范围? 5.设某船的速度为每小时23公里,其对船模尺度比为25,若在船模试验时已保证两者的傅汝德数均为0.3, 求船和船模的雷诺数,令运动粘性系数ν=1.57?10-6 m 2/s 6.某海船的水线长L wL =126m ,宽度B=18m, 吃水T=5.6m ,方形系数C b =0.62,棱形系数Cp=0.83,速度Vs=12节,求其摩擦力。令?C F =0.0004,水温t=10?C ,分别应用ITTC 公式,桑海公式和柏兰特许立汀公式。 7.某海船的水线长L wL =100m ,宽度B=14m, 吃水T=5m ,排水体积?=4200m 3,中央剖面面积A m =69m 2,船速Vs=17节,试求尺度比为α=25的船模的相应速度。若经船模试验测得在相应速度时的阻力为2.5公斤,试验池水温为10?C ,试求实船有效功率,摩擦阻力分别应用ITTC 公式,和柏兰特许立汀公式计算。令?C F =0.0004 8.某长江船的水线长L wL =65m ,宽度B=12.5m, 吃水T=2.4m ,方形系数C b =0.6000,棱形系数Cp=0.609,速度Vs=14节,求其摩擦阻力。应用ITTC 公式,令?C F =0.0004,若将此船制成2.5m 长的船模,求相应速度,现经船模阻力试验,已知其在相应速度的船模的每排水吨阻力为8公斤,t=15?C ,试求此船的有效功率。 9.已知远洋轮“风雷”号的主要尺度和船型系数如下: 设计水线长L wL =152.00m ,两柱间长L BP =147.00m ,型宽B=20.4m ,吃水T=8.2m ,排水量(淡水)?=16500吨,方形系数C b =0.670,中剖面系数C M =0.984,棱形系数Cp=0.681,浮心纵向位置X C = -0.45%L (中后),湿面积S=4095 m 2,现按缩尺比α=50制成船模,测得其在实船速度Vs=17节时的船模阻力为0.805公斤,试验池水温t=7?C ,求船模摩擦阻力,实船的摩擦阻力和有效功率。 10.已知远洋轮“风雷”号在超载情况下(T=9.2m )相应于17.5节时的船模阻力为0.709公斤,试验水温t=7?C ,船模湿面积为1.744 m 2,船模型的缩尺比α=50,试求实船的有效功率。 11.某肥大船船模的水线长度L m =4.108m ,排水量?m =449.3公斤,模型湿面积S m =3.6605 m 2,模型缩尺比α=40.25,试验时的水温t=23?C ,已知试验资料如下: 试应用三因次换算法,求实船航速Vs=12节时的有效功率。 12.若阻力Rt 与速度V n 成比例,试证:

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论文 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姓名:谭阳轩 学号:631505040130 指导老师:雷林袁培银

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谭阳轩 重庆交通大学400074 摘要:随国际形式的复杂化、国际交往与运输的频繁以及国内陆路交通的形势严峻,船舶与海洋工程成为捍卫疆域完整以及扩大交往密度而亟待发展的学科。此外船舶与海洋工程更肩负着国家海洋战略的重担以及建设远洋海军的目标。 关键词:海洋,海军,运输。 On the importance of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Chongqing Tongan University 400074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frequent domestic road traffic situation is grim, ship and marine engineering to defend territory and expand exchanges become urgent development density. In addition, ship and marine engineering is shouldering the national ocean strategy and the burden of ocean Navy target. Key words: Ocean, Navy, transportation. 1.引言 海洋在21世纪的今天至关重要,海洋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资源,海洋里有多石油,燃气等许多能源。这需要我们船舶与海洋工程来设计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以及运输的各类船只,比如运油船等。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现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海洋是全球化经济的动脉和纽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石油就是工业的血液,我国每年用于进口原油的外汇耗费巨大。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更肩负起来发展中国远洋海军的使命,要发展中国的造船业,建造大型军舰以及国产航母,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55存的重要源泉,清朝皇帝下江南,隋朝大运河等等,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船舶发展。 一,本学科的发展与状态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动就要有船只。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早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原理课件Summary_of_Ship_Manoeuvrability_for_Review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nd Semester,Academic Year 2007-2008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for Review Prof. Dr.-Ing . Zou Zaojian June 10, 2008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Slide 2Outline z Brief Introduction z Evaluation of Ship Manoeuvrability z Prediction of Ship Manoeuvrability z Linear Equations of Ship Manoeuvring Motion z Control Devices z Measures to Improve Ship Manoeuvrability z Some Remarks on the Examination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Slide 3 Brief Introduction z Ship Manoeuvrability and Its Contents -Ship Manoeuvrability : The ability of a ship to keep or change its state of motion under the control actions. Ship manoeuvrability includes: (definition !) ?Inherent dynamic stability (straight line stability)?Course -keeping ability (directional stability)?Initial turning/course -changing ability ?Yaw -checking ability ?Turning ability ? Stopping ability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Slide 4 Brief Introduction z Importance of Ship Manoeuvrability -Navigation safety -Navigation economy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Slide 5 Evaluation of Ship Manoeuvrability z Standard manoeuvres (tests)and the parameters to be used to evaluate ship manoeuvrability -How to conduct these manoeuvres ?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se manoeuvres ?-How can these parameters be used to evaluate ship manoeuvrability ? ?Turning test ?Zig -zag test ?Stopping test ?Spiral test (direct spiral and reverse spiral test)? Pull -out test Summary of Ship Manoeuvring Slide 6Evaluation of Ship Manoeuvrability z IMO Standards for Ship Manoeuvrability -Turning ability (by turning test)-Initial turning ability (by zig -zag test) -Yaw -checking and course -keeping abilities (by zig -zag test ) -Stopping ability (by stopping te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