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表格数据的处理导学案(zp)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导学案(zp)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导学案(zp)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科版)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4.2.1)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信息技术里面处理信息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了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准确、快捷、智能,通过选择合适的软件对信息加工实现信息的可利用和增值的目的。本节是第四章第2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1堂课,要求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软件来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主要体现在表格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上,通过上面各项功能来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信息的再开发,再挖掘,从而达到信息的再利用、增值的目的。

【学情分析】机房配置的是office2007,在前段时间已经学习Word2007,对于办公软件菜单栏的共性有认识,对格式和段落的编辑已经掌握。需要强调的是Excel2007独有的内容,包括单元格、工作薄等基本概念,计算(公式计算)、排序、筛选等功能。学生到这个年龄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筛选的时候能够分析问题,找到筛选的关键字。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认识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性,能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利用EXCEL软件进行表格数据处理,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隐含的信息,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

学会数据录入、排序、公式计算、筛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探索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感受此软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约能源等意识与行为。

学习重点:1、数据的计算、公式和函数、排序、筛选

2、能对加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1、数据填充的特点;Excel数据的特点(关联性)

【学法指导】: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同学们先自主完成三个基础任务,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个人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找到解决方法,然后独立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集思广益,完成任务。老师只需要指导和控制,遇到的问题同学们课相互帮助解决,形成课堂上多个“小老师”,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知识链接】教材P72——P76页

一、情景导入

最近学校刚进行了体育特长生的报名专业测试,面对这份成绩我们怎么实现以下操作?

思考:1、如何计算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总分

2、根据学生总分,把总分进行降序排列

二、认识Excel

1、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表示时应先字母和数字的表示方法)

2、工作表:是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最多为 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3、工作簿: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的。

4、Excel和word都是office办公软件,具有类似之处。

三、表格数据处理

阅读课本P72-75页内容,打开“成绩.xls”,在记录工作表中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1、计算出中每个学生的总分,改变其中的某个值,看看总分有没有变化。

任务2、按照总分给学生排名次。

任务3、利用筛选功能查看5班女生总分成绩最高的学生

任务1、方法1:选中要求和的区域,点击工具栏中求和按钮“∑”,参考教材P74数据的计算

方法2:求和:单击编辑栏中的“编辑公式——fx”按钮,从中选择一个函数sum,然后输入公式“=sum(F3:H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结果。

任务提示:

再利用填充手柄完成所有数据的计算。注意:什么事填充手柄?

任务2、

选中要排序的区域,菜单栏:数据排序,参考教材P72数据的排序

任务3、选定区域,菜单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取消筛选: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自动筛选前面的勾号去除)

任务4、以班为单位,按照学生的总分进行排名此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问题模块】

1、连线题

升序由小到大

降序由大到小

2、根据包含关系,将工作表、单元格、工作簿填入下列表达式:

————>————>————

3、计算C3:F3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应使用函数()。

A..max

B.sum

C.average

D.count

4、有一行数值“168、251、188、82、166”,若统计这一行数据的个数,应使用的函

数是()。

A..max

B.sum

C.average

D.count

5、计算D3:D6单元格中平均值,如果在单元格D7已经得出结果“600”,那么D8单

元格计算平均值的公式是()。

A.sum(d3:d6)/5

B.average(d3:d7)

C.(d3+d4+d5+d6+d7)/4

D.d7/4

6、打开“成绩.xls”中的练习工作表,求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并排名

【当堂检测】

每位同学必须完成前三项任务的作品,作品的名称按照“班级号”+“组号”+“姓名”的方式进行命名,例如“1101张鹏.xls”表示“一(10)班一组张鹏”,然后把文件提交到教师机。任务四作为小组探究题目在课堂展示。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