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关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关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关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环华鸿嘉园项目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工程品质。特制定本防治要点,请认真组织学习并做好宣贯执行工作。未列入本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也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防治。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针对质量通病防治进行专项验收和评估。主要内容如下:

一、钢筋混凝土:

1、设计单位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现浇板裂缝。现浇楼板配筋宜选用小直径、小间距配筋方式。现浇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屋面及楼面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加强钢筋;

(3)、现浇板设计厚度,双向板应≥L/40,单向板应≥L/30(L为板的短向跨度),且不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小于100mm)。

(4)、上人屋面、非上人屋面、露台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现浇板厚度不应小于L/30且不得小于120mm。

2、预埋管线除需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照明灯具管线以外,其余管线原则上应埋设于圈梁或框架梁中。现浇板中的管线必需布置在双层双向配筋的中间。现浇板内严禁出现三层交叉管线,交叉布线处应预埋线盒。管线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应不小于25mm。当楼板采用单向配筋时,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各加设一道φ4@100宽6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多根管并排时,增设钢筋网片的宽度应超出管线每边300mm。给排水管道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埋设于梁内的管线应尽量靠近梁中区域,现浇板中的预埋管线应尽量避免交叉。

3、混凝土现浇结构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任何情况下操作层以下必须确保二层

模板。

4、在现浇板混凝土初凝前应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并及时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时行养护。对普通混凝土的养护至少应持续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至少应持续14d。

5、现浇板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载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进行吊运、堆放重物作业。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堆放材料超过模板设计荷载和施工荷载,或对楼面产生较大的撞击作用。拆模试块试验报告达到构件拆模强度要求时,才可以拆模,应避免过早拆模,地下室外墙(或用止水螺杆加固的构件)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6、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及烟道、井道、排气道四周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宽度与墙同宽的混凝土翻边(翻边高度从标高大的楼面计算),砼强度不应小于C20,且与楼板一同浇筑。穿越楼面的烟道、排气道无墙侧的钢筋混凝土翻边宽度不小于60mm,并应采用配筋混凝土。浴厕间楼地面与相邻楼地面的结构高差不应少于50mm。成型后蓄水检查翻边质量。

7、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楼地面必须设置一道以上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距建筑楼地面标高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

8、凸出外墙的挑板、雨蓬、腰线等和放置洗衣机处,在墙体部位应增设混凝土翻沿,翻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9、禁止使用碎石、碎花岗岩块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材料可选用塑料垫卡或定制水泥垫块。有防水要求的楼板面筋严禁用塑料马凳作支架。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板厚标高控制点。

10、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11、现浇楼板浇筑混凝土时,泵管不得直接铺设在板面钢筋上,应在主要通道架设施工平台。

12、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商品砼宜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每车混凝土进行交接检验,严格控制施工坍落度,禁止现场

加水。小高层和高层住宅施工坍落度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13、混凝土浇筑宜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执行。

14、施工缝留设应规范,在浇筑混凝土前,要严格按照规范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在倒混凝土前应先倒入预先调好的纯水泥浆。

15、后浇带的留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处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及杂物掉入和钢筋锈蚀。在后浇带两侧应沿后浇带方向设独立的支撑和模板带,等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将其与后浇带模板一同拆除。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后浇带混凝土应按有关要求留置试块。

16、现浇结构的砼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的砼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还应委托设计单位出具处理方案。砼的缺陷进行修补应有砼缺陷修补记录。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表

二、砌体工程:

1、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墙厚不大于150mm且墙体净高大于3m,或墙厚大于150mm且墙体净高大于4m,墙体半高处或门窗洞上必须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墙长大于5m或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柱顶连接节点做法应在施工图中明确。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2、砌体中竖向管道(线)较多的部位,应预留构造柱位置,并按构造柱做法留置拉结筋,管道(线)埋设完毕后,用细石砼进行浇筑补强。

3、顶层(阁楼层)和底层(架空层)窗台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高度不宜小于120 mm,纵筋不少于4Ф10,箍筋φ6@200,每边伸入墙体长度不宜小于600mm;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外口最薄厚度不小于60mm(做成外低内高),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每边伸入墙体长度不宜小于600 mm。

4、屋面女儿墙宜优先采用钢筋砼结构,混凝土女儿墙厚度不应少于150mm ,配筋应双层双向设置,间距不得大于@150mm。当采用砌体女儿墙时,砌体材料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墙体每50cm高应配置3根φ6的通长钢筋,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120 mm的钢筋砼压顶,当构造柱不能上下贯通时, 构造柱纵筋应锚入圈梁,锚固长度不得小于40d。

5、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20mm×20mm×1.0mm的钢丝网或不低于4mm×4mm×160克/m2的耐碱网格布等必要的抗裂措施。

6、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宜大于40d)。运到现场的上述材料应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

7、外墙砌筑时,外墙面应采用原浆勾缝,确保灰缝饱满度和密实度。

8、框架填充墙采用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时,梁、板底应预留10mm左右施打发泡剂;其它砌筑块材的补砌材料宜采用现浇细石砼或加工定做,多孔砖不得用于斜砌。

9、框架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成至少间隔15d后,按设计要求封堵,如采用斜砖补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并用同级砂浆填满挤实。

10、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接筋应连接牢固,后置筋应做拉拔试验,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皮数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

11、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留置斜槎。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阳)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 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 墙厚放置1φ6拉结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拉结筋的末端应做成弯钩。

12、门窗洞口竖向周边出现宽度小于240mm的砌体时,应采用与楼层结构同标号的配筋混凝土浇筑。

13、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补砌时应对洞口周边砌体提前浇水湿润,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在抹灰之前应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14、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应按设计要求预埋或植筋。

15、门窗洞口砌筑时要根据门窗固定点位置埋设与砌筑材料相同模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

三、装饰:

1、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20mm×20mm×1.0mm的钢丝网(热镀锌)抹灰或不低于4mm×4mm×160克/m2的耐碱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网设在基层抹灰中部),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应小于250mm,

用锚钉固定,锚钉间距不大于300mm。

2、外墙抹灰砂浆层应采用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18mm,面层砂浆应掺入抗拉纤维或采用其他抗裂措施。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时,厚度不应小于5mm。粉刷砂浆总厚度超过30mm抹灰层应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墙面抹灰应在墙体砌筑30d后方可进行。抹灰前必须使用界面剂或毛面处理,界面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的要求。

3、室内、室外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批腻子等免粉刷措施。如采用砂浆粉刷时,粉刷砂浆总厚度不应超过15mm。

4、外墙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不大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3的中粗砂。

5、外墙抹灰层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外墙抹灰层必须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应填嵌密实。各层接搓和分格缝宜设置在砼梁、柱中部,糙底层与糙面层的接搓位置必须错开。

6、窗下框和外窗台排水坡坡根节点处预留缝隙应勾出10mm~15mm的凹槽,侧面和顶面预留缝隙应勾出5mm~8mm的凹槽,外窗台必须低于室内窗台板15-20mm;室外窗台必须设顺水坡(一般为20%)并确保泄水通畅。外门窗洞口上部应做老鹰嘴或滴水槽,洞口两侧应用水泥砂浆底、涂料面。如用外墙砖应用压边贴,不宜用对角贴。

7、窗台、窗眉、腰线等处粉刷应做成向外20%的流水坡,门、窗洞口外饰面的上天盘,应按不同外装饰材料分设外低、内高的滴水线或滴水槽,宽度与深度不应小于10 mm。外窗台与窗下槛处要粉出圆档,窗台板应做出由内向外的排水坡度。下口做好滴水线或老鹰嘴,滴水线(槽)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为增强窗台防渗水,在窗四边侧刷2道JS防水层加强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控制。

8、外墙采用釉面砖饰面的外门窗洞口四侧的底层抹灰应与外墙底层抹灰同时施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釉面砖施工。

9、外墙粉刷面层应结合建筑要求设置分格缝。在分隔嵌条时,要四周交接严密,横平竖直,不得有扭曲现象,分隔条嵌缝应密实、光滑、无砂眼,成型后在缝内涂刷一层防水胶,严禁采用塑料条嵌缝。

10、当采用饰面砖装饰时,应采用专用粘结砂浆和勾缝剂,并按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嵌填。

四、楼地面:

1、底层地面应明确回填土材料及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当回填土厚度大于等于1.5m时,应采用钢筋砼地面,厚度不小于100mm,砼强度不小于C20,内配不小于φ6@150的钢筋网。底层设计为住宅的地面结构层下宜满铺塑料布防潮层。

2、找平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室内楼地面找平层施工后对应梁的位置要切缝,防止找平层开裂。

3、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墙面与地面交接处应做成半径为10mm的小圆角,防水层在墙面收头的净高不得小于相邻房间楼地面标高300mm。施工完毕后,应进行48h 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并作好蓄水试验记录。

五、屋面:

1、配筋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采用焊接型钢筋网片,钢筋应不小于φ6@150mm,砼强度不应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60mm。

2、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设计应有防渗构造详图;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不小于500mm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圈。防水圈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建筑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变形缝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做法,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3、瓦屋面应优先采用现浇钢筋砼外沿沟,外沿沟应按附图要求进行设计(做宽做低,低于屋面防水层)或按排水段设置溢水孔;三层以上瓦屋面禁止采用内沿沟排水和水泥砂浆挂瓦条。女儿墙和外墙节能措施、节点的防水措施要明确。烟道、抽气道的出屋面高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小高层及高层屋面至少应按二道防水设防,其中一道应为卷材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1.2mm,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5、卷材防水层收头宜设在女儿墙凹槽内(或砼凸线条下口),女儿墙泛水高度不

小于250mm,收头处应加盖耐腐蚀材料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6、屋面找坡宜采用结构找坡。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得小于3%,建筑找坡不得小于2%,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7、有反梁的屋面结构,穿过梁的预留管管径不得小于75mm,并应在设计图上注明反梁过水孔孔底标高,不允许在梁内形成积水槽。

8、屋面太阳能设备等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的周围做密封处理;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卷材增强层,并应浇筑细石混凝土基座,厚度不应小于50mm;需要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和屋面出入口至设施之间的人行道应铺设块材或混凝土刚性保护层。

9、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周围的找平屋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并增设附加防水卷材增强层。

10、除有特殊要求外,卷材应采用满贴施工,禁止点贴和条贴;高分子卷材必须采用专用胶粘剂,严禁采用普通107胶等代替,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11、屋面防水涂料厚度必须经有资质机构进行厚度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2、屋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淋水试验,种植屋面、蓄水屋面必须进行关水试验,严禁以雨后检查或淋水试验代替关水试验。

13、配筋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设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压平,再放置焊接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混凝土振捣且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抹压时不应在表面加浆或撒干水泥。保水养护不少于14天。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衬泡沫棒,分格缝上每边粘贴不小于1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14、卷材基层处理剂应涂刷均匀,防水节点、细部要预先处理,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相容。铺贴时,必须逆水流方向,从最低处开始铺贴,并尽量减少搭接。

15、屋面瓦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要对屋面瓦的抗渗性、吸水率、强度等物理性能进行复试。应采取措施将屋面瓦牢固固定在基层上,屋面瓦不得出现松动、退坡等现象。

16、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淋水试验或连续2天以上中雨检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六、门窗:

1、设计单位应明确门窗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四项性能指标。

2、门窗框与洞口周边缝隙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封闭,密封胶深度与宽度(分别指门窗框和墙体搭接长度)均不小于6mm,密封胶施工前,必须彻底清除型材上的保护膜后再进行。

3、门窗框与连接件的连接宜采用卡槽连接。若采用紧固件穿透门窗框型材固定连接件时,紧固件宜置于门窗框型材的室内外中心线上,且必须在固定点处采取密封防水措施。连接件距框边角、中竖框、中横框的距离不得大于180mm。连接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宽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并有防腐处理。采用后塞法施工的,连接件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组合外门窗拼樘管必须直接可靠地固定在洞口墙基体上。

5、外门窗底框与墙体间缝隙及侧框与墙体间缝的底部150mm范围内不得采用泡沫剂填嵌,应采用防水水泥砂浆(1:2的水泥砂浆加5%的防水剂)填塞,窗框四周侧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6、推拉窗必须设置排水孔道,推拉窗下轨排水孔尺寸宜为5mm×30-50mm,排水孔间距宜为600mm,距离拐角20-140mm;每樘门窗不宜少于2个。孔的大小应保证槽内积水迅速排出。孔位应错开,塑钢窗的排水孔道要避开设有增强型钢的型腔。安装玻璃或注密封胶时,不得堵塞排水孔,关窗后,窗扇下应无泄水孔。

7、门窗安装成型后,须做好成品保护;发现受损变形或窗框周边空隙、开裂等现象应及时做好处理。

8、外门窗工程须经全数淋水试验合格。

9、铝合金外窗主要受力构件(如外框、扇框、中挺等)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1.4mm,铝合金门、组合窗的拼樘管型材壁厚不得小于2.0mm。塑钢窗的主要型材断面应

具有独立的增强型材腔室与排水腔室。

10、塑钢门窗构件内腔必须加衬增强型钢,塑钢窗壁厚不小于1.5mm塑钢门壁厚不小于2.0mm的Q235钢材并作镀锌处理。用紧固螺丝安装门窗五金件,必须内设金属衬板,其厚度至少应大于紧固螺丝牙距的两倍;不得紧固在塑料型材上,也不得采用非金属内衬。紧固螺丝应采用机制自钻自攻螺丝。

11、外门窗下框应选用高挡水型材。

12、五金件、橡胶件、塑料件、密封胶、毛条等配件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质量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附件入厂检验记录。

13、严禁使用非硅化密封毛条、高填充PVC密封条。宜优先选用的材料有:滚珠式滑轮(滑轮组数应根据门窗扇的大小来确定)、平板加片型硅化密封毛条、三元乙丙密封胶条,推荐平板型硅化密封毛条、改性聚氯乙烯或橡胶密封条。14、玻璃垫块应采用模压成型或挤出成型,不得使用硫化再生橡胶、木片或其他吸水性材料。

15、门窗扇与框的搭接量不得小于6mm,且有防坠和防拦块

16、门窗专业承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门窗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证书,严禁无资质或超越资质施工。严禁在施工现场制作门窗。

17、门窗构件间连接须牢固并有可靠强度,应采用不锈钢紧固件,不得使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作为紧固件。外门窗铝合金型材组角时,必须使用组角胶,不得使用垫片。组合窗拼樘管两侧缝隙应使用耐候胶填注。

18、外门窗全部组合完成后,所有拼装接缝外口应再度灌以防水密封胶封闭。对外露的连接螺钉,也应用密封胶密封。

19、塑钢门窗拼樘料内衬增强型钢两端必须与洞口采用角码固定牢固。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应不大于300mm,距型钢端头应不大于100mm。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得松动。

20、外门窗洞口尺寸根据外墙装饰材料确定,采用涂料装饰的洞口尺寸应大于门窗框15~20mm,采用釉面砖的应大于20~25mm,采用大理岩花岗岩的应大于40~50mm。外门窗洞口尺寸须经交接验收后再进行施工。

21、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外墙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应在打胶面干净干燥后,双面施打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施打密封胶。

22、安全玻璃的使用应满足《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和《建筑玻璃应用构造》(11J508-2011)的要求。设计单位应明确安全玻璃的品种和规格。

23、安装在易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建筑玻璃,如落地窗、玻璃隔断等,设计应有保护措施和防撞标识。

七、保温:

1、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先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2、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雨期施工应作好防雨措施。

3、外墙外保温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采用松散材料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采用板块保温材料时,应按设计或相应图集设置固定点。

4、保温板与粘结胶、锚固膨胀螺栓、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和界面剂等辅助材料应相容,不宜分开采购,保温材料应进行热工指标检测。

5、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宜粘贴饰面砖。当设计采用饰面砖时,饰面砖吸水率不得大于3%,面密度不得大于20kg/m2。施工方案应经3名及以上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面砖粘贴应采用与保温系统材料配套的柔性粘结剂或勾缝剂。面砖粘结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的技术要求,严禁采用普通水泥砂浆粘贴面砖及勾缝。墙面阴阳角处宜采用定型角砖或直角拼缝铺贴。面砖镶贴完毕后,应由法定检测机构对粘结强度进行检验。

6、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应结合立面设计,合理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2m,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和支、托架,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密封处理,确保面层不渗水。

7、当外墙采用保温板材保温时,门窗洞口四角处保温板不得切割,应采用整块板切割成“L”形,接缝应至少距离角部200mm。洞口周边300mm范围内保温板

应采用满粘。

8、外墙抗裂保护层施工应在保温层固化干燥后或胶粘剂凝固后方可进行。抹抗裂砂浆应分两遍完成,第一遍厚度约3-4mm,随抹随压入一层不低于4mm×4mm×160克/m2的耐碱玻纤涂塑网格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在底层抗裂砂浆凝固前抹3-4mm厚面层抗裂砂浆。抗裂层中耐碱玻纤网格布不得干铺。

9、逐步淘汰外墙内保温体系,提倡使用墙体自保温体系。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外墙饰面层宜选用弹(柔)性腻子,外加弹性涂料。

10、屋面保温层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找坡材料、保温材料不应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亲水型保温材料,其他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应设置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其间距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6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八、栏杆:

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临空处防护栏杆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 h≥1.05m ;

2)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 h≥1.10m。

栏杆高度计算图

(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2、栏板和栏杆距楼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宜留空。

3、楼梯扶手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室内楼梯扶手h≥0.9m,当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h ≥1.05m;

2)其它建筑室外楼梯扶手h≥1.05m;

3)其它建筑室内楼梯扶手h≥0.9m;

(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

图92 栏杆起算高度

4、住宅和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措施。

5、栏杆应进行强度、变形及连接件、预埋件焊缝等验算,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如有变更的,必须报原图审机构审查通过。栏杆、立杆及构配件原材料、高度和间距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图集的要求。初装饰装修工程的楼梯、临空处(包括排屋、别墅、阁楼、夹层)应增设防护栏杆,不得由用户自理。

九、安装:

1、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管道上部净空应不小于150mm。

2、下沉式卫生间给排水管道穿过管道井混凝土翻边应设高防水套管。

3、穿过楼板的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以及防水隔离

层施工前后均应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小于相邻房间的地面装修面层标高30mm,蓄水时间为48h。

4、管道穿过墙体处,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与墙面齐平;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地面20mm;安装在浴厕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应高出楼板面50mm。管道穿过楼板、地下室等有严格防水要求的部位时应预埋金属套管,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间,缝隙应采用阻燃和防水柔性材料封堵密实。预埋套管中间应增设止水环。

5、套管预留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6、对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当必须在砌筑完成的墙体上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洞槽修补时应保证密实、粘结牢固,抹灰层应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

7、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色,零线(N线)为淡蓝色; A相线为黄色、B 相线为绿色、C相线为红色;灯头至开关的控制线线色应与上述五种线色相区分,可采用白色、黑色或棕色。分户线线色应与进户线线色相一致。

8、电线线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配电箱内分路开关上桩头应采用铜排跨接。配电分支回路宜按电流容量从大到小有序排列,应标注用途标识。配电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汇流排、跨接铜排载流量应与进线整定值相等。

9、屋面的设备、金属构件、金属管道、金属支架、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必须和接地干线可靠连接。防侧雷击的金属门窗、栏杆,幕墙必须和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11、接闪器、均压环、引下线、接地体(线)焊接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圆钢与钢管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扁钢与与角钢、扁钢与钢管应紧贴角钢外侧或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渣清除干净,防腐良好。接闪带宜用φ10以上镀锌圆钢,采用支架卡子固定不得T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且镀锌层良好。

12、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13、非镀锌电缆桥架、线槽连接板的两端和螺纹连接的镀锌钢导管接头两端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平方的铜芯导线,其中导管、线槽两端跨接线应采用铜芯软导线。

14、金属桥架、线槽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桥架、线槽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30m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其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进出配电箱(柜)时采用不小于4平方的铜芯导线与箱(柜)内的接地排可靠连接(连接处应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

15、给水管严禁埋设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沟槽。竖向沟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内墙面暗敷电线套管,应用机械切槽,不得随意剔凿,套管进入砌体表面埋置深度以大于15mm为宜。

16、根据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温、敷设场所等情况合理选材,并且管件应严格与管材配套。给水系统完成后,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进行水压试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17、塑料排水管检查口盖板拧紧前,密封圈应平整、干净;盖板应顺螺纹拧紧,确保盖内密封圈压实、不渗不漏。

18、排水管道安装完后应及时做灌水试验。灌水试验可分系统、分段进行。除埋地排水管道以外,吊顶内(如精装修住宅)及暗设(如下沉式卫生间垫层内的排水支管)的排水管道,应分楼层做灌水、通球试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19、塑料雨水管道系统伸缩节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室外雨水立管宜优先采用间接排水,室外埋地雨水立管1m处的检查口下,应增设一个伸缩节。

20、管道支、吊架或管卡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下列部位应增设支、吊架或管卡:水平管道转弯500mm对称处;末端和软连接100-300mm处;立管转弯处;变形缝、伸缩缝两侧;伸缩节间直管段;不应由管路承担重量的附件处;管道变径处;管道自由端、隔墙两端500mm对称处等。

21、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 个;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