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4

案例分析题4
案例分析题4

卫生应急大比武、大练兵试题

(急性中毒类)

一、单选题

试题来源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②江苏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③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⑤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术方案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某乡镇企业员工在处理废旧钢瓶过程中,有5人被钢瓶中释放的气体晕倒,请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卫生行政部门在本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

A 组织医疗救治

B 现场调查处置

C 进行危害评估 E 危害风险评估

E 事故原因查明

2、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化学槽罐车倾翻事故,导致氯气泄漏,高速公路两侧居民1500人受影响,230人住院治疗,25人死亡,请问此泄漏事故按《江苏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标准,应定为()事件。

A 特别重大(I级)

B 重大(II级)

C 较大(III级)

D 一般(IV级)

E 轻微(V级)

3、某化工企业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当班三名员工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邻近车间5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刺激反应,请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标准,应定为()事件。

A 特别重大(I级)

B 重大(II级)

C 较大(III级)

D 一般(IV级)

E 轻微(V级)

4、某钢铁厂发生一起气体泄漏事故,有十人出现昏迷,经高压氧治疗后,效果良好,但2周后有2例病人出现失语,请问该气体最可能是()。

A 氯气

B 甲烷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E 光气

5、某船厂在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中,1人进入底舱后晕倒,先后有5人进入施救均晕倒,其中有2人抢救无效死亡,请问实施救治的医疗机构应在()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1小时内

B 2小时内

C 3小时内

D 4小时内

E 5小时内

6、某化工厂操作工未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作业,误开装有硫酸二甲酯储罐阀门,导致大量硫酸二甲酯泄漏,现场作业有5人出现化学性肺水肿,邻近车间有8人出现明显的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52人出现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请问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启动()试题来源③

A Ⅰ级响应

B Ⅱ级响应

C Ⅲ级响应

D Ⅳ级响应

E V级响应

7、某企业员工在进行苯胺合成时,因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而发生急性中毒,患者皮肤、粘膜出现明显紫绀,请问治疗首选药物是()。

A 亚甲蓝

B 青霉胺

C 阿托品

D 依地酸二钠钙

E 硫代硫酸钠

8、健康者进人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处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 吸入气的氧分压低

B 肺部气体交换差

C 肺循环血流量少

D 血液携氧能力低

E 组织血流量少

9、某钢铁公司进行煤气加压站)技改大修施工中,转炉煤气倒灌进煤气柜,造成13名作业人员中毒。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请问现场抢险人员个体防护要求。

A 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

B 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 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

C 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穿戴C级防护服、化学橡胶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D 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穿戴A 级防护服;

E 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穿戴B级防护服。

10、某食醋生产厂家员工在清理食醋储存罐残渣时,先后有3人进入罐底晕倒死亡,现场检测发现甲烷和醋酸浓度明显超出接触限值,分析可能与空气中氧含量下降有关,空气中氧含量降至()时,会发生猝死。

A 16%以下

B 10%以下

C 8%以下

D 6%以下

E 12%以下

11、某高速公路发生化学槽罐车追尾事故,有近200公斤氯化苄(又名苄基氯、苯氯甲烷、苄氯)泄漏,现对该起突发中毒事件进行现场分区,那么划分热区的依据是()

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B 最高容许浓度(MAC)

C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D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

E 半数致死量(LD50)

12、某企业发生一起二氧化硫泄漏事故,导致企业周边居民2080人受影响,480

出现一过性刺激反应,38人住院治疗,应急指挥部如宣布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参考标准是二氧化硫的那个指标。

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B 最高容许浓度(MAC)

C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D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

E 半数致死量(LD50)

13、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大量氯气泄漏事故,居民最应该向()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D 原地

E 侧风

14、某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后,中毒患者体格检查发现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请问最可能是哪种气体引起的中毒。

A 一氧化碳

B 氯气

C 硫化氢

D 氰化氢

E 二氧化碳

15、某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氰化物中毒后,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时静脉缓注3%

的亚硝酸钠10-15ml;或用4-DMAP2ml肌肉注射,随后用50%()20ml缓慢静脉注射。

A 硫代硫酸钠

B 氯化钠

C 阿托品

D 胰岛素

E 硝普钠

16、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处理中,死亡患者或典型中毒患者的血液、尿液为主要采集的生物样品。尿样样品采集量一般为()ml。

A 20

B 40

C 60

D 80

E 100

17、进入苯及苯系物生产、储存等事故现场时,如空气苯浓度在 10mg/m3~9800mg/m3(甲苯浓度在 100mg/m3~7700 mg/m3,二甲苯浓度在100mg/m3~4400mg/m3),必须采用()

A A级防护,即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

B C级防护,即全面罩防毒面具配适合的过滤元件,并穿戴C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C B级防护,即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B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D C级防护,即全面罩防毒面具配适合的过滤元件,对防护服可不作要求;

E 现场处置人员调查和处理事件以及现场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

18、在苯及其同系物中毒突发事件现场进行空气中的苯及苯系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试题来源

A 检气管法或光离子化检测仪

B 检气管法或气相色谱法

C 检气管法或分光光度法

D 检气管法或质谱法

E 质谱法或分光光度法

19、某化学品储罐区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按照突发中毒事件的危险度分级标准,该事故突发中毒事件危险度应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E 五级

20、某现场处置人员进入储存腐蚀性气体的储罐中抢救伤员,其个体防护装备应为()。

A 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

E E级

21、在三级突发中毒事件中,应急人员的风险主要是()

A 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有毒物质,但也要避免呼吸道危害

B 呼吸道危害,但也要避免消化道危害

C 呼吸道危害,但也要避免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有毒物质

D 呼吸道危害,但也要避免皮肤和消化道危害

E 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有毒物质,但也要避免消化道危害

22、某企业员工从事化工操作2周后,出现肝脏急性坏死、萎缩, 黄疽,最有可能是接触了下列那种毒物。

A 二硫化碳

B 苯胺

C 四氯化碳

D 铅

E .三硝基甲苯

23、某市政工程队在清理下水道时,发生3人死亡的中毒事故,引起中毒的有害气体最可能是()。

A 二氧化硫

B 硫化氢

C 一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E .二氧化碳

24、某农民在田间喷洒有机磷农药时,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主要原因是

A 吸入有机磷农药

B 消化道摄入

C 皮肤污染

D 体质虚弱

E 易感

25、某工地出现一例中暑病人,主诉头昏,头晕,恶心,呕吐。继而血压下降,体

为38.8℃,面色苍白,多汗继而休克,你诊断为

A 热射病

B 热痉挛

C 日射病

D 热衰竭

E 热水肿

26、急性CO中毒常以血中COHb浓度来判断的中毒程度,但测定COHb必须及时,一般在脱离CO接触的多少小时内测定?

A 24小时

B 16小时

C 12小时

D 10小时

E 8小时

27、某年六月,在南方某运输硅铁矿石的火车上,发现2名押运员昏睡在硅铁矿石旁,其中一人出现抽搐,因阴雨天气,封闭的车厢地面潮湿,患者身边除残留有呕吐物外,未见发现其他药品或食品等,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根据上述提示,你考虑是什么疾病?

A 一氧化碳中毒

B 食物中毒

C 中暑

D 三氧化铁中毒

E 磷化氢中毒

28、某乡镇企业将含铅量较高的锡冶炼,以去除杂质,每次冶炼后均将废渣堆放门前空地。一天大雨后,第二天有5名工人皮肤出现黄染,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后,黄疸在2~3日内消退,患者情况良好出院。您考虑他们最大的致病因素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铅

C 砷化氢

D 锡

E 三氧化二砷

29、一运输氰化钠溶液的槽车发生车祸,大量氰化钠溶液泄露流至小河中,下列哪种方法对紧急消除河水中氰化钠毒性最有效。

A 加漂白粉

B 加石灰

C 加硫酸

D 加清水

D 等自然降解

30、非典期间,某体温计厂经常需要加班,12名女工出现咳嗽、咳痰、头晕、恶心,发热,部分病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可考虑诊断:

A 急性汞中毒

B 流行性感冒

C 慢性汞中毒

D 金属烟雾热

E 接触性皮炎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情形可考虑急性职业中毒:

A 某员工采用四氯乙烯作为溶剂进行电加热干洗作业3h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干洗室无通风,作业时三氯乙烯浓度为360mg/m3。

B、某蓄电池厂铸板车间铅尘浓度为1.6mg/m3,2名铸板工人年度职业健康体检尿铅含量分别为8.0μmol/L、12.5μmol/L。劳动者经常感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偶有脐周疼痛。

C2003年8月10日上午,某建筑工程公司的3名工人在主干道上的污水窨井施工时,突然从管内冲出许多污水并伴有臭鸡蛋味,致使1人当即昏倒在井下,在场的另两名工人下去救人也相继昏倒。

D 某劳动者在一旧柴油罐内电焊切割连续1天后,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伴发热(体温38.7℃)、气急、咳嗽、咯痰、恶心、呕吐多次,为胃内容物,伴腹绞痛、腹胀、食欲低下、周身乏力、腰痛。

E 某家农药厂进行卫生大扫除,用大约一二百只存放过对氯苯胺的塑料编织袋将38车(小推车)的垃圾袋装后,运送至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几十名捡破烂的人冲上前去捡拾时接触了有毒的塑料编织袋,约半小时后有数人开始出现头痛、头昏、眼花、恶心、无力、脸色指甲青紫等症状,并发生了昏倒。

2、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应该加以重点监控,那么职业性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是:

A 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

B 煤矿瓦斯爆炸

C 井下木质腐烂

D 汽车尾气

E 氨、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

3、某企业对污泥循环系统地下管廊维修时,四人先后晕倒昏迷。现场处置人员应从下列个体防护用品中选择(),以有效防护。

A 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B 活性炭口罩

C 硫化氢个体报警仪

D B级化学防护服

E 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4、以下()物质可引起职业性急性溶血。

A 砷化氢

B 铜盐

C 硫化氢

D 一氧化碳

E 苯的硝基或氨基化合物

5、在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检查病人时发现病人呼气、呕吐物或体表气味呈氨味,可考虑以下()中毒

A 氰化物及含氰苷果核仁

B 氨

C 有机磷农药

D 苯酚

E 硝酸铵

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预案框架体系、应急响应和终止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B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故、环境污染事故4类

C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D 职业中毒是指由于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E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7、在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在进行人群疏散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有()。

A 疏散人群的数量

B 疏散所需的时间

C 风向等环境变化

D 财产损失的大小

E 疏散线路的风险

8、煤矿井下发生火灾,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及其他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A 瓦斯

B 一氧化碳

C 空气温度

D 煤尘

E 湿度

9、某化工厂操作工未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作业,发生化学性皮肤烧伤,现场处理方法是()。

A 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

B 无论酸、碱或其他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min

C 创面上涂上油膏或红药水,并用纱布包好,防止感染

D 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包裹

E 烧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

10、某甲基对硫磷生产企业3名员工出现急性中毒,现场调查发现,车间无通风,温度38℃,员工穿短袖工作服手工搅拌,作业时搅拌釜敞开,无其他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呼吸道、消化道吸入引起中毒

B 经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C 经呼吸道、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D 进入中毒现场调查,应佩戴个体防护装备

E 脱去污染衣物可减少毒物吸收

11、下列能引起化学性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是:

A SO2

B CO2

C CH4

D NO2

E Cl2

12、同时具有以下特点,可确认为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

A 中毒病人有氰化物接触机会;

B 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C 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心动过速、紧张焦虑、失眠、乏力、手和眼睑震颤等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

D 中毒现场空气采样氰化物浓度增高,中毒现场食物、病人呕吐物样品检出氰化物,病人尿硫氰酸盐显著增高。

E 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病人常出现猝死。

13、关于浓硫酸中毒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A 口服者予1%-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 呼吸道损伤者行气管切开

C 立即口服牛奶200ml

D 眼部沾毒者用大量清水冲洗

E 以上均可

14、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条件:

A 未出现新的死亡患者。

B 事件源已经消除,中毒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 已查明事故原因

D 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

E 患者病情稳定

15、下列哪些生产工艺可能接触到砷化氢?

A 含砷矿石、矿渣遇酸或水

B 生产合成染料

C 氰化法提取金银

D 电解法生产硅铁

E 化工合成苯胺

16、窒息性气体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常见的有:

A 氮气

B 乙烷

C 一氧化碳

D 氰化氢

E 氟化氢

17、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暴露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 上呼吸道刺激

B 肺水肿

C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 主要并发症有心肌损害、气胸及纵隔气肿、肺部感染、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等

18、损害周围神经的毒物有

A 砷

B 铊

C 正己烷

D 苯

E 甲胺磷

1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 报警装置

B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C 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D 警示标识

E 风向标

20、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氯/高浓度氯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穿戴()

A 可防

B 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B B级防护服

C 化学防护手套

D 化学防护靴

E C级防护服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铅中毒致血锌卟啉增高

B 砷化氢中毒引起溶血

C 一氧化碳中毒致碳氧血红蛋白增高

D 光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E 苯胺中毒时高铁血红蛋白增高等

22、引起中毒性脑病常见毒物有:

A 四乙基铅

B 一氧化碳

C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D 二异氰酸甲苯酯

E 锰

23、职业卫生中毒应急处置人员对某突发光气泄露事故现场正确处置包括:

A 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中毒病人转归情况。

B 开展该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处理,提出有针对性的现场预防控制措施建议。

C 开展该事故现场快速鉴定和检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采集样本。

D 开展光气暴露人群的医疗救治工作。

E 向媒体公布该事故的调查结果及进展

24、以下属于较大突发事件的是()。

A 某钢铁厂高炉煤气泄露致6人死亡。

B 某污水处理车间氯气中毒死亡2人。

C 某化肥厂氨气泄露致26人急性中毒。

D 某油漆车间3名喷漆工人出现急性中毒。

E 某化工厂液氨储罐泄露导致62人现场员工中毒,并有2名操作工死亡。

25、现场处置人员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才能进入下列()中毒场所

A 苯及苯系物生产、储存等事故现场,空气苯浓度在10mg/m3~9800mg/m3

B 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现场

C 化学物未知,空气氧含量为15%。

D 高纯氮气泄漏

E 现场快速检测空气中氰化氢浓度高于50mg/m3的制药场所

案例分析题一(10分)

9月1日16:00左右,某厂三名工人清理存放鲜藕下角料的16个盐渍储藏池。一名工人在4#池清除淤污时,感觉不适,准备上池,在攀爬梯子过程中跌入池内,池上2名工人,边呼救、边下池中救人,先后共9人下入池中并陆续倒下。十多分钟后,9名中毒工人被救出,送往附近的镇卫生院抢救,已死亡6人,另外3人昏迷,其中2人出现呼吸停止,被紧急转至当地县人民医院抢救。

问题一:请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说明判别依据。(2分)

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分)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人以上。(1分)

问题二:如果你接到协助查明原因请求,应做哪些方面准备工作?(2分)

1.毒性数据库查询;(0.5分)

2.应急检测仪器设备及取证工具;(0.5分)

3.个体防护装备;(0.5分)

4.拟订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0.5分)

事发当天22:00左右,当地疾控中心检测结果表明:硫化氢(H2S)超标2.4倍,

甲烷不超标;储藏池水硫化氢含量为400mg/L。次日16:00,在1#、3#、4#、8#的池面和池底设定采样检测点,进行快速气体检,检测三种气体(H2S、CO、NH3)浓度,。检测结果提示NH3明显超标,最高达263mg/m3。

问题三:结合所给检测数据,分析该中毒事故中毒原因并进行简要分析(2分)中毒原因:1、以氨气、硫化氢等为主的混合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0.5分)

2、不排除大量有害气体存在导致氧含量降低,缺氧窒息。(0.5分)

事故原因1、腐败有机物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0.5分)

2、清淤时导致大量有毒气体便逸出;(0.5分)

3、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0.5分)

4、未制定应急预案。(0.5分)

问题四:请以硫化氢为例,简述进入该类中毒事故现场调查时卫生应急人员的个体防护方案。(2分)

总体要求: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 人以上协同进行。(1分)

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必须采用B 级防护,即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 ),并佩戴硫化氢报警器,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0.5分)现场中毒病人中无昏迷/死亡病例,可采用C 级防护,即全面罩防毒面具配适合的过滤元件,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0.5分)

问题五:结合本中毒事故,提出工作建议。(2分)

1.健康宣教,普及宣传氨气、硫化氢中毒事故危害和安全防护知识;(0.5分)

2.梳理、排查类似企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0.5分)

3.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0.5分)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无防护条件而又必须进入可疑的作业环境时,可以先放入小动物观察有无中毒现象。(0.5分)

案例分析题二:

2009年3月16日起,某企业的职工陆续出现头晕、失眠、烦躁、肢体不自主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胡言乱语、谵妄、精神行为异常,并相继住院治疗。至4月28日,人数达到16名职工,有4人收入ICU,该厂其余职工也陆续出现类似轻微症状,无死亡病例。

问题一:请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说明判别依据。(2分)

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分)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1分)

问题二:假如你受邀对该中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你还需那些资料?(2分)

1.企业一般情况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0.5分)

2.详细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其MSDS;(0.5分)

3.近期该地区传染病发病情况;(0.5分)

4.员工生活、饮食习惯。(0.5分)

问题三:结合本事件,那些是责任报告单位(2分)

发生患者的公司(1分)

收住患者的医院(1分)

该公司所用原料为废旧塑料加工而成的聚丙烯颗粒,成品为包装袋。生产工艺流程:

混料(烘料60-70℃)→热熔(270-280℃)→拉丝→纺丝卷→进入第一、二圆织车间→织袋→成品。编织过程使用“白油”作为润滑油。今年元旦后使用的润滑油为“废变压器油”,润滑油供货商为润滑油有限公司。

对该企业编织车间进行了模拟生产,进行了车间空气危险因素检测,对第一、第二编织车间使用的白油及库房的白油、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了采样,结果提示四乙基铅含量较高。

对患病工人及其他职工进行相关调查,基本排除因既往疾病、家族聚集性疾病、服药致病、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可能。

问题四:简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本事件处置的作用。(2分)

1.现场快速鉴定和采样检测,协助查明原因;(0.5分)

2.提出有针对性的现场预防控制措施建议;(0.5分)

3.暴露人群的健康监护;(0.5分)

4.健康影响评价。(0.5分)

问题五:结合所给资料,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2分)

1.对现场调查采集的样品及生物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中毒原因;(0.5分)

2.对企业工人进行应急性职业健康检查,及时筛查病人;(0.5分)

3.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督查并要求其整改;(0.5分)

4.追踪企业使用“白油”来源,并对生产和使用该润滑油的企业进行排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0.5分)

案例分析题三:

2月18日上午6:30时,某厂5名工人在硝基甲烷车间开始正常工作,车间内共有四个反应釜,先后在反应釜中加水、菜油、亚硝酸钠固体结晶,陆**协助戴**在2号反应釜中加好亚硝酸钠并加盖密封;两人返回4号反应釜投入亚硝酸钠,在加入一袋亚硝酸钠(50Kg)后,陆**突然晕倒在地,戴**看到反应釜中有一股淡黄色气体在缓慢上升,并闻到一股“苦味”,当他想将陆**拖离现场时,也感觉头晕并昏倒在地。其他三人看到两人昏倒后即将其拖离现场,戴**于脱离现场后苏醒。7:00时左右,将陆**和戴**送往当地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陆**送到医院时已死亡。戴**主诉头昏、气急、胸闷等症状外,检查发现嘴唇、面部和手部的有明显紫绀,使用美兰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问题一:请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说明判别依据。(2分)

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分)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1分)

问题二:在本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应该如何对昏倒员工急救?(2分)

1.撤离中毒场所到有新鲜空气场所;(0.5分)

2.脱去污染衣服,清洗污染皮肤;(0.5分)

3.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0.5分)

4.拨打应急救援电话。(0.5分)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该企业产品为硝基甲烷,的工艺流程为:向反应釜内加水、亚硝酸钠、菜油、纯碱→搅拌后关闭反应釜盖→滴加硫酸二甲酯(釜内温度低于50℃)→保温→常压蒸馏→精馏→生成硝基甲烷→包装入库。

现场调查发现:该甲烷车间约80平方米,生产设备较简陋,主要为四个反应釜。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仅佩备橡胶手套。现场查看4号反应釜发现:滴加硫酸二甲酯管道的两个阀门近硫酸二甲酯储罐的阀门未关闭(按操作规范应两个阀门同时关闭)。

四号反应釜中的残留液检测结果:硫酸根为200mg/l、甲醇为93mg/ml,有较高含量的硝基甲烷。

问题三:该中毒事故可能原因并进行简要分析(2分)

此次事故为急性硝基甲烷中毒。(0.5分)

现场调查提示:

1.硫酸二甲酯储罐的阀门未关闭,加入亚硝酸钠后生成硝基甲烷,形成气溶胶并挥发到反应釜口空气中;(0.5分)

2.四号反应釜中残留液含有高含量的硝基甲烷;(0.5分)

3.中毒病人出现明显紫绀,美蓝治疗有效。(0.5分)

问题四:为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从事该作业个体防护要求?(2分)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0.5分)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0.5分)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工作服。(0.5分)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0.5分)

问题五:结合所给资料,提出整改措施。(2分)

1.加强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0.5分)

2.建立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5分)

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0.5分)

4.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0.5分)

案例分析题四:

11月14日上午10时,陆某(男,57岁,废旧钢瓶的拥有者)、朱某(陆某姐夫)及另一名31岁男子,进入南京某公司仓库处理废旧钢瓶,约2h后结束工作。午饭后约13时又进入仓库,更换其他钢瓶继续作业,当时觉得有异味,16:00结束作业。约半小时后,感觉头痛,恶心、呕吐,小便发红,均送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

患者主要症状:急性溶血、肺水肿。3名患者2名严重,其中31岁男子直接进入省人民ICU病房,另2人进入抢救室接受治疗。

11月16日晚9点,31岁的工人去世;陆某继续在ICU病房治疗,病性进一步恶化;朱某因对操作不熟悉,排放废气时距离较远,且进入时间短,症状较轻,已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现场调查:

该废旧仓库约二百平方米,存放了约五十余个废旧钢瓶,根据钢瓶上标志显示,有磷烷、砷烷、氟气、硅烷、甲烷等。

内盖有一小操作间,有顶,4m×4m,仅有一门与大仓库相连,是本次事故的发生地,内存放6个废旧钢瓶。其中2个钢瓶阀门口有管线连续通到外墙,一个标识为砷烷,另

一个标识不清。

生产工艺流程:排放废气由管线连接到仓库外墙的两个水桶吸收,排放结束后回收废旧钢瓶。

职业病防护设施:操作间无职业病防护设施,仅有一门与大仓库相连,无窗,自然通风欠佳,无个体劳动保护用品。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无。

职业卫生制度:无。

二、现场检测有毒有害因素

用砷化氢快速检测仪(共2次,间隔20分钟)测量空气中砷化氢浓度;在事发地点及外墙水桶处使用定点空气采集方法采集现场空气,检测其中磷烷的含量;同时采集外墙水桶2份水样各400ml。

检测结果如下:

(1)空气中砷化氢浓度:快速检测未检出;

(2)空气中磷化氢检测结果:定点采集5份空气样品,均<0.07mg/m3;。

(3)水样检测结果:两份水样中砷浓度分别为67.7mg/L及13.6 mg/L;氟化物浓度分别为0.5 mg/L及0.2 mg/L;

三、调查结论

急性砷化氢中毒。

问题一:简述急性砷化氢中毒特点(2分)

砷化氢(H3As)是一种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砷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1分)、肾脏损害(1分)为主的全身性

疾病。

问题二:结合本中毒案例,简述砷化氢中毒现场救援和调查人员个体防护要求(2分)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0.5分)。进入密闭或半密闭中毒现场,或仍有砷化氢产生、泄漏的现场,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0.5分);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现场,须选用可防砷化氢和颗粒物的全面型/半面型呼吸防护器(0.5分)。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0.5分)

问题三:简述砷化氢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2分)

1. 中毒病人有砷化氢接触机会;(0.5分)

2. 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0.5分)

3. 中毒现场空气采样测出砷化氢,或中毒病人血、尿砷测定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0.5分)

注:a 和b 为判断急性砷化氢中毒事件必备条件,c 为重要参考条件。(0.5分)问题四:结合所给资料,简要分析本事故原因(2分)

1.砷烷为可经呼吸道吸入的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0.5分)

2.缺少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0.5分)

3.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0.5分)

4.无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0.5分)

问题五:就本起事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2分)

1.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0.5分)

2.通知公安部门,严格管理此类废旧钢瓶;(0.5分)

3.妥善处理仓库外墙外的水桶,避免污染水体或影响当地的百姓、家畜等;(0.5分)

4.通知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认真查处该类小作坊企业。(0.5分)

案例分析题五:

2005年3月29日晚,一辆牌号为鲁Q08477载有约35吨液氯的罐式半挂车在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事故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大量村民中毒。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到3月30日17时,已有29人中毒死亡,436人被送往医院救治,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在多个住院病人中,有36名官兵,其中25名消防队员,5名公安民警,6名武警官兵。

问题一:请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说明判别依据。(2分)

特别重大突发中毒事件(I级)(1分)

一起突发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0人及以上;或死亡30人及以上。(1分)

问题二:在氯气体泄漏事故处理中需进行现场分区,结合本例事件简述“热区”划定原则。(2分)

“隔离区”或“热区”: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环境(0.5分),一级和二级突发中毒事件现场的核心区域(0.5分),区域大小与有毒物质的释放量、毒性、空间、以及气象条件有关,可通过实时监测或模型分析确定(0.5分);隔离区半径可从数十米至数公里(0.5分)。

问题三:简述本事件消防员现场堵漏的个体防护要求(2分)

消防员现场堵漏必须进入事故核心区即氯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内(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氯气泄漏核心区域)(0.5分),因此必须采用A 级防护,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 )(0.5分)和A 级防护服(0.5分),并携带氯气气体报警器(0.5分)。问题四:本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在公众健康防护方面应向政府提出哪些建议(2分)

1.暴露区域群众疏散方向;(0.5分)

2.疏散范围;(0.5分)

3.生活中可采用的防护措施;(0.5分)

4.控制和封锁区域。(0.5分)

问题五:本起事件中,消防、武警官兵发生中毒的可能原因(2分)

1. 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或无足够的个体防护用品;(0.5分)

2.现场处置的复杂性,导致滞留时间超过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保护时效;(0.5分)

3.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个体防护意识不强;(0.5分)

4.缺少必要的应急演练,指挥不当,信息不畅,误入高浓度氯气区域。(0.5分)

案例分析题特点分析

1.1. 案例分析题特点分析 案例分析题是2002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新题型。这是考试的一个方向,这是考察考生掌握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题型,2005年有可能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考察。 案例分析题的测试是对考生相关理论掌握、系统思考与分析、观点组织与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检验。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考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熟悉学极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在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以及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要想取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案例分析题旨在测试考生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分析题一般都给出了篇幅较长的仿真的情景材料。材料是经过命题者加工处理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认为编排的,但案例于现实生活,是对实际问题的概括提炼。案例分析题的出题和作答方式很有特点,它只针对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给出自己认为是合适的答案,是一篇完整的、策划、咨询报告。因案例分析题是开放式的无明确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其解答也可以是千姿百态。 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特点: 1、针对综合能力考查,要求分析详细,主观性较强。 2、答案要求:抓住本质,分析透彻,要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文笔优美,规范整洁。 3、按一定的步骤解答。 1.2.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1、解题步骤 (1)、先看案例要求解决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2)、认真阅读案例 带着问题读案例,发现案例问题的本质是那一类大问题,如是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企业领导的用人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问题、企业的内部问题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3)、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套用解决问题所需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4)、问题解答 案例分析题的回答宜分为三部分: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1.注册会计师对白云公司的银行存款进行审计,经查改公司201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36 4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45 8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下列几笔未达账项:(1)企业收到销售商品款8 4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2)企业偿还A公司货款14 0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3)银行已收外地汇入货款5 0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4)银行已划转电费1 2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要求: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审查某厂库存商品明细账发现:年初结存1 000件,单价100元;当年第一批完工入库1 000件,单价110元;第二批完工入库1 500件,单价105元;第三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20元;第四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10元。本年共销售6200件,结转成本712 500元,截止审计日结存2 300件,保留成本230 000元。该厂结转发出商品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有无问题,并指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这题的答案可能还不完整的) 先进先出法核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结存产品成本应该是后面批次产品的成本,2300*110=253000.库存商品明细账保留成本错误,多结转当期成本23000元,造成少计相应利润。 1000×100+1000×110+1500×105+2500×120+200×110=689500(元) 712500—689500=23000(元) 审计意见:多转出的销售成本要转回来,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 上课讲的:1、(1)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有错误; (2)原因: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本年销售的数量为6200件,结转成本应为689500元,实际结转了712500元,比实际多结转成本23000元 (3)从而,导致其利润减少了23000元 2、解决的方案,应调整分录:借:库存商品2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3000 借:所得税费用23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000*25% 3.工商银行拟公开发行股票,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08年度、2009年度和2010年

4道案例分析题

4道案例分析题 1、甲委托乙外出选购一批马用来运输货物,乙出发前,甲给了乙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书上有关委托事项,明确载明为“采购运输用的马匹”。乙来到某农牧场,与牧场主商谈购马一事,商谈中得知该牧场没有马,只有毛驴,乙即想离开另找一家牧场。该牧场主知道后,极力游说,说该牧场的毛驴个个精锐,不仅能拉磨,更能驮货物,比马实用。乙觉得有理,于是就与牧场签定了购买10头毛驴的合同。 试用合同法的有关原理分析该合同的效力及后果。 2、A县商业局和供销社联手举办商品展销会,甲在展销会上以2150元的价格购买了B厂展销的电冰箱一台,将冰箱拉回家后,甲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安放,接通电源。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动静,打开冰箱发现里面很热。第二天,甲来到展销会,请B厂的技术人员到家维修,经过两个多小时检修,冰箱恢复正常。但是用了一周后,冰箱再也不制冷了,此时展销会已经结束。甲写信到B厂要求维修更换,但被告知B厂已经被合并到C厂,B厂已被注销。 试分析:甲应向谁提出修理、更换、退货等要求? 3、A单位经过介绍人B向C服装厂订购工作服500套,双方在合同中订明,C 服装厂给A单位10%的折扣优惠。A单位依照合同通过银行转帐支付了450套的货款。C服装厂提款后一个月内交货给A单位。同时服装厂为了酬谢介绍人B,支付介绍酬金1000元。 试分析:C服装厂与A单位的交易行为中有无不合法之处?为什么? 介绍人B收取服装厂的1000元是否合法? 4、某大学扩大招生,急需一批新桌椅,便同某家具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合同规定:家具公司向某大学提供400张桌子,800张椅子,价款为10万元,8月25日前交货,货物由家具公司送到学校,不履行合同的违约金为3000元。合同订完之后,大学静候家具公司将桌椅送来,不料家具公司直到8月28日还没将桌椅送来,又没有消息。大学打电话催货,家具公司称还要等10天。学校称9月1日学校便要开学,9月1日之前必须将桌椅摆设好,因此让家具公司别送桌椅了,大学另想办法。该大学从另一家具公司购进400张桌子和800张椅子,但比原订货款多付了25000元钱。9月11日某家具公司将桌椅送来,大学拒收,称已经打电话通知了家具公司,并写了一封正式的信函,说明不要桌椅了。家具公司称大学不履行合同,要求其支付3000元的违约金;而大学称其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倒是家具公司应当向自己承担赔偿责任,即赔偿其多付的货款25000元。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分析: (1)某大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2)该纠纷的责任由谁承担? 5、上海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化妆品操作皮肤案,原告诉称:因使用了甲化妆品厂的产品造成面部皮肤严重损伤,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原告使用的化妆品确为本厂生产的产品,但该产品是厂内正在研制过程中的实验品,并未投入市场。

第四章案例分析及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及答案 案例1: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设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中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 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A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自己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年底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员工的介入程度较高,颇有点儿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感觉。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重视,感到非常满意。领导则觉得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觉得满意。但是,被考核者觉得自己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不同,年初所定的指标不同,觉得相互之间无法平衡,心里还是不服。考核者尽管需访谈三百人次左右,忙得团团转,但由于大权在握,体会到考核者的权威,还是乐此不疲。 进行到第二年时,大家已经丧失了第一次时的热情。第三年、第四年进行考核时,员工考虑前两年考核的结果出来后,业绩差或好的领导并没有任何区别,自己还得在他手下干活,领导来找他谈话,他也只能敷衍了事。被考核者认为年年都是那一套考核方式,没有新意,失去积极性,只不过是领导布置的事情,不得不应付。 请问:1、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什么问题?请详细说明。 2、结合以上问题与原因,试述应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 答案要点: (一)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如下: 1、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2、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 4、绩效考核与其前后的其它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三)主要解决策略 1、重新建立考核系统 2、明确绩效考核系统包含的主要流程。 3、设计各种绩效考核表,将考核内 容具体化4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晋升、工资相挂钩5、目标设定动态反馈指导定期考核绩效面谈 案例2:

案例分析题答题格式

《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考试 案例分析题答题格式 首先,根据案例中的题干涉及到的违法事实,不作判断,引用《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对应法条,能正确引用对应法条,可得分,如:“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规定: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业经营者提供的赠品、奖品,也应当符合产品质量的规定。”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资格等证明文件,明确入场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定期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经调查确认产品存在缺陷后,生产者应当及时发出警示,并采取停止生产、销售,召回等补救措施。”等等。 然后,结合题目中的违法事实,进行行为定性分析,如: “本案例中,甲公司生产的电压力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典型属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未达到国家安全强制标准。” “本案例中,A超市开办者未履行审查入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资格等证明文件,定期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

行检查的义务,应对该超市出售的商品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责任,受害者既可以向生产厂家索赔,也可以向销售者(A超市)索赔。” “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具备检验化妆品重金属指标的检验资格,但该机构的检验人员私自承接化妆品重金属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属于超出该检验机构资质范围开展检验业务,违反了《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规定。 最后,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第四章“法律责任”进行违法行为后果处理。如: “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相关条款,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地方标准的产品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生产者未按照规定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或者产品质量档案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超出检验资质范围开展检验工作,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抽样人员、检验人员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共三题) 1、欧联网络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通信产品生产和电脑网络服务的中日合资企业。公司自1991年7月成立以来发展迅速,销售额每年增长50%以上。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存在着不少冲突,影响着公司绩效的继续提高。 因为是合资企业,尽管日方管理人员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但是日本式的管理模式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员工。例如,在日本,加班加点不仅司空见惯,而且没有报酬。欧联公司经常让中国员工长时间加班,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一些优秀员工还因此离开了欧联公司。 欧联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于是直线职能制,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例如,销售部经常抱怨研发部开发的产品偏离顾客的需求,生产部的效率太低,使自己错过了销售时机;生产部则抱怨研发部开发的产品不符合生产标准,销售部门的订单无法达到成本要求。 研发部胡经理虽然技术水平首屈一指,但是心胸狭窄,总怕他人超越自己。因此,常常压制其他工程师。这使得工程部人心涣散,士气低落。 问题: (1)欧联公司的冲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2)如何解决欧联公司存在的冲突? (1)欧联公司的冲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答:欧联公司的主要冲突有两点:群际冲突、人际冲突 a、欧联公司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主要原因是权利与地位、资源匮乏、价值观不同; b、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主要原因为任务互相依赖、目标不相容; c、胡经理与下属之间的冲突,主要原因为人格特质、缺乏信任、归因失误。 (2)如何解决欧联公司存在的冲突? 冲突1的解决方法:管理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报酬系统,重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在人力成本与员工绩效之间取得一个动态平衡; 冲突2的解决方法: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信息的流通,让各部门得到各自有用的数据。 冲突3的解决方法:换人,或把握胡经理的人格特质,设计合适的报酬机制来重新吸引和激励胡经理。 2、范特丽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公司,总部设在芝加哥,下属有450个分公司,经营着9000多种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克拉克捧糖,乔氏中国食品等,都是名牌产品。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90多亿美元。 多年来,范特丽公司都采用购买其他公司来发展自己的积极进取战略,因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公司的传统做法是:每当购买一家公司或厂家以后,一般都保持其原来的产品,使其成为联合公司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对下属各分公司都采用分权的形式。允许新购买的分公司或工厂保

案例分析-模拟题4

1.三维视角能体现室内装修细节,在项目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能让业主理解这种独特的设计意图,以结合业主的建议来优化设计方案,以上描述体现的是()P10 A、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优势 B、建筑信息模型的模拟分析 C、建筑信息模型的文档管理 D、建筑信息模型的性能分析 2.下列不属于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应用的是()P265-269 A、机械通风 B、租户能源使用情况 C、项目成本管理 D、水平衡 3.三维激光扫描仪垂直扫描范围()P258 A、180度 B、270度 C、300度 D、360度 4.下列不属于Revit族分类的是()《BIM建模应用技术》p216 A、系统族 B、半系统半样板族 C、可载入族 D、内建族 5.钢结构深化图纸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P121 A、节点构造 B、特殊构件 C、施工详图设计 D、用钢量优化 6.下面哪一项不是结构方案设计模型中的结构荷载信息()p22 A、温度荷载 B、楼面恒载

D、雪荷载 7.可持续建筑设计及分析软件Ecotect,不能支持的功能是()p28-29 A、建筑能耗分析 B、室外风环境 C、水耗分析 D、日照分析 8.在BIM模型调整完毕后,布置支吊架并进行校核计算,这是属于()p137 A、钢结构深化 B、结构安全性复核 C、机电深化 D、土建深化 9.根据设计图对钢结构的节点构造、特殊的构件进行完善,是属于()p121 A、协同设计 B、深化设计 C、碰撞检查 D、施工模拟 10.IPD协议与BIM应用相结合,协作团队能克服传统工作流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他们使用最有效的工具并且能从项目整体考虑问题,下面哪一项不是IPD协议的优点()p15 A、产品研发周期增加 B、产品质量提高 C、产品成本降低 D、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率降低 二、多选题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初步设计阶段中BIM应用的是()p4 A、精细化设计 B、多专业协同 C、场地日照分析 D、建筑深化设计 E、优化施工方案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1.某药品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请结合所学分析该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指出应该如何改善。 答:根据GMP要求,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质量管理部受总经理直接领导。 案例2.某一制药有限公司大输液生产车间班组女工,突然发现自己有头发大量脱落、食欲不振、长期失眠等症状,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患了白血病,可是她身体一向健康,且无家族遗传史,怎么会的此病呢?调查发现,原来该女工长期负责车间清场工作,每次由她开启紫外线灯灭菌,第二天又由她关闭,而紫外线灯的开关却安装在房间内,这样,她每进行灯的开关都被紫外线照射,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对她身体的严重伤害。该公司在厂房设计时忽略了什么?请结合所学提出解决的办法。 答:忽略了紫外线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将紫外线灯的开关安装在房间外。 案例3.2003年8月5日,某制药有限公司大输液生产车间因设备故障,致使大量印有当天批号、日期的标签浪费,该车间包装组组长图省事,未按规定程序将剩余的标签计数上报,而是自行撕毁部分标签后,将约5000张完整的标签随手扔进了垃圾篓,并电话通知了负责标签监销的质检员。8月25日,接药监局通知,该公司8月5日生产的大输液产品在本市医院发生多起热源反应病例,责令公司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查明原因。经初步调查,医院使用的该大输液产品在玻璃瓶、标签等方面与该公司完全相符,如果确实是产品

本身的原因,公司将损失惨重。为此,该公司大输液车间全面停产整顿,赔偿患者及医院损失计200万元人民币。一个月后,公司在调查中意外发现市场上实用的该批产品在数量上超出公司当天生产的总数,经深入调查,真相大白,发生问题的产品源于当地的一家生产大输液的医院,该医院使用了该公司废弃的当天未消毁的标签,冒充该公司的产品,导致该公司蒙冤。请结合所学,该公司哪里出了问题,怎样去解决? 答:标签使用管理未按GMP的要求销毁而造成外流。加强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人员责任意识和GMP的执行意识。 案例4. 2006年8月,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在病人输注过程中引发严重的输液反应, 共报告不良反应病例93例,死亡11人。调查表明,该公司2006年6月-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未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操作,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此事件中,总经理自杀,公司受到多名患者的法律起诉。请结合所学,剖析出现该质量事故的原因,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安徽华源违规生产,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两者对“欣弗事件”负有主要责任。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为提高利润,节约成本,不按GMP程序生产,属于违规生产,企业管理不善,单靠节约成本来提高利润,是出现这一案件的重要原因。监管存在漏洞,存在着事实上的只要药品生产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很少到药厂去抽检,对认证后需进行的跟踪检查不闻不问。从制度设计上看,作为药品质量“把关人”的药监部门具有规避药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如果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制度的规定,问题就可能得到提前预防和有效消除。欣弗事件”致死的几例病例都是在基层诊所或在自己家中注射该药而导致死亡的。而在大医院未出现死亡病例,这与我国医疗体制不健全,导致药物不合理应用息息相关。 我们应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过程,完善药品监管制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率,追究监管责任。 案例5. 2006年4月,通过了我国GMP认证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病人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13名患者最终死亡。分析原因为:齐二药购入的药用辅料丙二醇,经检验为有毒的二甘醇,造假成因系犯罪嫌疑人王桂平以江苏泰兴化工总厂名义用二甘醇假冒丙二醇销售给齐二药;假的原料能够得以投产还因为该厂化验室的11名员工中竟无一人会进行图谱的分析操作,使得“二甘醇”辅料用于生产造成假药案件的发生。王桂平在购销活动中存在着伪造药品注册证、药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行为。请结合所学,剖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系统在制药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齐二药事件违反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也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 及答案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

案例分析第四章有答案版

案例分析题3年期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1、甲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2如在劳动合元)的60%执行。个月,试用期间李某的工资按约定工资(月薪1600甲公司无需向李某同履行期间甲公司发生经营方式调整,则劳

动合同即行终止,支付经济补偿。问:? 甲公司与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有哪些不合法之处(1)如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只能向甲公司所在地的假定双方在合同中同时约定:(2)?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约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月,李某去一家外企应聘,声称自己是某名牌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年52010、2该公司急需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法律顾问,于是以高薪聘请李某,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在试用期内李某自2010年5月开始工作后,试用期为同期限为5年,6个月。没有对该合同的重大纰漏提出法律意特别是在一项合同审查中,经常发生错误,月了解到,李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年12见,导致公司损失巨大。公司于2010伪造的。于是公司立即主张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问:?(1)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依据是什么若李某此时已经怀孕,公司是否还有权解除合同(2)? ?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3).

汪某于2008年6月1日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3定月工资2000元,试用期8个月,试用期工资1200元。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以汪某团队观念淡薄、创新意识不足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并未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问: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违法之处有哪些? (2)甲公司解除合同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甲公司与汗某签订竞业限制条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试用期8个月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最长使用期6个月 试用期工资1200元,违反了试用期工资应该不低于约定工资的80%为1600元, (2)不成立,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 (3)汪某应该为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甲公司与王某于2006年10月5日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06、4年11月2日王某到甲公司正式报到上班。其后公司发现王某不能胜任工作,提出解除与王某的合同,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2007年3月5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007年3月15日公司反悔,拒绝履行和解协议。2007年5月25日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超过仲裁申请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王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 (1)(2分)甲公司与王某何时建立了劳动关系,为什么? (2)(3分)公司能否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3)(2分)王某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与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为什么? (4)(2分)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王某提起的诉讼? 【答案】

案例分析题目与答案

案例分析一 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一教学楼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单位要 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学校的教学楼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 包方向学校提交了竣工报告。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还没 组织验收就直接投入了使用。使用过程中,校方发现了教学楼 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工程未经 验收,学校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应再承担责任。 试问: 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2、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承担方 式,为什么? 答1: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学校,客体是施工的教学楼。②某学校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个保质、保量、保工期的教学楼。义务 是按时、按量的支付施工方的工程款。 某施工方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教学楼。 2:①从学校方考虑 学校还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这个行为违反了工程竣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是一般问题,由学校方面承担。 ②从施工方考虑 施工方向学校已经提交了竣工报告,教学楼是施工方自行验

收合格,对学校的日常使用不存在使用不当问题,所以如果教学 楼出现了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要按照质量缺陷的原因分解责任。 教学楼的质量缺陷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承包方应当承担维修,产生的费用问题就由学校和施工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采用诉讼。 案例分析二 某建筑公司(施工单位)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一 个施工承包合同,由建筑公司承建一栋20层的办公楼。合同约定开 工日期为2006-4-8,竣工日期为2007-8-8。每月26日,按照当月所完成的工程量,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本案例的法律关系构成是什么? 答: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客体是一栋20层办公楼。②某建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进度款。 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一栋20层的办公楼。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栋20层保质、保量、保工期 的办公楼。义务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案例分析三 【背景资料】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 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 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请根据以上容为售票员设计一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2.表格设计中考虑权重。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美国IBM公司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隆重的庆功会,对那些在一年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进行表彰,这种活动常常是在风光旖旎的地方,被称作“金环庆典”。在庆典中,IBM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始终在场,并主持盛大庄重的颁奖酒宴,然后放映由公司自己制作的表现那些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工作情况、家庭生活,乃至业务爱好的影片。在被邀请参加庆典的人中,不仅有股东代表、工人代表、社会名流,还有那些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的家属和亲友。整个庆典活动,自始至终都被录制成电视(或电影)片,然后被拿到IBM 公司的每一个单位去放映。IBM公司每年一度的“金环庆典”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表彰有功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同企业职工联络感情,增进友情的一种手段。在这种庆典活动中,公司的主管同那些常年忙碌、难得一见的销售人员聚集在一起,彼此毫无拘束地谈天说地,在交流中,无形地加深了心灵的沟通,尤其是公司主管那些表示关心的语言,常常能使那些在第一线工作的销售人员“受宠若惊”。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更增强了对企业的“亲密感”和责任感。 思考:IBM公司的“金环庆典”在公司内部究竟都有哪些重大意义?这种活动对其他公司有何借鉴呢?

2、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政府批准,在原沈阳汽车工业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并发展起来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下属生产工厂54家,并设有物资供应、销售技术服务、进出口、汽车配料、财务5个专业公司及1个轻型汽车研究所,1所汽车工业学院和1个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公司全体员工精诚努力,公司领导科学的管理,同时十分重视与股东关系,近几年取得了迅速发展。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公司自成立起就认识到与股东关系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股东,倾听他们对公司的意见是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公司成立后的2年间,先后召开了3次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把股东代表请到公司来,由总经理向他们汇报公司的生产和财务状况,请他们参观公司下属工厂。平时,为了股东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定期给每位股东赠送一份《金杯汽车报》。一系列的信息沟通工作和情感联络工作,赢得了股东们对公司的理解和信任,不少股东表示:“金杯汽车有干头,有发展,(金杯)股票买对了,下次我还买。” 试分析:金杯汽车公司怎样实现与股东的有效沟通的?你从此案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案例分析题目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一教学楼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单位要 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学校的教学楼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 包方向学校提交了竣工报告。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还没 组织验收就直接投入了使用。使用过程中,校方发现了教学楼 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工程未经 验收,学校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应再承担责任。 试问: ●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2、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承担方 式,为什么? 答1: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学校,客体是施工的教学楼。②某学校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个保质、保量、保工期的教学楼。义务是按时、按量的支付施工方的工程款。 某施工方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教学楼。 2:①从学校方考虑 学校还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这个行为违反了工程竣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是一般问题,由学校方面承担。 ②从施工方考虑 施工方向学校已经提交了竣工报告,教学楼是施工方自行验

收合格,对学校的日常使用不存在使用不当问题,所以如果教学楼出现了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要按照质量缺陷的原因分解责任。 教学楼的质量缺陷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承包方应当承担维修,产生的费用问题就由学校和施工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采用诉讼。 案例分析二 某建筑公司(施工单位)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施工承包合同,由建筑公司承建一栋20层的办公楼。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6-4-8,竣工日期为2007-8-8。每月26日,按照当月所完成的工程量,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本案例的法律关系构成是什么? 答: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客体是一栋20层办公楼。②某建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进度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一栋20层的办公楼。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栋20层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办公楼。义务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案例分析三 【背景资料】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 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案例分析题1】在一次关于国家预算研讨会上,参会代表分别作出如下发言: 甲: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预算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起到财力保证、调节制约、统计和反映监督的作用。 乙:我国的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权一级预算的多级次预算。 丙: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任务,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反映。 丁:我国的预算收入主要采取无偿划拨的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我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戊:部门单位预算是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各单位预算草案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己:部门单位预算应具体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是总预算的基础。 庚:我国国家预算级次结构是依据国家政权结构、经济发展区域规划、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设计。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如下问题: (1)下列甲代表关于国家预算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正确的为(BCD )。 A、统计作用 B、财力保证作用 C、反映监督作用 D、调节制约作用 (2)结合乙代表发言,下列各项有关我国现行国家预算实行级次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B )。 A、三级预算 B、五级预算 C、四级预算 D、六级预算 (3)下列代表的发言中,不正确的为( B )。 A、丁:我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B、丁:我国的预算收入主要采取无偿划拨的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 C、甲: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 D、丙: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 (4)下列代表关于部门单位预算的发言中,不正确的为(B )。 A、戊:部门单位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B、戊:各单位预算草案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编制 C、己:部门单位预算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D、己: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5)结合庚代表发言,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国家预算级次结构设计依据的为()。 A、国家政权结构 B、经济发展区域规划 C、行政区域划分 D、财政管理体制 (6)下列代表关于“部门单位预算”的发言中,不正确的为()。 A、戊:部门单位预算是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B、戊:各单位预算草案由其主管部门副职编制。 C、己:部门单位预算应具体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D、己: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 【案例分析题2】甲单位是某市水利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甲单位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2010年5月,市政府审计部门对甲单位的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后了解到以下情况:(1)2009年,甲单位按照批复的预算支付本单位职工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和津贴补贴,但在2月至10月,甲单位超出预算规定的支出范围,使用零余额账户发放职工过节费,涉及金额30万元;

案例分析试题与答案4h

2004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20分) 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 (1)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安装; (2)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按18元/工日补偿,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设备闲置,按表l.1中所列标准补偿; 表1.1 设备闲置补偿标准表 (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其价款按建标[2003]206号文件的规定以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税率为3.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l: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费用30 000元,工期延误l0天。 事件2:基坑开挖深度为3m,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0.3(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 000元,工期延误3天。 事件3: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该预埋件的错误所致。返工处理后,增加费用20 000元,工期延误8天。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一台大型起重机、两台自卸汽车(载重5t、8t各一台)闲置5天,工人窝工86工日,工期延误5天。 事件5: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须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经确认直接工程费增加l8 000元,措施费增加2000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