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MVC三层模式

9.15MVC三层模式

数据库三级模式及优点

数据库三级模式的结构及优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1)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2.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1)外模式/模式映像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惟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

三层架构的理解

三层架构的理解 了解C#中的三层架构(DAL,BLL,UI —提三层架构,大家都知道是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而且每层如何细分也都有很多的方法。但具体代码怎么写,到底那些文件算在哪一层,却是模模糊糊的。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带领大家实战三层架构的项目,这个例子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户的简单管理。 首先建立一个空白解决方案,添加如下项目及文件 1、添加ASP.NET Web Application项目,命名为UI,新建Web Form类型文件User.aspx含User.aspx.cs 2、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BL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BLL.cs 3、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DA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DAL.cs。添加SQLHelper引用。(这个是微软的数据访问类,也可以不用,直接编写所有的数据访问代码。我一般用自己写的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Helper。 4、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Mode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Model.cs 5、添加ClassLibrary 项目,命名为IDAL,新建In terface 类型文件IUserDAL.cs 6、添加ClassLibrary 项目,命名为ClassFactory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和Petshop的示例没什么区别,而且更简单,因为在下也是通过Petshop学习三层架构的。但一些朋友对于这几个项目所处的层次,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模糊,这里逐个说明一下: 1、U ser.aspx和User.aspx.cs 这两个文件(以及文件所属的项目,下面也是如此,不再重复强调了都属于表现层部分。User.aspx比较好理解,因为它就是显示页面了。User.aspx.cs有些人觉得

经典三层架构模式

三层:表示层;BLL业务逻辑层;DAL数据处理层! DAL数据处理层包括:DALFactory抽象工厂,IDAL接口类库,DAL 再加上一个Model实体类模型层!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应用程序(表示层),5个类库(BLL,IDAL,DAL,DALFactory,Model) 三层载体尽量别用Dataset 太麻烦!还是用实体类好! 下面给你列下大概步骤(10大步): 1. 先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即表示层 2. 添加5个类库项目:Models,Bll,IDAL,DAL,DALFactory 3. 添加项目引用 a) IDAL应用:Models b) DAL引用:Models,IDAL,System.configuration c) DALFactory引用:IDAL,DAL,System.configuration d) BLL引用:Models,DALFactory,IDAL e) 表示层引用:Models,BLL 4. 把表示层设为启动项目,并生成解决方案 5. 在表示层添加应用程序配置文件 6. 编写Models中的所有实体类:一个表对应写一个实体类 7. 编写抽象产品,即IDAL a) 可以使用接口或者是抽象类充当抽象产品 b) 一个表写一个抽象产品,定义所有操作所对应的方法 8. 编写实体产品,即DAL a) 根据使用数据库的个数情况创建多个文件夹分别管理实体产品 b) 创建DBHelper类,读取App.config中的连接字符串 c) 实体产品即实现了接口或抽象类的具体类 9. 编写DALFactory a) 定义一个抽象类AbstractFactory b) 有几个接口就在抽象类中定义几个抽象方法,返回值是接口 c) 编写实体工厂类,继承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实现所有的抽象方法。 10. 编写BLL a) 一个表写一个Manager操作类 b) 引入命名空间: using DiskModels;//

三级数据库技术习题答案

三级数据库技术习题答案 一 1[单选题]保证单个用户查询响应时间的前提下,系统最多允许多少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指标属于() A.性能需求 B.功能需求 C.存储需求 D.安全需求 参考答案:A 2[填空题]DFD箭头是数据流描述数据方向处理间数据依赖,IDEFO箭头强调(参考解析:数据约束 3[单选题]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设有如下工作: Ⅰ.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 Ⅱ.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对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的要求 Ⅲ.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涉及的数据范围、数据的属性特征及数据之间的关系Ⅳ.分析与描述每项功能活动需要的输入数据、业务规则及输出数据 Ⅴ.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活动及各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 以上属于系统功能建模内容的是()。 A.仅Ⅰ、Ⅳ和Ⅴ B.仅Ⅱ、Ⅳ和Ⅴ C.仅Ⅰ、Ⅱ和Ⅲ D.仅Ⅲ、Ⅳ和Ⅴ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通常,信息的价值与下列哪些性质紧密相关()。 Ⅰ.准确性Ⅱ.及时性Ⅲ.可靠性Ⅳ.开放性Ⅴ.完整性 A.Ⅰ、Ⅱ、Ⅲ和Ⅳ B.Ⅱ、Ⅲ、Ⅳ和Ⅴ)。 C.Ⅰ、Ⅱ、Ⅲ和Ⅴ D.Ⅰ、Ⅱ、Ⅳ和Ⅴ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数据库的模式改变时,用户程序可以不做改变。这是数据的()。 A.物理独立性 B.存储独立性 C.位置独立性 D.逻辑独立性 参考答案:D 6[填空题]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即存储模式,模式(即),外模式即用户模式。 参考解析:内模式,逻辑模式 7[填空题]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常用的建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解析: IDEF0 DFD UML 8[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常用建模方法的是__________。 A.ER B.IDEFO C.DFD D.UML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完整性定义主要包括对主码、外码以及其他完整性约束的定义 B.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是由数据库运行管理模块支持的 C.为了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DBMS需要提供多种存取方法 D.宿主型数据操纵语言DML可以独立由终端用户使用 参考答案:D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2009-05-23 10:23 关于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概述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

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优点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及其优点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 )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 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 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

、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 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 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 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 有何规定)。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②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 ,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 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 据共享; ②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图解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 表示层: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统的界面,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显示等。意味着只做与外观显示相关的工作,不属于他的工作不用做。 业务逻辑层: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验证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程序运行的健壮性。如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等;不允许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空字符串,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及数据类型验证;用户的权限的合法性判断等等,通过以上的诸多判断以决定是否将操作继续向后传递,尽量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专门跟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对象只在这一层被引用,如System.Data.SqlClient等,除数据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引用。 ASP.NET可以使用.NET平台快速方便地部署三层架构。ASP.NET革命性的变化是在网页中也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C#、VB、C++和J#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 NET中可以方便的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空间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放在ASPX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或封装类来实现,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 2.为什么使用三层架构 对于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说,代码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将其复杂化,如果对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设计为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那么这样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缺陷。下面会具体介绍,分层开发其实是为大型系统服务的。 在开发过程中,初级程序人员出现相似的功能经常复制代码,那么同样的代码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次?不但使程序变得冗长,更不利于维护,一个小小的修改或许会涉及很多页面,经常导致异常的产生使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最主要的面向对象的思想没有得到丝毫的体现,打着面向对象的幌子却依然走着面向过程的道路。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初级程序人员开始将程序中一些公用的处理程序写成公共方法,封装在类中,供其它程序调用。例如写一个数据操作类,对数据操作进行合理封装,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只要类中的相应方法(数据添加、修改、查询等)可以完成特定的数据操作,这就是数据访问层,不用每次操作数据库时都写那些重复性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在新的应用开发中,数据访问层可以直接拿来用。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的封装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读者现在似乎找到了面向对象的感觉,代码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减少,而且修改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也实现了代码的重用性。 下面举两个案例,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使用三层架构。 案例一: 数据库系统软件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由Access变成了SQL Server数据库,这样原来的数据访问层失效了,数据操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并且页面中涉及数据对象的地方也要进行修改,因为原来可能会使用 OleDbDataReader对象将数据传递给显示页面,现在都得换成SqlDataReader 对象,SQL Server和Access支持的数据类型也不一致,在显示数据时进行的数据转换也要进行修改,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注:(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6、扩展性强。不同层负责不同的层面,如PetShop可经过简单的配置实现Sqlserver 和oracle之间的转换,当然写好了也可以实现B/S与C/S之间的转换 7、安全性高。用户端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数据层,减少了入口点,把很多危险的系统功能都屏蔽了。 8、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代码量,增加了工作量 三层架构是: 一:界面层 界面层提供给用户一个视觉上的界面,通过界面层,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据。界面层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确保用户不用看到不必要的机密信息。 二:逻辑层 逻辑层是界面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界面层。

浅析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的区别

浅析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的区别 三层架构和MVC是有明显区别的,MVC应该是展现模式(三个加起来以后才是三层架构中的UI层)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严格说这三个加起来以后才是三层架构中的UI层,也就是说,MVC 把三层架构中的UI层再度进行了分化,分成了控制器、视图、实体三个部分,控制器完成页面逻辑,通过实体来与界面层完成通话;而C层直接与三层中的BLL进行对话。 mvc可以是三层中的一个表现层框架,属于表现层。三层和mvc可以共存。 三层是基于业务逻辑来分的,而mvc是基于页面来分的。 MVC主要用于表现层,3层主要用于体系架构,3层一般是表现层、中间层、数据层,其中表现层又可以分成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 曾把MVC模式和Web开发中的三层结构的概念混为一谈,直到今天才发现一直是我的理解错误。MVC 模式是GUI界面开发的指导模式,基于表现层分离的思想把程序分为三大部分:Model-View-Controller,呈三角形结构。Model是指数据以及应用程序逻辑,View是指Model的视图,也就是用户界面。这两者都很好理解,关键点在于Controller的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MVC模式中,Controller和View同属于表现层,通常成对出现。Controller被设计为处理用户交互的逻辑。一个通常的误解是认为Controller 负责处理View和Model的交互,而实际上View和Model之间是可以直接通信的。由于用户的交互通常会涉及到Model的改变和View的更新,所以这些可以认为是Controller的副作用。 MVC是表现层的架构,MVC的Model实际上是ViewModel,即供View进行展示的数据。ViewModel 不包含业务逻辑,也不包含数据读取。 而在N层架构中,一般还会有一个Model层,用来与数据库的表相对应,也就是所谓ORM中的O。这个Model可能是POCO,也可能是包含一些验证逻辑的实体类,一般也不包含数据读取。进行数据读取的是数据访问层。而作为UI层的MVC一般不直接操作数据访问层,中间会有一个业务逻辑层封装业务逻辑、调用数据访问层。UI层(Controller)通过业务逻辑层来得到数据(Model),并进行封装(ViewModel),然后选择相应的View。 MVC本来是存在于Desktop程序中的,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你可以

三层架构CS模式程序设计实例

三层架构C/S程序设计实例(C#描述) 1.三层之间的关系: 三层是指:界面显示层(UI),业务逻辑层(Business),数据操作层(Data Access) 文字描述: Clients对UI进行操作,UI调用Business进行相应的运算和处理,Business通过Data Access 对Data Base进行操作。 优点: l 增加了代码的重用。Data Access可在多个项目中公用;Business可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地方使用(如某个软件B/S和C/S部分可以共用一系列的Business组件)。 l 使得软件的分层更加明晰,便于开发和维护。美工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设计UI设计,并在其中调用Business给出的接口,而程序开发人员则可以专注的进行代码的编写和功能的实现。 2.Data Access的具体实现: DataAgent类型中变量和方法的说明: private string m_strConnectionString; //连接字符串 private OleDbConnection m_objConnection; //数据库连接 public DataAgent(string strConnection) //构造方法,传入的参数为连接字符串 private void OpenDataBase() //打开数据库连接 private void #region CloseDataBase() //关闭数据库连接 public DataView GetDataView(string strSqlStat) //根据传入的连接字符串返回DataView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ataAgent { private string m_strConnectionString; private OleDbConnection m_objConnection; #region DataAgend ///

/// Initial Function /// /// public DataAgent(string strConnection) { this.m_strConnectionString = strConnection; } #endregion #region OpenDataBase /// /// Open Database /// private void OpenDataBase() { try { this.m_objConnection = new OleDbConnection();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

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2.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1)外模式/模式映像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惟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数据库模式即全局逻辑结构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它独立于数据库的其他层次。因此,涉及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C_三层架构_简单实例分析

基于3层架构的课程管理系统 本模块工作任务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任务3-2: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任务3-3: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任务3-4:表示层的实现 本模块学习目标 1、掌握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2、掌握各层的设计思路,和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3、利用三层架构实现对课程管理模块的重构 4、巩固OOP 的基本概念和 OOP 的编程思路 ---------------------------------------------------------------------------------------------------------------------------------http://211.147.15.119/mmdy.html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效果与描述 图3.1 包含多个项目的3层架构解决方案 本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将原来的只有1个项目的课程管理模块,重构为标准的具有5个项目的3层架构的模块,并进行恰当的初始化,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添加、浏览功能。在此过程中理解3层架构的划分原理,各层的任务,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本任务的业务流程: 将原项目改为UI 层 新建BLL/ DAL/COMMON/MODL 项 目并初始化 初始化后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浏览和添 加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界面层

图3.2 单层转化为3层架构的业务流程 相关知识与技能 3-1-1 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三层架构的划分如下图: 图3.3 三层架构原理图 1、各层的任务 数据访问层:使用ADO.NET中的数据操作类,为数据库中的每个表,设计1个数据访问类。类中实现:记录的插入、删除、单条记录的查询、记录集的查询、单条记录的有无判断等基本的数据操作方法。对于一般的管理信息软件,此层的设计是类似的,包含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此层的任务是:封装每个数据表的基本记录操作,为实现业务逻辑提供数据库访问基础。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的每个功能模块,设计1个业务逻辑类,此时,需要利用相关的数据访问层类中,记录操作方法的特定集合,来实现每个逻辑功能。 界面层: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为每个功能模块,部署输入控件、操作控件和输出控件,并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类的方法实现功能。 2、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数据访问层的类,直接访问数据库,实现基本记录操作。 业务逻辑层的类,调用相关的数据访问类,实现用户所需功能。 界面层:部署控件后,调用业务逻辑层的类,实现功能。 将应用程序的功能分层后,对于固定的DBMS,数据访问层基本可以不变,一旦用户的需求改变,首先修改业务逻辑层,界面层稍做改动即可。这种做法使程序的可复用性、可修改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软件工程的效率。 3-1-2 ORM(对象关系映射) 在图3.1中看到,除了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之外,还有2个项目。其中,Common项目中一般放的是公用文件,如数据操作类DBHelper等,被数据访问层的类调用,其必要性在上个模块已述。Modal项目中存放的是实体类。 所谓的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的类,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的现象,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关系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在程序中的类对象,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建立持久的关系,用于在程序中描述数据库表。本质上就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外一种形式。 ORM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适应于关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各类数据转换,目前有许多自动转换工具可用,如codesmith 等。在本教材中,利用手工书写代码的形式,实现ORM。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二级映像

三级模式二级映像 三级模式结构: 1.内模式 内模式是对整个数据库的底层的表示。最接近物理存储,描述了数据的物理储存结构。但是内模式和物理层也是不相同的,它不涉及物理记录的形式。它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如记录为顺序存储还是B树存储,索引如何存储还是HASH方式存储,数据是否压缩等。2外模式 它是对用户对趣的整体数据结构的局部描述,用于满足不同数据库用户需求的数据视图,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到的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最接近用户,也就是用户所看到的数据视图。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由于它是各个用户个数据视图,所以如果不同的用户在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的保密等方面存在差异,则外模式的描述也是不相同的,模式中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外模式中的结构,类型,长度等都可以的不同的。外模式是保护数据库安全的一个措施。因为每个用户只能看到和访问其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看不到他权限范围之外的数据,因此不会出现误操作和有意破坏而造成数据损失的情况。例如,学校人事部门的用户可能把各系和老师记录的集合作为数据库,而不需要把各个系其他用户看到的课程和学生的记录值。 3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介于内模式和外模式之间的中间层次,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总之,概念模式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是单个用户的数据视图,而概念模式是一个部门或者是公司的整体数据视图。也就是有可以有多个外模式,而概念模式只有一

个。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内模式也只有一个。 二级映像 1概念模式/内模式(保持了物理的独立性) 如果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改变了存储结构的定义,那么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必须进行相应的更改,以使概念模式保持不变。内模式改变可以不改变概念模式。 2概念模式/外模式(保持了逻辑的独立性) 如果概念模式的结构发生改变,如添加字段,修改字段的类型等等。但这些概念模式的改变不一定会影响外模式。 总之,概念模式/内模式保持了物理的独立性,概念模式/外模式保持了逻辑的独立性。

三层架构的理解.

三层架构的理解 了解c#中的三层架构(DAL,BLL,UI一提三层架构,大家都知道是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而且每层如何细分也都有很多的方法。但具体代码怎么写,到底那些文件算在哪一层,却是模模糊糊的。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带领大家实战三层架构的项目,这个例子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户的简单管理。 首先建立一个空白解决方案,添加如下项目及文件 1、添加ASP.NET Web Application项目,命名为UI,新建Web Form类型文件User.aspx(含User.aspx.cs 2、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BL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BLL.cs 3、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DA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DAL.cs。添加SQLHelper引用。(这个是微软的数据访问类,也可以不用,直接编写所有的数据访问代码。我一般用自己写的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Helper 。 4、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Model,新建Class类型文件UserModel.cs 5、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IDAL,新建Interface类型文件IUserDAL.cs 6、添加ClassLibrary项目,命名为ClassFactory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和Petshop的示例没什么区别,而且更简单,因为在下也是通过Petshop学习三层架构的。但一些朋友对于这几个项目所处的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模糊,这里逐个说明一下: 1、User.aspx和User.aspx.cs 这两个文件(以及文件所属的项目,下面也是如此,不再重复强调了都属于表现层部分。User.aspx 比较好理解,因为它就是显示页面了。User.aspx.cs有些人觉得不应该算,而是要划到业务逻辑层中去。如果不做分层的话,那么让User.aspx.cs来处理

软件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模式

软件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模式 提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分层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甚至说分层模式是很多架构模式的基础。软件开发采用分层模式能够将各个功能分开,实现相对独立的开发模式。分层模式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依赖,即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 关键词:分层模式;架构;三层 一、分层设计的概念 分层描述是这样一种架构设计过程:从最低级别的抽象开始,称为第1层,这是系统的基础。通过将第J层放置在第J-1层的上面逐步向上完成抽象阶梯,直到到达功能的最高级别,称为第N层。因而分层模式可以定义为:将解决方案的组件分割到不同的层中。每一层中的组件应保持内聚性,并且应大致在同一抽象级别,每一层都与它下面的各层保持松散耦合。 架构这个词从它出现后,就有许许多多的程序员、架构师们激烈地讨论着它的发展,但是架构一词的出现,却是随着三层架构的出现才出现的。当然,目前应用三层架构开发也正是业界最关注的主题。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单层、双层、三层甚至多层架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单层结构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小型应用的结构,在那个结构化编程充斥的时代,还没有出现架构的概念,典型的是基于Dbase、Foxbase等小型数据库的应用。双层结构的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尽管是目前占统治地位的结构,但其封装移植等方面的缺陷,已使它步入暮年,典型是基于Oracle、Infomix等大型数据库的C/S应用。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 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二、三层架构的划分 三层架构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在此架构中,用户接口、商业逻辑、数据保存以及数据访问被设计为独立的模块。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层,表现层,GUI层;第二层,商业对象,商业逻辑层;第三层,数据访问层。这些层可以单独开发,单独测试。

电子商务系统三层架构

1. 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系统有什么区别?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的信息系统又有什么 不同? (1)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区别 以电子技术为手段的商务活动成为电子商务,而这些商务活动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则成为电子商务系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不同,电子商务的目标是完成商务,而电子商务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商务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软硬件环境及相关的信息流程,两者的区别见表1: )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的区别 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电子商务系统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信息处理的方式和目的来看,传统信息系统重点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向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信息",主要目的是支持企业运作和管理决策;而电子商务系统的特点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与正确的人交换正确的信息”,主要的目的在于信息交换。 电子商务系统不仅需要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更需要实现多个系统的有效整合。两者的区别见表2: 参考:张宝明文燕平等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利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进行电子商务存在哪些问题?与之相比,三层客户机 和服务器结构有什么好处? (1)利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进行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主要是利用In ternet 技术,系统应用范围扩张,用户数目和类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维护困难。由于表示部分和应用部分耦合在一起,因此,任何对于应用逻辑的变化,都将导致客户端软件的变化,需要不断地更新客户端系统,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 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安装过程。同时,客户机直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使系统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2)费用增加。在电子商务等新的应用中,用户的数量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张,如果客户端需要复杂的处理能力,需要较多的客户端资源,必然会导致应用系统总体费用的增加。

三层架构和mvc资料整合

WEB三层架构与MVC 收藏 而我发此文的目的有二:一者,让初学者能够听到一家之言,是为解惑;二者,更希望抛砖引玉,得到专家的批判。 许多学生经常问我,MVC到底和WEB三层架构有啥关系?开始时,我也只能给他们一些模糊的回答。时间长了,自己的良心开始受到谴责。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挺学究。我在跟自己的许多程序员朋友以及同行(Java讲师)都对MVC和WEB三层架构的关系做了探讨。现在可以说对WEB三层架构和MVC之间的关系理出了头绪。此可谓教学相长。 先说说Web三层架构这个古老话题。地球人都知道web三层架构是指: ?>用户接口层(UI Layer) ?>业务逻辑层(Bussiness Layer) ?>持久化层 关于业务逻辑和用户接口 在早期的web开发中,因为业务比较简单,并没有这三层的划分。用户数据的呈现及输入的接收、封装、验证、处理、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放在jsp页面中。这时的开发,好比盘古尚未开天辟地,整个web开发就是一片“混沌”。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开始考虑更好的利用OOP这把利刃来解决问题。于是有人发现把业务逻辑抽取出来并形成与显示和持久化无关的一层,能够让业务逻辑清晰,产品更便于维护。这就是SUN当初倡导的JSP Model 1开发方式。 关于持久化 JSP M1开发方式中,并没有对数据如何持久化给出建议。在许多公司中,它们的产品是以数据库为中心进行架构和设计的。在他们的产品里,虽然也有DAO层,但是职责不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在许多人眼里,DAO层的指责很简单——增删改查。但我认为,这样理解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对于简单数据的管理来说,这样理解无可厚非。但随着业务逻辑变得日益复杂。我们实在是被复杂的对象关系搞头疼了,如果这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数据存储起来(通常的情况下是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我们开始抱怨自己软件的架构太恶心,一团糟。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教会我们——如果我们不想做这件事,就交给别人做吧!这时聪明的架构师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持久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应用中添加一个新的层——专门负责对象状态的持久化保存及同步,那不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搞对象”了吗?持久化概念的产生,代表着我们对关系型数据库的依赖降低了。因此甚至有人推断——数据库已死。同时,关系型数据库这个新的概念也不断形成,并演化成理论,又由理论衍生出产品。因此一个意识良好的程序员,至少应该认同,持久化并不是产品中最重要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是清晰正确的业务逻辑。 灰色地带

B/S三层架构模式的使用分析

B/S三层架构模式的使用分析 摘要:三层架构—user interface、business logical 、data access,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在小型项目中是体现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在大型或中型项目中,三层架构能带来的绝不仅是效率的提高,清晰的层次划分会让杂乱的代码流露出艺术的美感,程序员的工作变得更具艺术创作性,文章对其使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层架构;B/S;程序 1三层架构的解释 1.1B/S(Browser/Server)三层架构的概念 B/S模式的三层结构是一种严格的分层定义,它首先将应用系统复杂的开发工作进行划分相对简单的小分块,然后在每一层中只实现系统相应层的功能设计,层间的交互由相邻层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调用,信息传递只由接口进行传送。系统功能实现构架的设计是为系统提供一个可行的实现方案,并方便程序设计人员将此方案转换为实现应用系统功能的具体Browser/Server模式,是从传统的C/S 发展起来的计算方式。 C/S是松散耦合系统,通过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对话,由客户端发出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相应处理后经传递机制送回客户端;B/S模式则把C/S模式的服务器端进一步深化,分解成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同时简化C/S中的客户端,将客户端的计算功能移至Web服务器,仅保留其表示功能,从而成为一种由表示层(Browser)、功能层(Web Server)与数据库服务层(DATABASE Server)构成的三层分布式结构。 1.2三层架构的具体划分 所谓三层架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换. 数据访问层(DAL)执行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或向数据库发送数据的功能。在分布式应用程序结构中,相应功能使用ADO.NET数据适配器和SQL服务器存储过程来完成。本层从业务逻辑层接收请求,从数据访问层获取数据或向其发送数据。可以使用存储过程获取数据,并可选用ADO.NET向数据库发送数据,最后将数据库查询结果返回到业务逻辑层,作为ADO.NET数据集。业务逻辑层(BLL)包含业务对象本身以及应用于它们的规则。这也是主要业务对象所在的位置。它们实现业务实体或系统对象。系统的业务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