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级会计 财管 第40讲_独立投资方案、互斥投资方案

2020中级会计 财管 第40讲_独立投资方案、互斥投资方案
2020中级会计 财管 第40讲_独立投资方案、互斥投资方案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金融资产总结

第四章金融资产 TIPS: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由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其他资产由公允价值反映。 ?资产负债表日要进行减值测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计提公允价值变动)、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是指初始入账金额(或摊余成本)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简便计算实际利率r,例r?4% 5%?4%=f(r)?f(4) f(5)?f(4) ,f(x)代表利息和本金的现值。 ?(题目中比如写,出售日账面余额为XX,其中,成本XX,利息调整(借方)XX,公允价值变动(借方)XX。则处理时,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在贷方) ?应收账款的减值损失见书上T字形账户。 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入账金融:取得时公允价值。 相关交易费用(包括相关的手续费、佣金和税费等)(不包括债券的溢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初始计量: ①正常情况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XX公司股票(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②(若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XX公司股票(成本)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收益确认: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期末计量:(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能反映其本质,取代了减值准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XX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减值贷增值) ?出售处置: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XX公司股票(成本) ——XX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应收股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2018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大全,考试必备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存货(第二章) 1.购入物资 (1)购入物资在支付价款和运杂费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2)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购入物资在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物资已经收到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暂不作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手续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3.(1)预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已经预付货款的物资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补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3)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第三章固定资产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发生的安装等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3)安装完毕结转在建工程和油气开发支出,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安装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1)自营工程领用的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2)自营工程领用本单位的商品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产成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营工程发生的其它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 (4)固定资产购建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投资性房地产(第四章) 1.成本法模式计量的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 (2)将自用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 (3)按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一必背必刷实用技巧

1 笑迎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漫漫备考路老高陪你笑傲考场! 太多视频看不过来?太多题做不过来?其实没那么多,只是感觉多而己!跟着我的脚步,扎扎实实把每一个高频考点弄透,今天我们只负责把今天的考点学好,明天的交给明天的你去解决! 今天给大家分享: 1. 高频考点背诵的内容。 2. 考点一历年真题。 3. 怎样定目标才有效? 4. 怎样刷题才有效? 【高频考点一】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 ***背诵的内容(理解并背诵)*** 1. 会计基础(企业、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解释: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己在当期 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 企业和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解释:凡是当期己实现的收入和己发生或应当负担 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 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例:融资租赁,收入的确认(解释: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5. 谨慎性---例:计提各种资产减值损失;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或有事项披露,预计负债确认等。(解 释: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损失) 6.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定要会做的题(对的要知道为什么对,错的要知道为什么错)*** 历年真题重现: 1.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看清题,问错误的,看题的时候把题中关键词划线) A. 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2 B. 企业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体现了可比性的要求 C. 避免企业出现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体现了重要性的要求 D. 适度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入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 2. 企业发 生的下列交易 或事项, 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 A. 合并报表的编制 B. 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按现销价确定 交易价格 C. 确认预计负债 D.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想一想:甲公司将冰箱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免费提供给代理商使用, 且不改变用途, 虽然该冰箱所有权归甲公司所有但实质上属于为过去销售提供的商家奖励, 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 从实质重于形式角度, 甲公司不应当作为资产核算, 而是在发生当期计入销售费用。 参考教材P 6 ***怎样订目标才有效*** 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太高的目标你很难完成,尤其是像我这样自律性比较差的同学因为完不成,反而会更沮丧。 一开始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容易能达到的目标,虽然量少可是我最后按时看质量的完成了那么我就会想其实我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再给自己适量增加,当然你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过微小当你发现,你能连续不断的达到一个目标,很多天之后,其实这个目标对你来说已经非常容易了就可以定下一个难度更高的目标了。 中级会计一共有三门学科,一般在职人员第一年2科,第二年全力拼一科,如果准备一年把三科都拿来,就必须基础良好,或是上班比较空,有时间可以记背和刷题。 ***怎样刷题才有效*** 真题刷题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做题的强度,这个时候我们每天都是靠做试卷再加上看视频讲座,要求自己每做一套试卷都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这也相当于是在模拟考试时的紧张状态,中级会计考的时间是很紧的,往年很多考生试卷都没有答完就到时间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临考前每天起码要刷一套,没全部学完的时候,就每天刷前几天刚看完的视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必背会计分录

2020《中级会计实务》逆袭必背分录 一、资产处置相关分录 资产处置是资产业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考试中,从考查角度看,可以直接考查处置业务,也可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以资产为对价取得股权投资等结合考查;从考查方式看,可以直接考查会计处理,也可以与差错更正结合,在错误处理基础上考查更正分录。 (一)资产直接出售业务 1.出售固定资产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结转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2.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出售价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累计计提的摊销】 贷:无形资产【原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3.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结转成本 ①成本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②公允价值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做相反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贷:其他业务成本 (二)以资产抵偿债务

1.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差额】 固定资产清理结转的分录,同直接出售的处理。 2.以投资性房地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结转成本分录,同直接出售的处理。(三)换出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 (1)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分录略。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等【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涉及补价的,或贷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2017年中级会计实务复习资料(精华版)

2017年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考前复习资料(最精华)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的是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分数不高,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近年考点 考点 谨慎性 会计要素的表述 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答案】D 【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例题2·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 【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例题3·判断题】可靠性要求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答案】√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第一章总论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考生应重点掌握: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 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 1.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设备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原则; 3.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4.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或产成品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

金牌试题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试题金融资产

【金牌试题】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试题-金融资产 2018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在9月开考,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在最后这几个月里,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中级会计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金融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科目。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B.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C.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D.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溢折价)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2.某企业于1月15日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1万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1月22日付款。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为( )万元。(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 A. 11 B. 10 C. 10.78 D. 8.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实际收到金额为11×(1-2%)=10.78(万元)。 3.甲企业20×5年10月1日收到A公司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面值为117000,利率为4%,期限为6个月。则2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票据”项目金额应为( )元。 A.100000 B.117000 C.118170 D.11934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票据”项目金额 =117000+117000×4%×3/12=118170(元)。 4.甲公司20×4年3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价税合计为500 000元,双方约定9月1日付款。甲公司20×4年6月1日将应收乙公司的账款向银行申请贴现,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账款到期,乙公司未按期偿还时,甲公司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甲公司实际收到480 000元,手续费20 000元,款项已收入银行。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 A.借:银行存款 480 000 贷:应收账款 480 000 B.借:银行存款 480 000 财务费用 20 000 贷:应收账款 500 000 C.借:银行存款 480 000 财务费用 20 000 贷:短期借款 500 000 D.借:银行存款 480 000 贷:短期借款 480 000

《中级会计实务》逆袭必背分录

《中级会计实务》逆袭必背分录 一、资产处置相关分录 资产处置是资产业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考试中,从考查角度看,可以直接考查处置业务,也可与合并财务报表等结合考查;从考查方式看,可以直接考查会计处理,也可以与差错更正结合,在错误处理基础上考查更正分录。 (一)出售固定资产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结转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二)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出售价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累计计提的摊销】 贷:无形资产【原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公允价值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做相反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成本 二、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相关分录 日后调整事项和差错更正是每年的高频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像是一口大锅,可以包纳全书大部分的知识点,以此知识点为“锅”,给其他知识点一个沸腾的平台。比如企业漏记一项折旧,表面是差错更正,但实际考查折旧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一)基本会计分录 1.更正会计处理 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将错误的处理进行更正,基本思路是:错误分录+更 正分录=正确分录。涉及损益金额的,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不涉及损益的,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一般分录是: 借:相关项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替相关项目【或反向分录】 提示:题目一般要求是做调整或更正分录,即在错误处理基础上作出更正 和调整。但也要注意审题,要求做正确分录的,直接按照准则要求作出正确处 理即可。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八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八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融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以出售为目标,则不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C.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如果没有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一般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债券投资可以按业务模式划分为债权投资或其他债权投资 2.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18年4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50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该项债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 510 B.1 490 C.1 500 D.1 520 3.甲公司2×20年7月1日将其于2×18年1月1日购入的债券予以转让,转让价款为2 100万元,该债券系2×18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期限为3年。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转让时,“利息调整”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2万元,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2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转让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87 B.-37 C.-63 D.-13 4.2×1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18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次年1月10日支付上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82.9 B.172.54 C.2 072.54 D.2 083.43 5.甲公司于2×18年1月2日支付价款2 060万元(含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60万元)取得一项债券投资,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8年1月8日,甲公司收到利息60万元。2×18年12月31日,该项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 105万元。假定债券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2×18年因该项金融资产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95 B.105

最新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 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 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 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考生应重点掌握: 1.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 因素及指标计算; 2.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 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岀和修理支岀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 1. 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设备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 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原则; 3. 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4.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或产成品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 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 6.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必背分录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必背分录 一、资产处置相关分录 资产处置是资产业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考试中,从考查角度看,可以直接考查处置业务,也可与合并财务报表等结合考查;从考查方式看,可以直接考查会计处理,也可以与差错更正结合,在错误处理基础上考查更正分录。 (一)出售固定资产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结转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二)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出售价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累计计提的摊销】 贷:无形资产【原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1)成本模式下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公允价值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做相反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成本 二、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相关分录 日后调整事项和差错更正是每年的高频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像是一口大锅,可以包纳全书大部分的知识点,以此知识点为“锅”,给其他知识点一个沸腾的平台。比如企业漏记一项折旧,表面是差错更正,但实际考查折旧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一)基本会计分录 1.更正会计处理 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将错误的处理进行更正,基本思路是:错误分录+更正分录=正确分录。涉及损益金额的,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不涉及损益的,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一般分录是: 借:相关项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替相关项目【或反向分录】 提示:题目一般要求是做调整或更正分录,即在错误处理基础上作出更正和调整。但也要注意审题,要求做正确分录的,直接按照准则要求作出正确处理即可。2.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该步骤需要注意:题目要求是各业务逐笔结转,还是最后合并一起结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中级财务会计金融资产2业务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 金融资产( 2)业务练习题答案 练习一 一、目的:练习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 A 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于 2009年 11月 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 B 公司, 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商品价款为 50000 元,增值税额 8500 元。商品已经发出,且于同日收 到购买方 B 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据面值为 58500 元,期限为 5 个 月,票面利率为 6%,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编制 A 公司收到票据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B 公司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编制 A 公司 2009年 12月 31日计提票据利息的相关分录 应计利息=58500X 6%+ 12= 292.50 (元) 借:应收票据—— B 公司——应计利息 292.50 贷:财务费用 3、编制 A 公司到期如数收到票据款项的会计分录 票据到期日 2010 年 4 月 1 日,当日办妥托收: 借:应收账款—— B 公司 贷:应收票据—— B 公司 ——B 公司——应计利息 收到银行 收款通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B 公司 收到银行退票时,暂不作账务处理,待查明原因再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练习二 一、 目的:练习应收票据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 资料: (一) A 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企业,增 值税率为 17 %; (二) 2009 年 4 月 10 日对外(异地)销售产品,符合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增值税专 用发票列明销售产品价款共为 800000 元(不含税售价) ,增值税额 136 000 元,产品发出时 A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代垫运费 2 400 元。上述销售款项均先以应收账款入账, 而后于 2009 年5月1日,上述款项的 60%以银行存款收讫;另 40%收到购买单位签发并承兑的为期六 个月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两张, 票面金额分别为 93 840元和281 520元,票面利率均为 4%。 292.50 59962.50 58500.00 1462.50 59962.50 59962.50 4、若假设 B 公司于票据到期时账面无款,编制 A 公司的相关分录。

中级会计:金融资产练习题

中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金融资产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购买面值为500万元的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共支付价款575万元,其中含手续费2万元、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23万元。该项债券投资应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金额为()。 A.573 B.550 C.575 D.552 2、某上市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购买W公司80%的股权,购买日W公司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该上市公司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万元。 A.1000 B.960 C.1200 D.1500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应采用的计价方法为()。 A.成本法 B.市价法(公允价值) 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D.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4、企业于12月23日购入A公司股票20000股,每股面值1元,并准备随时兑现。A公司已于12月20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2元,尚未支付。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股票价款24000元,另付佣金400元。该股票的实际成本为()元。 A.24400 B.23600 C.20000 D.20400 5、企业以每张96元的价格折价购进1200张面值为100元的债券,期限2年,年利率为10%,实际利率为12%。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时,第一个月应计投资收益的数额为()元。 A.1152 B.960 C.1000 D.800 6、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应作为()。 A.投资收益 B.投资成本的收回 C.清算股利 D.资本公积 7、A企业2007年7月1日以520000元的价格购入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债券,债券年利率8%,债券面值500000元,则A企业债券投资成本为()元。 A.500000 B.520000 C.480000 D.540000 8、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是()。 A.确认债券利息收入进行溢价摊销 B.确认债券利息收入进行折价摊销 C.对面值购入、分期付息的债券确认债券利息收入 D.对面值购入、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确认债券利息收入 9、A企业2007年10月1日购入B公司股票20000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00元,A企业购入股份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5%,并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2元。B公司2007年度每股盈余为4元(假定各季实现的利润相等),则2008年5月1日A企业确认应收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元。 A.202000 B.182000 C.162000 D.9000 10、某股份公司于2007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50 B.575 C.585 D.610 二、多项选择题 1、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能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事项有()。 A.收到股票股利 B.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C.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被投资企业资本溢价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前必背分录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前必背分录资产处置 换出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 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分录略。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等(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涉及补价的,或贷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差额,或借记) 换出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等(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分录,同直接出售的处理。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分录略。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等(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涉及补价的,或贷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固定资产清理(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出投资性房地产时 此时换出的投资性房地产一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等(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涉及补价的,或贷记)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 以资产抵偿债务 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差额) 固定资产清理结转的分录,同直接出售的处理。以投资性房地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结转成本分录,同直接出售的处理。资产直接出售业务 出售固定资产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结转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出售价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累计计提的摊销) 贷:无形资产(原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 3.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①成本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②公允价值模式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中级会计实务(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DOC页)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章:中级会计实务(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一)金融资产分类的原则 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以下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分类原则予以说明: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此类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②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此类金融资产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①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因此,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在将某项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可以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发行方重大支付风险。其次,由于要求到期日固定,从而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再者,如果符合其他条

中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

羄2015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莃一.单选题 莀 1.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6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10%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后,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款准予后续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膅 A.36 螃 B.39.6 蒃 C.40 蒇【参考答案】 A 袇【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加工环节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因此本题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30+6=36(万元) 蒂 2.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8月31日以不含增值税100万元的价格售出2009年购入的一台生产用机床,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该机床原价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已计提折旧1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处置该机床的利得为()万元。 薃 A.3 袈 B.20

芅 C.33 薅 D.50 蚂【参考答案】 D 艿【解析】处置固定资产利得=100-(200-120-30)=50(万元) 肇 3. 下列各项资产准备中,在以后会计期间符合转回条件予以转回时,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芄 A.坏账准备 螂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蚀 C.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准备 蒅 D.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准备 肃【参考答案】 C 袂【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恢复时,通过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其他综合收益”转回。 螇 4. 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某项无形资产的原价为120万元,已摊销42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当日,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55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6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为该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膇 A.18

中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中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处置 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本章相关内容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业务模式未发生改变的,企业不得对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注意: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②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 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

用损失的计量。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以公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摊余成本计量: 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②以公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计入当期损益):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同时,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以公允(计入当期损益)→摊余成本计量的: 应当以其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 ②以公允(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企业应当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同时,企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对该金融资产适用金融工具减值的相关规定,并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 会计实务真题回顾 2019年6月1日,企业将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780万元;2019年6月20日,企业将该其他债权投资出售,所得价款为830万元,则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0 B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