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海洋大学形势与政策答案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正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精准扶贫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克难阶段提出来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分布面广、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问题普遍存在,扶贫开发工作更多是在面上着眼、大处着手、先易后难,扶贫措施也多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特点。在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大量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后,剩下来的多是自然经济条件最差、扶贫难度最大的“硬骨头”。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对于这些贫困“顽症”,传统的、一般性的扶贫措施就显得力度不够,而且适合于面上的常规扶持措施,不一定适合于一些极具个性化色彩的贫困片区、贫困村和贫困户。为此,必须转变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虽有贫困标准,并按贫困标准线收入水平推算确定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规模,但实际上,由于缺乏精确到户到人的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并不能精准确定究竟哪一户是贫困户、哪些人是贫困人口。贫困户底数和定位不清,必然造成扶贫措施指向不精准。另外,由于一些扶贫措施在方式设计上不够精细科学,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比如,针对农户的产业扶贫资金,一般按项目投产、生产规模、投入大小等指标,以“奖补”方式兑现扶贫资金,但真正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根本就没有条件和实力投资产业项目,享受不到国家扶贫资金补助;比如,国家支持地方的一些建设项目,往往要求地方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但不少贫困县提供不了配套资金,所以也得不到投资项目。因此,必须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精准扶贫是为提高扶贫效率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扶贫政策和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往往具有自上而下的“决策和设计”特征。有关行业部门组织实施对贫困村的扶持项目,为了便于操作和规范管理,往往制定统一、程序化的实施规则和操作办法。而实际上,由于不同贫困村贫困原因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不同,农民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同,所以这种规定投向、统一模式的资金投入不一定适合各个贫困村的特殊情况。更有一些贫困村在“不要白不要”的观念支配下,面对即使不切合自身实际的扶贫项目也不拒绝,这些都造成了扶贫投入低效率问题。因此,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提高扶贫决策的科学性和扶贫投入的精准性,实现精准扶贫。

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类总是经历事物的正反面发展、总结正反面经验,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后,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本质。经济新常态,就是人类经济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的成果;经济学新常态,就是人类经济认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结晶。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当成自己的努力方向,就是必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使命同时还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对祖国建设充满信心,这样才能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是如此的具有挑战性和使我们为之激动的魅力,他让我们热血澎湃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使命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并且当之无愧地负担起这个使命?我们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对我们的另一个要求,在学习同时不能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处理好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将来完成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有重要意义。

责任问题是一个大题目,涵盖很广;责任又是有层次的,有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有作为一个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有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责任。责任在某些方面具有道德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又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又存在矛盾。尤其是在习总书记提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特殊时期,大学生更应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握基本国情、落实总布局、围绕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用聪明智慧铺路搭桥,要实践新时期的标准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努力加强磨砺和修养。

另外,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明白这样的道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能够用坚强的意志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树立起我们大学生的先进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求实创新、奋发成才的模范。中国是世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大学生更应有责任意识,克服浮躁心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仁不让的承担起属于自己那份责任!。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是对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完成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进行全面的发展,只有全面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我们才能够在完成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才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才能够圆满完成当代中国赋予的我们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学生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肩负起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