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竞赛用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A)

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

2、凯恩斯税收方面着重分析的是(C)

A 税负转嫁;B增加收入;C税收调节;D税收制度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A )

A)M;B)V+M;C)C+V+M;D)C+V;

4、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A)

A)国有国营模式B)国有国控模式C)公司制D)垄断模式

5、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D)

A) 财政支出结构B)财政支出规模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6、国防支出属于(A)

A)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补偿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7、今后基础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靠(D)

A)商业银行投资B)财政拨C)社会集资D)政府投融资

8、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为标准,将补贴分为(A)

(A)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B)生产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C)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D)明补与暗补

9、以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为标准可以把财政补贴分为(B)

(1)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2)实物补贴和现金补贴

(3)明补与暗补(4)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

10、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A)

(1)社会保障税(2)增值税

(3)政府投资(4)各项费用

11、下列能够改变相对价格结构的是(B )

(A)社会保障(B)财政补贴

(C)财政投资(D)国家预算

12、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B)

(A)基金式(B)部分基金式

(C)现收现付式(D)企业捐助

13、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根本途径是(B)

(A)控制个人收入增长(B)提高经济效益

(C)大力发行国债(D)控制财政补贴规模

14、以所有制结构为标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 )

(A) 国有经济(B)中外合资经济

(C) 集体经济(D)私营经济

15、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A)

(A)税收(B)利润

(C)债务(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16、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志进行的分类(C)

(A)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B)按税收管理体制

(C)按课税标准(D)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17、我国的企业所得税采用(D)

(A)累进税率(B)定额税率

(C)浮动税率(D)比例税率

18、纳税主体是指(A)

(A)纳税人(B)国家

(C)征税商品(D)负税人

19、下列税负可以转嫁的税种有(B)

(A) 所得税(B) 商品税

(C)财产税(D)行为课税

20、反映征税广度的是(C)

(A)税源(B)税率(C)税目(D)税基

21、下列哪种政策组合可以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C A.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22、农业税属于(B)

(A) 商品课税(B)所得课税(C)财产课税(D)资源课税

23、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增值额相当于(C)

(A)C+V (B)C+M (C)V+M (D)M

24、财产税包括(AB)

(A)房产税(B)契税(C)车船税(D)印花税

25、税收制度的核心是(C )

(A) 税目(B)税源(C)税率(D)税种

26、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是指(A )

(A)纵向公平(B)普遍征税(C)横向公平(D)平均征税

27、现行增值税计征方法是(B )

(A) 加法(B)扣税法(C)减法(D)扣额法

(C)行业差别比例税率(D)幅度比例税率

28、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债的偿还方式应以哪个方式为主(B)

(A)一次偿还法(B)调换偿还法

(C)公卖法(D)买销法

29、在我国代表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是(B )

(A) 国有企业(B)中央(C)地方(D)国有资产管理局

30、国有独资仍是国有资产的主要(C)

(A) 主体(B)核心(C)载体(D)媒介体(E)主导

31、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经营与所有权相联系称为(B)

(A) 资本操作(B)产权操作(C)利润操作(D)职能操作(E)机构操作

32、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的编制形式属于(B)

(A)单一预算(B)复式预算

(C)普通预算(D)专项预算

3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的时间是(A)

(A)1995年(B)1994年

(C)1993年(D)1990年

34、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主要有(A)

(A)各项附加税(B)折旧基金(C)社会福利事业收入(D)税后留利

35、将我国的复式预算可分为(B)

(A)经常业务和临时业务(B)一般预算和特别预算

(B) 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D)临时预算和资本预算

36、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为(A)

(A)1月1日至12月31日(B) 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C) 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30日(D)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37、我国国家预算编制方法是(D )

(A) 单一预算(B)复式预算(C)增量预算(D)零基预算

38、按照预算的规定,将我国的预算级次分为(E)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

39、我国税收返还制度中,确定返还基数是以(B)年的实际数字为依据。

(A)1990年(B)1993年(C)1994年(D)1996年(E)1998年

40、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B )

(A)银行透支(B)发行债券(C)增加税收(D)发行货币

41、目前,我国的宏观税率是(B )

(A)偏高(B)偏低(C)适中(D)符合国际标准

42、IS曲线比较陡峭,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A)

(A)较强(B)很强(C)较弱(D)很弱

43、按照国际惯例,外债偿债率应保持在(B )

(A) 25% (B)20% (C)60% (D)100%

44、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C

A.公共汽车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

4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46、财政职能是指;B

A.对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概括

B.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功能

C.财政分配对社会起到的能动作用

D.财政的活动范围和作用

4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新认识财政概念,概括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是:C

A.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权结构

B.财政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C.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48、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B

A.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B.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平衡

C.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劳动力充分就业

49、综观财政诸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以归结为的冲突与权衡D

A.政府与市场

B.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C.失业与通货膨胀

D.公平与效率

50、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D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 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51、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A

A. 不断膨胀

B. 日渐缩小

C. 基本保持不变

D. 无规律波动

52、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支出将急剧增长。D

A. 国防

B. 政府投资

C. 行政管理

D. 教育、保健及福利

5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A. 政府职能转变

B. 连年财政赤字

C. 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D.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5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中不尽合理的现象是:B

A.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

B. 行政管理费比重上升

C. 国防费比重基本保持不变

D. 文教科卫支出比重急剧上升

55、财政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A

A. 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B. 征税成本最小化

C. 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56、政府采用公共定价方法的目的主要在于:D

A. 筹集财政收入

B. 弥补国有企业生产成本

C. 限制垄断行业利润水平

D.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57、农业生产部门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B

A.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B.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而供给不稳定

C.农业的生产单位较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

D.农产品具有季节性

5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D

A.政府投资 B. 商业银行贷款

C.政策性银行贷款 D. 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积累

59、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解决住宅短缺问题的关键在于:A

A. 实行住宅商品化

B. 增加政府住宅投资

C. 坚持计划生育,减轻人口压力

D. 健全住宅分配制度

60、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D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基本保持不变

D. 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61、决定各事业单位文教卫事业费管理方法的因素主要是:C

A. 各单位的行政级别

B. 各单位的人员规模

C. 各单位的性质和收支情况

D. 各单位的是常业务量

6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D

A. 私人需求

B. 团体需求

C. 纯公共需求

D. 准公共需求

63、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主要因素是:A

A. 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B. 社会形态的差异

C. 政治制度的差异

D. 财政体制的差异

64、要使农业部门的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

A. 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B. 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

C. 农产品的销售收入不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D. 农产品的销售收入等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65、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B

A.资金来源不同 B. 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

C.支出渠道不同 D. 经济性质不同

66、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来影响经济。B

A.资源配置结构 B. 相对价格结构

C.供给结构 D. 需求结构

67、在商品经济不发达,价值规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中,财政补贴的作用主要是。B

A.纠正市场缺陷 B. 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

C.抑制通货膨胀 D. 避免经济波动

68、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D

A.保障项目单一

B.社会保障资金没有确定的资金来源

C.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企业安排

D.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6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D

A.政府 B. 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 居民个人

7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B

A.价格改革 B. 分配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D. 政府机构改革

7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72、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份额。D A.人头税 B. 定额资源税

C.比例流转税 D. 累进所得税

7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 税率结构

74、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C

A.增值税 B. 资源税

C.消费税 D. 证券交易印花税

75、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A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76.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应选择的税收制度。C

A.能筹集最多财政收入 B. 侧重公平,兼顾效率

C.侧重效率,兼顾公平 D. 公平和效率并重

77、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拉弗曲线”讨论的是问题。C

A.收入不公 B. 税负转嫁

C.最优税率 D. 经济波动

7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税收中性”的要求。C

A.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尽量以税款为限

B.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担

C.国家征税尽可能避免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任何影响

D.不能使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79、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B

A.英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D. 美国

80、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的是( C )增值税。A.生产型 B. 收入型

C. 消费型

D. 积累型

81、增值税最突出的特点是。D

A.税率档次少 B. 课征普通

C. 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

D. 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82、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B

A.既不含增值税,又不含消费税的价格

B.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的价格

C.含增值税,不含消费税的价格

D.既含增值税,又含消费税的价格

83、下列各种产品中,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C

A.啤酒 B. 汽车轮胎

C. 载重卡车

D. 化妆品

84、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为。A

A.生产环节 B. 零售环节

C. 生产和批发环节

D. 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

85、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D

A.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超额累进税率

D. 超率累进税率

86、遗产税的首要功能是。A

A.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B. 避免个人不劳而获

C. 增加财政收入

D. 鼓励慈善捐助

87、国债与私债的本制区别在于。A

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B. 发行的利率不同

C. 发行的方式不同

D. 发行的机构不同

88、我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D

A.加快经济建设 B. 调节货币供给量

C. 抑制社会消费

D. 弥补财政赤字

89、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具体情况是。C

A.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高

B.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低

C.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底高

D.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度低

90、国债发行主要有五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的发行方式是。B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连续经销方式

D. 直接推销方式

91、国债发行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其核心是。C

A.国债发行的时间 B. 国债主体的选择

C. 国债发行的方式

D. 国债发行的规模

92、国家偿债资金来源中,资金来源在现代国家最不具实践意义。B

A.设立偿债基金 B. 财政盈余

C. 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93、在我国,国债利率主要是以为基础制定。B

A.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政府信用

D. 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94、国债利率水平应当。C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B.等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C.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略低于其他证券利率

D.略高于其他证券利率,略低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

95、分期逐步偿还法的优点在于。D

A.偿还成本低廉 B. 操作程序简单

C. 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

D. 分散国债还本压力

96、短期国债的主要作用在于。B

A.筹集建设资金 B. 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活动

D. 调整债务结构

97、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D A.权责法 B. 组织法

C. 程序法

D. 权责法、组织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

98、预算法的核心内容是。C

A.预算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内容

B.预算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的程序

C.各级预算管理职权

D.预算决算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99、以内容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A

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 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C. 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D. 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100、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特点不包括。C

A.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

B.预算外资金是一种非集中性资金

C.预算外资金中积累性和消费性资金可以统筹使用

D.我国目前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

101、属于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是指。C

A.国有企业的各种专用基金

B.国有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C.各项附加收入

D.地方预算的后备资金

102、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拥有国家预算的最终审批权B

A.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财政部

D. 全国人大常委员

103、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家计委

C. 中国人民银行

D.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04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是。C

A.营业税 B. 房产税

C. 资源税

D. 土地增值税

105、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B A.80%与20% B. 75%与25%

C. 60%与40%

D. 50%与50%

106、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A 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 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

D. 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

107、下列有关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A.在收入划分上实行分税制

B.预算调节制度的典型做法是实行补助金制度

C.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分立,自求平衡D.最高权力机关只审批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包含在中央预算之中。108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A

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

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09、预算赤字是指。A

A.编制预算时列有赤字

B.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赤字

C.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

D.年终决算有赤字

110、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不具有的特点是。D A.财政赤字对需求总量的影响因弥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B.财政赤字可能扩大需求总量

C.财政赤字可能仅改变总需求结构,而不增长总需求规模

D.在短缺经济中,财政赤字必然导致总需求扩张

111、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A.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B.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有利于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C.“量入为出”、“轻徭薄赋”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财政政策思想

D.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个人消费需求起决定作用

112、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D

A.税收 B. 预算

C. 公共支出

D. 利率

113、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协调功能的重要特征是。C

A.多维性 B. 动态性

C. 平等性

D. 适度性

114、对个人所得税征收超额累进税体现了财政的功能。B

A.导向功能 B. 控制功能

C. 稳定功能

D. 协调功能

115、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C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二、多项选择题

1、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原则有( A BCD)

(A)公平;(B)确定;(C)简便;(D)征收费用最低;

2、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探讨的不同学派主要有(ABCD)

(A) 国家分配论;(B)价值分配论;(C)剩余产品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

3、市场失灵的表现有(ABCD)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D)公共产品;(E)通货膨胀;

4、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AB)

(A) 非排他性;(B)非竟争性;(C)不可分割性;(D)排他性;(E)竟争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阶级与公共性;(B)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支平衡性;(D)公平;

6、财政职能主要有(ABC )

(A) 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财政监督;

7、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ABC)

(A) 成本――效益法(B)公共定价法(C)最低费用选择法(D)招标法

8、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A)(B))

(A) 社会公平(B)经济公平(C)体制公平(D)结果公平

9、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ABCD)

(A) 补助支出(B)捐赠支出(C)债务利息支出(D)财政补贴(E)行政支出

10、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ABCDE)

(A) 经济建设费(B)社会文教费(C)国防费(D)行政管理费(E)债务支出

11、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为(ABC )

(A)补偿性支出(B)积累性支出(C)消费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12、国家对住宅投资属于(AD)

(A)生产性支出(B)非生产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消费性支出(E)经常性支出

13、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ABC)

(A) 投资规模适度(B)投资结构合理(C)注重投资效益(D)投资指标

1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有(ABC )

(A) 直接调控(B)间接调控(C)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D)计划调控

15、农业财政投入的范围包括(ABCD )

(A)水利建设(B)农业科技推广(C)农村教育(D)农村培训

16、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其共同特点有(ABCDE)

(A)保障项目名目繁多(B)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C)保障支出由政府安排(D)具有宏观调控动机(E)资金主要来自社会保险税

17社会保障支出分为(ABD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补贴(D)社会福利

18、从经济部门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B)

(A)农业(B)工业

(C)国有企业(D)集体企业

19、税收的形式特征是(ADE)

(A)强制性(B)灵活性

(C)完整性(D)无偿性

(E)固定性

20、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ABCD)

(A)规定起征点(B)确定免税额

(C)附加(D)加成

(E)确定纳税环节

21、税法规定的对违法的纳税人的惩处措施是(ABCDE)

(A)加收滞纳金(B)调销营业执照

(C)罚款(D)令其停业整顿

(E)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2、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CD)

(A)从量税(B)从价税

(C)价内税(D)价外税(E)销售税

23、税收转嫁的方式有(ABDE)

(A)顺转(B)逆转

(C)复转(D)税收资本化(E)混转

24、税负公平包括(ABCD )

(A)平等征税(B)横向公平(C)普遍征税

(D)纵向公平(E)区别对待

25、按课税对象性质我国税种一般分为(ABCDE )

(A)所得课税(B)资源课税(C)商品课税

(D)行为课税(E)财产课税

26、下列属于商品课税的税种有(CE)

(A) 农业税(B)资源税(C)关税(D)财产税(E)营业税

2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属于(BD)

(A) 商品课税(B)所得课税(C)资源课税(D)涉外税收(E)财产课税

28、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是(ABDE)

(A)政府资信程度(B)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

(C)国债的发行方式(D)银行利率(E)市场利率

29、国债的功能具有(ABC )

(A) 弥补财政赤字;(B)筹建建设资金;(C)调节经济;(D)平衡国际收支

30、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AB )

(A)国家借款(B)发行债券(C)内债(D)外债

31、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DE )

(A)固定收益出售(B)公募拍卖(C)连续经销(D)直接推销(E)综合方式

32、国有产资按资产的经济用途可分为(AB)

(A) 经营性资产(B)非经营性资产(C)有形资产(D)无形资产

33、企业税后利润是应按以下顺序分配(ABCDE)

(A) 抵补被没收的财产损失(B)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C)提取公积金(D)提取公益金(E)投资者分利润

34、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有(ABCD )

(A) 自主性(B)分散性

(C)专用性(D)灵活性(E)统一性

35、政府采购制度的特征为(ABC )

(A)公开性(B)公正性(C)竟争性(D)非竞争性

36、各国规范化的收费有以下几类(ABC )

(A)规费(B)使用费(C)其他杂费(D)管理费

37、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E)

(A)确定预算主体(B)确定预算级次(C)预算收支的划分(D)预算管理权限(E)集权和分权

38、预算调节制度的调节方式有(AB)

(A)纵向调节(B)横向调节(C)专项调节(D)补助调节

39、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ABC)

(A) 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增值税(D)营业税

40、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有(BD)

(A) 确定税率(B)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C)确立征税范围(D)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

41、西方经济学中,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划分为(AB )

(A)结构性赤字(B)周期性赤字(C)硬赤字(D)软赤字

42、财政政策的主体是(BC )

(A)国家(B)政策制定者(C)政策执行者(D)财政部

43、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有(ABCD)

(A)物价相对稳定(B)收入的合理分配(C)经济适度增长(D)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44、财政政策所采用的工具有(ABCD )

(A) 税收(B)公债(C)公共支出(D)政府投资(E)财政赤字

45、公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效应上(ABC)

(A)排挤效应(B)货币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E)税收效应

46、财政传导机制的媒介体有(ABC )

(A)收入分配(B)货币供应(C)价格(D)税收(E)信贷

47、衡量合理的外债负担和限度的指标有(ABC )

(A)负债率(B)偿债率(C)债务率(D)剩余产品率

48、我国的外债种类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ABCDE)

(A) 外债余额中长期债务比重高(B)多为国际商业性贷款

(C)外债风险指都在安全线内(D)外债种类多样化(E)短期债务比重逐步降低

49、关税是一种(AD)

(A)间接税(B)直接税(C)所得税(D)国际税

50、GATT中关于关税的条款主要有(ABCD )

(A) 非歧视贸易原则(B)最惠国待遇条款(C)关税保护原则(D)公平保护原则

51、我国关税可分为(ABC)

(A)进口税(B)出口税(C)过境税(D)转口税

52、一般国际税收协定包括的内容为(ABC )

(A)免除双重征税(B)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

(C)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D)消除关税

53、税收管辖权的交叉方式有(ABCD )

(A)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B)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C)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D)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

三、填空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自然垄断、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有行政法律手段、组织公共生产、财政手段。

3、资源配置,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的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4、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5、依据国家职能的分类,我国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

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

6、从财政的职能角度分析,凡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往往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凡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7、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8、在我国,实现财政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的政治程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决策的科学性总是同决策的民主性相结合的,无论是财政的配置决策,还是宏观的稳定与发展决策,最终都要归结为政治程序问题。

10、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11、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等特点,其中公开性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12、投资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因为投资既可以刺激需求,又可以增加供

给。

14、基础产业部门具有的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征,决定了基础产业仅靠自身积累来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5、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科研两方面。

16、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对内管理国家对外巩固国防,从而国家的两项基本支出是、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17、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查支出外交支出。

18、对文教卫事业费的管理可以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经济核算三种管理方法。

19、从科研经费的来源看,基础性研究的经费主要应由政府承担,应用性研究的经费则可由微观经济主体承担。

20、财政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21、从经济影响上看,转移性支出中补助支出最为重要,因为它全面影响着收入分配,并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

22、传统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同就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23、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另外还有几种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前还贷和税收支出。

24、从税收支出发挥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其中刺激性税收支出是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的主要表现。

25、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26、其他收入类包括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和外事服务收入、对政府的捐赠收入、罚没收入等。

27、1979年,我国在分配体制方面采取了三大措施: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对企业减税让利,使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急剧下降。

28、影响财政收入的价格因素有价格总水平变动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

29、在因连年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经济中,财政收入的增量可分为GDP正常增量分配所得和价格再分配所得两个部分。

30、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是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1、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的并存反映出税收有偿性的一面。

32、税率可以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33、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以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4、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方面。

35、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同的人缴纳相同的税,纳税能力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

36、一个社会的税收公平是以该社会的社会公平观和经济公平观为基础和前提的。

37、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38、课税给纳税人造成的超额负担主要有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和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39、为了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公布施行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40、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用有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它们都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的。

4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

42、课征消费税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43、消费税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征税办法。

44、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概括为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三种经营行为。

45、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46、由于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固有的课税不普遍、税收收入缺乏弹性等缺陷,不可能成为国家的主要税种。

47、资源税的作用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48、在开征遗产税的同时开征赠与税,可以有效地防止逃避遗产税的行为。

49、国债的功能主要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

50、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被称为国债负担率。

51、国债负担包括认购人负担、政府负担和纳税人负担三方面。

52、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将国债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可以将国债分为可转让债券和不可转让债券。

53、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54、国债发行主要有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综合方式等五种方式。

55、可选用的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56、国债市场按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部分。

57、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二是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58、外债由政府借款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两部分组成。

59、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首要功能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60、国家预算作为财政收支计划,在技术操作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国家预算的形式和国家预算的内容。

61、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62、国家预算的原则包括: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63、国家预算的工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

64、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65、利用“财政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得出的财政赤字称为软赤字。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选择题新选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 D.公共产品 E.通货膨胀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不可分割性 D.排他性 E.竞争性;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 A.M B.V+M C.C+V+M D.C+V 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A.阶级与公共性 B.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支平衡性 D.公平 5、财政职能主要有()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财政监督 二、判断题 1、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都主要是通过财政来进行的。()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 A.成本―效益法 B.公共定价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招标法 2、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 A.社会公平 B.经济公平 C.体制公平 D.结果公平 3、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公司制 D.垄断模式 二、判断题 1、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2、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3、目前,对我国来说,侧重于效率同是兼顾公平。()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E.行政支出 2、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 A.经济建设费 B.社会文教费 C.国防费 D.行政管理费 E.债务支出 4、国防支出属于()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5、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为()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二、不定项选择 1.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3.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D.积累性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5.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 C.能源开发D.教育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财政学复习要点

财政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①公共产品:特征:非竞争性: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到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斥性: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过高。竞争性:是指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的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同时被他人享用。排他性:是指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价格后,才能获得这些产品的权利,从而存在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斥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②政府干预私人市场的原因:?纠正不合理的偏好——优值品(汽车安全带、保险)、劣品(抽烟);?关注公平 ③混合产品类型及提供方式:?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等;?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桥梁、公园、博物馆。?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 ④国防支出经济效应:㈠带动高新技术发展;㈡拉动需求。 ⑤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ⅰ弥补私人保险市场的缺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ⅱ公平收入分配;ⅲ社会保险属于优值品;ⅳ熨平经济波动,维护社会稳定。 ⑥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⒈经济发展水平: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规模正相关;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也会通过影响经济、利润水平等对财政收入规模产生影响;⒉分配政策和制度: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与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制度密切相关;⒊价格因素:物价涨幅低于财政收入涨幅——财政收入实际增加;物价涨幅等于财政收入涨幅——财政收入实际保持不变;物价涨幅高于财政收入涨幅——财政收入实际减少。 ⑦税收要素:纳税人:也称课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的缴纳者。课税对象:指课税客体,即对什么进行征税。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常数。累进税率:是指将税基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使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大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指全部税基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那一档税率征税,随着税基增加,税率逐步提高。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税基分成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并分别计算税额,加总后即为应征税额。固定税额:即定额税率,是指按每一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某一固定的税额,即边际税率为零。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应达到的一定数额。免征额:是指准予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直接税:直接由纳税人负担的税种。间接税:税负容易转嫁给他人。价内税:税款包含在应税商品价格内的税。价外税:税款不包含在应税商品价格内的税。 ⑧现在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两难选择;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充分;弹性;中性——促进经济发展,行政效率:节约;便利——征税费用最小化,公平原则:收益原则:税额与收益大小成正比,能力原则:税额由纳税能力来确定。 ⑨国债:㈠内债:是指政府在本国境内发行的公债,其认购主题是国内法人和本国国民,其债权人包括国内企业、组织团体、居民个人等,一般以本国货币为计量单位。㈡外债:是指政府在境外发行的公债,其认购者可以使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外国企业、国外金融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等,通常以债权国通货或具有世界货币功能的第三国通货为计量单位。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对象和财政职能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CD)。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B、解决外部性 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ACD)。 A、提供公共品 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 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4、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角度看,主要是指(C)。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税收制度 D、公债制度 5、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C)。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9、财政是一种(C)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 B、个人 C、国家或政府 D、市场 10、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 A、中央政府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11、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D)。 A、2013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 B、2015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 C、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12、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C)。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 C、外部性 D、以上都是 1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 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 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 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 齐语》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 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 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 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 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 【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 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 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 【2】罗尔斯主义 (短板效应) :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1、信息完备:p42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 质品的情形。 ②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 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 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 2, ?X n,Y 1) 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

2017年秋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 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财政学常见考题(选择、判断)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答案:D 2、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答案:AB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A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BCD 5、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答案:ABCD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答案:ABC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答案:ABCD 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答案:BC 9、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答案:ABC 10、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私人提供 D.混合提供答案:A 11、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是()。 A.税收 B.收费 C.价格 D.税费答案:A 12、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答案:CD 13、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政府垄断经营答案:ABC 1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答案:ABCD 15、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答案:ABCD 16、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答案:D 17、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答案:AC 18、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 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答案:A 19、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答案:CD 20、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答案:BC 21、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B.资本-劳动力最大化 C.就业创造 D.边际成本最大化答案:ABC 22、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A.社会保障税 B.增值税 C.财政拨款 C.各项费用答案:A 23、社会保障支出分为()。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补贴 D.社会福利答案:ABD 24、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 A.基金式 B.部分基金式 C.现收现付式 D.企业捐助答案:B 25、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包括()。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答案:ABCD 2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 A.税收 B.利润 C.债务 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答案:A 2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答案:AC 28、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A.强制性 B.完整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答案:ACD 29、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A.规定起征点和免税额 B.减免 C.附加 D.加成答案:ABCD 30、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答案:CD 31、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A.顺转 B.逆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答案:ABCD 32、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税基中;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D 33、按课税对象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A.所得课税 B.资源课税 C.商品课税 D.行为课税 E.财产课税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CDE 3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分为哪几类()。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D 35、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A.所得课税 B.消费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较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CD 36、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7、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难;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A 38、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9、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A.公平类税收原则 B.公正类税收原则 C.效率类税收原则 D.受益类税收原则

财政学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 非排他性: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使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 主要表现: (1)垄断。市场效率是由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及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因此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4)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话的,市场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影响效率。 (6)经济波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是其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 手段: a.立法和行政手段。主要是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公共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有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可以再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和醋鱼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c.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业不是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财政的目标是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失效的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1)非排他性和排他性(2)非竞争性和竞争性。 第二章 免费搭车:在财政学上,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