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三中心-“同城双活+异地灾备”

两地三中心-“同城双活+异地灾备”

两地三中心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需求及挑战

数据中心作为承载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数据中心需要更高效地支持业务和信息共享需求,提供不间断的服务,这对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全面安全、高效管理和业务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方案内容

“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整体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灾难场景下的业务连续性要求。同城灾备中心主要是用于防范生产中心机房或楼宇发生的灾难,异地灾备中心用于防范大规模区域性灾难。同城灾备中心由于其与生产中心处于同一个城市,可采用较好的网络线路如光纤与生产中心进行连接,因此数据复制和应用切换比较容易实现,可实现生产与灾备中心之间数据的实时复制和应用的快速切换。异地灾备中心由于其与生产中心不在同一城市,灾备端与生产端连接的网络线路带宽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限制,一般适合于数据的异步复制,应用系统的切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异地灾备中心可以实现在业务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恢复和可容忍丢失范围内的数据恢复。

“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包含了灾备咨询、实施建设、演练、运营的服务内容。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1. 业务连续性咨询

2. 灾备系统建设服务

3. 灾备系统运营管理服务

4. 业务连续性维护服务

5. 灾难宣告及灾难恢复服务

?方案优势

? 多中心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

? 将国际业务连续管理的最佳理论结合国内的成功实践

? 成熟的服务体系和规范

? 丰富的灾难恢复经验

? 高可用性的基础设施

? 众多成功案例

?客户收益

? 实现数据的双重保护,确保数据完整性、一致性

? 确保生产中心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及灾难场景下的数据一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 有效提高客户信息系统的风险抵御能力

?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灾难事件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方案相关内容 如何应对“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风险?对于信息化应用而言,灾备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概述 数据中心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它是各种IT应用服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计算、网络、存储的中心。数据中心实现了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以及对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数据的统一运维管理。 数据大集中的同时也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面对频频发生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于信息化应用而言,灾备系统的建设也已成为热点。随着2007年11月《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许多用户将从观望、徘徊转向实际应用。对于正处于服务转型期的电信运营商来说,借助灾备中心应用热潮,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化服务,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网络接入商角色,是值得把握的一次良好机会。 灾难备份概念介绍 1. 灾难备份的分类 灾备从应用层次,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数据级别、应用级别和业务级别。从用户整个业务连续性的保障程度来看,其高可用性级别也随之逐级提高。 1) 数据级别 数据级别灾备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即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数据级别灾备是保障数据可用的最低底线,当数据丢失时能够保证应用系统可以重新得到所有数据。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投入低,构建简单。 2) 应用级别 对于业务应用繁多,并且系统需要保持7*24小时连续运行的企业来说,显然需要高级别的应用灾备系统来满足其需求。应用级备份是在数据级灾备的基础上,在备份站点同样构建一套应用系统。应用级灾备系统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使用户的服务请求能够透明地继续运行,保证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完整、可靠和安全,完全不受灾难的影响。一般来说,应用级灾备系统需要通过更多软件来实现,它可以使企业的多种应用在灾难发生时进行快速切换,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 业务级别

灾备云建设方案

科力锐灾备云服务项目方案书 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2月

目录 一、项目服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服务特点 (4) 三、科力锐灾备云平台和服务简介 (6) 四、科力锐灾备云平台和服务特点 (12)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即通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形式,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改造传统的生产、办公、经营方式,提高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效率,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政府信息化全力推进,政府部门间、对企业、公民的政务全部以电子化开展,即用电子化、无纸化办公的形式取代传统的依靠纸质文档和人工流转办公的方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企、事业单位也将生产、办公系统化,为繁荣社会经济、扩大城乡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企、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信息化能力弱、产品和市场信息不畅、市场竞争力不足、互动渠道窄等问题,限制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急需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化趋势明显,同时业务系统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单位的“生命线”,越来越多组织已认识到灾备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主机故障、系统故障、软件逻辑错误、人为操作失误和病毒攻击(例如勒索病毒)等众多风险高发引发灾难,极大的威胁了企事业单位的IT应用系统的安全和服务的连续性,需要能够提供灾备服务作为防范各类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帮助发生系统灾难的企事业单位快速的恢复IT应用系统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保障组织的核心数据资产不丢失,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保障组织的核心业务系统不停或者少停。 从灾备的角度而言,各企、事业单位将会面临以下几点挑战: 1、如何获取专业的灾备技术服务,降低数据丢失风险,满足数据保护需求。 2、如何能在降低灾备建设成本的基础上,让各单位都能够低成本使用成熟、可靠的 灾备技术方案,保障核心数据资产不丢失。 3、如何在缺乏专业的灾备运维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下,确 保在核心业务系统出现问题而中断时能够快速进行恢复。 4、如何在IT架构混合化、多元化的大环境和趋势下,确保灾备技术方案能面向未来 的适应各单位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展。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1.1 备端在线两地三中心灾备方案网络设计 本地容灾是指在本地机房建立容灾系统,日常情况下可同时分担业务及管理系统的运行,并可切换运行;灾难情况下可在基本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灾备应急切换,保持业务连续运行。与异地灾备模式相比较,本地双中心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速度快、运维管理相对简单、可靠性更高等优点;异地灾备中心是指在异地建立一个备份的灾备中心,用于双中心的数据备份,当双中心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中心可以用备份数据进行业务的恢复。针对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的需求,我们结合我们自主研发的软件的优势,设计了典型的建设方案。本地机房安装我们镜像系统,主备端同时在线,真正实现“双活”,是可见,可验证,可靠的容灾;异地机房安装实时备份,既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确保数据不丢失,又能任意时间点手动恢复,实现容错,而且无需主备硬件配置一致,还能降低成本。网络拓扑和部署如下: 2.2 备端在线容灾系统设计

在生产服务器上部署A镜像系统代理软件,在容灾服务器上安装A镜像系统服务器端软件,设置A镜像代理的检测路径为主存储路径,设置A镜像服务器路径为备用存储路径。通过Web管理界面配置镜像对象、全量和增量策略等。 1)当生产服务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把生产服务器的浪擎代理软件连接至服务器。当代理检测到主存储数据变化后,将捕获变化的数据实时的复制到备用存储上,实现了实时的复制。具体部署如下图: 2)当生产服务器故障,或者存储故障导致生产系统无法正常提供业务支持时,本地容灾服务器可直接接替生产服务器工作保障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当本地机房发生灾难时,异地机房的容灾服务器可直接接替生产服务器工作保障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具体部署如下图: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 根据数据中心的安全要求,应对灾难恢复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做出全面的考虑。 1.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 按照容灾系统对应用系统的保护程度可以分为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业务级容灾的大部分内容是非IT系统。 数据级容灾系统只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提供实时服务的请求在灾难中会中断。应用级容灾系统能够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让服务请求能够透明(在灾难发生时毫无觉察)地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整、可靠、安全。因此对服务中断不太敏感的部分可以选择数据级容灾,以便节省成本,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构建应用级容灾系统,保证实时服务不间断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数据级容灾。通过在异地建立一份数据复制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当本地工作系统出现不可恢复的物理故障时,容灾系统提供可用的数据。数据级容灾是容灾的基础形式,由于只需要考虑数据的复制和存放,不需要考虑备用系统,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投资也较少。数据级容灾需要考虑三方面问题:在线模式与离线模式问题;远程数据复制技术问题;同步与异步容灾问题。 (2)应用级容灾。应用级容灾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建立备份的应用系统环境,当本地工作系统出现不可恢复的物理故障时,容灾系统提供可用的数据和应用系统。 应用级容灾系统是建立在数据级容灾系统基础上的,同时能完成数据和应用系统环境的复制存放和管理。为实现发生灾难时的应用切换,容灾中心需要配置与工作系统同构和相同功能的业务网络、应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 应用级容灾还需要考虑数据复制的完全性、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网络的通畅性、容灾切换的性能影响、应用软件的适应性改造等问题,以及为保证业务运行的所需设备、环境、人员及其相应的管理。 2.灾难恢复系统的在线/离线模式 (l)在线模式。在线灾难恢复系统要求工作系统与灾难备份系统通过网络线路连接,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或定时从工作系统传输到灾难备份系统。对数据保护的实时性高,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就需要采用在线模式。 (2)离线模式。离线灾难备份系统的数据通过存储介质(磁带、光盘等,搬运到异地保存起来实现数据的保护。离线模式适合于对数据保护的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离线模式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较少。 3.数据备份技术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在数据中心运行,数据存放在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两地保存。当灾难发生时,使用备份数据对工作系统进行恢复或将应用切换到备份中心。灾难备份系统中数据备份技术的选择应符合数据恢复时间或系统切换时间满足业务连续性的要求。目前数据备份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1)磁带备份。 (2)基于应用程序的备份。通过应用程序或者中间件产品,将数据中心的数据复制到灾难备份中心。在正常情况下,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在将数据写入本地存储系统的同时将数据发送到灾难备份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只在后台处理数据,当数据中心瘫痪时,由于灾难备份中心也存有生产数据,所以可以迅速接管业务。这种备份方式往往需要应用程序的修改,工作量比较大。另外,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处理数据的复制任务,对应用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3)数据库的远程数据复制。基本原理是将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日志传送到远程灾难备份中心的数据库中,通过日志同步两端的数据库。这种方式需要数据库软件的支持。由于数据库方式只是传送数据库日志,与应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无须对应用程序做大量修改。这种灾难备份方式比较适合于只对数据库有远程灾难备份需求,传输距离较长且网络传输带宽不大的用户环境。 (4)服务器逻辑卷的远程数据复制。这种方式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逻辑卷管理软件基础上实现,通过IP网络将逻辑卷操作传输到异地主机,在异地主机执行同样的逻辑卷操作,保证本地和远端逻辑卷的一致性。这种灾难备份方式适合文件、数据库等多种数据的远程复制要求,并且对应用系统和数据库是透明的,但需要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主机同构。 (5)基于存储备份软件实现的远程数据复制。数据的复制和同步通过存储备份软件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很强,完全不依赖主机系统和存储系统,也不影响本地应用的响应速度,数据可以从任何存储设备上镜像到任何地点的任何存储设备上。 (6)基于智能存储设备的远程数据复制。由智能存储设备自身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即智能存储设备将系统中的存储操作指令发送到远端的智能存储设备上,在远端智能存储设备中重做存储操作指令,实现数据远程复制。这种灾难备份方式要求数据中心和灾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 1.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进行,政务系统的连续性依赖于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运行。然而,灾难就像灰尘一样伏击在运营环境周围,政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可能正在一个充满风险和威胁的环境下运行。如果不能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治理,一旦数据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就很有可能对政府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核心数据丢失,将会使得某些核心功能陷入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证政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1灾备解决方案原则 首先,在制定容灾系统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就是容灾系统建设对原有业务系统带来的影响。比如,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对系统I/O带来的延迟,应用数据同步对日常业务处理系统带来的压力等。因此,企业要通过周密的测试和分析来规避容灾系统建设时带来的这些风险,以保证业务系统不会因容灾系统的建设而出现在处理性能上下降的问题。 第二,数据状态要保持同步。为保证在灾难发生时,业务可以成功地切换到备份中心,就必须保证容灾系统数据同步机制的可靠性。因此,建立可靠的数据同步校验机制是必须的; 同时,还要考虑建立定时的、自动的数据同步核查对比机制,以检验两个中心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数据容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容灾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尽可能轻,并能承担部分业务处理和测试的工作。容灾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容灾切换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系统建设中,就必须要考虑系统的维护管理流程。生产中心任何业务处理过程的改变都必须完整地复制到备份中心; 所有新业务系统上线时,必须通知备份中心,并在备份中心配置好数据同步机制; 对原程序的改动也必须保证两个中心同时上线。 第四,系统恢复时间要尽可能短。容灾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主中心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在规定时间切换到备份中心,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并且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但往往在灾难发生时,主要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为了顺利实现系统间的切换,应该让系统切换操作尽可能地简单; 并建立固定化的、标准化的切换流程,要求维护人员在切换演习时严格按照流程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 第五,可实现部分业务子系统的切换和回切。当人事变动、业务变化、IT设施变化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恢复规划文档失效的变化发生时,应及时更新各恢复规划文档,并在必要时启动模拟测试或演习,确保业务连续性系统的工作能力。 第六,技术方案选择要遵循成熟稳定、高可靠性、可扩展性、透明性的原则。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容灾技术包括:SAN/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虚拟存储、基于IP的SAN互连技术以及快照技术等。其中基于IP的SAN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其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份中心的SAN中的。当备份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这种基于IP的SAN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基于IP的互连协议主要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EMC VNX Replicator 容灾方案

EMC异地容灾方案 大家都知道NAS具有低TCO、扩充性、跨平台、高可用性、高速度、方便的安装、维护、使用等特点,但是廉价的NAS系统采用了以软件构建RAID的方式,当系统负荷较重的时候,NAS系统中的处理器性能瓶颈也会引发传输速率的明显下降,正因为这样许多企业在选购NAS的同时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地存储备份方法,从而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什么是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有的资料重新复制进行保留,以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重新利用。数据备份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汽车备胎,一旦出现故障我们只要将备胎换上去就可以重新使用了。除了汽车备胎我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钥匙也都是备份思想的体现。我们要记住数据备份是最基础的,没有它一切先进的技术也都没有意义了。 数据备份的目的 很多人对数据备份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将数据备份到本地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肯定地说存在这种想法的人有很多,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案例证明了数据丢失后而不能正常恢复,这种灾难性后果可能会对金融及电信行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进行数据备份目的是将原有数据重新利用,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备份的数据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系统集成商向客户介绍他们的产品是如何的方便、可靠,但光有数据备份还不行,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将数据恢复才可以,一个不能恢复的备份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只有安全、可靠、高效地恢复数据,才是系统备份的真正目的。 数据备份在存储领域的地位 在SAN和NAS这些新的存储系统结构中,传统的备份技术在结构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据备份作为存储领域的一个重点,其在存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从LAN Free备份到无服务器备份,这些备份领域里的新兴技术正在日渐成熟和完善。对一个完整的IT系统而言,备份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备份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是因为它更像是我们为了留住美好时光而拍摄的照片或影片,把这些数据通过刻录等方式永久的保存了下来,供我们怀旧和欣赏。显然当然我们看到一张儿时的照片就回到从前的可能性根本没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完整版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据保护系统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 HIS、LIS 和 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 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 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 LAN 或 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备份介质层(内置虚拟带库):主流备份介质有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物理磁带库等,一般建议将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作为一级备份介质,用于近期的备份数据存放,将物理磁带库或者光盘库作为二级备份介质,用于长期的备份数据存放。

异地容灾方案

异地容灾方案 一、方案背景 当9·11 事件发生时,国人还可能会认为灾害离我们太远;当举国齐哀的汶川地震发生时,企事业单位数据备份系统容灾能力则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实际上,计算机被窃、火灾等意外事件是时常发生的,如果企事业单位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的灾难备份,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严重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当东南大学10 个实验室被烧毁,多年学术资料毁坏;当浙江某大型公司,信息中心失火,所有服务器损失殆尽;等等这些事件足以表明,仅仅实现本地的集中备份,其安全性还远远不够,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部署具有异地容灾能力的备份方案,将是企事业单位面临的新的挑战。 二、爱数解决之道――D2D2R 异地容灾方案 1. 方案简介 作为安全备份的倡导者,爱数推出的D2D2R 异地容灾方案旨在提高备份的安全性,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预算可控的异地容灾方案。D2D2R 是指磁盘到磁盘到远程(Disk to Disk to Remote),顾名思义,该方案首先实现在局域网内基于磁盘的集中备份,当数据集中备份存储到局域网内的备份服务器上后,再通过实时同步功能,将已备份数据通过互联网、VPN 或专线等传输到远程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异地容灾。 2. 方案应用 此方案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异地容灾需求而设计,备份范围涵盖文件、数据库、邮件等关键数据,可有效的防范本地数据丢失对企事业单位带来的致命打击: 此方案可应用于解决因地震、水灾、火灾、盗窃等事故可能造成的公司数据丢失的问题,提供关键数据的本地及异地备份。 此方案可应用于集团公司中各地成员公司之间重要数据的互相备份。 3. 方案特点

部署简单 可与企事业单位现有IT网络无缝融合,在实现D2D2R异地容灾方案时,不再需要 建设或升级企事业单位的IT网络,仅仅只需要进行软件部署,实施周期短。 技术领先 异地数据传输采用层叠增量实时同步技术,在数据传输前压缩,节省网络带宽和 传输时间,并使用AES高级加密算法加密传输的数据流,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时 的安全性。 管理便捷 基于爱数备份软件网络版强大的可管理性,整个方案只需要在一个管理平台即可 将本地集中备份和异地实时同步进行统一管理。 成本可控 整个方案可使用企事业单位现有IT网络和硬件,方案部署初始成本低,并且整个 方案完全采用软件技术,不需要人工参与,从而避免实施异地容灾时维护成本高 的风险。 4. 可适用产品 爱数备份存储柜for Enterprise 爱数备份软件企业版 5. 与D2D2T方案的比较 应用D2D2T方案实现数据异地容灾时,用户首先是将集中备份的数据迁移到磁带,然后再通过运输车将磁带运送到远程的数据中心。相对于D2D2T的数据异地容灾方案,D2D2R 方案有如下优势: 介质的可靠性更高,随着磁盘备份技术大范围应用,磁盘相对于磁带介质的可靠性已获得业界公认。 维护成本更低,基于D2D2T的异地容灾方案,需要更多人员管理和维护备份系统,而D2D2R方案则在部署后,完全采用软件技术,不需要人工参与。 实时性更强,D2D2R方案采用实时同步技术将备份数据从本地复制到远程数据中心,D2D2T方案则只能定期的进行数据异地保存。 三、方案部署 1. 部署一——基于自建远程节点的D2D2R方案 1.1 方案概述 此方案在部署D2D2R异地容灾方案时,用于远程备份数据容灾的节点采用自建方式。自建远程节点部署时,需要配置一台介质服务器,该介质服务器可以采用爱数备份存储柜,或采用服务器+爱数备份软件企业版介质服务器代理实现。如果企事业单位本身已有数据中心,则可将介质服务器添加到该数据中心,如果尚未有数据中心,则可将介质服务器托管于专业

数据中心灾备体系设计详细介绍与分析

数据中心灾备体系设计详细介绍与分析 2010-03-03 网络网络 数据中心灾备体系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灾备需求分析、灾备技术体系设计与灾备管理制度设计。灾备需求分析是根据数据中心的业务特点与系统特点,分析存在的风险;灾备技术体系设计则是为达到灾备需求的旧标而进行的具体技术实现;灾备管理制度设计则是为确保灾备系统规范运作而设立的管理制度。由于《规范》中对灾备管理制度的设计已经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设计方法与要求,本文将不再赘述,而将重点放在介绍灾备需求分析与灾备技术体系设计方面,为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一、区域数据中心灾备需求分析 (一)风险分析 全面详尽的风险分析是数据中心灾备体系设计的基础,风险分析方法包括: 1.资产识别,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数据、文档、服务和声誉等。单位应对资产进行分类,以区分资产的不同重要程度并确定重要资产的范围,应X对资产进行标识以区分资产对业务正常运作的影响程度,据此确定资产的等级。 2.威胁识别,即识别信息资产构成潜在破坏的可能性因素,如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等。3.脆弱性识别,即识别可能被威胁利用的信息资产的弱点,主要包括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技术脆弱性涉及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等各个层面的安全问题;管理脆弱性可分为技术管理脆弱性和组织管理脆弱性两方面,前者与具体技术活动相关,后者与管理环境相关。 具体分析活动可通过问卷调查、工具检测、人工核查、文档查阅和渗透性测试等方式开展。完成风险分析后,需要根据灾难发生的可能性、灾难发生后的损失预计等因素,计算对应的风险值,进行风险分级,为后续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数据保护系统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 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2.1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LAN 或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异地容灾方案

某金融机构数据级 异地容灾案例 一、概述 备份与容灾是存储领域两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备份是指用户为应用系统产生的重要数据制作一份或者多份拷贝,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容灾是用户为业务系统建立一个或多个冗余站点,达到业务不间断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备份称作是“数据保护”,而容灾称作“业务应用保护”。备份与容灾中都有数据保护工作,备份大多采用近端方式,成本低;容灾则采用远程方式进行数据保护,成本较高。 大体上讲,容灾可以分为3个级别:数据级别、应用级别以及业务级别。数据级别容灾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即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数据级容灾较为基础,其中,较低级别的数据容灾方案仅需利用磁带库和管理软件就能实现数据 异地备份,达到容灾的功效;而较高级的数据容灾方案则是依靠数据复制工具,例如卷复制软件,或者存储系统的硬件控制器,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数据级别容灾是保障数据可用的基础,当数据丢失时能够保证应用系统可以重新得到所有数据。

本案例容灾级别为数据级容灾,日后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部署更高级别的容灾方式。 二、实施前状况及需求分析 本案例实施单位为某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分支单位,在此简称A 分支。该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全国性的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大集中),重要的生产数据已经集中在总部统一存储管理。而且A分支对于重要的业务中间数据在本地也有IBM 3584大型带库进行存储备份。所以说A分支针对于生产数据的备份和冗灾都有了较高级别的保障。 但对于A分支内部一些前置机数据虽然在本地也进行了备份,对于数据安全有一定的保护,但在数据容灾方面较为薄弱,由于备份数据与生产环境在同一楼内,数据较为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等大型灾难则对数据影响较为严重。 因此用户考虑针对于这些前置机数据部署远程的数据容灾系统。容灾地点定在25公里以外,线路采用租赁长波裸光纤,每天的数据量约为(110G),容灾级别为数据级容灾。 三、系统方案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本地数据备份及异地数据级灾备项目建设方案

本地数据备份及异地数据级灾备项目建设方案

XX地税本地数据备份及异地数据级 灾备项目建设方

一、数据备份及异地灾备系统项目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也促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税收管理日益呈现出了其在当今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各种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税收信息越来越多元化,海量化的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税务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最迅速省份之一的陕西省的地税系统,必定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税务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撑,同时随着税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成投入使用,我们又必须面对更严峻的考验,那就是如何科学、安全、有效地保护税务信息系统中的海量化税收信息数据。 我省税务信息系统按照“秦税工程”方案于3月份完成了对省地税集中数据中心系统的搭建。数据大集中处理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对税收业务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让全省所有分支机构采用统一的业务系统平台,减少管理漏洞;另一方面利于省地税对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可以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这些核心业务数据;同时也可以减少各地的信息化重复建设费用。 伴随着我省地税信息系统的数据集中处理模式,可以预计,税务系统的业务运作、经营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数据中心各业务信息系统

的可靠运行。我中心所提供的税务系统服务的连续性以及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都会直接关系到全省地税系统的生产、经营和决策活动。一旦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引起计算机系统停顿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和业务处理中断,将会给我省税务部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甚至是税务数据的致命打击! 在数据大集中的模式下,我们也必须处理因数据集中处理也伴随而来一些不得不面对的运行风险,如:这些集中的数据会因为一些突然发生的灾难而造成破坏或者永久性的损失。同时,这些生产运行主机系统及其配套设备一旦发生灾难性破坏,就会导致税收业务中断,这对于我们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因此,我省税务生产业务系统的灾难备份及恢复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XXXX公司Oracle数据库异地容灾方案

XXXX公司Oracle数据库异地容灾方案 2011年08月29日

1、公司简介 XXXX公司。 2、项目背景 ●XXXX有两个数据中心。 ●两个基地之间使用TCP/IP网络进行连接。 ●生产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为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数据库目前总体数据量约为2.4T。 ●生产系统为双机容错架构。 ●希望远程数据中心成为容灾中心。 3、解决方案 3.1方案原理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应用场景,用户对RPO、RTO的要求比较高,用户希望数据丢失尽可能少,恢复尽可能快。可是,要实现这一愿望,传统的容灾方案都是采用昂贵的存储设备或卷管理软件来实现,投入相当惊人,用户很难接受!CommVault的CDR连续数据复制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解决方案,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个Oracle远程容灾方案的设计思想是:在容灾系统初始化时或备份系统被破坏时,利用备份和恢复来传送数据库的DBF文件;在数据库日常工作时,利用CDR来时复制数据库日志文件,并将日志回滚到备份数据中(对于双机架构来说,原理相同,所需模块相同, 如图生产主机可为双机或集群架构)。系统的数据流如下图所示:

3.2实施过程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采用了CommVault的备份技术和CDR技术,数据共有4份冗余,除了生产数据外,还有容灾数据,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数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库都是使用本地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服务,并且将数据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相互复制,以便达到两个数据中心互为容灾中心的目的。整个容灾系统的建立共分4个阶段: ●初始化阶段:通过备份+恢复方式,在容灾站点生成初始化数据 ●容灾复制阶段: 1.通过CDR复制交易日志 2.自动回滚日志实现数据库容灾 3.每天做异地数据库的冷备份 4.每天做本地数据库的热备份 ●灾难重建阶段: 如果数据崩溃,由于本地和异地都有灾备数据,通过本地的直接恢复实现本地网络 的灾难数据重建,避免在远程网络上传送大量的初始化数据 ●容灾演练阶段: 将容灾站点的数据库打开,就可以使用了。恢复正常工作方式,只要将灾备的数据 恢复,然后回滚以前的日志数据,就能恢复容灾复制阶段。 4、技术要点 在这4个阶段中,充分利用了CommVault的独特技术: ●CDR复制:连续数据复制,复制数据库交易日志。 ●断点续传:支持从中断点继续传送。 ●GridStor:支持多个介质服务器使用不同地区的数据源,这样就不需要通过网络来 回传送大量的数据。 ●自动恢复和回滚:支持以时间或者自动的方式,恢复和回滚日志或其它数据,而不 需要手工执行。 ●辅助拷贝:支持将本地的备份数据复制到异地,实现异地的灾备。

异地容灾方案集锦

异地容灭备份.,都有几种容灭备份的解决方案.每一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然后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对客户来讲解或是说明. 灾难备份: 灾难备份是指为了减少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灾难发生时或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 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是一个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在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营业的过程。 灾难恢复的目标一是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使业务数据损失最少甚至没有业务数据损失。二是快速恢复营业,使业务停顿时间最短甚至不中断业务。 灾难备份中心: 灾难备份中心是一个拥有备份系统与场地,配备了专职人员,建立并制定了一系列运行管理制度、数据备份策略和灾难恢复程序,可以承担灾难恢复任务的机构。 灾难应急方案: 灾难应急方案是指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事件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而对计算机应用系统采取的抢救措施、故障隔离措施、恢复过程以及工作人员救护和撤离计划等。 灾难恢复方案: 是一套为保证在计算机系统发生灾难后恢复业务运行而预先制定的一套技术措施、管理方法和处理步骤。它是在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管理和社会条件的可行性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最佳灾难恢复策略。 从数据用途角度分析一般可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分为: 系统数据、基础数据、应用数据、临时数据; 根据数据存贮与管理方式又可分为:数据库数据、非数据库数据、孤立数据、遗失数据。 系统数据(SYSTEM DATA): 系统数据主要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装的各类软件包和应用系统执行程序。系统数据在系统安装后基本上不再变动,只有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版本升级或应用程序调整时才发生变化。系统数据一般都有标准的安装介质(软盘、磁带、光盘)。 基础数据(INFRASTRUCTURE DATA): 基础数据主要是指保证业务系统正常运行所使用的系统目录、用户目录、系统配置文件、网络配置文件、应用配置文件、存取权限控制等。基础数据随业务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作为系统档案进行保存。 应用数据(APPLICATION DATA): 应用数据主要是指业务系统的所有业务数据,对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要求很高而且变化频繁。 临时数据(TEMPORARY DATA): 主要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产生的系统运行记录、数据库逻辑日志和应用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打印、传输临时文件,随系统运行和业务的发生而变化。临时数据对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影响不大,增大后需要定期进行清理。 数据库数据(DATABASE DATA): 是指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进行存取和管理的数据。 非数据库数据(NON-DATABASE DATA): 是指通过文件等非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存取和管理的数据。 孤立数据(ORPHAN DATA):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 决方案

现,可实现生产与灾备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实时复制和应用的快速切换。异地灾备中心由于其与生产中心不在同一机房,灾备端与生产端连接的网络线路带宽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限制,应用系统的切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异地灾备中心能够实现在业务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恢复和可容忍丢失范围内的数据恢复。 1. “双活”+异地容错的技术方案 1.1 备端在线两地三中心灾备方案网络设计 本地容灾是指在本地机房建立容灾系统,日常情况下可同时分担业务及管理系统的运行,并可切换运行;灾难情况下可在基本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灾备应急切换,保持业务连续运行。与异地灾备模式相比较,本地双中心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速度快、运维管理相对简单、可靠性更高等优点;异地灾备中心是指在异地建立一个备份的灾备中心,用于双中心的数据备份,当双中心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中心能够用备份数据进行业务的恢复。针对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的需求,我们结合我们自主研发的软件的优势,设计了典型的建设方案。本地机房安装我们镜像系统,主备端同时在线,真正实现“双活”,是可见,可验证,可靠的容灾;异地机房安装实时备份,既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确保数据不丢失,又能任意时间点手动恢复,实现容错,而且无需主备硬件配置一致,还能降低成本。网络拓扑和部署如下:

2.2 备端在线容灾系统设计 在生产服务器上部署A镜像系统代理软件,在容灾服务器上安装A镜像系统服务器端软件,设置A镜像代理的检测路径为主存储路径,设置A镜像服务器路径为备用存储路径。经过Web管理界面配置镜像对象、全量和增量策略等。 1)当生产服务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把生产服务器的浪擎代理软件连接至服务器。当代理检测到主存储数据变化后,将捕获变化的数据实时的复制到备用存储上,实现了实时的复制。具体部署如下图: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 来源:机房360 作者:林小村更新时间:2010/11/19 11:50:11 摘要:本文为大家讲述数据中心的一些技术知识,具体为您讲述数据 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情况。 根据数据中心的安全要求,应对灾难恢复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做出全面的考虑。 1.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 按照容灾系统对应用系统的保护程度可以分为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业务级容灾的大部分内容是非IT系统。 数据级容灾系统只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提供实时服务的请求在灾难中会中断。应用级容灾系统能够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让服务请求能够透明(在灾难发生时毫无觉察)地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整、可靠、安全。因此对服务中断不太敏感的部分可以选择数据级容灾,以便节省成本,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构建应用级容灾系统,保证实时服务不间断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数据级容灾。通过在异地建立一份数据复制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当本地工作系统出现不可恢复的物理故障时,容灾系统提供可用的数据。数据级容灾是容灾的基础形式,由于只需要考虑数据的复制和存放,不需要考虑备用系统,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投资也较少。数据级容灾需要考虑三方面问题:在线模式与离线模式问题;远程

数据复制技术问题;同步与异步容灾问题。 (2)应用级容灾。应用级容灾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建立备份的应用系统环境,当本地工作系统出现不可恢复的物理故障时,容灾系统提供可用的数据和应用系统。 应用级容灾系统是建立在数据级容灾系统基础上的,同时能完成数据和应用系统环境的复制存放和管理。为实现发生灾难时的应用切换,容灾中心需要配置与工作系统同构和相同功能的业务网络、应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 应用级容灾还需要考虑数据复制的完全性、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网络的通畅性、容灾切换的性能影响、应用软件的适应性改造等问题,以及为保证业务运行的所需设备、环境、人员及其相应的管理。 2.灾难恢复系统的在线/离线模式 (l)在线模式。在线灾难恢复系统要求工作系统与灾难备份系统通过网络线路连接,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或定时从工作系统传输到灾难备份系统。对数据保护的实时性高,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就需要采用在线模式。 (2)离线模式。离线灾难备份系统的数据通过存储介质(磁带、光盘等,搬运到异地保存起来实现数据的保护。离线模式适合于对数据保护的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离线模式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较少。 3.数据备份技术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各种应用在数据中心运行,数据存放在数据中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据保护系统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 HIS、LIS 和 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 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 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 LAN 或 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概念 结合近年国内出现的大范围自然灾害,以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模式也随之出现,这一方案兼具高可用性和灾难备份的能力。 同城双中心是指在同城或邻近城市建立两个可独立承担关键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双中心具备基本等同的业务处理能力并通过高速链路实时同步数据,日常情况下可同时分担业务及管理系统的运行,并可切换运行;灾难情况下可在基本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灾备应急切换,保持业务连续运行。与异地灾备模式相比较,同城双中心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速度快、运维管理相对简单、可靠性更高等优点。异地灾备中心是指在异地的城市建立一个备份的灾备中心,用于双中心的数据备份,当双中心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中心可以用备份数据进行业务的恢复。 针对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的需求,华为赛门铁克公司利用Symantec 软件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存储开发能力,设计了典型的建设方案,方案原理和组网如图所示。

如图,同城双中心的应用切换,采用Symantec Veritas的VCS (Veritas Cluster Server)集群软件来实现,生产中心主机和灾备中心主机上都需要安装VCS。采用VCS监测本地双机或集群状态,并通过组件GCO(Global Cluster Option)在本地和远程的集群之间进行状态监测。 在网络层,同城双中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保证双中心之间较大的带宽,以响应实时的业务数据需求,同城异地之间采用专网或IP广域网即可实现,以节约成本。同城双中心的光纤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进行建设,针对两地只有1条或2条光纤连接的场景,采用WDM 方式,能够虚拟出多条FC或GE联络,满足两地之间对业务和数据多重链路的需求。WDM技术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大幅度提高系统传输容量,降低传输成本,因此在长途和骨干网的超大容量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WDM技术引入城域网、接入网,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