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修订稿)

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修订稿)
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修订稿)

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修订稿)

2015-07-0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三峡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综合素质测评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占15%);

2、科学文化素质(占55%);

3、身体健康素质(占10%);

4、科技创新能力(占10%);

5、社会实践能力(占10%)。

二、综合素质测评方法

1、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分项记分、综合评估的办法进行测评。

2、综合素质测评积分公式:

综合素质测评总分=思想道德素质积分×15%+科学文化素质积分×55%+身体健康素质积分×10%+科技创新能力积分×10%+社会实践能力积分×10%

3、综合素质测评等级评定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各学院分别以同一专业或同一年级(班)为单位,按综合素质测评总分高低评定等级。其中:优秀占20%,良好占4 0%,中等占20%。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等级为不及格:

(1) 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不足60分者;

(2) 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不改者;

(3) 严重违犯校纪校规、本学年内受留校察看处分者。

4、综合素质测评名次评定

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总分在班级或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内排列名次。

三、综合素质测评分项记分要求及标准

(一)思想道德素质

1、基本政治素质:

(1)政治表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者记8分。

(2)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按全学年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值的60%记入,即:

其中:n为一学年课程门数,Xi为第i门课程成绩(各门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入),Yi为第i门课程的学分数。

(3)未选修思想政治论课者记基础分45分。

2、政治理论学习与竞赛

(1)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竞赛活动,获学院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5分、4分、3分、1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7分、6分、5分、3分;获校级以上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8分。

(2)撰写政治理论学习论文或学习体会:在学院、学校、省级及以上交流,每篇分别记3分、5分、10分;在内部刊物或非公开刊物上刊载,每篇记6分;在校外一般刊物上发表,每篇记8分;在本校学报、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每篇分别记10分、15分、20分。(3)政治理论学习论文获学院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5分、4分、3分、1 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8分、7分、6分、4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 分、12分、10分、8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25分、20分、15分、10分。

(4)撰写宣传稿件:在校广播台播出,每篇记0.5分,在《三峡青年》、校报等校内刊物上刊登,每篇记1.5分,全年累计不超过10分。在校外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每篇记3分;各种宣传稿件获学院、学校、省及其以上奖励每篇分别另记3分、5分、8分。(5)无故不参加统一规定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包括团组织生活、报告会、主题班(团)会、各种大型集会等),每次扣3分;迟到或早退每次扣1分。

3、日常行为表现和社会公德:能自觉遵纪守法、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其它各种社会道德规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举止文明。

(1)参加校纪校规及爱校教育竞赛:学院级竞赛成绩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及格记1分,不及格记0分;校级竞赛每人记2分。获学院一等奖另记2分,其它奖励另记1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5分、4分、3分、2分。

(2)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在某一方面(如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受学院、学校及其以上表彰,分别记3分、5分、10分。

(3)在“文明寝室”建设中,成绩突出,获得院级表彰的寝室,其成员每人记3分;获得校级表彰的寝室,其成员每人记5分;被授予校“文明寝室标兵”者,其成员每人记8分。(4)违纪扣分:一般违纪一次扣2分,受通报批评者每次扣6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者每次分别扣8分、10分、15分、20分。

4、学生党、团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授予优秀党、团员等称号:学院级分别记6分和4分,校级记10分和8分,省级记15分和13分,国家级记20分和18分。

(二)科学文化素质

1、专业文化素质积分

专业文化素质积分=必修课成绩积分+任意选修课成绩积分+辅修专业课成绩积分+第二学位课程成绩积分+学年学分绩点奖励分

(1)必修课(含限定选修课,下同)成绩积分

必修课成绩积分按学年必修课成绩加权平均值记入:

其中:n为一学年必修课程门数,Xi为第i门课程成绩(各门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入),Yi 为第i门课程的学分数。

注:以上公式中必修课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任意选修课及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以外的其它课程。

(2)任意选修课成绩积分=学年任意选修课总学分×0.5,但最高记分不得超过6分。(3)辅修专业课程成绩积分=学年辅修课程总学分×0.5,但最高记分不得超过6分(4)第二学位课程成绩积分=学年第二学位课程总学分×0.5,但最高记分不得超过8分。(5)学年学分绩点奖励记分:

学年学分平均绩点=4,奖10分,

3.7≤学年学分平均绩点<4,奖7分,

3.3≤学年学分平均绩点<3.7,奖5分,

3.0≤学年学分平均绩点<3.3,奖3分,

2.7≤学年学分平均绩点<3,奖2分。

2、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按时作息。旷课1节扣2分(迟到或早退3次记1节旷课)。

3、外语等级考试及竞赛

(1)公共外语等级考试(非外语专业学生):专科生外语等级考试成绩达到国家(省)规定的三级、四级、六级最低资格线标准,可分别记5分、8分、12分;本科生外语等级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六级最低资格线标准,可分别记5分、8分,通过公共外语四级口语考试者,另记3分。

(2)专业外语水平考试:外语专业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专业外语四级、八级最低资格线标准,分别记5分、8分;非外语专业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专业外语四级、八级最低资格线标准,分别记8分、12分。

(3)参加校内外英语竞赛,获院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3分、2分、1分、

0.5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6分、5分、4分、3分;获学校以上

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7分。

(4)当年通过同类不同级别外语考试者,可累计计分。

4、计算机应用能力:

(1)计算机通过二级记5分,二级以上每提高一级加3分;获得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证书者记8分,初级以上每提高一级加5分;

(2)参加校内外计算机操作比赛:获学院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3分、2分、1分、0.5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6分、5分、4分、3分;获学校以上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2分、10分、8分、6分。

5、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举办的汉语普通话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等级者记5分,每提高一等加1分。

6、“挑战杯”系列竞赛及专业性竞赛活动(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内开展的活动):

(1)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校级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者,分别记8分、6分、5分、4分、3分;获得省级响应奖励者分别记13分、11分、10分、9分、8分;获得国家响应奖励者分别记20分、18分、17分、16分、15分。

(2)获得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分别记13分、11分、10分。(3)专业性竞赛活动(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内开展的活动):

在各种专业性竞赛活动中获学院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4分、3分、2分、1分;获得省级相应奖励者分别记7分、6分、5分、3分;获国家相应奖励者分别记10分、9分、8分、7分。专业性竞赛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布或资助的竞赛项目为准。(4)多名学生联合承担完成的奖励按照下列公式分解得分:F=2(N+1-S)/N(N+1)(F为奖励得分,N为总人数),S为人员排序)。

(三)身体素质

1、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大学生体能测试,合格者记8分。

2、体育成绩:

(1)选修体育课的,按学年体育课实际总评成绩的80%计入;

(2)未选修体育课的学生,记基础分60分。

3、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或学院规定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每缺勤一次扣2分(三次迟到或早退记一次缺勤)。

4、参加各类体育竞赛

(1)参加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如运动会、各类球赛、棋赛等)运动员,学院、学校及以上每次分别记3分、5分、8分;

(2)参加体育竞赛获奖者:获学院第一、二、三名者,分别记5分、4分、3分,其它名次记1分;获学校第一、二、三名者,分别记8分、7分、6分,其它名次记4分;获省及以上第一、二、三名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其它名次记8分。

(四)科技创新能力

基础分:50分。

奖励分:

1、科学发明、科技创作:

(1)获国家专利1项记40分。

(2)获科学发明、科技创作奖励者,学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每项分别记6分、10分、20分、30分。

2、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包括文学、艺术等作品):

(1)论文参加交流:在学院、学校、省及以上交流,每篇分别记4分、6分、15分;向学院提交论文(或作品)1篇记1分。

(2)论文公开发表:在各类一般公开和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每篇分别记20分和40分。参加校外论文交流者学院可视情况酌情加分。

(3)论文获学院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7分、6分、4分、2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10分、9分、8分、6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20分、15分、12分、10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30分、26分、23分、20分。

3、科技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获学院、学校、省级、国家级表彰,每项分别记8分、10分、15分、20分。

(五)社会实践能力

基础分:50分。

奖、扣分:

1、学生干部得分:

职务基础分(各项干部职务基础分见下表)

工作考核得分:

(1)每学年分别由各主管部门对学生干部和社团成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等级为优秀和良好者分别奖励5分和3分;受学院、学校、省和国家表彰者分别记5分、8分、10分、20分。若考核为优秀或良好且同时受表彰者,则只记表彰得分。

(2)对工作不能认真履行职责者,视情况扣除部分或全部基础分。

(3)兼职干部其基础分加考核分只记最高项。

2、社会实践活动得分: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者记8分。

(2)社会实践活动受学院、学校及以上表彰,每项分别记5分、8分、15分。

3、社团活动得分:

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文学社、摄影协会、记者协会、信息协会等),在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学院、学校、省级、国家级表彰且经大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审核认定者,每项分别记3分、6分、10分、20分。

4、竞赛活动得分:

获学院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5分、4分、3分、1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8分、7分、6分、4分;获校以上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8分。

5、青年志愿者服务得分:

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每次记1分;受学院、学校及其以上表彰者,每次分别记4分、6分、10分。

6、其它得分: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由社会相关部门颁发的其它各种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如:会计、珠算、驾驶等),每项记5分,累计不超过20分。

四、实施办法

(一)学校、学院、系(班)分别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评议)小组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学生处处长担任

组员:学生处副处长,教务处、科技处、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等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生处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担任。

2、各学院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担任

组员:分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学院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等

3、各系(班)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议小组

组长: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

副组长:班长、团支书

组员:班干部、5—8名学生代表

(二)测评程序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9月20日期间完成。

2、学生在进行学年个人总结、鉴定基础上,按照《测评方案》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提交系(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议小组评议。

3、系(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议小组在学生自评基础上对照《测评方案》和各种有效原始记载及证明材料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提交学院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审查。

4、各学院在每年9月15日前完成审查工作,并将审查结果报学校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5、毕业班学生最后一学期即在5月10日以前完成最后一年的自评,5月15日以前完成班级评议,学院在5月20日以前完成审查工作,校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在5月底以前完成审核工作。

6、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测评结果在审查前要向学生公布,允许学生在三天内提出质疑。

7、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对各学院上报的审查结果审核批准后生效。

(三)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的处理与归档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类学生奖励评比的重要依据。

2、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记入《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登记表》,连同学生学年鉴定材料归入学生档案。

(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关问题说明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所使用的学业成绩以教务处及各学院审核的结果为准。

2、学生外语等级考试的成绩记分根据当年国家最低资格划线确定。自达到最低资格划线当年起,以后每年记入相应等次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此类同,每年记入相应等级分。其它类等级或资格考试不在此范围之内。

3、学生参加活动并获奖者,只记其参加活动的最高得分;思想道德素质等五个方面各项总分均不得超过120分;各项扣分扣至本项为0分止。

4、各类考试考查课程(含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入,凡按五级分制评定的成绩,须换算为百分制。换算方法是:优秀记90分,良好记80分,中等记70分,及格记60分,不及格均记50分(重修及格课程均以卷面成绩记入,不及格记50分)。

5、同一篇论文(或作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或多次获奖、或同一比赛有多个轮次,均只计算最高分或最后结果(论文或作品以发刊或获奖时间所在的学年度为计算时限)。

6、同一项目(如竞赛、发明、专利等)获得不同层次表彰或奖励时,均只按最高项记分。

7、学生参加宜昌市有关单位组织的活动,参照校级活动记分。

8、本方案中所述国家级、省级、市级考试、竞赛、奖励和表彰均不含社会民间组织所举行的考试、竞赛、奖励和表彰。

9、测评中定性类型项目的评定由系(班)评议小组负责,定量类型项目的评定以学院的记载为准。

10、各项测评结果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1、各学院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结合专业实际依据本方案制定相应补充规定。

五、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其他类型学生参照本方案制定相应办法予以实施。

六、本修订稿自学校发文之日起实行,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附:《三峡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登记表》

下载地址—>>

2012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中学2012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市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变革,改进传统评价制度的局限。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一)成立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学校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制度、程序、标准、办法等),开展校级培训,推荐和认定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学校评定工作,审核认定评定结果,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等。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负全责。 (二)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组成人员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按规定条件提名推荐,经全班学生对学校所推荐教师进行诚信测试后确定。班级评定小组由5人组成(班主任任组长,两名科任老师,两名学生班干部)。 班级评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对学生的培训,依据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程序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完成班级评定工作,并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定性描述,对学生的操行确定等级。班级评定小组如在评定中产生分歧,经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评定结论。对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委会仲裁。 三、实施评定工作的要求 (一)把握好各项内容的评定标准: 1、学校制定了《评定细则》,各班评定小组要统一按此标准进行评定。 2、班级评定小组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标准,有关“要素”或各“关键表现”能达到基本要求应视作达到C等。达到C等,且在某几个方面特别突出的,如在学校级活动中获奖或受到表彰奖励的,在初中阶段代表学校参加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中小学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的,或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其他有关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等,可以评定为“A”等。大部分要求或关键表现达不到基本要求,或在某几个方面有明显缺陷的,可以评定为“D”等。 3、整体把握看主流,既要看结果,也要看态度、发展和过程。既要看全面,也要关注个性特长和潜能。 4、评定对象的表现情况应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初二、初三的表现。 (二)各项内容的评定重点 1.“道德品质”重点考评学生在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2.“公民素养”重点考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学习品质。 3.“学习能力”重点考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态度、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9学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广州市花都区博雅实验学校 一、指导思想 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反映学生毕业生发展状况的手段。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学生成长发展观。 二、评价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关注程度高。评价时需坚持如下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学生自评、互评、班级评定小组、学校评审工作委员会的评价、审定都必须以翔实的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道、公正,既不可捕风捉影、凭印象、凭个人好恶评价学生,也不能稀里糊涂,千人一面,没有区别,缺乏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公正诚信的品质。 2.激励为主,促进发展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进步,促进发展。对学生评价既要持严肃认真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评价工作,又要用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对待学生,评价一个学生以看全面、看表现、看进步为主,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3.坚持标准,顾全大局原则。评价时,必须坚持标准,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禁止一味强调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随意降低或改变评价标准,改变评价方向。要客观公正,保证评价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三、组织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了确保考核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地实施,我校学生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县局领导,学校负责实施。 1.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校长 副组长:政教主任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2.班级评价小组 组长:各班班主任成员:各班科任教师 四、评价内容与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与这六个方面对应的评价要素及关键表现见下表: (一)评价内容(见下表)。 博雅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项评定表班级:姓名: 学号:填表时间: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力推进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特制定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把主动成长和维护班级尊严内化为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准则,培养现代合格公民。 2.全面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争取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认定合格,为国家培养全面型、创新型人才。 3.丰富校园文化,让文明、诚信成为学生的标志,让和谐、厚重成为学校的名片。 二、班级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 班级期末学生评价工作委员会设两个,一是班级学生民主评价委员会,二是任课教师评价委员会。任课教师评价委员会由班级任课教师构成,学生民主评价委员会由本班级民主选举本班9—11位学生评价委员,两个评价工作委员会对班内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让评价成为引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原则 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性、评价标准科学性、评价方式公正性、评价结果合理性、评价过程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三)评价构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期末主题性评价、日常自主管理常规评价、学业成绩、标志性成果4部分组成,评价结果由三年(六个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的比例累计生成,用等级制表述,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不高于学校当届在籍毕业生总数的30%,B等级不高于50%,D等级的认定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根据该年级学情认定。 (四)评价公式 1.三年总成绩等于每学期成绩各按一定比例生成之和。 2.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学期末主题性评价40%+日常自主管理常规评价40%+学业成绩10% +标志性成果10%(满分10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 方案。 一、评价目标 学生信息的输入:2月20号,各班学生将实证性材料录入计算机。(在学生进行实证 性材料录入前,计算机老师(鲁大志)已经将评价软件安装好,软件运行和机房里一切都正常,学生的基本信息都准确无误的输入。)学生输入实证材料后,班主任再次根据文件要 求对实证材料进行审核,学校评价领导小组成员监督审核工作,并进行抽查,确认班主任 的审核过程。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 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 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 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 培养与达成。 5、可操作性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校以品质与素养、学习与实践、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价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 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客观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出合理的评价。评价坚持主体参与,以学生、家长、教师评价相结合。

3、全面性原则: 评价体现全面性和综合性,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考核,有根据地作出判断。 4、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评价目的,建立简便易 行、利于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 5、发展性原则: 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6、参与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学校文化。 三、评价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品德与素养、学习与实践、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龙桥小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和合作能力、运动和健康以及审美与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和引导全体学生不断进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9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基教发【2017】214号)精神,深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根据《遵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试行)》的相关内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拟定本方案。 一、综评工作领导小组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发展。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办法,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初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发展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坚持成长导向。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全程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积累初中阶段的成长体验,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引导学生和学校认知、把握成长需求和成长规律。(三)坚持客观记录。真实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状况和实际表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四)坚持多元评价。倡导采用学习经历的事实记录、学习成果展示、学习体验记录、阶段性学习考查结果、评语描述等多种方式,体现对初中学生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及潜能发展等的关注。倡导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学生、家中和教师等多种角色均可参

与填写记录,分散工作量。 (五)坚持有效应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提炼评价重点,优化评价方式,注重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引导学生发展、学校办学和考试招生改革方面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四、评价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记录学生日常在校行为表现、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情况。(二)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兴趣和毅力、学科特长和优势、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学习态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势学科情况、选修可能内容和成绩、研究性学习情等。(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应对困难、挫折的表现等情况。 (四)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书法、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等。(五)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录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情况,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军训,参加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五、评价程序 遵义市教育局建立“遵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盘州市第五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 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 二、内容与要求 (一)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 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 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支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 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次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潍坊市育才学校 育校政发〔2018〕25号 潍坊市育才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8年修订)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为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体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统一,引导和促进学生关注发展过程,培育个性特色,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

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努力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评价的有机统一,也是对每个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与实践”五个维度的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性评价。“自主性”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努力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评价的有机统一。 二、评价原则 1.服务育人原则。即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服务于人才选拔的需要。 2.简约易行原则。整个评价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重要机制。 3.民主公开原则。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4.诚实守信原则。推动诚信机制建设,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5.自主发展原则。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探索学生实现自我的途径和方式。 2

6.持续发展原则。通过设置递进目标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持续发展。 7.整体发展原则。激发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与实践五个维度的均衡发展,整体提升的自我成长内动力。 8.个性发展原则。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评价导向 1.标准导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影响学生发展的目标整合,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问题导向。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的对待问题,找到自我发展的路标。 3.底线导向。即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体系中的最低标准。 4.目标导向。通过学生对自我成长规划的梳理,设置不同阶段和维度的成长目标,并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达成目标。 5.项目导向。坚持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让评价形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打破正态分布模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潜能。 6.成果导向。通过学生成果展示评价,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分享快乐,增加学生自我认知。 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xx中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初中这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手段。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学生成长发展观。 二、评价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关注程度高。评价时需坚持如下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学生自评、互评、班级评定小组、学校评审工作委员会的评价、审定都必须以翔实的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道、公正,既不可捕风捉影、凭印象、凭个人好恶评价学生,也不能稀里糊涂,千人一面,没有区别,缺乏特点。经过评价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公正诚信的品质。 2、激励为主,促进发展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进步,促进发展。对学生评价既要持严肃认真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评价工作,又要用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对待学生,评价一个学生以看全面、看表现、看进步为主,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3、坚持标准,顾全大局原则。评价时,必须坚持标准,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禁止一味强调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随意降低或改变评价标准,改变评价方向。要客观公正,保证评价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三、组织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了确保考核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地实施,我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县局领导,学校负责实施。 1、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副校长 副组长:政教副主任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田雨航(七年级学生代表) 田思雨(八年级学生代表) 张昊男(九年级学生代表) 2、班级评价小组 组长:各班班主任成员:各班科任教师 四、评价内容与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与这六个方面对应的评价要素及关键表现见下表: (一)评价内容(见下表) 景民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项评定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精品文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馈教育教学情况,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特制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尊重学生,充分 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评价过程作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 精品文档 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激励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做到目标激励、赏识激励、评语激励、等级激励等。 4、多元化原则。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多方面发展的潜能。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学生的旧模式。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从多方面受到教育,发挥特长,铸造人生。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更要启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信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氛围。 5、个别差异原则。评价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当前思想实际以及事实本身的性质,灵活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有所区别。 三、评价的方法 1、用新课程标准评价学生 当前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有目的的对学生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不断反思,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注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因而对学生评价的目的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精选范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

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构。 学校应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校以品质与素养、学习与实践、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价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客观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出合

理的评价。评价坚持主体参与,以学生、家长、教师评价相结合。 3、全面性原则: 评价体现全面性和综合性,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考核,有根据地作出判断。 4、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评价目的,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 5、发展性原则: 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6、参与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学校文化。 三、评价内容 1 、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汇总

石莲子镇中心小学 “星光教育”引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 实施方案 为深化落实临沂市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实施,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落实我校“润育潜质、星光绽放”的办学理念,按照我校“四精四园”建设的工作思路(即通过实施“校园建设精巧化、安全工作精心化、教科研工作精细化、教职工队伍管理精良化”,把校园打造成学生“精神文明的家园、发展个性的乐园、健康成长的学园、陶冶情操的花园”,以让师生在校园里幸福开心的过着每一天且每一天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结合我县提出的“小学生要养成的二十个好习惯”,我校决定实施以“星光教育”为引领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具体方案如下: 一、实施“星光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和《临沂市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临办发【2015】16号)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开展“星光教育”,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 二、实施“星光教育”评价的工作目的。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但相同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被表扬、被

肯定、被认可,都具有特定的天赋和可塑性。实施“星光教育”引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主要目的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引导全体学生寻找自身潜力,挖掘自身潜力;引导广大教师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更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实施“星光教育”评价,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正面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的温暖和关爱,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全面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落实我校“润育潜质、星光绽放”的办学理念和“四精四园”建设的工作思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施“星光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评价要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发展水平、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进行,涵盖“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知识技能、身体形态机能、爱好特长......”等20项关键指标,我校彻改以前单一的分数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学校的“星光教育”评价共设15种星,分别是:1、遵规守纪之星;2、文明礼貌之星;3、劳动奉献之星; 4、卫生整洁之星;5、艺术特长之星;6、阅读写作星;7、学习进步之星;8、勤奋学习之星;9、诚实守信之星;10、孝亲敬老之星;11、体育健美之星;12、学习好习惯之星;13、行为好习惯之星;14、演讲解说之星;15、团结协作之星。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九牧中心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各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基本原则 1 、方向性原则:评价应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 、客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出合理的、全面的评价。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可不采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同时,还要适当接受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3 、全面性原则: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考核,有根据地作出判断。学业考试的内容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 5 、发展性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需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九姑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综合素质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交流与合作、身心与健康和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成立领导班子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学校开展评定工作,监察调控评定过程,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与投诉,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认定评定结果;监控评定过程。 (1)班级评定工作小组 组成人员: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评定人员给学生授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评定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职责: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2、健全相关制度 (1)公示制度。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的运用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获得“优”等级的名单应在学生所在班级公布,被评为其它等级的学生可向班主任查询。 (2)申诉制度。对评定结果有异议者,可向学校评定小组提出申诉和举报,学校评定小组要力争将问题化解于校内。学校评定小组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3)诚信制度。为工作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予以记载,并在师德评价中给予适当扣分。 (4)监控制度。学校评定小组要全面了解有关评定工作的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每年的终结性评定工作结束后学校评定小组应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汇报。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大千职业技术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四川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 三、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

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体育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体育与健康指导思想 淄川区北关小学体育与健身学习评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全面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和学习水平。评价内容和方法以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评价”为基础,保证体育与健身教材的全面贯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与健身学练,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对体能、技能等指标的比较与分析,促进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使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二、设计思路 体育与健身学科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小学体与健身课程标准》,《体育与健身》课本教材内容、小学生年龄特征、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近几年来学校提供的有关数据,在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性和教育性 学习评价方案关注考核内容选择的基础性,指定考核项目均选自“基本内容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和本市学生体质状况,将一些确保或需强化的项目设定为必测项目,这样既有利于课程教材的全面落实,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和水平,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将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发展,体现了学习评价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导向性。 2、统一性和灵活性 学习评价方案规定了统一的考核类别和权重,同时也设置了较大比例的规定测评项目,使学习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可比性,保证学习评价更为公平、

合理。在考核项目的确定和选测内容的权重上,考虑到不同学习阶段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之间的合理过渡,分为小学年级,体现了学习评价不同阶段的独特性。在考核项目中各学段都有不同比例供学校选择的选测内容,体现了考核内容的灵活性。使学习评价既反映出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和特色,又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与健身学习中的个性发展。 3、发展性和操作性 学习评价方案在设计评价方法和标准时,采取多样化和发展性的评价思路。在项目内容上,有规定与选测,定量与定性,均为多元性组合,使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在评价方法上,采用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评价相结合,以绝对标准评价为主。对定量、定性以及学习表现等不同评价内容,学习评价方案都分别制定了考核评分表或操作性强的文字参考标准,用时配制相应的评分操作软件,使评价方案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二〇一七年二月

(完整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关市小学2011-2012学年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

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5、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关键表现提示等。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 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绩;同伴赠言: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希望与祝愿;教师寄语:记录班主任或你最欣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评价;家长心声: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