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100题(三次修订版2020 01 06)

追根溯源不忘本,深耕细琢更精准。

第一章化学实验与物质的分离、提纯

1、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________;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指: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的方法:_______;提取烧酒的方法:________。3分离苯与水的方法是:_______;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4从石油中得到汽油、柴油的方法是:

5分离碘单质与食盐的方法是:

6除去KON3中少量NaCl_____ 。7除去NaCl中少量KON3_________。8固体一般放置在_________瓶;液体一般放置在________瓶。

9酸性溶液一般用________塞;碱性溶液的塞子一般用________塞子。10见光易分解的溶液一般放置在________瓶中;

(分别写出浓硝酸与硝酸银分解的方程式)

浓硝酸:

硝酸银:

11金属钾、钠一般放置在________或________中,万一着火必须用______灭火。

12白磷着火点比较低,一般放置在________中。

13液溴放置在细口瓶里,并且用________液封。

14氢氧化钠放置在细口瓶,用________塞。

15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四个:

16需要垫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三个:

17不能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干粉灭火器的成分: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 19泡沫灭火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写出必要的文字表达)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氯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1)间接检验:

(2)直接检验:

铵根离子:

铝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2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22量筒的精确度为:

23点燃任何气体之前都需要:

24除去食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写出对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注意:要先加氯化钡容溶液,再加碳酸钠溶液。

25加碘食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的是:

26:常见的萃取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标准状况(STP)是:

28标况下不是气体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9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碱石灰可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对应的化学式:明矾_______、

胆矾_______、绿矾_______、生石灰_______、熟石灰_______、石灰石_______、火碱_______、食盐_______、纯碱_______、苏打_______、小苏打_______、草木灰_______.

32写出生活中常见的胶体:7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提纯胶体的方法_________;(2)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

35胶体聚沉的方法:(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

36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___________;电泳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卤水点豆腐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卤水是________。(2)长江入海口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3)不同的墨水不能混用原因:

38(1)NaHSO4在水里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9 CaCO3与CH3C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NaHCO3在水里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写出下列离子的颜色:铜离子________铁离子:________。

亚铁离子:________高锰酸根离子:________ 。

42 NaHSO4与Ba(OH)2反应:

(1)反应后成溶液成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O42-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Ca(HCO3)2与NaOH反应

(1)NaOH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配平下列方程式:

(1)S + KNO3 + C = K2S + N2 + CO2

(2)Zn + HNO3= Zn(NO3)2 + N2O + H2O

(3)H+ + C2O42- + MnO4-= Mn2+ + CO2 + H2O (4)Cu + HNO3 (稀) = Cu (NO3)2 + NO + H2O (5)H2O2 + Fe2++ H+=Fe3 ++ H2O

(6)SO2 + Cl2 + H2O =

(7)Fe(少量)+ HNO3 (稀) = Fe (NO3)3 + NO + H2O (8)Fe(过量)+ HNO3 (稀) = Fe (NO3)2 + NO + H2O (9)KClO3+ HCl= KCl+ Cl2↑+ H2O

(10)HCl + KMnO?= KCl+ MnCl?+ H2O+ Cl2↑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4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位元素:___、____、___、___、___。46传统的五金(五金店哪五金):___、___、___、___、___。47(1)金属钠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钠与氧气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1)铝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少量)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 (过量)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铁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Na2O2与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Na2O2与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Na2CO3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1)往Na2CO3溶液中滴加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盐酸中滴加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氧化铝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氯化铝与过量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Al(OH)3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过量CO2通入NaAlO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NaAlO2与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往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两个式子

62往盐酸中滴加NaAl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往NaOH溶液中滴加AlCl3 :两个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往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两个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Fe(OH)2变成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FeCl3溶液与KSC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1)铁与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与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与FeCl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68(1)铁与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与氯气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与硫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制取玻璃(1)SiO2与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O2与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A水晶B太阳能电池板C光导纤维D半导体材料E干燥剂F翡翠G石英H陶瓷I刚玉J红蓝宝石K防火材料L防腐材料M泡花碱N水玻璃O砖瓦P玛瑙(请选择填空)

一、Si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Si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Na2Si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硅酸盐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硅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SiO2与NaOH溶液:

72 雕刻玻璃:

73 硅与NaOH溶液

74 硅与氟气

75 SiO2 与氧化钙

76硅与NaOH溶液

77 SiO2 与炭:

78硅与氯气

79过量CO2通入水玻璃中:

80盐酸滴入水玻璃中:

81 MnO2与浓盐酸反应:

82 KMnO4与浓盐酸:

83 KClO3与浓盐酸:

84除去Cl2中少量HCl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85 Cl2通入水中:

86制取漂白液(84消毒液):

87制取漂白粉:

88 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

89 盐酸与漂白液反应生成氯气:

90 硫与氧气反应

91 SO2与氧气

92 SO3与氢氧化钙

93 硫与钠反应

94 硫与铁反应

95 硫与铜反应

96 氮气与氧气反应

97 一氧化氮与氧气

98 饱和Al2(SO4)3与NaHCO3溶液(离子方程式):

99 工业制取硝酸:

100 酸雨的pH值小于:__________。

101工业制取氨气:

102 加热浓氨水:

103氨气与氯化氢:

104氨气的催化氧化:

105碳酸氢铵分解:

106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

107铜与浓硫酸

108铜与浓硝酸

109铜与稀硝酸

110常温下,金属____、____会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因而可以用来盛放冷的浓硫酸浓硝酸。

111碳与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碳与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3实验室制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实验室制Cl2: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无需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Cl2: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实验室制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实验室制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7实验室制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8实验室制取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9实验室制取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实验室制取HF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别占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萃取,蒸馏。

3 分液;分液漏斗。

4蒸馏。

5升华法。

6 冷却结晶。

7蒸发结晶。

8 广口瓶,细口瓶。

9玻璃塞;橡胶塞。

10棕色瓶。4 HNO3=4NO2+O2+2H2O 4AgNO3=4Ag+4NO2+2H2O

11 煤油、石蜡;沙土。

12 冷水

13水

14橡胶

15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16 烧杯,烧瓶,锥形瓶

17 集气瓶、量筒。

18 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铵

19 Al3++ 3HCO3- == Al(OH)3↓+3CO2↑

20 硫酸根:加入过量盐酸后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白色沉淀,证明有硫酸根。碳酸根:加入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氯离子: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

铁离子: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变成血红色。

亚铁离子:间接:先加硫氰酸钾,无现象,在通入氯气,变红。

直接:滴加铁氰化钾,有蓝色沉淀。

铵根离子:加入浓氢氧化钠加热,生成的刺激性气体可以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铝离子: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钠离子:焰色反应黄色。

钾离子:焰色反应,通过蓝色钴玻璃呈现紫色。

21 0.1g

22 0.1ml

23验纯

24 先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Na?SO?+BaCl?═2NaCl+BaSO?

再除去Ca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钠:

CaCl?+Na?CO?═CaCO?+NaCl顺便除去过量氯化钡

最后除去MgC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2NaOH+MgCl?═Mg(OH)?+2NaCl

25 碘酸钾

26 四氯化碳,苯,汽油,乙醚

27 0度101kp

28氟化氢,水,三氧化硫,苯

29 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水

30氨气,氢气,氮气,氧气

31明矾KAl(SO4)2·12H2O、胆矾CuSO4·5H2O、蓝矾CuSO4·5H2O和绿矾FeSO4·7H2O 纯碱Na2CO3 烧碱NaOH 消石灰Ca(OH)2 草木灰k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5H2O 苏打Na2CO3

32 蛋清,血液,云,烟,雾,牛奶,稀豆浆

33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条件:加热。注意此反应不可逆

34 渗析;胶粒大小不同;丁达尔现象

35 高温;加入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性胶粒的胶体

36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带电。特别注意,胶体不带电。

37 胶体遇到电解质聚沉;氯化镁、硫酸钙。

38 NaHSO4=(Na+)+(H+)+(SO42-);:NaHSO4=Na++ HSO4-.

39“2CH3COOH + CaCO3 == 2CH3COO- + Ca2+ + H2O + CO2↑”

40 NaHCO3═N a++ HCO3- ,

41 蓝色;黄色;浅绿色;紫色

42 Ba2++2OH-+2H++SO42-=BaSO4↓+2H2O;(2)Ba2++SO42-=BaSO4↓。

43NaOH少量:NaOH+Ca(HCO3)2==CaCO3↓+NaHCO3+H2O NaOH过量:2NaOH+Ca(HCO3)2==Na2CO3+CaCO3↓+2H2O

44 1 S+2KNO3+3C┈K2S+N2+3CO2

4 Zn + 10 HNO3 = 4 Zn(NO3)2 + N2O +

5 H2O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H2O2 + 2 Fe2++ 2 H+=2 Fe3 ++ 2H2O

SO2+Cl2+2H2O=2HCl+H2SO4

Fe+4HNO3(稀,过量)=Fe(NO3)3+NO↑+2H2O

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KCLO3+6HCL=KCL+3CL2+3H2O

16HCl+2KMnO?=2KCl+2MnCl?+8H?O+5Cl?↑

45 氧硅铝铁钙

46金银铜铁锡

47 4Na+O2=2 Na2O 2Na+O2=点燃=Na2O2;2.2Na+2H2O==2NaOH+H2↑

482Al + 2NaOH+ 2H2O == 2NaAlO2 +3H2↑少量CO2及刚好反应,CO2+2NaOH=Na2CO3+H2O

过量CO2,CO2+NaOH=NaHCO3

49“3Fe+4H2O= 条件(高温)=Fe3O4+4H2”

50 2Na2O2 + 2H2O= 4NaOH + O2↑

51 2Na2O2+2CO2=2Na2CO3+O2

52 2NaHCO3 △ . Na2CO3+CO2↑+H2O,

53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54 Na2CO3+CO2+H2O===2NaHCO3

55(1)第一步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

当Na2CO3反应完后,发生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2)Na2CO3+2HCl==2Na Cl+H2O+CO2↑

56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57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58 NaOH+Al(OH)3=NaAlO2+2H2O

59 NaAlO2-+ CO2+H2O=NaHCO3+Al(OH)3↓

60 NaHCO3 + NaAlO2 + H2O = Al(OH)3 + Na2CO3

61 NaAlO2+Hcl+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62 .NaAlO2+4HCl=NaCl+AlCl3+2H2O

63 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 3NaAlO2 + AlCl3 + 6H2O == 4Al(OH)3沉淀+ 2NaCl

64 AlCl3 + 3NaOH == Al(OH)3(沉淀) + 3NaCl当Al(OH)3完全沉淀后,再加入NaOH,发生反应: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65O2+4Fe(OH)2+2H2O=4Fe(OH)3

66 FeCl3+3KSCN=Fe(SCN)3+3KCl 注意此反应是可逆反应

67 Fe+2FeCl3==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2FeCl2+Cl2=2FeCl3

68“Cu+Cl2=(点燃)=CuCl2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2Fe+3Cl2=(点燃)=2FeCl3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褐色的烟;2Na + Cl2 ==点燃== 2NaCl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白烟,成份是氯化钠.

Cl2 + SO2 + 2H2O == 2HCl + H2SO4 H2S+Cl2=2HCl+S↓

69Na2CO3+SiO== 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反应条件高温

70

一、SiO2:A C G P

二、Si 单质:BD

三、Na2SiO3:K L M N

四、硅酸盐类:F H O

五、氧化铝:I J

六、硅胶:E

71:SiO2+2NaOH====Na2SiO3+H2O

72“SiO2+4HF=SiF4↑+2H2O

73Si+2NaOH+H 2 O=Na 2 SiO 3+2H 2↑

74Si+2F2==SiF4

75“CaO+SiO2=高温=CaSiO3”

76 Si+2NaOH+H 2 O=Na 2 SiO 3+2H 2↑

772C+SiO2=2CO+S

78 Si+2Cl2=SiCl4。高温

79Na2SiO3+2CO2(过量)+2H2O=2NaHCO3+H2SiO3↓80Na2SiO3+2HCl===2NaCl+H2SiO3

8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8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83KCLO3+6HCl(浓)=3Cl2↑+3H2O+KCl

84饱和食盐水

85Cl2+H2O=HCl+HClO..注意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86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87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88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2HClO=2HCl + O2↑

89NaClO+2HCl(浓盐酸) ==NaCl+2H?O+Cl?↑

90S+O2=(点燃)SO2

91“2SO2+O2==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可逆

92SO3+Ca(OH)2===Ca SO4+H2O

93-95 S + 2Na = Na2S

S + 2Cu =(Δ) Cu2S

S + Fe =(Δ) FeS

96N2+O2==放电==2NO

97:2NO+O2=2NO2

98 Al^3+ +3HCO3^-=Al(OH)3↓+3CO2↑

993NO2+H2O=2HNO3+NO

100 5.6

101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可逆号=2NH3”

102NH3·H2O = △= NH3↑+ H2O

103“NH3+HCl=NH4Cl”

104 4NH3+5O2==4NO+6H20

105NH4HCO3=△=NH3↑+H2O+CO2↑

106CaO + NH3.H2O = Ca(OH)2 + NH3^

107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10 铁铝

111C+2H2SO4(浓)=CO2↑+2SO2↑+2H2O

112C+4HNO3(浓)=CO2+4NO2+2H20

113“2NH4CL+Ca(OH)2 =加热=2NH3(气体)+2H2O +CaCl2”

114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16HCl(浓)=2KCl+5Cl?+2MnCl?+8H?O

115Zn+H2SO4=ZnSO4+H2↑

1162H2O2=MnO2=2H2O+O2↑

117:CaCO3+2HCl==CaCl2+H2O+CO2↑

118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119NaCl(S)+ H2SO4(浓) NaHSO4 +NaCl △微热NaHSO4 + HCl↑120CaF2+H2SO4=CaSO4+2HF (气体)

121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别占比: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和杂质:0.03%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烷烃: 甲烷
烯烃: 乙烯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物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单质的互称
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化学高一必修一总结完整版

化学高一必修一总结完整版 1、第一单元 1、实验安全(1)防中毒(2)防污染(3)防倒吸(4)防爆沸(沸石)(5)防爆炸(验纯) 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固液混合)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蒸馏(液液混合)原理:沸点不同。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下进上出;③加碎瓷片(沸石)。 例子:分离酒精和水(3)萃取(液液混合)原理: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注意:①先检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密度无要求);③ 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1)n = N/NA 物质的量必须用来描述微观粒子(2)n = m/M M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原)子质量(3) n = V/Vm 标况: 0℃、Pa 可以是混合气体标况下:Vm= 22、4L/mol(4)c = n/V 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浓度不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5)C浓V浓 = C稀V稀 4、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配置仪器:容量品(规格,如 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过程: 1、计算

2、称量 3、溶解(等溶液冷却) 4、转移(用玻璃棒) 5、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6、定容(胶头滴管,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上下颠倒)误差分析:紧扣公式c = n/V 进行分析如:没有洗涤烧杯→导致烧杯中溶质为转移进容量瓶→n降低,V 不变→c降低★ 仰视:V偏大,C偏低;俯视:V偏小,C偏高。 2、第二单元 1、简单分类 2、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溶 液胶 体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实例氯化钠溶液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性质外观均 一、透明均 一、透明不均 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区分溶液和胶体:丁达尔效应(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一 重要知识点网络化总结【精品】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 BaSO4↓?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 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 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整理】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