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热力学

相变热力学
相变热力学

第五章 相变热力学

相 变: 在均匀单相内, 或在几个混合相中,出现了不同成分或不同结构(包括原子、离子或电子位置位向的改变)、不同组织形态或不同性质的相。

6.1 相变分类

6.1.1 按热力学分类:

相变的热力学分类是按温度和压力对自由焓的偏导函数在相变点(T o ,P o )的数学特征——连续或非连续,将相变分为一级相变、二级相变或更高级的相变。

当温度升降到临界点T 0时,将发生α?β相变。如果外界条件使这一转变成为一个似静

过程,则两相的自由焓及化学位均相等,即: μα=μβ,G α= G β

相变时的化学位的n 阶偏导数不等,n-1阶偏导相等,则称为n 级相变

1) 一级相变(First-order phase transformations ):

将化学位的一阶偏微分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突变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

i i T T P P αβμμ??????≠ ? ??????? ,i i P P

T T αβμμ??????≠ ? ??????? 其中 T V P μ???= ????,P

S T μ???

= ????; 表现:体积和熵(焓)的突变,即 V V αβ≠,S S αβ≠,金属中大多数相变为一级相变。(测相变点往往通过热膨胀实验。)

2)二级相变(Second order phase transitions):

在相变过程中,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分相同,二阶偏微分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突变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二级相变中,定压热容Cp、膨胀系数α与压缩系数β发生突变。

属于二级相变的有:

(a )铁磁-顺磁转变 (Ferromagnetic-paramagnetic transition):Fe 、Ni 、Co 及其合金,各种铁氧体,Mn-Al 合物,稀土-过渡族元素化合物等

(b )反铁磁(Anti-ferromagnetic)-顺磁转变:Fe 、Mn 、Cr 及部分稀土元素等 (c )超导-常导转变 (Superconduct-generally conduct transition):In 、Sn 、Ta 、V 、Pb 、Nb 等纯金属和Nb-Ti 、Nb-Zr 、V 3

Ga 、Nb 3

Sn 、Nb 3

AlGe 、Nb 3

Ge 等金属

间化合物以及Y-Ba-Cu-O 等氧化物超导体等;

(d )合金中有序-无序的转变:Au-Cu 、Ti-AI 、AI-Mn 、Cr-AI 、Cu-Zn 、Cu-Pd 、Cu-Pt 、Fe-Co 、Fe-AI 、Fe-Si 、Fe-Ni 、Fe-Pt 、Ni-V 等合金系。

T 0

在二级相变中热容的变化

C

6.1.2 按相变方式分类:

1)不连续相变(形核长大型):形核、长大型两阶段进行,新相和母相有明显相界面。(小范围原子发生强烈重排的涨落)

2)连续型相变(无核型):原子较小的起伏,经连续扩展而进行,新相和母相无明显相界面。(大范围原子发生轻微重排的涨落)

6.1.3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1)扩散型相变:依靠原子扩散进行

(a)原有的原子邻居关系被破坏;(b)溶体成分发生变化。

2)无扩散型相变:无原子扩散,或虽存在扩散,但不是相变所必需的或不是主要过程。例如:马氏体相变。

(a)相邻原子的移动距离不超过原子间距,不破坏邻居关系;(b)不改变溶体成分。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热力学指明某一新相的形成是否可能:

1)材料发生相变时,在形成新相前往往出现浓度起伏,形成核胚,再成为核心、长大。

2)在相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核胚,不论是稳定相或亚稳相,只要符合热力学条件,都可能成核长大,因此相变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亚稳定的新相。

3)这些亚稳定的过渡相在一定的条件下再向稳定相转化。

6.2.1 相变过程推动力: 宏观推动力:⊿G T,P

≤0

a )在平衡条件下:0

H

S T ??=

(其中 T 0

——相变的平衡温度;ΔH ——相变热。)

b) 在任一温度T 的不平衡温度下:0000

T T H T

G H T H H

T T T -???=?-=?=? (其中 ΔT=T 0

-T ,称为过冷度。)

讨论:相变过程要自发进行,必须ΔG<0,则:

0H T

T ???< (1)若相变过程放热,则ΔH<0,要使ΔG<0,则ΔT>0,即T

,表明系统必

须过冷却,相变过程才能自发进行;

(2)若相变过程吸热,则ΔH>0,要使ΔG<0,则ΔT<0,即T>T 0

,表明系统必

须过热。

结论:在恒压条件下,相平衡理论温度与实际温度之差(过冷度或过热度)即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6.2.2 晶核形成条件

成核-生长机理相变包括二个阶段:1)核化过程——形成晶核;2)晶化过程——晶核长大成晶体。

1.相变过程自由能变化(ΔG )表达式

系统形成n 个半径为r 的球形核坯时,ΔG 由二部分组成: 1)系统中一部分原子由液态转变为晶态,自由能降低ΔG 1

(体积自由能);2)由于产生新相

形成界面,需要作功,使系统自由能增加ΔG 2

(界面自由能)

ΔG=ΔG 1

+ΔG 2

=VΔG V

+A γ

32(4

43SL

SL V G r n G r n r n r ππγγ--?=???+??--球形晶坯半径;单位体积--中半径的晶单位面积坯数; 界面能) 将ΔG V

=ΔHΔT/T 0

代入得:

320

443()

SL

H T G G r n r r T n T ππγ????=??+????系统相变自由能变化是晶坯半径和过冷度的函数。

324

43

SL V G r G r ππγ?=?+

320

443SL

H T G r n r n T ππγ????=??+??

ΔG 随r 的变化有极大值。形成一个核坯时的自由能变化为:

022S L S L k V

T r G H T

γγ--=-

=-

???

在过冷度ΔT 下,临界半径r k

才能存在,而且温度越低,r k

值越小。r k 称为

临界半径,又称为临界形核尺寸。

2. 讨论

液-

固相界面能垒示意图

形核的条件:

图中曲线体积自由能(又称化学自由能)ΔG 1

为负值,界面自由能ΔG 2

为正值

1)当系统ΔT 较小,晶坯半径r 很小时,ΔG 1

<ΔG 2

,ΔG 随r 增大而增大并始

终为正值;

2)当系统ΔT 较大,温度T 远低于T 0,在r

3)而在r≥r k

时,ΔG 随r 增大而减小,此时新相稳定存在,过程能自发进行;

3. 分析

(1) r k

值越小,表示新相越易形成;

(2)在相变过程中,T 0

和γ都是正值,析晶相变时为放热过程ΔH<0,则必须

有ΔT>0;

(3)由r k

值表达式,其影响因素有系统本身的性质如γ和ΔH 以及外界条件ΔT

二类。

(降低晶核的界面能γ和增加相变热ΔH 均可使r k

值减小有利于新相形成;)

(4)临界半径r k

时,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ΔG k

的计算:

3

322

22164

()4()33SL SL SL SL k V V V V

n G n G n G G G γγπγππγ?=-???+-??=???

因为临界核坯的表面积为:

2

22

164SL

k k

V

n A nr G πγπ==? 所以:ΔG k

=1/3·A k γsL

即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对系统所作的功等于

新相界面能的1/3。ΔG k

称为成核势垒。ΔG k

值越小,相变越容易进行。ΔG k

越小,相变越容易进行。 6.2.3 固溶体稳定性

如果将自由能曲线分成若干段,则每个成分段固溶体的性质与这段曲线的形状有关。

因为:

6.2.4 形核驱动力(Nucleation Driving Force) :由起伏或核胚形成新相核心的自由能变化。

1)程度较小的浓度起伏,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使体系的自由能提高→无形核驱动力→这种浓度起伏是不稳定的;

2)当浓度起伏很强,即偏离溶液浓度x很大,而新相的自由能又较低时,则ΔG 就变成负值→具有形核驱动力→形成新相。

第二次相固态相变

6.3.1第二相β的形核驱动力Δ*G

的计算:

m

6.3.2微小区域成分变化对相变的影响

热力学理论说明了新相形成的可能性,但是在新相形成前,由于在液态金属中存在温度起伏、浓度起伏和结构起伏,以及在固态金属中存在的结构不完整性,常常可以形成各种核心。这些核心可以是稳定相的,也可以是亚稳定相的。对于这些核心,不论它们属于稳定相的还是亚稳定相的,只要符合热力学条件,就可以存在并长大。因此,相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亚稳定过渡相。这些亚稳定的过渡相在一定的条件下再向稳定相转化。例如,在快速凝固时能得到亚稳

C,而不是稳定的石墨;在Al-Cu合金时效时,定相及非晶态;在钢中经常出现Fe

3

先形成溶质原子偏聚的G.P.区,然后G.P.区消失,出现中间亚稳定相θ',以后θ'消失,最后形成稳定相CuAl

(θ相)。

2

相变时究竟出现何种新相,由转变相及生成相的热力学条件决定,同时又与转变相本身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有关。

1)

2)

3) 当转移组元的成分与一个稳定相的成分相同时,如图所示,此时x

γ=x

β

,则自

由能的变化△G等于自α的切线至成分为x

β

的β相自由能曲线上的截距。显然

△G<0。成分为x

γ(x

β

)的核胚将长大形成新相,其驱动力就是△G.

4) 母相α中如果出现很大的过饱和度的另一相核胚时,其摩尔驱动力△Gα→γ比形成稳定相β的驱动力△Gα→β更大,这就使亚稳定相的出现成为可能。(决定优先形成相的是形核驱动力。)

亚稳相析出的驱动力更大

5)

6)

6.3.3 第二相析出的相变驱动力:

第二相析出(Precipitation of second phase): 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x 0

)

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 β

),母相的浓度变为x α

. 即:α→ β+ α1

▲ 相变驱动力:相变过程前 后摩尔自由能的净降低量。

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脱溶沉淀

6.3.4 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脱溶沉淀

脱溶(或沉淀)是指: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一个成分不同的新相或溶质原子富集的亚稳区过渡相的过程,属于固态相变的范畴;

1.连续沉淀:沉淀过程中邻近沉淀物的母相溶质浓度连续变化。多呈针状或条状,相互按一定交角分布。

2.沉淀过程中邻近沉淀物的母相溶质浓度连续变化。多呈针状或条状,相互按一定交角分布。从过饱和固溶体中同时形成饱和的α固溶体与β相,两相耦合生长。饱和的α相和母相之间溶质浓度不连续。不连续沉淀物通常在界面形核

3. 脱溶时的能量变化:

若脱溶过程能够进行,则必有△G <0(其中△G 表示新相和母相的自由能差)。△G =-V △G V

+Sσ+V △G e

(式中:V为新相体积;S为新、旧相的界面积;△G

V 和△G

e

分别表示形成单位体积新相

时自由能和应变能;σ表示新、旧相界单位面积的界面能。(液态形核只有前两项))脱溶过程(以及其他固态相变)中,相变的阻力除了界面能外,还包括弹性应变能。界面能和应变能的大小,不但影响新相的形核方式,而且影响新相的形状。

4. 界面状态、界面能(或应变能)和新相形状的关系:

注:1)共格界面不可能完全共格,只有在产生高的弹性应变的前提下,才形成共格界面。2)非共格界面两侧原子无法一一匹配,界面能大,晶格不发生弹性变形。

6.3.5 脱溶的一般序列:

凡是有固溶度变化的相图,从单相区进行两相区时都会发生脱溶沉淀。现以Al -Cu合金为例说明脱溶转变的过程:从Al-Cu合金相图可知,该合金室温组织由α固溶体和θ相(CuAl

2

)构成,加热到550℃保温,使θ溶入α,得单相α

固溶体,如果淬火快冷,

便得到过饱和α固溶体,

然后再加热到130℃保

温进行时效处理,随时

间的延长,将发生下列

析出过程(析出序列)

α → G·P 区 → θ//

→ θ/

→ θ

(其中G·P 区、θ//

、θ/

为亚稳定相。)

★实验研究指出,不少合金时效时,往往先析出亚稳定的过渡相,而不直接析出平衡相这是为什么?提示:从能量与相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解答: 这是因为平衡相与基体相之间往往是非共格界面,而过渡相和基体相之间是共格或半共格。由于共格相界的界面能最低,且相变初期界面能是抑制相变的主要因素,所以形核功小,这就意味着时效过程中容易先析出过渡相,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由亚稳定的过渡相转变为稳定的平衡相。另外,过渡相在成分上更接近于基体相,形核时所需的成分起伏小,这也是过渡相容易形成的原因之一。

6.4 析出相的表面张力效应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的第二相通常都是很小的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比率和很小的曲率半径。所以必须重视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所产生的影响过饱和固溶体α中析出第二相β。如果析出的第二相β为球体,并嵌在α相中,β相球体弯曲表面上的表面张力将引起界面两侧存在不同压力,其压力差

为:(其中,σ -表面张力;r- 表面的曲率半径)

由G=u+PV-TS,新相β处于压力作用下,其自由能提高,其增加的自由能数值为:

(其中)

母相α处于常压下,其自由能为:,新相β在压力作用下,其自由能为:

由于附加压力的影

响,摩尔自由能曲线上

移。由于公切线位置的

改变,β相在α相中的

溶解度增加。

由附加压力给相平

衡所带来的化学势变化

为:

★越细小的第二相颗粒越容易溶解。

材料热力学与固态相变研究生试题-20131115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2013 -2014 学年第(II)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805021202a 课程名称 材料热力学与固态相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材料热力学部分 一、 基本概念题(请按照热力学与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正确叙述下列概念(对))(30分,每题10分) 1、 拉乌尔定律 2、 热焓与熵 3、 化学位与物相平衡 院 系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二、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假设有一孤立体系:10摩尔处于-10℃的过冷水,在一个大气压下,将自发转变 为固态冰,同时放出结晶潜热使体系升温(没有热量损失),欲计算转变结束时,该体系的最终温度,若为两相共存,则如何计算水和冰的比例(摩尔比),请设计计算框图。(假定已知水的结晶潜热、液态水和固态冰的恒压比热容,不用计算。) 2、若A、B两组元可以形成稳定的中间相(即合金化合物AnBm),请根据热力学 理论,解释端际固溶体(A固溶B或B固溶A)的最大溶解度与合金化合物AnBm 的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

3、根据体系与环境的关系,简单说明何为开放体系、何为封闭体系,何为孤立体 系? 三、综合分析题(40分,每题20分)

2、单相体系热力学计算(误差在±50K以内15分,±5K以内 18分,±0.5K以内19分,±,0.05K以内20分)(要求列出详细计算过程) 某液态金属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lgp(atm)=(-6600/T)-1.0 lgT + 9 其固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lgp(atm)=(-6700/T)-0.9 lgT + 9 求:(1)在一个大气压下该液态金属的沸点(大于1000K); (2)三相点温度(小于1000K)。

材料热力学

2012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材料热力学 学生所在院(系):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学生所在学科: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第 1 页(共 5 页)

材料热力学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 摘要:材料热力学对于材料的预测和使用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材料热力学在功能材料设计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对材料热力学这门学科在材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材料热力学;材料;应用 1.材料热力学概述 材料热力学就是把热力学原理和材料联系起来,用热力学的理论解决材料在设计、制造、应用时的相应问题。材料热力学课程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着重介绍了统计热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如溶液的统计热力学、相图热力学、相变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热力学等。 2.计算材料科学与热力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有的材料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甚至可预见的未来的科技发展对于生产、生活中各种器械材料的需要,已有的材料不断被淘汰,人们对材料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和希望。材料逐渐向功能的多样化和性能的优异化发展。大量的材料量和质的需求使人们不得不摈弃传统材料开发的逐一试探的方法。带预测性的材料设计理念就这样应运而生了。随着现当代材料分析与检测仪器精度和灵敏性的提高,人们可以积累大量的材料性能的数据,这为发展新的材料模型或新材料的预测和模拟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产生了以材料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计算机技术辅助支撑的计算材料科学。 耿太在他的硕士论文[1]中提到,计算材料科学发展中最活跃的是包含相图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计算在内的CALPHAD领域。在此领域中,热力学模拟优化的过程和实验技术紧密结合,并与材料的成分、足迹和制备过程联系密切。而目前,材料设计领域的新课题就是连接不同层次材料的成分设计、微观结构、制备工艺来达到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能的整体预测和设计。在这篇文章中,应用了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平衡态相图对耐腐蚀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计算了铁铝、铁硼合金的平衡态相图,并与标准的二元相图做了比较分析。他认为这种计算分析对于合金成分设计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3.材料热力学用于金属材料 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金属材料。而金属材料中用到最多的又是金属基的复合材料。通过复合化设计后金属材料可以形成金属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功能性能,是当前高新技术、环境、能源、通信、汽车、国防及航空航天设备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范同祥等人认为,金属熔体的热力学性质历来是材料科学、冶金化学和流体物理学等领域的工作者关注的冶金热力学的核心课题之一[2]。他们认为,热力学和动力学在研究复合材料界面反应控制、反应自生增强相种类选择、反应自生增强相尺寸控制、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系设计及复合制备工艺优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且,基于组元元素的悟性参数能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但是,金属熔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带有复杂性,且不同的体系有其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模型应用就有其局限性和针对性,这样的模型需要发展和完善。另外,可以把热力学和动力学与第一性原理相结合,从原子尺度进行计算,这样就能在复合材料的研究中扩大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应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作者:————————————————————————————————日期:

热力学与材料热力学部分 热力学: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热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总结研究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和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问题。 热力学研究能(energy)和能的转变(transformations)规律 材料研究的每个过程离不开热力学 1、材料服役性能 2、材料制备 3、材料微观组织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在材料设计、制备与使用过程中的应用。 材料热力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材料学的核心问题是求得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前半部分,即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关系要服从一个基本的科学规则,这个基本规则就是材料热力学。在材料的研究逐渐由“尝试法”走向“定量设计”的今天,材料热力学的学习尤其显得重要。 材料热力学是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其目的在与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组织的形成规律。固态材料中的熔化与凝固以及各类固态相变、相平衡关系和相平衡成分的确定、结构上的物理和化学有序性以及各类晶体缺陷的形成条件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 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材料的微观层次认识不断进步。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把这一认识推进到了纳米和小于纳米的层次,已经可以直接观察到从位错形态直至原子实际排列的微观形态。这些成就可能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的直接分析才是深刻把握材料组织结构形成规律的最主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以为对那些熵、焓、自有能、活度等抽象概念不再需要更多的加以注意。其实不然,不仅热力学的主要长处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演绎性,而且现代材料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一直受到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支撑和帮助。材料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材料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工业技术的进步在拉动材料热力学的发展,而材料热力学的发展又在为下一个技术进步准备基础和条件。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材料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门与实践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能满足于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应当多进行一些对实际材料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开始可以是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易渐难,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实际分析与计算,增进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加深对热力学的兴趣,进而有自己的心得和成绩。 热力学最基本概念: 1、焓变 enthalpy

材料热力学与相变复习总结

热力学定律定义表达式:一、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时,其总量不变。▽u=q —W 二、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或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盖.吕萨克(Gay-Lussac )定律:恒压下,任何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引起的体积膨胀都等于它们零度时体积的1/273.16。)16.2731(16.273000t V t V V V t +=+= 敞开体系或开放体系: 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的体系 封闭体系或关闭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体系 隔离体系或孤立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的体系 体系的性质是状态的函数。我们把这些性质,包括体系的温度、压力、体积、能量或其他,都叫做体系的状态函数 强度性质:与体系的总量无关的性质,例如温度、压强、比表面能、磁场强度等 广度性质:与体系的总量成比例的性质,例如体积、面积、质量等。 盖斯定律:同一化学反应,不论其经过的历程如何(一步或几步完成),只要体系的初态和终态一定,则反应的热效应总是一定的(相同的)。 对于可逆过程而言,qR/T 最大,所以对于同样的△u ,qR 是一定的,且仅取决于体系的状态。这样,qR /T 就具备了状态函数的特点。以S 表示之,称为熵。T q S R ?=?,T dq dS R =熵虽然可以作为此问题判断的依据,但是只适用于隔离体系。 G 称为吉布斯(Gibbs )自由能,也是个状态函数,可以判断恒温恒压下过程可逆与否。若令 G =H -TS 则dW' ≤-dG 如果过程只作膨胀功,即dW' =0,则有 dG ≤0,或 △G ≤0 判断恒温恒压、无非膨功的条件下过程自发进行的可能性。自由能减小不可逆、自发。不变则可逆平衡。 能斯特定理0)()( lim lim 00=?=???→→T T P T S T G 后来人们提出了另外两种热力学第三 定律的表达式: 0)(lim 0=?→S T 00 l i m S S T =→ 将偏摩尔量的定义式中的广度性质G 以自由能F 代之,则得到偏摩尔自由能1 21......,,,)/(-??=i n n n P T i i n F μ 化学位的物理意义是:恒温恒压下,加入微量i 所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变化。显然,化学位与自由能之间存在以下关系∑=i i dn dF μ 化学位反映了某一组元从某一相中逸出的能力。某一组元在一相内的化学位越高,它从这相迁移到另一相中的倾向越大。所以可以用化学位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和平衡: 0≤∑i i dn μ“<”表示反应的方向;“=”表示平衡条件 拉乌尔定律:如果溶质是不挥发性的,即它的蒸气压极小,与溶剂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则一定的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其摩尔分数的乘积。 亨利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大多数实际溶液都对拉乌尔定律有偏差,即蒸气压大于或小于拉乌尔定律的计算值。如果蒸气压大于拉乌尔定律的计算值,称为正偏差;如果蒸气压小于拉乌尔定律的计算值,叫做负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

第一章单组元材料热力学 名词解释: 1 可逆过程 2 Gibbs自由能最小判据 3 空位激活能 4 自发磁化: 5 熵: 6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7 Richard定律 填空题 1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由熵低的状态向熵高的状态变化,平衡状态则是具有最大熵的状态。 2 按Boltzmann方程,熵S与微观状态数W的关系式为S=klnW 3 热容的定义是系统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它的条件是物质被加热时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 4 α-Fe的定压热容包括:振动热容、电子热容和磁性热容。 5 纯Fe的A3的加热相变会导致体积缩小 6 Gibbs-Helmholtz方程表达式是 7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因交换作用而排列成平行状态以降低能量的行为被称为自发磁化 论述题 1 根据材料热力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纯金属加热产生固态相变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的效应? 2 试根据单元材料的两相平衡原理推导克拉伯龙(Clapeyron)方程。 3 试用G-T图的图解法说明纯铁中的A3点相变是异常相变。 4 试画出磁有序度、磁性转变热容及磁性转变(指铁磁-顺磁转变)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计算题 1已知纯钛α/β的平衡相变温度为882O C,相变焓为4142J?mol-1,试求将β-Ti过冷到800O C 时,β→α的相变驱动力 2若某金属形成空位的激活能为58.2KJ?mol-1,试求在700O C下,该金属的空位浓度。 3纯Bi在0.1MPa压力下的熔点为544K。增加压力时,其熔点以3.55/10000K?MPa-1的速率下降。另外已知融化潜热为52.7J?g-1,试求熔点下液、固两相的摩尔体积差。(Bi的原子量为209g?mol-1.

材料热力学计算及其在合金制备中的应用

材料热力学计算 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一导论 材料热力学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图在材料工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和合金体系中各相的热力学参数是材料设计和制备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理论上来说,热力学和相图之间的联系不存在任何障碍。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是沿着各自的方向独立发展。传统上,相图主要是用热分析、金相分析和X射线结构分析等实验方法测定,并没有用到热力学知识,也没有完全将热力学用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而热力学则主要是对相平衡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不同状态下平衡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其实验数据主要是热化学性质的测定。直至近年来,由于在溶液模型、数值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这才使得人门能够将热力学应用到相图中来。热力学和相图的计算机耦合形成了CALPHAD(computer CALculations of Phase Diagram)技术。CALPHAD技术主要是依据热力学原理和基本关系计算物质体系的平衡性质。一个物质体系的热力学特征函数确定,这个物质体系的全部热力学性质都可计算出来,其中包括相图。这就是CALPHAD技术中的相平衡计算部分。 二CALPHAD技术的发展 现今CALPHAD方法的内涵已由相图和热化学的计算机耦合拓展至宏观热力学计算与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宏观热力学计算与动力学模拟相结合、建立新一代计算软件和多功能数据库(multi-function database),其科学内容十分丰富,已成为材料科学比较成熟的重要分支., CALPHAD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复杂的相平衡计算,而且还是建立在合理的物理基础之上。已经有大量可以在PC上运行的软件来进行复杂计算,例如FACT[5]、MTDATA[6]、Lukas Program[7]、Ther-mo-Calc[8]、ChemSage等[9]已在全球通用;建立了许多相图热力学数据库,如SGTE纯物质数据库、溶液数据库等。这些软件运行时不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并且在不断地升级以采用更精确的热力学模型和算法更新现有的数据库,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预测多元合金的相平衡,并与实验结果接近。目前,新一代的软件也在不断地开发完善之中,例如WinPhad[10]和PANDAT等[11]。因此,CALPHAD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科学分支,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其发展的另一个阶段,强调的是扩展其应用范围的集中要求。

材料热力学练习题

1、由5个粒子所组成的体系,其能级分别为0、ε、2ε及3ε,体系的总能量为3ε。试分析5个粒子可能出现的分布方式;求出各种分布方式的微观状态数及总微观状态数。 2、有6个可别粒子,分布在4个不同的能级上(ε、2ε、3ε及4ε),总能量为10ε, 各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2、2、2、1,计算各类分布的Ωj 及Ω总。 3、振动频率为ν的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服从量子化的能级规律。有N 个分子组成玻耳兹曼分布的体系。求在温度T 时,最低能级上分子数的计算式。 4、气体N 2的转动惯量I =1.394?10-46kg ?m 2,计算300K 时的Z J 。 5、已知NO 分子的Θυ=2696K ,试求300K 时的Z υ。 ν~J υ7、计算300K 时,1molHI 振动时对内能和熵的贡献。 8、在298K 及101.3kPa 条件下,1molN 2的Z t 等于多少? 9、在300K 时,计算CO 按转动能级的分布,并画出分子在转动能级间的分布 曲线。 10、计算H 2及CO 在1000K 时按振动能级的分布,并画出分子在振动能间的分 布曲线;再求出分子占基态振动能级的几率。 11、已知HCl 在基态时的平均核间距为1.264?10-10m ,振动波数ν~=2990m -1。计 算298K 时的Θm S 。 12、证明1mol 理想气体在101.3kPa 压力下 Z t =bLM 3/2(T /K )5/2 (b 为常数) 13、计算1molO 2在25?C 及101.3kPa 条件下的Θm G 、Θm S 及Θm H 。设Θ0U 等于零。 14、已知300K 时金刚石的定容摩尔热容C V ,m =5.65J ?mol -1?K -1,求ΘE 及ν。 15.已知300K 时硼的定容摩尔热容C V ,m =10.46J ?mol -1?K -1,求(1) ΘD ; (2) 温度分别为30K 、50K 、100K 、700K 、1000K 时的C V ,m 值;(3) 作C V ,m 值? T 图形。 16、试根据Einstein 热容理论,证明Dulong-Petit 经验定律的正确性。 17、假设?H 及?S 与温度无关,试证明金属在熔点以上不可能发生凝固。 18、在25?C 、0.1MPa 下,金刚石和石墨的摩尔熵分别为 2.45J ?K -1?mol -1和 5.71J ?K -1?mol -1,其燃烧热分别为395.40J ?K -1?mol -1和393.51J ?K -1?mol -1,其密度分别为3.513g ?cm -3和2.26g ?cm -3,试求此时石墨→金刚石的相变驱动力。 19、已知纯钛α/β的平衡相变温度为882?C ,相变焓为14.65kJ ?mol -1,试求将βTi 冷却到800?C 时,β→α的相变驱动力。 20、除铁以外的所有纯金属的加热固态相变有由密排结构向疏排结构的转变的规 律,试用热力学解释这一规律。 21、空位在金属的扩散与相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试推算在平衡状态下,纯 金属中的空位浓度。

液固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液固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 金属有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讲这一转变过程称之为结晶。一般的金属制品都要经过熔炼和铸造,也就是说都要经历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相变过程。 1.1 凝固过程的宏观现象 1.1.1 过冷现象 金属在凝固之前,温度连续下降,当液态金属冷却到理论凝固温度T m时,并未开始凝固,而是需要继续冷却到T m之下的某一温度T n,液态金属才开始凝固。金属的实际温度T n与理论凝固温度T m之差,称为过冷度,以ΔT表示,ΔT=T m-T n。过冷度越大,则实际凝固温度越低。 过冷度随金属的本性和纯度的不同,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今属不同,过冷度的大小也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之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即实际凝固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凝固温度越接近理论凝固温度。但是,不管冷却速度多么缓慢,也不可能在理论凝固温度进行凝固。对于一定的金属来说,过冷度有一最小值,若过冷度小于此值,凝固过程就不能进行。 1.1.2 凝固潜热 一摩尔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金属熔化时从固相转变为液相是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则放出热量,前者称为熔化潜热,后者称为凝固潜热。当液态金属的温度到达凝固温度T n时,由于凝固潜热的释放,补偿了散失到周围环境的热量,所以冷却过程中出现了温度恒定的现象,温度恒定的这段时间就是凝固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凝固过程结束,凝固潜热释放完毕,温度才开始继续下降。 另外,在凝固过程中,如果释放的凝固潜热大于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温度将会上升,甚至发生已凝固的局部区域的重熔现象。因此,凝固潜热的石方和散失,是影响凝固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金属凝固的微观过程 凝固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它的微观过程怎样?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疑问,关于凝固过程的研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上个世纪20年代,有人研究了透明的易于观察的有机物的接近过程,结果发现,无论是非金属还是金属,在凝固时均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凝固过程从其发生到结束是由两个过程构成,即起始晶核的形成和这些核心的长大。凝固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具有某一临界尺寸的晶核,然后这些晶核再不断凝聚液体中的原子

热力学相变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 1) 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热力学第零定律: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时,其总量不变。表达式W q u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发过程都不可逆。 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接近0 K 时,任何凝聚系在任何压强下任何熵变都趋于零。表达式为0)(lim 0 =?→S T 2) 盖吕萨克定律和盖斯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恒压下,一定质量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原表述过繁琐P5)表达式摄氏表达为)15.2731(0t V V t +=,开氏表达为)15.273()15.27315.273(00T V t V V T =+= 盖斯定律:同一化学反应,热效应仅由初末状态决定。(即状态量改变仅由始末决定)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nRT PV = 4) 三种体系定义P10 开放体系:体系与环境有物质也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无物质却有能量交换 隔离体系:体系与环境无物质也无能量交换 5) 状态函数定义P11 体系性质一定时,其状态一定。表征这种一定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温度、压力、体积、能量包括内能U 焓H 熵S 自由能A G 等)注:功W 和热Q 不是。 6) 强度性质和广度性质P11 强度性质:与体系总量无关的(温度、压强、磁场强度、密度等) 广度性质:与体系总量成正比(体积、面积、质量) 例子:将一杯水分成两杯:两杯水质量相加为原来的质量,所以质量是广度性质。显然密度是强度性质不可加。 以下个人理解: 单位广度性质就是强度性质:密度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熵也是如此。 强度性质就是状态量 7) 熵、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和表达式 熵S :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的程度。是一种热力学几率。 定义式:ωln k S = 定义式T dq dS R =。R dq 为可逆过程的热变化 对于不可逆过程T dq T dq dS R >= 吉布斯自由能G :等温等压下做非体积功的能力。 定义式: TS H U -=

知识点 热力学与材料热力学部分

热力学与材料热力学部分 热力学: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热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总结研究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和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问题。 热力学研究能(energy)和能的转变(transformations)规律 材料研究的每个过程离不开热力学 1、材料服役性能 2、材料制备 3、材料微观组织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在材料设计、制备与使用过程中的应用。 材料热力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材料学的核心问题是求得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前半部分,即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关系要服从一个基本的科学规则,这个基本规则就是材料热力学。在材料的研究逐渐由“尝试法”走向“定量设计”的今天,材料热力学的学习尤其显得重要。 材料热力学是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其目的在与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组织的形成规律。固态材料中的熔化与凝固以及各类固态相变、相平衡关系和相平衡成分的确定、结构上的物理和化学有序性以及各类晶体缺陷的形成条件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 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材料的微观层次认识不断进步。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把这一认识推进到了纳米和小于纳米的层次,已经可以直接观察到从位错形态直至原子实际排列的微观形态。这些成就可能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的直接分析才是深刻把握材料组织结构形成规律的最主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以为对那些熵、焓、自有能、活度等抽象概念不再需要更多的加以注意。其实不然,不仅热力学的主要长处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演绎性,而且现代材料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一直受到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支撑和帮助。材料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材料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工业技术的进步在拉动材料热力学的发展,而材料热力学的发展又在为下一个技术进步准备基础和条件。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材料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门与实践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能满足于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应当多进行一些对实际材料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开始可以是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易渐难,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实际分析与计算,增进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加深对热力学的兴趣,进而有自己的心得和成绩。 热力学最基本概念: 1、焓变 enthalpy 焓,热函:一个系统中的热力作用,等于该系统内能加上其体积与外界作用

材料热力学考试习题

6、10个小球分配在4个完全相同的容积中,试求4个小容积中各分 得3、2、0、5个小球的微观状态数为多少? 7、由5个粒子所组成的体系,其能级分别为0、ε、2ε及3ε,体系的 总能量为3ε。试分析5个粒子可能出现的分布方式;求出各种分布方式的微观状态数及总微观状态数。 8、有6个可别粒子,分布在4个不同的能级上(ε、2ε、3ε及4ε),总 能量为10ε,各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2、2、2、1,计算各类分布的Ωj及Ω总。 9、振动频率为ν的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服从量子化的能级规律。有 N个分子组成玻耳兹曼分布的体系。求在温度T时,最低能级上分子数的计算式。 10、气体N2的转动惯量I =1.394?10-46kg?m2,计算300K时的q J。 11、已知NO分子的Θυ=2696K,试求300K时的qυ。 12、已知下列各双原子分子在基态时的平均核间距r0及振动波数ν~如 下: 计算各分子的转动惯量、ΘJ及Θυ。 13、计算300K时,1molHI振动时对内能和熵的贡献。

14、在298K 及101.3kPa 条件下,1molN 2的q t 等于多少? 15、在300K 时,计算CO 按转动能级的分布,并画出分子在转动能 级间的分布曲线。 16、计算H 2及CO 在1000K 时按振动能级的分布,并画出分子在振 动能间的分布曲线;再求出分子占基态振动能级的几率。 17、已知HCl 在基态时的平均核间距为 1.264?10-10m ,振动波数 ν~=2990m -1 。计算298K 时的Θm S 。 18、证明1mol 理想气体在101.3kPa 压力下 q t =bLM 3/2(T /K )5/2 (b 为常数) 19、计算1molO 2在25?C 及101.3kPa 条件下的Θm G 、Θm S 及Θm H 。设Θ0U 等于零。 20、已知300K 时金刚石的定容摩尔热容C V ,m =5.65J ?mol -1?K -1,求ΘE 及ν。 21.已知300K 时硼的定容摩尔热容C V ,m =10.46J ?mol -1?K -1,求(1) ΘD ; (2) 温度分别为30K 、50K 、100K 、700K 、1000K 时的C V ,m 值; (3) 作C V ,m 值? T 图形。 22、试根据Einstein 热容理论,证明Dulong-Petit 经验定律的正确性。 23、假设?H 及?S 与温度无关,试证明金属在熔点以上不可能发生凝 固。 24、在25?C 、0.1MPa 下,金刚石和石墨的摩尔熵分别为2.45J ?K -1?mol -1 和 5.71J ?K -1?mol -1,其燃烧热分别为395.40J ?K -1?mol -1和393.51J ?K -1?mol -1,其密度分别为3.513g ?cm -3和2.26g ?cm -3,试求

材料热力学与固态相变研究生试题-20151117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2015 -2016 学年第(I)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60933002 课程名称 材料热力学与固态相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材料热力学部分 一、 基本概念题(请按照热力学理论对下列概念(对)进行阐述)(30分,每题10分) 1、 吉布斯自由焓与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3、 亨利定律与规则溶液 院 系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二、 简答题(25分) 1、 如何正确理解热力学封闭体系。(10分) 2、 1mol 某单质,其熔点为400K ,熔化热ΔH m 为600KJ/mol ,试求其在恒定350K 下结晶时的热焓变化ΔH 、自由焓变化ΔG ,以及熵的变化ΔS 。并依据热力学定律说明这一转变是否是自发的转变?(已知该物质液固两相的恒压热容差为ΔC p = C l p -C S p =10J/(mol.K))(15分) 附:吉布斯.亥姆霍兹(Gibbs-Helmholtz )方程: Kirchhoff 方程: dT T H T G d T T 2θ θ ?-=??? ? ? ??dT C H d p T ?=?θ

三、 综合分析计算题(45分) (5分) 附录: dT C H d p T ?=?θ

2、单相体系热力学计算(误差在±50K以内15分,±5K以内 18分,±0.5K以内21分,±,0.05K以内24分)(要求列出详细计算过程) 某固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lgp(atm)=(-6750/T)-0.93 lgT + 9.0 求:在一个大气压下该固态金属的升华点。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

1. 简述熵判据、亥姆赫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内容及使用条件: ①对于孤立系统:(△S )u,v,w ’:>0自发 =0可逆 <0自阻不自发 ②非孤立系统:△S 总=△S 系+△S 环:>0自发 =0可逆 <0自阻不自发 ③亥姆霍兹自由能(F ) dF ≤w ’ 在恒温容器不做其他功的情况下△F :<0自发 =0可逆(平衡) >0自阻不自发 ④吉布斯自由能(G )dG ≤w ’在恒温恒压下不做其他功的情况下△G :<0自发 =0可逆(平衡) >0自阻不自发 5. 说明为什么纯金属(纯铁材料除外)加热的固态相变是由密排结构到疏排结 构的相变: dH=TdS+VdP →(?H/?V )T =(?S/?V )T +V (?P/?V )T Maxwell 方程(?S/?V )T =(?P/?V )T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导致压力升高(?P/?T )V >0 →(?S/?V )T >0 在温度 一定时,熵随体积而增大,即:对于同一金属,在温度相同是,疏排结构的熵大于密排结构。 (?H/?V )T >0温度一定时,焓随体积而增大,即:对于同一金属,在温度相 同是,疏排结构的焓大于密排结构。G=H-TS 在低温时,TS 项对G 的贡献小,G 主要取决于H 项,H 疏排>H 密排,G 疏排>G 密排,低温下密排相是稳定相;在高温下,TS 项对G 的贡献很大,G 主要取决于TS 项,S 疏排>S 密排,G 疏排<G 密排,高温下疏排相是稳定相。 6. 说明为什么固相与气相或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 是指数关系;而固相与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 ①由dT/dP=△V/△S 对于凝聚态之间的相平衡(L →S )dT/dP=△αβVm/△αβSm 压力改变不大时,△S 和△T 的改变很小,可以认为dT/dP=C P ∝T 为直线关系;②有一相为气相的两相平衡dP/dT=△vapH/T △vapV ,蒸发平衡,升华平衡的共同特点是其中有一相为气相,压力改变时△V 变化很大。 △vapVm=Vm(g) 得dP/dT=△vapHmP/RT 2→dlnP/dT=△vapHm/RT 2→P=Aexp(-Hm/ RT 2) L(s) ←→G 相平衡溫度T 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10.化学势:保持温度,压力和除i 以外其他组元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溶液中改变1摩尔i 引起溶液Gibbs 自由能的变化,μi =(?G/?ni)T,P,n ξ≠ni Gm-X 图中化学位的确定:在摩尔自由能曲线(Gm-X 图)上,过成分点的切线与两纵轴的交点为两个组元A 和B 的化学势。 11.活度:既能克服化学势的缺点,又能保存化学势的基本特征.定义式:μi =0G i +RTlna i ai 为组元i 的活度 a i =x i ·f i f i 为活度系数 表示实际溶液 与理想溶液的偏差。f i =exp(1-x i )2I AB /RT 9.试简述两相平衡条件的热力学条件、意义,对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相存在的二元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组分关系图中如何确定相平衡条件和范围,以及上述方法的热力学原理; 两相平衡的热力学条件:每个组元在各相中的化学位相等,u i α=u i β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

材料热力学知识点 第一章单组元材料热力学名词解释:1 可逆过程 2 Gibbs 自能最小判据 3 空位激活能 4 自发磁化:5 熵: 6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7 Richard定律填空题1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熵低的状态向熵高的状态变化,平衡状态则是具有最大熵的状态。 2 按Boltzmann方程,熵S与微观状态数W的关系式为S=klnW 3 热容的定义是系统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它的条件是物质被加热时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反应 4 α-Fe的定压热容包括:振动热容、电子热容和磁性热容。 5 纯Fe的A3的加热相变会导致体积缩小 6 Gibbs-Helmholtz方程表达式是 7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因交换作用而排列成平行状态以降低能量的行为被称为自发磁化论述题 1 根据材

料热力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纯金属加热产生固态相变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的效应? 2 试根据单元材料的两相平衡原理推导克拉伯龙方程。 3 试用G-T图的图解法说明纯铁中的A3点相变是异常相变。 4 试画出磁有序度、磁性转变热容及磁性转变自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题1已知纯钛α/β的平衡相变温度为882OC,相变焓为4142J?mol-1,试求将β-Ti过冷到800OC时,β→α的相变驱动力2若某金属形成空位的激活能为?mol-1,试求在700OC下,该金属的空位浓度。3纯Bi在压力下的熔点为544K。增加压力时,其熔点以/10000K?MPa-1的速率下降。另外已知融化潜热为?g-1,试求熔点下液、固两相的摩尔体积差。混合在一起后,既没有热效应也没有体积效应时所形成的溶体。混合物:结构不同的相或结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相构成的体系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新相溶解度:溶体

4 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习 题 一、单选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体积的终态,在绝热过程中的压强0p ?与等温过程中的压强T p ?的关系为 ( ) A. T p p ??0 C. T p p ?=?0 D. 无法确定 2、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则 ( ) A. 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 3、将20g 的氦气(理想气体,且R C 2 3 V =)在不与外界交换热量情况下,从17℃升至27℃,则气体系统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系统作的功为 ( ) A. J 1023.62 ?=?E ,J 1023.62 ?=A B. J 1023.62 ?=?E ,J 1023.63 ?=A C. J 1023.62 ?=?E , 0=A D. 无法确定 4、将温度为300 K ,压强为105 Pa 的氮气分别进行绝热压缩与等温压缩,使其容积变为原来的1/5。则绝热压缩与等温压缩后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分别为 ( ) A. 等温绝热P P >, 等温绝热T T > B. 等温绝热P P <, 等温绝热T T > C. 等温绝热P P <, 等温绝热T T > D. 等温绝热P P >, 等温绝热T T < 5、质量为m 的物体在温度为T 时发生相变过程(设该物质的相变潜热为λ),则熵变为 ( ) A. T m S λ =? B.,T m S λ > ? C. T m S λ < ?, D. 0=?S , 6、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不同的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然后又回到初态,则 ( ) A. 内能最大 B. 内能最小 C. 内能不变 D. 无法确定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一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为:(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热;(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从外界吸热,又对外作正功。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 A. (1)、(3) B. (2)、(3) C.(3) D. (3)、(4)

相变热力学

第五章 相变热力学 相 变: 在均匀单相内, 或在几个混合相中,出现了不同成分或不同结构(包括原子、离子或电子位置位向的改变)、不同组织形态或不同性质的相。 6.1 相变分类 6.1.1 按热力学分类: 相变的热力学分类是按温度和压力对自由焓的偏导函数在相变点(T o ,P o )的数学特征——连续或非连续,将相变分为一级相变、二级相变或更高级的相变。 当温度升降到临界点T 0时,将发生α?β相变。如果外界条件使这一转变成为一个似静 过程,则两相的自由焓及化学位均相等,即: μα=μβ,G α= G β 相变时的化学位的n 阶偏导数不等,n-1阶偏导相等,则称为n 级相变 1) 一级相变(First-order phase transformations ): 将化学位的一阶偏微分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突变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 i i T T P P αβμμ??????≠ ? ??????? ,i i P P T T αβμμ??????≠ ? ??????? 其中 T V P μ???= ????,P S T μ??? = ????; 表现:体积和熵(焓)的突变,即 V V αβ≠,S S αβ≠,金属中大多数相变为一级相变。(测相变点往往通过热膨胀实验。)

2)二级相变(Second order phase transitions): 在相变过程中,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分相同,二阶偏微分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突变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二级相变中,定压热容Cp、膨胀系数α与压缩系数β发生突变。

属于二级相变的有: (a )铁磁-顺磁转变 (Ferromagnetic-paramagnetic transition):Fe 、Ni 、Co 及其合金,各种铁氧体,Mn-Al 合物,稀土-过渡族元素化合物等 (b )反铁磁(Anti-ferromagnetic)-顺磁转变:Fe 、Mn 、Cr 及部分稀土元素等 (c )超导-常导转变 (Superconduct-generally conduct transition):In 、Sn 、Ta 、V 、Pb 、Nb 等纯金属和Nb-Ti 、Nb-Zr 、V 3 Ga 、Nb 3 Sn 、Nb 3 AlGe 、Nb 3 Ge 等金属 间化合物以及Y-Ba-Cu-O 等氧化物超导体等; (d )合金中有序-无序的转变:Au-Cu 、Ti-AI 、AI-Mn 、Cr-AI 、Cu-Zn 、Cu-Pd 、Cu-Pt 、Fe-Co 、Fe-AI 、Fe-Si 、Fe-Ni 、Fe-Pt 、Ni-V 等合金系。 T 0 在二级相变中热容的变化 C

材料热力学11年试题

问答题 1、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简述熵判据、亥姆赫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内容及使用条件 3、请说明为什么纯金属(纯铁材料除外)加热的固态相变是由密排结构到疏排结构的变 https://www.360docs.net/doc/dc5365595.html,/link?url=TB3ynKTakLolx53PSt3lqIRlj9i0a7uxwlSvLchHRQzuXIqwFkc-ZsPauEoTMKUnLgq1B_IkWu-KihBIe8zx2YpCnkxGhYX9TYHlyKCPuSy 室温下为铁磁性金属在超过居里温度将变为顺磁性,自发磁化消失物质由铁磁态变化到顺磁态的过程伴随着自由能的变化 4、请说明为什么固相与气相或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关系;而固相与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 5、对于一个二元体系A-B ,试简述相互作用能I AB 的意义,以及I AB 值对A-B 二元正规溶体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组分关系图形状以及A 、B 在溶体中微观存在状态的影响? T=0时i=0.自由能曲线倾斜的直线,0>i 自由能曲线向下的曲线 i >0,自由能曲线向上的曲线T >0时i ≦0,向下凹曲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Gm-X 曲线都是单调向下弯曲的形状。在i >0,T 不太高时,向上凸的曲线且两个拐 点 6、试简述多元体系中化学位和活度的意义,并说明为什么在一些固溶体中会发生上坡扩散的原因? 7、试简述两相平衡条件的热力学条件、意义,对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相存在的二元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组分关系图中如何确定相平衡条件啊和范围,以及上述方法的日力学原理; 8、物相尺度影响其在溶体中的溶解度,晶体材料中出现晶界偏析的原因和热力学原理 P m G G G -=?

液固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金属有液态转变为固态地过程称为凝固.由于凝固后地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讲这一转变过程称之为结晶.一般地金属制品都要经过熔炼和铸造,也就是说都要经历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地相变过程. 凝固过程地宏观现象 1.1.1 过冷现象 金属在凝固之前,温度连续下降,当液态金属冷却到理论凝固温度时,并未开始凝固,而是需要继续冷却到之下地某一温度,液态金属才开始凝固.金属地实际温度与理论凝固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以Δ表示,Δ.过冷度越大,则实际凝固温度越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过冷度随金属地本性和纯度地不同,以及冷却速度地差异可以在很大地范围内变化.今属不同,过冷度地大小也不同;金属地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之后,过冷度地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即实际凝固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凝固温度越接近理论凝固温度.但是,不管冷却速度多么缓慢,也不可能在理论凝固温度进行凝固.对于一定地金属来说,过冷度有一最小值,若过冷度小于此值,凝固过程就不能进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1.2 凝固潜热 一摩尔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地热量称为相变潜热.金属熔化时从固相转变为液相是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则放出热量,前者称为熔化潜热,后者称为凝固潜热.当液态金属地温度到达凝固温度时,由于凝固潜热地释放,补偿了散失到周围环境地热量,所以冷却过程中出现了温度恒定地现象,温度恒定地这段时间就是凝固过程所需要地时间,凝固过程结束,凝固潜热释放完毕,温度才开始继续下降. 另外,在凝固过程中,如果释放地凝固潜热大于向周围环境散失地热量,温度将会上升,甚至发生已凝固地局部区域地重熔现象.因此,凝固潜热地石方和散失,是影响凝固过程地一个重要因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金属凝固地微观过程 凝固过程是如何进行地?它地微观过程怎样?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疑问,关于凝固过程地研究人们做了大量地工作,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地研究结果.上个世纪年代,有人研究了透明地易于观察地有机物地接近过程,结果发现,无论是非金属还是金属,在凝固时均遵循着相同地规律:凝固过程从其发生到结束是由两个过程构成,即起始晶核地形成和这些核心地长大.凝固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具有某一临界尺寸地晶核,然后这些晶核再不断凝聚液体中地原子而长大.形核过程与长大过程及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然而,凝固过程不仅仅是晶体长大过程,晶核是如何形成地?晶核在形成前是如何演变地等问题也是凝固过程研究地重要问题.、等人建立地经典凝固形核理论,经过近八十年众多研究者地补充、完善已形成了定性解释凝固形核(尤其是均质形核)地经典教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金属液固相转变地热力学条件 凝固是由液态向固态转变地一级相变过程,这种相变过程为何发生,是如何发生地?为什么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不能结晶,而必须在一定地过冷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呢?这是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高度关注地研究课题之一.理论物理学家..在年发表地《论复相物质地平衡》专著中对液固相变为何发生,从热力学角度给出了精辟地论述.人们发现这一切都是由热力学条件决定地. 由热力学可以知道,物质地稳定状态一定时期自由能最低地状态.在某种条件下,物质自动地从甲状态转变至乙状态,一定是在这种条件下:甲状态地自由能较高而不稳定,乙状态地自由能较低而更稳定.物质总是力求处于自由能最低地状态,所以才发生由甲状态转变至乙状态地自动转变过程,而促使这种转变发生地驱动力,就是这两种状态地自由能之差值. 金属各相地状态都有其相应地自由能.状态地自由能()可表示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