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产与加工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中药生产与加工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中药生产与加工

(二)专业代码590201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与学历

(一)学制:全日制3年

(二)学历:专科

四、就业面向

表1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就业方向

证书获取情况

通用证书: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全日制专科教育毕业证书;全日制专科教育毕业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全国大学计算机水平证书。

专业证书:药物制剂工、中药炮制工等。工作后可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证的评审和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的考试。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中药规范化栽培与管理、中药品种识别与鉴定、中药制剂生产与管理、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产品销售与应用等职业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中药产品的栽培、加工、生产、销售、管理等岗位群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医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2) 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3) 具有良好的医药健康职业道德。

(4) 能自觉遵守医药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5) 热爱医药事业,具有为健康服务的精神和安全用药的责任感。

(6)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医药企业文化素养。

(7)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8) 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药品信息与客户交流。

2.专业知识要求

(1) 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中草药的种质鉴定与保藏、GAP种植种植与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3) 掌握中草药的采收与初加工洁净、干燥、分级、包装、贮藏的知识掌握中药质

量的基本知识。

(4) 掌握中药饮片的识别、显微结构、化学成分鉴别、质量检验的基本理论。

(5)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6) 掌握中药材的验收、入库、码放、保管、盘点、对账等。

(7)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3. 职业技能要求

(1)掌握药用植物繁育、测土施肥的基本步骤,完成中草药栽培生产,并能识别当

地常见野生药用植物及其他地域主要药用植物。

(2)掌握中草药常见病虫害的正确诊断和防治方法。

(3)掌握中药材分类贮藏及养护方法。

(4)了解中草药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

(5)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基本技能,掌握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方法。

(6)掌握中药饮片净选、加工、炮制的工作技能。

(7)熟悉中药提取、分离及其制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中药制剂生产的能

力,具备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

能力。

(8)熟悉药事法规与管理的知识,具备药品储藏保管与质量管理的能力。

4. 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要求

(1) 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2) 具备创业认知、创业知识、创业管理专业技能、创业意志和创业情感。

(3) 具备一定的风险预测和评估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生存能力、领导能力及创业技能。

六、课程设置

由5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

表2 高职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课程设置

七、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模块(544学时,34.0学分)

1. 军事课之军事技能(112学时,

2.0学分)

2. 军事课之军事理论(36学时,2.0学分)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由《军事理论》《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课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通过军事课教学,

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6学时,

4.0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理论创新,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3.0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大学生应具有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法纪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基本法律制度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制度。

5.形势与政策(32学时,2.0学分)

《形势与政策》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二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在其指导下根据我国特有国情而制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对于推动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和民族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

6.计算机应用基础(68学时,4.0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

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单位对医护人员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等。

7.体育与健康(108学时,6.0学分)

《体育与健康》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努力增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给学生以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指导他们实践锻炼。同时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田径、球类、形体健美操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

8.大学生心理健康(36学时,2.0学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以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内容组织依据,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重点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能力,并有助于他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等内容。

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学时,2.0学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就业观;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从而有效安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本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社会、人职匹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

10.创新与创业教育(34学时,2.0学分)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

小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一门创业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其就业开拓广阔的空间。

本课程内容包括创业学概述、创业成功的基石、创新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等。

11.大学英语(48学时,3.0学分)

《大学英语》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实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以阅读和听说为主,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词汇和语言技能。

12.大学美育(36学时,2.0学分)

《大学美育》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专业基础课(446学时,26.0学分)

13.中医学基础(64学时,4.0学分)

《中医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的基本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藏象、精气血津液、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对疾病的防治原则。使学生为继续学习中药学、方剂学各科打下基础。

14.人体解剖生理学(64学时,4.0学分)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整体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掌握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现象及其产生的机制,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创新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知识,细胞的基本功能,各种生命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机体各系统在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人体所做的相应调

节。

15.无机化学(48学时,3.0学分)

《无机化学》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无机化学的知识如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内容包括常用的无机药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性质及作用,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应用,常见电解质溶液酸性、碱性产生的原因,熟悉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质子理论等内容。

16.中药与方剂学(72学时,4.0学分)

《中药学与方剂学》是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起着沟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课程覆盖面广,基础性、专业性鲜明。为中药、中药制药专业学生的培养奠定中医药学的基础。是一门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践教学的课程。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17.药用植物学(90学时,5.0学分)

《药用植物学》主要学习药用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生长发育基本规律、植物进化、药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用植物分类等,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需掌握的技能:常见药用植物形态的识别和分类、标本的制作。

18.分析化学(36学时,2.0学分)

《分析化学》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定量分析相关理论、方法及各种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正确的基本分析操作技能,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对常见药物进行分析检测,了解近代仪器分析、分析工作的意义。

本课程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误差分析,常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等。

19.有机化学(36学时,2.0学分)

《有机化学》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官能团,了解由于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而引起的各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各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在医药中的用途,掌握有机化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有机药物典型官能团基本反应的实验室操作。

本课程内容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及其规律。

20.植物生理基础(36学时,2.0学分)

《植物生理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木概念、知识和原理;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情况和过程,以及这些代谢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彩响。本学科的根木任务是把植物生理学的理论、方法成用于生产实践中,从而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专业核心课(376学时,21.5学分)

21.药用植物栽培技术(72学时,4.0学分)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以中药材种植为载体,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为准则,遵照药用植物生长周期,构建种植布局→土壤耕作→种苗处理及繁殖技术→田间管理控制→病虫害防控→采收加工的药用植物栽培实际工作流程教学内容,达到学生在开展药用植物种植时够用、能用、会用的目的。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中药材种植任务为主导,药用植物生长周期为教学历,边学边做、不误农时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化药用植物种植。

22.中药化学(72学时,4.0学分)

《中药化学》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针对中药提取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中药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精制以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仪器设备的使用,熟练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使学生具备中药提取工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3.中药鉴定技术(96学时,5.5学分)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本课程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中药鉴别及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学及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中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和质量变化规律,中药新资源寻找发现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体任务包括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4.中药制剂技术(72学时,4.0学分)

《中药制剂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5.中药炮制技术(64学时,4.0学分)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技术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炮制在临床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四)专业技能综合训练(60学时,4.0学分)

26.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训(30学时,2.0学分)

学生通过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训掌握药用植物播种、育苗与移栽、田间管理、繁殖技术。

27.中药学综合技能实训(30学时,2.0学分)

学生通过中药加工综合实训掌握中药材饮片生产、鉴别、药材的验收,记录、常

见中药材质量的物理检验、常见中药材质量的化学检验。

(五)专业选修课(306学时,18.0学分)

2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8学时,1.0学分)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专业课,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新技术。该课程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过程及操作方法,主要以实验操作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植物脱病毒苗和良种苗木的快速繁殖以及良种的提纯复壮,也为植物转基因技术储备良好的实验技能,为相关的科研部门和农业部门服务。

29.药材产地加工技术(36学时,2.0学分)

《药材产地加工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的专业核心课程,与《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中草药的科学栽培、实施GAP和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30.中药制剂检测技术(48学时,3.0学分)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当今中药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发展方向;了解中药质量分析与控制的相关知识;掌握中药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流程。以便在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具备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的职业能力。

31.中药提取分离技术(32学时,2.0学分)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针对中药提取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了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介绍了实验室中对生物碱类、苷类、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皂苷类、强心苷类、萜类和挥发油等成分制备方法及其典型物质的制备工艺,介绍了工业上中药提取分离所涉及的浸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操作的基本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要点、主要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方法等。

32.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36学时,2.0学分)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中药生产与加工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

了解药用植物病虫的种类、识别,掌握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对字生自主解决药用植物种植中病虫的昉治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字习,使字生掌握主要药用植物病虫的识别,字会药用植物病虫防治的方法,能运用植保技能,为药用植物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3.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16学时,1.0学分)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中药保管技术和影响中药储藏质量及其养护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要求掌握影响中药变质的因素、中药变异现象的常见类型及其养护方法;中药的包装和中药入库前后的检査;中药仓库的分类、功能特点与现代仓贮设备;中药养护常用方法和现代养护新技术,常见中、西药的储存养护等内容。

34.药事管理与法规(32学时,2.0学分)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的内容、药事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特殊管理药品和管理办法,了解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学实践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我国和外国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药品质量与管理的关系规律,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药师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等。

35.药品市场营销技术(16学时,1.0学分)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鉴定和控制中药质量,为达到此目的,识别和认识中药是市场营销和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中药材商品学的实验课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扩大认药数量,掌握常用中药材商品的规格等级,熟悉常用中药材商品的鉴定方法与技术。

36中药药膳学(18学时,1.0学分)

通过《中药药膳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膳学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学习了解常用药药膳原料及常用中医药膳配方等实用性知识。

37.医学英语(36学时,2.0学分)

《医学英语》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英语的基

本特点和表达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基础训练,学生可以医学英语为工具,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英语阅读与翻译,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英语术语学及医学文献写作等内容。

38.文献检索(18学时,1.0学分)

《文献检索》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

(六)入学教育(30学时,1.0学分)

入学教育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重要环节。通过入学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专业学习热情,让学生更早地了解行业前景和职业生涯,培养学生良好的能力和素养。

(七)实习毕业教育(30学时,1.0学分)

实习毕业教育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毕业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意识,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寻求职业定位和方向,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八)社会实践(60学时,2.0学分)

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就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经历。实习中应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1.时间分配: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进行。

2.实习内容与要求:社会实践可选择中药种植基地、制药企业、医药流通公司等单位,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并熟悉以上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知识技能的要求,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工作技能。

表3 学时分配表

八、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1.学时:总学时不超过3000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具体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见表1

表4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周数分配表

2.学分计算的基本原则: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16-18学时计1学分。

集中实训课:1周计2学分。

毕业实习:1周计1学分。

(二)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7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7人,占34%;具

有副高以上职称34人,占72%;其中双师型任教师19人,占58%,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老中青搭配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

专业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与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购置必要的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90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规划本专业招生总数,生均不少于0.5万元。

表3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实验实训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2.实习、见习

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和毕业实习药厂、药材种植基地、医药公司32间,均签订有协议,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并建立专门机构(实习办公室)管理实习,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在药厂中药饮片生产车间、提取车间、药材种植基地、医药公司等技术岗位实习,满足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

3.教学资源

已建成中药学网络课程平,建立了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制定各门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了实训指导及制定各门课程试题库、习题库的建设等。

4.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和医药行业的特点,充分利用药用植物园、中药炮制设备实训室、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技术比拼、技能训练、情景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明显特色的教学方法有:(1)项目教学法: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相关知识→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设计方案→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并进行考核→整理记录和完成实训报告→综合考核和评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2)仿真技能训练:即主要专业课在药用植物园、中药炮制设备实训室、精密仪器室等一体化训室中进行,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教、学、做”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

(3)小组技术比拼法:有些教学内容如种子的萌发,中药材加工等采用小组技术比拼法进行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材料准备、陈列摆放,小组解说,老师点评,得出比拼结果。通过比拼加强了团队协作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情景教学法:部分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到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行业企业专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实操,使学生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5)专题讲座及授课:邀请行业一线人员,对师生进行专业知识、技术新进展、职业素养培养等问题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5.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将各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考勤、学习态度、平时理论和技能考核等;二是终结性考核,占科目总成绩的60%,包括:期末理论考核、期末技能考核。

(2)实习考核:以实习单位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实习中的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等。

(3)评价: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教学秩序良好。通过巡课、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活动,采取学生、同行、督导小组三层次评教,形成了科学的评教运行机制。

6.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1)成立由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整体教育教学指导。

(2)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学生的早接触实际工作、多接触实际工作,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3)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科研体系,设立教学督导与教研管理机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毕业实习(1200学时,40学分)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就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经历。实习中应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根据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岗位特点,经与实习单位协商,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前,均需安排相应时间的跟岗实习,以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后,经单位考核合格后再进行顶岗实习,具体安排如下:

(一)跟岗实习16周:

医药公司:门店管理岗位8周,药品采购4周,药库管理4周;

药厂:中药提取生产岗位4周,固体制剂生产与管理岗位4周,药品质量管理岗位4周,药品研发岗位4周;

中药种植基地: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及栽培8周,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初加工8周。

中药饮片厂:中药前处理与中药切制4周,中药炮制加工8周,包装4周。

(二)顶岗实习24周:

医药公司:门店管理岗位8周,药品采购8周,药库管理8周;

药厂:中药提取生产岗位4周,固体制剂生产与管理岗位12周,质量管理岗位4周,药品研发岗位4周;

中药种植基地: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及栽培12周,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初加工12周。

中药饮片厂:中药前处理与中药切制8周,中药炮制加工8周,包装4周,质量管理岗位4周。

以上可以根据就业岗位调整。

实习内容与要求:毕业实习可选择医药公司、药厂、中药种植基地、中药饮片厂等单位,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并熟悉以上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知识技能的要求,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工作技能。

十一、毕业标准

成绩考核:所修课程均进行考核,具体按照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有关考试工作、学籍管理和毕业实习等规定执行。

毕业考核:药用植物栽培、中药材加工综合实训技能毕业综合考试。

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凡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148.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5.5学分,选修课18.0学分,入学教育1学分,教学见习1学分,实习毕业教育1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毕业实习40学分。准予毕业。

附件:教学进程表及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