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课程手册

传热学课程手册
传热学课程手册

传热学

1.课程内容: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的学科必修课,面向建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学生开设,共4学分(64学时),开设时间为第3学期。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它应该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的和巩固的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应的分析计算能力以及一定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继续坚持把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作为最重要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应用传热学解决建筑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实训内容:掌握传热学基本经验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传热系数、传热量或传热过程的温度;会运用基本知识提高热利用效率。

2.教学目的: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最基本、最

核心知识通过学习有深入了解掌握,对专业涉及到最基本的问题用科学方法加以解释,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利于学生未来在各个方向的良好发展。

由于许多新兴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热学,传热学在理论、计算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学科,与新兴学科和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使新技术、新材料、新换热设备不断涌现,传热学学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对于一个初次接触传热学学生来说,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仍然是最为重要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应用传热学解决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特别强调的是,本门课程逐渐将节能的地位提高。本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热规律;熟练掌握传热学基本经验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传热系数、传热量或传热过程的温度;会运用基本知识提高热利用效率。只有在掌握基础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了教材中各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做到深入理解传热学核心内容。

这样不仅能检验理解教材内容的程度,也是培养判断计算方法是否准确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3.学习方式:本课程将利用大量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更直观的展示传热基本原理

与过程,避免过分注重公式推导,要强调公式使用,计算注意事项,概念的准确理解。

同时要求学生熟记基本公式用法。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中让学生深化理解,掌握判断能力,学会实践应用。为了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中将着力于练习题的构思,设计,并着重强调解体目的、思路、步骤以及公式和物性常数的选用,并对解体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拓展学生对解题结论的理解,以此引导学生消化各章内容,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这些措施,将从根本上解决习题没有答案而造成的困惑。

4.考核标准:本课程总分为100分,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核占50%。过程

考核包括出勤情况(20%)、小组任务(20%)、知识考核(10%)。期末考核为闭卷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考试时间(2小时)内完成试卷试题。教师从常识概念理解、计算过程与结果,进行成绩评定。

主讲教师:系主任(签字):

研学手册(修订版)

精品文档 探国防奥秘 展少年风采 ———走进凤翔滩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XXX 学校:海阳市XXX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8.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9.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留好过程性影像资料。 10.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凤翔滩研学旅行营地位于海阳旅游度假区金沙滩,东邻万米海水浴场,西邻国际沙雕艺术公园,东西海岸线长达约700米,占地150余亩,隶属于胶东少年军校,同时还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营地建有现代化水上乐园区、游泳培训区、室内射击场、蒙古包群、高智尔球馆、露天食堂、沙滩露营区、沙滩运动园区,这里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等课程,他们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孩子在玩乐中强身健体,科普国防教育知识,养成团结友爱的合作意识,提升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 开设主要课程: ※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课程 精品文档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研学-手册

研学-手册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我们的研学宣言:

我的研学课程目标: 一、我能够自我服务 1.我能照顾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洗自己的衣物 2.我有良好的整理习惯,能整理自己的住宿房间、行李箱,能自己叠被子 二、我懂得自我保护 1.我知道并能记住自己父母和研学老师的电话号码 2.在研学期间,我不跟陌生人搭话,不跟陌生人走,有事情及时请示研学教师 三、我具有耐挫力 在研学过程中,我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完成研学的每一项课程,决不放弃 四、我能学会合作互助 我们四人组成一个合作共同体小组,在研学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完成每一项课程内容 五、我能讲求文明礼仪 1.我能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在参观或观赏时,做文明观众,会喝彩

2.我懂得基本餐饮礼仪,有良好的餐饮习惯,就餐时不挑不捡,能安静就餐 3.我能遵守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在公共场所不喧哗,会耐心等待 六、我能够遵守规则 我能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研学中的一切规则 七、我能够保护环境 1.在研学过程中,我能保护环境,不乱扔纸屑,能讲自己的垃圾放进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 2.我能保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公共财物,不在建筑物和文明古迹涂抹、刻画

第天研学旅行我的评价表姓名:目标 今天我能照顾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洗自己的衣物 今天我能整理自己的住宿房间、行李箱,能自己叠被子 今天我不跟陌生人搭话,不跟陌生人走,有事情及时请示研学教师 今天我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胜利完成今天的研学课程 今天就餐时我能做到不挑不捡,能安静就餐 今天在公共场所,我能安静进行今天的课程,会耐心等待 今天我的规则意识很强,能遵守一切规则 今天我没有乱扔纸屑,我能将自己的垃圾放进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48,实验学时4 4、学分:3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工程流体力学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教研室李永杰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热能传递与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规律,热能的合理利用。热能的传递原理与规律、换热设备的热工计算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导问题简化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宏观研究方法及特点,掌握工程热力学 与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程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能正确分析能量转换与守恒关 系,对热能的可用性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合理用能的原则 3.能依据热能过程的特征,分析计算过程的功量与热量。掌握理想气 体的基本热力性质与计算方法。 4.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原理与工程常见条件下的简化、计 算。 5.理解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能计算传热量,并能指出增大或减小传 热量的基本方法。 6.了解常用换热器类型,并能进行换热器的一般热力计算。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一)理论教学:

1.基本概念及定义(2学时) 掌握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热力过程的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热力循环。 重点:建立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难点: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 2.热力学的第一定律(6学时)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稳定状态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轴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重点:能量守恒方程式与应用 难点:焓参数的应用。 3.理想气体内能、焓、熵和比热(2学时) 掌握理想气体内能和从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熵:了解理想气体混合物。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参数变化量的计算。 难点:理想气体的熵变计算。 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4学时) 掌握热力过程分析概述: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多变过程。 重点:各热力过程中功量与热量、状态参数的计算。 难点:多变过程的计算分析,图示。 5.热力学第二定律(4学时) 掌握热机循环与制冷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了解热能的可用性。 重点: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判断过程方向性的定律 难点:热能的可用性分析 6.熵(4学时) 掌握状态参数熵的计算,了解不可逆过程熵的产生;理解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系统的作功能力与不可逆损失。 重点:掌握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方向 难点:熵变计算与系统作功能力损失计算

(完整word版)传热学储运试题2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储运02-班课程名称:传热学第1页共2页 一、简答题(本大题18分,每小题3分)选3个)。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2、分析置于室外大气中的架空输送原油的保温管道有哪些传热环节。(油温大于空气温度) 3、写出角系数的相对性的数学表达式(以空间任意两表面为例)。 4、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个物理现象是相似的? 5、写出对于漫灰表面的基尔霍夫表达式? 6、通常工业应用的沸腾换热过程设计在哪个沸腾状态阶段,为什么。 二、计算题(本大题60分,每小题12分) 1、有一房间墙壁厚为0.4m,面积为12m2,导热系数为0.7 W/m·K,其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6W/m2·K 和40 W/m2·K,房间内空气温度为20℃,室外空气温度为5℃,忽略辐射换热量,求房间通过该墙壁的散热量。 2、将初始温度为400℃,重量为40g的铝球突然抛入15℃的空气中。已知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40W/m2·K,铝的物性参数为ρ=2700kg/m3,c=0.9 kJ/kg·K,λ=240W/m·K。试用集总参数法确定该铝球由400℃降至100℃所需的时间。(忽略辐射换热) 3、一大房间里放有一圆管,长为2m,直径为10cm,表面温度为127℃,发射率(黑度)为0.6,房间墙壁温度为27℃,求其辐射换热量是多少? 4、为研究一换热设备的换热情况,采用一个缩小成原设备1/10的模型来研究,已知原设备空气流速为1m/s,热条件不变,模型中流体仍是空气,求模型中空气流速是多少才能保证模型与原设备的换热现象相似。 5、某房间吊装一水银温度计读数为15℃,已知温度计头部发射率(黑度)为0.9,头部与室内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K,,墙表面温度为10℃,求①气流的真实温度,②该温度计的测量误差。三、综合题(本大题22分) 有一水平管道直径为200mm ,分别包有=0.04W/m·K,和=0.05 W/m·K的保温材料,厚度分别为20mm和 30mm,管内流有50℃的空气,流速为10m/s,管外大气温度为10℃。(管道厚度很薄,可以忽略不计)求:1.管内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2.管外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3.每米管道的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4) 4.每小时每米管道散热量。(4分) 备注:1.管内流动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2.管外横掠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3.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注:此关联式中定性温度取管外流体温度,中的Δt=5℃,其中体积膨胀系数可以按管外为理想气体计算) 4.空气的热物性: t℃ ρ kg/m3 Cp kJ/kg.K λ* W/m.K υ*Pr 10℃ 1.25 1.0 2.5 14.0 0.7 20℃ 1.20 1.0 2.6 15.0 0.7 25℃ 1.18 1.0 2.6 15.5 0.7

研学旅行工作手册模板

“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旅行 工作手册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2018年6月 “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实施方案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一、课程背景 根据《东平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会享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付出爱,以培养“知爱感恩”美少年为目标,通过“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让孩子们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厚重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从小立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我县部分景点的研学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平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探究分析、动手操作、总结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课程主题:美韵东平爱满家乡 四、课程实施时间:2018年6月13日-15日

五、课程实施对象:四年级年级在校学生,分批组织实施,每次两个班级。 六、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工作小组: 6月13日 领队人员: 四年级一班: 研学讲师:1号车4座1号车5座 组长: 一队:1号车54座 二队:1号车2座 三队:1号车3座 四队:2号车2座 五队: 四年级二班: 研学讲师:3号车4座3号车5座

组长: 一队:3号车54座 二队:3号车2座 三队:3号车3座 四队:2号车3座 五队: 6月14日 领队人员: 四年级三班: 组长:研学讲师:1号车4座 一队:1号车54座 二队:1号车2座 三队:1号车3座 四队:2号车1座(占用导游座) 五队:1号车5座 四年级四班: 组长:研学讲师:3号车4座 一队:3号车54座 二队:3号车2座 三队:3号车3座 四队:2号车2座 五队:3号车5座

80210127传热学C

《传热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210127 课程名称:传热学C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C 总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传热学C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传热学分析计算能力。它不仅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绪论 了解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异同。认清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复合换热过程的计算方法,了解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概念。认识到工程实际问题的热量传递过程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多种形式的组合,以加深传热过程的概念及传热方程的理解。初步理解热阻在分析传热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掌握傅里叶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了解常见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理解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理论依据和思路,以及导热微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能够正确书写导热问题的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能应用傅里叶定律或导热微分方程对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平壁、圆筒壁)进行分析求解,得出温度场及导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肋片在工程中的应用场合。加深理解热阻概念及其在分析导热问题时的重要性。 3.非稳态导热 了解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掌握集总参数法的分析求解方法,了解其限制条件。 4.对流换热 牛顿冷却公式是对流换热计算的基础,要求重点掌握。理解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掌握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概念。理解相似原理在指导对流换热实验中的作用,准则方程的导出。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方法。掌握管内换热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的概念。掌握定型尺寸和定性温度的概念。能正确和熟练地运用准则方程(实验关联式)计算简单的对流换热问题。了解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概念。掌握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途径。 5.凝结与沸腾换热

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传热学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摘要]: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科学。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们就学会了烧火取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内燃机等热动力机械相继出现,传热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竞争.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人口与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传热学在促进经薪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机械工程仍不断地向传热学提出大量新的课题。如浇铸和冷冻技术中的相变导热,切削加工中的接触热阻和喷射冷却等。 [关键词]:热传递,传热学,机械领域,发展趋势 1 传热学 传热学概念 通常被称为热科学的工程领域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1]。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者只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这些附加的定律是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学是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例如,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学问[2]。 传热学发展 传热学作为学科形成于19世纪[2]。在热对流方面,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01年在估算烧红铁棒的温度时,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不过它并没有揭示出对流换热的机理。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19世纪末叶以后的事情。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 在热传导方面,法国物理学家毕奥于1804年得出的平壁导热实验结果是导热定律的最早表述。稍后,法国的傅里叶运用数理方法,更准确地把它表述为后来称为傅里叶定律的微分形式热辐射方面的理论比较复杂。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 (04级后新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学时:24 学时学分:1.5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类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绪论 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上海理工传热学课程考试题

传热学课程考试题 学 校 系 别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专业班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学号 一、问答题 (42分,每小题7分) 1.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 、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x y )。 2.蒸气与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哪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产生不同凝结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常温下呈红色的物体表示该物体在常温下红色光的光谱发射率较其它单色光(黄、绿、蓝等)的光谱发射率高”。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一块厚度为2()δδδ-≤≤x 的大平板,与温度为f t 的流体处于热平衡。当时间0τ>时,左侧流体温度升高并保持为恒定温度2f t 。假定平板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同,当 0δλ =→h Bi 时,试确定达到新的稳态时平板中心及两侧表面的温度,画出相应的板 内及流体侧温度分布的示意性曲线,并做简要说明。 5.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6.强化空气-水换热器传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 ? Φ

二、计算题 (58分) 1.(18分) 一块大平板,厚度5cm δ=,有内热源? Φ,平板中的一维稳态温度分布为 2=+t b cx ,式中o 200C =b ,2200K/m =-c 。假定平板的导热系数50W/(m K)λ= ,试确 定: (1) 平板中内热源? Φ之值; (2) 0=x 和δ=x 边界处的热流密度。 2.(15分) 有一圆柱体,如图2所示,表面1温度1550K =T ,发射率10.8ε=,表面2温度2275K =T ,发射率20.4ε=,圆柱面3为绝热表面,角系数3,10.308=X 。求:(1)表面1的净辐射损失;(2)绝热面3的温度。 3.(25分) 为了得到热水,0.361 MPa (t s =140℃) 的水蒸气在管外凝结(如图3所示),其表面传热系数29500W/(m K)= o h 。冷却水在盘管内流动,流速为0.8m/s ,黄铜管外径为18mm ,壁厚为1.5mm ,导热系数为132W/(m K)λ= ,盘管的弯曲半径为 90mm 。冷水进换热器时的温度为o 25C ,加热到o 95C 。试求所需的换热面积及盘管 长度。不计管内入口效应修正及温差修正。 附注: (1) 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为: n f f Pr Re Nu 8.0023.0= (流体被加热n =0.4;流体被冷却n =0.3) (2) 60o C 时水的物性:ρ=983.1 kg/m 3, c p =4.179 kJ/(kg ?K),λ=65.9×10-2 W/(m ?K), ν=0.478×10-6 m 2/s , Pr =2.99; (3) 弯管修正系数:3)(3.101R d c R += 图 3 饱和蒸气 冷 "53.6110Pa =?s 图2

计算传热学-传热基本原理及其有限元应用

1. 传热学的发展概述 18世纪3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成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传热学这一门学科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成长起来的。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热量传递方式早为人们所认识,第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则是在1803年发现了红外线才确认的,它就是热辐射方式。在批判“热素说”确认热是一种运动的过程中,科学史上的两个著名实验起着关键作用。其一是1798年伦福特(B .T .Rumford)钻炮筒大量发热的实验,其二是 1799年戴维(H .Davy)两块冰块摩擦生热化为水的实验。确认热来源于物体本身内部的运动开辟了探求导热规律的途径。1804年毕渥根据实验提出了一个公式,认为每单位时间通过每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量正比例于两侧表面温差,反比例于壁厚,比例系数是材料的物理性质。傅里叶于1822年发表了他的著名论著“热的解析理论”,成功地完成了创建导热理论的任务。他提出的导热定律正确概括了导热实验的结果,现称为傅里叶定律,奠定了导热理论的基础。他从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出的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问题正确的数学描写,成为求解大多数工程导热问题的出发点。他所提出的采用无穷级数表示理论解的方法开辟了数学求解的新途径。傅里叶被公认为导热理论的奠基人。在傅里叶之后,导热理论求解的领域不断扩大。同样,自1823年M. Navier 提出流动方程以来,通过1845 年 G.G. Stokes 的改进,完成了流体流动基本方程的创建任务。流体流动理论是更加复杂的对流换热理论的必要前提,1909和1915年W. Nusselt 开辟了在无量纲数原则关系正确指导下,通过实验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1904 年,L. Prandtl 提出的对流边界层理论使流动微分方程得到了简化,1921年 E. Pohlhausen 基于流动边界层理论引进了热边界层的概念,为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的理论求解建立了基础。在辐射传热研究方面,19世纪J. Stefan 根据实验确定了黑体辐射力正比于它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的规律,1900年M.Planck 提出的量子假说奠定了热辐射传热理论基础。上述传热理论为传热分析解析、数值以及实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还要特别提到的是,由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用数值方法对传热问题的分析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形成一个新兴分支—数值传热学。近年来,数值传热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4]。 2. 传热分析计算理论 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传递形式,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两个相互接触良好的物体之间的能量交换或一个物体由于其自身温度梯度而 引起的内部能量的传递。其遵循傅里叶定律[5]:dT q dx λ=-,其中λ是热导率, dT dx 是温度梯度,q 是热流密度。热对流是指在物体与其周围介质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热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用牛顿冷却方程描述为()w f q h t t =-,其中h 为表面传热系数,w t 为物体表面的温度,f t 为物体周围流体的温度。一个 物体或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电磁波形式进行的能量传递交换称为热辐射,通常由斯

(完整版)传热学期终考试题答案A卷详解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考试试卷 (2012年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03050020 课程名称:传热学(期终 A 一、(10分)如图1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 50W /(m K ),厚度为100mm , 所处外界温度20C,测得两侧外壁面温度均为100C,外壁面与空气的表面传热 系数为h 为125W/(m 2 K ),壁内单位体积内热源生成热为 & ,假设墙壁内进行 的是一维稳态导热,求 &及墙壁厚度方向温度分布t (x ) ? d 2t 2 & 0 (1) (2 分) dx 边界条件为:x 0, dl 0 ; x 50mm , plx dx h(t w t f ) (2) (1 分) 由(1)式积分得:一 dx & —x C ] (3) 由x 0处边界条件得G 0 (1分) 对(3)式积分得:t & 2 x C (4) 2 (1 分) 由x =50mm 时, 吏~ dx 二 h(t w x 50 t f ) (1分) 导热微分方程为: 可得:(&= h(t w t f )/x=125 (100 20)/0.05 =2 105(W/m 3) (1 分) 图1 解:由于对称性只研究墙壁厚度的一半即可,

则得: 5 C 2 100 ” 2 X 0.05 2 = 105 C (1 分), 则壁厚方向温度分布:t (x ) 105 2000x 2 (1分) 二、(10分)为20E 的空气,以10m/s 的速度纵向流过一块长200mm ,温度60C 的平板。求离平板前沿50mm,100mm 处的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厚度。并求得 平板与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平板宽为1m ) 表1空气的热物理性质 t/C 106 /m 2/s / W/(m ? Pr 30 16.00 0.0267 0.701 40 16.96 0.0276 0.699 50 17.95 0.0283 0.698 准则关联式:Nu 0.664Re 12Pr 13 层流;Nu (0.037 Re 45 871)Pr 13 湍流 50mm 处 100mm 处 由(4)式,x =50mm 时,t w x 2 c 2 =100 C , (1 分) 2 边界层厚度: 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之比: -Pr 13 t 解:定性温度 t f (20 60)/2 40 °C (1分) Re 誇和“ 810 5 层流 (1分) 1.46 10 3m 1 Pr 3 1 0.6993 (2分) 1.29 10 3m t Pr 3 0.6993 1.82 10 3m Nu 1/2 1/3 0.664Re Pr 5 0.664 1.18 10 1/2 1/3 0.699 202.4 (2分) 0.0276 2 h Nu 202.4 27.9W/ m K (1 l 0.2 hA t w t f 27.9 0.2 1 (60 20) 223.5W (1 分) 水以 2m/s 的流速流过长为 8m 的直管, 入口温度为 20C, 出口温 、(10 分) 度为40C ,管内径d = 20mm ,求对流换热系数和平均管壁温度 表2水的热物理性质 5 5 . 16.9 6 10 6 0.05 〔0 2.06 5 (2 分) 1 o 10 3m 5 二 1 1696 10 6 01 10

传热学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传热学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摘要:通过课堂学习和查找各种资料书籍,分析传热学与机械专业的关系,并详细讨论传热学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传热学机械领域应用 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类就会用火取暖,传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从18世纪发明近代动力机械以来,人类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随后的蒸汽轮机、内燃机乃至燃气轮机的陆续应用,更使能源的转换和利用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传热学科在以上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热传递更是无时无处不在,它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更涉及到农业、林业等许多部门。 如今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与当初的工业革命是分不开的,而工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机械,机械与传热学这两个在当今各领域应用广泛的学科之间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就来介绍传热学在机械领域各方面的应用。 1.传热学在农业机械和工业机械中的应用 在传统工业中的铸造、金属热处理等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稳态导热、移动边界的固液相变传热以及各类对流换热问题;在一些精密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热应力和热变形量的预测、修正及控制也需要传热学的支持;在机械的控制中,元器件的冷却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都与强化传热研究有关;另外各种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也都离不开传热学。 2、传热学在机械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 据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所作的技术分析,美国航天飞机的技术关键大部分是所谓“热防护系统”,即以航天飞机外表面的防热瓦为主的整个热防护结构,而这个系统必然离不开传热学基础,而航空航天领域是当今世界上各领域高技术、新材料研究最集中的体现,可见传热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现代的机械加工工艺已经不再限于传统的车、铣、刨、磨等,像激光切割、激光钻孔这类高热流的新型加工手段已经应用于石油钻井等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类特殊加工方式所涉及的热量传递问题不能再用传统的导热理论来分析,必须加入对热量传输速度的考虑,这类问题被称为“非傅里叶导热”,这是在机械生产设备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又如钛及其合金的加工,由于钛及其合金传热率低,在其切削加工过程中,由切屑与刀具之间的滑动摩擦、切屑的塑性变形等产生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集中在刀具刀刃上,造成刀具寿命降低,加工质量差等,很多类似的新材料都有不同的加工难题。因此正确选用加工条件,合理运用传热学的理论进行导热,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切削加工速率,延长设备和刀具寿命,还可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各种材料的热处理,例如金属材料的锻造、铸造、淬火、退火、回火,还有一些工程塑料的注塑成型等都离不开温度的控制。 3.传热学在金属切削方面的应用 金属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以及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会发热,切削热可由工件、切屑、刀具等传导出去。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工件和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周围介质状况。 工件导热系数大,由切削区传导到切屑和工件的热量较多,切削区的温度较

【参考借鉴】研学手册.doc

优质参考文档 展少年风采 ———走进凤翔滩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 指导教师:RRR 学校:海阳市RRR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8.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9.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留好过程性影像资料。 10.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凤翔滩研学旅行营地位于海阳旅游度假区金沙滩,东邻万米海水浴场,西邻国际沙雕艺术公园,东西海岸线长达约700米,占地150余亩,隶属于胶东少年军校,同时还是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营地建有现代化水上乐园区、游泳培训区、室内射击场、蒙古包群、高智尔球馆、露天食堂、沙滩露营区、沙滩运动园区,这里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等课程,他们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孩子在玩乐中强身健体,科普国防教育知识,养成团结友爱的合作意识,提升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 开设主要课程: ※感恩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军旅生活体验课程※军事科目训练课程※军事拓展训练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灾难自救训练课程 优质参考文档

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工程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工程燃烧学/Combus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012232309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选修课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学时数: 48 ;其中: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0 ;学分数: 3 ; 编写人:;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分类及各种燃料的化学组成、定义、及燃烧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指导工程燃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够熟练的解决工程改造和设计中相关的燃烧计算问题。 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续课程及进一步扩大专业知识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燃烧计算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燃烧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全部内容,理解大部分内容,掌握主要内容。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燃料概论、工程燃烧计算、燃烧理论基础、燃烧方法与燃烧装置、燃烧污染控制技术。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 后续课程:矿井热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工程燃烧学》.汪军,马其良,张振东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7月 2.参考书目 (1)《工程燃烧学》.童正明,张松寿,周文铸.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年(2)《燃烧学》.徐通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三)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燃料概论(6学时)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各种燃料的特点和使用性能。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固体及气体燃料成分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发热量计算。 (2)教学难点 燃料分析方法。 3.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上自习课,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 (1)燃料的概念与分类 (2)燃料的组成和特性 (3)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4)燃料分析方法 5.教学要求 理解: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的组成和特性; 了解:燃料分析方法; 掌握:固体及气体燃料成分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发热量计算。 6.学生练习 选取3~5个本章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二)工程燃烧计算(17学时)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燃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基本计算。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燃烧空气量、烟气量、温度的相关计算。

2008年传热学试卷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问答题(每题6分,共6题,总计36分) 1.一厚为δ的无限大平板,左侧表面保持恒温t1,右侧表面与空气进行对流换 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空气温度为tf,试写出该平板稳态时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及边界条件。 2.简述Pr准则、Re准则、Nu准则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特征尺度取δ。

3. 简述形成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条件。试述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4. 直径为D 的球放在边长L=D 的正方体匣子中(如右 图所示),求球表面与匣子内表面之间的角系数2,1x x 1, 2 和1,2x x 2,1。 5. 设导热热阻δ/λ→0,表面换热系数1h <<2h 放热系数α1<<α2,如采用肋片 扩展表面强化传热,则肋片应加在哪一侧?为什么? 6. 何谓换热器的效能?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2

二、计算题(每题16分,共4题,总计64分) 1.某板式换热器用钢板制成,钢板的厚度为δ=3mm,导热系数λ=40W/(m??C)。 已知板两侧的气体的平均温度分别为tf1=250?C和tf2=60?C,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1hα1=75W/(m2??C)和2hα2=50W/(m2??C)。试求传热系数及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2.一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薄平板,内部有电加热装置,垂直放置于静止空气 中,左侧绝热。空气温度为35?C。为防止平板内部电热丝过热,其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150?C。平板表面辐射换热的传热系数为9 W/(m2?C)。试确定电加热器所允许的最大功率。 已知:92.5?C空气的物性参数:λ=0.0315 W/(m?C)、 ν=22.36×10-6m2/s、Pr =0.6895 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为: 竖平板:n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1 “三个W” §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和环节)。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本章重点: 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热量的传递速率 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 傅立叶导热公式: (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牛顿冷却公式: (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 黑体热辐射公式: 实际物体热辐射: 3.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4.传热学研究的基础 傅立叶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 四次方定律 本章难点 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 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串联或并联)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2.热阻概念的理解 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 思考题: 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为什么? 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 3.冬天住在新建的居民楼比住旧楼房感觉更冷。试用传热学观点解释原因。 4.从教材表1-1给出的几种h数值,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研学手册(珍藏版)教学提纲

研学手册(珍藏版)

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 ———走进XXX研学旅行方案指导课指导教师:XX 学校:海阳市XXX小学 目录 研学基本信息 (2) 致家长的一封信 (2) 家长反馈单 (3) 研学注意事项 (3) 研学课程安排 (4) 研学活动方案 (4) 研学基地简介 (5) 研学过程记录 (6) 研学课程评价 (6) 研学总结心得 (7) 最美的课程在路上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让学生在行走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与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发[2017]2号)精神,结合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决定组织年级班的学生参加为期1天的凤翔滩“探国防奥秘展少年风采”研学旅行活动。 请家长提醒孩子们在家里要自行准备行李物品,并且做好行前课程预习、安全及礼仪教育,本次活动自愿参与,谢谢您对我

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家长委员会 年月日 研学反馈单 尊敬的家长,您希望孩子在本次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得到怎样的成长与进步呢?请下下来吧! 您对本次活动有什么建议? 家长签字: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自己定时叫醒,在家长的帮助下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4.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团纪律,听从研学导师及辅导员的管理。 5.旅程及学习过程中不大声電哗,不擅自脱离队伍,养成良好的文明旅游素养。 6.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7.讲文明礼仪,按时作息,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