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防治芦笋茎枯病试验初报

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防治芦笋茎枯病试验初报

芦笋的品种

芦笋的品种 极雄皇冠(Extremelymaleimperialcrown):具有较强优势的经典芦笋新产品。该品种有美国加洲育成,中早熟,适合中国南北种植。嫩茎顶部鳞片抱合紧实,出笋整齐,优质品率高,笋茎2.0厘米左右。抗性全面,根系储备能力强大,忍耐性好,产量高且稳产,是绿白兼用芦笋新品种,也是结合我国种植开发的新一代芦笋优良品种。 阿波罗(Apollo):美国加利福尼亚芦笋种子公司选育出的长势很强的无性F1代双杂交种。嫩茎肥大适中,平均茎粗1.6cm以上、整齐、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第一分枝高度56cm,嫩茎圆柱形,顶端微细。鳞芽包裹的非常紧密,笋尖光滑美观,在较高温度下散头率很低。嫩芽颜色深绿,笋尖鳞芽上端和笋的出土部分颜色微发紫,笋尖圆形,包裹紧密。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是速冻出口的最佳品种。抗病能力较强,对叶枯病、锈病高抗,对根腐病、茎枯病,有较高的耐病性,对芦笋潜伏II有免疫力。植株前期生长势适中等,成年期生长势强,抽茎多、产量高、质量好、一、二级品率可达90%,在北方地区定植后第二年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00-500千克,成年笋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400-1800千克。是目前推广的一种高产优质芦笋新品种。 阿特拉斯(Atlas):双杂交种,适应性广泛,圆锥形嫩茎为绿色,大小适中,芽蕾、芽尖及芽条基部略带紫色,色泽诱人,收获时节在温和至较热的气候条件下,笋头抱合紧密紧凑。笋茎为圆柱形,笋头为椎形,笋茎光滑,早春即可获的嫩笋产品,高耐镰刀菌,耐芦笋锈菌,高耐其它叶片尾孢菌,对芦笋潜伏病毒II有免疫力。品种杂交优势突出,产量高,单笋重26克以上,分枝点约60厘米,茎粗壮,笋尖包头紧实颜色深绿,平均直径1.8厘米左右。绿白兼用品种,适宜速冻、加工及保鲜上市。,

芦笋种植技术有什么方法

芦笋种植技术有什么方法 2.选地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一般以土质肥沃、通气性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保水保肥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最适宜;避免 透气性差的重粘土、耕作层浅、底土坚硬、强酸性或碱性土壤及石 砾多的土地,前茬是番茄、甜菜、苜蓿的地块也不宜种植芦笋。 3.定植宜在春季定植。绿芦笋栽植行距为135~150厘米,白芦 笋为取土方便,扩大行距为180厘米,株距均为30厘米,定植沟宽40厘米,沟深25~30厘米,沟内铺施基肥和复合肥,667平方米施 土杂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覆土4厘米。将幼苗按 株距栽入沟内,覆土3~5厘米,浇透水,待一周缓苗后第二次覆土。 4.田管芦笋生长年限长,在第1~2年里应勤中耕、除草、加强 肥水,培育健壮植株,使之尽快进入盛产期。①施肥芦笋对肥料的 需求量以氮肥最多,钾、磷、钙肥次之。秋季或早春重施优质农家 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在嫩茎抽出4~5厘米高时,给予 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追催芽肥尿素7~10千克/667平方米;采收期 追肥2~3次,先重后轻,增施磷钾肥,配合灌水;采笋结束后每 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千克及尿素15千克,进行复壮;8月施人 粪尿;最后一次追肥在霜前2个月结束,以防秋季发新梢。②灌水适 时灌水可提高芦笋产量、品质,采笋期保持土壤持水量为60%~70%,干旱时10~15天灌水一次,越冬前灌足封冻水。③病虫害防治病害 有茎枯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针虫、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冬季加强清园、防涝, 防止株丛过密等;药剂防治可喷1∶1∶300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敌锈钠、农抗等,7~10天一次,连续2~3次;虫害的防 治主要为诱杀成虫,可选用敌百虫、百菌清、溴氰菊酯、灭蚜松、 速灭杀丁等防治。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一、生育期: 播种期:实际播种时间,以月/日表示。 出苗期:75%幼苗出土并子叶张开展平。 移栽期:实际移栽期,以月/日表示。 抽苔期: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厘米。 初花期:25%植株开花。 终花期: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 成熟期:75%以上角果显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 收获期:实际收割时间,以月/日表示。 全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生长动态:一般在苗期、越冬期、抽苔期、始花期各进行一次测量,选择有代表性植株10株,考查以下项目。 叶龄:指主茎上已展开的叶片数(进行标记)。 绿叶数:指调查时主茎上已展开的绿叶数(不包括子叶)。 最大叶片长宽度:长度,从叶片着生处量到叶片的顶端;宽度,测量叶身最宽处。(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的测量要求见附图) 根颈粗:子叶节至出生侧根之间,最粗处的直径(cm)。 单株鲜重、干重:包括地上部和地下部。可将根、茎、叶等分别测定鲜重。将称量的样本置于105℃烘箱中,烘30min,然后降至80℃烘至恒重时的重量为干重(单位:g)。

叶面积:测定方法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也可采用打孔称重法测定。 叶面积指数:指群体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开展度:指越冬期单株叶片展开的最大宽度。 三、室内考种项目和记载标准(每区或品种(系)取样10株)。 株高:自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分的长度,以厘米表示。 根颈粗:指子叶节处直径,以厘米表示。 分枝位高度:指子叶节至第1个一次有效分枝的间距,以厘米表示。 一次有效分枝数:指主茎上着生的分枝,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二次有效分枝数:指一次分枝上着生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主轴有效长度:指主花序上第一个有效角果至顶端有效角果之距,以厘米表示。 结角密度:指主花序长度,与总有效角果数之比,以个/厘米表示。 全株有效角数:指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上具有1粒以上的角果总数。 角果长度:即果身长度(不包括果柄和果喙)。见附图 角果宽度:指角果最宽部位的宽度。见附图 每角果粒数:在典型植株上,按比例分段,随机摘取20个正常角果,计算平均种子数。 千粒重:用晒干纯净种子,随机取样3份,分别称重取差异不超过3%的平均值,以克表示。 单株生产力:考种的单株分别脱粒称重,求其平均值(单位:g)。 产量:以区实收产量为准,晒干后扬净称重,以公斤表示,折合亩产量。产量计算时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或以测定水份含量后折算) 种子品质:测定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

绍兴地区设施芦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绍兴地区设施芦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绍兴地区设施芦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对绍兴市农科院从国内外引进的9个芦笋新品种在设施大棚内进行早期产量、农艺性状和总产量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J 982 F1、03411 F1、Avalim F1 3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于Grand F1(CK1)、Atals F1(CK2),主要表现为笋条直、笋尖紧、嫩茎粗大、早收性好、产量高,适宜在绍兴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设施;芦笋;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31-03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属百合科天门冬属。雌雄异株,以食嫩茎为主。其嫩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芦笋中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蔬菜之王”的美誉[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品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芦笋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因而,对芦笋品种的科学选择显得非常迫切。为此,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9个芦笋新品种,进行了设施栽培比较试验[3~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芦笋品种(系)共9个:03411 F1 (中国)、 NJ 982 F1(美国)、UC 800 F1(美国)、Avalim F1(荷兰)、Vitalim F1(荷兰)、Darlise F1(法国)、Plamare F1(西班牙),Grande F1(美国,CK1)和Atlas F1(美国,CK2)为对照品种。以上参试种子均由新昌丰岛集团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在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进行,保护地栽培,土壤类型为黄化青紫壤土。绍兴位于浙江省的宁绍平原西部,东经120°35′,北纬30°,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⒊适期播种: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⒋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此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三、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 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亩施有机肥3-4方,复合肥100斤。耕后耙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米,沟

芦笋种植要点

芦笋种植要点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 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下面我们来看看芦笋种植要点。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 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 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 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 菌灵300-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放入25-30度温水中浸种2-3天,每天更换新水2-3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度左右温水淋浇1-2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⒊适期播种:麦前移栽的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麦后移栽的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⒋苗床管理: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的种植方法 芦笋种子外壳有蜡质的特点,芦笋种子播种前用温汤浸种2~3天,并轻搓种子表面,待种皮颜色变灰出现小沟纹时再更换温水浸泡,有50%的种子出芽后,开沟单粒点播,亩用种子0.8~1公斤,种深2厘米左右,表面用细沙或麦衣覆盖,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盆栽芦笋的技术方法:播种育苗:育苗:由于芦笋种皮坚厚,用纱布将若干粒种子包住,放在水瓶浸泡一昼夜,取出后晾置于报纸上,待下种使用。用胶卷盒在栽培筐中央挖一个1厘米深的穴坑,均匀地投入3-5粒种子,然后用胶卷盒底部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种后立即浇水,并浇透筐内土壤。这不仅关系到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而且对以后增强种子活力,减少不良幼苗十分重要。发芽后,每盆只需保留2-3株秧苗,其他全部作间苗处理。间苗后的秧苗从叶尖向下剪去全株的1/3,可再移植到花盆内继续培育。管理:因芦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营养土不特别干燥时,可不浇水。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须早晚各浇水一次。芦笋为多年生宿根

草本,施肥应在茎叶枯萎并被割除后的冬季进行。取油渣与化肥各半,约用手抓两把的量,撒施在植株周围,并用竹片搅拌,使之与土混合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UC800新品种,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二、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⒈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米、深10-15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30-40斤,磷肥2斤,草木灰10斤,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

浅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庄树峰时间:2010-2-3 论文关键词芦笋;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 论文摘要介绍了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从而为芦笋栽培获得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芦笋又名石刁柏,其嫩茎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高档蔬菜,在我国作为多年生蔬菜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为芦笋生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同时,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芦笋成为潍坊市坊子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芦笋生产已成为种植业中商品率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一个优势行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与整地施肥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300m以上,基地环境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的土壤种植芦笋,连片面积不少于3hm2。清除前茬作物的残留枝叶,带出田外无害化处理。深翻土壤30~40cm,可结合施基肥进行。宜使用机械翻耕,避免土壤压实,维护土壤结构,达到深、平、细、碎、净、墒。施用腐熟农家肥60~75t/hm2,撒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750kg/hm2,棉籽饼或豆饼375kg/hm2。不可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及污泥肥等。 2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栽培类型,选用相应的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潜在客户要求的商品性(口味、外观、色泽等)品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玛丽华盛顿、UC309、UC711、UC800、全雄、鲁芦笋1号等。 3 播种育苗 芦笋春播、秋播均可。长江流域多春播育苗移栽,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夏秋定植于大田;若地膜覆盖,大棚育苗可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定植。华北地区一般谷雨至立夏播种,阳畦育苗则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东北较寒冷地区,通常将播种期安排在上一年夏季,7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苗床宜选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的砂壤土。播种前,均匀撒施杂肥60~75 t/hm2,翻入土壤40cm土层中,整平,做成平畦,畦宽1.2m。定植1hm2芦笋宜准备450m2的苗床。在地温10℃以上时播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2h,再用30~35℃温水浸泡48h,将种子滤出放入盆中,上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将畦面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开始单粒点种。每10cm播1粒,播后覆盖过筛细土约2cm厚,耢平畦面,再盖1层地膜保温、保墒。育苗地用种量

芦笋栽培技术(蔬菜种子类)

芦笋栽培技术(蔬菜种子类)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二、育苗 1、种子处理。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小时。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3、育苗方式。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1(以体积计)。营养钵要求高7~10厘米,上口径7~10厘米。 4、播种。播种头天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入小孔,随即盖上营养土,厚度为1.5~2厘米。 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应勤拔除营养钵内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三、开种植沟 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行距开40厘米宽、40厘米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入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多雨地区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米深围沟,防止汛期田间积水,干旱地区可采取保墒措施。 四、移栽 1、移栽时间。一般播种后60~80天,当营养钵内实生苗或组培苗长至3~5支地上茎、5~8根贮藏根时带营养土移栽。可早春播种,晚春移栽,也可秋季播种,春季移栽。 2、种植密度。绿芦笋行距130~140厘米或宽窄行种植(宽行140~150厘米、

芦笋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芦笋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芦笋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芦笋难栽,因为芦笋病害较多,要十分留意,在栽培管理上要重点做好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病重时常引起植株提早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将上述药剂分别配成500~800倍液进行喷雾,一般10天左右喷一次,发病盛期可7天左右喷一次。 2、茎枯病:该病主要在茎、侧枝或叶子上发生。病斑梭形或短线形周围是亲水的边缘,呈现水肿状。

防治措施: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适宜的定植田;彻底清园,及时割除病死株;适时整枝打杈;注意抗旱排涝;合理施肥;搞好大田管理。药剂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嫩茎抽发后要及时喷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药剂防治:新留母茎长至15厘米时用50%多菌灵涂茎,母茎分枝发生后,隔7~10天,轮流交替使用下述药液喷雾一次:32.5%芦笋青二号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异菌脲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 3、炭疽病:主要为害茎,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防治方法: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浸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芦笋和竹笋的区别

芦笋和竹笋的区别 对于我们这些很少去市场买东西的人来说,想要在生活中区分哪种是芦笋,哪种是竹笋是比较困难的。芦笋的形状跟我们的春笋是比较像的,但芦笋不是芦苇的嫩芽,希望这一点大家可以明白。竹笋是一种禾本植物,主要有春笋和冬笋两种,所以我们对于它们的区别还是可以很好的区分出来的。 对于芦笋和竹笋的区别,我们应该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生活中挑选自己想要的食材,对于我们制作食物是于帮助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可以知道一两种芦笋和竹笋的区别方法。 区别:芦笋,俗称石刁柏、龙须菜,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抽生的嫩茎为蔬菜食用。竹笋,又称竹芽,为禾本科常绿植物竹的幼芽,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 芦笋又名露笋、龙须菜。它并非芦苇的嫩芽,而是因其状如

春笋而得名。它有鲜美芳香的风味。纤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西方,芦笋被誉为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营养学家和素食办人士均认为它是健康食品和全面的抗癌食品。 功效:芦笋所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质量优于普通蔬菜。经常食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心动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芦笋中含有在丰富的叶酸,大约五根芦笋就含有100多微克,已达到每日需求量的1/4。所以多吃芦笋能起到补充叶酸的功效,是孕妇补充叶酸的重要来源。芦笋可以使细胞生长正常化,具有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功能。 竹笋除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镁等。在竹笋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16种氨基酸。它是一个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的食品,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治便秘的效果,而且对于减肥,防止大肠痛,乳房癌也有作用。近代研究还表明,其所含的稀有元素镁,具有一定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竹笋又是一种抗癌食品。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中国芦笋研究中心李书华刘保真进入6月后,芦笋采收已经到了中后期,日产量开始逐渐平稳回落,直到7月10日前后停止采收的这40天里,是决定该年总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除了产量降低外,芦笋的品质也明显下降,出现空心、开裂、散头、畸形笋等,这时的管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一、补充水肥对品质的影响芦笋的品质标准是根据出口加工的要求决定的,概括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可加工粗度、粗细均匀、色泽纯净一致、不散头、无空心、不开裂等。符合以上标准的为合格品,否则为次级笋,收购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 决定芦笋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品种的差异,优秀的杂交种标准笋率可以达到93%以上,低劣的常规品种标准笋仅仅60%左右,这是品种本身所决定的。当然,外界的环境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肥料配比是否均衡等。 中后期由于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而此时芦笋生长速度非常快,笋芽每天可以生长20厘米左右,对水的需求量加大,如果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就导致笋芽的散头、开裂、空心逐渐增多等。对于那些高产的杂交品种如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影响更明显,因为它们本身产量比常规品种高40%以上,对水肥的要求本来就多,如不

能满足需要,会出现提前散头的现象。 芦笋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0:7:9,如果土壤中氮肥过量,缺磷、钾肥,就会导致芦笋开裂、空心、畸形笋增加。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这个比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农民施肥时选用45个含量的复合肥(氮、磷、钾比例是15:15:15)就可以了。 二、补充水肥对产量的影响芦笋作为一种蔬菜,嫩茎的水分含量达97%,6月正是高温旺长的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水肥供应,而此时也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很大,当土壤的湿度低于16%时,就难以满足芦笋正常的生长需要,产量会明显下降,这一点对高产杂交种影响更大。因此,此时要加强水肥的补充。 很多笋农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采收期间不能浇水,一旦浇水,会采不出笋来,产量减少。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浇水的1~2天内,由于地温下降,笋芽生长变缓,而2~3天后就迅速恢复旺盛的长势,出的笋更多、笋也更脆嫩、品质也更高。能浇上2遍水的笋地,产量提高15%以上。 三、管理措施进入6月后,每隔半个月,隔行浇小水一遍,下次再浇另外的行。一般2~3次就可以了。白芦笋因为培了垄,浇水前难以追肥,第一次可以随水亩冲施复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第

芦笋种植管理技术

内黄县后河镇农村农民技术员培训资料 授课人:后河镇农业服务中心董现荣 2014年2月17日 芦笋种植管理技术 芦笋比较耐寒、耐旱,喜氯耐碱,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和爽水性好、排灌条件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里。土壤的pH值中性为佳,低于5.5或大于8的酸性土和重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需肥规律】 芦笋正常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在大量元素中以氮、钾较多,而磷较少,在中微量元素中钙、锌、锰、氯是不可缺少的。 在冀中南地区,进入采笋期的芦笋(即2年生以上),采笋期和秋发期各为3~4个月,实验证明:每生产1000公斤芦笋约需纯氮17公斤;磷4.5公斤;钾15公斤。其三元素的比例约为3.8:1:3.3。具体施肥方法:年初重施有机肥,而施化肥则前轻后重。 【科学施肥】 巧施促芽肥:可将全部有机肥一次性重施,也可施入总量的80%,每亩年产芦笋1000公斤的地块,需用根力多(CL)25-5-15芦笋专用肥50公斤,结合春季笋田松土,距株行边30~40厘米处,开10厘米沟施入埋土封平。

补施接力肥:在采笋期的4个月的时间内,必须多次追施接力肥,采笋初期气温低,可开沟土施,随着气温的升高,可结合灌水冲施,以水调肥,建议每亩追施根力多(CL)25-5-15芦笋专用肥150公斤,后期冲“长的好”芦笋专用水溶肥。 重施秋发肥:采芦笋结束后,转茎留棵,要重施秋发肥,冀中南地区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亩开沟施入根力多(CL)22-10-10芦笋专用肥70公斤,同时施入剩余的有机肥。 【防治病虫害】 病害主要是芦笋茎枯病,至今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只能预防。 土壤消毒:即用50%的福美双粉剂2公斤,拌细土50公斤,结合杀地下害虫的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也可沟施或穴施。 彻底清园:将笋田地上部分的茎枝,茎部运出田,做无害化处理,冬春清园和秋季转茎清园一样重要。 药剂灌根:可用45%的施纳宁300倍液灌根。 自5月底开始至8月底,要多次交替喷施杀菌剂,如甲托苯醚甲环唑、戌唑醇等,雨后要及时补喷,也可交替使用1~2次铜制剂,加强保护功能。 虫害主要指地下害虫:一般采用与杀菌剂同施的方法。地上害虫主要是夜蛾类害虫,如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可采用菊酯类农药配毒死蜱喷洒即可。

芦笋播种及播种后管理分析

怎样防治芦笋常见病害 一、芦笋立枯病。①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危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浸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③防治分法。(1)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3)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芦笋炭疽病。①症状。主要危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

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月靠雨水传播,多雨季节扩展快,干旱无雨年份发病轻。③防治方法。(1)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销毁。(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漫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4)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三、芦笋茎腐病。①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在茎表出现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可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 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和湿度大时易发病。③防治方法。(1)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直过密。(2)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用75%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3天停药。

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

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 一、芦笋立枯病 1、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为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⑴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⑵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⑶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⑷发病初期浇灌应天2号多靶位生物制剂600倍液。或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同时防治。 二、芦笋根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基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种子发芽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入幼根引起发

病。 3、防治方法同芦笋立枯病 三、芦笋炭疽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月靠雨水传播,多雨季节扩展快,干旱或干旱无雨年份发病轻。 3、防治方法。⑴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销毁。⑵施用腐熟的有机肥。⑶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漫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⑷发病初期喷洒应天2号多靶位生物制剂4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d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d停药。 四、芦笋茎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期茎表出现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湿度大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⑴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⑵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⑶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

芦笋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芦笋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一、播种时间为利用最长的生长季节,在春季尽可能早播种。播种时间应在地温达18—20℃,霜 期过后。地温越高,甚至达到32℃,出芽越快。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可导致母株较小。因此如果在生长季节播 种过晚,则尽可能采用各种的方法来促使植株迅速地、不间断地生长。 二、苗间距和育苗床的构造植株间距为5—7厘米可获得最好的芦笋母株,间距过小会降低母株产量,过大则浪费土地。种子播于约2厘米深的土穴中,若常年有杂草或每年杂草浓度过高的土地不能使用。土质越 细腻越有利于培育芦笋母株,因为易于中耕和母株移栽。 苗床构造大多取决于种植者个人及其应用的器具。一般采用的苗床中心的间距为75厘米,每个苗床上播 种一行,该类型苗床适合密植,从而每亩能提供最大数量的植株数。这种苗床可沟灌,母株成熟时或进入休眠 期时易于挖掘。 三、施肥和灌溉用于培养芦笋母株的土壤要肥沃,物质条件好。需追加的肥料包括氮、磷、钾以及土 壤中一些不足的营养物质。播种前每公顷土地需施氮、磷、钾肥为16,20,20公斤,用于幼苗第一个月的生长。随后每月每公顷施用40—50公斤氮肥可保证苗子以最大速率生长。 灌溉方法因人而异,用水量由土壤类型和构造决定,频繁而快速灌溉可保持土壤湿润,但是在芦笋母株的整个 生长季节不可过于潮湿。一般要求施肥后灌溉有利于植株吸收并利用养分。芦笋成熟后非常耐盐,芦笋幼苗耐 盐性稍差,因此在幼苗生长早期应减少盐的积累。 怎样防治芦笋常见病害 一、芦笋立枯病。①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 株枯死。嫩茎染病,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危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浸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③防治分法。(1)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3)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芦笋炭疽病。①症状。主要危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绿芦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63707.html, 绿芦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戴素英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05期 专家简介: 戴素英,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蔬菜领域科技服务首席专家。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芦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河北省蔬菜学会理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农业技术协会专家顾问团专家、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精通蔬菜温室大棚及露地等高效优质无公害栽培及育种技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厅院各级各类研究及推广课题,选育出黄瓜、砧木、芸豆、豇豆等十几项蔬菜新品种。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9本。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芦笋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和葱蒜类是一个大家族。根据这一特点,芦笋在栽培上应注意避免与葱蒜类连作。芦笋供人食用部分是幼嫩的茎芽。早春嫩茎破土而生,形似芦茎,状如笋,因而得名芦笋。芦笋的嫩茎出土,犹如石刁,茎枝长出像侧柏一样的叶子,又称石刁柏。芦笋有雄雌株之分,生产上雄株产量高。芦笋是世界珍贵的高档名菜,也是一种高效益经济作物,它营养丰富,具有“一减”即减肥,“二抗”即抗癌、抗肿瘤,“三降”即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医疗保健功效,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一、绿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绿芦笋是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地理纬度在20~60度的范围内均可种植。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质优,因此,要调节好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条件,以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1.温度条件 温度对绿芦笋生育、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绿芦笋既耐寒又抗热,适应性很强。从热带到寒带均能生长,但绿芦笋最适宜在温带栽培。嫩茎在10℃开始抽发,10~30℃的条件下均可 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5℃和35℃是嫩茎生长的临界最低和最高温度。 2.土壤条件 绿芦笋根系发达,属深根性作物,根系吸收和贮藏的养分能供第二年形成嫩茎。根系发育良好,储藏的同化物多,第二年嫩茎产量才会高。根系的发育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因此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芦笋的品质和产量,所以种植上应避开水田和粘重土壤。选择土壤通透性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丘陵和沙漠地也可以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 芦笋采收已经到了中后期,日产量开始逐渐平稳回落,直到7月10日前后停止采收的这40天里,是决定该年总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除了产量降低外,芦笋的品质也明显下降,出现空心、开裂、散头、畸形笋等,这时的管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一、补充水肥对品质的影响芦笋的品质标准是根据出口加工的要求决定的,概括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可加工粗度、粗细均匀、色泽纯净一致、不散头、无空心、不开裂等。符合以上标准的为合格品,否则为次级笋,收购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 决定芦笋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品种的差异,优秀的杂交种标准笋率可以达到93%以上,低劣的常规品种标准笋仅仅60%左右,这是品种本身所决定的。当然,外界的环境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肥料配比是否均衡等。 中后期由于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而此时芦笋生长速度非常快,笋芽每天可以生长20厘米左右,对水的需求量加大,如果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就导致笋

芽的散头、开裂、空心逐渐增多等。对于那些高产的杂交品种如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影响更明显,因为它们本身产量比常规品种高40%以上,对水肥的要求本来就多,如不能满足需要,会出现提前散头的现象。 芦笋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0:7:9,如果土壤中氮肥过量,缺磷、钾肥,就会导致芦笋开裂、空心、畸形笋增加。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这个比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农民施肥时选用45个含量的复合肥(氮、磷、钾比例是15:15:15)就可以了。 二、补充水肥对产量的影响芦笋作为一种蔬菜,嫩茎的水分含量达97%,6月正是高温旺长的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水肥供应,而此时也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很大,当土壤的湿度低于16%时,就难以满足芦笋正常的生长需要,产量会明显下降,这一点对高产杂交种影响更大。因此,此时要加强水肥的补充。 很多笋农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采收期间不能浇水,一旦浇水,会采不出笋来,产量减少。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浇水的1~2天内,由于地温下降,笋芽生长变缓,而2~3天后就迅速恢复旺盛的长势,出的笋更多、笋也更脆嫩、品质也更高。能浇上2遍水的笋地,产量提高15%以上。 三、管理措施进入6月后,每隔半个月,隔行浇小水一遍,下次再浇另外的行。一般2~3次就可以了。白芦笋因为培了垄,浇水前难以追肥,第一次可以随水亩冲施复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第二次浇水不再用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