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及其展望

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及其展望
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及其展望

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及其展望

发表时间:2018-03-01T10:13:21.1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作者:赵喜平

[导读] 通过减少灌磊水的渗漏损失使化肥在当季的利用率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通过节水来满足生态用水的基本需求,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临洮县水利建设管理站 7305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供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旱季常发生河流干涸断流现象,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上涨,由于我国农业高效用水率比较低,以当前农业技术高效节水技术来看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技术人员要明确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创新科学有效的农业高效节水方案,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对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展望进行了观点论述。关键词: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展望;研究分析

一、农业高效节技术体系的基本概述

农业节水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高效节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水源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从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构造出发,拓展农业技术的研究渠道,创新多种配套节水灌溉制度,适当的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节水系统配置,从而形成一套综合的由节水栽培、管理有机结合的节水技术体系。但农业用水利用效率较低,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若采用高效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明显提高了节水利用系数,通过减少灌磊水的渗漏损失使化肥在当季的利用率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通过节水来满足生态用水的基本需求,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的内容分析

组建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居民用户要树立经济用水节水意识,创新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要综合考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各项管理制度,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农业用水需求,能够扩大水资源的应用范围。一直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商品属性缺乏深入认识,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尤其是农业用水。因此在发展节水农业产业时农业管理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水资源的水体质量:改用水量以福利性为主和商品性为辅的现象,能够增强节水性能,要增加农业用水供给的竞争,技术人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上农业节水一体化管理,不断开辟新渠道,加大水利投资建设,能够逐步实现水利事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展望

传统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主要包括水体灌溉技术、节水输水以及其他灌水技术,这种节水方法主要以追求田间作物根系层的保湿均匀为主,人为控制或保持根区土壤在某个区域干燥,交替使作物根系始终有一部分生长在干燥的土层中,这种节水技术技术体系限制了部分根系吸水,让其产生水分胁迫信号传递至叶气孔,使得另一部分生长在湿润地区,减少了农作物耗水量,还能有效减少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亦可通过对不同区域根系进行交替从而刺激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有利于提高根系水分利用效率,创新制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通过大量的人工气候室内试验检测证明,这种节水技术比全面积均匀供水方式节水 34.0 - - 36.85 ,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局部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产业部门要明确不同植物的生产规律,其基本思想是作物的某些生理生化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因此要在特定的时期加入适量的水分,否则光合产物容易向不同组织器官倾斜,从而提高有机合成物质的生产总量。喷微灌技术作为当前农业产节水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以提高喷、微灌设备的配套水平为前提,有利于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均匀灌溉水体,技术人员要加大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率技术的研究,雨水集蓄与高效利用的重难点主要在于雨水高效净化与利用,雨水汇集方式及配套技术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节水工程方案设计,集流场地的规划设计以及集慌工程系统的技术维护与管理,雨水存贮设施防渗防冻技术和存贮雨水保鲜净化技术包括的节水技术内容比较全面,存贮雨水合理调蓄技术有利于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通深入研究与推广,能够增强农作物的生产量,集流效率达到 7O 以上,雨水生产效率达到1.5kg /m 以上。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一个不断创新研究的过程,技术人员要明确节水灌溉技术的重难点内容并与农业产业相互结合。不同节水技术所适用的地形区域是不同的,技术管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农作物进行安全保护,覆盖保墒及节水灌溉配套技术;节水、节能、高产、高效的综合农业配套技术;化控节水技术节水农机具及其节水配套技术四水合治”节水技术多水联灌节水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后,可使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 1O%一 1 5 ,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10%一 1 5。灌区节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墒情作物旱情和水源水情实时监测与预报监测技术,每一项技术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征技术人员要综合考虑地形环境及其他因素条件,适当的调配节水技术体系,渠系水量流量调控技术及灌区动态优化配水技术能够实现水量的优化,从而确保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可靠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制定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农业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技术人要要在构建节水型灌溉农业和集水型旱作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展望,从多种角度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展望中国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的优势特征和需要创新改进的节水技术,农业产业部门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高效节水体系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主要包括节水灌溉技术;雨水利用技术等技术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管理有限扩大节水技术体系的应用范围,能够对我国 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璇,胡宝贵.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6,(17):181-186.

[2]毛学森,刘昌明,张永强,陈兰芳.农业节水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J].节水灌溉,2015,(02):19-20.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目次 1综合说明 2 项目区概况 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4. 工程管理 5、施工组织设计 6、水土保持设计 7、环境保护设计 8、节能设计 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10预期效益 11 附图 附加说明(包括总则)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项目区现状 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 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 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 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 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 2.2.2 农业生产水平 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 2.3.1 水源工程现状 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 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3.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 (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 (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 (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 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 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 (1)灌溉设计保证率 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2)灌溉水利用系数 低压管道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

2017-2022年中国现代农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2年中国现代农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四卷)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现代农业的定义及内涵 一、学科定义 二、基本特征 三、本质内涵 四、不同解释 第二节、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分类 一、主要特征 二、特征差异 三、基本类型 四、发展意义 第三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农业阶段 二、传统农业阶段 三、现代农业阶段 第四节、现代农业的演进阶段 一、准备阶段 二、起步阶段 三、初步实现阶段

四、基本实现阶段 五、发达阶段 第二章2014-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二、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三、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四、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人口现状 二、粮食安全 三、环境保护 第三节、技术环境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 二、物联网应用 三、生物技术应用 第四节、水土环境 一、水资源 二、耕地分布 三、耕地质量 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分析第一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综述 一、生产要素组成 二、生产组织形式 三、生产要素及获得方式 四、传统农业的投资困境

五、传统农业的改造障碍 六、“一号文件”指导转型 第二节、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显著区别 一、产业链 二、地域特征 三、主导环节后移 四、产业组织结构 第三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阶段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 二、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 三、发展现代农业大国 四、迈向现代农业强国 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第四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要点 一、粮食安全 二、农业效益 三、资源利用效率 四、农产品安全 五、农业政策 第五节、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分析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现代化农业技术 三、农业技术现代化转变 第六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战略方向 一、转型发展新关口 二、农业经营体系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23T10:56:19.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夏智珍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很关心这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江西力量建设有限公司江西省上饶市 334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很关心这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运用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的灌溉方式不合理,不但没有对农作物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水资源非常珍贵,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应该注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示范工程,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方法,同时要加强监管,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引言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两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为了必然。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政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该项目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虽然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丞待解决。 一、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不合理 在规划节水灌溉项目时,设计人员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却不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从而致使节水灌溉项目规划出现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没有对节水灌溉区域的种植结构、地质构造、土壤成分进行精确分析;不了解区域内的水域范围、水质状况;不确定区域内的土地产权隶属情况等。由于设计人员仅仅凭借过往的经验就直接设计,所以才会出现设计思路与实地情况不相符,设计规划出现不合理的现象[1]。 2.缺乏配套资金和设施 在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批复的资金额度通常较大,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并且政府扶植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较多,因此实际分配到每个项目的资金较少,政府难以为各个项目提供充足的配套资金,这是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个别项目中,对于已经批复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单位甚至只能通过“赊、欠、垫”的方式来实施建设,当工程竣工之后,也不能够及时落实结算和审计工作。配套设施不完善是目前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算当地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也很难收到显著效益。比如随着滴灌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想要保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具备机井设施,而且还要增加电力设施,个别地区在资金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下,滴灌项目难以正常运行。 3.建设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部门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不了解,仅对工程的竣工时间、投入成本等进行严格的计算,而对于如何利用施工管理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损耗方面却没有更多的关注,这就导致施工管理不具备太多的实际意义[2];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完成也有相当大的作用。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并且遵守项目的管理条例。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理,建立和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指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故的识别和评审,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处理质量事故的措施,经相应责任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处理,并经相关部门复核验收。验收之后,按具体的责任分配,再向建设部门或施工部门问责,责令其修复问题,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加强实地检测和考察,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的水资源一直非常紧缺,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引入,可以填补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的不足,对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员要对节水灌溉区域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分质灌水法。在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合理配置生活、农业以及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环境检测和考察,严格贯彻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分配方针,明确制定灌区用水总量的具体指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2.建设示范工程,以点带面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开展。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坚持高效节水原则,实行农业连片分区,增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完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联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在建设,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时,对于高校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需要积极建设的地方和社会整体状态较好的地方基础条件较好,在这些地域建设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可以加速建设效率,以点带面,对周边地域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3.关注喷灌和微灌技术,推广应用先进节水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漫灌方式,喷灌方式需要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需要在固定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喷头,灌溉水资源会从喷头中喷出,并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的灌溉。目前,喷灌的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调查显示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30%-50%的水份。微灌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灌的节水效果均十分良好。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但其对于灌溉时间却具有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灌溉工作,达到一定的灌溉效果。相对于喷灌技术而言,微灌技术的节水量更大。在对同样面积的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利用微灌的方式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能够节约更多的水份,节水量50% -80% 之间,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4]。 4.全面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想要顺利实施,必须要首先取得农民的支持,因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等形式,让农民充分了解到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农民了解到高效节水灌溉的好处,进而取得农民的支持,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目录 2020年成就 (3) 未来10年保供能力 (3) 主要品种未来形势 (4) 稻米 (4) 小麦 (5) 玉米 (5) 大豆 (5) 油料 (5) 棉花 (5) 糖料 (6) 蔬菜 (6) 马铃薯 (6) 水果 (6) 猪肉 (7) 禽肉 (7) 牛羊肉 (7) 禽蛋 (7) 奶制品 (7) 水产品 (8) 饲料 (8)

2020年成就 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0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将如期实现目标,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将得以补齐,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新成效。 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能够实现稳产保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能力和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种植结构继续优化,水稻、小麦不断调优品种结构,播种面积将适当调减,优势产区玉米产能将得到巩固提升,“镰刀弯”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稳中略增,三种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近14.2亿亩(9467万公顷)、口粮播种面积8亿亩(5333万公顷)左右。 大豆振兴计划将继续深入实施,大豆面积有望再增加200万亩(13.3万公顷)以上。棉花面积预计稳定在5000万亩(333.3万公顷)左右,油菜播种面积预计增加,特色油料生产有望不同程度增长。 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猪肉产量预计下降,禽肉等其他肉类有望继续增长,肉类供给结构将得到优化。奶业提质增效明显,水产健康养殖较快发展,绿色优质安全产品供给增加。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消费需求的优质化、绿色化、个性化、营养化趋势更加明显。优质专用稻米和小麦口粮消费较快增长,特色食物植物油、优质特色水果、绿色安全蔬菜等消费需求强劲,牛奶、禽肉、禽蛋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加工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水果、马铃薯、豆制品等加工消费分别增长3.9%、1.8%和2.0%。 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趋势,肉类进口量大幅增加。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肉产需缺口扩大,进口量预计比上年增长32.7%,达到280万吨左右,禽肉、奶制品进口量分别预计比上年增长7.5%和3.3%。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减少,棉花、食用植物油和食糖等资源密集型农产品进口预计不同程度下降。 农产品价格预计总体趋涨走势,部分品种高位震荡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稻米、小麦价格预计小幅波动,存在国际价格传导风险,玉米供需关系偏紧预计价格总体走强,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因素预计更加突出;猪肉价格高位趋涨风险加大,并带动畜禽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蔬菜水果价格预计波动较大,季节性因素和突发性事件影响依然存在,区域性、品种间和品质上的价格差异也将更加明显。 未来10年保供能力 未来10年,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10年,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内容提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组织创新创新组织化激励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种种方法,让农民朋

友认识到农作物的重要作用,了解农作物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将优秀的、正确的种植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推广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主要表现为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三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科研院所的许多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进入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服务部门掌握和储备的实用技术少,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推广体系,缺乏科技推广经费,技术推广盲目,所推广的多数是些简单的常规性技术;生产者得不到急需得到的技术,同时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有限,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均受到很大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得不到提高,群众增收幅度不大。 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意识认识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3、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农民居住的地方分散不集中,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力。 4、资金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左右,但我国不足%,人均经费更少。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个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清晰的认识,

高效节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投标人对招标文件要求的响应性内容的承诺 二、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管理机构 (二)施工方案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四)关键部位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技术措施,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五)高温和冬雨季施工措施 (六)附件 附件一: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 附件二:施工总平面图 附件三:施工机械、劳动力、材料、质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表 附件四:临时用地表

一、投标人对招标文件要求的响应性内容的承诺 投标人对招标文件要求的响应性内容的承诺以下面表格方式填写“是”或“否”: 二、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管理机构 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中标后,我单位将成立“2017年宁夏农垦前进农场1100亩高效节水项目项目部”,对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施工,一方面将继续发扬在项目管理中已取得的经验,另一方面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合同施工,根据合同规定的范围、权利、职责和义务,集中优势,对合同范围内的工程进行承包管理和组织施工,并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为此,单位将组建最佳项目管理队伍,在全局范围内,为该工程配备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和施工队伍的人员都是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且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适应施工的要求,创“一流质量、一流速度、一流服务”。 实施本工程施工,单位将派具有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全面、切实履行对业主的承诺和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

2、施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首先由总部选派精干人员,组成施工项目部,对本工程实施项目管理。施工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项目管理制,明确施工项目部为本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组织指挥、内外协调的最高领导机构。 项目经理是最高组织者,经双向选择组建项目部下设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岗位。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项目部设立以下六个职能部门:生产调度室、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机械物资部、财务核算部、后勤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下达辖测量组,质量安全科下辖试验室,调度室下辖土石方队、砌筑队、砼浇筑队、砼预制块铺设施工队等。(见组织机构框图)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毛制怒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毛制怒 发表时间:2019-10-17T17:17:09.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毛制怒[导读] 摘要: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浙江余姚市农业农村局浙江省余姚市 315400摘要: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值得关注的是,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对农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可以通过运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阐述和分析了农田水利工 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保障工程效益,达到节能灌溉的目的。以下的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引言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帮助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立科学认知,提升农作物产量,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对于农田水利的发展形势有一个基本认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农民的经济水平。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途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目前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为渗漏严重。运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改善和缓解这种状况,更加高效顺利的完成输水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农业用水资源。其次,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背景下,扩大了先进节水技术的应用范围。农田水利工程中能够运用的节水方式形式多样化。为了保证良好的节水效果,运用了更加先进的节水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下,工程节水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相关制度缺乏有效支撑。在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制度。最后,田间灌溉节水处理也逐渐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先进,同时应用价值较大,是十分有效的一项技术。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忽视技术应用管理工作 目前政府高度重视灌溉工程的建设,并加大了推广和宣传力度,保障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从当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情况来看,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资源、成本的投入和获取的经济效益不匹配,加上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降低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率。究其根本在于相关部门忽视了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过分注重工程建设质量。 2.2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方案不健全 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会受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经济收入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区域规划建设的重点存在一定差别。规划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首要考察工程建设的周边环境,规划设计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仅仅通过数据信息和已有经验设计比较片面,缺乏针对性,同时也不能保障项目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力度不够 农田水利工程运用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灌溉技术初期成本较高,应用的区域也受到了成本投入高的限制,但是后期收益十分客观,具有突出的节水效果。目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成功案例较少。除此之外,节水灌溉技术拥有独立的推广部门和工作机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行性,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漏与管道输水充分体现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特殊性,应有的农业生产灌溉中,使用的是人为挖掘渠道,因此受到环境和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渠道渗漏的情况,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上述状况。规划建设渠道工程主要运用的施工材料为浆砌块石。对于土质的渠道来讲,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渗漏的情况,达到节水的效果。除此之外,运用传统渠道完成管道输水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部分水分蒸发的情况,因此能够有效运用的水资源一直减少。根据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的技术要求来看,采用管道的施工方式进行灌溉,可以有效地降低输水作业中水资源的浪费,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3.2间歇灌溉技术 根据相关试验证明,间歇灌溉技术利用水资源效率较高,达到80%以上,并且减少55%的尾水量。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间歇灌溉技术的范围有限。间歇灌溉技术对于设备要求不高,同时投入成本较低,因此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良好的节水效果和稳定的经济收益。间歇灌溉技术第一次灌溉或者在沙土地中应用,节水效果更明显。基本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水压将水推进到农田中。当农田中的水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停止灌溉。农田中渗透足够的水资源之后,通过水压再进行推进工作,呈波浪形推进灌溉用水。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提升了灌溉速度,也保证了基本道德工作效率,使土壤中的孔洞快速闭合,从而达到渗透效减少的目的。 3.3应用科学的节水方式 喷灌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比较先进的节水技术。和传统的漫灌方式相不同,喷灌技术在一定水压作用下实现。运用这种技术灌溉农田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固定位置设置喷头,在水压作用下,灌溉用水能够辐射一定范围的农田。目前灌溉农田主要采用的是喷灌式灌溉技术。喷灌式灌溉方式能够有效节水水资源,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具有一定优势。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微灌技术。农田水利工程中微灌技术的灌溉方式多种多样,以滴灌和渗透灌溉为主,节水效果十分突出。应用微灌技术节水效果突出,但是对于灌溉时间的要求十分严格。良好的灌溉效果需要常见的灌溉时间作为保障。同其他喷灌技术比较,微灌技术的节水效果更加明显。 4结束语由上文可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形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于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果。实现水资源的循环运用应该在满足经济生产的前提。未来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监管工程建设质量,并投入人力物力到工程后续的维护管理中,合理运用节水灌溉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曹贵东 (山西福瑞沃农大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12-0002-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 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476元,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2]。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发 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约化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投入大,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单位面积农用地的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近年频发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事件等,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推上了风头浪尖,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和关注。此外,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比较薄弱。我国绝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赶上或超过国际价格,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0.1%,中学程度的占30%,小学程度占40%,还有3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业院校在校生8.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6.2%,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中国农业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劳动人口素质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3]。 三、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一)农业发展市场化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农业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与实质则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农业发展的市场化,其一是要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改变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产品总量短缺,部分产品不足,部分过剩,而优质产品不足的现状。大力发展饲料种植与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质量好、营养丰富的农产品,淘汰质量差、营养低、有污染的农产品。其二,市场化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农村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农工商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分散经营相对低的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增加对市场的预见而获得更大经济利益。因此,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农业与农村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推动农业生产力与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4]。 (二)农业发展科技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科技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中国要在耕地逐渐减少、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出充足的农产品,科技进步成为解决人口与土地矛盾的关键。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进步潜力很大,利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沟渠灌溉 以及地表灌溉,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对节水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未来要提高节水效率,需要加强对高效节水技术的研究。文章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以及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节水灌溉;策略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农村地区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解决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用水,也解决了农村地区的群众饮水问题。如果想要促进对农村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就要对高效节水灌溉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 1 高效节水灌溉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以及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其中,微灌技术又可以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滴管、渗灌以及泉涌灌等几类灌溉方式。高效节水灌溉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能够对农田进行充分的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此外,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满足土地的适应性,高效节水灌溉的适应性比传统的灌溉要强很多,可以提高土壤自身的活性,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技术而言,其投入更多,尤其是在一些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其成本可能会更高。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要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为农田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为百姓的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小、分散等特点,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各种工作比较繁杂,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缺乏节水意识。当前,还有很多的水利部门的领导者以及工作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者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意识 不够强烈,因此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制度的建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积极加强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投入。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3.1 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建立在对这些技术的深入了解基础上。比如喷灌技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宽厚仁德的民族性格,也留下灿烂的农业文明。一部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史。我们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这一专题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该专题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下部主要介绍近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在讲述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以岳麓版必修二的内容为基础,个别地方,我们将凭借教材中内容让大家仔细的体会。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的田野,看一看在涌动的麦浪下还有多少让人心醉的农业常识。 上篇——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知识题纲。 一、农业耕作方式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也不例外。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过向往这笔“逐水草而居”稳定的生活模式,原始农业的出现无疑为这种生活模式的产生奠定的必要的基础。但是最初的时候知识采取了一种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关于“刀耕火种”,大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他和后来出现的石器耕锄区分开。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农业的认识极其微薄,他们在田野里用工具将小树砍倒,将和野草一起烧掉,然后用燃烧后的草木灰作肥料,在上面直接耕种,直接耕种就是说没有翻土之类的耕作过程。这种耕种情况,一般是一年换一块土地。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们居住点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形的耕种区域。由于中国一次的土地就被弃而不种,所以人们每年向背向居住点的方向去更远的地方进行生产劳动,当这段距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太大的消极影响后,人们就会离开自己的居住点,到更远的地方定居。这种“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于不断追求幸福的人们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最迟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发明了耒、耜这样的农业工具。这种专门用来进行类似松土之类的农业活动的工具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出现了认真细致的生产操作。要说明的是,耒耜一方面是指耒和耜,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那一时期所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就是说当时对土地的认真细致的操作远远不止翻地松土这么两个内容。 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铁犁牛耕阶段。这个阶段是如此漫长,然而在这漫长的年月里,留给炎黄子孙的回忆和财富有十多么值得我们骄傲!一般来说,人们就是把铁犁牛耕种的铁犁定位为铁质的犁,我认为,就如同石器耕锄阶段的石器并非只是弹出的指石质的工具一样,因为当时的耒耜还有木质的和骨质的等等,所以铁犁牛耕中的“铁”应该泛指经过熔炼而出现的金属。这样的话,奴隶制社会时期青铜农具就应该证明当时已经有了朦胧的铁犁牛耕身形。当然,由于青铜器的昂贵,他很少用来制作生产工具,主要用于制作奢侈品和少量的武器,所以奴隶制社会时期还不是铁犁牛耕的主题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转型时期,铁器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改造以及利用自然的能力。这种既坚硬又便宜的金属让农业充满的发展的活力,2000多年的日子里,他造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即使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仍然让我们自豪不已。 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农业经济的特点 土地制度 重农政策 关于土地兼并问题

农业主推技术

附件 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 1.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 2.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技术 3.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 4.冬小麦节水省肥优质高产技术 5.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6.玉米免耕种植技术 7.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8.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9.玉米条带耕作密植高产技术 10.鲜食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11.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技术 12.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13.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 14.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5.大豆机械化高质低损收获技术 16.黄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 17.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18.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 19.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 20.油菜多用途开发利用技术

21.花生抗旱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2.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23.麦后夏花生免耕覆秸栽培技术 24.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25.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 26.花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27.丘陵山区春播绿豆地膜覆盖生产栽培技术 28.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 29.基于数量化标准的全程机械化植棉技术 30.甘薯茎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 31.番茄褪绿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 32.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33.蔬菜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技术 34.蒜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35.利用天敌昆虫防控设施蔬菜害虫的轻简化配套技术 36.设施瓜果优质简约化栽培技术 37.苹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 38.梨绿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39.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40.向日葵蜜蜂授粉与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41.茶园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 42.茎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43.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高效节水操作规程

大田滴灌操作规程 一、大田滴灌系统管护办法 在大田滴灌运行管理中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禁止、协会管理和水利服务” 一个坚持:坚持按正确的轮灌制度进行灌水、滴肥。 两个禁止:禁止私开阀门;禁止非泵房管理人员操作电气和首部设备。 协会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一是各农民用水户协会要成立由各滴灌系统泵房操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滴灌服务组织,具体负责本村组的滴灌运行和管理工作。协会具体负责滴灌工程资产管理、泵房(系统)管理员管理、滴灌操作运行管理等工作。二是泵房操作人员要服从协会管理,业务上接受滴灌服务队和水利服务人员的指导和监督,具体负责滴灌资产管理,首部设备操作维护,严格按照制定的轮灌制度、施肥制度进行滴水和施肥,负责田间管网闸阀的开启操作;建立运行档案,及时准确地填报有关技术资料和报表,负责所管滴灌设施的看护工作,防止损坏、偷盗、丢失,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对滴灌设施要勤检查、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滴灌系统正常运行。 承包户负责地面支管、辅管的铺设和毛管三通、直通的联接,配合泵房管理人员检查田间管网完好;滴灌灌溉情况检查,及时做好滴灌带破损漏水处的处理。承包户不得擅自随意开启或关闭阀门。 水利技术服务人员负责包干片的高效节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培训,运行技术指导,灌溉制度的监督落实,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服务,帮助泵房操作人员建立好运行档案,及时准确地填报有关技术资料和报表。 二、首部系统的运行及操作规程 1、水泵应严格按照其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

2、每次工作前要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必须严格按过滤器的设计压力进行操作,不得超压运行。 3、滴灌系统正常工作时,每次开启前,要经常检查集砂罐,以免罐中砂量太多,使过滤器不能正常工作。 4、在运行过程中若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超过正常压差的25%--30%,要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或清洗,反冲洗的时间和次数依当地水源情况自定。 5、反冲洗完毕后,应先关闭排污阀,缓慢打开蝶阀使砂床稳定压实。稍后对另一个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6、必须严格按过滤器的设计流量与压力进行运行,不得超压、超流量运行,防止砂床被压力击穿,形成空洞,丧失过滤功能。 7、过滤装置的操作应有专人操作,以保证过滤设备的正常运行。 9、施肥应在灌溉进行30分钟后,作物根部积蓄一定水量后开始。 10、施肥罐施肥时,施肥罐中注入的固体颗粒(可溶性)不得超过施肥罐容器的1/3。 11、滴施肥(药)时,先开施肥罐出水球阀,再打开其进水球阀,稍后缓慢稍许关闭两球阀间的闸阀,使其前后产生压力差,通过增加的压力差将灌中肥料带入系统管网中。 12、每一轮灌组的滴肥时间应根据经验以及罐体容积的大小和肥(药)量的多少确定,滴肥(药)应在每个轮灌组开灌30分钟后滴施,并且在轮灌结束前半小时停止施肥(药)。 13、停灌后,应将过滤器打扫干净,进行保养。冬季应将过滤器中的水放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