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教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教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诸如学生的喧哗、提出某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外人忽然闯入课堂等,令老师猝不及防,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呢?请看小编今天给您带来的教学课,30个办法,让你巧妙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熟练驾驭课堂教学。

(一)幽默法

针对学生的“责难性”问题、“攻击性”问题、“挑衅性”问题的刁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难方式,幽默地、体面地、不伤大雅地予以还击。还击时,发挥摧枯拉朽的威力,在笑声中揭露其行为或言论的实质。如一位教师走向教室,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干的恶作剧,可这位老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拾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窘然处境,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二)宽容法

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解和信任,它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迁就,更不是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灵魂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与良苦用心,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如,一位老师收到学生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这位老师不是查处写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检讨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他敲了警钟,并让学生以后多给他提意见、写真话。学生们对老师宽容感到由衷敬佩,师生关系从此更加融洽。

(三)警告法

对于较严重的违纪行为,教师要严肃地提出警告并立即制止。为了不影响上课,课堂上不必过多追究,但课后谈话要抓紧进行。如,一位老师正在讲课,忽然,后面的同学一个个都抿着嘴“哈哈”地笑。教师走到后面一看,原来是一个同学的嘴上贴了一张白纸条。教师怒不可遏,正要追查,但一转念又改变了主意。只见他轻轻地将纸条撕下来,然后严肃地说:“搞这种恶作剧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是不道德的行为。我向他提出警告,请他下课后到办公室来一下。我相信他会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接着,又继续讲课了。课后,一个“调皮鬼”果然来到了办公室。

(四)分身法

由于学生恶作剧或违反纪律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如果集中批评学生,就会影响全班学生学习。为了使教学能正常进行,又能脱身处理偶发事件,教师可以采用分身法。如,一教师正在讲课中,突然两位学生打起架来,不处理不行。于是这位老师布置了两道紧密配合本节课教学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或者布置几道作业题让学生做),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处理偶发事件,不致于顾此失彼。

(五)克制法

当某个学生的破坏性行为中暗藏着想赢得他人的注意愿望时,可采用此法。如趁老师板书时,某生悄悄将一动物放入粉笔盒内,当老师再次取粉笔时发现了,这时如果教师采用言语反应,可能会正巧迎合了该生正在寻求的目的。而采用克制法,实际上是向该生表明,教师对他的攻击行为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无须大发雷霆,当堂追究,使之自讨没趣。

(六)嫁接法

(七)暂冻法

对一些偶发事件给予暂时的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待课后或其他时间再来处理这一事件。如某班学生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哎哟”的惊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一女生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帮助这位受害同学钉平了凳子,就继续上课。课后科任老师建议班主任召开“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大家受到教育,肇事者也主动承认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

(八)调虎离山法

此法是指个别同学在即将失态的情况下,教师及时、巧妙地进行掩饰的方法。如,初一(1)班的教室里,学生踊跃地举着手,有序地进行发言。当老师叫到第三次举手的某个学生时,他终于因小便憋不住直往老师身边跑。老师发现了他裤子前裆湿了,便随手拿起茶杯装作喝水,但茶杯偏又从该生身上滑到地上,老师把学生的裤子“弄湿”了。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发现这其中的蛛丝马迹。老师说:“对不起,你去寝室换裤子吧,其他同学继续上课”。事情发生前后不足两分钟,教师用“调虎离山”法把学生的视线巧妙地引向教师的行为举止,既掩饰了学生的窘态,又把握住课堂教学秩序。

(九)因势利导法

课堂教学一般都有严格的程序,教师要周密设计教学环节,恰当安排教学步骤。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影响教学进程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教学程序。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美丽的公鸡》时,原计划第二环节按课文顺序进行导读,不料一上课就有位学生提出:公鸡很骄傲,不美,为什么课题是《美丽的公鸡》呢?”教师立即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害,如果从这里入手,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便因势利导,让学生围绕“公鸡到底美不美”来仔细阅读课文,并提出一串问题,让大家讨论。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十)转换思路法

有时由于课前教师对某个问题钻研不够,所以当讲解到某个问题时就讲不下去;有时因讲课中突然受到某个干扰,如学生的突然提问、身体有病等,从而造成思路中断。遇到这种情况,一是不应勉强去应付搪塞,而要想法先排除自我心理干扰,尽快沟通对教学构思的回忆,也可对某个问题暂时存疑不答。二是可随机设问,转换思路。教师在思路中断时,可暂时停止讲解,临时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或做练习,以便有充分的思考余地,重新组织教学环节。

(十一)问题转换法

此法是指教师对教学中的疑难引发的事件,设置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解脱自己困窘的方法。如于漪老师教《木兰诗》时,认为诗中写的不可信,有位学生提出疑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十二年这么长时间同生活打仗,怎么会认不出是女的呢?不说别的,一双小脚在洗脚时会露出来的。老师说:“南北朝时妇女还不缠脚。”学生又问:“那么中国妇女什么时候开始裹脚呢?”这下子可把老师给卡住了,老师想了想说:比比谁“课后我们大伙儿都去查资料,先查到。”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查资料,大家来回答的问题,既安定了学生的情绪又维护了课堂教学秩序。

(十二)增补法

课堂教学中,有时由于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原来安排的教学内容半节课就读完了,因为许多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所以提问对答如流,练习熟门熟路,很快就完成。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或补充一些练习题,或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小竞赛、小测验。有时也可求教于学生,如,让学生出题目来考老师。

(十三)升温法

学习困难生主要困难在于基础知识不牢固,信心不足上。因此,他们答问时往往语无伦次,有时已接近答对了,却突然停下,再也不作声了,害怕答错被人取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让他停止答问,而是简单地重复他已回答正确的部分,并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走

进该生,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轻言轻语地点拔、提示。通过教师耐心地等待,热情的升温,冷寂的场面常常会突然地改变,终于能准确地完整地把问题回答出来。此时,教师要再一次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会在以后的答问中表现得越来越出色。

(十四)讨论法

当教师讲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时,学生们往往自发地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立即制止这种现象,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自由议论,然后选代表发言。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的意见都表达出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一语文教师在教曹禺的戏剧《雷雨》时,当讲到侍萍的一句话“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学生便对侍萍的“泪”是“感动”之泪,还是“气愤”之泪,当堂争论起来。教师也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计划,顺应形势,围绕双方争论的焦点,启发学生理顺思路,得出统一的认识。

(十五)激将法

当教师和学生在情绪上发生对立时,教师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刺激学生,更不能使用恐吓以图压倒学生,可适当使用激将法,把问题推向深入,以取得学生信服的权威效应而信服教师的观点。如,一语文教师在教《变色龙》一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变色龙’有什么特征”?一阵寥落的翻书声后,从后排站起一位同学回答,他露出一脸得意的神态,津津有味地对着《动物学》给变色龙描绘特征。从语文课扯到动物界,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开始这位教师怒形于色,准备感情用事,但理智提醒了这位教师。他扫视了一下教室,平静地对这位学生说:“对,你说得很不错,变色龙的特征是这样。可见你学得很活,能把动物学的知识与学习语文贯通起来”。然后,教师把话一转,用激将的口吻转向全体学生,很可惜,这位同学的智力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槌子没有敲到鼓上,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同学,就不难看出,幽默大师契诃夫是借用变色龙“善变”的特征来比喻……教师欲言故蓄,几秒钟后,同学们的思路很快纳入正道,纷纷举手发言,使那位同学感到不好意思,老师又鼓励他继续发言。

(十六)调整法

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上课时打乱了原计划的课堂结构,例如忘记板书课题,忘记小结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如果立即补入某一环节,与教学进程不吻合。这时,可以适当地调整原计划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一位教师在讲“工程问题”应用题,当进行到课堂练习时,他边指导学生做练习,边回顾课堂教学,发现还没有板书课题。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进行,当课堂小结时,强调了本节课的内容,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写上了课题。这样,板书课题由原来的开篇点题调整为结尾点题,既点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使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无缺,效果并不比原计划差。

(十七)暗收法

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见解的看法,教师作出明确肯定判断后,暗中加以吸收,并适当调整原来的教学方案,既鼓励了学生,又使教学过程自然而流畅,取得更好效果。如一教师在教《范进中举》时,开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及人们对他态度不同的对比来认识文章的主题。在具体实施时,有的同学提出:范进、孔乙己都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在本质上是不是相同的?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便于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于是立即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教法,引导学生对比孔乙己与范进的异同特点,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比较了写作上的不同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八)错导法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出现一点差错也是正常的。如板书错误、读音不准、计算错误、演示出毛病等。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请学生帮助查找错误,如一位老师在推导弧长公式时,结果得到,出现了差错,复查推导过程,未能查出。这时教师不仅没有发慌,反而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对着学生说:“现在我要考考学生的注意力,看谁能发现老师推导的错误”,全班学生思考着、检查着,纷纷举手,把错误很快地纠正过来。发动学生共同探讨和更正错误,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师赢得了时间。

(十九)悬挂法

课堂教学时,学生往往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一时不知回答;或者教师回答了,因为缺乏思考,语言表达得不恰当,学生不满意。如,语文老师在讲《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时,有的同学突然问:“一说十年,一说十二年,木兰从军到底是几年?”教师事先未考虑到这个问题,一时难以回答清楚。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可以把问题挂起来,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以便学生能继续安心学习,防止他们注意力分散。但课后或下节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查找资料,尽快给学生以正确的答复,不要悬而不决。

(二十)注视法

当教师捕捉到有行为不当学生的眼神(如教师发现后排某生正在寻找机会欲将一漫画往前排某女生背上贴)时,教师即刻以一种表示不满的、强烈的、连续的目光注视该生,并同时辅以皱眉、扬眉暗示该生,使该生意识到教师已经感觉到他的那种不良行为。使用此法的优点是,教师既不使该生窘迫,又不使课堂混乱、教学节奏出现停顿的情况下,把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十一)暗示法

(二十二)提问法

当发现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就请他回答问题或演算习题,强制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如,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两位同桌学生在低头玩东西。她略一思索,立即指名其中一人答问,一人板演。他俩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结果答非所问,引起一阵哄笑。以后,他们上课再也没有玩东西。

(二十三)沉默法(停顿)法

由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保持不长久,所以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或搞小动作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这些学生,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按预定计划进行,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沉默片刻。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维,还能起到维持教学秩序的作用。

(二十四)接近法

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中有不安定的苗头,如有人坐立不安、玩东西、看图书、打瞌睡,甚至想搞恶作剧时,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不动声色地走到有关学生身边站站,或轻轻拍拍肩膀、摸摸头。教师只要露出开始向行为不当的学生走近的意向,就会使该生的不当行为迅速改变。

(二十五)表扬法

数学老师王刚正准备讲课,突然调皮学生小华(经常迟到)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王老师没有批评,而是不失时机地说:他跑得满头大汗说明他“大家不要笑,根本不愿迟到,还有进取心,让我们为他的进取心鼓鼓劲吧!”话音刚落,一片掌声。这位同学又羞又愧又感动。从此,再没有迟到过。

(二十六)特殊法

课堂上,有时也会发生一些“特殊事件”,应该“特殊处理”。如有时因天气闷热,课堂上突然有人生病晕倒。这时教师不要惊慌,应布置学生自习,自己到患病学生身边察看,同时派班干部到卫生室请卫生室保健老师前来。然后,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处理办法。安定后再继续讲课。如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时,因闹肚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小朋友担心同学们嘲笑和教师训斥,想哭却不敢出声,

非常难受。老师发现后,讲课暂告一个段落,给全班布置朗读课文,不动声色走到这位小朋友面前,将这位小同学带出教室,一边安慰他,一边帮他擦洗干净,然后向本校有孩子的老师借裤子帮这位小同学穿上,又很快悄悄地回到教室上课。

(二十七)情感法

借班上课或接任一个新班级,师生间互不了解,互不相识,课堂上有可能面面相觑,表现淡漠,甚至形成僵局,影响教学正常进行。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和学生先沟通感情,如师生共同做游戏,讲故事等。这样可以很快缩短师生间距离,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使师生的情感融洽,然后再开始讲课。

(二十八)诱导法

就是借助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以引路、搭桥、开窍、点拔之作用,使教师的“讲”诱导出学生的“想”,教师讲的“点”能带动学生的“面”,使之平中出奇,难而可及。此应变法适用学生因章节的内容理论性强且抽象、枯燥乏味而兴趣不浓,造成注意力下降,昏昏欲睡的课堂场面。运用此法,可调动学生身心的部分能量,引起感情和理智上的共鸣,变枯燥无味为兴趣盎然精神振奋的教学氛围。但教师的教学风格一定是要民主开放型的,这是应变成败的关键,如果师生心理不容,势必会启而不发,诱而不导。

(二十九)旁敲侧击法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巧妙地避开话题,从侧面提出———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帮助学生作势能积贮,即引导他们去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动力准备状态,以此来达到启示、提醒之目的,让其在思考中自寻答案。此应变策略常是针对某些问题正面回答很难解释清楚,且易造成观点的对立拉锯战,但又不能在回绝的情况下采用。

(三十)设悬激奇法

悬念往往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当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疲倦、兴趣降低时,教师可以迅速调整授课角度,创设悬念情境,以此造成学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以加速思维。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政府的应对与沟通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政府的应对与沟通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突如其来,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危害程度难以预料。 危险性: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非程序化决策,非常态措施应对。 不确定性:难以判定事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 突发性公共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安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虽然积极防御,但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但没有呈下降趋势,反呈频发态势,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有增无减。缅甸热带风暴袭击中死亡人数已超过3万人,西藏拉萨打砸抢烧骚乱事件经济损失超过3个亿;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在全球范围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由个别孤立事件变成普遍现象,由偶发事件变为频发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性甚至可能跨出国界,扩散、蔓延到邻国,引发国际纠纷。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因操作不当导致爆炸,松花江水域数百公里被污染,国内哈尔滨考试,大网站收集市民抢购饮用水,国外引起俄罗斯的抗议及索赔,使我国声誉受损。 三是危及执政党的地位。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会危及政治稳定,动摇公众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公信力。肆虐英国长达20年的疯牛病,导致公众对执政当局的不满,使保守党在1996年的连任竞选中败北。 二、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案三制)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这几年,我国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有人为制造的问题,也有自然灾害。当问题突然出现,灾难发生,作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怎样面对,怎样处理?从雪灾,地震,到重大交通事故,公共卫生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处理突发时间的能力。笔者通过分析最近发生一些事件后,一些部门负责人和发言人对面对外界的处理的方式方法,总结了主要应面对的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极端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实现最佳境界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在基本判明事发地点和类型之后,立即部署处置力量,做好先期的稳控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控制事态发展,有效防范影响的深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力争主动。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互动性,并能冲破丰流媒体的束缚,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新媒体给政府行政带来双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成为一把“双刃剑”,为政府带来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困境 1.危机意识提高的困境 对于突发事件,部分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缺少对新兴媒体的认识和关注。2014年3月的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方恐怖事件,造成无辜民众29人死亡、143人严重受伤,政府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应对方法避免悲剧。此类暴力事什给政府敲响了警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境外恐怖分子遥控指挥境内恐怖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情报工作。 2.机制构建的困境 第一,缺乏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面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存在诸如信息传递失真、信息获取不完全、信息解读失误等问题,增加了行政成

本,损害政府的形象。近几年PX项目事什,政府未及时展开环境信访、召开民众听证会,忽视民众的利益诉求,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 第二,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新媒体为信息的海量传播提供条件,这些信息中不乏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例如H7N9流感盛行时期,对板蓝根神奇药效的鼓吹,体现了我国舆情监控机制的小完善,容易为突发事件埋下隐患。 第三,突发事件问责制的不完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开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向政府问责。我国行政问责制起步较晚,在行政问责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类型主体之问的问责存在真空地带,例如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对政府的问责;在问责制的执行和监督上,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问责范围和期限还有待明确。 3.政府应对技巧的困境 政府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及危机公关的缺失。在突发事件出现之时,相关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信息滞后和口径不一等现象,信息的时效性落后于新兴媒体;同时,官民之问缺乏平等的交流与协调,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行为方式只会为突发事件的扩大提供七壤。例如在2014年4月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要求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建立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及预防、应急措施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与客户的财产安全,保证客户订单生产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我公司制定本预案及处理措施。 2、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防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伤 (2)自然灾害(雷电、暴风雨等) (3)火灾(电器或人为造成) (4)造成第三方伤害(包括机械事故或人为伤害他人) (5)造成客户财产损失 (6)员工违章操作或是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疏于防范等预后事故。 (7)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如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停工)。 (8)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社会事件(如政治、战争、罢工、用工荒)3、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计划为先,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日常安全方面的工作,消灭隐患,杜绝紧急事件的发生。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向相应工作组报告。 (3)工作组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判定事件程度及是否需要社会救助,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相应处置,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4)处理迅速、准确、有序、有重点:发生紧急事件后,首先保持镇静,有序组织事件的处理,安排事情要责任分清,岗位明确,反应迅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随时调整策略以应付情况的变化,防止损失扩大及事态恶化,防止顾此失彼。 (5)项目经理有先斩后奏的首要重点是保全和抢救人的生命,其次才是财物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3套试题含答案汇总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A A.应急预案 B.解决方案 C.法律法规 D.行政政策 2.()是指导和规范这些主体的危机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C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3.()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C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4.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B A.政府 B.行政机关 C.管理者 D.公民 5.罗伯特?希斯在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时认为,在反应和恢复管理中强调的重点是()。B A.公众参与 B.公众认知 C.公众传播 D.公众行为

6.突发事件法制属于()法制,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A.常态 B.非常态 C.固定 D.变动 7.打击全球性恐怖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打击到处散布恐怖的()。B A.暴力行为 B.思想观念 C.武装人员 D.意识形态 8.()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C A.公共医学 B.群众卫生 C.公共卫生 D.群体卫生 9.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D A.法定公民权利 B.行政紧急权力 C.政府职权 D.行政权力 10.()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A A.金融立法 B.金融执法 C.金融司法 D.金融法案 11.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C A.政治手段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挑战中,往往由于应对不当,引起一系列危机的次生灾害及社会矛盾,使政府和领导公信力受到影响。本文梳理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化解策略,供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参考。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六种不当表现: 拖。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常有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是能拖则拖,面对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质疑,不作积极和有效的回应,希望以时间换空间,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 否。遇到危机事件质疑时,第一时间本能地就想到否认,否认的内容包括事实真相、责任认定及具体原因等客观要素。 急。当危机事件发生后,急于转移公众视线,撇清与该事件关系,往往将事件归结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外在因素,推卸责任,力图减少危机事件直接带来的压力,达到引导舆情的目的。 抗。遇到危机事件时,往往忘记自己的公职人员和公共利益捍卫者的身份,时常将自己置于公众对立面,一遇到公众的质疑就会出现情绪失控,抱有一种对抗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宽容和包容心。 堵。危机事件发生后,不是根据事态情况主动公布真相,做好危机沟通和应对,而是习惯于人为地堵塞信息传播渠道,寄希望于删帖或封网页等极端措施,试图从源头上去封堵信息传播,达到控制危机事件目的。 控。在危机事件处置实践工作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不同声音的发布者进行强制控制,有的甚至违法采用强制措施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来维稳、控制危机。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回应公众关切,全方位引导舆情,消除群众的质疑。具体要做到以下六点:态度坦诚,勇于担当。在危机事件应对中,领导干部首先应树立对民负责和态度诚恳的形象和姿态,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坚持实事求是、诚恳面对的原则,抱有宽容开放的心态。如果危机事件的确是政府或领导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及时给予道歉和承诺,回应公众的关切;如果危机事件与政府或领导无直接关系,也要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消除公众对政府的疑

突发事件管理措施

象州县人民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 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 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公选笔试资料: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迅速控制事态 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突发事件,领导者都应积极进行处理,立刻作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追究责任,多方埋怨,推诿搪塞,从而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造成处理的被动局面。此时领导者应从容面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和首战,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者可采用: 1.心理控制法 心理控制的方法是告诫我们在意外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心理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者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领导者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利于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要达到心理控制的目的,领导者可以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领导者自身要从容镇定。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遵从心理,即受他人活动影响,自己也从事和他人同样的活动。越在心理波动,价值选择目标不定的情况下,越易于产生遵从心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领导者要冷静,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 第二,多做说服教育。现在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大多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或具有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采取了过激的方式,为此,只能采取说服劝解,释疑答惑等方法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 2.组织控制法 组织作为重要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组织的作用无法替代。发生在齐齐哈尔市“8?4”侵华日军遗化武器中毒事件,政府成功的运用了组织控制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8月4日,事件发生后,政府成立了由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工作预案》,救援领导小组责成公安局出动150多名警力控制了l0多处现场,对运桶的车辆进行了封锁,并对所有涉及有毒物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使事态及时有效得到控制。 二、准确找到突发事件症结 要真正彻底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突发事件原因,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1.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 突发事件的原因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要想把握它,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并能对此进行分析与综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者在收集材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公开调查和隐蔽调查等方法。公开调查法,即事件发生后立刻深入现场,观察事态的发展,了解破坏程度,特别要关注群众的情绪。可以广泛听取事件参与者、目击者的反映,想法。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思路敏捷,善于从薄弱环节人手,寻找新的突破点。只有实地调查,领导者的感受才会强烈,解决的态度才会更坚决。隐蔽调查是指对有些突发事件不便做公开调查,而采用暗中观察,在不引起对方的警觉和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依法收集掌握事件的情况和踪迹。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去调查,主要还是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要从实际出发。但有一点是要提醒领导者注意,材料必须真实。虚假的材料只能搞乱领导者的思路,使危机的处理走上弯路,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 2.确定事物的性质这是危机管理的关键。 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这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做战略性的分析,包括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是来源于组织内还是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说到突发事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已经描述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人常说:防患于未然,即是要及时发现某些可能引起不安全事件的苗头,并予以制止或者及时处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遇到突发事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冷静、机智、果断。谨记,千万不要慌乱,慌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管事情能不能及时解决,都要及时汇报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汇报时要说清楚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 下面针对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课堂上有人晕倒怎么办?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时有学生骨折、流血不止、脚手扭伤等处理措施

1、课堂上有人晕倒时,掐两下人中,有急救知识就用下,没有的话、谨记别随便动伤者,保持伤者呼吸顺畅,马上找校医院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 2、体育课或者课间活动时,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剧烈运动时,有学生骨折时,尽可能少搬动伤者,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伤者痛苦为原则,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 3、如果在野外,遇到骨折又无法及时联系上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可做以下适当处理,疑脊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头、躯体、脚不平移动。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有创口则应包扎及止血。伤者骨折端早期应妥善地简单固定。一般用木板、木棍、树枝、扁担等,所选用材料要长于骨折处上下关节,做超关节固定。固定的松紧要合适,不能太紧或太松。固定时可紧贴皮肤垫上棉花、毛巾等松软物,外以固定材料固定,以细布条捆扎。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4、四肢或手指出血,应马上用一场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若有云南白药首先洒一些药粉后再包扎。如果是鼻子

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学习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的公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分子,要想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必不断加深对推动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

央宣传部等36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编写的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材料作为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的通用教材,是党建读物的一本好书,我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现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结合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体会,由于本人到镇工作时间较短,很多的人文、地理还不熟悉,谈的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定级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各有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界定突发事件有4个要件一是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二是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危害往往是社会性,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三是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四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1doc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一、迅速控制事态。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突发事件,领导者都应积极进行处理,立刻作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追究责任,多方埋怨,推诿搪塞,从而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造成处理的被动局面。此时领导者应从容面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和首战,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者可采用:1.心理控制法心理控制的方法是告诫我们在意外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心理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者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领导者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利于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要达到心理控制的目的,领导者可以两方面去努力。第一,领导者自身要从容镇定。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遵从心理,即受他人活动影响,自己也从事和他人同样的活动。越在心理波动,价值选择目标不定的情况下,越易于产生遵从心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领导者要冷静,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第二,多做说服教育。现在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大多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或具有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采取了过激的方式,为此,只能采取说服劝解,释疑答惑等方法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2.组织控制法。组织作为重要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组织的作用无法替代。发生在齐齐哈尔市“8?4”侵华日军遗化武器中毒事件,政府成功的运用了组织控制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8月4日,事件发生后,政府成立了由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工作预案》,救援领导小组责成公安局出动150多名警力控制了l0多处现场,对运桶的车辆进行了封锁,并对所有涉及有毒物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使事态及时有效得到控制。二、准确找到突发事件症结要真正彻底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突发事件原因,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好如下方面的工作:1.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突发事件的原因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要想把握它,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并能对此进行分析与综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者在收集材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一般可采用公开调查和隐蔽调查等方法。公开调查法,即事件发生后立刻深入现场,观察事态的发展,了解破坏程度,特别要关注群众的情绪。可以广泛听取事件参与者、目击者的反映,想法。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思路敏捷,善于从薄弱环节人手,寻找新的突破点。只有实地调查,领导者的感受才会强烈,解决的态度才会更坚决。隐蔽调查是指对有些突发事件不便做公开调查,而采用暗中观察,在不引起对方的警觉和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依法收集掌握事件的情况和踪迹。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去调查,主要还是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要从实际出发。但有一点是要提醒领导者注意,材料必须真实。虚假的材料只能搞乱领导者的思路,使危机的处理走上弯路,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2.确定事物的性质这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这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做战略性的分析,包括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是来源于组织内还是组织外,是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来源于哪些社会阶层或群体?危机所涉及的冲突是以什么方式来破坏社会,最终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分析,使之对危机认识更深刻,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危机的策略方案,争取控制危机的主动权。林肯说:“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理的事情。3.制定具体解决措施,事件的性质确定以后,必须迅速制定处理问题的总体方案。解决危机的方案,首先要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的可能,不求完美,但求实效。其次,要注重效果,标本兼治。突发情况的处理既要着眼于当前事件本身的处理,又要着眼于组织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和视野狭窄、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而应从全面的、整体的、

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前不久我院发生了电梯困人事件,充分暴露了我院在安全工程方面的某些缺陷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了创建平安医院的的宗旨,为了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为了更好地保障病人与医疗人员的安全,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改变我院以前的一些做法,加强我院在这安全方面的训练。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个人认为个人应该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1、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出现区域性的、较为严重的突发性事件时,不要慌乱,在没有得出事件结论之前不要随便下结论并传播谣言以致造成恐慌。 2、及时上报。凡是在我院出现的一些比较严重异常的现象应及时上报给当天值班的领导。 3、要一切都以安全为主,不管是病人或者医疗人员的生命都是最重要的,所以首先要保护生命的安全。 4、如果是病人出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救治工作。 对于应对医院的突发事件,减少各方面的损失,是一件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所以我觉得我们医院管理层应该做到一下的几点: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应该成立医院的突发事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责任到每个领导干部身上,把处理医院突发事件提到医院议事日程上来。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医院内部开展各种各样的安全宣传,并且结合医院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学习活动,提高医疗人员对安全的关注程度,营造人人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的良好氛围。 3、健全、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

制定各种应对医院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使得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各项分工。比如:谁负责安抚病人?谁维持秩序?谁处理事件?等 4、制定预演方案、定期进行演练 医院的管理层应该制定各种的预演方案,并定期进行突发事件的演练,来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且每次的演练之后要进行总结,把各项任务做到最好,尽量做到以预防为主。 5、加强监管、全面的落实 单纯只有制度,没有实施的监管,再好的制度也是一张白纸。所以要成立以管理层、普通医疗人员及社会群众的监管小组,时刻对医院安全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我院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个人及单位的一些浅见,如有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吴颖艳 2011-9-22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 一、善解媒体:认识到位,不拒绝采访。 舆论引导、舆论宣传、舆论监督,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舆论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回避和拒绝采访将不利于宣传自己或还事实以真象。所以不要怕记者、不回避记者,不拒绝采访,接待要彬彬有礼,对有些不良记者的有意挑衅行为要不亢不卑。 互联网打破了大报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有很多致命的新闻首先是从地方小报记者那里发出来,经过网络的迅速传播,成为大报或央视、新华社等媒体的深入报道的素材。 因此,我们应做到大报、小报记者一律同等对待。 二、善待媒体:面对采访要从容自如,有礼有节。 面对记者的提问,在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内的,可客观、准确的回答,对把握不准的,一定不要回答,也不要擅自发表个人观点。对于记者一些叼钻的提问,不要像做考试题一样一一回答,我们不能重复对方提问的内容,我们可以循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逃出提问陷阱。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说“无可奉告”,对实在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以笑应对,做到风度翩翩,彬彬有礼。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是特殊情况,不要接受电话采访。因为声音的感染力不如面对面地加上表情和手势,所以要与记者面谈。再者现在技术手段太先进,有些记者会通过技术手段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三、善用媒体:转危为机。 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快、准、有序,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启动紧急处臵机制的同时,要迅速成立新闻发布工作组,集体研究,

统一口径,由专人向外界发布信息。而且发布信息要及时、要准确,并且要有序,有序就是随着事件的进展情况,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而不是等整个事件完结以后,再发布信息。因为谣言止于事实、谣言止于智者,通过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象,有利于问题的处理。 四、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常见的错误方式。 1、对负面舆论不悄一顾,懒得回应。 2、简单否认了事。 3、封堵、遮掩,通过各种手段阻止报道。 4、鸵鸟政策,躲起来或想蒙混过关。 5、推卸责任。指责他人,使本来可能化解的危机不断地升温。 6、与媒体对抗。 五、与媒体打交道的十大黄金法则: 1、准备原则:接受记者采访前应先了解他的一贯新闻报道兴趣 点和写作、采访风格;必须清楚记者要什么?你要说什么?了解采访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并准备好答案,让记者引用你的话,精心构思策划,像记者一样思考,记住长篇大论不如入耳入脑入心一句话。如果是电视采访,出镜前向前看,向后看(与镜头距离1.5米),保持良好的形象和避免背景的负性影响。接受采访的人要事先演练。有条件的可以用模拟录像演练采访,无条件的可对着镜子练习,由同事检查并反馈意见。 2、快速原则:兵贵神速,及时回应; 二小时内必须发言,每 天发布2~3次。接受采访时应当尽快讲事实,慎讲原因。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以下是520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供大家参考!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批准后印发实施。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强化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思考建议

强化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思考建议导读:本文是关于强化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思考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主体。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政府应对危机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机制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如2003年的“sars”危机,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及“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等。这些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后果都非常可怕,造成损失也非常巨大。不仅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而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如何处理所面对的突发公共事件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一、政府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机制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且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其影响范围等均是未知的。而当危机一旦发生,则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安全和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起码要求。没有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就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没有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谈和谐社会,那是无本之木。l2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安定有序,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制。以完善的应急机制保障社会稳定,以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和谐。(二)建立与健全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关键。党的十六大将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各式各样突发性的灾害和危机,政府理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制定公共政策,调动各种资源,谋求解决各种灾害和危机。但由于我们处于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认识不足,准备不足,缺乏超前防范意识,对各种灾害和危机的应对和处理难以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急机制不完善,应急手段比较落后,对应急事件反应迟缓、效率低下。2003年的“非典”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灾害和危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确保公众安全。(三)建立与健全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是

如何应对与处置突发事件_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与处置突发事件_如何处理突发事 件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强,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全意识就容易松懈,导致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10月底,我国发生各类死亡人数在5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就达xxx起之多。可见,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多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日渐淡薄,才导致了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稳定,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因此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好突发事件就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突发事件? 所谓突发事件,就是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响力的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安全时期就要时刻准备。第一、思想上应该重视。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发生,因此在思想上应该重视,不可松懈,要时刻保持警惕,经常巡视检查,特别是一些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部门要更加引起重视,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农业部门、公安部门等等。第二、制度上应该强化。有关部门要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和约束,力求责任到人,坚决执行“领导

一把手负责制”。第三、行动上应该坚决。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就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处理。这就要求在事发之前就要有相关的处理措施,发生后直接按预定的方案实施。 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有以下步骤: 一、迅速成立突发事件(故)处理小组 二、准备处理突发事件所需外部条件。 三、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四、总结上报 下面以“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件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一、迅速成立公共场户所危害健康突发事件(故)处理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 二、事件处理所需器材 相关应急器材、监测仪器、执法文书和参考书籍、照相机(摄像机)等。采样用品微生物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采样用具,如试管、增菌液试管、酒精灯、棉签、酒精、棉球等必须经灭菌处理,无菌保存。 文书:现场卫生监督笔录3 0份,卫生监督意见书3 0份,调查笔录3 0份,采样单3 0份,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2 0份。 参考资料《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班主任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由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不可能永远似一泓池水,风平浪静,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诸如失窃、受伤、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等。多数突发事件都会给班集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校关系,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消极、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殃及学生本人。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突发事件,才能为班集体消除隐患或不稳定因素,防止某些不良影响的蔓延。但该如何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甚至变“坏事”为“好事”呢? 首先,一个睿智的决定绝非是冲动擦出的火花,相反很多时侯需要一份冷静的思考后再做定夺。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突然,班主任需要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事件当中去,但一定不要顾此失彼。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统筹兼顾。当班级里发生“突发事件”后,班主任要立即搜集事实,并对隐藏因素进行分析。所谓隐藏因素,是指参与事件的学生背景资料、心理道德状况、事件导火线等。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1)突发事件的主角是谁?其平常的表现如何?(2)主角的动机是什么?(3)班里其他学生的反应如何? (4)突发事件和教师有何联系?(5)如果教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学生可能会有什么反应?(6)纠正行为发生以后对学生未来的行为可能会有何影响? 其次,在必要的时候,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尽量避免家长间的冲突,尤其是正面冲突:还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对学生家长真诚相待,勇于自我检讨,勇于承担责任。 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突发事件的双方当事人,都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掌握好处罚的尺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走过年轻的我们他日做了班主任,更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宽待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在错误中总结教训,健康的成长。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课及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与老师的顶撞、学生的突然的情绪表现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归结起来有这样的共同点:突发性、情绪性、破坏性等等。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意义非常重大。处理得好,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处理突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深刻认识把握育人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表现出班主任应有的高度的教育机智。 记得一次课后,有学生来打报告,“老师,小杨同学打我们男生。”我问小杨,他也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有些男生嘲笑我,所以我就要打他们。”有错还那么理直气壮……我压下心头的不满,把相关的学生都叫到身边,细细询问缘由,原来是小杨衣服胸前上的商标掉落了一半,上体育课是站着还挖鼻子,一些男生说小杨穿的都是旧衣服和脏衣服,还在哪里挖鼻子,脏死了,因此,小杨一下子火上来,打人了。听了这个陈述,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现在的孩子就那么敏感,一点受不起委屈,将来到了社会怎么办啊……我花了整整一节品社课的时间,为他们做思想工作,同时让他们换位思考,学生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相互道歉了。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我深刻体会到,要处理好突发事件,班主任应注意:一、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冷静应对,如果一遇到突发事情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就不可能冷静思考并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虽然学生被老师骂了,受了处罚,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二.要民主。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迅速控制事态。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突发事件,领导者都应积极进行处理,立刻作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追究责任,多方埋怨,推诿搪塞,从而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造成处理的被动局面。此时领导者应从容面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和首战,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者可采用: 1、心理控制法。心理控制的方法是告诫我们在意外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心理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者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冷静沉着。领导者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利于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要达到心理控制的目的,领导者可以两方面去努力。第一,领导者自身要从容镇定。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遵从心理,即受他人活动影响,自己也从事和他人

同样的活动。越在心理波动,价值选择目标不定的情况下,越易于产生遵从心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领导者要冷静,不能自己先乱了方寸。第二,多做说服教育。现在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大多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或具有合理因素,只是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采取了过激的方式,为此,只能采取说服劝解,释疑答惑等方法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人心。 2、组织控制法。组织作为重要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组织的作用无法替代。发生在齐齐哈尔市“8?4”侵华日军遗化武器中毒事件,政府成功的运用了组织控制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8月4日,事件发生后,政府成立了由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工作预案》,救援领导小组责成公安局出动150多名警力控制了l0多处现场,对运桶的车辆进行了封锁,并对所有涉及有毒物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使事态及时有效得到控制。 二、准确找到突发事件症结。要真正彻底消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突发事件原因,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一阶段主要是作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1、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突发事件的原因深藏在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