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

第一部分生胶及其配合体系

第一章生胶

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1.掌握天然橡胶及通用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

2.掌握特种合成橡胶的结构及主要特性;

3.了解新形态橡胶的结构及特性;

4.了解再生橡胶的制造特性;

5.掌握再生胶的使用特点。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

2.橡胶化学,王梦蛟译

3.橡胶工业原材料国内外技术条件

4.特种合成橡胶

5.橡胶原材料选择指南

6.橡胶工艺

7.Rubber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e

一.名词解释∶

1.橡胶 2.格林强度 3.充油丁苯橡胶 4.冷流性

5.抗氧指数 6.自补强性 7.抗湿滑性 8.弹性

9.回弹性 10.滞后损失 11.液体橡胶 12.动态生热性

二.填空∶

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不饱和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杂链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有机橡胶包括_________和 _______等。

2.通用合成橡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天然橡胶中包括的非橡胶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目前所有弹性体中,弹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比重最小的橡胶是_______,耐磷酸酯油类的橡胶是_______,气密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气透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耐压减振性好的橡胶是_______,广泛用作胶粘剂的橡胶是_______,具有生理惰性的橡胶是_______,滞后损失、生热大的橡胶是________,抗湿滑性差的橡胶是_______,耐高低温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

5.为改进乙丙橡胶的硫化交联性能,引入的第三单体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根据废橡胶的来源,再生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热塑性橡胶根据其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根据用途,CR可分为一般品种、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一般

品种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

9.国外生产的NBR根据丙烯腈的含量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

类。

三.问答题∶

1.说明天然橡胶的来源、品种及用途

2.烟片胶、绉片胶、颗粒胶的制法及分级

3.天然橡胶包含那些非橡胶成分,它们对橡胶性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4.天然橡胶的化学结构性及其特性

5.合成橡胶的分类与命名

6.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①SBR与NR相比,哪一种更耐热氧老化?

②EPDM与IIR相比,哪一种更耐臭氧老化?

③NBR与CR相比,哪一种更耐石油类油类?

④CR与BR相比,哪一种更耐臭氧老化?

⑤BR与NR相比,哪一种冷流性大? 哪一种回弹性大?

7.在NR、IR、SBR、BR、EPR、IIR、CR和NBR中,哪些属于结晶自补强橡胶?结晶是通过什么途径对橡胶起补强作用?

8.试简述NR与IR在性能上的主要不同点及原因

9.试比较高温SBR与低温SBR的主要不同点;充油SBR、充炭黑SBR及充油充炭黑SBR与未填充SBR相比有哪些优点?

10.在不考虑聚合反应的情况下,试说明为什么在EPDM中选用非共轭二烯为第三单体?

11.根据用途选择一种适当的橡胶

①制造水胎或硫化胶囊

②制造内胎

③制造耐230℃在石油介质中连续工作的密封件

④具有一定阻燃性、机械强度较高、耐酸碱的运输带覆盖胶

12.试比较一下NR、SBR和BR的弹性、耐老化性与硫磺反应性等有何差异?并从化学结构上加以解释。

13.试从化学结构上说明IIR为何具有优良的耐老化和耐气透性?硅橡胶

为何耐高温?

14.国产标准胶的技术条件是怎样的?该条件中的主要指标是什么?PRI 对于标准胶来说是什么指标?PRI的意义是什么?

15.鉴别橡胶∶

①两包生胶标识模糊,已知其中一包是SBR-1502,另一包是BR-

DJ9000,试选择一定的方法,将其准确地区分开来。

②有两块外观均为黑色的混炼胶,已知其一是掺有少许炭黑的CR,

另一块是掺有少许炭黑的BR胶,试至少用两种最简单(不用任何仪器)的方法,将它们分辨开来。

16.分离橡胶∶

一块EPDM与一块FPM被混成一块宏观上比较均匀的共混胶,试选用一种适当的方法将其分离开。

17.什么是TPE?如果用PE及PS分别作为硬相,试问这两种TPE的最高使用温度取决于什么?大约应是多少度?

18.TPE有何优缺点?

19.什么是再生胶?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再生胶有何用途? 20.试分析丁苯胶中苯乙烯对其性能的影响?

21.为什么丁苯胶的硫化速度比天然胶慢?

22.SBR在哪些性能上优于NR?试从结构上解释之

23.再生胶的制造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24.什么是粉末橡胶?其制备方法有几种?

第二章橡胶的硫化体系及硫化

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1.了解橡胶硫化的发展概况,硫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2.了解橡胶结构对硫化的影响及二烯烃类不饱和橡胶和硫磺的反应性3.掌握硫化的基本概念、硫化参数、正硫化的测定方法;

4.掌握各种硫化体系所适应的橡胶,配合特点及硫化胶性能

5.硫磺促进剂的作用机理和常用促进剂的作用特性;

6.掌握硫磺、促进剂在传统硫化体系、有效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中的配合原则和应用;

7.掌握硫化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温度、压力、时间这三要素在橡胶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橡胶化学与物理,朱敏主编

2.橡胶工业手册,第二、三分册

3.加硫と加硫调整

4.Rubber Chemistry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焦烧 2.促进剂的迟效性 3.硫化促进剂 4.活性剂

5.喷霜 6.交联分子量 7.无硫硫化 8.硫载体

9.硫化强度 10.硫化温度系数 11.硫化效应 12.交联密度13.硫化 14.硫化诱导期 15.硫化返原 16.等价硫化

17.欠硫 18.交联官能度 19.交联效率参数 20.过硫

21.理论正硫化时间 22.工艺正硫化时间

二.填空∶

1.促进剂按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九类;按PH值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三类;按硫化速度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类。

2.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英文缩写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性,________速级,

___________效性促进剂;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的英文缩写为

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性,

_____速级促进剂;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的英文缩写为_____,结

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呈_____性,_________速级促

进剂。

3.适合高温快速硫化的橡胶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用的硫化体系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4.硫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锌在CR配方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在NR配方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6.在-C-S-C-、-C-S2-C-、-C-SX-C-三种交联键中,

_________________热稳定性好,_________耐动态疲劳性好,

__________强度高。

7.为获得有效硫化体系可采取两条途径,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8.一般来说,高温硫化要求硫化速度______,焦烧倾向______,无

______现象。

9.平衡硫化体系具有优良的_________性能和_________性能。10.交联效率参数E越大,交联效率越_______。

三.回答问题∶

1.硫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2.硫磺在NR、SBR、BR和NBR这几种橡胶中的溶解性怎样?硫磺交联键的类型有哪几种?

3.哪些橡胶可用硫磺硫化,单用硫磺硫化有何缺点?

4.喷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喷霜应采取哪些措施?

5.什么是传统硫化体系、有效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

6.用过氧化物硫化和树脂硫化各须注意哪些问题?

7.用硫磺、有机多硫化物、过氧化物、树脂硫化时,其硫化胶性能有何特点?

8.传统硫化体系、有效硫化体系、半有效硫化体系对硫化胶结构与性能有何影响?其应用范围怎样?

9.CR适用的硫化剂是什么?为什么不用硫磺硫化?

10.MgO在CR配方中的作用是什么?

11.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硫化有什么作用?

12.有机促进剂的作用;有几种分类方法,各是怎样分类的?

13.指出下列促进剂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和硫化特性

D DM M CZ NOBS DZ TMTD PZ

14.在制定胎面胶配方时,常采用哪些促进剂?

15.促进剂并用形式有哪几种?如要提高DM和NOBS的硫化活性时,应并用何种促进剂?

16.防焦剂的种类及特性

17.为什么人们争论硫磺与橡胶的硫化反应可属于游离基型或离子型或混合型的反应机理

18.请指出NR、SBR、EPDM、NBR、BR的反应活性中心位置

19.硫化曲线中的诱导期、硫化返原、硫化平坦期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何意义?

20.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橡胶产生交联反应?

21.活性剂(氧化锌和硬脂酸)在硫磺硫化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22.下列各种橡胶,哪些可以进行硫化反应?

①过氧化物 (NR、SBR、IIR、CR) ②硫磺(NR、BR、IIR、CR)

③金属氧化物(NR、CR、NBR、IIR)

④辐射硫化(NR、CR、NBR、 IIR、EPR)

23.写出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促进剂结构,并指出它们互相并用时对诱导期和硫化速度的影响

DM TMTD NOBS D ZDC

24.试说明NR中不同硫磺用量和促进剂用量对硫化体系类型、交联结构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25.为什么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NR、BR和SBR的交联效率会产生很大差异?

26.高温快速硫化体系的配方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7.制造耐热密封轴套,选用NBR-40并用DCP(过氧化二异丙苯)4份(纯度40%),在160℃下硫化,此时半衰期为3.5分钟;

①求该温度下的硫化时间

②若在200℃时,它的正硫化时间为1.5分钟,求硫化温度系数K 28.某一产品胶料的正硫化时间为130℃×20min,其中平坦硫化时间围为20~100min,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硫化温度改为140℃;

①求本产品在140℃时的硫化平坦期范围的时间

②求本胶料的最小和最大硫化效应(K=2.0)

29.如何测定硫化反应的活化能?

30.如何用溶胀法测交联密度?

31.已知有下列交联网络,请你说出与其相对应的硫化体系

① -C-C- ②-C-O-C- ③ -C-S1-C-和-C-S2-C-

④-C-S1-C-、-C-S2-C-和-C-SX-C-(其中以多硫交联键为主)

⑤-C-S1-C-、-C-S2-C-和-C-SX-C-(其中以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 32.已知一胶料正硫化条件为135℃×30 min,平坦范围为30~50min,已测出该胶料在实际硫化中的升温情况如下∶

0510152025303540

t(min)

T(℃)70115120125130135135135135

试判断该胶料经加热40 min时是否达到正硫化?有无过硫?

33.用哪种试验方法,判断NR是由过氧化物、传统硫化体系或是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的?简述理由。

34.在硫化压力的表示方法中,常有不标准的单位存在,请把3000磅/英寸2化为公斤/厘米2,再化为MPa,即3000磅/英寸2= ? 公斤/厘米2= ? MPa

35.硫化在制品生产中有何意义?

36.橡胶的硫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试以硫化历程来加以说明。37.通常测定正硫化时间的方法有哪些?它们所测得的正硫化时间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

38.在橡胶制品硫化时为何要加压?硫化时间与硫化温度之间有何关系?

当胶料在140℃时正硫化时间为20min,试分别用范特霍夫公式和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在硫化温度为145℃的等效硫化时间。(设K=2,E=92KJ/mol,R=8.31J/mol)

39.在硫化工艺中常见的质量毛病有哪些?产生原因是什么?

第三章橡胶的老化与防护

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1.掌握橡胶烃及硫化胶的热氧老化、臭氧老化、疲劳老化机理与防护措施

2.掌握常用橡胶防老剂的结构、作用特性及选用原则

3.了解光氧老化机理及防护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高分子的老化与防老化,化工部合成材料老化研究所编

2.聚合物的稳定化,[美]W.L.霍金斯著,吕世光译

3.橡胶化学与物理,朱敏主编

一.名词解释∶

1.橡胶的老化 2.自催化氧化作用 3.防老剂的对抗效应

4.疲劳老化 5.防老剂的加和效应 6.防老剂的协同效应

二.填空∶

1. NR热氧老化后表观表现为_________,BR热氧老化后表现为

______。

2.链终止型防老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胺类和酚类防老剂属于_______。

3.当防老剂并用时,可产生_______、_______和协同效应,根据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4.填料的活性越高,橡胶的耐疲劳老化性越_______。

5.防老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六类。

6.非迁移性防老剂与一般防老剂相比,主要是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性。

三.问答题∶

1.引起橡胶老化的内因、外因有哪些?

2.为什么IR、NR热氧老化后变软,BR、SBR和NBR热氧老化后变硬? 3.影响热氧老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臭氧老化的机理是怎样的?影响臭氧老化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温度对臭氧老化影响不大,而应变影响较大?石蜡为何能防护静态使用条件下的橡胶臭氧化?

5.不饱和碳链橡胶的吸氧曲线是什么形状的?曲线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根据下图三种橡胶吸氧动力学曲线判断它们的耐热氧化的顺序。

吸 a

氧 b

量 c

试验时间,小时

6.通常有几种因素催化橡胶的氧化,其作用机理如何?怎样防护? 7.说明自由基链终止型防老剂的结构与防护效能的关系?何以说明抗氧剂脱氢越容易防护效果越高?

8.何谓防老剂的协同效应、对抗效应、加和效应?什么情况下防老剂之间可能有协同效应?

9.影响臭氧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10.影响疲劳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11.防老剂为什么有适当的用量?

12.防老剂按结构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13.什么是反应性防老剂?它有何特点?

14.橡胶臭氧老化的特征是什么?

15.试解释将防老剂D与防老剂TNP并用时会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

16.橡胶臭氧老化的物理防护方法有几种?

17.为什么链终止型防老剂和破坏氢化过氧化物型防老剂并用会产生协同效应?

18.试分析比较NR、CR、BR的耐臭氧老化性能

20.试分析轮胎的胎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老化形式,根据所发生的老化形式应选用何种防老剂?

21.选择合适的防老剂∶

(1)与食品接触的白色橡胶制品

①防老剂D ②防老剂4010 ③防老剂264

(2)轮胎胎侧胶

①防老剂MB ②防老剂4010NA ③防老剂2246S

(3)耐油抽出的橡胶

①防老剂A ②防老剂NBC ③亚硝基二苯胺

第四章橡胶的补强与填充体系

本章内容与要求∶

1.了解炭黑的制造、分类与命名

2.掌握炭黑的构成

2.掌握炭黑的物理性质及炭黑的粒径、比表面积、结构性的常用测试

方法

4.了解炭黑的化学性质

5.掌握炭黑对橡胶的补强规律及对胶料工艺性能的影响

6.深入了解炭黑对橡胶的补强机理

7.掌握白炭黑对橡胶的补强

8.了解短纤维对橡胶的补强

9.掌握矿质填料的表面活化及偶联剂的偶联机理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橡胶化学与物理,朱敏主编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ubber

3.橡胶工业手册,第二分册

4.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何立中编

5.无机填料对橡胶的补强,何立中编

6.炭黑,[法]J.B.道奈著,王梦蛟译

7.弹性体的力学改性,朱玉俊编

一.名词解释∶

1.补强剂 2.填充剂 3.硬质炭黑 4.软质炭黑 5 .吸留橡胶 6.结合橡胶 7.偶联剂 8.短纤维

9.炭黑 10.炭黑的一次结构 11.炭黑的二次结构

二.填空∶

1.炉法炭黑的表面粗糙度比槽法炭黑_______,其表面含氧基团比槽法炭黑______,呈____性,会使胶料的焦烧时间_____。

2.炭黑的结构度越高,形成的包容橡胶越_______,胶料的粘度越____,压出性能_______,混炼的吃粉速度_______,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_______。

3.根据制法不同,白炭黑分为_______白炭黑和_______白炭黑;测定表明,白炭黑表面只有_______基存在。

4.因为白炭黑表面的吸附作用强,所以用白炭黑作补强剂时,常添加_______以改善其补强性能。

5.吸留橡胶生成量的多少与炭黑的_______有关,而混炼时结合橡胶生成量的多少与炭黑的_______有关。

6.炭黑的粒径越小,混炼的吃粉速度越_______,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_______;炭黑的粒径越_______,粒径分布越_______,对

橡胶的补强性越高。

7.胶料中填充炭黑会使其电阻率下降,炭黑的粒径越____、结构度越_____、表面挥发分_____、炭黑用量_____,电阻率越低。三.问答题∶

1.炭黑有几种制法?各种制法各有何特点?

2.炭黑的ASTM标准分类法是怎样的?该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3.炭黑聚集体是怎么形成的?

4.炭黑的粒径大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举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热裂法炭黑中各一个牌号的炭黑,用图解法说明粒径及其分布

5.炭黑聚集体的形态与炭黑结构程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6.炭黑聚集体表面有什么基团?炭黑的PH值与表面基团有什么关系? 7.炭黑的粒径、结构度、表面含氧基团怎样测定?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有

几种?这些工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有什么更恰当的方法可以代替它们?

8.什么是结合橡胶?结合橡胶形成的途径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结合橡胶的生成量?

9.计算炭黑表面有多少克结合橡胶?炭黑的结构孔隙中包容多少克吸留橡胶?有多少克橡胶处于玻璃态或亚玻璃态?

条件如下∶

35克HAF加到100克NR中,NR比重为0.92g/cm3,HAF比重为

1.84g/cm3,HAF比表面积为76m2/g,DBP吸油值为140ml/100g,结合橡胶平均厚度为40埃。

10.什么是炭黑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怎么形成的?粗糙度影响橡胶的哪些性能?

11.炭黑的粒径、结构度、表面活性及表面含氧基团对胶料的混炼、加工工艺性能和焦烧性有何影响?

12.炭黑的基本性质对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扯断伸长率、耐磨性有何影响?

13.在配制导电胶料时应选用何种炭黑?为什么?

14.白炭黑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白炭黑表面有什么基团?气相法白炭黑和沉淀法白炭黑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15.干法白炭黑的粒径大小和硬质炭黑相近,为何其补强性较差? 16.何谓短纤维?从材质上讲,一般有哪些种类短纤维?

17.分析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可能在表面含羟基的白炭黑与二烯烃橡胶之间起偶联剂的作用?哪些能起到对碱性无机填料与二烯烃橡胶之间的偶联作用?

① CH2=CH-(CH2)15-COOH ② CH3-CH2-(CH2)15-CH2OH

③ CH3-(CH2)15-CH=CH2④ CH2=CH-CH2-Si-(OCH3)3

18.炭黑在橡胶中为何有最大填充量?若实际用量超过该最大值后会怎样?

19.计算HAF在BR中的最大填充量∶

条件∶①HAF的DBP吸油值为120ml/100g,比表面积为76m2/g,结

合橡胶厚度为45埃 (并假设是平面的),比重1.86g/cm3,②BR比重

为0.92g/cm3。

20.根据用途选择一种填料∶

①制造矿山地区砂石路面上使用的载重车胎面胶

HAF-HS SRF HAF MT 沉淀法碳酸钙陶土

②某胶硫化速度快,要求选一种对硫化速度有减缓作用的补强剂

ISAF HAF EPC FEF FT

③药用瓶子的瓶塞

CaCO3 SRF BaSO4

④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做白色胎侧胶

白炭黑沉淀法CaCO3 GPF 陶土

21.用大分子滑动理论解释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22.①最常用的表征填料对橡胶补强作用大小的指标是什么?怎样测定和计算?

②分析Canneen和Russell方程中a的意义

23.写出下列缩写和名称的英文全名∶

SAF ISAF EPC MPC FEF GPF MT HAF SRF SAF-HS SAF-LS 白炭黑碳酸钙聚集体凝聚体结合胶吸留胶隧道效应偶联剂应力软化短纤维硅烷偶联剂

24.通常所说的硬质炭黑和软质炭黑各包括哪些品种,有何特点? 25.可用哪些方法来提高白色填料的补强性?

第五章弹性体共混

本章内容与要求;

1.了解聚合物共混的目的,共混物的相图,共混物形态结构的测定2.掌握相容性--形态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3.掌握相容性的预测方法

4.掌握共混物的物理制备方法及特点

5.掌握炭黑等不溶性配合剂在共混物中的分配及对性能的影响

6.掌握硫化剂、促进剂等可溶性配合剂在共混物中的分配及对共硫化的影响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Polymer Blends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ubber

3. 橡胶化学与物理,朱敏主编

4. 弹性体的力学改性,朱玉俊编

5.聚合物共混改性,吴培熙,张留城编

6.橡胶塑料共混改性,邓本诚,李俊山编

一.名词解释∶

1.动态硫化 2.共混物的均一性 3.共混物的分散性

4.共硫化 5.互穿聚合物网络(IPN) 6.热力学相容性

7.工艺相容性 8.同步硫化 9.聚合物共混

10.增容剂 11.分配系数K 12.渐变高聚物

二.问答题∶

1.在制造轮胎时,常采用NR与BR共混或NR与SBR共混,试问NR与BR 或SBR共混的目的是什么?

2.共混物的物理制备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3.什么是聚合物的热力学相容性?什么是工艺相容性?二者关系如何? 4.设有A、B两种均属透明的聚合物,若将其制成A/B共混物,试问共混物是否透明?为什么?若不透明的话,怎样可以改善其透明性? 5.指出下列条件下共混体系中哪一组分可能成为连续相?

共混物配比门尼粘度()混炼温度(℃)

CR/NR50/5060/5050

NBR/PVC70/3050/-150

SBR/NR50/5080/5050 GuttaPercha/NR50/50-/5060

6.在橡胶与塑料共混时,怎样可使塑料相(分散相)的尺寸变小?

7.若用开炼机混炼,试制定较合适的共混温度和加料顺序

NR/PE

BR/NR + 50phr HAF

NBR/PVC

NR/IIR + 1.5phr DM

8.预测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有哪些?

9.改善不相容聚合物相容性的方法有哪些?

10.以NR/BR共混物为例,说明炭黑在NR、BR中的分配对共混物性能

的影响?

11.怎样实现共混物的同步硫化?

12.工艺相容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3.影响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4.有哪几种方法可使共混物产生共交联?

15.共混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对性能有何影响?在加工工艺中海-海结构有何使用价值?

16.改善可溶性配合剂在共混物中的分配措施有哪些?影响不溶性配合剂在共混物中分配的因素有哪些?

17.为什么在SBR/NR、BR/NR及SBR/BR共混物中分散相的大小对其共混物的强伸性能影响不大,而在SBR/EPDM共混物中EPDM为分散相时,分散相的粒径越小,共混物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越好?

18.从共混的角度考虑,在选用两种橡胶共混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19.NR/EPDM并用,如果仅考虑共混物的性能,选用哪一种材料好?

①促进剂

a.ZDC(二甲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锌)

b.ZDMDC(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锌)

c.ZODIDC(十八烷基异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锌)

②补强剂

a.HAF b.EPC c.白炭黑

③生胶

a.EP-43 b.EP-65

④防老剂

a.264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b.DOPC [2,6-二(十八烷基)-4-甲基苯酚]

⑤硫化剂

a.S b.DCP

[橡胶工艺原理]橡胶材料与配方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绪论 一.橡胶材料的特点 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 保持弹性。 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 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 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必须加入配合剂。 其它如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气密性好等特点,都属于橡胶的宝贵性能。 表征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 1.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抗张强度,指试片拉伸至断裂时单位断面上所承受的负荷,单 位为兆帕(MPa),以往为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2.定伸应力旧称定伸强度,指试样被拉伸到一定长度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计量单位 同拉伸强度。常用的有100%、300%和500%定伸应力。它反映的是橡胶抵抗 外力变形能力的高低。

3.撕裂强度将特殊试片(带有割口或直角形)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表示材料的 抗撕裂性,单位为kN/m。 4.伸长率试片拉断时,伸长部分与原长度之比叫作伸长率;用百分比表示。 5.永久变形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标距伸长变形不可恢复部分占原始长度的百分比。在解除 了外力作用并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分钟),以%表示。 6.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之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7.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0~100 之间,单位为邵氏A。 二.关于橡胶的几个概念

橡胶硫化原理

橡胶硫化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橡胶硫化原理 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容易磨损,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分子内具有双键,易起 加成反应,容易老化。 为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生产上要对生橡胶进行一系列加工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使胶料中的生胶与硫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由线型结构的大分子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大分子,使从而使胶料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等优良性能。这个过程称为橡胶硫化。 一般将硫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诱导-预硫-正硫化-过硫。为实现这一反应,必须外加能量使之达到一定的硫化温度,然后让橡胶保温在该硫化温度范围内完成全部硫化反应。 橡胶硫化的来历 硫化是胶料通过生胶分子间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制备硫化胶的基本过程。不同的硫化体系适用于不同的生胶。以橡胶(生胶)为主体,加以多种辅助材料而成的合成体、(辅助材料有几大体系、填充补强、硫化、防护、增塑、特殊物质加入剂、)而硫化是包覆绝缘层或护套层以后的一种处理方法、其目的就是让辅助体系里的硫化体系发生作用,使橡胶永久交联、增加弹性、减少塑性。硫化的名词是因最早时 间是用硫磺使橡胶交联的故称硫化,沿用至今. 橡胶硫化体系 不饱和橡胶通常使用如下几类硫化体系: 以硫黄,有机二硫化物及多硫化物、噻唑类、二苯胍类,氧化锌及硬脂酸为主的硫化剂。这是最通用的硫 化体系。但所制得的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不高。 烷基酚醛树脂。 多卤化物(如用于聚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的六氯乙烷)、六氯-对二甲苯。 双官能试剂[如醌类、二胺类、偶氮及苯基偶氮衍生物(用于丁基橡胶及乙丙橡胶)等]。 双马来酰亚胺,双丙烯酸酯。两价金属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预聚醚丙烯酸酯。 用于硫化饱和橡胶的有机过氧化物。 饱和橡胶硫化不同种类的饱和橡胶时,可使用不同的硫化体系。 硫化三元乙丙橡胶时,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与不饱和交联试剂,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硫化剂TAIC)。硫化硅橡胶时也可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乙烯基硅橡胶硫化时可在催化剂(Pt)参与条件下进行。 上一篇: 橡胶硫化工艺方法一、传统橡胶硫化工艺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14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十四) 王作龄 编译 中图分类号:TQ330.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128232(2004)0520047208 第7章 填充剂 7.1 引言 填充剂是混入橡胶中以赋与橡胶补强、增容和特殊功能为目的使用的配合剂。作为填充剂代表的炭黑不仅可以提高橡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而且还可赋与橡胶导电等性能,是橡胶材料不可缺少的配合剂 。 一般,填充剂按不同材质、有无补强性和功能性进行分类。按材质分类,有白炭黑、陶土、碳酸钙等无机填充剂和树脂、木粉、软木粉等有机填充剂。按有无补强性分类有炭黑、白炭黑等补强性填充剂和陶土、滑石粉、碳酸钙等非补强性填充剂。 通常将用于提高橡胶物理机械强度的配合剂称为补强剂。补强剂除了上述的补强填充剂外,还有高苯乙烯树脂等补强性树脂和补强性短纤维。 本章节以补强性高的炭黑、白炭黑和短纤维的基本性能、基本性能与橡胶复合体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及这些补强剂的补强机理为主进行叙述。 7.2 补强性填充剂 补强性填充剂和非补强性填充剂的区别可用填充剂粒子的大小(粒子表面积)加以说明。此外,粒子的形态和表面特性对橡胶的补强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SBR中配入不同填充剂时的各比表面积与拉伸强的关系如图7-1所示。若仅在白色填充剂范围内考虑,那么拉伸强度与比表面之间有相关性。相同比表面积的炭黑的拉伸强度比白色填充剂的大,这是因为炭黑和橡胶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为提高白炭黑等填充剂的补强性,大多还同时使用偶联剂。 图7-1 不同填充剂的比表面积与拉伸 强度的关系(SBR1500) 1—碳酸钙(55vo l%);2—硅酸盐(25vo l%); 3—湿法白炭黑(25vo l%);4—炭黑(27vo l%); 5—陶土(30vo l%) 7.2.1 炭黑 炭黑是由约95%以上无定形的炭组成的毫微米级的微粒,是在燃烧木材和煤时产生的所谓“煤烟子”(含有以多量灰分和焦油为主要成分的溶剂抽出分,炭含量在50%以下)的不同物质。 自1910年发现炭黑对橡胶具有显著的补强效果以来,炭黑成为支持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材料。炭黑的用途除了用作以汽车轮胎为主的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外,还可用作印刷油墨、涂料、塑料等的黑色颜料,以及赋与电池活性物质以导电性的填充剂等。但是,从数量上看,炭黑在像胶工业中的需求量占绝对多数,1996年日本橡胶工业的炭黑需求量占日本总需求量约95%,其中约75%用于汽车轮胎。 a.炭黑的种类 炭黑按制造方法的分类如表7-1所示。表7-2为A STM D1765-98的炭黑分类表。现在,橡胶和染料工业使用的炭黑几乎都是用油炉法生产的。

橡胶工艺原理_复习思考题_ 答案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 0.1 名词解释 碳链橡胶、硬质橡胶、杂链橡胶、混炼胶、硫化胶、冷冻结晶、拉伸结晶、极性橡胶 杂链橡胶:碳-杂链橡胶: 主链由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组成 全杂链橡胶:主链中完全排除了碳原子的存在,又称为“无机橡胶”,硅橡胶的主链由硅、氧原子交替构成。混炼胶:所谓混炼胶是指将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的未交联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胶料 硫化胶 : 配合胶料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硫化剂、一定温度和压力、辐射线照射等)经硫化所得网状结构橡胶谓硫化胶,硫化胶是具有弹性而不再具有可塑性的橡胶,这种橡胶具有一系列宝贵使用性能。 硬质橡胶:玻璃化温度在室温以上、简直不能拉伸的橡胶称为硬质橡胶 0.2 一般来说,塑料、橡胶、纤维的分子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0.3 影响橡胶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橡胶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此外还受到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外界条件的影响。 (1) 化学组成:单体,具有何种官能团 (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3) 大分子聚集状况:空间结构和结晶 (4)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5) 外部条件:力学条件、温度条件、介质 0.4简述橡胶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链结构对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答: 各种生胶的MWD曲线的特征不同,如NR一般宽峰所对应的分子量值为30~40万,有较多的低分子部分。低分子部分可以起内润滑的作用,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及加工性,具体表现为混炼速率快、收缩率小、挤出膨胀率小。分子量高部分则有利于机械强度、耐磨、弹性等性能。 0.5 简述橡胶的分类方法。 答:按照来源用途分为天然胶和合成胶,合成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按照化学结构分为碳链橡胶、杂链橡胶和元素有机橡胶; 按照交联方式分为传统热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 0.6 简述橡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答: 分子量与橡胶的性能(如强度、加工性能、流变性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量上升,橡胶粘度逐步增大,流动性变小,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力学性能逐步提高。 橡胶的大部分物理机械性能随着分子量而上升,但是分子量上升达到一定值(一般是600000)后,这种关系不复存在;分子量超过一定值后,由于分子链过长,纠缠明显,对加工性能不利,具体反映为门尼粘度增加,混炼加工困难,功率消耗增大等。 0.7 简述橡胶配方中各种配合体系的作用。

橡胶制品生产工艺

橡胶制品生产工艺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橡胶制品生产工艺简要介绍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配合剂有:块状的,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 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 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四、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 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原理讲稿(5) 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 讲稿, 工艺, 原理 §3-6炭黑对橡胶的补强机理 炭黑补强作用使橡胶的力学性能提高,同时也使橡胶在粘弹变形中由粘性作用而产生的损耗因素提高。例如tanδ、生热、损耗模量、应力软化效应提高。因应力软化效应能够比较形象地说明大分子滑动补强机理,因此将两者结合一起讨论。 一.应力软化效应 (一)应力软化效应的含义 硫化胶试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拉伸至给定的伸长比λ1时,去掉应力,恢复。第二次拉伸至同样的λ1时所需应力比第一次低,如图3-18所示,第二次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第一次的下面。若将第二次拉伸比增大超过第一次拉伸比λ1时,则第二次拉伸曲线在λ1 处急骤上撇与第一次曲线衔接。若将第二次拉伸应力去掉,恢复。第三次拉伸,则第三次的应力应变曲线又会在第二次曲线下面。随次数增加,下降减少,大约4~5次后达到平衡。上述现象叫应力软化效应,也称为Mullins效应。 应力软化效应用拉伸至给定应变所造成的应变能下降百分率ΔW表示。 (3-10) 式中 W1 —第一次拉伸至给定应变时所需要的应变能; W2 —第一次拉伸恢复后,第二次(或更多次数)再拉伸至同样应变时所需的应变能。 (二)应力软化效应的影响因素 应力软化效应代表一种粘性的损耗因素,所以凡是影响粘弹行为的因素对它均有影响。填料及其性质对应力软化效应有决定性作用。1.填充的影响 2.填料品种对应力软化效应的影响 3.炭黑品种对应力软化效应的影响 总的趋势是补强性高的炭黑应力软化效应比较高,反之亦然。 (三)应力软化的恢复 应力软化有恢复性,但在室温下停放几天,损失的应力恢复很少,而在100℃×24h真空中能恢复大部分损失的应力。因为炭黑的吸附是动态的,在恢复条件下,橡胶大分子会在炭黑表面重新分布,断的分子链可被新链代替。剩下的不能恢复的部分称为永久性应力软化作用。 二.炭黑的补强机理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炭黑补强机理曾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各个作者提出的机理虽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有局限性。随着时间进展,橡胶补强机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橡胶大分子滑动学说的炭黑补强机理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现将各种论点简述如下。 (一)容积效应 (二)弱键和强键学说 (三)Bueche的炭黑粒子与橡胶链的有限伸长学说 (四)壳层模型理论 核磁共振研究已证实,在炭黑表面有一层由两种运动状态橡胶大分子构成的吸附层。在紧邻着炭黑表面的大约0.5nm(相当于大分子直径)的内层,呈玻璃态;离开炭黑表面大约0.5~5.0nm范围内的橡胶有点运动性,呈亚玻璃态,这层叫外层。这两层构成了炭黑表面上的双壳层。关于双壳层的厚度Δγc,报道不一,不过基本上是上述范围。这个双壳的界面层内中的结合能必定从里向外连续下降,即炭黑表

顺丁橡胶工艺流程

一、产品及原材料简介 1.1产品简介 产品为丁二烯橡胶(BR)9000,规格BR9O00. 丁二烯橡胶(BR)9000全名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Cis 1,4Polybutadiene Rubber). 丁二烯橡胶(BR)9000为白色或浅黄色弹性体,性能和天然橡胶相近,是一种优良的通用橡胶,其结构式为: 顺式-1,4结构在聚合链中含量在90%以上的聚丁二烯才具有良好的弹性. 丁二烯橡胶(BR)9000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具有弹性高,耐磨性好,耐寒性好,生热低,耐屈挠性和动态性能好等特性,它与油类、补强剂、填充剂、天然橡胶以及丁苯橡胶等均有良好的相容性.丁二烯橡胶(BR)9000的主要缺点是抗湿滑性,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冷流性大,加工性能较差。 表1-1 丁二烯橡胶(BR)9000产品质量指标(GB/T8659-2001)

1.2 原材料规格及性能 1.2.1 原料 1.2.1.1 丁二烯 纯度≥ 99.2% 水值≤ 25mg/kg 乙腈≤ 3mg/kg TBC ≤ 20mg/kg 二聚物≤ 300mg/kg 总炔烃≤ 20mg/kg(其中乙烯基乙炔< =5mg/kg) 含氧化合物≤ 10mg/kg 1.2.1.1 粗溶剂油 沸程: 60~90℃ 碘指: <0.1G/100g 水值:无游离水 硫化物:无 水溶物酸碱性:中性 1.2.1.3 环烷酸镍 含镍量:≥6%(m/m) 含水量: <0.5%(m/m) 机械杂质: < 0.2%(m/m) 苯不溶物:微量 不皂化物:无 外观:绿色透明粘稠物 1.2.1.4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BF含量: 46.8~47.8%(m/m)3 比重: 1.120~1.127 沸点: 124.5~126℃ 油溶性:在250倍油中全溶,三小时后无沉淀含水量: <=0.5%(m/m) 外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1.2.1.5 三异丁基铝 溶度: 2.0 ± 0.2g/l 悬浮铝;无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活性铝含量: >= 80%(m/m) 二异丁基氢化铝:≤15%(m/m) 1.2.1.6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溶点; 68.5~70.0℃ 游离甲酚:≤0.03% 灰分:≤0.03%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晶体 1.2.1.7 5A分子筛 吸水量: ≥200mg/ml 堆积密度: >0.6~0.7t/m3 1.2.1.8 活性氧化铝 粒径: 4~6mm 吸水率:≥100% 强度:≥13kg/个球 堆积密度: 0.63~0.78t/m3 外观:白色或微红色粒状固体 1.2.1.9 液碱 氢氧化钠含量:≥30% 水不溶物含量: <0.1% 1.2.1.10 聚乙烯薄膜 规格:宽700cm ,厚0.04~0.06mm 熔点: <100℃ 1.2.1.11 牛皮纸袋质量标准: 规格: 900×370×160mm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第五章 橡胶的增塑体系

第五章橡胶的增塑体系1 §5.1 橡胶增塑剂及分类1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1 二.增塑剂的作用1 三.增塑剂的分类1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1 §5.2 橡胶增塑原理及增塑效果表征2 一.橡胶增塑的方法2 二.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2 三.增塑剂作用机理2 四.增塑剂增塑效果的表征3 §5.3 橡胶增塑剂3 一.石油系增塑剂3 二.煤焦油增塑剂5 三.松焦油系增塑剂5 四.脂肪油系增塑剂5 五.合成增塑剂5 §5.4 新型增塑剂7

第五章橡胶的增塑体系 §5.1 橡胶增塑剂及分类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量化合物。 过去习惯上根据应用X围不同分为软化剂和增塑剂。软化剂多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非极性橡胶;增塑剂多为合成产品,多用于极性合成橡胶和塑料中。目前由于所起的作用相同,统称为增塑剂。 二.增塑剂的作用 1.改善橡胶的加工工艺性能:通过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粉末状配合剂更好地与生胶浸润并分散均匀,改善混炼工艺;通过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粘着性改善压延、压出、成型工艺。 2.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制品的硬度、定伸应力、提高硫化胶的弹性、耐寒性、降低生热等。 3.降低成本:价格低、耗能省。 三.增塑剂的分类 1.根据作用机理分: 物理增塑剂:增塑分子进入橡胶分子内,增大分子间距、减弱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链易滑动。 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通过力化学作用,使橡胶大分子断链,增加可塑性。 大部分为芳香族硫酚的衍生物如2-萘硫酚、二甲苯基硫酚、五氯硫酚等。 2.按来源分: ①石油系增塑剂 ②煤焦油系增塑剂 ③松油系增塑剂 ④脂肪油系增塑剂 ⑤合成增塑剂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 增塑效果好,用量少,吸收速度快; 与橡胶的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迁移、耐寒性好,耐水、耐油、溶剂; 电绝缘性好,耐燃性好,无色、无毒、无臭,价廉易得。

【精品】橡胶工艺原理(五)

第五章橡胶的增塑体系 §5。1橡胶增塑剂及分类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量化合物。 过去习惯上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分为软化剂和增塑剂。软化剂多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非极性橡胶;增塑剂多为合成产品,多用于极性合成橡胶和塑料中。目前由于所起的作用相同,统称为增塑剂. 二.增塑剂的作用 1.改善橡胶的加工工艺性能:通过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粉末状配合剂更好地与生胶浸润并分散均匀,改善混炼工艺;通过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粘着性改善压延、压出、成型工艺。 2.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制品的硬度、定伸应力、提高硫化胶的弹性、耐寒性、降低生热等。 3.降低成本:价格低、耗能省。

三.增塑剂的分类 1.根据作用机理分: 物理增塑剂:增塑分子进入橡胶分子内,增大分子间距、减弱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链易滑动. 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通过力化学作用,使橡胶大分子断链,增加可塑性。 大部分为芳香族硫酚的衍生物如2-萘硫酚、二甲苯基硫酚、五氯硫酚等. 2.按来源分: ①石油系增塑剂 ②煤焦油系增塑剂 ③松油系增塑剂 ④脂肪油系增塑剂 ⑤合成增塑剂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

增塑效果好,用量少,吸收速度快;

与橡胶的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迁移、耐寒性好,耐水、耐油、溶剂; 电绝缘性好,耐燃性好,无色、无毒、无臭,价廉易得。 §5。2橡胶增塑原理及增塑效果表征 一.橡胶增塑的方法 提高橡胶可塑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物理增塑法:加入物理增塑剂 2.化学增塑法:化学塑解剂 3.机械增塑法:通过机械剪切作用,提高可塑性. 可单独应用,与前两种方法一起使用时,效果更好。 二.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1.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时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相容性好,两种物质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强。橡胶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很重要,若相容性差,增塑剂则会从橡胶中喷出,甚至难于混合、加工。橡胶与增塑剂的相容性的预测方法是采

最新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修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3.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

【精品】橡胶工艺原理讲稿_第三章_补强与填充体系

第三章补强与填充体系 §3-1绪论 填料是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它能赋予橡胶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大幅度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使橡胶具有磁性、导电性、阻燃性、彩色等特殊的性能,赋予橡胶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等。 一.何谓补强与填充? 补强: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使硫化胶的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模量、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提高的行为。凡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称为补强剂。 填充: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能够提高橡胶的体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改善加工工艺性能,而又不明显影响橡胶制品性能的行为。凡具有这种能力的物质称之为填充剂。 二.填料的分类 填料的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不一.填料按不同方法分类如下: (1)按作用分 补强剂:炭黑、白炭黑、某些超细无机填料等。

填充剂:陶土、碳酸钙、胶粉、木粉等。 (2)按来源分 有机填充剂:炭黑、果壳粉、软木粉、木质素、煤粉、树脂等。 无机填充剂:陶土、碳酸钙、硅铝炭黑等. (3)按形状分 粒状:炭黑及绝大多数无机填料。 纤维状:石棉、短纤维、碳纤维、金属晶须等. 三.橡胶补强与填充的历史与发展 橡胶工业中填料的历史几乎和橡胶的历史一样长。在Spanish时代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就懂得在胶乳中加入黑粉,当时可能是为了防止光老化。后来制作胶丝时曾用滑石粉作隔离剂。 在Hancock发明混炼机后,常在橡胶中加入陶土、碳酸钙等填料。 1904年,S.C.Mote用炭黑使橡胶的强度提高到28.7MPa,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炭黑尚未成为有效补强剂前,人们用氧化锌作补强剂。一段时间后,人们才重视

炭黑的补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炭黑最早的国家。1864年美国开始研制炭黑。1872年世界才实现工业规模的炭黑生产。炭黑的补强性不仅使它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战前槽黑占统治地位,50年代后用炉黑代替槽黑、灯烟炭黑,炉黑生产满足了轮胎工业发展的要求。70年代在炉黑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又出现了新工艺炭黑.这种炭黑的特点是在比表面积和传统炭黑相同的条件下,耐磨性提高了5%~20%,进一步满足了子午线轮胎的要求。 美国大陆碳公司在八十年代末开发生产出低滚动阻力炭黑,即LH10、LH20、LH30等,其拉伸和耐磨性能相当于N110、N220、N330的水平,但生热低、弹性高。 德国德固萨公司也开发出新一代低滚动阻力炭黑,称之为“转化炭黑”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 2014-10-22橡胶技术网 橡胶工艺流程开始 1 综述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 2.1塑炼工艺 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 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 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 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乙丙橡胶的分子主链是饱和结构,塑炼难以引起分子的裂解,因此要选择门尼粘度低的品种而不用塑炼。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绪论 一.橡胶材料的特点 1.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弹性。 2.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3.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5.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6.必须加入配合剂。 其它如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气密性好等特点,都属于橡胶的宝贵性能。 表征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 1.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抗张强度,指试片拉伸至断裂时单位断面上所承受的负荷,单位为兆帕(MPa),以往为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2.定伸应力:旧称定伸强度,指试样被拉伸到一定长度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计量单位同拉伸强度。常用的有100%、300%和500%定伸应力。它反映的是橡胶抵抗外力变形能力的高低。 3.撕裂强度:将特殊试片(带有割口或直角形)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表示材料的抗撕裂性,单位为kN/m。 4.伸长率:试片拉断时,伸长部分与原长度之比叫作伸长率;用百分比表示。 5.永久变形: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标距伸长变形不可恢复部分占原始长度的百分比。在解除了外力作用并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分钟),以%表示。 6.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之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7.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 0~100之间,单位为邵氏A。 二.关于橡胶的几个概念 1.橡胶:世界上通用的橡胶的定义引自美国的国家标准ASTM-D1566(America Society of Test and Material)。定义如下: 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能够被改性(硫化)。改性的橡胶实质上不溶于(但能溶脹于)沸腾的苯、甲乙酮、乙醇—甲苯混合物等溶剂中。改性的橡胶室温下(18~29℃)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并保持一分钟后除掉外力,它能在一分钟内恢复到原来长度的1.5倍以下,具有上述特征的材料称为橡胶。 注:1)橡胶是一种材料,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2)橡胶在室温下具有高弹性。 3)橡胶能够被改性是指它能够硫化。 4)改性的橡胶即硫化胶不溶解但能溶胀。 2.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 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3.混炼胶: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 第五章 橡胶的增塑体系

第五章橡胶的增塑体系 (1) §5.1 橡胶增塑剂及分类 (1)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1) 二.增塑剂的作用 (1) 三.增塑剂的分类 (1)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 (1) §5.2 橡胶增塑原理及增塑效果表征 (2) 一.橡胶增塑的方法 (2) 二.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2) 三.增塑剂作用机理 (2) 四.增塑剂增塑效果的表征 (3) §5.3 橡胶增塑剂 (3) 一.石油系增塑剂 (3) 二.煤焦油增塑剂 (5) 三.松焦油系增塑剂 (5) 四.脂肪油系增塑剂 (5) 五.合成增塑剂 (5) §5.4 新型增塑剂 (7)

第五章橡胶的增塑体系 §5.1 橡胶增塑剂及分类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量化合物。 过去习惯上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分为软化剂和增塑剂。软化剂多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非极性橡胶;增塑剂多为合成产品,多用于极性合成橡胶和塑料中。目前由于所起的作用相同,统称为增塑剂。 二.增塑剂的作用 1.改善橡胶的加工工艺性能:通过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粉末状配合剂更好地与生胶浸润并分散均匀,改善混炼工艺;通过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粘着性改善压延、压出、成型工艺。 2.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制品的硬度、定伸应力、提高硫化胶的弹性、耐寒性、降低生热等。 3.降低成本:价格低、耗能省。 三.增塑剂的分类 1.根据作用机理分: 物理增塑剂:增塑分子进入橡胶分子内,增大分子间距、减弱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链易滑动。 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通过力化学作用,使橡胶大分子断链,增加可塑性。 大部分为芳香族硫酚的衍生物如2-萘硫酚、二甲苯基硫酚、五氯硫酚等。 2.按来源分: ①石油系增塑剂 ②煤焦油系增塑剂 ③松油系增塑剂 ④脂肪油系增塑剂 ⑤合成增塑剂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 增塑效果好,用量少,吸收速度快; 与橡胶的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迁移、耐寒性好,耐水、耐油、溶剂; 电绝缘性好,耐燃性好,无色、无毒、无臭,价廉易得。

橡胶工艺原理_复习思考题_答案..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 0.1名词解释 碳链橡胶、硬质橡胶、杂链橡胶、混炼胶、硫化胶、冷冻结晶、拉伸结晶、极性橡胶 杂链橡胶:碳-杂链橡胶:主链由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组成 全杂链橡胶:主链中完全排除了碳原子的存在,又称为“无机橡胶”,硅橡胶的主链由硅、氧原子交替构成。 混炼胶:所谓混炼胶是指将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的未交联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胶料 硫化胶:配合胶料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硫化剂、一定温度和压力、辐射线照射等)经硫化所得网状结构橡胶谓硫化胶,硫化胶是具有弹性而不再具有可塑性的橡胶,这种橡胶具有一系列宝贵使用性能。 硬质橡胶:玻璃化温度在室温以上、简直不能拉伸的橡胶称为硬质橡胶 0.2 一般来说,塑料、橡胶、纤维的分子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0.3影响橡胶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橡胶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此外还受到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外界条件的影响。 (1)化学组成:单体,具有何种官能团 (2)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3)大分子聚集状况:空间结构和结晶 (4)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5)外部条件:力学条件、温度条件、介质 0.4简述橡胶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链结构对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答: 各种生胶的MW曲线的特征不同,如NR—般宽峰所对应的分子量值为30~40万,有较多的低分子部分。低分子部分可 以起内润滑的作用,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及加工性,具体表现为混炼速率快、收缩率小、挤出膨胀率小。分 子量高部分则有利于机械强度、耐磨、弹性等性能。 0.5简述橡胶的分类方法。 答:按照来源用途分为天然胶和合成胶,合成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按照化学结构分为碳链橡胶、杂链橡胶和元素有机橡胶; 按照交联方式分为传统热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 0.6简述橡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答:分子量与橡胶的性能(如强度、加工性能、流变性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量上升,橡胶粘度逐步增大,流动性变小,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力学性能逐步提高。 橡胶的大部分物理机械性能随着分子量而上升,但是分子量上升达到一定值(一般是600000)后,这种关系不复存在; 分子量超过一定值后,由于分子链过长,纠缠明显,对加工性能不利,具体反映为门尼粘度增加,混炼加工困难,功率消耗增大等。 0.7简述橡胶配方中各种配合体系的作用。 生胶*母体材料 硫化体系;使橡胶由线型大分子変成立体网状大分子 补强填充体至;提髙力学性能.使菲自补强性橡胶获得应用.改善工艺性能科I降低成本*还有的有功能桎.如阻燃、导电、磁性等 防老体系’延氏橡胶制品使用寿命*主要存防热颈"臭敏、光瓠右害金届 :离子、疲劳、霉歯等引起的老化 增塑及操作体系:降低胶料黏度*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威本.主姜有増朗制r分散剋、均匀剂,增黏剂*塑解剂、防焦剤*脱模刑尊 特种配合体系:赋予標胶持殊的性能.如黏合、看色*发泡、阻燃、偶联、捕静审..导电.存味,増碑.佃滑,陆唏等斷1件滋理0.8列出一般橡胶加工工艺过程。 '炼胶:分塑炼和混炼.塑炼定义为降低分子址,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制成可整性符合要求的鲍炼胶°混炼定义为经过配合*将橡胶与配合剂均匀她混合和分敌,制成混炼胶,使用设备为开炼机、密炼机和挤出机

橡胶生产工艺

橡胶生产工艺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橡胶制品基本工艺流程

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7塑炼7混炼7成型7硫化7休整7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内容来白橡胶园 生胶要在60--70C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3.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 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

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内容来白橡胶园 4.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5.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橡胶园 压延成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压出成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橡胶工艺原理》

第一部分生胶及其配合体系 第一章生胶 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1.掌握天然橡胶及通用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 2.掌握特种合成橡胶的结构及主要特性; 3.了解新形态橡胶的结构及特性; 4.了解再生橡胶的制造特性; 5.掌握再生胶的使用特点。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 2.橡胶化学,王梦蛟译 3.橡胶工业原材料国内外技术条件 4.特种合成橡胶 5.橡胶原材料选择指南 6.橡胶工艺 7.Rubber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e

一.名词解释∶ 1.橡胶 2.格林强度 3.充油丁苯橡胶 4.冷流性 5.抗氧指数 6.自补强性 7.抗湿滑性 8.弹性 9.回弹性 10.滞后损失 11.液体橡胶 12.动态生热性 二.填空∶ 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不饱和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杂链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有机橡胶包括_________和 _______等。 2.通用合成橡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天然橡胶中包括的非橡胶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目前所有弹性体中,弹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比重最小的橡胶是_______,耐磷酸酯油类的橡胶是_______,气密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气透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耐压减振性好的橡胶是_______,广泛用作胶粘剂的橡胶是_______,具有生理惰性的橡胶是_______,滞后损失、生热大的橡胶是________,抗湿滑性差的橡胶是_______,耐高低温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 5.为改进乙丙橡胶的硫化交联性能,引入的第三单体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根据废橡胶的来源,再生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热塑性橡胶根据其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根据用途,CR可分为一般品种、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