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

三类。

2.人对20 Hz~20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频率越高,

音调越低。

3.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4.当人体侧卧、躯干与大腿成适度弯曲时,脊椎形状最接近自然

状态。

5.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

是痛觉感受器。

6.感觉的基本特性有1.适宜刺激:感官最敏感的刺激形式:(感

官类型/感觉器官/适宜刺激/刺激来源/ 识别外界的特征);2 .

感觉阈限(又称为刺激阈),分为:1)觉阈下限,2)觉阈上限,3)别感觉阈限。

7.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8.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

体的反映。

10.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

控制器三类。

11.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姿、坐姿。

12.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正中矢状

面。

13.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

面。

14.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

15.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或法兰

克福。

16.在作业空间设计中,当容膝空间较小时,应优先考虑采取立姿

作业。

17.空气的冷热程度叫做气温。

18.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19.我国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

20.适应是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以致消失的现

象。

21.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主要哪四个方面考虑:理设计工艺流

程、隔热、通风降温、降低温度。

22.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采用热

辐射取暖、提高作业负荷、注意个人防护、增强耐寒体质。

23.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静视野、注视野、动视

野。

24.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中,痛觉的反应

时间最长。

25.手朝向身体的运动速度比离开身体的运动速度快;

26.人的两眼综合视野是水平方向约为180°。

27.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

系统提供。

28.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

的ATP-CP系统提供。

29.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统提

供。

30.人体测量基准面中,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

分。

3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

适应。

32.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观测法:验法、心理测验法。

33.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34.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观察法。

35.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相关空气中水汽距饱和

状态的程度。

36.人体单位时间内的热辐射量仅取决于:辐射常数和反射率、皮

肤表面积和服装热阻值、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因素。

37.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

表面积、流传热系数和皮温、气温和服装热阻值因素。

38.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

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39.人体单位时间内的蒸发散热量仅决定于:皮肤表面积和蒸发散

热系数、服装的热阻值、环境的相对湿度因素。

40.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

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41.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传导散热量,仅取决于:皮肤与接触物体的

温差、皮肤与物体的接触面积、物体的传导热系数因素。42.人体对傲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仅取决于:环境气候条件、服

装的热阻值、作业负荷的大小因素。

43.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

权平均温标。

44.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核心”温度有关,

“核心”温度取决于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劳动强度A。

45.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神经传导能力

减弱。

46.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电磁波,给人眼的色感是白光。

47.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白光照射物体后,人的色彩感觉决定

于下列因素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

48.光的辐射功率相同时,亮度最敏感决定于下列因素绿或黄绿

光。

49.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使工作面周围

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50.导致视觉疲劳是因为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

51.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

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5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

是以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53.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

面。

54.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

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9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55.余觉是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56. 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

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57.创造性思维方法是:1. 直觉和灵感;2. 潜意识;3. 形象思

维和思维实验;4. 视觉思维和感觉思维;5. 想象力;6. 敏感和洞察力;7.联想、侧向思维、转移思维;

58.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眼睛。

59.人们往往根据自己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和感知现实

的对象,这是人知觉的理解性性。

60.对比是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

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61.阳光下煤块的反射率要比黄昏时粉笔的反射率高,然而人们仍

然把粉笔看成白的,把煤快看成黑的,不会依反光率的高低而颠倒黑白,这是知觉特性的恒常性。

62.蓝光与黄光对是互补色光。

63.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的表面上,会出现以下情

况白光。

64.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

觉距离缩短。

65.人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和联想,因此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

的饱和度高的物体有轻感。

66.选择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效果,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

一般有以下要求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增加舒适愉快,减少疲劳。

67.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可分为纯音和复合音。

68.响度级的单位是方。

69.人耳感觉哪个声音响些,可以比较声音的哪个度是响度。

70.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

数是指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

71.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规定,5OOHz、1KH、2KHz

平均听力损失25~40dB时的生理表现是哪个轻度耳聋。

72.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噪声性耳聋。

73.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需氧系列。

74.相互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

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75.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循环系统。

76.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容易疲劳。

77.测定疲劳必须有一系列能够表征疲劳的指标,你认为是哪个指

标测定疲劳时 , 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

78.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

力下降。

79.频闪融合阂限检查法,一般以下述哪个指标表征疲劳的理论日

间或周间变化率

80.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立姿。

81.单调感一般具有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的特点。

82.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人体吸入的氧量。

83.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

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84.人机工程学在美国称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或人

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西欧国家多称为工效学 Ergonomics;其他国家大多引用西欧的名称。

85.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

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86.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

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60年历史了。

87.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的定义:即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

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题的学科。

88.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

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或某种测量的尺寸下测量的尺寸。

89.立姿眼高可用于确定在剧院、礼堂、会议室等处人的视线,用

于布置广告和其他的展品,用于确定屏风和开敞式大办公室内隔段的高度。

90.开窗式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为好。

91.在扳动开关中,船形开关开关动作速度最快。

92.当控制器的操纵扭矩较小的条件下,应采用旋纽控制器。

93.立姿作业时,最舒适的作业范围是由上臂与身体躯干夹角不大

于45。左右的两个因弧构成,其半径为300mm。

94.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黑和白。

95.凡两种色光以恰当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或灰色光,则这两种色

光称为互补色。属于互补色是红色和青色、绿色和品红色、黄色和蓝色。

96.在人体测量基准面中,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97.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中心视力范围(直视

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o~3o,其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o,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有效视力范围,视角18o,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够的清晰视觉。

98.座椅设计需(1)座椅的尺寸应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

因此在设计座椅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座椅供谁坐用。要把使用者群体的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作为确定座椅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2)座椅设计应尽可能使就坐者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并且要使坐用者必要时可以在坐位上不时变换自己的坐姿。(3)座椅设计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座椅的结构与形态要有利于人体重力的合理分布和有利于减轻背部与脊柱的疲劳与变形。(4)椅要尽可能设计得使坐用者活动方便,操作省力,体感舒适。(5)座椅要设计得牢固、稳定,防止坐者倾翻、滑倒。

99.中的半规管主要是感觉人体平衡的器官。

100.达到优良视觉效果,照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照度适宜、均匀、稳定、无眩光。

101.交替的工作。很符合生理学和矫形学的观点。坐姿解除了站立时人的下肢的肌肉负荷,而站立时可以放松坐姿引起的肌

肉紧张。

102.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测量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即应按照作业状态进行测量。如测量手臂上举高度时,除了测量中指点高以外,还必须测量中指尖高。前者是设计把手的参考尺寸,后者是设计按钮的参考尺寸。

103.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104.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05.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106.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

107.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108.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9.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110.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111.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112.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113.在人的三种视野中,视野围最大。

114.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115.听觉范围由听阈和痛阈两曲线所包围的听觉区。

116.掩蔽是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

117.肤觉是仅仅次于听觉的一种感觉,可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形成多种感觉。包括有:1. 触觉,2. 温度觉,3. 痛觉1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19.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在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120.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121.为了实现均匀的照明性,应尽量避免窗子过于明亮、大白墙和深色地板、桌面反光、抛光的机器外露部件。

122.人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纵轴过长造成的,而老花眼是由于眼球中水晶体弹性减低造成的。

123.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124.人的两眼可以感受到的光波只占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部

分,其波长为380~780nm。

125.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体,人的听感范围:20~20000HZ。

126.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

127.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它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生理性疲劳。128.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增,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恢复期延长。

129.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30域内。130.人机功能分配研究的意义是:利用人与机器的特点,为作业中的人与机器,安排不同的任务形式、难度和任务量。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功能分配的目的是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31.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通过人体整体和局部测量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人类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人体静态测量和人体动态测量两种常用方法。

132.与作业姿势无关的有:工作空间的大小和照明条件;体力负荷的大小、频度和用力方向;作业的组织形式。

133.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

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精神疲劳的发生或加重。

134.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135.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般在1min以内。

136.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137.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则最易辨认的是黄底黑字138.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139.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140.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称是:Ergonomics。

141.业场所的光照形式有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而天然采光有可以有:面采光、部采光和综合采光三种;人工采光有: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合照明三种。

142.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点光源至少安放在水平视线 25 度以上,45度以上更好。24%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21的水银灯已经感到舒适,90%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

33的水银灯感到舒适。

143.在人体测量数据统计中的第5百分位指的是5%位置的统计数字。

144.图像建立的一般规则是: 接近因素、渐变因素、方向因素、类似因素、对称因素和封闭因素。

145.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146.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的范围。

147.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

148.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

149.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

150.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

151.局部照明(10cal lighting):为满足某些部位(通常限定在很小范围,如工作台面)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

152.人工照明是作业环境中的一般照明形式。

153.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

154.“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155.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156.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劳动方式、持续时间。

157.在人机界面的设计中,要求设计的显示装置不仅要准确反应设备的情况,还应满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显示装置要能够减轻操作者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158.疲劳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159.在劳动者、机器设备和作业环境这三者组成的系统中,从人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和劳动科学诸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工程心理学、人机工程学。

160.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需要:(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

161.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将人的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感觉系统。

162.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其原因主要是静态作业。

163.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注意对象设计欠佳、注意的起伏。164.在人机界面的设计中,要求设计的显示装置不仅要准确反应设备的情况,还应满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显示装置要能够减轻操作者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165.人机工程学范围内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的测量数据。

166.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167.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168.体测量的基准面有矢状面、水平面和冠状面,准轴有:直轴轴和横轴。

169.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

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9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170.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眼睛。

171.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5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172.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173.人的行为习性有:左侧通行、抄近路、左转弯、从众习性、聚集效应和识途性。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人机工程学数据总集

一人体工程学和常用室内尺寸 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知识,了解人体工程学可以使装修设计尺寸更符合人们的曰常行为和需要。 人体工程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人体尺度*人体行为区域*常用家具设备尺寸*建筑尺度规范*视觉心理和空间 一、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 支撑墙体:厚度0.24m 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 大门:门高2.0~2.4m,门宽0.90~0.95m 室内门:高1.9~2.0m左右、宽0.8~0.9m门套厚度0.1m 厕所、厨房门:宽0.8~0.9m、高1.9~2.0m 室内窗:高1.0m 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1.0m 室外窗:高1.5m 窗台距地面高度1.0m 玄关:宽1.0m、墙厚0.24m 阳台:宽1.4~1.6m、长3.0~4.0m(一般与客厅的长度相同) 踏步:高0.15~0.16m、长0.99~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二、常用家具尺寸; 卧室: 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 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 圆床:直径1.86m、2.125m 、2.424m。 矮柜:厚度0.35~0.45m、柜门宽度0.3~0.6m、高度0.6m。 衣柜:厚度0.6~0.65m、柜门宽度0.4~0.65m、高度2.0~2.2m。 客厅: 沙发:厚度0.8~0.9m、坐位高0.35~0.42m、背高0.7~0.9m。 单人式:长0.8~0.9m 双人式:长1.26~1.50m 三人式:长1.75~1.96m 四人式:长2.32~2.52m 茶几:

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章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景下发生的行为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调查研究法:口头访问、问卷调查,直至精细评分以及心理和生理学分析判断与间接意见、档案和建议分析等 4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数字环境中建立人体模型。可利用人体模型模仿人的特征和行为,描述人体尺度、形状和人的心理 5系统分析评价法:将人——物——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人体工程学理论体系:人体工程学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由多门科学相互交叉、综合、渗透、重构而形成的,是交互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 第二章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传输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产生了感觉。感觉的基本特性为: 1适宜刺激: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种能量形式,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能量形式做出最敏感的反应。这种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适宜刺激。 2感觉阈(yù)限: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当这个刺激的强度较小时,尽管在物理上可以测到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某种反应,但人却没有感觉到,只有刺激强度逐渐增加到某一界限时,人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觉。这种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 3适应: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4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这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时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 6余觉:余觉是指当刺激取消以后,感觉还继续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 把某些知觉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叫知觉选择性 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运动 3主观因素 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来理解当前知觉对象特征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人机工程学实践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学实践项目:人机工程学社会实践报告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2-2班 姓名: 学号:

中国的制造业无不是严阵以待,企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大师麦克·波特(MICHAEL PORTER)曾说过,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两个方式,一是扩大生产规模,走向规模经济,才能占有成本上的优势;另一个便是创造企业或产品的附加值,制造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心理。在现今产品和质量逐步提高,且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产品制造商们无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胜,打动消费者的心。拿当今世界上提出的“健康”人机工程学的新要求为例,即是用某些考虑人机因素的辅助性产品,如:电动腰靠、紫外线阻隔(UV、CUT)等来提高产品人性化的层次,籍此创造其他品牌无法模仿的优势,而赢得消费者青睐的。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人机工程呢?在设计上又如何表现,才能成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呢? 工业设计师指出,就电脑的相关部件和设备而言,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因使用者可能长时间利用其从事工作或娱乐,接触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时也可能十分投入。因此,人机工程学就成了设计上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二、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课外实践,了解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情况,并了解到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目的,即根据人的生理,行为,认知,心理以及等情感各方面的特性,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信息显示,操作控制,作业器具,作业空间,作业方式,作业环境,以保障人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人的舒适与愉悦,使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及 学习体会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及学习体会 课程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第1章绪论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机”主要是指人造产品,包括用品、器械、界面乃至建筑等:“人”是这些产品的使用者和操作者;“环境”则包括影响人与产品发生作用的温度、湿度、照明、和噪声等外部因素。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畴:1.系统中的人的因素2、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3、研究作业场所设计和改善 4、研究作业环境及其改善 5、研究作业及其改善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实测法 2、观察法 3、试验法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分析法 6、调查法 7、感觉评价法 8、心理测验法 9、计算机仿真法 第2章人体的基本数据与应用 人体尺度是产品体量和空间环境设计的基础依据,合理的设计首先是符合人的形态和尺寸,是人感到方便和舒适。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来描述人类的体质特征状况。常用人体尺度数据,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是1989年7月开始实施的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度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提供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它适用于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军事工业以及工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及劳动安全保护。 人体尺度数据的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下,有3种基本原则可以遵循:1.极端设计原则在不涉及使用者健康和安全时,设计应该尽量适合于尽可能多的使用者,选用适当偏离极端百分位的第5位和第95百分位作为界限值较为适宜。 2、可调范围设计的原则为了使设计尽可能多的使用者,有时会使设计对象的特定性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此时通常使用从第5百分位的女性尺度到第95百分位的男性尺度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3、平均设计原则虽然绝大多数的人的尺度并不是所有人的尺度的平均值,但一些具有应用普遍性的设计可以采用第50百分位的人体尺度数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多媒体教室人机学评析与改进 学校院系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所属专业 组员及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本次课程设计针对我校多媒体教室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的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成年人人体主要尺寸,作业面设计时的尺寸和人与光环境等,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人机工程;多媒体教室;人体尺寸;照明度;教学设备

目录 一.引言 (3) 1.1背景 (3) 1.2意义 (5) 1.3研究内容 (6) 1.4方法 (6) 二.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7) 三.评析 (8) 3.1采光的评析与改进 (8) 3.2多媒体的评析与改进 (9) 3.3教室整体布局的评析与改进 (13) 四. 总结 (16) 五. 心得 (16) 六. 参考文献 (18)

一、引言 1.背景 了解和把握教学的物理环境,可以使人与客观环境获得最佳的匹配,使教学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室 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根据师生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从多媒体教室所处的位置、形状、大小、教室内座位的编排、各种教学媒体的安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多媒体教室一般应选择在噪声较小的地方,尽可能离普通教室较远的位置,如选择教学大楼的顶层或同层中靠近楼体边缘的位置,以减少与外界的相互干扰、影响。当然,若对多媒体教室的隔音效果要求不高的话,在选择位置时就可灵活些。 2)多媒体教室形状以矩形为佳,长宽比采用为4:3或5:3较好。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3米以上),室内各角落尽可能采用圆弧形,墙壁采用吸音材料以提高音质。 3)教室大小要从多媒体教学的规模大小、使用功能、教学效果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4)多媒体教室地面宜采用阶梯状,地面倾角在10℃~15℃之间。 5)座位编排要科学,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前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近,一般应在3米以上,以减少屏幕雪花干扰,后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远,一般应控制在屏幕对角线长的6倍距离范围内,以提高屏幕画面的清晰度。 (2)照明 教学活动要具备必要的照明,通常情况下。教室需有300~500勒克司的照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考虑到投影屏幕中画面的亮度、清晰度,教室门窗都要求遮光处理,降低室内光强以提高屏幕画面的对比度。这显然与正常教学要求必要的光照相矛盾,这也是导致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人工光源分别对教师讲台区域、学生区域布光,教师控制台上应安装灯光控制器,以便根据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对光照作相应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会带来视觉系统的疲劳,

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

人机工程学学习心得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限选课,从第一周开课,每周两节课,到第九周结课。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人体工程学与我们车辆专业或者说是机械专业以及设计的相关性。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作为一个设计者,再设计产品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性能,还要考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以人为本”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车辆外形设计、车辆内部座椅等的设计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

人机工程学实训课题报告

目录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2.产品用途及其现有基本情况 (1) 3.现有座椅的人机问题 (2) 4.现有产品的部分人机问题 (4) 5.人椅的相关人机数据 (5) 6.该产品的优秀设计实例 (6) 7.寝室座椅的改良建议 (7) 8.座椅的手绘草图及效果图 (8) 9.课题调研心得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更甚至于小学生就开始住校上晚自习,十分辛苦,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在一天忙碌而劳累的学习以后,回到宿舍看到自己温暖的小家当然是一件无比温馨的事情,人一下子就可以放松下来,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学生宿舍的生活用具存在很多问题,在设计方面不太合理,例如椅子和书桌的高度不协调,床与天花板的距离高度不协调,还有插孔,网线接口等。这些缺陷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寝室生活,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一个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进行此次寝室座椅课题研究的初衷所在! 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根据这些缺陷来设计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完美的产品。力求减少学生宿室生活用具的不合理设计。为学生打造一个真正温馨的家! 椅子用途及其现有基本情况 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椅”本是木名。《诗经》有“其桐其椅”,“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 椅子发展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椅子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椅子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坐的功能了。而是舒适,美观,多功能的椅子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用途对椅子的要求也就不同了。 目前椅子的大概分类 按材质分类:实木椅,钢木椅,板式椅,玻璃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皮艺椅, 椅子皮革椅,发泡椅等 按使用分类: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躺椅,专用椅等 按行业分类:酒店椅子,酒吧椅子,西餐厅椅子,咖啡厅椅子,办公椅子,家用椅子等 按物理性能分类:绝缘椅、防静电椅、导电椅等 按结构分类:固定木脚椅、固定四脚钢管椅、带升降五星爪轮椅、带升降五星爪固定脚等 目前学生宿室椅子多为实木椅,钢木椅。

人机工程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5):15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百分位:具有某一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的百分比。 临界视角: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 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围,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 mi n,称为相应频率下的”听阈值“。 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 max,称为相应频率下的“痛阈值”。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都有各自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称为相应感觉器的适宜刺激。 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这种现象叫“余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知觉: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之外事物所产生的不正确的知觉。 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 坐高:从头顶点至椅面的垂距。 坐宽:臀部左右向外最凸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例子__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脑桌的新型人机学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XX XX 学号: 081XXXXXXX 081XXXXXXX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 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眼神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A—2电脑桌的新型人机学设计 3说明:电脑桌是用来放电脑的桌子,是很重要的办公用品。但是由于电脑做的设计不合理,腰背痛、颈肌疲劳或劳损、手肌腱鞘炎和视力下降等疾病正危害着从事与电脑有关的工作人员。 4现况:关于电脑桌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还仅仅局限在高度、宽度和桌体的整体形状设计。 5调研:由劳动卫生部门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从1996年到1998 年,连续3年对电信行业、电视台、报社激光照排车间电脑作业人员进行了有关调查,30%左右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患有颈肓腕综合症,视力普遍下降。 6实物调研:

材料: 构造:

7文献资料收集: OSHA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y Administration) ----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 一显示器的设计的潜在危害: 1显示器距离眼睛太远或者太近会迫使身体处于别扭的姿势,导致眼睛疼痛: 2头部和颈部想侧面看显示器(扭头)的时间过长会增加颈椎肌肉的负担和不均衡,导致疲劳和疼痛。 3如果显示屏太高或者太低,就会迫使你的头、颈、颈部,甚至是后背处于别扭的不正确身体姿势。例如,显示屏太高的时候,你的头和脖子不得不后仰。在这种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下工作时间长的话会导致支撑头部的肌肉疲劳。 4双光眼睛镜片的用户通常是通过眼镜的底部来看屏幕的。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后仰头部。如果显示器的位置太高,就会造成支撑头部的肌肉疲劳。 5看显示屏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眼部疲劳和干涩。用户在看显示屏的时候眨眼睛的次数较少。 6显示器向前或者向后略微倾斜会使得屏幕

期末学习报告。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报告

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报告 摘要:本学期的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学习,给了我极大的感触和冲击,在马老师的启发式的耐心教导下,我对安全人机工程方面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认识,可以说,本课程的开展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安全人机工程研究内容、安全人机工程研究方法以及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课题这几方面来介绍我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1 引言 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产品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问题,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目的是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人机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从人机工程的研究对象来看,其可以分为宏观人机工程学(从系统科学和心理学发展而来,主要研究工作中,人和系统的集体表现与行为特征)和微观人机工程学(研究工作个体的特征,主要研究工具、工作区域规划、人的能力、作业环境等),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明确的界限。 人机工程在交通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有:驾驶员座椅设计、驾驶室设计、照明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路侧安全设施的设置等等。下面我就人机工程学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2 研究内容 人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环境”系统,简称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构成人机系统“三大要素”的人、机、环境,可看成是人机系统中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根据系统学第一定律知道:系统的整体属性不等于部分属性之和,其具体状况取决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及系统内部的协同作用

《人机工程学》学习

目录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2)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4) 三、作业空间尺寸 (6) 四、人的运动学基础知识 (7) 五、人机工程与我们的岗位创新 (16) 六、人机工程的经典故事 (20)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1、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2000年,国际工效学协会发布了新的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互交关系的一门学科。 2、传统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和环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全、心理和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3、“随处可见人机,哪里都是工程”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可见到“人”和“机”的相互关系。比如以下的关系图: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任何学科都有起源和历史,人机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萌芽期:人类起源到20世纪30年代 初步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 快速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1、萌芽期的人机工程 有了人类就有了造物,有了造物就有了人机关系。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学会了选择石块,打制成可供砍、砸、刮的各种工具。 人机工程学开始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人的能力与其所使用工具之间的关系,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84年德国学者Mosso进行了着名的肌肉疲劳试验,

可以说使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开端。 1898年美国学者泰勒在钢铁厂对铁铲铲煤作业进行研究,用5KG、10KG、17KG、20KG四种装煤铁铲对铲煤作业进行实验,发现10KG铁铲效率最高。他的研究成果成了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推行的“泰勒制”。 1911年美国吉尔布雷斯夫妇对建筑工人砌砖作业进行研究,通过快速摄影机将砌砖动作拍摄下来并进行分析,去掉无用的动作,使砌砖速度由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作业效率提高一倍多。他们还对外科手术的过程进行改进,将外科大夫自己取器械的方式改变为只需说出器械名称,由助手取器械并递给大夫,这一成果一直沿用至今。 2、初步发展期的人机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的大批武器,只考虑武器性能,而忽略了操作者的协调关系,造成很多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因此,首先在军事领域中开展了人机工程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二战结束后,人机工程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非军事领域。这段时期的发展也使人机工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快速发展期的人机工程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飞速,电子计算机普及,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作业空间尺寸 1、作业空间设计以人体尺寸为基本参数,从尺寸上保证人体结构的活动要求。 影响作业空间的因素很多,首先,视觉因素是对作业空间起决定性的因素,视觉决定头部位置,也决定了人体

人机工程学大纲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课程学分:3 执笔人:汪惠芬周建中 审订人:龚光容 修(制)订日期:2013.10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理, 。 ,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密切关系。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 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 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设计能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 位置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掌握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方 法,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对系统总体性能 的影响,寻求人机系统最优组合方案能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指导具体产品的设计使人机系统工作安全、 高效、可靠。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人机工程学概论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1.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国“Human Engineering”,西欧 Ergonomics ,我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 1.1.2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国际人类工效学 IEA 的定义,《辞海》的定义,美国 W.B.伍德森的定义 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 F.W.泰罗。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 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七个分支,四个主要方面 1.3.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及其内容 1.4 人机工程学体系 1.4.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为上肢,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为下肢,工程技术科学为驱干,系统 论、模型论、优化论为支撑。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1.6 学科的应用 1.6.1 学科研究的课题 主要讲授应用于工业设计的 5 各方面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 一(尺寸分析: 从功能及使用方法入手,在尺寸的选择时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使用电话亭的各种动作及心理。 1.打电话:电话尺寸,插卡槽高度及宽度,拨号区高度及宽度范围,显示屏高度及宽度范围,听筒长度、宽度及厚度。 2.挡风遮雨:电话亭高度、宽度及深度。 3.重要尺寸:电话亭高度、宽度及深度,显示屏高度及宽度范围,插卡槽高度,电话高度及宽度范围,拨号区高度及宽度范围,听筒宽度及长度。 二(用户人群:一般成人、儿童、老人以及坐轮椅的残疾人 三(满意度: 由于电话亭并不涉及人的健康、安全,只是一般的工业产品,故选取90%的满意度。 四(电话亭尺寸设计: 1.一般成人公共电话使用区: 1).电话亭总高度——身高:考虑到大部分人使用电话亭,故选男性第95百分位: 最小功能尺寸=1775+38=1813mm 最佳功能尺寸=1775+38+200=2013mm 2).电话亭宽度——立姿活动空间(正面):考虑到人在打电话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且要适合大部分人使用,故以男性大百分位为依据:

最小功能尺寸=600+13(肩宽修正量)=613mm 最佳功能尺寸=600+13+200=813mm 3).电话亭深度——立姿活动空间(侧面)、人体最大厚度、人到电话亭的视 距、电话自身厚度:要考虑到人在电话亭内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还要考虑人在打 电话时的最佳视距问题,故需要比较后进行取舍。(电话厚度=130mm) a.根据立姿 活动空间计算:考虑到适于大部分人使用,故立姿活动空间以男性大百分位为依据: 最小功能尺寸=400+130=530mm 最佳功能尺寸=400+130+200=730mm b.根据人体最大厚度及最佳视距计算:人体的最大厚度应取男性胸厚第90百分位;一般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0~760mm,最佳为560mm,考虑人在打电话时胳膊及肘部的动作及人眼到电话的实际距离,故视距取380mm: 最小功能尺寸=237+8(胸厚修正量)+380+120=655mm 最佳功能尺寸=237+8+380+120+200=845mm c.平衡取舍:电话亭深度应取:855mm 4).显示屏高度范围——立姿眼高、人的垂直视野范围:其尺寸的设计首先应该 能 1 让大部分人方便的看到显示屏,故选取女性立姿眼高第5百分位的有效视野范 围上限与男性立姿眼高第95百分位的有效视野范围下限之间,且人的垂直视野有 效范围为:上25?~下35?,计算可得: a.女性:1371+38+380×tan25?=1583mm b.男性:1664+25-380×tan35?=1423mm

人体工程学数据大全

人体工程学下发数据 如下:男子(立姿) 1、眼高——0.933H 2、肩高——0.844H 3、肘高——0.600H 4、脐高——0.600H 5、臀高——0.467H 6、膝高——0.267H 7、腕—腕距——0.800H 8、肩—肩距——0.222H 9、胸深0.178H 10、前臂长(包括手)0.267H 11、肩—指距——0.467H 12、双手展宽——1.000H 13、手举起最高点——1.278H (坐姿) 14、坐高——0.222H 15、头顶—座距——0.533H 16、眼—坐距——0.467H 17、膝高——0.267H 18、头顶高——0.733H 19、眼高——0.700H 20、肩高——0.567H 21、肘高——0.356H 22、腿高——0.300H 23、坐深——0.267H 女子(立姿) 1、眼高——0.933H 2、肩高——0.844H 3、肘高——0.600H 4、脐高——0.600H 5、臀高——0.467H 6、膝高——0.267H 7、腕—腕距——0.800H 8、肩—肩距——0.213H 9、胸深0.133H~0.177H 10、前臂长(包括手)0.267H 11、肩—指距——0.467H 12、双手展宽——1.000H 13、手举起最高点——1.278H (坐姿) 14、坐高——0.222H 15、头顶—座距——0.533H 16、眼—坐距——0.467H 17、膝高——0.267H 18、头顶高——0.733H 19、眼高——0.700H 20、肩高——0.567H 21、肘高——0.356H 22、腿高——0.300H 23、坐深——0.267H

人机工程学学习

. 目录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2)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4) 三、作业空间尺寸 (6) 四、人的运动学基础知识 (7) 五、人机工程与我们的岗位创新 (16) 六、人机工程的经典故事 (20)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教育资料. . 1、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2000年,国际工效学协会发布了新的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互交关系的一门学科。 2、传统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和环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全、心理和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教育资料.

、“随处可见人机,哪里都是工程”3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可见到“人” 和“机” 的相互关系。比如以下的关系图: 教育资料. .

人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人机工程的关系: 关系结构图示研究的相关问题 电梯门宽高是否符合人体、人与电1尺寸;自动开关的电梯门是门的人梯自动电 梯门的否会夹伤人;机关系 开启关闭是否设置合理等等。 2、人与电按键是否有标识;按键标能否让使用者容易识别键的高度是否符合人体作的舒适范围等等教育资料. . 3、人与电电梯箱体内的照明、通风是否符合人的需求;体的箱体的长梯箱宽高是否符合需求等等。人机关系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任何学科都有起源和历史,人机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萌芽期:人类起源到20世纪30年代 初步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 快速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教育资料. . 1、萌芽期的人机工程 有了人类就有了造物,有了造物就有了人机关系。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学会了选择石块,打制成可供砍、砸、刮的各种工具。 人机工程学开始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人的能力与其所使用工具之间的关系,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84年德国学者Mosso进行了著名的肌肉疲劳试验,可以说使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开端。 1898年美国学者泰勒在钢铁厂对铁铲铲煤作业进行研究,用5KG、10KG、17KG、20KG四种装煤铁铲对铲煤作业进行实验,发现10KG铁铲效率最高。他的研究成果成了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推行的“泰勒制”。 1911年美国吉尔布雷斯夫妇对建筑工人砌砖作业进行研究,通过快速摄影机将砌砖动作拍摄下来并进行分析,教育资料. . 去掉无用的动作,使砌砖速度由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作业效率提高一 倍多。他们还对外科手术的过程进行改进,将外科大夫自己取器械的方式改变为只需说出器械名称,由助手取器械并递给大夫,这一成果一直沿用至今。 2、初步发展期的人机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的大批武器,只考虑武器性能,而忽略了操作者的协调关系,造成很多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因此,首先在军事领域中开展了人机工程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人机工程学课程学习心得

人机工程学课程学习心得 摘要: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通过对产品、环境的合理设计,达到安全、方便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目的。结合我校人机工程学课堂教学现状,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课程改革工业设计 1、前言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所谓人机工程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创造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 2、课堂理论教学的改革探索 人机工程学是人体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边缘学科。它以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以创造宜人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目的,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把人的因素作为设计的主要条件和原则,为设计易操作、安全、舒适的“机(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2.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首先,为了满足应用型工业设计专业对本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本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课题来组织教学。其次,从教学方法上,通过努力寻找和积累各种相关的设计案例,补充讲解了大量教材和参考书上没有的实际案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上实现了从“理论讲解为中心”的教学到以“案例分析为中心”的教学。通过案例对枯燥费解的理论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

人机工程学复习试题库

人机工程学复习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因此,人机工程学有“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之说。 3、人机工程学在其形成与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经验人机工程学、科学人机工程学和现代人机工程学三个阶段。 4、在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5、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6、在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而判断人机工程学产生的理论基点是机器适应于人。 7、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向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8、本学科的根本研究向是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达到确保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9、环保性设计要求在设计好用产品的同时,就要考虑产品制造、使用和回收三大阶段的生态效应。 10、人机工程学目前常用的研究法有:观察法、实测法、实验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计算机数值仿真法、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 11、人机工程学实际上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 12、一项优良设计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判断最佳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 13、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人体之间和群体 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14、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两类。 15、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

安全人机工程学总结

安全人机工程学总结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人机工程学总结虽然人机工程学这门课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但是我却觉得它不但与我们的专业有关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懂得并学会考虑使我们设计的产品和人以及它所处的环境要协调统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安全与舒适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对以后的产品设计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和安全性,厂商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将“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作为宣传点,特别是家具、汽车等与人体直接接触或人命关天的产品。那么什么是人机工程学呢,下面我就对它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综述 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产品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问题,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目的是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它研究的内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重点。人体工学的三大学科支柱是人类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它分为宏观人机工程学(从系统科学和心理学发展而来主要研究工作人和系统的集体表现与行为特征)和微观人机工程光学(研究工作个体的特征主要研究工具、工作区域规划、人的能力、作业环境等),但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人体的基本数据及应用 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分为形态测量(主要包括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生理测量(主要包括知觉反应、肢力、体能、疲劳及生理节律等)、运动测量(主要包括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性等)。测量常用计算函数有:1、均值样本的均值为: 2、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上下波动成都差异的值: 标准差方差的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