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青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青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总复习

软弱结构面:延伸较远、两壁较平滑、充填有一定厚度软弱物质的结构面,如泥化、软化、破碎薄夹层等的面。天然应力状态:地壳岩体内的天然应力状态,是指未经人为扰动的,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状态,常称为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隆爆:表现为近地表出现细长的隆褶或类似低角度逆断层的断隆,一般高度较小,而延伸长度较大。蓆状裂隙:在出露于地表的侵入岩体中,由于区域性卸荷剥蚀,广泛见于一种近地表平行分布的区域性裂隙发育,通常上部较密,向下逐渐变稀疏,即蓆状裂隙。岩芯饼化现象:钻进过程中岩芯裂成饼状的现象是高地应力区所特有的岩体力学现象。岩饼的厚度与岩芯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约为直径的1/4到1/5;所有岩饼的表面均为新鲜破裂面,而且边缘部分粗糙,多数内部隐约见有顺槽,或沿一个方向的擦痕和与之正交的拉裂坎。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差异卸荷回弹:在卸荷回弹变形过程中,会因岩体中各组成单元力学性能的差别、应力历史的不同以及岩体结构上的原因,引起差异回弹而在岩体中形成一个被约束的残余应力体系。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蠕滑(稳滑):断层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粘滑:断层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振动强弱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地震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一半取100年)在一定地点的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地基土的卓越周期:表层沉积能对基岩传来的地震波起选择放大作用,某些周期的地震波在表土层中多次反射叠加而增强,这样就会使表层振动中这类周期的波多而长,这就是该表层土的卓越周期,也就是它的自振周期。震源:弹性波的地下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地震波: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它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即纵波和横波。砂土液化:饱和松砂的抗剪强度趋于零,由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的过程和现象。振动液化: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加,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涌沙:砂土液化后在薄弱部位开裂,阻力减小,上升水流流速大、水头损失小。因而在裂缝处出现喷水冒砂现象。流砂:饱和松砂中剪应力增大时,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剪缩势使土内孔隙水压力大幅度提高,土强度骤然下降,导致砂土无限流动的现象。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细颗粒随渗流水从自由面向内部逐渐流失形成管状通道的现象。岩石质量指标RQD:用直径75mm金刚石钻头在钻孔中连续采取同一层的岩芯,其长度大雨10cm的芯段之和与该岩层钻探总进尺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它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 2、圈层构造:根据地球形状和物质组成所划分的圈层范围。 3、岩石圈:由上地幔固态物质和地壳组成的固体部分。 4、地质作用:由地球的内外能量作用引起,促使地壳物质组成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内动力作用又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重力作用。外动力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地层及地层时代:P(13) 6、岩层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不整合又包括: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7、矿物:由各种地质作用产生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8、矿物物理性质:(1)形状:大部分是固态。(2)颜色:自色,他色,假色。(3)条 痕:矿物粉末颜色。(4)光泽:对光线的反射能力。造岩矿物一般呈非金属光泽。 (5)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成各种凸凹不平的形状称为断口。 9、岩浆作用:地幔中岩溶状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沉积作用:在地表环境条件下,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压固、胶结等地质作用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变质作用:早先形成的岩石,在地壳一定深处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受岩浆作用、构造运动等影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变化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10、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1、岩浆岩结构:(1)按结晶程度划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2) 按晶粒大小划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3)按晶粒相对大小划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 变质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 12、构造运动:由于地球内部营力引起的地壳的变形与变位。 地质构造分类: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隆起与凹陷。 13、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展布状态。 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岩层面水平延伸方向,用走向线,方位角表示。走向线: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倾向:岩层面向下倾斜方向,用倾斜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方向角表示。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夹角(锐角,唯一的)。 图示表示方法(略)。 14、褶皱分类:向斜、背斜。 褶皱野外识别方法:(1)以剥蚀后地面出露的岩性是否重复且对称出现,判断是否为褶皱。(2)据核部、翼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向背斜。(3)根据两翼岩层产状判断类型。 15、断裂分类:节理、断层。 断层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6、断层野外识别方法:(1)沿岩层走向追索,若发现岩层突然中断,而和另一岩层接触,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1.地形地貌2.地层岩性3.地质构造4.水文地质条件5.物理地质条件6.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地质学在水利建设中的任务:1.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2.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3.选定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作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和断口、硬度、其他性质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1.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划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2.按岩石中颗粒的绝对大小划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3.按岩石中颗粒相对大小来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及似斑状结构 岩浆岩常见构造名称:1.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的简易分类:1.根据化学成分: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2.根据形成条件: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 沉积岩的常见结构名称:1.碎屑结构2.泥质结构3.化学结构4.生物结构 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1.硅质2.铁质3.钙质4.泥质5.其他(石膏)基地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 沉积岩的构造名称: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2.层面构造:波痕、泥裂3.结核4.生物成因构造 主要的沉积岩有: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3.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变质岩的构造种类:1.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2.块状构造3.变余构造 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混合岩 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松散或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1.气候、地形和地下水的影响2.岩石性质的影响3.断层、裂缝的影响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未风化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目的与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 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习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实习内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2021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接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某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宜宾市 屏山县老海龙水库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可行性研究) (报批稿) 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四年九月

项目名称: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老海龙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设单位:屏山县水务局 设计单位: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勘察设计资质:水利行业设计乙级、勘察乙级

目录 1 前言.......................................................................................................................................................... - 1 - 2 区域地质 .................................................................................................................................................. - 3 - 2.1地形地貌 (3) 2.2地层岩性 (3) 2.3地质构造及地震 (3) 2.4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7) 3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 9 - 3.1基本地质条件 (9) 3.2水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2) 4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 1 5 - 4.1基本地质条件 (15) 4.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16) 4.3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4) 4.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9) 4.4坝址比选 (31) 4.5坝型比选 (30) 4.6推荐坝址(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31) 4.7推荐坝址(上坝址)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7) 5 渠系工程地质条件 (43) 5.1渠道基本地质条件 (43) 5.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46) 5.3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51) 5.4渠系水工建筑物分类原则及建议数据值 (53) 5.5渠系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4) 6 天然建筑材料 (63) 6.1防渗土料 (63) 6.2石渣料场 (66)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参考模板)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天然斜坡】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未经人为扰动。 【人工边坡】人类为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的,往往是在自然斜坡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形态。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大字)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0.7Ma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51.5Mpa; 最小主应力σ 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17.6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 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σ1 σ 1 σ 1 σ 1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 昌邑~大店断层

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该区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基岩地层出露广,主要出露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白云岩;前寒武纪的花岗质变质侵入岩和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第三纪65Ma以来处于构造上升状态中山体构成骨架,四周为低山丘陵组成。切割深度 300~400以上,谷坡陡峻。由石灰岩地层层组成的500m左右的低山:黑山、九顶山、万灵山、冶山、嵩山、大寨山等,水系稀、缺水,发育岩溶。剥蚀堆积山间平原有新泰、蒙阴、淄川、大汶口、临朐盆地。堆积山间平原有莱芜、肥城、平邑、费县、沂水、沂南、莒县、临沂等,海拔小于200米)。 (1)西~西北部地壳稳定,地震烈度6度(指基本烈度,下同),包括济南、泰安、淄博西部、莱芜等地。 (2)东部~东南部地壳较不稳定至不稳定,地震烈度7~8度,包括淄博东部、潍坊、临沂、枣庄等地。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址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与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与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址问题。 岩石:岩石就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 矿物:矿物就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天然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就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分化产物,有机物质与其她物质,经搬运、沉积与成岩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构造:包括褶皱,节理与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就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岩面两侧岩层岩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或台地。 隔水层:虽有孔隙且能吸水,但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的水量的岩土层。 含水层:存储地下水并能够提供可开采水量的透水岩土层。 河流地质作用:侵蚀性、搬运与沉积作用;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河流地质作用于工程建筑的关系。 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应力于总应变的比值。 抗压强度:指岩石在单向压力的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抗拉强度:岩石单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应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成为风化作用。 黄土:黄土就是以粘粒也为主,含碳酸岩,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 理的黄色陆相沉积物。 湿陷系数: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 软土:就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与剪切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不良地址现象:就是指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与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条件。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她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就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岩溶:就是指地表水与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地震等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程度的等级。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岩体:岩体通常就是指在地震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的“岩体结构物”,具有不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土木1003 李雪20101153 关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心得体会 一、民用建筑概述 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具体分类: 1、居住建筑 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 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 公共建筑 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 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 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 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 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 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 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 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 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 2、民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次要组成部分: 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为确保土木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稳定,地质环境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沟座水库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沟座水库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水城县沟座水库位于湾河中上游河段阿家开沟上,枢纽工程区建筑物由重力坝(最大坝高45.8m)、取水兼泄洪放空隧洞底孔、溢洪道等组成。推荐上坝线经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蓄水条件好;坝址区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可能会出现绕坝裂隙型渗漏,需作防渗处理。 标签:沟座水库;大坝工程;地质评价 1 工程概况 水城县沟座水库位于北盘江左岸一级支流古牛河右岸支流湾河中上游河段,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库坝区位于果布嘎乡高石村西部约 3.5km的阿家开沟上,距果布嘎乡约8.0km,有果布嘎至高石村的乡村泥结石公路通过库坝区、料场区,交通条件较好。沟座水库主要以烟水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工程规模为Ⅳ等小(1)型[1]。 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推荐上坝线位于1号冲沟至2号冲沟之间,坝段长约135m,河流流向近N 向,河谷呈基本对称“V”型,左岸地形坡度30°~40°,右岸地形坡度40°~55°,局部为陡壁。河床高程1646~1649m,谷底宽约12~30m,河床纵比降2.39%,设计正常蓄水位1681.5m高程时,河谷宽101.7m,宽高比为2.49。 2.2 地层岩性 上坝线河床及两岸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厚度大于100m。第四系河床冲洪积层(Qal+pl)物质成份为砂卵砾石,主要分布于河床底部,厚度0~4m;残坡积层(Qel+dl)主要成份为粉砂质粘土夹碎石,分布于两岸缓坡地带,厚度0.5~12.0m。 2.3 地质构造 坝址区无大型构造发育,主要为玄武岩特有的柱状节理,发育密度大,规模小,在强风化岩体中充填物明显,进入弱风化岩体逐渐闭合。坝址区最发育节理裂隙有3组:①N20~80E/NW∠34~86°,②N30~80E/SE∠38~88°,③N40~80W/SW∠60~83°。一般延伸长均小于1m,宽1mm左右,主要充填铁锰质、岩屑及少量泥质。 2.4 水文和物理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学习指南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学习指南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是一门分析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同学们要实质性地学好本课程,不仅要了解地质体的属性,而且要对人类工程活动的特性有所了解,只有将“地质体”和“人类建筑活动”特点有效理解和掌握,才能学好这门交叉性学科。具体如下: (1)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建议在此之前建议先修如下课程:《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熟悉各种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掌握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特点,判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并提供恰当的处理措施。实践经验证明,工程建筑物因地质原因产生问题主要是由于分析判断失误。所以,最重要的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记忆某些条文。 (3)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真正融入贯通,必须通过地质工程实习,只能通过亲身实习才能对地质体和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深刻理解。 (4)本课程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较广泛,包括边坡稳定性、隧洞稳定性、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地基稳定性、区域稳定性等多方面,其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独立性很强的研究方向,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不断深入,建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不求一蹴而就,而要着重注意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 (5)本课程的很多内容和理论是基于我国西部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归纳提炼而成,并随着大型建设工程的地质问题解决而逐步发展,尤其水电工程是西部显著的大型工程。因此,课程的很多内容是以水电工程为例,如地基岩体稳定性研究中,不是传统的土质地基竖向荷载,而是以斜向荷载作用下的岩质地基为例,再如水库诱发地震,蓄水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等等。 (6)本课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力与强度的观点,理解这一点对于学好本课程非常关键。如在边坡工程中强调的是地应力和岩体强度的矛盾,若地应力超过岩体强度,则边坡失稳,否则边坡稳定;再如在地下洞室中强调的是次生应

2016电大工程地质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工程地质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工程地质作业1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 ) A.岩石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2.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 )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 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3.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D ) A.土力学 B.岩石功臣 C.水力学 D.材料力学 4.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 A.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B.如何按地质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长期面临的任务 C.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 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5.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 ) A.29.2% B.40.1% C.71.8% D.59.9%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不能确定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B ) A.风华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B )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9.矿物质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A ) A.硬度 B.强度 C.刚度 D.韧性 10.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是(D)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11.碎屑物质被凝胶结物胶接以后形成的结构称为(A ) A.碎屑结构 B.斑状结构 C.沉积结构 D.碎裂结构 12.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的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C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切强度 D.抗剪强度 13.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 ) A.吸水率 B.吸水系数 C.饱水系数 D.饱水率 14.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 应变的比值称为(A ) A.泊松比 B.抗拉强度 C.变性模量 D.弹性应变 15.岩石的力学性质指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包括(A) A.变形和强度 B.强度和重量 C.重度和变形D重度和刚度. 二、判断题(20分) 1.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 2.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渗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绪论 1、工程地质学:研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保证这种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 a、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b、地质构造(区域稳定性); c、地形地貌;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现象(不变地质现象); f、天然建筑材料(土料、石料)。 3、工程地质问题:威胁和影响工程建筑物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a、区域稳定性问题; b、岩(土)体稳定问题; c、与渗流有关的问题; d、与河湖冲淤有关的问题。 4、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a、自然历史分析法(定性分析); b、数学力学分析法: 地质条件—概化—>地质模型—边界条件—>数学力学模型——>数值模拟—验证—>定量评价(预测) c、模型模拟实验法:模型试验法(相同原理);模拟实验法(相似原理)。 d、工程地质类比法(比拟法):拟建区与地质条件相似的已建区进行比较,应用已建区的一些成果。 5、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 1、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 2、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并包围的岩石块体。 3、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4、岩体结构分类: a、整体块状结构:整体结构(连续介质)、块状结构(不连续介质); b、层状结构: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均为不连续介质); c、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层状碎裂结构、碎裂结构(均为不连续介质); d、散体结构(似连续介质)。 第二章.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1、天然应力:存在于地壳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应力状态。

木拱河水库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木拱河水库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木拱河水库库区基本勘察资料,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淹没及固体径流、水库诱发地震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木拱河水库库区工程地质较好,能满足工程施工建设要求。对库首段存在绕坝渗漏问题,通过防渗处理后,具备成库条件。 标签:木拱河水库;库区地质条件;岸坡稳定 1 工程概况 木拱河水库位于三岔河右岸支流波玉河上游木拱河上,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库坝区总体交通条件一般。木拱河水库坝高约40m,正常蓄水位高程1233m,库区水3.0km,库容692万m3,工程规模为Ⅳ等小Ⅰ型水库枢纽。工程主要解决附近乡镇、当地农民的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及附近工矿企业用水问题[1]。 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库区所在河段为木拱河中下游白岩脚至塔山坡一带,河流蜿蜒曲折,库尾段总体流向为S65°W左右;库腰段总体流向为N70°W左右;库首段总体流向为N10°W左右。建库河段河谷走向与山脊方向基本一致,地形切割相对较浅,左岸最高点为靠库尾的老偏山顶,高程为1401m,右岸最高点为库尾的龙头山顶,高程为1401m,河床高程为1209~1235m,相对高差50~170m,为以溶蚀、浸蚀、构造作用为主形成的溶蚀丘林地貌。 2.2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库区及周边主要出露三叠系上、中统和第四系地层。库区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区内共发育两条断层,分述如下:F1断层:为性质不明断层,延伸长约7.5km,断层轴向为N64E,属NE向构造体系,起点位于库区西侧朵贝一带,终点位于库区下游河湾处。F2断层:为平移断层,延伸长约8km,断层轴向为N50~80E,属NE向构造体系,起点位于库区南西侧田坝一带,终点位于库区左岸坡,未穿越库区。 2.3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测区岩溶主要发育于关岭组第二段第二层(T2g2-2)及永宁镇组(T1yn)地层中,该地层分布于库区以外或岸坡正常蓄水位以上,库区为浅切河谷,河床内岩溶发育较弱。区内地下水径流运移受岩性、构造制约作用较强,受马关至后寨大型岩溶管道影响较大。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在于以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 地基勘察和评价的任务:认识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它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可资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 、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勘察任务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方法应按下列四个因素确定: 1、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场地、地基等级) 2、建筑规模及建筑物等级(安全等级)。 3、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 4、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特殊要求场址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三阶段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乙级,丙级 地基勘察方法 一、测绘与调查二、勘探(一)坑探(二)钻探(三)触探触探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 试验和轻便触探两种动力触探方法)四)旁压试验(五)地球物理勘探 常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电位法、地震、声波、电视测井等 报告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 (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设计烈度;(3)场地的地层分布、岩石和土的均匀性、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和其它设计计算指标; (4)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腐蚀性以及土层的冻结深度; (5)对建筑场地及地基进行综合的工程地质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有关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

所附的图表有下列几种: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其它测试成果表(如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等)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某超高层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某超高层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直接关乎上部建筑的安全。本文分析了某超高层建筑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土类型及其工程特征,选取了合适的地基持力层,对基坑边坡和建筑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标签:工程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基础 一、工程概况 渔安·安井温泉旅游城“未来方舟”B1、3、4组团贵阳世界贸易中心项目,北接“未来方舟B5组团”,南接“未来方舟B2组团”,西侧为南明河及水东路,东侧为环城高速公路,整个场地北、西、南侧被南明河环绕。本文所述B栋(以下称“拟建项目”)为超高层建筑,位于B3、B4组团范围内。B栋为办公塔楼,占地平面呈近45米×48米的矩形布置,建筑层数为-3+45层,结构总高度为199.6m;塔楼周围均为商业裙楼,建筑层数为-3+1层。设计±0.00标高为1037.10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24.60m,台地标高为1023.60m。塔楼最大荷载为57000KN,裙楼最大荷载为13000KN。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型式、周边商业建筑为框架结构,拟采用基础形式为筏式基础、柱下独立基础、桩基础。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南明河右岸一级阶地半岛,所处地貌单元为低中山河谷斜坡地貌。该范围原始地形标高为1045.6~1070.3m,高差约24.7m,场地经平场开挖后现状标高为1024.1~1026.3m。 (二)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片区,在区域上位于南北向贵阳向斜东翼与东西走向乌当蔡家寨背斜西倾伏端南翼之间,出露地层为志留系高寨田群一段中厚至厚层状深灰色、灰色泥灰岩。自新构造运动以来,场区及临近地段无活动断裂记录,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 建项目场地内发育1条断层,该断层发育在拟建B栋项目场地中部,断层面倾向西北,倾角较陡,约为70°。断层上下盘岩性均为高寨田群泥灰岩,断层面已在初期土石方开挖过程中揭露。该断层带发育宽度较小,约为2.0~3.0m,影响范围较小,对拟建物基础无影响,对基坑边坡无太大影响。该断层不具活动性。断层北侧优势产状为135°∠42°,断层南侧优势产状为320°∠30°。岩层层面为岩屑夹泥质充填,张开度1~3mm,节理面结合差,多呈闭合发育,局部呈开启状。

工程地质分析

绪论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分科,介绍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制约关系,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形式;(2)工程地质条件 和工程地质问题基本概念;(3)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本章难点:(1)“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特点和形式的认识与理解;(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及分科, (2)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内容、工程地质问题等基本概念。 (4)理解地质分析或自然历史分析方法和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方法。 第一篇区域稳定及岩体稳定分析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岩体结构研究的工程地质意义、岩体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类型、岩体原生结构特征 的岩相分析、岩体结构构造改造的地质力学分析以及岩体结构面的特征描述与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岩体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特征;(2)岩体结构面的特征描述与统计分 析方法;(3)岩体结构构造改造的地质力学分析。本章难点:(1)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岩相分析理论与 方法;(2)如何应用岩相分析方法和地质力学分析方法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评价预测。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岩体、岩体结构、结构面、结构体的基本概念,建造和改造在岩体结构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岩体结构特征的意义; (2)掌握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了解岩体结构面的等级分类; (3)掌握岩体的结构类型分类及构造与改造的消长关系对岩体结构分类的控制作用,理解岩体工程应用分类的实质,了解岩体工程应用分类的代表性方案; (4)了解岩体原生结构特征的成因类型与岩体结构的岩相分析方法; (5)了解岩体结构的构造改造特征及其地质力学分析方法; (6)掌握结构面的统计测量与特征描述方法以及结构面基本指标的量化分析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述岩体天然地应力状态的形成及其类型、天然地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我国地应力 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壳表层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以及区域地应力场与岩体地应力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天然地应力的基本类型及一般分布规律;(2)地壳表层高地应力地区 的地质地貌标志(3)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本章难点:(1)地表岩体应力状态的复杂性; (2)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史及现今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岩体应力的概念,了解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研究意义; (2)了解天然应力的形成原因,掌握天然地应力的基本类型与分布规律; (3)掌握我国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4)理解地壳表层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掌握区域性垂向剥蚀卸荷与河谷侵蚀侧向卸荷对地应力状态的影响以及地壳表层高地应力区的地质地貌标志; (5)理解构造应力场的演变史及现今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了解地应力的测定方法与区域地应力场的模拟研究方法。 第三章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整理)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1、1、场地总体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 1、场地总体稳定性 场地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的地区,属非设防区;场区属岩溶坡积地貌,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 2、场地地段稳定性 (1)、建筑地段位于残坡积平台上,地貌单一,地势宽阔,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好; (2)、建筑地段无地下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上覆土层厚度较大,不均匀;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排水条件较好,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场地无不良影响。 各拟建、构筑物地段稳定性较好。 3、地基稳定性 (1)、上覆第四系素填土厚度变化大,不均匀,结构松散,压缩性高,土层地基稳定性较差; (2)、红粘土层厚度变化较大,不均匀。 (3)、下伏基岩浅部岩溶现象(溶沟、溶槽及裂隙、鹰咀、悬臂)较发育,地表内无大型岩溶现象存在,岩石地基稳定。 地基稳定性较好。 4、建筑适宜性 根据场地的稳定性,水文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安全等级,岩土构成,地震基本烈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场地的工程建筑适宜性为适宜类别。 1.2、岩土工程特征及力学性质 1、素填土: 杂乱堆填,回填年限不足1年,孔隙度大,压缩性高,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2、硬塑状红粘土 该层红粘土场地分布不均匀,埋藏深度较大,大兴工业园17号地与大兴中学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借鉴大兴中学综合楼对该层的室内试验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统计见下表: 试样 名称 指标 天然 含水量 W(%) 孔隙率 n% 湿容重 γ KN/m3 含水比 a w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φ 度 压缩模量 Es MPa 红粘土 (硬塑) 6件 max 40.3 53.90 17.9 0.70 39.8 16.5 8.2 min 35.4 50.67 17.4 0.65 34.8 15.0 5.8 X 38.12 52.22 17.7 0.68 37.18 15.82 6.84 σ14.7 0.88 -- 1.38 0.48 0.64 δ0.04 0.02 --0.04 0.03 0.09 标准值----36.45 15.5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