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

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
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

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

班级:临床136

学号:2013211378

姓名:贾丹涯

摘要:肿瘤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了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外,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包括宿主对肿瘤反应,以及肿瘤对宿主的影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决定这类肿瘤的遗传因素是属于多基因的。

关键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肿瘤发生

癌症的形成,即由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在接触致癌因素多年之后,使组织、器官的细胞产生进行性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才演变成癌。这一期间称为诱导期,一般长达15~30年。人体发生癌症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其发生既与外源性致癌因素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人体的内在因素有重要的关系。尽管外源性致癌因素的存在容易诱发癌症,但是处于同样条件下接触同质、同量致癌因素,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则不发病,可见外因虽然很重要,但必须在内因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反之,尽管人体的内在因素是决定肿瘤是否发生的关键,但在肿瘤的研究中对环境中致癌因子的查找和消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人类肿瘤是否有遗传性,以及遗传因素在人类肿瘤的发生上究竟起多大的作用?这是人们普遍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根据一些高癌家族系谱的分析,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呈常染色显性遗传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或神经节的神经母细胞瘤等。一些癌前疾病,如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症、神经纤维瘤病等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恶变率极高,有100%的结肠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病例在50岁以前发生恶变,成为多发性结肠腺癌。这些肿瘤和癌前疾病都属单基因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其特点为早年(儿童期)发病,肿瘤呈多发性,常累及双侧器官。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如患Bloom综合征(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及生长发育障碍)时易发生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患者多发生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经紫外光照射后易

患皮肤基底细胞癌、磷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这些肿瘤易感性高的人常伴有某种遗传缺陷,如免疫缺陷、染色体缺陷和内切酶等的缺陷。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决定这类肿瘤的遗传因素是属于多基因的。其中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因素

凡是能引起人或动物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与日俱增,现在已知可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已有一千多种。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日常生活常见的有: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和偶氮染料,亚硝胺类,霉菌毒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和自然界广泛存在着化学致癌物质,但不能说接触化学致癌质都会引起癌症。因为,即使有的化学致癌物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它也必须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原则,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化学致癌物质长期反复作用之后,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够发生质的变化而诱发癌症。

2.物理因素

可以引起癌症的物理因素主要有:紫外线、放射性物质、慢性机械刺激、烧伤等,这些物理因素都和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人体体表长期接受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引起皮肤癌。放射性致癌物质如镭、铀、氡、钴、锶等有致癌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长崎、广岛两地的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白血病和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实验证明,一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常可诱发白血病。长期小剂量放射后,常可诱发肝癌、肺癌、乳腺癌以及其它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此外,义齿和龋齿的长期机械刺激,可以引起口腔和舌癌。男性生殖器包皮过长,易患阴茎癌;女性宫颈慢性炎症,易发生宫颈癌等,均和慢性刺激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物理性的致癌因素,是容易预防的,只要人们有一定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防癌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3.生物因素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尽管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关系还未完全阐明,但是目前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确实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有关。如乳头状瘤病毒与子宫颈癌有关,EB 病毒与Burkitt 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关;乙型肝

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有关;人类T 细胞白血病病毒I 型与成人T 细胞白血病有关;目前研究表明,病毒致癌机理可能是病毒的遗传物质(DNA)嵌入到人体正常细胞的DNA 中(称整合),致使正常细胞发生畸变而导致癌的发生。大约有十余种霉菌可能引起癌症,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黄曲霉素致癌能力最强,以白地霉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强。临床观察表明,中华分支睾吸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也成功地诱发了肝胆管癌,其致病机理可能与虫体的机械刺激及虫体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有关。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密切有关,原因是血吸虫病在病人的大肠粘膜下产卵,局部形成卵包,刺激组织增生,诱发肠癌。

4.免疫功能状态

免疫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功能系统,担负着免疫防御、免疫监视与免疫自稳的功能,保卫人体的健康。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正常机体每天有许多细胞可能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并产生具有恶性表型的瘤细胞,但一般都不会发生肿瘤。因为,人体免疫系统能够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识别并特异地杀伤异常突变的细胞,使突变的细胞在未形成肿瘤之前即被清除,以防止肿瘤的发生,这就是免疫监视功能。但如果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抑制时,机体就不能将异常突变的细胞消灭或破坏,肿瘤细胞就会趁机不断生长繁殖,这样,人体就会生肿瘤。

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很多,如营养不良,身体衰弱,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精神创伤等,此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大量化疗、放疗引起的免疫抑制等患者,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可见,保持人体的免疫防卫和监视功能系统的正常和完善,是肿瘤预防的关键所在。

5.内分泌因素

正常情况下,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和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总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由于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失调,从而导致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癌变。因此,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和失调可能是多种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现代研究也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中的雌酮及雌二醇直接相关,催乳素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有促进作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雌激素能诱导小鼠鳞癌的发生。前列腺癌在性活力较高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而在睾丸切除后的病例中很少有此病发生,表明前列腺癌与性激素有关。

6.精神因素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肿瘤的发生也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中医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早在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认为乳腺癌是由于“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结聚成核。”等。临床上观察到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都有长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如忧虑、紧张、过度抑郁等精神创伤史;在乳腺癌中,神经质的妇女或长期抑郁而不能宣泄的妇女比快乐型的妇女更易患病;在肿瘤手术后的病人中也观察到,复发或患重复癌者,往往是性格压抑的人。虽然不良的精神、情绪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精神因素在肿瘤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精神、情绪,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和肿瘤患者的康复都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见肿瘤病因的复杂性,肿瘤的发生不能用单一病因来解释,特别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更是复杂的,外因(致癌物质)的作用是要受到机体内在因素制约的,这种制约作用,可影响着肿瘤的发生与否。外因中的多种因素,它们的作用机理也是不同的,有些是致癌作用,而有些是促癌作用.因此,在肿瘤的病因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光华,《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004年4月

[2]马益民,《引起肿瘤的相关原因》,2011年6月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二位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每5个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然而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60~7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癌症又是不可怕的,关键在于无癌早防,患癌早治。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癌症防治知识,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阐述如下: 一、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恶性肿瘤又分癌和肉瘤,癌发病率占多数,肉瘤仅占10%,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什么人会(易)患癌? 下列人群具有较高患癌风险: 1、年龄:3~6岁儿童肿瘤高发,40~60岁为患癌高峰; 2、性别:除女性特有癌外,男性多于女性; 3、遗传: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更高患癌风险,临床上偶然可见高癌家族现象。如母亲患过乳癌,其女患癌风险高3倍。 4、区域:我国北方上消化道癌发病较高,东南沿海及江南肝癌发病较高,两广鼻咽癌发病较高; 5、不良嗜好: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倍;饮高度者酒上消化道癌多发(酒精本身并无致癌性,是酒精对内脏损伤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癌变); 6、生活习惯和态度:大便每天少于一次者肠癌发病率升高,性乱性频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不生育或生育后不喂奶者乳癌发病率升高; 7、肥胖: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8、癌前病变:口腔、消化道、外阴阴道粘膜白斑、慢性炎症病理报告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巴氏三级、萎缩性胃炎、宫颈息肉、肠道多发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等等极易转变为癌,称之为癌前病变; 9、病毒感染: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0、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5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癌变率很高; 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开朗、乐观、自信的人癌发病率高;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升高。 三、症癌会传染吗 这种现象叫做癌症聚集现象,或叫高癌家族,其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家族遗传倾向,即家族成员身体里存在倾向致癌的遗传基因缺陷,这种人对致癌因素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癌症;二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享用相同的饮食结构,摄入较多同样的致癌物质,如地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过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生—新生物—局部肿块 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1.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2.机体因素 化学致癌 化学致癌物:目前认为凡接触引起人或动物形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目前发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达2000余种,其中有些可能和人类肿瘤的形成有关 分类:1。作用分式: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 2.与肿瘤的关系:肯定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 ? 1.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与细胞直接作用,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 2.间接致癌物:进入体内经微粒体氧化酶活化,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 3.促癌物: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 4.肯定致癌物(defined carcinogen)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医师和科学工 作者都承认对人和动物有致癌作用,其致癌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化学致癌物。 ? 5.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具有体外转化能力,而且接触时间和发 病率相关,动物致癌实验阳性,结果不恒定,且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证据。 ? 6.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是在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某些阳性结果, 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证明对人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1、化学致癌物的作用点:为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作用:使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 1、累积作用:(summation effect) 是指两种或多种致癌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其复合效应等于单独作用之和2、协同作用:(synergistiic effect) 机体同时暴露于几种致癌物中其致癌作用高于个单独致癌物作用之和 常见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与偶氮染料,亚硝胺类 化学致癌例子。苯胺染料:膀胱癌,烟草:肺癌,黄曲霉素:肝癌 物理致癌 1.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 2.放射性同位素:镭、铀、氡等放射性同位素 3.紫外线:皮肤癌,着色性干皮病 病毒致癌 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 ?一、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HPV) ?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HBV) ?三、EB病毒与鼻咽癌和Burkit肉瘤(EBV) ?四、HTL V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HTL V) 致瘤性DNA病毒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 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肿瘤科杨新书 肿瘤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198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 1/3癌症可以预防。 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剩余1/3癌症病人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一、避免吸烟 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 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吸烟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例如女性乳腺癌。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规定纸烟中烟焦油要降至每支15mg以下等。现在北京从2015年6月1日已经严厉控烟。 二、饮食结构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DNC)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水果;富含纤维的食品。 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癌的作用,例如: (1)花椰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 害。

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40多年前,在中国因肺部疾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绝大多数为肺结核,次之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肺化脓性感染疾病,肺癌病例为数不多。 一)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烟雾中的苯并芘、尼古丁、亚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钋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易致鳞状上皮细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4~10倍,重度吸烟者可达10~25倍。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一效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越高。一支烟的致癌危险性相当于O.01~O.04mC;y的放射线,每天吸30支纸烟,相当于1.2m(]y的放射线剂量。 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丈夫吸烟的非吸烟妻子中,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为夫妻均不吸烟家庭中妻子的2倍,而且其危险性随丈夫的吸烟量而升高。 二)职业致癌因子 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砷、铬、镍、铍、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l生增加3~30倍。其中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接触者肺癌、胸膜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潜伏期可达20年或更久。接触石棉的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为非接触吸烟者的8倍。此外,铀暴露和肺癌发生之间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吸烟可明显加重这一危险。 三)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中均可能产生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的影响较大。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在重工业城市大气中,存在着3,4一苯并芘、氧化亚砷、放射性物质、镍、铬化合物以及不燃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等致癌物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居民每日吸入空气含有的苯并芘量可超过20支纸烟的含量,并增加纸烟的致癌作用。大气中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g/耐,肺癌的死亡率可增加1%~15%。 四)电离辐射 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不同射线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如在日本广岛原子弹释放的是中子和a射线,长崎则仅有a射线,前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后者。美国1978年报告一般人群中电离辐射的来源约49.6%来自自然界,44.6%为医疗照射,来自X线诊断的电离辐射可占36.7%。 五)饮食与营养 一些研究已表明;较少食用含p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血清中J3胡萝卜素水平低的人,肺癌发生的危险性也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表明,较多地食用含13胡萝卜素的绿色、黄色和橘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及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这一保护作用对于正在吸烟的人或既往吸烟者特别明显。 六)其他诱发因素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有结核病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

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

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 各种各样的肿瘤疾病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与威胁,那么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任何一种肿瘤疾病,都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既要从病因入手,避免接触各种诱因,还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当然了即便在治疗期间,各方面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可少的。 第一道防线是病因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对已知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职业暴露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如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另外还要提高机体抗癌能力,进行预防接种或化学预防。改善饮食和营养亦是病因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减少盐腌、盐熏和硝制食品。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及富含纤维的食品。 第二道防线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亦称为2级预防措施。这是一条防患于开端的措施,即肿瘤刚开始发生时,

尽早筛检出来予以治疗,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级预防措施,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早期发现,即医务工作者深入到人群中去,用有效的筛检手段发现早期癌症病人;二是对筛检发现的可疑病人,医生尽可能及时、准确地给予确诊和治疗。对2级预防比较有效果的癌症是宫颈癌和乳腺癌。 第三道防线为康复预防,亦称3级预防措施,对肿瘤患者经各种方法治疗后进行康复工作,使其减少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晚期病人施行止痛和临终关怀。总之对癌症病人应该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予以关怀。 关于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有什么,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预防各种肿瘤的出现都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些高危疾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医治好的,遵守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而且对人体健康的保障也能有所提高。

引起肿瘤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肿瘤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来字微信:zlyy911 导语 肿瘤疾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最怕的疾病之一,而肿瘤疾病的病发也在逐步增长,导致患病人群越来越多,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感到身心都很痛苦的。那么引发肿瘤疾病的因素有哪些呢?想要避免这些危害,肿瘤疾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预防肿瘤病都有哪些好的方法? 1肿瘤发病的内部因素 1丶遗传因素的影响 2丶免疫功能的影响 3丶内分泌紊乱的影响 4丶精神因素的影响还包括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 2肿瘤发病的外部因素 1丶生物致癌因素: 目前,对这类因素研究较多的是病毒。近代科学研究已证明,有30多种动物的肿瘤是由病毒引起的。近来发现人类的某些肿瘤与病毒的关系密切,在一些鼻咽癌、宫颈癌、肝癌、白血病等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发现有相应病毒的抗体。 2丶化学致癌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是目前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其来源甚广,种类繁多。经考察和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发现有千余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致癌物就有数百种之多。化学物质致癌潜伏期的相对较长,对人类危害极大,它广泛存在于食物、生产作业环境、农药、医疗药品之中。人们所熟知的黄霉毒素,在花生、玉米、高粱、大米等许多粮食作物中都有沾染,它具有公认的致癌作用,有明显的致癌力,已被证实可导致肝癌的发生。广布于自然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腌制过的鱼、肉、鸡中含量较高)和熏烤或烧焦后的食物中(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如鱼、肉、蛋类)致癌物的种类和含量剧增,以及受到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如3,4苯并芘、二甲基苯蒽、二苯蒽等致癌物污染的空气,均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并导致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肝癌、白血病、膀胱癌、大肠癌、阴囊癌、皮肤癌等。 3丶物理致癌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灼热、机械性刺激、创伤、紫外钱、放射线等。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受辐射危害可以来自环境污染,也可以来自医源性。比如多次反复接受X射线照射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使受检人群患肿瘤机率增加,若用放射疗法治疗某些疾病,也可诱发某些肿瘤。有资料报告,在用放射性核素磷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后,相当数量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白血病。肺结核患者反复的胸透检查,可诱发乳腺癌。

淋巴瘤概述和发病机制

第一节概述 淋巴瘤(Lymphoma)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部位。淋巴瘤如累及血液及骨髓时可形成淋巴细胞白血病,如累及皮肤可表现蕈样肉芽肿病或红皮病。 组织病理学分类: 霍奇金病(Hodgkin discase,HD)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因全身组织器官受到侵润,可见到肝、脾大及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发病情况: 我国淋巴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1~13位。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总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及日本。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约占50%左右。HD仅占淋巴瘤的8%~11%,与国外HD 占25%显然不同。 第二节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Burkitt淋巴瘤——Epstein-Barr(EB)病毒。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 逆转录病毒HTLV-II——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病的发病有关。 宿主免疫功能 遗传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 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发生恶性肿瘤者,1/3为淋巴瘤。 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淋巴瘤发病数比一般人为高。 第三节病理和分类 (一)霍奇金病以在多形性、炎症浸润性背景上找到R-S细胞为特征,伴有毛细血管增生和不同程度纤维

化。目前较普遍采用1965年Rye会议的分类方法(附表1)。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订了一个国际工作分类(IWF) 当前NHL的分类是以IWF为基础,再加以免疫分类,如“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B细胞性”。如应用新技术,发现符合新的淋巴瘤类型,则直接给予诊断,如诊断为“外套细胞淋巴瘤”。 新的淋巴瘤类型: 国际工作分类未列入的新的淋巴瘤类型: (1)边缘带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边缘带系指淋巴滤泡及滤泡外套(mantle)之间的地带,从此部位发生的边缘带淋巴瘤系B细胞来源,CD5+,表达bcl-2。临床经过较缓慢,属于“惰性淋巴瘤”的范畴。 本型从淋巴结发生者,由于其细胞形态类似单核细胞,亦称为“单核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monocytoid B-cell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病因:恶性肿瘤又称癌症,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癌症,常见的癌症有血癌(白血病)、骨癌、淋巴癌(包括淋巴细胞瘤)、肠癌、肝癌、胃癌、盆腔癌(包括子宫癌,宫颈癌)、肺癌(包括纵隔癌)、脑癌、神经癌、乳腺癌、食道癌、肾癌等。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地弄清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即基因突变的规律。然而,我们已知一些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化学气体、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物理因素:辐射、紫外线、食物过热等;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精神忧郁、压抑等;内分泌与代谢:内分泌紊乱、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等都可能引发癌变;遗传有时也是癌变的起因。长期暴露于致癌物中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较高。癌症在我国死因统计中,居第一或第二位、就目前所知,癌症种类有一百种以上。但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是两项致癌主因。 忠告 预防恶性肿瘤,首先自己要注意环境因素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己饮食,加强锻炼和保持心情舒畅。对下列情况提高警惕: (1)发现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慢性疼痛,食欲下降。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数年后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出血根据病因分类如下 1.根据血管病理常见有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AVM) 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膜动静脉畸形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等 2.根据血流动力学有高血压和偏头痛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其他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4.原因不明如特发性脑出血 此外有些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的诱因:①血压波动:如高血压患者近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或生气着急等引起血压增高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②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③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④过分疲劳:如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二)发病机制 1.脑出血的发生机制 在发生机制上实际上每一例脑出血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可能是几种综合因素所致高血压形成脑出血的机制有许多说法比较公认的是微动脉瘤学说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不足以引起脑出血脑出血常在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1)微动脉瘤破裂:因脑内小动脉壁长期受高血压引起的张力影响使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动脉瘤其直径一般500μm 高血压患者的脑内穿通动脉上形成许多微动脉瘤多分布在基底核的纹状动脉脑桥大脑白质和小脑中直径在100~300μm的动脉上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种囊性血管容易破裂造成脑出血 (2)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坏死: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直径100~300μm小穿通动脉管壁内膜起到损害作用血浆内的脂质经损害的内膜进入内膜下使管壁增厚和血浆细胞浸润形成脂肪玻璃样变最后导致管壁坏死当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3)脑动脉粥样硬化: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膜同时存在多样病变包括局部脂肪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或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长和钙沉着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在大块脑缺血软化区内的动脉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坏死病灶 (4)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在结构上薄弱: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这种解剖结构在用力激动等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该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2.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肿瘤防治题库1-0-8

肿瘤防治题库1-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癌症的Ⅰ级预防是指()。 A.病因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物侵入人体,降低发病率 B.避免工业污染物污染居民生活区 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D.为能早期发现癌症,强调每6个月作一次全面体检 E.诊治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分三级预防,Ⅰ级预防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预防肿瘤的发生。Ⅱ级预防指一旦发生肿瘤,争取早日治疗,预防疾病进展。Ⅲ级预防指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癌症的Ⅱ级预防是指()。 A.病因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物侵入人体,降低发病率 B.避免工业污染物污染居民生活区 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D.为能早期发现癌症,强调每6个月作一次全面体检 E.诊治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分三级预防,Ⅰ级预防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预防肿瘤的发生。Ⅱ级预防指一旦发生肿瘤,争取早日治疗,预防疾病进展。Ⅲ级预防指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是(). A.生长方式 B.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C.异型性 D.生长速度 E.间质的类型 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区别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6702795.html,)

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肿瘤的预防及治疗及肿瘤的预防保健知识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董佑红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疾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 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1/3 癌症可以预防。 1/3 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以治愈。 合理而有效的中、西医治疗使剩余 1/3 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癌症预防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下列几种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和化学预防等。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 其目标是防治癌症发生。 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对个人,这是个 0 期,是重要防患于未然时期。 (1)避免吸烟(2)饮食结构: 1997 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 8 条膳食指南为: 1 / 6

A、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包括谷物薯类,动物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与水果及纯热量食品等。 B、多吃蔬菜、水果与薯类维护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预防癌症。 C、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含钙量高,并与豆类食品一样,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 D、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与荤油。 动物性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全面,赖氨酸含量高而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E、膳食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当体重,早中晚餐的供热量分别为30%、 40%及 30%为宜。 F、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我国居民的平均食盐摄入量约每天 15 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上,故应该减少食盐量的摄入。 G、饮酒应节制。 H、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品,包括选购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尤其绿色食品。 (3)其它,如职业、环境、感染、药物由于职业和环境的原因而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可导致不同部位的肿瘤。 例如肺癌(石棉)膀胱部(苯胺染料),白血病(苯)。 有些感染性疾病与某些癌症也有密切的联系: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知识讲解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过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生—新生物—局部肿块 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1.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2.机体因素 化学致癌 化学致癌物:目前认为凡接触引起人或动物形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目前发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达2000余种,其中有些可能和人类肿瘤的形成有关 分类:1。作用分式: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 2.与肿瘤的关系:肯定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 ? 1.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与细胞直接作用,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 2.间接致癌物:进入体内经微粒体氧化酶活化,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 3.促癌物: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 4.肯定致癌物(defined carcinogen)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医师和科学工作 者都承认对人和动物有致癌作用,其致癌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化学致癌 物。 ? 5.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具有体外转化能力,而且接触时间和发病 率相关,动物致癌实验阳性,结果不恒定,且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证据。 ? 6.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是在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某些阳性结果,但 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证明对人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1、化学致癌物的作用点:为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作用:使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 1、累积作用:(summation effect) 是指两种或多种致癌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其复合效应等于单独作用之和 2、协同作用:(synergistiic effect) 机体同时暴露于几种致癌物中其致癌作用高于个单独致癌物作用之和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第一部分: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分布有地理和区域性差异,也有性别和年龄特点。在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有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知道引起肿瘤发病的一些条件和因素。人类的大部分癌症(80%左右)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有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卫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生物因素如病毒、寄生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内分泌机制紊乱所致的激素水平异常等内源性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放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等。因而,可以说癌症病因虽不清楚,但是可以设法预防,或在早期发现,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以下着重介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自我发现、诊治和预防。 第二部分:目录 (一)食管癌 (二)胃癌

(三)肺癌 (四)大肠癌 (五)肝癌 (六)乳腺癌 (七)宫颈癌 (八)恶性淋巴瘤 (九)鼻咽癌 (十)白血病 第三部分:正文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食管癌) 1自我诊断: 食管癌在早期阶段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主要为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哽噎,有时有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等,这些早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上述症状在食管炎或其他良性疾病时也可出现,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有关检查。早期食

管癌如不及时诊治,经过若干时间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吞咽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时可出现胸背痛、上腹痛、声音嘶哑,穿孔后合并有呛咳或大出血、肺炎、脓胸等晚期征象。 2确诊方法: 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拉网作脱落细胞检查,及食管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同时取活检,作病理学检查。 3治疗原则: 食管癌患者如无其他严重疾病,全身情况许可,又无远处转移者,均应争取手术治疗。对不能手术并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放射治疗,或用放射治疗配合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使部分肿瘤缩小。 4预防措施: 少吃酸菜或霉变食物,去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速食、热食、过硬食物等,不阴或少饮烈性酒,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注意饮用水的污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积极治疗食管的良性病,如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食管瘢痕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和吞咽困难综合症。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2胃癌)

预防肿瘤的方法与措施

预防肿瘤的方法与措施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发生是由于细胞电子平衡失调所致。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症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 癌症预防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恶性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或亚临床期预防 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 降低发生率——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 降低死亡率——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任务 在生活中预防肿瘤的发生需要掌握肿瘤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 病因预防,去除各种肿瘤诱发因素:戒烟、戒酒、不吃霉变食品、 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和油炸食品等。第二级预防是预防癌症的进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是预防癌症的复发:坚持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定期复查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 1、不要吸烟。香烟的烟雾中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放射性元素ZIOPO及酚类化合物等,严重有害物质还有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等,我国肺癌病人中约有70%-80%是因长期吸烟引起的。 2、提倡科学的膳食结构。我国的胃肠道癌的65%以上,主要与饮 水污染,膳食结构不当或污染有关,膳食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的结构要合乎健康比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搭配合适的蔬菜,避免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可以减少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发生。3、少吃霉变及发霉的粮食。已知有20多种霉菌及其毒素对实验动

肿瘤的多阶段多因素发病机制

肿瘤的多阶段多因素发病机制 从接触环境致癌物至肿瘤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常被分为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主要阶段,每一阶段又可能有多个小的阶段组成。 (1)引发(initiation)阶段是化学物通过诱变,使原癌基因活化或抑癌基因失活,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一般认为该阶段历时很短,是不可逆的。(2)促进(promotion)阶段是指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 (3)演变阶段(progression) 是指引发细胞群进一步的表型改变,包括恶性前型转变为恶性型细胞等变化的过程。 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 1.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器官形成期是对致畸物最为敏感的时期。 2.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类型是属于有阈值的,即低于其阈剂量,致畸危害可能不会发生。 3.致畸性的种属差异。致畸性的种属差异很明显。与代谢能力、胎盘种类、胚胎发育的速度和方式有关。人是最敏感的。 4. 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化学物可在母体和胎体之间双向转移。 影响转运作用的因素: ⑴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如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有关。 ⑵同时也与胎盘性质有关。 ⑶胎盘中生物转化酶系统。 总的说来,脂溶性强而在生理pH条件下不易离子化的化学物较易于经胎盘转运。 遗传毒理学试验按其检测的终点分成4类:①反映原始DNA损伤的试验、②反映基因突变的试验、③反映染色体结构改变(即染色体损伤)的试验和④反映非整倍体改变的试验致癌性的筛选。 常规筛选试验组的方法: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SCE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等。 遗传毒性研究新技术:(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3) 荧光原位杂交(4) 转基因小鼠突变试验 (5) 基因芯片技术 致癌性的判断标准(WHO,1969)为: 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同类型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 ②试验组中出现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 ③试验组中肿瘤发生早于对照组; ④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每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增加。 上述四项中任何一项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都可以认为是动物致癌物。 动物致畸的三段试验 I段试验:主要测试环境因素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Ⅱ段试验:在胎鼠器官形成期对孕鼠进行染毒, 在分娩前一天处死受孕动物进行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检查。 Ⅲ段试验:对分娩后发育影响的观察。 常见的体外致畸试验主要是全胚胎培养、器官培养和细胞培养三个层次的试验。

恶性肿瘤的预防

病因:恶性肿瘤又称癌症,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癌症,常见的癌症有血癌(白血病) 、骨癌、淋巴癌(包括淋巴细胞瘤)、肠癌、肝癌、胃癌、盆腔癌(包括子宫癌,宫颈癌)、肺癌(包括纵隔癌)、脑癌、神经癌、乳腺癌、食道癌、肾癌等。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地弄清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即基因突变的规律。然而,我们已知一些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化学气体、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物理因素:辐射、紫外线、食物过热等;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精神忧郁、压抑等;内分泌与代谢:内分泌紊乱、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等都可能引发癌变;遗传有时也是癌变的起因。长期暴露于致癌物中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较高。癌症在我国死因统计中,居第一或第二位、就目前所知,癌症种类有一百种以上。但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是两项致癌主因。 忠告:预防恶性肿瘤,首先自己要注意环境因素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己饮食,加强锻炼和保持心情舒畅。对下列情况提高警惕:(1)发现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慢性疼痛,食欲下降。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数年后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鼻塞,经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伴有偏头痛、头晕、耳鸣和颈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 (18)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19)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0)青少年肘或膝关节剧痛、肿胀,用抗风湿药或抗菌素类药治疗无效等。

肿瘤患病率上升原因及对策

原因: 1.癌症发病的内部因素 1)免疫功能的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是机体的护卫军,当其功能正常时,能有效地抵抗、消灭外侵的细菌、病毒等,并能清除外来的有毒物质及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当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受到抑制或损伤时,就容易发生细胞病变。 2)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内分泌紊乱对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临床观察资料表明,有些长期服用已烯雌性激素治疗,或用雌激素治疗(60岁以下者),均可减轻症状。现已发现,内分泌紊乱与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对人类肿瘤的直接影响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在人类肿瘤中,只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以及结肠息肉综合征被认为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学者报道,在欧美妇女中最常见的乳腺癌约有30%的病例有遗传倾向;某些润滑脂道癌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也具有遗传性;肺癌也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4)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因素即祖国医学所概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这对于患者赖以抵抗癌症侵袭的免疫力是有重要影响的。《妇人良方》认为"乳岩"的发生:"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许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情绪的好坏与癌症的发生有重大关系。癌症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创伤,或有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郁闷等,性格开朗的人很少患癌症。 2.癌症发病的外部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这类因素是目前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其来源甚广,种类繁多。经考察和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发现有千余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致癌物就有数百种之多。化学物质致癌潜伏期的相对较长,对人类危害极大,它广泛存在于食物、生产作业环境、农药、医疗药品之中。人们所熟知的黄霉毒素,在花生、玉米、高粱、大米等许多粮食作物中都有沾染,它具有公认的致癌作用,有明显的致癌力,已被证实可导致肝癌的发生。广布于自然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腌制过的鱼、肉、鸡中含量较高)和熏烤或烧焦后的食物中(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如鱼、肉、蛋类)致癌物的种类和含量剧增,以及受到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如3,4苯并芘、二甲基苯蒽、二苯蒽等致癌物污染的空气,均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并导致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肝癌、白血病、膀胱癌、大肠癌、阴囊癌、皮肤癌等。 2)物理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灼热、机械性刺激、创伤、紫外钱、放射线等。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受辐射危害可以来自环境污染,也可以来自医源性。比如多次反复接受X 射线照射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使受检人群患肿瘤机率增加,若用放射疗法治疗某些疾病,也可诱发某些肿瘤。有资料报告,在用放射性核素磷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后,相当数量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白血病。肺结核患者反复的胸透检查,可诱发乳腺癌。 3)生物致癌因素:目前,对这类因素研究较多的是病毒。近代科学研究已证明,有30多种动物的肿瘤是由病毒引起的。近来发现人类的某些肿瘤与病毒的关系密切,在一些鼻咽癌、宫颈癌、肝癌、白血病等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发现有相应病毒的抗体。有资料报道,血吸虫病可诱发大肠癌、肝癌等。 3.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睡眠、吸烟、嗜酒、饮食等行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不良的习惯是导致

肿瘤的原理和预防

一个成人身体大约由近一千万亿个细胞组成。人体每天都有数亿个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数亿个细胞增值生长,细胞的生长是由人体细胞核DNA遗传基因决定的,它就像工厂生产产品的模具一样,不断进行复制。在每天生产的数亿个新生的细胞中难免出现几个废品――异常细胞,这种异常细胞在制癌因素的作用下,就可能形成癌细胞。哪些是制癌的因素呢?科学家们一百多年的研究认为病毒、霉菌、射线、化学致癌剂等是异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因素。所以从小孩到青壮年,直到中老年人人都有生成癌细胞的可能。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患上癌症,这是因为人体有一道天然的防线――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强的人,能有效的清除变异细胞,应而不至患上癌症。如果免疫系统弱废物变异细胞不能被排出体外,在酶的生物转化作用下,它们变成能直接引起细胞遗传物质DNA突变的最终致癌物。这仅是癌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只需几秒钟至几小时。第二阶段,最终致癌物质作用于细胞。如经DNA修复有缺陷,DNA就发生突变,改变遗传的性能。当细胞分裂繁殖时,下一代子细胞接受了错误的资讯,形态就发生了变化,成为癌细胞,又慢慢地发展成癌细胞集团。当它变成临床上能察见的癌时,虽然开始只有一个火柴头那么大,但已包含了三千万个癌细胞。第二阶段则相当长,大约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这个过程称为第三状态。假设在第三状态进行有效的治疗,我们就可以进入无病状态。但是这个第三状态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人们常服健力灵芝宝来提高免疫机能,建立免疫系统屏障,预防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这可能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0年。所以说,如果在20-30岁经常接触致癌物,结果要到40-50岁以后才发病,这样患癌的年龄就显得大了。 其二,随着年老,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因而对病变的免疫监视作用自40岁起逐渐降低。免疫功能的减弱,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其三,年龄越大,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对机体带来的影响也就会越来越大,如吸烟的人,吸烟的年限越长,患癌的可能性当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子宫颈癌等,可能引起源于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种慢性炎症、慢性气管炎、胃炎和溃疡病、前列腺炎、肠炎、子宫颈炎症等。 虽然老年人的组织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争取避免癌症侵袭。如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平衡,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以防止癌变,做好保健工作,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癌症,早治疗。 何为“生活方式癌” 通常所说的肝癌、胃癌、肺癌等等,是从器官名称上区分不同的癌症。若从发病原因来看,癌症大致可分三类,即:生物致癌,包括病毒和寄生虫,如白血病、鼻咽癌等;化学物质致癌,如亚硝胺、苯并芘可致食管癌、肺癌;物理因素致癌,如过多照射可致白血病等。 那么何为“生活方式癌”呢?抽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放出的尾气甚至在家炒菜时释放出的油烟雾气等等,都存在着致癌的可能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转型使人类逐步摆脱了营养不良和传染性疾病,而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 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确可以改变癌症发生的概率,这是预防“生活方式癌”的最大动力。 以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为例,据统计,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序第一的宫颈癌现在已降至第8位,医学院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已很难找到活着的晚期宫颈癌的例子,只能给学生看资料照片,而过去极少见的乳腺癌现在却排到了第一,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女性癌症排序发生变化的最生动的例子。因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孩子多、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