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A)

大连海事大学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A)
大连海事大学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A)

A卷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8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 )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相互补充。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基于对象的( )的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 )。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 )。

10、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

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 )。

11、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开发模型有瀑布

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智能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增加了( ),它建立在()的基础上,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就得到( )的一个新版本。喷泉模型描述了()的开发模型,它体现了这种开发方法创建软件的过程所固有的( )和( )的特征。

12、以下不属于白盒测试技术的是()。

13、为改正软件系统中潜藏的错误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

14、保证软件质量的手段有复审、复查、管理复审和测试等。其中复审发生在软件生命周期的

()。

15、完整的系统设计应包括()。

16、在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中,表示系统各个物理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流动情况的工具是()。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

元素之间的( )情况。

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策略和( ) 。

4、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 )。

5、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 )。

6、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报告。

7、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

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 )的边的路径。

8、设计任何一个人机界面,一般必须考虑()、用户帮助机制、错误信息处理和命令方式四

个方面。

9、在软件测试中,已知产品内部工作过程,通过测试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产品规格说明

的规定正常进行的方法称为()测试法。

10、()是对软件结构中模快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度量。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缺乏有力的方法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开发工具的支持,这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

2. 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包括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在用户需求分析时观察用户手工操作过程不是为了模拟手工操作过程,而是为了获取第一手

资料,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需求。()

4. 快速原型技术的适用于软件产品要求大量的用户交互、或产生大量的可视输出、或设计一些

复杂的算法等场合。()

5. 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 )

6. 面向数据设计方法一般都包括下列任务:确定数据结构特征;用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基

本形式表示数据等步骤。()

7. 理想的人机界面应针对具有典型个性的特定的一类用户设计。()

8. 数据输入的一般准则中包括尽量增加用户输入的动作。()

9. 用穷举测试是较现实的测试方法。()

10、在软件维护过程中改善性维护是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四、论述题

1、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而影响维护的因素较多,除了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

管理因素外,还有程序自身的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可归纳为:a) 软件系统的规模;

b) 软件系统的年龄;c) 软件系统的结构。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给出上述三项因素的解释,阐述“规模”、“年龄”和“结构”的具体含义。(5分)

2) 扼要分析影响维护工作量的因素,即分析可能增加维护工作量的因素和可能减少维护工作

量的因素。(5分)

3) 简单传述软件可维护性度量的含义。(5分)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3、系统设计的内容是什么?(10分)

五、综合题(10分)某电器集团公司下属的厂包括技术科、生产科等基层单位。现在想建立一

个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其中:

生产科的任务是:

(1)根据销售公司转来的内部合同(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交获日期)制定车间月生产计划。

(2)根据车间实际生产日报表、周报表调整月生产计划

(3)以月生产计划为以及,制定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及产品组装月计划。

(4)将产品的组装计划传达到各科,将组装月计划分解为周计划,下达给车间技术科的任务是:

(1)根据生产科转来的组装计划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产生产品装配图给生产科,产生外购需求计划给供应科,并产生产品自制物料清单。

(2)根据组装计划进行产品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自制物料清单产生工艺流程图给零件厂。

试写出以上系统中生产科和技术科处理的软件结构图。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试题(附答案)

《软件工程》作业 班级2000(春)计算机本科姓名罗国南学号001000490 成绩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可行性研究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PDL语言是详细设计的重要工具,可方便地实现程序的自动生成。√ 模块的控制域应该在作用域之内。 面向对象方法把对象作为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所构成的统一体。√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 软件测试时经常要输入无效的,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测试。√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从应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基础语言、结构化语言和专用语言三大类。√

软件维护的前提是不能失去原有软件的基本功能。√ Gantt图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子任务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 与其它开发的方法相比较,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响应迅速。× 适应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变化。√ 系统流程图可以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 的每个部件。× 工程网络图可以描绘各子任务作业的工作时间和可以机动(延长)时间。√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进行处理的主体。√ 调试是在测试出错误之后,找到错误的位置并改正的过程。√

不允许使用GOTO语句是结构程序的特征。× 面向对象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减少了软件的开发时间。× 用盒图和PAD图设计出来的算法必定是结构化的。√ 逻辑输入数据流是离物理输入端最远,且沿同一输入路径输入的数据流。√ 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可能将软件开发项目否定。√ 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使用“对象”不仅需要知道它向外界提供的接口形式,而且必须知道它的内部实现算法。× 传统的流程框图不能用来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个模块执行时,必须引用另一个模块的某些数据,则这个模块的独立性不强。√ 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34385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说明:本试卷为04级计算机专业(专升本)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总计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号前的()中) ( C )1. 软件是()。 A. 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 程序 C. 程序及其文档 D. 计算机系统 ( B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描述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 B )3.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 D)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C )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 A ) 6. 各种软件维护的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 A) 完善性维护B) 纠错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 B ) 7.软件测试的目标是()。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 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 D. 与软件调试相同 ( D )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 C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 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 -1.0, 1.0, 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 D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设计 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 A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模块化的根据B.逐步求精的根据C.抽象的根据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 D )12.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船舶操纵题库6

四章一节 1、在大风浪中顺浪航行的条件是: I.波长小于船长时;II.波长大大长过船长时;III.波长与船长相近似,船速又与波速接近时 A、仅I对 B、仅II对 C、I、II对 D、仅III对 2、船舶横摇周期Tθ,波浪周期τ,当Tθ >τ时,则船舶横摇周期较 ,甲板上浪较 .。 A、慢;少 B、快;少 C、慢;多 D、快;多 3、在北半球台风的危险半圆是指台风的半圆。 A、左 B、右 C、前 D、后 4、在北半球可航半圆内避台操纵法是: I.以左首约15°~20°顶风全速驶离;II.使右首受风顶风滞航;III.使右尾受风驶离 A、仅I对 B、仅II对 C、仅III对 D、II、III对 5、船舶为避免卷入台风中心的操纵方法是: A、在北半球,船舶应以右首舷的15°~20°顶风全速航行 B、在南半球,船舶应以右尾受风全速航行 C、A、B都对 D、A、B都不对 6、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遇到大风浪,使该船剧烈摇摆,拍底和甲板大量上浪,螺旋桨打空车,该船应采取: A、滞航 B、顺浪航行 C、漂滞 D、顶风,顶浪航行 7、在大风浪中航行的船舶,为避免谐摇,改变波浪的遭遇周期,可采取下述那种措施? A、改变航向 B、即改变航向又变速 C、改变船速 D、A、B、C、均可采取 8、船舶在大风浪中掉头操纵,下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利用海浪的三大八小变化规律,使船舶在风浪较平静是掉头 B、掉头过程中要快车满舵,以求尽快掉成 C、从顶浪转向顺浪时,转向应在较平静海面来到之前开始,以求在较平静海面时正好转到顺浪 D、从顺浪转到横浪较危险,必须降低惯性冲力,等待时机,以求在较平静的海面掉头完毕 9、有关大风浪中采取漂滞法的船,下述哪项不正确? A、保持舵效的最小速度并将风浪放在船首2~3个罗经点迎浪航行 B、船舶停止主机随风浪漂流 C、适用保向性差或衰老的船舶 D、可在船首抛出锚链或大缆使船首迎风浪 10、海上波浪周期为10秒,如本船横摇周期分别为下列所述,正确的船舶摇摆情况是: A、周期6秒时,横摇较快 B、周期10秒时,横摆最剧烈 C、周期14秒时,横摇较慢 D、A、B、C、都对 11、在大风浪中航行,为减轻拍底现象应保持首吃水大于满载吃水的多少? A、1/3 B、1/2 C、3/4 D、以上都可以 12、当船舶处于纵摇和垂荡都很严重时,为了减轻摇荡,须避开临界区域,采取最有效的措 施是: A、减速 B、改变航向 C、调整吃水差 D、以上都行 13、在大风浪中航行,船舶受波浪的作用,使其围绕着通过重心的X、Y、Z轴作线运动和 回转运动,过X轴的摇摆运动称为:

软件工程模拟题1带答案.doc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试题一、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共20 分,每小题10分) 需求陈述: 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 (1) 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始分计算,得到标准分,存入考生分数文件; (2) 计算录取线分:根据标准分、招生计划文件中的招生人数,计算录取线,存入录取线文件。 要求:用结构化方法学对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分别完成以下工作: (1)给出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的功能模型(用数据流图表示)。(10分) (2) 给出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用H图或结构图表示)。(10分) 答案 网上搜的答案 结构图即软件的模块

试题二、下面是程序流程图,试分别用N-S图和伪代码(类C语言描述)表示。(共20分) 答案: 我做的:do { if(!p) { g 真假 假 开始 结束 p >0 q 真

exit(); } g; } while(q); 我自己做的,可以不太对

Do { If(p为真) { 执行g If(g为真) { do nothing } Else if(g为假) { return } } Else if(p为假) { Return } }while(g为真) 试题三、(共20 分,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程序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float calculateTotal( int N) //计算满足条件的N个数的和 { float count = 0.0; int i=1; while ( i<=N ) { if( i % 4 == 0) count += i; i++; } return count; } (1)画出上述程序的有向流图,并计算该函数的环形复杂度。(每问5分,共10分)(2)请用基本路径的测试技术完成该函数的测试。要求给出基本路径和测试用例。(每问5分,共10分) 答:这道题课本上没有知识点,从网上搜出来的,知识点见“测试基础”PPT的P30页 白盒测试代码分支图的环形复杂度计算: 环形复杂度以图论为基础,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软件度量。可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环形复杂度:(1)控制流图中环形区域的数量对应于环形复杂度。(2)给定控制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定义为V(G) = E-N+2 其中,E是控制流图中边的数量,N是控制

软件工程考试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 简答题 1、什么叫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就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什么叫软件危机?软件危机包含哪两点?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什么? 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两点: (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1)软件就是逻辑部件而不就是物理部件。 (2)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大。 (3)轻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轻视软件维护的错误观点与方法。 3、什么叫软件工程? 1968年在第一届NATO会议上的早期定义: “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1993年IEEE的定义: “①软件工程就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与维护过程,也就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进而研究①实现的途径”。 我们国家最近定义:软件工程就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与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4、两种软件工程方法学开发软件时要建立哪些模型? 软件工程方法学包括: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方法学。常用的开发模型有: 瀑布模型(需求稳定,而且可以预先指定) 原型模型(需求模糊或者随时间变化) 增量模型(分析员先作出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用户参与逐步完善)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化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 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与无间隙性) 5、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 过程模型分为五大类:1、管理过程模型。2、瀑布模型(又称为生命周期模型)。3、增量过程模型:包括增量模型,,RAD模型。4、烟花过程模型:包括原型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5、专用过程模型:包括机遇构建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模型。 6、什么就是软件生命周期?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与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7、软件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与步骤?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八个步骤: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 8、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经过哪三个大阶段?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9、软件开发的各阶段的任务就是什么? 定义阶段:问题定义--任务:关于规模与目标的报告书;可行性研究--任务: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成本/效益分析;需求分析--任务: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 开发阶段:总体设计--任务:系统流程图,成本/效益分析,推荐的系统结构:层次图/结构图;详细设计--任务:HIPO图或PDL 图;编码与单元测试--任务:源程序清单,单元测试方案与结果;综合测试--任务:综合测试方案,结果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完整一致的软件配置。 维护阶段:软件维护--任务:维护记录以及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整性维护与预防性维护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D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B) 控制、联系、对象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 ],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 , . 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c ) 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d )A.功能B.调用关系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 ) A.模块化的根据 B.逐步求精的根据 C.抽象的根据 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13.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 D )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14.内聚程度最低的是( A.偶然 )内聚A.偶然 B.过程 C.顺序 D.时间 15.确定测试计划是在( D )阶段制定的.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编码 D.测试 16.需求分析的产品是( D ) A.数据流程图案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D.需求规格说明书 17.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数据库设计 B.数据通信 C.数据定义 D.数据维护 18.( D )引入了“风险驱动”的思想,适用于大规模的内部开发项目。 A.增量模型 B.喷泉模型 C.原型模型D.螺旋模型 (×)2、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是白盒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及可靠性等测试。 (×)4、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建立软件模块结构图。 (√)5、尽可能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6、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就是数据流图。 (×)7、进行总体设计时加强模块间的联系。(×)8、编码时尽量多用全局变量. (√)9、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来自动生成一部分程序.(×)10、软件测试是要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复习提纲1到19条

避碰部分复习提纲(1~19) NO.1 一、适用对象及水域 1. 适用的水域 1)公海 2)连接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 2. 适用的对象 适用于上述适用水域中的一切船舶,而非仅适用于海船。 二.“规则”与地方规则的关系 1.特殊规定(特殊的航行规则) 1)制定的部门——有关主管机关: An appropriate authority 2)适用对象: 港口、港外锚地、江河、湖泊、内陆水道. 3)关系: (1)特殊规定优先于“规则” (2)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规则”各条,以免造成混乱。 2. 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特殊的号灯、号型及声号) 1)制定部门---各国政府:The Governmant of any State 2)适用对象、信号种类及要求 NO.2 一、对象 1.船舶 2.船舶所有人 3.船长或船员 二、三种疏忽的分类: 1.遵守本规则的疏忽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忽职守,麻痹大意。不执行甚至违反《规则》; 2)错误地解释和运用《规则》条文; 3)片面强调《规则》的某一规定,而忽视条款间的关系和系统性; 4)只要求对方执行《规则》,不顾自身的义务和责任。 2.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1)不熟悉本船的操纵性能及当时的条件的限制而盲目操船; (2)对风流的影响估计不足;

(3)对浅水,岸壁,船间效应缺乏应有的戒备; (4)不复诵车钟令和舵令; (5)未适应夜视而交接班 (6)狭水道,复杂水域航行时没有备车,备锚,增派了望人员; (7)在不应追越的水域,地段或情况下盲目追越; (8)未及时使用手操舵; (9)锚泊的水域或方法不当;或对本船或他船的走锚缺乏戒备 (10)了解地方特殊规定及避让习惯。 3.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戒备上的疏忽 构成特殊情况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自然条件的突变;复杂的交通条件; 相遇船舶突然出现故障;出现《规则》条款没有提及的情况和格局等。 例如:(1)突遇浓雾,暴风雨等严重影响视距和船舶操纵性能的天气; (2)两艘以上的船舶相遇构成碰撞的局面; (3)夜间临近处突然发现不点灯的小船,或突然显示灯光的船舶; (4)他船突然采取具有危险性的背离《规则》的行动; (5)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本船或他船无法按照《规则》的规定采取避碰行动。 三.“背离”的目的,条件与时机 1.目的:为避免紧迫危险。 2.条件: (1)“危险”确实存在,不是臆测或主观臆断的; (2)危险是紧迫; (3)“背离”是合理(且有效)的,不背离反而不利于避碰。 4.时机: 采取背离行动的时机显然只能在紧迫局面形成之后,“紧迫危险”尚未出现之前,不可过早或过晚。 NO.3 1.船舶: (1)显然,军舰专用船舶和从事海上勘探的各种钻井船等均属于船舶。 (2)潜水艇——当其在水面航行时,方为“船舶”。 (3)非排水船舶——航行时,基本上或完全不靠浮力支持船舶重量的船舶。 2. 机动船:这里为广义,但在第二章各条中,不包括: 失去控制的船舶,操限船和限于吃水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 3. 帆船Sailing vessel (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器但不在使用.) 为单纯用帆行驶的船舶。机帆并用----为机动船。 4.从事捕鱼的船舶: (1)正在从事捕鱼,不论其是否对水移动; (2)作业时,所使用的渔具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 5.水上飞机——水面航行时属“船舶”,水上超低空飞行时属“飞机”。

软件工程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60分,每题3分) 1、软件工程强调将()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之中。 A.规范化B.系统化C.可度量D.以上全部 2、软件开发活动的顺序应该是()。 A.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B.问题定义、设计、可行性研究、编码和测试。 C.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D.需求分析、编码和测试、试运行。 3、假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2%,请问现在存5000元,两年后价值应为()元。A.5202 B.4500 C.5100 D.4712 4、系统物理模型用()表示。 A.系统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D.E-R图 5、关于软件需求特性不正确的描述是“软件需求具有()”。 A.多变性B.模糊性C.准确性D.主观性 6、随着模块规模减小,模块开发成本_____,模块集成成本____()。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加C.增加/减小D.增加/增加 7、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指标是()。

A.模块的复杂性B.模块的大小 C.模块的参数D.内聚和耦合 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传递的。 A.过程B.主体C.参数D.数据结构 9、UML是一种()。 A.建模工具B.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C.可视化的建模语言D.过程 10、用()模型分析和定义用户的功能需求。 A.数据B.静态C.动态D.用例 11、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特性。面向对象方法中,常用()实现。 A.状态图B.交互图C.活动图D.以上全部 12、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界限是(),从分析到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 A.清晰的B.模糊的C.非线性的D.确定的 13、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定义了若干(),体现了子系统的功能,而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应该是隐藏的。 A.操作B.参数C.算法D.控制 14、测试最早的开始时间是()。 A.从详细设计阶段开始

软件工程考试卷及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本试卷答卷时间为6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组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B)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2.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B)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顺序、选择和重复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转移 3.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A) A.PAD B.SA C.SC D.DFD 4.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C) A.代码的规模 B.运行速度 C.质量 D.可维护性5.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D)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效率 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程序易读性 6.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7.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C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8.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 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 (P1)+E(P2)就是:(A) A.模块化的根据 B.逐步求精的根据 C.抽象的根据 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9.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D)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6套)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 B 软件工具 C 质量保证 D 软件工程 2、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 业务需求 B 功能要求 C 非功能需求 D 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计划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完成于()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实现 D 软件测试 4.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5.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EI提出的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管理级的特征是( )。 A.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B.建立了项目级的管理制度 C.建立了企业级的管理制度 D.软件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6.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 试 D.软件维护 8.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2)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60分,每题3分) 1、下面的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的宗旨()。 A.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 B.研究算法 C.及时交付软件 D.生产无故障软件 2、针对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比较好的模型是()。 A. 快速原型化模型 B. 瀑布模型 C.软件成熟度模型 D.系统化模型 3、可行性分析研究的费用大约是项目总经费的()。 A.2% B.6% C.20% D.5‰ 4、业务需求描述的是()。 A.功能需求 B.用户需求 C.用户的具体业务流程 D.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 5、一个数据流程图中的图形符号有且仅有()种。 A.3 B.5 C.4 D.7 6、非直接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的模块独立性最弱。 A.内容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D.外部耦合 7、信息隐藏的核心内容是()。 A.把数据都放在公共的区域 B.数据不能被其他模块访问 C.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不允许其他模块直接访问 D.把信息加密,只能让有密钥的模块访问 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传递的。 A.参数 B.主体 C.过程 D.数据结构 9、()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集。 A. 组件视图 B.逻辑视图 C. 用例视图 D.对象视图 10、用()模型描述系统组织结构。 A.组织 B.CMM C.数据 D.静态 11、对象模型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实

现。 A.顺序图 B.类图 C.状态图 D.组件图 12、如果对象之间的耦合是通过()来实现的,则这种耦合就是交互耦合。 A.消息机制 B.参数 C.方法 D.公共数据区 13、定义类的属性类型时尽量使用已有类型,太多自定义类型会降低系统的()指标。 A.有效性 B.安全性 C. 可维护性 D. 开发效率 14、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包括()测试用例。 A. 可能产生无效输出的输入情况 B.无效的和不期望的输入情况 C.有效的和期望的输入情况 D.上面所有情况 15、()属于功能测试方法。 A.等价类划分和判定覆盖 B.边值分析和等价类划分 C.边值分析和判定覆盖 D.判定覆盖和回归测试 16、一个软件项目大约()的工作量在开发阶段,()的工作量在维护阶段。 A.30%,70% B. 70%,30% C. 30%,30% D. 70%,70% 17、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A.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B. 技术和算法 C.软件配置管理 D.软件开发进度计划 18、通俗的说,软件项目管理中常说的基线是()。 A.管理的基本思路 B. 一种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C.基本的技术路线 D. 通过正式复审的文档 19、科学计算领域一般选择()语言。 A.HTML B.C C.汇编语言 D.XML 20、对于嵌套的循环和分支程序,层次不要超过()层。 A.1 B.2 C.3 D.5 二、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1、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一、填空题 1.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第四代技术模型(原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混合模型。 2.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 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发可行性等方面来研究。 3.现在向银行存款,年利率为i,若希望在n 年后从银行得到F元,现在应该存入的钱数为 (F/(1+i)n)。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数据输入的源 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5.Jackson图除了可以表达程序结构外,还可以 表达(数据结构),它首先要分析(数据结构),并用适当的工具来描述。 6.详细设计的工具有图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语言工具)。 7.IPO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 成。这个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8.面向对象技术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集、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 A )属于系统软件。 A.WINDOWS 2000 B.Word C.Flash D.3D MAX 2.下列哪个图是N-S图的构件( C )。 A. B.

3.对于螺旋模型,下列( D 卡尔坐标表达的活动。 A. 制定计划 B. 实施工程 C. 风险分析 D. 程序编码 三、多项选择题 1.软件危机可以表现为(ABXD A.产品不符合用户的需要 B.软件产品的质量差 C.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D.软件的价格昂贵 2.Jackson图中一般可能包括(A.表头 B.表体 C.表名 D.字段名 AD )。、内容耦合是最高程度的耦合 、应该尽量使用内容耦合 、高级语言一般设计成允许内容耦合的形式、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可能发生内容.下列属于不标准的书写格式( BCD )。、书写时适当使用空格分隔 、一行写入多条语句 、嵌套结构不使用分层缩进的写法 、程序中不加注释 ,错误的) 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 () 系统流程图是一个典型的描述逻辑系统的传()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 A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一答案 一.选择题: 1.软件危机出现于____,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____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A.50年代末 B.60年代初C.60年代末 D.70年代初 A.运筹学B.工程学 C.软件学 D.软件学 E.数字 2.开发软件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作____。 A.软件投机B.软件危机C.软件工程D.软件产生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除了______。 A、软件开发过程未经审查 B、软件开发不分阶段,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 C、所开发的软件,除了程序清单外,没有其他文档 D、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开发软件,不符合软件本身的特点 4.软件工程学是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软件开发的学科,其目的是____。 A.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B.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 C.缩短研制周期扩大软件功能D.硬软件结合使系统面向应用 5.请按顺序写出软件生命期的几个阶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维护 B.测试 C.详细设计 D.概要设计 E.编码 F.需求分析6.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____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阶段。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C.运行及维护D.测试与排错7.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关性 B、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对独立 C、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连续 D、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相对独立 8.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是在______文档中作出的。 A、软件开发计划 B、可行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测试报告 9.分析员是____。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人员 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 10.下列叙述中,_______不属于数据字典的作用。 A、作为编码阶段的描述工具 B、为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统一认识 C、作为概要设计的依据 D、为需求分析阶段定义各类条目 11.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时,采用的基本手段是____。 A.分解和抽象 B.分解和综合C.归纳与推导D.试探与回溯12.结构化系统分析主要是通过____进行分析的。 A.算法分解B.控制结构分解 C.数据结构分解D.处理功能分解13.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述了系统的____。 总貌B.细节C.抽象D.软件的作者 13.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____。 A.变换型 B 事务型 14.需求分析说明书不能作为______。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 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结构化设计 方(SD),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Jackson方法,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 6、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分析方法和非分析方法(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白盒测试为主,黑盒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自底向上估计、自顶向下估计和算法模型估计三种类型。 10. 文档(document)—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1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依赖于机器,面向(机器) 12. 软件有效性(efficiency),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13. 软件定义过程可通过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来完成。 14. 软件定义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工程(需求),也就是要搞清“做什么”。 15. 为了使用户需求逐步精细化、完全化、一致化,通常采用(需求建模技术)。 16. 一个软件的深度是指其控制的(层数)。 17. 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输入,将该输入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并 最终可运行的代码的过程叫(编码)过程。 18.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19. 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称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20.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要素中的软部件由程序、数据和(文档)组成。 21. 数据流图就是用来刻画数据流和转换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它用简单的图形记号分 别表示数据流、转换、(数据源)以及外部实体。 22. 被继承的类我们称之为基类(父类),在基类的基础上新建立的类我们称之为派生 类子类。 23. 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它有顺序、分支和(循环)三个基 本控制构件。 24.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也称为(低级)语言。 25. 软件测试是执行程序发现并排除程序中潜伏的(错误)的过程。 26.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等属性、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 27. 软件可理解性,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 28 在实体-关系图简称E-R图中,数据对象实体用长方形、关系用(菱形)、属性用椭 圆表示。 29. 建立数据流模型要遵循的原则包括:每个加工至少应有一个输入数据流以反映被处 理数据的来源和一个(输出)数据流来反映加工的结果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问题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 编码、测试和____________。 2.基于软件的功能划分,软件可以划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可行性研究,应从、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开 放方案可行性等方面研究。 4.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 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 5.数据流图的基本四种成分: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汇点、、 和。 6.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_______________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使 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7.是自动地共享类、子类和对象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 8.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软件的质量,主要采取下述措施:________________、 复查和管理复审、________________。 10.大型软件测试包括、、确认测试和 四个步骤。 1、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运行与维护 2、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3、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4、物理系统黑盒子形式 5、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6、数据流数据流图DFD 数据字典DD 7、继承性 8、图示工具、设计语言表格工具 9、审查测试 10、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C C C A C 6 7 8 9 10 D D A C B 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2.Jackson设计方法是由英国的M. Jackson提出的,它是一种面向()的软件 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试题库集及答案

综合练习一答案 选择题: 1.软件危机出现于____,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____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A.50年代末B.60年代初C.60年代末D.70年代初 A.运筹学B.工程学C.软件学D.软件学E.数字2.开发软件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作____。 A.软件投机B.软件危机C.软件工程D.软件产生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除了______。 A、软件开发过程未经审查 B、软件开发不分阶段,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 C、所开发的软件,除了程序清单外,没有其他文档 D、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开发软件,不符合软件本身的特点 4.软件工程学是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软件开发的学科,其目的是____。 A.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B.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 C.缩短研制周期扩大软件功能D.硬软件结合使系统面向应用5.请按顺序写出软件生命期的几个阶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维护B.测试C.详细设计D.概要设计E.编码F.需求分析6.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____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阶段。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C.运行及维护D.测试与排错7.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关性 B、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对独立 C、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连续 D、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相对独立 8.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是在______文档中作出的。 A、软件开发计划 B、可行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测试报告 9.分析员是____。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人员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软件工程考模拟试题 一、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1、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软件工程的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是过程层和方法层,最上层是工具层。见图: 其中过程层定义了一组关键过程域,目的是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方法层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如何实现设计,如何测试和维护等方法。 评分标准:画图2分,过程层2分,方法层2分。 2、请为下面的程序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nt main() { int a,b,c,x,y,z,t; scanf(“d%,d%,d%),&a,&b,&c,&t); if a>5 && t<1 x=10 else x=1; if b>10 y=20 else y=2; if c>15 z=30 else z=3; printf(“d%,d%,d%\n”,x,y,z) } 1、答案 条件: a>5,t=0 a<=5,t=0 b>10 b<=10 c>15

c<=15 测试用例(不唯一):a=6 t=0 b=11 c=16;a=5 t=0 b=10 c=15 评分标准:只要写出条件,不管测试用例是否给出都给3分;两组测试用例各占3分。 3、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区别? (1)描述的重点不同:活动图描述的是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状态图描述的是对象的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移。 (2)使用的场合不同:在分析用例、理解涉及多个用例的工作流、处理多线程应用等情况下,一般使用活动图;在显示一个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行为时,一般使用状态图。 4、试分析结构化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需求分析的细化程度没有标准,只能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自己把握;需求分析的过程是在一种瀑布形式,当需求变更时,功能变化就会导致软件模块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了软件结构不稳定。 (2)结构化程序设计将数据定义与处理数据的过程相分离,不利于软件复用。 (3)结构化方法设计的软件结构不稳定,缺乏灵活性,可维护性差。 5、请说明判定表的作用及其结构。 判定表是结构化设计的工具,用于多条件的描述。其结构分为4部分:条件列表、条件组合、操作列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组合。 二、应用题(10分) 一个简化的养老院软件需求描述如下:老人来到养老院,接待人员将老人的基本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管理员读取老人信息,进行护理级别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配床位、确定护理方案,床位的分配信息存入床位分配数据表,每位老人的护理方案也要保存到数据库表中。财务人员根据收费标准、床位分配信息、护理方案和老人的日常护理记录计算应收费用,老人的家属可以查询应收费信息和老人的日常护理信息。护士根据老人基本信息、护理方案对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并向系统录入每日的护理信息。请你根据以上的描述,画出数据流程图。 一、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4、答案 5、答案 判定表是结构化设计的工具,用于多条件的描述。其结构分为4部分:条件列表、条件组合、操作列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组合。 评分标准:作用3分、结构3分。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 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答:1、软件重用可以显著地改善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软件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3、节省软件开发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3、自顶而下渐增测试与自底而上渐增测试各有何优、缺点? 答: ①自顶而下渐增测试 优点: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现并验证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能够尽早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 缺点:需要存根程序,底层错误发现较晚。 ②自底而上渐增测试 优点与缺点和自顶而下渐增测试相反。 4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软件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努力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每个阶段结束前

的审查和复审中,应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复审中,应对将来要扩充和修改的部分加以注明。在讨论软件可移植性问题时,要考虑可能要影响软件维护的系统界面。 在软件设计的复审中,因从便于修改、模块化和功能独立的目标出发,评价软件的结构和过程,还应对将来可能修改的部分预先做准备。 在软件代码复审中,应强调编码风格和内部说明这两个影响可维护性的因素。 在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前的每一测试步骤中都应给出需要进行预防性维护部分的提示。 在完成每项维护工作后,都应对软件维护本身进行仔细认真的复审。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人们正试图通过直接维护软件规格说明来维护软件,同时也在大力发展软件重用技术。 简述软件测试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与什么文档有关。 【解答】 测试过程按 4 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和平行运行。 单元测试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单元测试计划和详细设计说明书。 集成测试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集成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与其相关的文档是确认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平行运行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与其他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用户指南、使用手册等。 36.简述容错技术的四种主要手段,并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