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

做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
做聪明的消费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我们该怎么办?

(板书: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应该怎么办?)

(1)请各小组就我们刚才的问题,想想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小组长做好发言总结。

(2)小组内交流,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12315)

A、找商家或生产厂家赔偿;

B、找“消协”投诉;

C、拨打12315电话;

D、诉诸法律。

(课件出示)

2、刚才同学们提到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诉诸法律来解决。那么,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呢?

学生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内容。

(课件出示)

(四)播放视频、画面,案例传真:

1、同学们还提到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拨打12315电话,那么“3.15”指什么呢?(课件显示)

(板书:三、3.15在行动)

2、我国消费者协会自从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宣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课件显示:“3.15在行动”宣传、演出画面。)

3、现在,我们国家加大了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对有些不法分子进行了绳之以法。

(课件显示:A、看画面:“3.15在行动”(销毁假冒伪劣食品、销毁假酒、销

毁假烟、销毁过期药品;

B、看视频:“3.15在行动”(唐山市销毁伪劣农资保障农业生产)。

4、说一说,看完这几幅画面和视频录像,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

(五)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明白消费顺口溜》,帮助大家做明白的消费者。

(课件显示:明白消费顺口溜。)

(六)活动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们生活造成危害的事例,探讨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我们该怎么办?知道了“12315”和“3.15”分别指什么,另外,现在我们国家加大了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3.15在行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明白的消费者。

(七)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表演情境模拟;

2、如何做明白的消费者:工商人员的提醒、矿泉水的鉴别方法、假广告是如何骗人的,了解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情境模拟,学习消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伪劣产品对我们的危害,为了免遭其害,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明白的消费者。怎样做一个明白的消费者呢?请看,他们购物时的做法对不对?

情景一:学生购物。

1、学生进行购物表演。

2、师生评价:表演者购物时的表现怎样?

情景二:学生模仿不法分子以骗人的手段叫卖。

1、表演:用最刺眼的字眼吸引消费者;用模棱两可的说法欺骗消费者;夸大产品的性能,蒙骗消费者。

2、说一说:看了表演你想说些什么?

(二)总结经验,提高鉴别力:

1、小组交流:你了解选物、购物的哪些小窍门?

2、今后,你在消费时该怎样做呢?

小结:一查:查生产日期、查商标、查厂址、查防伪标志等;

二看:颜色、沉淀、做工等;

三闻:气味;

四要:索要发票。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消费的知识?学生补充自己在其他方面消费的科学知识。

2、办一期识别假货的手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