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

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

统计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香烟消费者对品质的不断提高,成品烟品质的稳定性已经成为香烟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挥发性香气物质是影响香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烤烟还原糖含量也是众所周知的影响挥发性香气物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对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探究烤烟还原糖含量对香烟品质的影响,为香烟企业稳定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烟叶还原糖含量是衡量烟叶烟碱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香味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对挥发性香气物质及烟叶生物活性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烟叶质量检测指标,以及烟叶特性指标,将烤烟还原糖含量分为三类,分别为低糖、中糖、高糖,分别对应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0%以下、10%-15%之间、15%以上。基于上述分类,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

感官质量的关系。

根据中国香烟标准(GB/T 3721-2016),本文采用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气态流速、气味香气等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并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等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5,上述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采用烟草芳醇醚、乙醛、丙醇、丁酮等挥发性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低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低,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高;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高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高,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挥发性指标的含量,也是影响香味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文还采用感官质量分析方法,即由彩色丝片感官质量法和气味分析质量法,统计检测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增加,其彩色丝片感官质量和气味分析质量得分均有所提高。这说明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因此,香烟企业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烤烟还原糖含量,以保证香烟品质稳定。

烤烟分级因素与质量的关系

烤烟分级因素与质量的关系 分级因素是衡量烟叶质量的主要依据,了解分级因素与质量的关系是搞好及提升烟叶质量的必备知识。烤烟的分级因素有: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残伤。每个分级因素都影响着烤烟叶片的整体质量,且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烟叶的成熟度反映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程度,而叶片内在化学成分指标又是衡量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成熟度与烟叶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1.成熟度与烟叶外观质量 (1)成熟度与烟叶颜色。颜色是烤烟的分组因素,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的烟叶颜色就意味着烟叶成熟度的不同。一般情况下,随成熟度的增加(欠熟→尚熟→成熟→完熟),烟叶的颜色逐渐加深,在整个颜色档次中,橘黄叶被广泛认为是成熟最佳,组织结构、身份、油分最好,质量最优的烟叶。成熟度越接近工艺成熟的烟叶,越容易生产出漂亮的橘黄烟叶;相反,成熟度差的烟叶,则容易出现淡黄色和青黄色,且成熟度越差的烟叶,含青度越高,色度也随含青度的增加而减弱。 (2)成熟度与烟叶身份。就烤烟而言,烟叶的身份以中等至稍厚为最佳。一般情况下,随成熟度的增加,烟叶的身份由厚逐渐向薄的方向发展,成熟好的橘黄烟最容易形成中等身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随成熟而由厚渐薄的变化,是指同一片烟叶而言。若用不同的烟叶相比较,认为较薄的成熟度高,较厚的成熟度低,那就错了。 (3)成熟度与叶片结构。不熟的烟叶细胞排列紧密,茸毛稠密,气孔较小,整个组织呈紧密状态,易形成光滑烟;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逐渐纵向拉长,横向拉开,气孔开张,整个叶组织呈现出疏松多孔状态。从而使烟叶的弹性、填充性、出丝率、工艺加香、保湿保润性、燃烧性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4)成熟度与烟叶油分。从不熟到成熟,烟叶油分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从成熟→完熟→过熟,其油分呈下降趋势,过熟叶和假熟叶的油分大大减少,完熟叶的油分较少,但香气、吃味较好,内在质量较佳。 (5)成熟度与烟叶损伤。烟叶损伤包括机械的、人为的、气候的和各种病、虫损伤,但不包括调制不当造成的废叶。成熟度越高,意味着烟叶在田间历时越长,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机会就越多,其损伤呈上升趋势。但这种损伤与其内在质量的提高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许多外商都把正常的病虫害(如赤星病)、老年斑看作是烟

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摘要】为昭通烟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C/MS法检测了昭通烟 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C3F等级烟叶的致香物质并将其分类后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醛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0.01<P<0.05)或极显 著水平(P<0.01),在致香物质总量上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 种,PVH19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 解产物总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上 的差异在各品种间达显著水平(0.01<P<0.05).结论:在昭通烟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和云烟203致香物质总量较高.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1 【总页数】5页(P32-35,39) 【关键词】昭通烟区;烤烟;致香物质 【作者】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作者单位】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 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 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烟草香气是指由烟草中直接散发或燃烧时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气味,是评价烟叶及其烟草制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烟草香气产生的内在化学基础是烟叶中含有的致香物质,烟叶中致香物质的种类、含量和组成比例决定了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和风格特征[2-4]。分析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对烤烟的品种筛选、布局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5]。因此,烤烟致香物质的研究一直是烟草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6],目前国内烟草科技工作者主要从烤烟品种[7-8]、生态环境[9-13]、栽培措施[14]、储存和醇化时间及条件等方面[15]对影响烤烟致香物质形成的因子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品种和生态环境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起着主导性作用[7-13]。 昭通烟区是云南省烤烟主要种植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融合有贵州和滇中主烟区的气候特点,是云南省气候立体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其各品种、各产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昭通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的复杂多变[16-18]。为此,笔者以云南昭通烟区种植的8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品种烤烟的致香物质在昭通烟区的特征,以期为昭通烟区烤烟品种的筛选、布局以及昭通烟区烤烟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1.1 试验材料 选取云南省昭通市2012年生产的烤烟,品种为K326、PVH19、KRK26、红花大金元、云烟203、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共计8个,按照试验要求同一天育苗同一天大田移栽,规范化种植、成熟采烤。按GB/T 18771.1将成熟采收的品种烟叶挂牌标记,分别装入试验烤房,采用散叶密集烘烤,3次重复。烤后烟叶按照GB/T2635-92烤烟标准统一分级定级,选取C3F烟叶进行致香物质分析。

清香型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

清香型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作者:董洪旭袁帅徐磊刘伟宋纪真 来源:《河南科技》2020年第11期

摘要:为探索用于表征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的化学成分指标,本研究采集制备了烟叶样品90份,比较了不同清香型产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了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较高的总植物碱、总氮含量以及较低的糖碱比可表征云南曲靖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较高的糖碱比以及较低的总植物碱含量可表征四川凉山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较低的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表征福建三明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 关键词:烤烟;清香型;化学成分;感官质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fresh flavor type tobacco-planting areas, 90 samples of tobacco leaves were coll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leaves from different areas. The higher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total nitrogen and the lower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Qujing tobacco leaves, the higher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and the lower content of nicotine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Liangshan tobacco leaves, and the lower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free amino acids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Fujian Sanming tobacco leaves.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fresh flavor type;chemical composition;sensory quality 化學成分是决定烟叶内在品质的物质基础,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品质已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原料质量控制和质量目标设定[1-2]的重要内容。烟叶的风格特征可划分为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众多学者对化学成分与烟叶风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7],但同香型不同产地烟叶风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也存在差异。当前,通过化学成分区别同一香型不同产地烟叶风格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清香型典型产区(云南曲靖、福建三明、四川凉山)为例,分析了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合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相关性分析,探索了用于表征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的化学成分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区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集与制备 采集云南曲靖、四川凉山、福建三明3个典型清香型产区的中、上部调制后未分级烟叶,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由烟叶分级专家针对烟叶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色度指标,制备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样品90个,具体样品信息如表1所示。 1.2 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按照《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2—2011)、《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217—2007)规定方法测定烟叶总植物碱、总氮、还原糖、氯、钾含量;按照《烟草及烟草制品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烘箱法》(YC/T 31—1996)规定方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21种氨

复烤温度对西南清香型烟叶质量的影响

复烤温度对西南清香型烟叶质量的影响 战磊;肖明礼;尹智华;古群辉;李利红;何岸 【摘要】The effects of redrying temperatur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roma compon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of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of tobacco C2F, C3F, B1F and B2F in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 middle leaves and in B2F and ratios of sugar to alkali in C2F and C3F increased when redry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while total alkaloid,total nitrogen and ratios of nitrogen to alkaloid were less influenced. When redrying temperature was in the range of 80 ℃ to 85 ℃, key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cluding plastid pigment degradation products, maillard products and cembranoid diterpenes were high, at the same time, sensory qualities of the fresh flavor style tobacco including aroma quality and quantity, irritancy, offensive odor, after taste and aroma note were better. Therefore, redrying temperatures for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in the range of 80 ℃ to 85 ℃ was more appropriate.%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 )℃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 ℃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 ℃为宜.

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

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 统计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香烟消费者对品质的不断提高,成品烟品质的稳定性已经成为香烟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挥发性香气物质是影响香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烤烟还原糖含量也是众所周知的影响挥发性香气物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对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探究烤烟还原糖含量对香烟品质的影响,为香烟企业稳定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烟叶还原糖含量是衡量烟叶烟碱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香味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对挥发性香气物质及烟叶生物活性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烟叶质量检测指标,以及烟叶特性指标,将烤烟还原糖含量分为三类,分别为低糖、中糖、高糖,分别对应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0%以下、10%-15%之间、15%以上。基于上述分类,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 感官质量的关系。 根据中国香烟标准(GB/T 3721-2016),本文采用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气态流速、气味香气等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并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等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5,上述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采用烟草芳醇醚、乙醛、丙醇、丁酮等挥发性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低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低,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高;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高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高,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挥发性指标的含量,也是影响香味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文还采用感官质量分析方法,即由彩色丝片感官质量法和气味分析质量法,统计检测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增加,其彩色丝片感官质量和气味分析质量得分均有所提高。这说明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因此,香烟企业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烤烟还原糖含量,以保证香烟品质稳定。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张梦楚;王龙;朱波;王迅;闫凯龙;吕鹏辉;李佳;于建军 【摘要】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范围在0.998 4~0.999 8,留一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范围在0.823~0.937.其中预测模型y1(香气质)=-2.501 4x1+0.9377x8-0.069 3 x120.681 5x14-0.154 7x15+2.802 4x16-0.152 4x19+1.860 1x23+2.554 7x27+1.339 0 x29+17.316 3,R2为0.999 8,q2为0.937,这为利用中性致香成分针对红花大金元预测感官质量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②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中2-乙酰基吡咯和5-甲基糠醛含量与香气量和杂气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法尼基丙酮和6-甲基-5庚烯-2酮含量与回甜感得分之间、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与成团性得分之间、其他类芳樟醇含量与香气质和杂气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醛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2-乙酰呋喃含量与杂气、香气量、回甜感、干燥感、成团性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β-紫罗兰酮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53)022 【总页数】5页(P5438-5441,5445)

卷烟烟气的化学成分与味觉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卷烟烟气的化学成分与味觉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宋佳;孟庆华;蔡宝国 【摘要】以用二氯甲烷萃取剑桥滤片捕集所得的四种烤烟型卷烟和主流烟气,对其中的致香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找出影响卷烟味觉感受的关键成分.结果表明:产地、年份的不同,对卷烟的成分组成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GC/MS对样品进 行了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卷烟致香成分主要由醇类、醛类、烯类、酮类、酯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酚类等各类化合物组成.采用人工感官评吸进行 分析评定,结合PLSR分析,表明卷烟烟气味觉特征与致香成分具有的特征香味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 【年(卷),期】2016(017)005 【总页数】6页(P136-141) 【关键词】卷烟;气质联用;感官评定;PLSR分析 【作者】宋佳;孟庆华;蔡宝国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1418;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14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6+.5

烟草为草茄目茄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夏秋季开花结果,在南美洲、南亚和中国有较悠久的吸食历史。虽然现代科技认识到烟草给健康带了一定的危害,限制流通或抽吸,世界卫生组织成员还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尚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烟草性温味甘、有毒,具有消肿、解毒、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疔疮肿毒、头癣、白癣、秃疮、毒蛇咬伤等症,还可治疗项疽、背痈、风痰、鹤膝等病[1]。 当前对烟草质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减毒,二是感官质量。而烟草烟气化学成分的研究是烟草质量研究之重要基础。1975年,Schumacher等[2]报道了土耳其烟的香味物质组成,鉴定出了118种化合物,其中低级脂肪酸尤其是五碳和六碳的带支链的异构酸是赋予香料烟特殊香味的重要物质。1976年,Lloyd等[3]用萃取和蒸馏两种方法从B4F烤烟中鉴定出的323种物质的香味特征进行了评定。1985年,Masao Matsukura等[4]模拟“烘丝”处理过程,分析卷烟烟丝散发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成分,发现烤烟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醛酮类、呋喃类和内醋类物质。2005年,Leffingwell等[5]利用GC/MS对Perique烟草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定性研究,鉴定出的组分超过330种。国内对烟草中香味成分的分析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2001年,刘百战等[6]采用固相微萃取顶空取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卷烟烟丝的香气成分。2003年,蔡君兰和赵明月[7]采用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烟气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在烟气中共鉴定出87种成分。2006年,李莉等[8]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法分析了烟草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物质。2010年,王海艳等[9]建立MCX阳离子柱固相萃取净化、大气压电离模式下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8种杂环,测定出烟气中杂环胺的含量。 吸烟者对卷烟的感官质量评价,是通过对卷烟燃烧之后所产生的烟气被吸烟者受用

初烤烟叶感官质量与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初烤烟叶感官质量与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王俊昭;吴志娇;王锴;王圆;方力 【摘要】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危害性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显著性因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感官质量中香气量的降低,余味的增加,烟气中B[a]P 和苯酚的含量增加;随感官质量中劲头得分的升高,烟气中NH3和巴豆醛的含量增加.因此,在卷烟生产中可以利用感官质量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定性评价,为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24)002 【总页数】5页(P40-44) 【关键词】烤烟;感官质量;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典型相关分析 【作者】王俊昭;吴志娇;王锴;王圆;方力 【作者单位】江苏中烟南京卷烟厂,江苏南京210000;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江苏中烟南京卷烟厂,江苏南京210000;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江苏中烟南京卷烟厂,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卷烟安全性的不断关注,烤烟的降焦减害成为卷烟发展的时代主题[1-4],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成为关注的焦点[4-6]。谢剑平等[6]通过对霍夫曼清单研究,总结了烟气中有CO、B[a]P、HCN、NH3、NNK、巴豆醛以及苯酚等7种主要的有害成分。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关于这7种有害成分开展了大量研究[7-10]。袁秀秀等[11]研究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中巴豆 醛的释放量减少,而氨和NNK的释放量增加;程向红等[12]、陈敏等[13]研究表明,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苯酚和B[a]P的释放量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而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焦油、CO、NNK和HCN释放量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李中皓等[14]研究表明,R型吸烟机对于20个不同烟气释放量水平样品重复测试结果的平 均变异系数大多低于L型;武圣江等[15]研究表明,散叶插扦烘烤处理烤后烟叶的烟气有害成分含量较低,烤后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最好。因7种有害成分对毒理学 指标影响显著,据其释放量建立了卷烟危害性指数[6],夏国聪等[16]研究报道, 国产卷烟样品的危害性指数低于进口卷烟样品,混合型卷烟样品的危害性指数高于烤烟型卷烟样品,国产混合型卷烟样品的危害性指数略低于进口烤烟型。 烤烟的感官质量是卷烟产品的核心价值[17],不同的感官质量体现了卷烟化学成分的差异,而烤烟化学成分是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产生的基石[18]。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感官质量的评价,把握烟气中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多少,然而关于感官质量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影响的研究却鲜见报道。试验对不同产区初烤烟叶与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通过感官评价判断主流烟气有害成分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样品由云南省大理州烟草公司提供,供试烤烟品种为红花大金元,选取大理市、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指标的相关性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指标的相关性 张正杨;罗昭标;张福群 【摘要】为烤烟生产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不同化学成分的含量在样本间的变幅较大,各评价指标间感官评吸质量在样本间变幅较小,表现较稳定;经简单相关分析,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和氯与烟叶感官评吸指标呈显著相关,淀粉和磷与感官评吸指标的相关程度较低;经典型相关分析,在达显著水平的第1对典型变量(U1,V1)中,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和钾与浓度、刺激性和余味关系密切,改善烟叶碳氮比,有利于提升感官评吸质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烟碱与香气质、劲头、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关系密切,总糖和钾与浓度关系密切.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9(047)005 【总页数】4页(P124-127) 【关键词】烤烟;化学成分;感官评吸指标;质量;江西 【作者】张正杨;罗昭标;张福群 【作者单位】江西省烟草公司,江西南昌330025;江西省烟草公司抚州市公司,江西 抚州344000;江西省烟草公司,江西南昌33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淀粉、烟碱、挥发酸、挥发碱、钾、氯和多酚等化学成分是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形成的物质基础。烟叶的评吸质量是烟叶通过燃烧所产生烟气的香气类型、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刺激性、杂气和余味等指标决定的,主要通过人的感官进行评价,是人为的主观感受,也是烟叶质量的最终评价。江西省近年来烤烟发展迅速,受到越来越多卷烟工业企业青睐。关于烟叶化学成分与评吸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1-7]。不同产地烟叶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鲜见关于针对江西烟叶的研究报道。为此,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指标的关系,旨在弄清影响江西省烟叶感官评吸指标的主要化学成分,以期为烤烟生产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烟叶样品共计24个,选自江西省2017年烤烟综合示范区(安福、广昌、瑞金、信丰)田间长势长相分别为好、中、差的C3F和B2F等级初烤烟叶,烤烟品种为 NC297。 1.2 方法 1.2.1 常规化学成分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测定烟叶中烟碱、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磷、钾和氯的含量。 1.2.2 烟叶感官评吸质量选取初烤烟叶样品,制成烟丝并调节含水率在11.5%左右,卷制成卷烟,卷烟在(22±1)℃和相对湿度(60±2)%下平衡水分48 h。感官评吸质量由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评吸专家按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YC/T 138-1998)进行评价打分,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烟气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

曲靖烟叶物理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曲靖烟叶物理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陈钰;王育军;崔超岗;朱列书;邵建平;赵杰 【摘要】[目的]揭示烟叶内外质量的关联程度,并缩减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曲靖烤烟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含量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分析表明,两大烤烟质量评价指标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不同烤烟质量评价指标的关联程度不一样,在烤烟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叶面密度、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和填充值,化学成分评价指标是还原糖、总氮、烟碱和氯.综合分析认为,典型相关分析能够简化曲靖烟区清香型烤烟的质量评价工作.[结论]研究可为曲靖乃至云南烟区清香型烤烟的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5 【总页数】2页(P4792-4793) 【关键词】烤烟;典型相关分析;曲靖 【作者】陈钰;王育军;崔超岗;朱列书;邵建平;赵杰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长沙410128;文山州烟草公司广南县公司,云南文山663300;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长沙410128;曲靖市烟草公司罗平分公司,云南曲靖655800;曲靖市烟草公司罗平分公司,云南曲靖655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烤烟质量由物理性状、化学品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和安全性等组成[1]。目前,我国烟草行业评价烟叶质量主要以外观质量和内在评吸鉴定为主,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鉴定为辅[2]。2010年,邓小华等对湖南浓香型烤烟四大质量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相关分析能够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3];李永亮等对川渝 烤烟进行了化学成分与香气的灰色优势分析,结果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体系从原来的65个缩减到了9个[4];丁曼旎等对河南烤烟常规化学品质与感官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5];王建民等对烤烟化学指标和平衡含水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6];胡 战军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质量指标与感官评吸指标间的关系[7]。曲靖烟区作为云南省清香型烤烟的典范,其烟叶质量评价研究多侧重于单一指标的简单分析,缺乏深入和系统性[8]。笔者基于多元统计的典型相关分析对曲靖烟叶 物理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旨在揭示烟叶内外质量的关联程度,并缩减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为曲靖乃至云南烟区清香型烤烟的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分别于2009和2010年在曲靖的8个植烟区、县境内,以乡镇为单位,由专职人员按照GB 2635-92烤烟标准采集当地主栽品种K326中 具有代表性的C3F初烤烟叶样品 383个,每份3 kg。其中宣威市110个、马龙 县66个、会泽县55个、麒麟区39个、陆良县34个、沾益县31个、师宗县36个、罗平县12个,等级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烟叶样品统一寄送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进行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检测。其中物理性状测定指标为:单叶重、叶长、叶宽、含梗率、叶面密度、填充值和平衡含水率,测定方法参考相关文献[9-10];化学成分测定指标为:总糖、还原糖、总氮、

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武劲草;路晓崇;蒋博文;孙谋;李生栋;魏硕;贺帆 【摘要】为提高四川烟区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了密集烘烤中不同烘烤工艺对 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酸性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0.5℃)稳温24 h、42℃(37℃±0.5℃)稳温20 h、45℃(38℃±0.5℃)稳温24 h、54℃(39℃±0.5℃)稳温20 h的组合烤后 烟叶香气物质总量以及评吸质量均最高。%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roma constituents and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n Sichua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ulk baking technologies on the neutral or acidic aroma substance content and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 of 38 ℃ (humidity 36 ℃±0.5 ℃) for 24 h, 42 ℃( humidity 37 ℃±0.5℃) for 20 h, 45℃( humidity 38℃±0.5℃) for 24 h, and 54℃( humidity 39℃±0.5℃) for 20 h ob-tained the highest aroma substance total content and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7(029)001 【总页数】5页(P80-84) 【关键词】烘烤工艺;香气物质;评吸质量;烟叶 【作者】武劲草;路晓崇;蒋博文;孙谋;李生栋;魏硕;贺帆

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分析

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与感官质量的关 系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四川凉山6个烟区195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与其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烟区烟叶淀粉平均含量为4.29%,多分布在2.00%~6.00%之间。淀粉平均含量在不同区域间表现为:宁南县>会东县>普格县>会理县>冕宁县>德昌县;各香型间烟叶淀粉平均含量为:中间香型>中偏清>清香型>清偏中;淀粉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淀粉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刺激性、灰色、燃烧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浓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各感官质量指标与淀粉的关联顺序为:劲头>总分>香气量>浓度>香气质>杂气>灰色>刺激性>燃烧性>余味。 关键词:烤烟;淀粉;感官质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S572.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2-0045-05 淀粉是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含量高低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卷烟的香吃味。美国优质烤烟的淀粉含量为1.0%~2.0%,津巴布韦烤烟淀粉含量要求必须在3.0%以下,

而我国烤烟中淀粉含量整体较高,为4.0%~6.0%[1]。烤后烟中淀粉含量过高会对烟叶色泽及香味产生负面影响[2]。以淀粉形态存在的糖类在烟支燃吸时,不仅对烟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烟支的燃烧速度、阴然持火力和完全性[3]。此外,淀粉燃烧产生的焦糊气味,会破坏烟叶燃吸时所形成的香味,影响卷烟的香气质、吃味和安全性。 淀粉在烟叶中的合成、积累、分解与转化,决定着烤后烟叶内部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而影响着烤烟感官评吸质量。Seversin[4]和Leffingwell[5]研究表明:在烟叶抽吸过程中,淀粉降解产生的还原糖裂解所产生的酸性产物对中和由烟碱和含氮化合物产生的碱性烟气有积极作用。淀粉分解产物中的游离糖与氨基酸进行Maillard反应时,产生的一系列致香前体物质以及糖的衍生物,如糖苷、蔗糖酯等,对烤烟的香吃味起着积极作用。 影响烤烟淀粉含量的因素众多,主要有遗传特性[6]、生态因素[7,8]、栽培措施[9~11]、调制方法[12,13]和贮存陈化[14]等。以前对烤烟淀粉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和烘烤调制措施等方面。四川凉山是我国烟草主要产区之一,本文以凉山州主产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深入分析了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烟叶质量的提高、香吃味的改善以及凉山烤烟原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

不同晾房晾制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差异

不同晾房晾制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差异史宏志;杨兴有;周开绪;李浩;赵永利;张定贵;谢子发 【摘要】采用气质联用仪对四川省6种白肋烟晾房(竹笆涂泥晾房、全板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棚、小青瓦晾房)晾制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卷制单料烟进行感官评吸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白肋烟香气质量的晾房种类.结果表明,不同晾房晾制的中部叶总中性物质含量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小青瓦晾房,上部叶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全黑膜晾房>小青瓦晾房,去除新植二烯后以黑膜推杆晾房晾制的烟叶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低.竹笆涂泥晾房和黑膜夹草晾房巨豆三烯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主要类胡萝卜素类降解成分、茄酮及上部叶的氨基酸和糖类降解产物都较高,小青瓦和全板晾房晾制的中部叶总中性香气成分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成分含量多处于较低水平,黑膜推杆晾房和全黑膜晾房烟叶西柏三烯降解产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晾房.中部叶感官评吸得分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小青瓦晾房. 【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 【年(卷),期】2010(025)003 【总页数】5页(P113-117) 【关键词】白肋烟;晾房;中性香气成分;感官评吸 【作者】史宏志;杨兴有;周开绪;李浩;赵永利;张定贵;谢子发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四川,达州,635000;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白肋烟是典型的晾烟,晾制后具有独特浓郁的香味,是混合型卷烟必不可少的原料[1]。与烤烟相比,除生物碱和总氮含量较高外,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成分和西柏烷类降解成分含量也较高,但糖类和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偏低[2-4]。白肋烟晾制后烟叶中中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对白肋烟的香味品质、风格程度有重要影响。 我国白肋烟生产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湖北恩施、四川达州、重庆万州和云南宾川地区,白肋烟晾制后生物碱含量偏高,中性香气成分中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偏低是我国白肋烟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5,6]。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品质受品种、生态、栽培和调制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往有颇多研究[7-15]。关于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与烟叶产地、烟碱转化、打顶留叶数、叶位等的关系亦有研究报道[5,16,17],但不同晾房对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尚为空白。晾制是白肋烟生产的重要环节,晾制方法、环境对烟叶内部物质的转化和烟叶质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晾制设备落后,晾房设计不合理,缺乏对晾制环境条件有效调节是我国白肋烟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也是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结合四川白肋烟产区的实际条件,设计了6种不同形式的晾房,以主栽品种达白1号

基于PLSR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

基于PLSR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林顺顺张晓鸣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6年第01期 摘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和糖氮比与感官刺激性、杂气呈显著负相关,与柔细度、余味显著正相关(p 关键词:还原糖;钾;氯;糖碱比;PLSR 中图分类号:TS41+1 文章编号:1007-5119(2016)01-0078-05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6.01.014 自从200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启动了“国际型优质烟开发项目”,很多烟草研究人员都致力于提高烟草质量研究,从而提高我国卷烟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卷烟的感官质量是工业企业产品的核心,而烟叶的化学成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卷烟的感官质量。 目前,很多文献都报道了对烟草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的研究。如王丽丽等研究了烟叶中生物碱含量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刘帅帅等考察了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对感官品质的贡献;邵慧芳等对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许自成等研究了烤烟中氯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刘非等研究了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汤朝起等研究了攀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吸食品质的关系。 然而,卷烟的感官质量不是由卷烟烟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成分决定。最重要的是,目前感官质量的评定主要是通过评吸人员的主观评吸来完成。感官评吸的主观性、评吸人员差异性等因素不仅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也使评价样品的数量受到限制。这种局限性对研究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造成一定困难。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能充分解决样本个数较少等问题,可以避免数据非正态分布、因子结构不确定性和模型不能识别等潜在问题。近年来PLSR方法已广泛用于生物工程、食品科学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效果。Song Shiqing等研究人员采用PLSR方法对牛脂脂肪氧化,电子鼻检测及感官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LSR成功地建立了基于电子鼻的牛脂肪氧化特征参数的预测模型,及氧化牛脂对其感官香气的贡献。牛云蔚等利用PLSR方法对草莓酒香气活性物质与感官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也表明,PLSR可以很好地预测感官属

基于湖北烤烟综合质量的香型分析

基于湖北烤烟综合质量的香型分析 潘玲;云月利;陈振国;孙敬国;孙光伟;何结望 【摘要】为了探索湖北烤烟香型与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湖北四大烟区18个县的33份上中部烤烟为样本,分析不同产烟县烤烟理化指标与香型的相关关系,得到与香型显著相关的理化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香型与理化指标的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与烤烟香型显著相关的常规化学成分有3种,中性香气物质有7种,物理特性有3种,利用这13个理化指标,建立浓香、中间香和中偏清香香型判别函数,回判概率大于88%。可见,判别效果较好,可以实现对湖北烤烟香型的快速鉴别分析。%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bei flue-cured tobacco flavor,common chemical compo-sition,neutral aroma substances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33 flue-cured tobacco samples from upper and central part of tobaccos were collected in four tobacco regions in Hubei.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flavor were conducted,and discriminate function were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ree kinds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seven kinds of neutral aroma substances and three kind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ured tobacco flavor.With these 13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discriminate function about luzhou flavor,intermediate flavor and partial clear flavor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scriminate rate was more than 88%.Thus,the distriment effect in this study was better,and it was useful to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flue-cured tobacco flavor in Hube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