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史

艺术类综合袁行霈版文学史笔记之清代文学史(一)

清代文学

一讲清代文学总论

一、清代文学发展的背景

1、宋代理学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2、清王朝控制社会文化思想方式之一就是编书。同时又明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销毁。

3、清王朝控制社会思想的更严厉的手段就是大兴文字狱。

4、乾嘉汉学从学术流派上将,可以说导源于顾炎武,从其学术精神上讲,则就是清王朝文化专政的结果。

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及乾嘉学风也多方面地影响到文学。桐城派古文及其正宗地位的确立。在诗歌方面明显的表现就是翁方纲对王士祯神韵说与沈德(好像就是德字)潜移调说的修正,提出她的肌理说。

二、清代人文思潮

清初几位思想家大都就是反宋明理学。对明代王阳明心学的抛弃,特别就是对晚期李卓吾非儒薄经的反传统思想的否定。

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文学观不尽一致,对文学问题的关注程度,都就是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抛弃了晚明文学的表现自我、个性解放、率真浅俗的理论观念。

在清中期文学领域也呈现出类似晚明的一股思潮,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袁枚就是代表人物。

三、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1、集历代文学之大成。清代文学较之以往各代异常繁荣,一方面就是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入清之后依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元明以来已呈弱势的诗、古文乃至词、骈文,入清后重新振起。凡往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有一席之地,。实质上也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精神与古典审美特征的归复。

2、文学古典形态的再度辉煌

①清诗。从总体上讲就是继承与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行“兴、观、群、怨”之用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了、发展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的特征。

②清词。在明清之际,词发生了转机,走出理俗,归于雅道。成为苦闷中文人委婉曲折地抒写心曲方式。出现了大量的地方性的词人群,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领的浙西词派形成,词呈现出“中兴”局面。

③骈文。

④戏曲。入清后传奇、杂剧都顺从着晚明的趋势,创作更加活跃。李渔的理论与剧代表明代以来戏曲创作由“曲”到“戏”转移。也可以说就是戏曲向戏剧本质特征的回归与创作的成熟。

⑤小说。清初小说,作家独特的作品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瞧就是迈进了独创期。另一方面就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

总之,清代文学在前期与中期就是有变化的。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热的责任感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传统文体与已雅化的戏曲取得了很高成就。在清中叶,传统文体虽然很活跃,流派纷呈,诗说文论竞相争鸣,但成就与影响远不及小说。

二讲清代的诗、词、文

富有民族精神与忠君思想的遗民诗文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已呈式微之势的词则应时而复兴,倚声填词蔚然成风。散文的内容偏重经世救国,崇实致用。

一、遗民诗人

清初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就是遗民作品。遗民诗人抒发国家之悲与同情民生疾苦恶共同主题,体验深切,感情真挚,反映易代之际惨痛与民族共具的感悟,笔力遒劲,开清诗发展新天地。顾炎武:亭林先生,其诗抒发民族精感与爱国思想。其格调沉雄悲壮,接近杜甫。

黄宗羲王夫之

还有吴嘉纪多做危苦词,屈大均富于浪漫

“岭南三大家”:陈恭尹,梁佩兰、屈大均

二、古文三大家

写散文的“清初三大家”:候方域、魏禧、汪婉

三、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钱谦益在明朝其诗郁塞苦闷。入清后其诗显出鲜明艺术个性,除悲悼明朝反对清廷的主调外,还弥漫着“羁囡”。被称为清诗开山宗匠。

虞山诗派:

受钱谦益的影响,在其家乡常熟产生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这个诗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冯班,曾从师于钱谦益,反对七子、竞陵与严羽的《沧浪诗话》,其诗多沉丽细密,婉而多讽。其诗论也有独到之处,诗也有个人面目,标榜如商隐。后来吴乔、赵执信继承了冯班诗论,批评王士祯神韵说,可以说就是虞山诗派余波。

四、吴伟业与“梅村体”

1,吴伟业诗歌主题:

①围绕黍离之痛,吴伟业以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实为题材,反映山河易主、物就是人非的社会变故,描写了动荡岁月的人生图画,以诗存史。

②痛失名节的悲吟就是其另一主题,自赎灵魂的悲歌沉挚缠绵,哀伤欲绝。

2,梅村体

吴伟业以唐诗为宗,最大贡献就是其七言歌行。她就是在继承元、百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艺术个性的“梅村体”。重在叙述,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了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独具一格。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调、风韵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怅怀、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把古代叙事诗推到了高峰,对当时与后来的叙事诗创作起了很大影响。《团圆曲》就是“梅村体”代表。

五、词的中兴

揭开清词帷幕的陈子龙、接着就是遗民诗,王夫之、屈大均等。

1,阳羡词派

以陈维崧为首,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摒弃“小道”“词为艳料”的传统观念。拈大题目,写大意义,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词史”之称。以豪情抒悲愤,就是其词的风格特征,集结了万树、陈维岳等大批阳羡此人为词振兴作出贡献。

2,浙西词派

朱彝尊就是浙西词派开创者,与李良年、李符(不确定就是不就是符字,很模糊)、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号为“浙西六家”,与陈维崧称为“朱陈”,执掌词坛中耳,开创清词新格局。她推尊词体,崇尚醇雅,宗法南宋。她在步入盛世时,提出词的功能以歌咏太平,投合文人由悲凉之意转入安逸的心态,也适应了统治者歌颂太平的需要。故绵亘康、雍、乾三朝。

3,纳兰性德

论词主情,崇尚入微有致。豪情词就是其词重要题材。周颐在《蕙风词话》把她推到“国初第一词人”位置。

六、王士祯与康熙词坛

1,神韵说

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她论诗以神韵为宗。其主旨与钟嵘的“滋味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最高境界(原稿就就是这样,没瞧明白啥意思)。所谓神韵,就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对清幽淡远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特别推崇。唐王维、孟浩然诗正就是典范。

2,南朱北王

康熙诗坛上,朱彝尊与王士祯并称为“南朱北王”。朱彝尊被尊为浙派开山祖。她的诗以学力、辞藻见长,用笔雄健,大抵苍凉悲壮,但后期格调平与追求醇正,其诗歌转变、鲜明地反映了清初诗坛演变趋势。王士祯见1。

3,南施北宋

康熙诗坛上,施润章与宋琬并称为“南施北宋”。施润章比较关心现实生活与民间苦难,诗歌叙时事、叹民艰,她宗法唐人,反对浮华但格调平缓,温柔敦厚,与遗民诗人有区别。宋琬擅长写七言诗,风格雄深磊落,虽迭遭变故,时发激昂悲愤之音,但总就是表现得委婉中正,怨而不怒。与施润章具有共同倾向。

4,查慎行、赵执信

查慎行就是浙派承前启后的打假,诗善白描,令求(这两字认不出来,好像就是吧)调畅,入深出浅,时见转?,在清初学宋诗人中她成就最高。

赵执信,著《淡龙录》,推崇“诗中有人”之旨。诗注重现实,揭露黑暗,在神韵诗风靡天下时,她宗法晚唐,自写性情,清新峭拔,不讲含蓄。

三讲清中叶诗、文、词

一、流派

乾嘉诗坛,人才辈出。沈德潜、翁方纲或主格调,或言肌理,固守复古阵地;厉鹗扩大浙派门户;袁枚、赵翼、郑燮标榜性灵,摆脱束缚,追求诗歌解放;黄景仁抒写落寞穷愁,吟唱盛世哀音。1,沈德潜

倡导格调说,古体摹拟汉魏,近体法盛唐,诗作雍容典雅,平庸无奇。

《古诗源》、《唐诗别裁集》

2,厉鹗

继朱彝尊、查慎行为浙派盟主,宋人

3,翁方纲

倡肌理说。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

4,袁枚

举性灵说,强调情就是诗论的核心,尚性灵。所谓性灵包括性情、个性与诗才。在“吟咏性情”基点上构成完全的体系的诗歌理论,冲破传统与现代风尚,就是晚明文艺思潮的歌带复兴,为

清诗开创了新局面。

4,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后三家:舒位、王昙、孙原湘

5,在乾嘉诗坛上吟盛世悲歌的有郑燮、黄余仁(这两字不确定,太潦草)

二、桐城派

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鼎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桐城派的先驱就是戴名世,主张文以“精气神”为主,她铺石盖路,为桐城派理论的发轫。奠基者就是方苞,她树起了“义法”说的大旗,义决定法,法体现义。“义法”说成了桐城派的论文纲领。刘大櫆上承方苞,下启姚鼎,就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她对“义法”理论进行了丰富与拓展。姚鼎主张“义理、考据、词章”合一。儒家道义与文学结合。桐城派以“义法”为基础,发展成具有严密体系的古文理论,叨合古代散文发展格局,形成纵观清代文坛大观。姚门之后又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

2,“汪洪”

“汪洪”就是指汪中与洪亮吉的并称,就是清代优秀的骈文作家。

三、浙派词与常州词派

常州派

发轫于嘉庆初年。“盛世”已去,风光不再。多种社会矛盾尖锐,浓重的忧患意识使学者眼光重又转向于国民生计的有用词学,在词的领域,曾致力于经学研究的张惠言顺应变化的学术空气与思想潮流开创常州派。至周济发扬光大,艺术审美推崇词体,突出词的“史”性与时代盛衰相关的政治感慨,既纠正浙派的浅滑甜熟,也使“常派”真正风靡开来。

四讲《长生殿》

一、历史底蕴

《长生殿》演的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离合生死之情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很深的历史底蕴。

①杜甫的《哀江头》已开其端,感叹之情冲淡了世人在乱前《丽人行》诸诗中表现得讽刺意味。

②到了中唐时期,更有许多文人进行历史的反思,出现了许多咏叹诗与许多追忆天宝遗事的稗史小说。白居易的《长恨歌》用诗人才情,叙写李杨的真挚爱情,还有陈鸿的《长恨歌传》

③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描写更为详尽,为后来戏曲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④元明以来,它更成为戏曲与说唱文学的重要题材,其中以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与明人吴世美的传奇《惊鸿记》影响最大。

洪昇重新演绎得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就是继承了白居易与百诗杂剧的内容与意蕴,而有所改变。

二、内容

洪昇的《长》融合进唐以来叙述、咏叹天宝遗事的文史、传说等许多材料,剧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情节都大存根据,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的精神。下半部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长恨”。这固然留下了非现实的缺憾,但却表现出对至真之情的崇尚

,重新弘扬晚明的尚情精神,前人称《长》就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三、艺术特点

1,《长》前后两部分不一致。前就是写实,就是爱情悲剧。后就是写幻,鼓吹真情。从结构上瞧,两者就是对立的,又就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前半部分的悲剧也就没有后半部分的重圆。写李杨二人之情事,并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就是含而不露的拓宽了情的内涵。

2,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军国之事为副线,两条线交叉发展彼此关联,情节错综,组合的又相当紧凑自然。结构细密,场面安排上轻重、冷热参错,从而将传奇剧推向了艺术新高度。3,曲文。《长》曲文糅合了唐诗、元曲特点,形成一种清丽流畅的风格,叙事简洁,写景如画。曲文中较多化用唐诗、元曲名句。其曲文优长处更在于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够声情兼备地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及心理活动。

五讲《桃花扇》

一、总述

《桃花扇》就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全剧以清流文人候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了弘光小王朝的兴亡的历史面目。基本上就是实人实事,有根有据,真实地再现了历史。

二、思想

尽管孔尚任对人物的褒贬还就是使用传统的道德术语,但其褒贬标准扩大了“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成了以国家为本。它对晚明尚情欲思潮就是一个反驳,但也不就是回归到以君臣之义为首要的封建伦理之中,而就是把国家放在了人伦之上。其意义也就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三、艺术

1,《桃》在艺术构思上非常成功。孔尚任在力求遵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候方域与李香君的离合之情,连带显示了弘光小王朝的兴旺之迹。

2,《桃》的创作成功还表现在人物形象众多,但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便同一类人也不雷同。

《桃花扇》就是清传奇中一部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六讲《聊斋志异》

一、版本

1,乾隆三十一年,经赵启果、鲍廷播据抄本刊刻,世称“青柯亭本”。

2,60年代初,张友鹤整理出的简称“三会本”。

二、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反映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的鲜明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1,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2,描写爱情主题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了她们的反抗精神。

3,另一重要主题就是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

4,还有的作品揭露政治的腐败与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暴行。

5,还有不少作品揭露贪官蠢役、土豪劣绅种种压迫人民的暴行。

6,揭露统治阶级人物灵魂丑恶,歌颂人民道德情操的高尚,也就是《聊斋》重要主题之一。7,除了上述重要主题之外,还有一些有意义的篇章。

二、艺术

1,体制

《聊》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风格多种多样,思想与艺术境界也不同。就文体而言,有如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篇,也有如唐人传奇的篇章,“一书兼二体”。就取材而言,有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有就前人记叙加以改制,也有作者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

2,“孤愤”之说

蒲松龄多就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就是出自她个人的心灵创作,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她在《聊斋》中说:“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自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可见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已成为主导的创作意识,她期望读者不就是信以为真,而就是领略其中的意蕴。在《聊斋》中神仙狐鬼的怪异故事作为小说的思想内涵的载体,也就带有了表现方法与形式的性质。弃六朝志怪小说之内质而存其形态,可以随意的藉以关照现实世界,抒写人生苦乐,出脱个人内心隐秘。

三、艺术成就

1,《聊斋》就是一部具有自艺术特点的短篇小说集。它的艺术特点与其创作方法密不可分。大多数作品就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2,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3,情节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也就是《聊斋》突出的成就。

4,情节描写上分别轻重,用多种笔法,主次分明,结构严谨。

5,善于描写景色,不只画面鲜明,而且常常造成一种气氛,境界烘托人物性格。

6,《聊斋》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法更多变化。

七讲《儒林外史》

一、版本

《儒林外史》的版本历来有50回本,55回本,56回本。现存最早的刻本就是嘉庆八年卧闲草堂的巾箱本,56回。

二、内容

《儒林》假托明代故事,除了楔子写元代易主时的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到神宗万历年间。小说展示了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风俗画。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品正就是以反对可聚合功名富贵为中心并旁及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至整个社会风尚的。除了写儒林群之外,小说还揭示了一些承平表象下的黑暗现实。《儒林》不禁有揭露讽刺而且有寄托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

三、艺术成就

1,结构上

《儒》把几代知识分子放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背景中去描写,以心里流动串联生活经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式,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它冲破了传统通俗小说靠紧张情节之相勾连、前后推进的模式,按生活原貌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

2,叙事上

《儒》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也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就是尊重客观再现,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塑造人物。所写人物更贴近真实面貌,通过平凡的生活写出平凡人的真实性格,人物性格丰富而有个性,而且还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改变传统的小说中说书人的评述模式,采取了第三人称隐身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大大缩短了小说形象与读者间的距离。

3,讽刺艺术

《儒林》将讽刺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秉持众心,指贬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讽刺就是生命的真实”。《儒》通过白描写出人事的矛盾不与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儒》通过不与谐的人与事进行婉转而又锋利的讽刺。

4,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悲喜交加显示出滑稽背后的悲剧性内蕴,给读者双重美感。

八讲《红楼梦》

一、曹雪芹及其创作

曹寅,著名的诗人学者,刊刻《全唐诗》,编撰《佩文韵府》。

《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形式流传,本名《石头记》、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

《红》全书120回,程伟元与高鹗以木活字排出书名《红楼梦》,通称“程甲本”,后程高二人“程乙本”。

“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的传抄时代。

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红楼梦》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宝玉与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就是全书的主线。虽然最后贾宝玉被迫与薛宝钗结婚,到底意难平,造成了宝玉与宝钗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贾宝玉与林的“木石前盟”也最终由“金玉良缘”代替。

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红》还写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大观园里少女儿的悲剧就是封建压迫造成的,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就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但更多的就是几千年沉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大观园里的悲剧就是爱情青春与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就是对封建社会与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也就是一种精神觉醒。

从整部作品来瞧,《红》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安的感伤色彩,(好了歌)及其注解就就是人生悲剧的主题歌。

三、叙事视角转变。

《红》虽还残留了说书人叙事的痕迹,但作者与叙事者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

拟化以至角色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

1,《红》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家加工形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有生活气息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叙述语言就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神传神,富有立体感。

2,描写风景,则别具一番情趣,有强烈的抒情气氛,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3,描写场面时,又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

4,人物语言达到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与地位,能形神兼备的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对主要人物语言,既注意写出其主体特征,又适应多样化、复杂化的因素。

九讲清初小说

清初的白话小说也就就是呈现出多种类型,大都有这样几种:明初小说续书、摹写世态人情小说、续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标志着小孩所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进入了个人独创的阶段。

一、明代小说的续书

一种就是仿造,一种就是作者假借原书一些人物另撰情节内容,如丁耀亢的《续金瓶梅》。

清初小说续书中,陈忱的《水浒后传》比较优秀。

二、摹写世态人情小说

1,成书

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没有借用旧的故事框架,完全采用现实生活,虚构出全新的小说人物与生活图景,就是最早一部作家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原名《恶姻缘》。2,内容思想

以因果报应警示世人,呼吁遵守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宾的现实意义,这就就是《醒》超越一般写悍妇而旨在维持夫纲的地方。

3,艺术

写社会家庭间的寻常琐事,真切、细致,贴近生活,对城乡下层社会描写更富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在写实基础上加此夸张之笔,显示出其人其事的可笑,形成讽刺艺术效果。

三、李渔短篇

创作上最有特色的就是《无声戏》与《十二楼》。

其短篇全就是写世情的,展示社会家庭财产、婚姻等问题。

她的小说不就是摹写社会人生的实现,她所营造的小说世界,大都就是与现实世界似就是而非,就是她别出心裁的经验与游戏人生的竟趣。

李渔的小说创作突出表现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娱乐性,她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主观臆断的叙事特征与情节的随意性。

四、才子佳人小说

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就是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篇幅增长了,一般在15~20回之间,成为章回式中篇,书名也多仿照《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一个字拼合而成,文字比较清顺规范,

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大多都就是以诗词为主人公发生爱情的契机,有的诗词还颇有韵致。就小说内容来瞧这类小说就是晚明拟话本中婚恋小说的新变。

代表作家:天花藏主任张匀《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携李烟水散人徐震《女才子书》、《合珠浦》

十讲清中期小说、戏曲、讲唱文学

一、小说

李百川《绿野仙踪》李汝珍《镜花缘》(表现出对妇女地位、境遇的关注、思考)

二、戏曲

张坚《玉燕堂四种曲》:《怀?(实在瞧不出来就是什么字)记》、《玉狮坠》、《梅花簪》、《梦中缘》时人合成“梦梅怀玉”。

桂馥杂剧《后四声猿》、《夜杨枝》、《投?中》、《谒府帅》

《题园壁》以白居易、李贺、苏轼、陆游四位诗人故事为内容

三、地方戏、京剧

地方戏的繁荣与京剧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一个新阶段。

《庆顶珠》(又名《打渔杀家》故事来源于陈忱《水浒后传》)

四、讲唱文学

弹词、鼓词、?(子+弟~~~~不认识)书发展

十一讲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在“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涌现的最有影响的小说,莫过于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孽海花》四部作品。这类作品抨击腐败,直面时弊,形成近代一股强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1。李保家的《官场》就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它就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写的就是整个政治体制的腐朽。小说采用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蝉联而下的结构方式,敏锐地反映广阔的社会人生的需要。

2,吴沃尧的《二》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小说富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对封建家庭的罪恶与道德沦丧的暴露。本书也体现了作家追求与幻灭的心史历程。小说突出的艺术风格:笔锋凌厉,庄谐杂陈,辛辣而有兴味。

3,刘鹗的《老》以一个摇串铃的走方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叙她在北中国大地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开掘甚深。《老》一大特色就是首揭“清官”之恶。从小说的总体构思来瞧,对官僚政治的批判与对文化心态的反思形成互补结构。《老》艺术品味甚高。留下了蜕旧变新的明显印记。首先就是叙事模式转变,由说书人叙事转为作家叙事。小说视角也由传统的全知叙事转为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其次就是心理分析手法运用。

4,曾朴《孽》其激扬的爱国精神与激进的革命倾向,发聋振聩。其思想之激进,实出于晚清一般谴责小说之上。

鲁迅称“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就是一部瑰玮绚丽的作品。文笔娟好,词采华丽。作家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导言 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 【基本史料】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 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4、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5、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 16、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报告

浅论梁启超“以复古为解放”之说 ——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在中国悠久的学术历史中,清代学术占据着重要地位,清学思潮对后世中国学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清朝晚期,中国传统学术出现低迷徘徊之景象,在清末民初,学者梁启超提出“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①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来学术史》等著作的内容中。简而言之,梁启超复古与解放的总结,是他借鉴欧洲文艺复兴而得出的观点。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复古为解放”的观点褒贬评价不一,如今而言,一段历史必有其发生之线索,一种思想必有其存在之条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的唯物观、唯心观皆不相同,所以,对待这样一种思想的正确与否的个人讨论,需要从不同的观察轴入手。 简要而言,我将此处的分析暂命名为“横纵分析法”,纵曰时,观察“复古为解放”之说提出并存在的历史背景;横曰事,讨论清代学术史的内部以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一、“复古为解放”提出的背景 清代学术“以复古为解放”学说提出于梁启超1920年的经典著述《清代学术概论》正文的第二节,之后又分别从阎若璩、胡渭、顾、黄、王、颜、谭、章等人的学术成就的叙述,总结清代学术之各个时期的状况,又分析戴震、惠栋等人的学术来做出了关于清代考据学的批评。在梁启超看来,从清初顾炎武对王学的反动到康有为颠覆一切经典,清代考据学者以考据为手段节节复古,而结果是思想的层层解放。以反孔教为重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是梁启超眼中的清代学术一路复古、解放思想所导致的直接后果。认为“反动”、“复古”、“解放”互相依托,是梁启超论清代学术的最大特色。 让我们回顾这本《清代学术概论》的成书背景。其成书于1920年10月,梁启超在此书的序言之中写道:“吾著此篇之动机有二。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其二,蒋方震著《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觉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 ①

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钱谦益为代表的,吴伟业为代表 的。 2、清初的、、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侯方域的散文以见长,名篇有 和。 4、“岭南三大家”是指、和。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以陈维崧为代表的,另有自成一格的着名满族词人。 7、吴伟业以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 体,代表作是。 8、钱谦益建立起“”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创建诗派,其代表作 为。 三、简答 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一、解释:1、苏州派

2、“一人永占” 3、南洪北孔 4、《闲情偶寄》 二、填空 1、《闲情偶寄》是的戏曲论者,其中、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作者是;《钧天乐》的作者是,《风筝误》的作者是,《秣陵春》的作者是。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和元代的杂剧。 4、《桃花扇》是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兴亡的历史剧。 5、李渔擅写剧,体现其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 为其代表作。 三、简答 1、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 2、简述《清忠谱》的思想内容。 3、《长生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4、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5、《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6、简述《桃花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 1、试析《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2、试析《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 一、解释:才子佳人小说 二、填空 1、清代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的阶段。

清代的诗词文

清代的诗词文

————————————————————————————————作者:————————————————————————————————日期:

第七章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节清代的诗 清诗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且流派很多,诗话如林,呈现出唐宋以后诗歌创作的复兴局面。 清代诗歌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一、清初期(顺治、康熙两个朝代) 清初诗人,就其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和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反清的明末遗民和降清的明末遗民。 1、反清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朝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抗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杜濬、归庄、阎尔梅、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顾炎武、屈大均、吴嘉纪。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参加过复社,入清不仕,积极投入抗清的武装斗争。抗清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北,到处奔走,不忘兴复。有《日知露》、《亭林诗文集》。顾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又说:“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他的诗歌剧作重视地时间了他的这些主张,大都写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或托物寄兴,或借景抒情,或吊古伤今,都充满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诗风沉浑悲壮、苍凉劲健,诗如其人。他的诗对清代诗歌,尤其是清初和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品选《精卫》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表示一定要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来从事恢复故国的事业,对于那些“有成窠”的燕雀,即那些降清的士大夫,表示了无比的轻蔑。 2、清代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虽也是明末遗民,但他们或者降清,或者参加清朝科举,或被清同志者聘请出山。又都为清政府服务了。有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施闰章、宋琬、毛奇龄、朱彝尊、陈维菘、姜宸英、彭孙遹、王士祯号称大家。而以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官至侍郎,在南明福王政权中任礼部尚书。清兵攻陷南京,他率领文官投降,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以后又和抗清活动有联系。写过一些怀念故国,悔恨平生的诗。 钱诗名很大,被推为一代宗师,著有《投笔集》。他与吴伟业、龚鼎孳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分类整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分类整理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史专业: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之一)

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一、“乾嘉新义理学”的探讨 在传统的观念中,清代思想界,尤其是乾嘉时期的思想界可谓是乏善可陈。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即明确说:“吾常言:‘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中,更是以非常沉痛的口气说:“我们这个课程只讲到这里。明亡以后,经过乾嘉年间,一直到民国以来的思潮,处处令人丧气,因为中国哲学早已消失了。”(注: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在谈到戴震时说:戴震之哲学,“在当时除了章学诚了解外,并未成为支配的学说,没有起着社会影响。”(注: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五卷,第462页。)朱维铮先生1999年也撰文称乾嘉时期的思想界“沉闷之极”。(注:朱维铮:《清学史:学者与思想家》,光明日报1999年3月26日。)近年来,清代学术研究在“乾嘉有考据无思想”这一传统定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乾嘉新义理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上。“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是在“戴氏之义理”的研究上展开。所谓“戴氏之义理”,正如焦循所说:“非讲学家西铭、太极之义理。”(注:焦循:《雕菰集》卷七《申戴》。)台湾学者张寿安女士概括其最有建树的指向有三:“一,重视人情人欲之满足,理不可忤逆情欲;二,建立客观性的理,理在具体事物中,天理并非‘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而是必须用人的心‘智’去审察剖析才能得知;因此,不断学习知识以增进人的识断能力,就构成了戴氏义理学的第三要点:重学主智。”(注: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4年版,第28页。)然而,在传统学术史论中,“戴氏之义理”只不过是空谷绝响,和者甚寡,乾嘉学术在整体上仍然被描绘成章学诚所形容的“有如桑蚕食叶而不能抽丝”,或如梁启超所批评的,一如“化石”。随着视野的转换和研究的深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率先在乾嘉学术研究上提出突破性的创见。余英时提出“基调转换”概念,批评“好像汉学完全不表现出任何思想性(义理)”的偏见,指出:“尽管清儒自觉地排斥宋人的‘义理’,然而他们之所以从事于经典考证,以及他们之所以排斥宋儒的‘义理’,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儒学内部一种新的义理要求的支配。”(注: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第3页、7页、349页、67页。)他还深入地剖析到:“如果我们坚持以‘心性之学’为衡量儒学的标准,那么不但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儒学已经僵化,即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余年中儒学也是一直停留在‘死而不亡’的状态之中。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儒学采取一种广阔而动态的看法,则有清一代的‘道问学’传统正好可以代表儒学发展的最新面貌。”(注: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第3页、7页、349页、67页。)尽管余氏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戴震和章学诚,但他的见解无疑为乾嘉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论。 1994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了张寿安女士的新著《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在这部著作以及与这一著作相关的其它论著中,寿安女士提出了“乾嘉新义理学”的概念,并以敏锐的思维、缜密的论证,对“有考据无义理”、“有考据无经世”的关于乾嘉学术的传统定论,作出了颠覆性的发言。寿安女士对“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有三大贡献:第一,深入清代考证学的腹地,对乾嘉时期以考据为论证方式的若干争辩焦点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清理,从而以新的眼光发现了考证下面蕴藏的思想性。寿安女士通过对清儒关于“姑嫂有服、无服”、“子妇、夫妇孰重孰轻”、婚姻关系何时成立、理礼关系等争议问题的考辨发掘出清儒在经学考证后面蕴涵的丰富思想内容。第二,寿安女士不仅慧眼独具地发掘出清儒考据学中的思想性,而且

安徽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4.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2.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3.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4.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 第三章南戏 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第四章元代诗文 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 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 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第三章明代诗文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 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衰的原因何在? 第六章明代戏曲 1.名词:明代传奇,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2.明代杂剧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明代三大传奇戏的题材有何特点和意义? 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1.名词:沈汤之争,吴江派,临川四梦,临川派。 2.如何评价“沈汤之争”? 3.汤显祖为什么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清代文学绪论 1.清代学术思想的基本走向如何?它对文学思想有何影响?2.清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3.名词:才子佳人小说。 4.李渔的拟话本小说有何艺术创新? 5.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有何共同特点?其意义如何? 第一章清代诗词 1.名词: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浙西词派,阳羡派,桐城派,桐城三祖。 2.清初诗坛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3.如何理解清词的中兴? 4.清初“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有何区别? 5.桐城派理论主张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清代戏曲 1.名词: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有何作用? 2.《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有何不同? 第五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1.吴敬梓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他创作《儒林外史》有何影响? 2.《儒林外史》的文学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1.名词:脂评,红学。 2.《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主要有哪两大类?各自的特征是什么?3.红学有哪些主要流派?你如何评价?

中国古代文学史2第一次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2》第一次作业 一、基本知识 1.形成于北宋初期的晚唐体,代表人物是()()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出自柳永的( ) 3.王安石词的代表作品是 ( )。 4.元代四大爱情剧包括:()5.中国戏剧最早走出国门,介绍给欧洲的一部戏剧是纪君祥的()。 6.《墨梅》是王冕的作品,诗中有名句( )。 7.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是() 8.“历城二安”、或“济南二安“是指( )和( )。 9.宋末爱国诗人的代表是( )和( )。 10.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 11.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在散曲的发展史上,小山的地位足与马致远相提并论。 12、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 13、《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的金代著名文学家()。14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 15 “辛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一陈三刘指的是() 16《梧桐雨》的作者的()。他还有一部爱情喜剧是()。 17 关汉卿爱情婚姻剧主要有()。 18 .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19()的作品风格被形容为“六一风神”。 20、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的名句有:“小楼一夜听春雨,()。 21、张养浩的散曲代表作是(),中有名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22、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二、名词解释。 1“稼轩体” 2后山体 3中兴四大诗人 4诸宫调 5“六一风神” 6散曲 7半山体 8江西诗派 9大晟词人

10山谷体 三、问题简答 1.欧诗的特征和贡献 2.姜词的主要贡献 3.《倩女离魂》的艺术成就 4范仲淹词的成就与影响 5.如何理解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6.马致远的《汉宫秋》在艺术上的特色。 7.苏轼革新词体的主要贡献 8.欧晏词的主要特征。 9.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0.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1.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四、问题论述 1结合作品论述苏轼与辛弃疾词抒情风格的主要区别和原因。2辛词的艺术成就 3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 基本知识20% 名词解释 20% 问题简答30% 问题论述30%

清代诗歌流派

神韵说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格调说 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tFfIl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i 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说 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阳羡派 1.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91PyIy 2.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浙西派 1.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等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T*Y} 常州派 1.乾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

最新北京大学历史系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等重要学术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等重要学术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 2017年1月20日,苏州大学柴德赓研究所柴念东先生代表家属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两部重要学术手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捐赠并向柴念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柴德赓之女柴令文、《光明日报》记者杜羽等见证了捐赠过程。应捐赠者要求,不举行相关仪式。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入室弟子。民国时期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等职。柴先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近40年,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卓越的学术成就令人景仰。 20世纪40年代,柴先生曾在辅仁大学历史系开设、讲授过多门与史学有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清代学术史”乃其中之一。柴先生认为这是一门普通课,凡是学史学的人都应该了解清代学术的成因、经过、成绩。因为清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传统学术最为发达的时期,而且距离现代最近,影响也最大。此次捐赠的《清代学术史讲稿》手稿为当时的讲义,它不但呈现了柴先生考察清代学术史的整体视野,而且提要勾玄、旁及贯穿,将清代的学术史与清代的社会政治变迁相结合,将清代的史事与所身处的全民抗战时代相结合,充分继承了陈垣先生读史、治史和用史的精神。2013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了由柴先生手稿和学生李瑚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稿——《清代学术史讲义》 ,为人们了解清代学术、清代历史又添 柴德赓手稿捐赠合影

一道津梁。 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及江苏师范学院都讲授过“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关书稿直至1982年才由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亲炙过先生教诲的许春在、邱敏、胡天法完成整理出版,题名为《史籍举要》。后被列为高等院校文科教学参考书,并于1987年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在学术界影响广泛。正如吕叔湘先生说述:“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是一定感激不尽的。”此次捐赠的是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稿。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已藏有200余种陈垣先生的著作手稿、抄稿及批校本,包括《通鉴胡注表微》《释氏疑年录》等重要手稿。柴德赓先生手稿的入藏,以另一种方式再续了与陈垣先生的师生情谊。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在馆藏建设过程中,注意征集有师承关系的名家学术手稿,形成手稿的“朋友圈”,以期更好地保存学术的继承和发展脉络,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清代学术史讲稿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淸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淸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 ,钱谦益为代表的___________ ?吴伟业为代表的_________ 0 2、淸初的__________ 、 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淸初散文三大家描侯方域、__________ 、 __________ 侯方域的散文以___________ 见长.名篇有和_________ 4、"岭南三大家'、是抬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恸哭八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婆词派有以朱林瞠为代表的__________ ?以陈维糕为代表的_________ ?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____________ > 7、吴伟业以______ 为宗?氏诗歌的主要内容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他最大的贡献在七有歌行体,代农作是______________ : 8、钱谦益建立起“___________ “的真怙论,主张兼采 ________ ?创建___________ 诗派.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_ 。 三、简答 1.略述顾炎贰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木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k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淸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X解释:1、苏州派

北语19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3

(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是____。 A: 《花间集》 B: 《云谣曲子词》 C: 《乐章集》 D: 《漱玉词》 标准答题: (单选题)2: 从西晋永嘉到东晋灭亡,统治诗坛一百余年的是____。 A: 田园诗 B: 玄言诗 C: 山水诗 D: 咏怀诗 标准答题: (单选题)3: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出自____。 A: 曹丕 B: 左思 C: 谢灵运 D: 曹植 标准答题: (单选题)4: “少陵野老”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自称____。 A: 李白 B: 韩愈 C: 白居易 D: 杜甫 标准答题: (单选题)5: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____。 A: 班固《咏史》 B: 张衡《同声歌》 C: 辛延年的《羽林郎》 D: 宋子侯的《董娇娆》 标准答题: (单选题)6: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的____。 A: 《虞美人》 B: 《乌夜啼》 C: 《忆江南》 D: 《浣溪沙》 标准答题: (单选题)7: 下列属于汉代抒情小赋的是____。

A: 《子虚赋》 B: 《吊屈原赋》 C: 《刺世疾邪赋》 D: 《两都赋》 标准答题: (单选题)8: 其诗歌风格“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敖陶孙诗评》),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指的是____。 A: 曹操 B: 刘桢 C: 曹丕 D: 曹植 标准答题: (单选题)9: 先秦诸子中,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有“寓言十九”说法的是____。 A: 韩非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庄子 标准答题: (单选题)10: 东晋文坛玄学和佛教盛行,文学不振,《文心雕龙》评价:“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这里的“漆园”指____。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 标准答题: (单选题)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语出自哪部书? A: A> B: B> C: C> D: D>。 标准答题: (单选题)12: 司马迁在____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A: 《报任安书》 B: 《报孙会宗书》 C: 《上书谏吴王》 D: 《与朱元思书》 标准答题:

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导读

2006年第5期N o.5 200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Sichuan Unive rsity(Socia l Science Editio n) 总第146期 Sum N o.146 §学术史研究§ 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导读 罗志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王国维曾以清初、乾嘉、与道咸三点将清代学术分成三个阶段,并以“务为前人所不为”来体现“道咸以后之学新”的特色。晚清学风的明显转变影响到后来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领域里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钱穆的同名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书基本不出道咸“新学”之大范围,而乾嘉汉学一线的观念反受到忽视,致使我们对近三百年“学术”的认知多少有些偏颇。今日要对近三百年学术进行相对均衡的系统整理,应把清代汉学一脉的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关于清学的论述汇聚而表出,使之与梁、钱二著并列而为清代学术史领域的主要参考书。 [关键词]学术史;道咸“新学”;乾嘉汉学;章太炎;刘师培 [中图分类号]K249;B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6)05-0005-11 新文化运动期间,老革命党人张继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章”,中国政体虽变,“戏剧文学仍照满清帝政时代的样子”,可知其“思想仍是历史传来的家庭个人主义”;而“风俗如婚宴丧祭,与非洲的土人相去不远”,可以说“思想风俗一切全没有改”[1]。他所关心的,是思想风俗与政治的关联①。所谓中国“思想风俗一切全没有改”,颇能代表很多老民党对民国代清这一政治鼎革的整体失望,或有些“故意说”的成分。然而张氏关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章”,却有所见。 从最粗浅的层面言,当不少人开始整体反思一个时段的往昔之时,这“一个时代”大约也就真正成为“历史”了。与张继的观察不同,在“思想”和与其关联密切的“学术”方面,民初中国实际处在一个典范转移的时期。最明显的一个表征,便是许多时人动辄曰“近三百年”、“三百年来”的称谓来表述刚刚过去的昨天②。不论表述者自觉不自觉,时人有意无意间已感到思想学术等“世风”到了该做总结的时候了。 这方面梁启超仍然是开风气者,他在1923 -1924年间开出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课程,随即出版了同名的讲义③。此后蒋维乔、钱穆、龙榆生等人的思想史、学术史以及词选,也都沿其例冠以“近三百年”④。词选不必论,在 ① ②③④这是那一代人常思考的问题,如梁启超便曾说,“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 随政治为转移”(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1904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38页)。但他随后就更强调“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而风俗政治皆其子孙”(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59页)。类似的思虑曾经缠绕着许多近代读书人,从“新民”到“新文化”再到“新生活”等的持续努力与此密切相关,此不赘。 胡适就是其中的一个,他那时讲话写文章很爱使用的时代分段就是三百年,参见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中华书局,2006年,160-161页。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以下径引书名)。此书较好的版本是朱维铮校注的《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中所收者,惜亦增添了少许“现代”手民之误。 蒋维乔:《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我所用的是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年重印本);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有意思的对比是,当年讨论政治军事外交的则常用“近三十年”、“近百年”这样的时代分段,如上海太平洋书店在1930年便出版了李剑农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扩充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和刘彦的《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当然,这只是就倾向而言,如稍后郭湛波便有《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后扩充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35年)。 [收稿日期]2006-06-12 [作者简介]罗志田(1952-),男,重庆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14.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1)作业

满分100分 一、基本问题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首先《诗经》显示出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特别发达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以抒情诗为主的创作传统。其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2.韩愈散文的地位与成就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 地位: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活动家,为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浩荡的队伍;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诸如文以载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文从字顺,词必己出等;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古文。其文众体兼长,风格闳中肆外。他是司马迁之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既集以往之大成,又对后世产生了无穷影响。 成就表现为:(1)能以激情用笔行文,文章气势充沛,个性鲜明;(2)构思宏伟并巧妙,常能打破常格,引人人胜。(3)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词汇丰富,句法灵活,有很强的表现力。 代表作:《师说》、《获麟解》、《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容十八员外》等。 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主要差别。 北朝乐府民歌的总体语言风格表现为豪爽粗犷,与南方的歌辞多缠绵悱恻之音有明显不同。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也以五言四句的形式为多见,另有四言四句的作品和七言四句的作品,这则是南方乐府民歌中所没有的。另外,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不用双关隐语的写法。南北朝文人写作的乐府体诗,与音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只不过是仿汉乐府的意和体来进行写作,是在创作精神上、语言风格上对汉乐府的某些继承。 4.高适《燕歌行》内容丰富性的具体表现。

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

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